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部分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部分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2.简介范仲淹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

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

划粥割齑

(1)读词

(2)文中告诉我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3)从中你能看出什么?

大夫(1)齐读(2)大夫的“大”还可以怎么念?

范仲淹“淹”字的三点水还可以换一部分,能有什么字?

只身

只得

只煮米粥

一只

(1)读准“只”字在不同词语种的音。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2.划粥割齑3.闭门不出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读句子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1)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从“累了……”从“划粥割齑……从五年未解衣……

(2)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3)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品读句子: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2.积累词句。

板书设计:16、范仲淹的故事

只身苦学

划粥割齑(爱国爱民)

谢绝佳肴

闭门不出

内容仅供参考

《苏幕遮》(范仲淹)教案

《苏幕遮》(范仲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读,整体感知。 2、再读,理解词意。 3、品读,学会赏析。 二、重点、难点 学会品读赏析诗词,掌握一定的赏析方法。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导学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汉族。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 页脚内容1

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五、课前小练笔:请同学们填空。 碧云天,黄花地,()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王实甫) 明确: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六、请同学们说出刚才所填曲子的前两句引用的原文及该词的词牌名。 明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七、开卷有益 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读本词,说说本词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现? 明确:1、主题为思乡以及思念亲人。 2、下片较多,如乡魂、旅思、相思等。 八、品读上片,回答: 1、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 云----碧 叶----黄特点:鲜艳浓烈烟雾迷蒙 波----绿 页脚内容2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16《范仲淹的故事》语文S版

16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 己任的精神品质。 2、领悟并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征的。 3、激发学生对范仲淹的敬佩、赞叹之情,培养学生刻苦读书的美 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范仲淹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精神。 教学关键点 抓住文中描写范仲淹言行的语句,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自读自悟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个好故事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前程,一个好故事就像迷茫中的一个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一

个好故事就像一杯甘醇的美酒,令人越品越有味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催人奋进的故事中去品味杰出人物的无限风采,领略他那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这个人是谁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范仲淹的故事》。 二、温故知新 1、想一想,课文概括了范仲淹的哪几个故事?用小标题的形式概 括出来? 2、范仲淹的志向和抱负又是什么? 三、精读品味,感悟人物品质。 (一)、快速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一想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为什么要刻苦读书?他的哪些言行使你最受感动,把有关语句做上记号,并细细品味。 (二)引导学生读完后与小组人员交流。 (三)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范仲淹小时候家境如何? 他是怎样刻苦学习的?哪些言行使 你深受感动? ⑴家境贫寒,两岁丧父,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2)他曾一人到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饿了……。 ①引导:这是他的什么描写?从他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谁能用赞叹、敬佩的语气把这种感动读出来? (3)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机会,废寝忘食刻苦读书专研学问,宝贵的机会指什么?

《秋思》教案(优质课一等奖 )

课题名称:天净沙?秋思 执教者:代璐 时间:2013年12月10日 地点:重庆市实验中学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心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意象、知人论世以及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们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瑰宝之一。在华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们听到了远古传来的关关雎鸠在水一方唱响,我们听到了那三百首唐诗和宋词的余韵至今传唱,我们听到了梧桐深院汉宫之秋的旋律荡漾耳畔。这是中国的诗歌华夏的精华,这是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唐诗宋词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带给我们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2、文本解读,学习新知 (一)初读,诵秋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对学生进行抽读检测。 3.让我们节奏分明的齐读一遍,一词一顿,一句三顿。 (二)美读,赏秋景

1.听老师读,然后说说这首曲子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凄婉、哀伤、悲凉 2.要读出“凄婉、哀伤、悲凉”的感情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调呢? 引导学生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来读出这种凝重、哀伤的感情 3.读着读着,这秋的悲凉就渗透出来了,可是这全篇曲子中除标题并无一字为秋,无一字为悲,我们又是从哪里读到的呢?谁来说说看? 枯藤老树 4.这样的景有什么特点? 5.它容易勾起我们怎样的情? 枯藤老树: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它营造出的冷落暗淡的气氛容易让我们的心变得忧郁,沉重。 6.还有哪些景物也给我们带来了类似的感受? 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小桥、流水、人家(共10种意象) 7.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想象那波动我们心弦的十种意象。 (孩子们,让我们闭上双眼,用心去想象这些拨动诗人心弦的十种意象,有枯藤、有老树、昏鸦,有小桥、有流水还有人家,古道 上,吹着西风,一匹瘦马……夕阳渐渐西沉入山……一个又一个的镜头的交叠,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8.这是一副怎样的图画? 秋日黄昏图,深秋夕照图 9.引导学生逐句品析上述10种意象有什么特征,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枯藤老树昏鸦 树老藤枯而显萧条无生气,勾起人哀伤心绪;鸦归巢加重思乡愁绪。 小桥流水人家

16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16课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16 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

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出示ppt:(作者画像,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 4

16.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2.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1.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2.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1)出示: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①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②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③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④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 他( )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①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②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③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④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教学反思: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八、二》? £ 学案: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课文想想课文中讲了范仲淹的几件小故事,用课文中的 词语概括小标题。 3、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意思。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领会人物的美德。 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的。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启迪学生向范仲淹学习,立下远大志 向,刻苦读书。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听写“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重点难点: 1.重点:弓I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 品质。 2.难点: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雨乐”的思想境 界并树立这样的志向和抱负。

教具准备: 摘录重点语句幻灯片。 教学过程: 共学单 1、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一读。 2、读词语,选择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 朝千载难逢、粗茶淡饭、争先恐后 3、课文中讲了范仲淹的几件小故事,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小标 题。 延学单 1、读了课文范仲淹给你的大致印象用词语概括一下。 理解句子: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教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志 向和抱负。再读四个小故事,通过范仲淹的言行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师过渡:范伸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为此刻苦读书。(板书:刻苦读书)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是怎么刻苦读书的。 二、品读语句,体会内容 1.引导学生小组合怍探究。

16《范仲淹的故事》

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6 范仲淹的故事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今江苏人。少孤贫而能刻苦自学。他一生为官清廉,治军严明,关心民生疾苦,以生活俭朴、品质高尚著称于世。他的诗、词、文都较出色,有著名五言诗《江上渔者》。他的作品含丰富的政治内容,如《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古今传诵名句。 2课时) ?预习检测 1.请你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淹( ) 粥( ) 寝( ) 肴( ) 廷( ) 岳( ) 凌( ) 佳( ) 岂( ) 泱( ) 2.补充下面词语。 ( )不( )意 ( )茶( )饭 ( )寝( )食 ( )门( )出 划( )割( ) ( )( )谢绝 千( )难( ) ( )衣而(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废寝忘食: 泱泱: 毫不介意: 和衣而眠: 千载难逢: [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 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

范仲淹,北宋著名。《范仲淹的故事》是一篇写的文章,作者抓住范仲淹的 等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了范仲淹 的精神。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抓住课题,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感悟 1.朗读第一自然段,品读名句,感悟范仲淹的远大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⑴这一句话出自的 。 ⑵读一读这句话,结合课前收集的范仲淹生平事迹的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第一自然段,感悟范仲淹的远大抱负。] 2.读句子,回答问题。 有人曾经问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⑴这是作者对范仲淹的宏伟志向的具体描述。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这句话。 [找出文中描写范仲淹抱负和志向 的语句;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学生汇报交流。] 3.为了实现自己忧乐天下的远大抱负,范仲淹是怎样做的呢? ⑴默读课文2自然段,学习“只身苦学”的故事。 ①“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用冷水洗脸”的目的是 。“用稀粥充饥”一方面说明 ;另一方面说明 。从范仲淹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 。

范仲淹的故事的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岳阳楼记》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1.孩子们,这期我们国学才背诵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范仲淹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不仅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 课:《范仲淹的故事》。进一步去感悟范仲淹的故事。(板书:范仲淹的故事) 二、速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2.划粥割齑3.谢绝佳肴4.闭门不出 三、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1.让我们通过范仲淹感人至深言行,借助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去领悟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请看大屏幕: 2.教师出示学习提示:快速默读课文2——7 自然段,想想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为什么要刻苦读书?画出文中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细细品味后与同桌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4.汇报交流: (一)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的哪些言行使你深受感动? 交流第一个故事:只身苦学 1.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1)引导:这句话是对范仲淹的什么描写?(行为),从他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范仲淹废寝忘食地刻苦读书,钻研学问的精神深受感动) (2)谁能将这种感动读出来? 2.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引导理解“废寝忘食” :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文中指范仲淹刻苦读书,非常专心努力。感悟范仲淹刻苦读书的精神。) 交流第二个故事:划粥割齑 1.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 的由来。 (1)句子对比训练: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 他的生活艰苦,每天煮一锅米粥。 (不要这个“只”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有“只”说明生活艰苦的程度更深。) (2)引导学生感悟范仲淹的生活的艰苦程度。 2.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引导学生从“从凌晨” 到“夜半” ,从“和衣而眠” ,“五年未解衣就寝” 等重点词句中感悟范仲淹的读书刻苦、用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 交流第三个故事:谢绝佳肴 1.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1)这段话是对范仲淹的语言的描写。 (2)引导学生借助范仲淹的语言来体会他艰苦奋斗,生活俭朴的高尚品德。 交流第四个故事:闭门不出 1.可是,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 2.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 引导理解:这个故事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其他师生和范仲淹对见皇帝的不同表现,体会范仲淹的自信、刻苦。 师生与范仲淹的闭门不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反映他读书刻苦的优秀品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自信。他坚持、踏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丝毫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二)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感人至深,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呢? 1.指名学生汇报: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语文五年级下册 16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出示ppt:(作者画像,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读书 1.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2.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 3.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 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范仲淹的故事》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范仲淹的故事》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96分) 1. (4分)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奶奶(nǎi nai)________ 头发(fà fa)________ 吭声(kēng kēn)________ 抚摸(mōmā)________ 2. (6分)按拼音写汉字 xùn chìnóng hòu mù sènù qìmí liàn qí mi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分)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①妈妈把一切________(qiēqiè)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切________(qiē qiè)菜了。 ②老兄误解了,我不________(bú bù)是不________(bú bù)想吃,而是不________(bú bù)敢吃。 ③他取得了殿试的资格,到宫廷朝________(cháo zhāo)见皇帝,并参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4. (3分)写出近义词 代替—________ 称赞—________ 优美—________ 5. (3分)写出反义词 贫寒—________ 接受—________ 宝贵—________ 6. (4分)形近字组词

清________ 晴________ 误________ 蜈________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美味佳肴 ②废寝忘食 8. (5分)造句: ①满意: ②端详: ③收拾: ④懒洋洋: 9. (5分)抄写词语 阅览学位机会 10. (5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②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1.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②船里装载的新米压得船身很低。 12. (2分)读课文《范仲淹的故事》,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争先________ 千载________

《渔家傲秋思》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渔家傲秋思》 1课时 复习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2.背景介绍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二、品读《渔家傲》 (一)读 1.展示读,正字音 两位学生展示,点评、正音。根据刚才同学的朗诵,老师提示大家注意这些字音。塞下sài嶂zhàng浊酒zhuó燕然未勒yān lè羌管qiāng寐mèi 2.听范读,做指导 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感情意境 3.自由读,悟感情 下面请大家带着刚才感受到的情感基调,自由地放声朗诵这首词。 4.分组读,解词意 下面我们分为两大组,分别朗诵上下阕。(学生分组齐读上下阕) (二)译 1、在理解词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看课文下注解结合自己的理解翻译这首词内容。 2、再读译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麽? 这首词主要写了塞下秋景,抒发了思乡忧国之情。 (2)、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麽? 这首词主要写了塞下秋景,抒发了思乡忧国之情。 (三)、品:品析上阕景物描写 1、上篇写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异”在何处?(课件逐句打出并分析) (1)、雁为何无无留意?人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异寒) (2)、边塞之声和号角声混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氛围?(异声) (3)、千嶂、长烟、落日构成了一副诗情画意,而“孤城闭”有暗示我什么,渲染了怎样一种气氛?(异势)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 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 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生:(1)为什么这么说? (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 (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 2.划粥割齑 3.闭门不出 4.谢绝佳肴 三、深入读书 (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 (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刻苦。 (1)对比读,读懂了什么? (2)读到这儿,你能从文中举例说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语句吗? 生:从“累了……” 生:从“划粥割齑…… 生:从五年未解衣…… (3)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他要这样刻苦学习。

(4)再次深入读书寻找答案 2.出示: 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1)读句子,想想他是怎样说的,在“说”前加入语气词。 (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 (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积累词语 1.用笔画出表示范仲淹学习刻苦的词语,背一背。 2.听写练习。 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爱国爱民 闭门不出 谢绝佳肴 划粥割齑 只身苦学

范仲淹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江上渔者》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1.同学们,听着这首古诗,你想起了谁?(范仲淹)(板书:范仲淹 的故事) 2.关于范仲淹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哪些?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让学生欣赏《江上渔者》配乐朗诵,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文章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又让学生对范仲淹产生想去了解的冲动和欲望。借助配乐朗诵,唤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期待。)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老师在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要考考同学们。 1.目标检测: (1)生词,(故意空出几个,师说:老师忘记几个,谁能写出来?学生上讲台,填在电子白板上,学生集体检查并且读出来。) (2)出示词语,学生结合实际作出解释。 2.读清课文: 师:还有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师:从这四个故事,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呢?生回答。 3.学习目标: 师:今天真正地难点在后面,同学们是愿意知难而上呢?还是知难而上呢? (让学生读出学习目标) 师:我们不仅要把课文读精,而且读的时候要带出感情,现在按照老师教你们的读课文方法。拿出笔,找出课文中关于范仲淹刻苦学习的句子,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先自学,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4.目标检测:提示 师:刚才我们从第一个小故事中找到了哪些信息?告诉老师好吗?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领会人物的美德。 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启迪学生向范仲淹学习,立下远大志向,刻苦读书。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2.难点: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雨乐”的思想境界并树立这样的志向和抱负。 教具准备 1.摘录重点语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2.搜集范仲淹的文学作品以及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和句子。 词语:杰出、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朝廷、千载难逢、毫不介意、粗茶淡饭、争先恐后 句子: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刚听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志向和抱负,那下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教师出示下列句子)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3.指名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范仲淹写的,说的是自云中的山巍峨,江水浩浩荡荡,而先生的风度仪态,像山水那样高尚清远。而后人则是用这句话来赞颂范仲淹。 4.教师指名反馈:范先生像山水那样高尚清远的风度仪态指的是什么呢?(“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再读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教师导人:范伸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为此刻苦读书。(板书:刻苦读书)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是怎么刻苦读书的。 二、品读语句,体会品质 1.教师指名反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围绕范仲淹的刻苦读书写了四件事情。谁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四件事情? 2.引导学生小组合怍探究。 ⑴画出文中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读一读。 ⑵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了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后的感受。 ⑶有感情地朗读具体描述范仲淹言行的语句。 3.集体反馈。 教学建议:⑴找句子。⑵交流感受。⑶指导感情朗读。 ⑴只身苦学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教学形式公开课教师申俊琴单位小河镇朱市二中课题名称渔家傲秋思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于词这种文学样式并不陌生,但他们不一定了解应该从什么角度和用什么方式去欣赏词和解析词,为了给学生以后的学习铺路,教师应加以引导,使他们确定学习词的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赏析诗词一般的角度,了解词人范仲淹及其代表作,熟练背诵并默写全词。过程与方法: 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品味词的语言意境,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豁达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欣赏激昂豪壮和婉转阴柔不同的两首古典音乐,用合适的词形容它们的风格 师: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秋思》来进一步体味

【设计意图:词离不开曲,曲依附于词,词曲相依。通过欣赏两种风格的音 乐,使学生感悟到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词与音乐的共通,也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情境。】 (二)初读,感知词意 初读(节奏情感意境) (1)文学知识 (2)听录音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集体朗读,指名谈谈词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准节奏,体会情感,感知内容。初 步体会到这首诗词的意境美】 (三)诵读,自主赏析 1、教师向学生传授诗词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词。 2、诵读《渔家傲.秋思》,你认为那句话写得最好或者你最喜欢,并谈谈理由。【设计意图:诵读,自主赏析。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也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品读,品出韵味 1、寻出景物: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渔家傲.秋思》,用你的大脑作探头,展开丰富的想像去捕捉词中出现的景和物。(强调“景”和“物”) (2)睁开眼,你的脑海中搜集到到了哪些景和物,请同学们把景和物在课本上标画出来,(生:塞下、大雁、边声、千障、长烟、落日、古城、浊酒、羌管声、霜、泪水),你把这些景物试着组合起来,加之联想和想象,用你们的生花妙笔将范仲淹笔下的塞外边关图扩写出来。

小学五年级语文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故事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 2.出示PPT:(作者画像,介绍范仲淹) (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 (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

陈海玲《渔家傲(秋思)》教案

陈海玲《渔家傲(秋思)》教案(修订稿)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难点:品味赏析体悟 学法指导: 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讨论——质疑——点拨法。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竞赛法。通过同学间的竞赛,打破古诗文教学单调沉闷的格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一、导语设计 让学生欣赏激昂豪壮和婉转阴柔不同的两首古典音乐,用合适的词形容它们的风格 师: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 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秋思》来进一步体味 板书课题:《渔家傲秋思》 二:新课

(一)读听听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感情意境 试试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看看注释处理好字音节奏感情) (1)根据词语注拼音: 燕()然羌()管人不寐() 个人表现读(生品评:…..) 理解性的齐读一遍(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2)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全词大意。 (二)品 3..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完善 雁去长烟 落日边声 千嶂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图(落日归雁,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古城落日归雁孤城戍边图) 4.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明确:异寒异声异势 5.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萧瑟肃杀 5.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寂寞孤独思乡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范仲淹的故事》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课文内容: 《范仲淹的故事》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美德为题材,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专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范仲淹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名著名句。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讲述范仲淹少孤,家贫,读书十分刻苦。介绍了范仲淹的四个小故事,分别是只身求学、划粥割齑、拒绝佳肴、闭门不出。第三部分讲范仲淹的远大志向和从政以后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志向及后人对他的赞颂。本课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在第一课时已经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水平: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二、说学情 从课文结构与内容来看,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内容,但因为学生身处优越的家庭环境,大多缺乏刻苦学习的品质,时常有常立志而无长志的心理,所以“理解并体会范仲淹的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的写作水平比较薄弱,所以领悟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综合这个系列学情,我精心设计了各部分教学环节,相信能够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第16课 范仲淹的故事

第16课范仲淹的故事 2009年3月25日 19:18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页到第84页。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粥、磋、凌、佳、肴、岂、泱”7个生字,会写 “淹、岳、粥、凌、寝、佳、肴、岂、廷、泱”10个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宫廷、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 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 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是本 课教学的重点。 2.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是教学的难 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新课可由学生比较熟悉的范仲淹的著名五言诗《江上渔者》导入,如:同学们读过古诗中著名的《江上渔者》这首诗吗?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也可由教师直接朗诵给同学,然后告诉大家,这是宋朝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故事。 还可由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有关范仲淹的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范仲淹的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范仲淹是怎样刻苦读书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刻苦读书?并画出使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 2.组织交流。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课前要求收集有关边塞诗词,课上交流[越多越好] 一、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江苏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文章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 二、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分组比赛交流]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学习《渔家傲》: 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 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 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自读欣赏,体会词中韵味,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2、小组赏析讨论,理解词中意境: 3、讨论: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 4、创造性的赏析上阕:[可进行口头描述或书面描写,将范仲淹笔下的塞外边关图扩写出来] 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口头笔头训练,互相补充]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