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一、填空

1.政治学的价值体系包括:国家公共生活领域:民主,效率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自主、自治

私人生活领域:自由、宽容

涉及三大领域:正义

2. 主要政治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社群主义、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

3.政治参与的形式: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冷漠、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

4. 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中研究的是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墨西哥五个国家,他把政治文化分为哪几类:

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参与者政治文化。

5.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大众传媒、政治实践

6.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无政府状态

7.国家的四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主权(三要素是人口、领土、主权)8.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政治团体:妇联、工会、共青团

9.西方民主的三大基石:代议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二、名词解释

1.什么是政治?

(1)拉斯韦尔认为:研究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自由主义:

(1)约翰·洛克提出了“自由的个人能够组成稳定社会的根基”。此后,自由主义开始产生明确的定义。在他的《政府契约论》里面,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自由

功利主义:(1)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哲学家有杰瑞米·边沁等。

(2)主要思想:凡是能使效用最大化的事就是正确的;人都是趋乐避苦的,要平衡幸福和快乐;从整体出发考虑效用,追求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3)主要派别:情境功利主义、普遍功利主义、规则功利主义。

保守主义:

(1)埃德蒙·伯克写下《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后,保守主义成为系统性的意识形态;

(2)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期。在欧洲大陆,保守主义以法国思想家梅斯特尔为代表,反对任何改革思想,具有明显的专制性和反动性。在英国和美国,保守主义以英国思想家伯克为代表,信奉“为了保守而变迁”的原则,演变成一种较为谨慎、更加灵活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保守思想。(3)基本思想要素:传统观、实用主义、人性论、社会有机论、等级观念、权

威观念、财产观念。

3.消极自由,指个人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可以按其意志来行动。

积极自由,指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人能够实现其意志的能力,通常表述为个人发展或个人实现。

4.(1)总统共和制:总统共和制的的典型是美国。国家最高权力分别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执掌和行使。总统和和议员分别有选举产生,并由特定任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不由议会选举产生,也不向议会负责。

(2)半总统制:总统由全民投票选举产生,有法定的任期。总统拥有重大权力,总理由总统任命。但总理和政府又必须向议会负责,当议会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也要向总统提出辞职。

(3)单一制:中央权力机关掌握着主要的和统一的政治权力,并统辖着地方权力。地方权力和中央权力是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国家具有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体系、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统一的行政机关体系和统一的国籍。

(4)联邦制: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有适用于全国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各成员单位在不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而各成员单位可以建立自己的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只有联邦作为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全国人民具有共同的国籍。当今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

(5)立宪君主制:君主拥有某些最高国家权力,但这些权力由宪法加以规定和限制,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

A.二元君主制

君主通过掌握内阁的任命权而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故称为二元君主制。

B.议会君主制

议会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府,因此议会是真正的国家权力中心。

(6)委员会制:亦称为合议制,是政府制度其中之一。瑞士是委员会制的典型代表。委员会从本质上说是代议制民主政体,它具有人民直接民主的特点,委员会作为最高行政权力机关,各委员权力均等,而且都不能兼任议会的议员。除非委员自己辞职,否则任何机关均无权对其罢免或将其免职。(7)左右共治:左右共治是法国政坛的一种特殊现象,自1986年密特朗执政开始,出现了政府和总统来自分属左翼和右翼两个不同阵营的情况,被称为左右共治。总统和总理分享行政权力是左右共治的必要条件。在行政双头制的前提下,如果总统和总理出自不同的政党联盟,而总统对选民负责,总理对议会负责,就会造成总统和总理的分歧矛盾冲突激化,难以调解,即左右共治,就是行政双头制的特殊情况。可以说,左右共治是行政双头制的充分条件

三、

1.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孔子:“为国以礼”(礼治);“为政以德”(德治)。

孟子:主张“以德行仁”的“王道”,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

韩非子:提出一套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老子:“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2.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政治学研究的特点:

研究主题: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理论特点: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结合。

理论贡献:柏拉图《理想国》: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奠定了西方政治学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

塞涅卡:提出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的世界国家理论。

研究主题: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国家学说):国家如何形成,政府的目的和形式,政府权力的基础和构建等。

理论特点:理性主义:以人本主义为指导;以个人主义为本位;以理性思考为方法。

理论贡献:文艺复兴时期的权力理论;17—18世纪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分权制衡、自由平等等学说;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实证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理论。

4.西方政治文化的结构性特点:

(1)基于性恶论之上的法治主义:西方近现代文化承继了基督教的罪感文化,依据这一宗教文化,人的天性过去就从来没有好过,将来也恐怕不能指望它会有什么好转。每个人总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这势必造成社会的矛盾与混乱,避免这种矛盾与混乱、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协调公私关系的机制就在于立法。道德说教和“善良意志”从来也不能成为政治生活的依据,只有法治才能使大家过上一种稳定和谐的共同生活。

(2)基于个人主义上的怀疑主义:近代以来西方许多文化名人一再阐述“个人永远是目的,国家或政府始终是手段”的个人主义理念,这一理论必然导致对人性、对政府官员的权力以及对国家或政府的怀疑态度和戒备心理。在这种文化中“清官明君”的思想较难形成气候。政治设计的立足点不是产生“好人政府”,而是从制度上防止“坏人”当政。

(3)基于相对主义上的宽容精神:个人的体验、个人的判断和个人的意志被视为衡量和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与尺度,这也就是说,人们在价值判断方面,可以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与此同时,自我的独立性和价值判断的个人性并不能成为强制别人服从的依据。因此,彼此不同的见解只有在相对宽容中寻求共同的认识。我们只有在相互宽容中平心静气地行事,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即所谓的“求同存异”。

5.列举政治学的7种研究途径:

(1)权力研究途径

特点:可以说,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权力而展开的。权力被认为是政治的根本问题。所以通过研究权力来研究政治,是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权力研究包括如下问题:权力的性质和来源;政治体系中权力的制度安排,权力的实践方式等。

(2)制度研究途径

特点:政治制度是政治活动的基本框架和组织方式,所以,制度研究可以描述一个政治体系最基本的制度安排,提供关于一种政治生活的规范性方面的知识,它也可以告诉我们一种制度的起源、变迁过程、运作程序和规范作用。

(3)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特点:政治往往以公共政策为表现形式。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政治过程,政策过程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实际过程,考察这个过程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分析某一政策的实际效果。

(4)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特点:政治生活中的各种政治组织和机构承担各种功能。各个组织制度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是维持一个良好政治秩序的基本条件。政治功能研究就是通过考察一个政治体系的功能的发挥状态来“诊断”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5)政治意识形态研究途径

特点:政治意识形态是对政治现实的反应。它表达了人们对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观念。所以,政治意识形态的争论也是政治冲突的重要原因。通过研究各种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理解现实政治生活,把握政治冲突。

(6)国际关系研究途径

特点:国际关系是一国政治的外部环境,它与国内的其他因素一样,对一国政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的今天,来自国际方面的影响更加值得重视。国际关系的研究途径就是在国际背景下研究某一国家政治的某一个方面与国际因素的关系。

(7)政治行为研究途径

特点:政治行为研究属于微观政治研究,它研究政治体系中具体的个人行为的动机、方式和结果。通过个人行为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某一个体的或群体的政治行为或政治决定的产生过程。

6.自由主义的主要原则:个人主义原则;自由原则;理性原则;平等原则;宽容原则;同意原则;宪政主义原则

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传统观;实用主义;人性论;社会有机论;等级观念;权威观念;财产观念

7.列举集中有代表性的决策理论:

(1)理性决策模式:强调决策者在决策时,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和认识作出合乎理性的决策。理性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设计出一套程序,决策者能借此

制定出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成效的合理政策。理性决策模式是最优化的,然而它在政治生活中是难以存在的。

(2)渐进决策模式:以现行政策为基本方案,在与其他新方案相互比较之后,作出现行下策哪些地方应该修改、哪些地方应增删的决策,实际上它是把政策制定看成是对过去政策的修正。

其优点是,充分考虑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适用于行政人员有限的能力和复杂的客观环境,因而具有可操作性。不足是,第一,它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没有现存的原则可以遵循,因而容易出现失误。第二,渐进决策是在没有明确目标的状况下进入实施状态的,因而缺乏预见性。第三,容易导致政策多变、不稳定,从而给国民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

(3)综合决策模式:是指A.艾奇奥尼的综合观察决策模式和德洛尔的规范最佳决策模式,认为政策是理性与渐进过程的综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综合观察决策模式。综合观察决策模式,首先是运用渐进决策模式来分析一般性的政策要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决策模式,重点分析决策者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作深入的科学研究。它既考虑到决策者的能力范围,又顾及了环境的变化,因而是一种从实际出发而确定的决策模式。

8.精英主义、多元主义关于政治权力分配的理论原则:

(1)精英主义模式:

帕累托:任何社会均可以分为三个集团:统治精英集团、非统治的精英集团和普通大众。少数精英统治社会,人数更少的精英实施政治统治,这是任何社会的普遍规律。

莫斯卡:一切社会都存在两个阶级:统治阶级(精英)和被统治阶级。权力之所以能够在精英之中进行分配,原因在于精英的组织化。

(2)多元主义模式:不同的精英集团统治不同的的领域。

9.马克思·韦伯和哈贝·马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主要观点:

合法性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主要是指“符合法律的”、“与既定规章、原则、标准相一致的”、“符合逻辑的”、“正当的”等,从古至今一直备受人们关注。(1)马克思·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的观点:

a. 统治的合法性仅仅与统治的正当性和对统治的认同有关。韦伯将正义、真理等价值问题排除出了合法性的概念,成为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的代表人物。

b.韦伯将历史上的政治秩序划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韦伯强调,只有法理型统治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哈贝马斯的"重建式"合法性理论。哈贝马斯分析了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合法化危机肇始的动因,指出正是由于"生活世界殖民化"所造成的价值领域"意义缺失"导致了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合法化危机的产生,唯有在公共领域中彰显"交往理性"与"商谈伦理"的重要性,在交往共同体中增进民众与政权机构之间围绕"统治权利"所进行的交互式论证,在生活世界中重塑多元价值反思与批判的维度,才有可能解决政治合法化危机.

10.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对政体的类型划分:

1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哪些?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2.列举中英两党制的相同点不同点:

相同点:(1)两国的两党制都经历了由萌芽到形成至最后确立的演变阶段;(2)两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长期居统治地位,都具有单独执政的实力,其他政党无法与之竞争。

(3)英美两国的两党制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方式。

不同点:

(1)英美两党制形成的具体历史条件和过程不同。英国两党制是在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中,随着议会制度、普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美国两党制是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集团之间如何分配权力而形成的。

(2)英美两党制实现轮流执政的方式不同。英国两党是通过议会选举实现轮流执政的;美国两党是通过总统选举实现轮流执政的。

(3)英美两党的组织纪律性程度不同。英国两党组织纪律性较强,组织体系严密;美国两党组织纪律性较松散。

(4)英美两党在执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不同。英国的执政党与议会中的多数党是一致的,这就形成了政党、议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使政党在政治决策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执政党的权限范围较大;美国执政党不一定是议会中的多数党,美国政府也没有立法提案权,这种体制就决定了美国执政党的权限范围小于英国执政党。

13.什么是善治?

(1)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政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

过程。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小范围的社群来看,可以没有政府统治,但却不能没有公共管理。

(2)善治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民间社会是善治的现实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发达的民间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

(3)俞可平提出了善治的8个分析性标准: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秩序、稳定。

14.全球化进程的动力有哪些?

自由市场的发展;国际经济的重心转移;通讯技术的进步;各国对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开放;“冷榨”结束以后国际合作的加强。

15.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

多数代表制:

(1)多数制,是指在选举中要进行两轮以上的投票,在前几轮投票中都要求候选人必须获得绝对多数票才能当选,最后一轮才由在上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两名候选人竞选,获得相对多数票者当选。

(2)相对于比例代表制,是三权分立体制中议会选举中分配议席的两种方法之一。此制度亦应用于总统制国家的总统选举之中。

(3)多数制的原则是“胜者全取”。除了美国选举人团等少数例外,多数制大部分是一个选区选出一个代表的“小选区制”。

比例代表制:

(1)相对于多数制,是三权分立体制中议会选举中分配议席的两种方法之一。比例代表制以每一参选组别所得选票占全部票数目的百分比分配议席。此一方法首先在18世纪由法国提出,1855年在丹麦首先采用,20世纪开始在欧洲大陆国家广泛实行。

(2)比例代表制分配议席的方法很复杂,其基本特点是,首先确定产生一个席位所需要的票数即当选基数(又称当选商数),然后用当选基数去除各政党所得的票数,得出各政党应得的议席分配数。

(3)比例代表制使各政党所得选票和所得席位成正比,有利小党发展而且比较客观反映政治组织的实力,但同时容易滋生激进情绪。

1.论述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

(1)政治哲学:

20世纪政治科学兴起后,学者就把传统上用思辨方法,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政治的本质、目的和发展规律,具有浓厚道德色彩与价值色彩的政治研究称为政治哲学。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它的内容有:一,对政治的一般理论的研究,探讨政治的起源、本质、规律、规范、目的和手段;二,对政治理论、学说、思想、观念本身的研究,具有“元理论”或“超理论”的特征,主要分析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论证的逻辑、命题的根据等。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其他一切哲学形式都受制于政治哲学,所以政治哲学是第一哲学。

(2)政治科学

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狭义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政治学,与政治哲学分属不同的研究层次。

(3)两者关系:关系: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政治哲学偏向于政治理论研究,而政治科学偏向于政治应用研究;联系:政治哲学研究的政治价值基础和基本理论为政治科学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政治原则;政治科学的实际运用用来检验政治哲学的科学性于适用性,从而促进了政治哲学的发展。

2.论述全球化进程对主权国家的影响

积极影响:(1)全球化给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这就使得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会,用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大的发展。

(2)全球化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以配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由此加深,形成相互依赖关系。这使得各个主权国家之间需尽量避免恶性对抗和竞争,寻求不同程度的互相理解、尊重与合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为各主权国家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1)跨国公司绕过特定国家政府相关法律法令,谋求利润最大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一个国家国家主权的作用;跨国公司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对投资国经济政策形成影响,进而抑制相关国家主权的经济功能。

(2)国际组织通过法律条文等形式拥有了部分国家主权的功能,这就强化了国际组织的功能,相应弱化了特定国家的主权。

(3)全球化带来的南北差距拉大,贫穷国家对于富裕国家的经济技术信息依附等,对于一国国家主权形成制约。

3.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所提出的关于政治发展的理论:

(1)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感

(2)社会挫折感/社会流动=政治参与

(3)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研究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问题,提出了他的政治秩序论,核心是政治稳定。亨廷顿在书中把对政治稳定的追求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认为“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

4.论述密尔对边沁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密尔对边沁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功利主义方面。

(1)边沁的思想:a.边沁最重要的理论研究成就,就是建立了功利主义哲学体系。

b.边沁的功利主义是一种以理性为依据的关于人的行为评价的规范性学说。这一学说主张,人的行为总是有目的的,对行为的评价必须从结果来判断;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目的的实现,只是结果。

c.边沁认为,自然将人置于幸福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善”就是幸福的增加,“恶”就是痛苦的增加。人的行为总是趋利避害的,就是追求更多的善同时避免更多的恶。

d.如何对行为目的的实现进行评价呢?边沁认为对行为目的的实现进行评价工具就是效用。人们从某种事物或者行为中获得的利益、好处、欢乐、亲善、幸福,就是效用;相反,如果得到的是伤害、痛苦、罪恶、不幸,那就是负效用。二者

相加,就是总效用、净效用或者总幸福。边沁认为,人们从事物或者行为中得到的效用是可以计量,可以加总求和的。

e.边沁功利主义哲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是要为法律和政策制定提供评价依据。关于立法和政策的评价标准,他得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伦理标准。(2)密尔的思想:a.密尔作为英国近代史上继边沁之后最重要的功利主义者,其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功利主义与自由相结合,即从功利主义张扬自由的重要性。

b.密尔提出,快乐不仅有量上的差别,也有质上的区别。密尔认为,如果有两种快乐,对于两种快乐都有经验的人,都对其中一种有断然的偏好,而不考虑道义上偏好其中任何一个的感情,那么,这一件就是更可欲的快乐。

c.密尔还提出了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并且肯定高级快乐一定在质上优于低级快乐。

d.幸福概念是密尔的功利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在他看来,幸福是一个具体的整体,也是一个多元的概念,爱好音乐、追求健康、崇尚德行、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这些都可以作为幸福的组成部分包括在幸福之内,另外,像对金钱、名望、权势的追求,由于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因而也可以作为幸福的组成部分。

e.密尔设想了一个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没有冲突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个人利益能够得到充分实现,而公共利益也在个人利益得到实现的同时得以实现。他的公益论的倾向还体现在他认为个人为了公共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合理性。他主张用“最大的幸福”作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标准,因此,只要自我牺牲能够带来他人或人类整体的利益,那么自我牺牲就是功利主义的题中之义。

(3)继承与发展:

a.作为功利主义的奠基人,边沁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诸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等一系列思想主张,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原则性界定和崭新的价值标准。密尔则将功利主义发挥到极致,在修正与超越边沁功利主义原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继而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性主张,功利主义也由此步入了其发展历程的巅峰阶段。

b.边沁彻底否定了快乐在质上的差别,强调了快乐的同质性。在密尔看来,边沁主义者的快乐主义理论的确有狭隘之处,因此,密尔对快乐主义理论作了修正,提出,快乐有量上的差别也有质上的区别。

c.在边沁看来,幸福的实质性内涵就是快乐,密尔对幸福的观点是其对快乐主义修正的核心,在他的幸福概念之下,将边沁的快乐主义理论转换为幸福主义理论,与边沁的思想相比,密尔强调的幸福生活应当包括质的方面的快乐的对大化。

政治学原理测精彩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第1 章至第4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 A、《共产党宣言》 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C、《资本论》 D、《国家与革命》 2、中国古代法家的治国思想主要之点是() A、霸道 B、王道 C、兼爱 D、无为而治 3、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 A、政治革命 B、社会革命 C、自行崩溃 D、外部入侵 4、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A、原始群 B、氏族 C、胞族 D、部落 5、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核心是() A、民主 B、自由 C、平等 D、权利 6、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产生 C、私有制的出现 D、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 7、列宁给阶级下了一个完整的、经典性定义的著作是() A、《论国家》 B、《国家与革命》 C、《伟大的创举》 D、《论无产阶级文化》 8、政治权力制约的前提是() A、权力的腐败 B、权力的异化 C、权力异化的趋势 D、权力的异化和权力异化的趋势 9、政治权力的首要基础是() A、武力 B、财富 C、技能 D、知识 10、政治腐败最大的特点是() A、国家权力的滥用 B、社会权力的滥用 C、权钱交易 D、寻租现象

11、恩格斯在《国家、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揭示国家产生的最典型形式是() A、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B、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 C、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 D、巴比伦国家的产生形式 12、西方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13、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14、中国封建官僚制的核心是() A、科举 B、等级 C、任命 D、特权 15、最早系统对国家进行分类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洛克 D、马克思 16、无产阶级专政最本质的特征是() A、对敌人的专政 B、对人民的民主 C、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防御 D、组织经济文化建设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民族问题 B、宗教问题 C、政党问题 D、政权问题 18、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时期的最基本职能是() A、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B、强化意识形态的控制 C、维护国家的安全 D、大力发展生产力 1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源地是() A、亚洲 B、北美 C、东欧 D、西欧 20、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A、统一战线 B、人民军队 C、工农联盟 D、共产党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政治权力的特征主要有() A、排他性与多元性 B、强制性与制约性 C、意识性与渗透性 D、工具性与组织性 E、不受法律约束性 2、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E、老子 3、以下表述中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是() A、政治是管束众人之事 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C、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D、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课程代码264001)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权利 2、国家 3、政治权力 4、政党 5、政治文化 6、两党制 7、政治统治 8、联邦制 9、政治管理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 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 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 国家 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 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 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最高形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6、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推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7、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 8、联邦制国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或行政区域通过政治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联邦制国家的具体特点如下: (1)国家具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且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各联邦成员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在对外关系中,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西、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首先应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本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逻辑主线清晰:课程内容和分析论述是建立在对于政治的社会本质——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利益和利益关系分析方法贯穿了全部课程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认为,这门政治学是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于政治和政治现象分析的,因此,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分析是全部理论内容的起点和主线,因此,学生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主线,来理解课程的其他内容。 2、课程的逻辑关系严密:基于以上的课程逻辑主线,教材内容的逻辑构成是:首先我们解析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我们把政治理解为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然后,我们介绍了中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在第三章中,我们展开了对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含义和基本状态的分析,由此说明了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一章的分析构成了全部政治学原理的基石。从这一章的分析中,我们沿着由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方面引出的两条逻辑主线,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展开了层层分析。在政治关系本质内容层面上,我们分析了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政治权力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的首要体现,而公民的政治权利则基本上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与公共利益以及相互利益矛盾的法律和政治要求的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第三章的内容。第四章、第五章是从组织和制度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进行的分析,其中国家是典型的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政治团体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体现。政党则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同,其中执政党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非执政党则是公民权利的体现。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是从行为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展开的分析,其中治理是政治权力的典型行为,而政治参与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行为。第八章对于政治的文化层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任何政治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第九章主要论述了政治发展问题。第十章对于民主的分析,是政治的基本价值要求,由于民主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因此,这一章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学的总结。 3、课程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围绕着社会政治的基本现象,课程展开的分析和论述具有基础理论的特点,所谓基础理论性,是表示:(1)所分析的政治现象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的现象;(2)课程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是从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上展开和进行的,因此,课程是对于所有同类政治现象的一般概括和论述,关注的是政治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性;(3)课程按照理论逻辑进行的,而不是对于政治现象的简单描述,这就是说,课程的重点在于是什么和为什么。 4、课程各章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如下方面构成的:(1)特定政治现象的基本含义。通过辩析不同的概念,阐明有关的论述,形成有关政治现象的定义;(2)分析和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特点或者特性;(3)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类型;(4)论述这种政治现象的社会政治作用和功能。 (二)具体的学习方法 按照以上所说的课程的特点,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线索,从而在总体上把握课程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建议同学注意以下八个方面,或者从这八个方面来把握学习方法: 1、要学会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学原理》网络课程挂在电大在线,该网络课程根据本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和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调整、充实,整合成为具有交互式、多媒体、开放性、随时更新、适合成人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媒体。该网络课程既可以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用作考试复习,因而,它是同学们必须要重视的教学资源。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 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 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 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 权力性核心问题 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 价值型基本功能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3.政治的定义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 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为政以德 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无为而治 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兼爱兴利 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以法治国 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 (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 (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 (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 (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 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 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 第三讲《政治体系》 1.政治体系的含义 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2.国家的定义 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 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 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 5.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 (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2)邦联制:若干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 6.国家元首的职权 (1)颁布法律,发布命令 (2)召开议会,解散议会 (3)任免政府官员

2017最新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题答案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5、(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理论与策略、组织。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 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2、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1、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的思想。 2、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3、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5、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1、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4、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5、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开篇语: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 ?广义政治:在?°政治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使用的政治(意识形态、人生观)?狭义政治:国际上通用的政治学专业意义上的概念(politics /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术语意义上的政治:很重要(官话) ?) 5、利益政治观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但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而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则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 三、?°非阶级关系?± ?1、阶层 ?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更为细小的集团(工人阶级内部可以分为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两个阶层)。 ?阶层属于阶级内部的?°同中之异?±。 ?阶层也主要是经济分析的产物,但是也要依据其它社会因素,比如劳动方式、收入水平和收入方式等。 ?一些新兴的社会集团,在未成熟起来之前,也称为阶层,比如中国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过渡群体也可以成为阶层,比如军人、大学生。 ?2、等级 ?等级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由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一个阶级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一个等级的人也可以包括来自不同阶层的人。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第三等级?±。 第二节西方国家阶级构成的新变化 ?1、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在总体上已经或趋于瓦解。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现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要点要点

政治经济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学者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的完成者: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评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但有根本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上的其他学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为始点范畴,以剩余价值为基本范畴,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从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物关系,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人人关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过程分析的同时也研究和揭示了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未来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提出了原则性的构想。 列宁的经济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理论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不是发挥一般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应该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D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E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在分配政策上,提出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F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G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综合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 一、关键术语 1、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含思考题答案)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关系的本质出发,0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A、政治学中个人,集团和阶级三种分析单位理解政治.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其次,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而且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基于现实经验的考察,多元主义者发现在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发挥重大作用的不是个人,而是各种各样的团体,亦及所谓的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利益集团的作用

如此显著,以至于本特利认为,只有理解利益集团才能理解美国政治。因此,多元主义将团体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事实上,多元主义一词中的元指的便是组织。政治学的分析单位遂由个人转向团体。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除了个人和团体,阶级也是政治的一种分析单位。尽管在马克思之前的历史学加和政治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阶级的存在,但正是马克思对阶级分析方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出发点或前提是线面的论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在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这种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则体现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剥削/压迫和斗争/反抗关系. 上述三种分析单位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政治的不同视野。就理论研究而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相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另一方面,问题意识的产生却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B.三个具有某种连续程度的类型。 (1)政府政治观。 国家机构被视为公共的是因为它们对社会的共同社会负有责任,其耗费的公共开支源于于税收。市民社会是由家庭,家族,私人企业,工会,俱乐部,社区组织等组成的,它们之所以被视为是私人的,是因为它们由个体公民设立并运作,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更大的社会需要。 (2)非政府政治观

电大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2.(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3.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4.(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7.(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8.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 A.地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平等和福利 D.设施条件 9.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 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 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2.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14.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 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1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1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1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1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1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1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1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1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理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注意:填空与选择题,大家主要复习黄色小册子为主,这里整理的内容较少,不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的综合练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内容,大家一定要全面复习! 一、填空题 、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正确答案:儒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正确答案:国家政权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正确答案:政治权力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正确答案:理想主义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马基雅维利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正确答案:价值中立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伦理 . 对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正确答案:国家政治 .公共利益具有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正确答案:公共性 .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正确答案:权力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正确答案:人民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分权原则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正确答案:议行合一原则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正确答案:政府权力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一元主义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正确答案:宪政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正确答案:政治合法性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政治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政治学概论试题题库 一、简答题 1.简述西方司法独立原则。 答:司法独立原则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一项原则,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司法专横所取得的胜利果实。这一原则经历了从政治思想原则,到宪法原则,再到司法审判基本原则的演变过程。作为一项政治思想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起源于三权分立学说,是三权分立的派生物。三权分立学说的产生,已经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所谓三权分立,就是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个部分,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机关掌握和行使,这三个机关的法律地位互相平等、互不隶属、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原则从一项政治原则上升为一项宪法原则,则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最早将三权分立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并将其作为宪法原则加以确立的是美国。继美国之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宪法也都先后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从而使司法独立成为三权分立中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支柱。司法独立原则也由此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所奉行的一项宪法原则。司法独立原则成为宪法原则之后,在司法实践中就必须加以遵守,就应该使成为审判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它任何法律都必须以其为根据。西方国家关于司法独立原则的实践充分说明,司法独立是现代司法制度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行为准则。司法独立意味着法官审理案件时能够独立地作出判断,既不受诉讼当事人意见的支配,也不受公众舆论的控制,更不能成为政府权力的附庸。 2.简述政党的特征。(5分) 答:政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的基本特征或要素主要是: 1.政纲与政策的连续性。要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并保持其稳定性。 2.组织机构的常设性。有从中央到基层的常设性政治机构以处理日常党务,推动和实施党的纲领和方针政策。 3.取得社会支持的广泛性。一方面有数目广大的党的成员,另一方面还要有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支持。 4.以掌握、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为基本目标的政治性。通过动员本党力量和社会力量,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夺取或维持政权。 5.党员身分的约束性。有明确的约束本党成员、干部和党的领袖的党纪行为规范,有吸收、处分和开除不合格的党的成员的组织措施。 3.简述国际组织的基本特点。(6分) 答: 4.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答:第一,改造旧的政治文化,传播、灌输和确立新的政治文化。 第二,推动社会政治化,维护和保持主流政治文化。 第三,塑造合格的政治人,扩大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第四,整合亚文化,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趋同主流政治文化。 第五,顺应社会政治变迁,实现主流政治文化的自我变更。 5.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所说的政治发展动力。 1、答: 6.简述单一制和复合制的基本含义。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政治学原理》重点内容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11、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4、国家元首: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6、利益集团: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8、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5、政治合法性: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9、政治参与: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1、选举: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35、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36、公民监督: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现代政治学原理》

当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范围 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与本质 1、政治一词曾出现在:a、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周礼》《尚书》 b、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西方思想家将政治看作是一种“善业”,即“公正”、“正义”的事业。 3、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看作城邦国家,而又把城邦国家看作是“最高的善”。 4、(辨析题)政治的定义:a、国家说: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 定的一系列国家或是政治制度。传统观点,流行于一战前后的 欧美。(亚里士多德) b、权力说:政治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代表人:拉斯韦尔 (美)。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 c、分配说:政治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的行为。代表 人:戴维。伊斯顿(美国)。流行于二战后的美国。 d、管理说:政治就是一种管理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管理公共事 务的活动。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 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流行于我国解放 前。 综述:以上定义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政治的含义,有其合理的成分,反映了研究的成果,但这些定义和阐释,都主要描述了政治的特征和功能,而未能揭示其本质,因此,并不完全科学。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四个基本观点: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b、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治权力。 c、政治关系集中体现了经济关系。 d、政治是有规律可循的。 6、政治的科学定义:政治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进 行的活动和产生的关系。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政治的核 心是国家权力;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政治 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7、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一定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简言之, 政治的真谛就是分配和协调社会利益。 第一节政治学 1、政治学体系的六个板块:a、政治关系。b、国家和政治制度。c、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d、政治活动。 e、政治发展。 f、政治文化。 2、政治学的历史发展:a、西方古代政治学。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创始人: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b、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15-16世纪。奠基人:马基雅弗利(意), 代表作:《君主论》标志着近代政治学的发端。 c、现代西方政治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0年,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政治研究院成立,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现代时期。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课程ID:02034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补修课 《政治学原理》试题 准考证号学生证号工作站 一、填空(每空3分,共24分) l、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2 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马克思主义对于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5.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 6.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的诉求。 7 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8.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57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 1.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 )的民主化改造。 A 政府职能B.政府体制C.政府结构D.政府管理 2.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 ) A。效率精神D.民主精神C契约观念D.法治观念 3.( )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 自由主义 B 福利社会主义 C 社群主义D“第三条道路”4.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 )

A。欧洲共同体B.独联体 C 俄罗斯联邦D。东南亚国家联盟5.马克思主义认为,( )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A.国体. B 党的领导C.国家政权 D 政体 6.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 )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A.德国革命D.美国革命C英国革命D.法国革命 7.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为特点。A.制度化B.平等性C组织化D.独立性 8.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o A 政治哲学研究 B .政治科学研究 C 政治经济研究D.政治法律研究9.在现代社会中,( )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弹劾 B .选举 C 监督D.罢免 10.人们把古希腊( )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A 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苏哥拉底 1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 为( )。 A 皇权政治学B.伦理政治学C.政治社会学D.法治政治学12.( )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 密尔 B 盂德斯鸠C卢梭D.托克维尔 13.( )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 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 C 政党监督D.社会团体监督14.(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B.共同富裕 C 政治发展 D 政治制度化15.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B.民本主义 C 精英主义D.民众主义 1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