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一部作品的生命。作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是极为深广的,然而,它却不是不以惊心动魄的传奇情节和宏大场面引人,不以情节的曲折紧张取胜,而以细节描写的丰富、细腻、生动、深刻见长。而是通过出色的细节描写,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典型的社会环境,表现了重大的主题思想,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红楼梦》描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细节。这些生活细节,组成了一幅春华秋月、结社吟诗、饱食起居、儿女痴情、婚嫁丧葬、家政经营等生活图景,是那样逼真,未见藻饰,妙若天成,充满着诗情画意,使其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细节描写的典范。

一、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可以单独分支,但一旦与人物描写相结合,就能最大限度地表现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有力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可以由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形象。

(一)、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

在众人眼里,刘姥姥是个“女清客”,是给贾母说笑解闷的对象。殊不知外表村朴粗俗的刘姥姥其实深谙人情世故,能说会道,且别说此中人所不熟悉的乡野风味,她往往能有用极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大家的兴趣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果然她的每次言谈都哄得贾府里老少主子开怀大笑,舒畅之至。她的故事大概是小说中场面最热闹、气氛最轻松的地方。不过,从小说艺术的角度看这几回,其作用绝不只是制造欢乐场面,而是要从一些细节的地方,刻画贾府,例如从食物、食具上写出贾府的奢侈无度——“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经过繁复精巧工艺制作的“茄鲞”,以及“雕镂奇绝”的黄杨木套杯,“四楞象牙镶金”和“乌木镶银”筷子,无不显示出贾府在“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际的气象,同时也下正是这种气象,预示了贾府日后的命运——以如此奢侈方式生活,不但在经济上是巨大负担,更必然造成家人子弟的不通事世务、一味享乐,与社会以、世人的完全隔膜。可以说,贾府主子们在尽情享受人间锦衣美食的同时,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了荣华富贵的牺牲品,贾府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这种种富贵荣华促成的。

在细节描写中,有时候单是一个词的运用,就能收到奇妙的艺术效果。如第四十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由许多人陪同,先在潇湘馆黛玉的卧房里坐了一会儿,后来贾母说:“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刘姥姥接着贾母“这屋里窄”的话茬,说:“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威武”一词极普通,人人都熟悉,人人都会用的,可极少有人用来形容房子和家具,但刘姥姥用在这里却是用得再好不过,不但准确,而且传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内容。刘姥姥的这番话,特别是用上“威武”这个词,是从贾母的一个“窄”字引出来的。刘姥姥作为一个从偏远农村来的贫苦人家的老妇人,她对贾府里房屋家具的感受当然同贾母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两种身份,两种眼光,两种感受。“威武”一词用在这里,至少包含两方面的深刻含义:其一,刘姥姥是一个从农村来的没见过大世面的妇女,从来没有见过像贾府这样气派的房子和家具,因此在这些大家面前,自然地产生一种威压感。“威武”这个词,就最真实、最生动地表达了刘姥姥在此情景之下的独特

感受。其二,刘姥姥是一个虽然纯朴却又世故的老妇人,到贾府里来是为了得到一点好处,她一进贾府就看出贾母这位老祖宗的身份地位。所以一有机会就抓住说点讨好奉承的话。“威武”这个词在这里就多少透露出一点讨好奉承的意味。简单一个词,却极传神地表现出刘姥姥独特的身份地位、独特的思想性格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同时又生动地揭示出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红楼梦》中,家庭的盛衰之变显然是贯穿全书的主线,这条主线联系了贾府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所有人物的命运都受到故事主线的支配,而他们个人的遭遇、结局又都是小说故事主线的一部分。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对人物性格有精确的把握,不同性格的人物的命运既是小说故事主线的一个部分,又是他们个人的性格的必然反映。例如小说中写得最为出色的人物王熙凤,她的故事就既是小说的主线一个支系,又深深打上了她个人的性格烙印。

这位荣国府当家理财的琏二奶奶,相貌出众,头脑精明,出身高贵,伶牙利齿,无论哪一个方面,都出类拔萃。第三回出场之际,她的外表打扮、音容笑貌就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她人还未出,笑话先至,在笑声之后,便听见“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感到很惊异,在众人皆“敛声屏气”的庄肃气氛中,独她一个人竟敢如此“放诞无礼”。可见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也可见她迥异于别人的性格。而笑语竟使得众人“皆敛声屏气”,且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连贾母见了她也忍不住眉开眼笑,戏称她是“凤辣子”。“凤辣子”的确有所谓“泼辣货”的性格豪爽、举止大方,同时又精明过人擅长辞令交际。

王熙凤是一个机灵聪明的人,这机灵和聪明就常常表现在她的嘴上,特别是从她对贾母的讨好奉承中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小说这样描写她在初见黛玉时的说话和表现: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

王熙凤先是赞美黛玉的“标致”,赞美她的“通身气派”,这是由表及里,而又都落到老祖宗的身上:因这“标致”和“通身气派”,就不应该是老祖宗的外孙女,而应该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如此一来,表面是赞美黛玉的话,就全都变成讨好老祖宗的话了。“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心头”二字是绝对不可少的。只有聪明而富有心计的凤姐说话,才考虑得这么详细周到,表达得这么准确。她说这话时还配合着细致的动作,“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处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凤姐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这段话也是说得绝顶聪明的。她十分懂得,讨好老祖宗,有时候要直接奉承,有时候又要采取曲折迂回的方法;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她都能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得恰到好处。所以,第六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向刘姥姥介绍凤姐时,是这样说的:“少说些也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他。”

在《红楼梦》中,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话,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来。如第三十二回,写贾雨村到贾府,贾政命宝玉出来跟他会面,宝玉不愿意,又不敢违抗父命,无可奈何磨蹭一阵之后只得出去。因为满心不高兴,又走得匆忙,忘了带上扇子。袭人怕他热,急忙拿了扇子追出来给他。要是一般人可能会说:“扇子忘了,给你。”或甚至更简便些:“给你扇子。”可袭人却是这么说的:“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了我看见,赶着送来。”从温存体贴中透出一种有意讨好的意味。

一件极琐碎平凡的小事,一句极普通的话,却极生动、准确地表现了袭人特殊的身份地位和她微妙的心理。

(二)人物服饰、外貌等细节的描写

外貌描写的手法很多。细节的作用也很显而易见。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中,负有神圣的使命。写环境除大处着笔外,还有细处落墨,作者用细节描写,会活展现出那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红楼梦》中对人物的服饰等有逼真精湛的细致刻画。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曹雪芹描写宝玉众人戴的“斗蓬”,缤纷多姿,不仅现显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凸现了各色人物的身份性格,充分发挥了细节的典型作用。

请看林黛玉眼中王熙凤服饰的珠光宝气,林黛玉眼中贾宝玉服饰的雍容华贵。

当黛玉正“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一段关于服饰的描写精彩绝伦,我们这些对服饰一窍不通的人读起来都感到舌短拗口,可林黛玉却能出口如诵,从头到脚一一道来。可见,林黛玉对服饰有多么深厚的了解与研究。

黛玉对女人的服饰有研究还可不必大惊小怪,但令人可感叹的是黛玉对男人的服饰也颇有研究。再请看黛玉眼中贾宝玉的服饰吧。

黛玉“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宝玉的这种服饰虽不曾让黛玉穿戴过,但如不是经常见到,恐怕也不能脱口说出这些服饰的名称。

外貌描写的手法很多。细节的作用也很显而易见。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中,负有神圣的使命。写环境除大处着笔外,还有细处落墨,作者用细节描写,会活展现出那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林黛玉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她的形象显明而有个性,而黛玉的外貌描写是通过其他人的眼睛来写的。一是从众人眼中来写黛玉的年貌,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二是从宝玉眼中见黛玉时,对黛玉的外貌和神韵的描写。两处描写虽然出自不同人物的观察,但却反映了黛玉的两个共同特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而在宝玉眼中还体现了林黛玉的聪慧。

另一方面,尽管外祖母口口声声“心肝儿肉”地疼她,林黛玉却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待人处世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文章对这一点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中有两处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关于读书的事。林黛玉对贾母和宝玉的相同问题回答时答案是不同的。另一处是饭后的喝茶,由于和家中的习惯不一样,所以林黛玉也不得不改正过来。正是因为这些细小的地方,林黛玉都不放过,说明了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三)人物心理及人物行为和神态的细节描写

第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惊恶梦”,林黛玉听了薛姨妈那边的婆子夸她与宝

玉是一对儿后,思绪连绵,涌上心来。和衣倒下,不觉一梦。梦中自己被许配给别人,她不答应,求助贾母,贾母不理睬;又见宝玉,宝玉起初道喜,接着留住黛玉,黛玉不信,宝玉用小刀划胸口,黛玉抱住宝玉痛哭……在现实中,她并未许配与人,贾母不至于如此无情,她也不会抱住宝玉,但在梦境中,这些却有它的真实性了:现实的担心和欲望,往往在梦中表现出来;现实中不敢做的事,在梦中敢做。黛玉的这番梦境,正是她平常心理的反映使然。林黛玉寄人篱下,多愁善感,对宝玉有情,却又担心不成……这一梦境,正好反映了林黛玉的处境和心理。

小说第四十回写刘姥姥在宴会上曾经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帮子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段文字最精彩的是有关笑的描写。这里提到发笑的人物有湘云、黛玉、宝玉、贾母、王夫人等八人。他们都笑得非常厉害,但又笑得如此不同,而这些各不同的笑又无不符合他们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乃至于年龄和体质状况。

《红楼梦》对生活细节的艺术处理,还往往采取虚实相生的手法,摄取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情节的一瞬和环境的一点一角,加以艺术的改造.使读者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审美的再创造.例如,第六十三回“平儿打趣晴雯”的细节:“平儿笑道:‘好,白和我要了酒来,也不请我,还说着给我听,气我。’晴雯道:‘今儿他还席,必来请你的,等着罢。’平儿笑问道:‘他是谁,谁是他?’晴雯听了,赶着笑打,说道:‘偏你这耳朵尖,听得真。’平儿笑道:‘这会子有事不和你说,我干事去了。一回再打发人来请,一个不到,我是打上门来的。’宝玉等忙留,他已经去了。”这细节象生活般地朴素、自然.极本色地画出了平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但是,它又摒弃了生活中那些烦琐、粗杂的言行,以“他”字为核心,编织了这段精彩的对话。晴雯说“他”,是无意识地自然说出;平儿却是有意地洁问。“他是谁,谁是他?”多么生动,多么俏皮!读到这里,人们在发出会心微笑的同时,悟出了晴雯同宝玉不寻常的关系。

二、通过背景环境的细节描写,来揭示《红楼梦》的内涵

很少有小说能像《红楼梦》一样,让读者牢牢记住小说的背景环境。诚然,贾府的居所经过精心描摹,何处庭院,何处曲径,何处池塘,何处花园,都细致刻画,写来清晰如见;许多故事又在具体场合发生,配合故事情节,读者对贾府的印象自然也深刻起来。但这并非小说环境予人印象深刻的主要原因。各自建筑、环境的描写,绝不是脱离故事情节的闲笔,而是小说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有关描写甚至还起到了暗示主题、烘托氛围、点染人物的作用。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按外孙贾母惜孤女”,就通过黛玉初进贾府,写出了贾府的富贵煊赫: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古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却不进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轿子抬着走了一箭之远,将转弯时,便歇了轿,后面的

婆子也都下来了,另换了四个眉清目秀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关轿子,众婆子步下跟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转过屏风,小小三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进来,都笑着迎了上来,道:“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就来了。”于是三四个人争着打帘子,一面听得人说:“林姑娘来了!”……

一时黛玉进入荣府,下了车,只见一条大甬道,直接出大门来,从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走过一座东西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门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各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内室。进入堂屋,抬头迎面先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錾金彝,一边是玻璃盆,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圈椅,又有一副对联,乃是乌木联牌镶着錾金字迹,道是:“座上几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是“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中。”

所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贾府权势富贵,必得有这些具体的豪华气象来充实。这段通过黛玉的这视线来对贾府的细节描写,也通过贾府的外表提示了贾府的内涵。

《红楼梦》中写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幽静的环境,作者借助几枝翠竹暗示和突出了这位少女孤高自许、落落不群的性格:“……(宝玉)便顺脚一经来至一个院门前,看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正是潇湘馆。”而同样是写环境,曹雪芹写探春的秋爽斋则是:“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筒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烟霞闲滑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这里作者所写的秋爽斋大起不落的室内环境,暗示了女主人贾探春豪爽豁达的性格。

综上所述,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是由一个个鲜亮、感人的生动细节支撑起来的,因而阅读文学作品要注意欣赏细节,并不在于作家虚构的惊险情节和胡编的离奇故事,《红楼梦》丰富的细节抓住一个个人物的个体形象,运用个性化的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描写丰富细腻、深刻生动、精雕细刻,却不露出丝毫人工斧凿痕迹,十分真实自然,同时含意丰富、深刻,能于小中见大,细中见深。作者曹雪芹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节刻画和环境细节的描写,使得《红楼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顶峰。

(完整版)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一部作品的生命。作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是极为深广的,然而,它却不是不以惊心动魄的传奇情节和宏大场面引人,不以情节的曲折紧张取胜,而以细节描写的丰富、细腻、生动、深刻见长。而是通过出色的细节描写,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典型的社会环境,表现了重大的主题思想,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红楼梦》描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细节。这些生活细节,组成了一幅春华秋月、结社吟诗、饱食起居、儿女痴情、婚嫁丧葬、家政经营等生活图景,是那样逼真,未见藻饰,妙若天成,充满着诗情画意,使其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细节描写的典范。 一、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节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可以单独分支,但一旦与人物描写相结合,就能最大限度地表现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有力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可以由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形象。 (一)、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 在众人眼里,刘姥姥是个“女清客”,是给贾母说笑解闷的对象。殊不知外表村朴粗俗的刘姥姥其实深谙人情世故,能说会道,且别说此中人所不熟悉的乡野风味,她往往能有用极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大家的兴趣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果然她的每次言谈都哄得贾府里老少主子开怀大笑,舒畅之至。她的故事大概是小说中场面最热闹、气氛最轻松的地方。不过,从小说艺术的角度看这几回,其作用绝不只是制造欢乐场面,而是要从一些细节的地方,刻画贾府,例如从食物、食具上写出贾府的奢侈无度——“一两银子一个”的鸽子蛋,经过繁复精巧工艺制作的“茄鲞”,以及“雕镂奇绝”的黄杨木套杯,“四楞象牙镶金”和“乌木镶银”筷子,无不显示出贾府在“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际的气象,同时也下正是这种气象,预示了贾府日后的命运——以如此奢侈方式生活,不但在经济上是巨大负担,更必然造成家人子弟的不通事世务、一味享乐,与社会以、世人的完全隔膜。可以说,贾府主子们在尽情享受人间锦衣美食的同时,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了荣华富贵的牺牲品,贾府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这种种富贵荣华促成的。 在细节描写中,有时候单是一个词的运用,就能收到奇妙的艺术效果。如第四十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由许多人陪同,先在潇湘馆黛玉的卧房里坐了一会儿,后来贾母说:“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刘姥姥接着贾母“这屋里窄”的话茬,说:“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威武”一词极普通,人人都熟悉,人人都会用的,可极少有人用来形容房子和家具,但刘姥姥用在这里却是用得再好不过,不但准确,而且传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内容。刘姥姥的这番话,特别是用上“威武”这个词,是从贾母的一个“窄”字引出来的。刘姥姥作为一个从偏远农村来的贫苦人家的老妇人,她对贾府里房屋家具的感受当然同贾母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两种身份,两种眼光,两种感受。“威武”一词用在这里,至少包含两方面的深刻含义:其一,刘姥姥是一个从农村来的没见过大世面的妇女,从来没有见过像贾府这样气派的房子和家具,因此在这些大家面前,自然地产生一种威压感。“威武”这个词,就最真实、最生动地表达了刘姥姥在此情景之下的独特

红楼梦读后感之人物描写

红楼梦读后感之人物描写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读完它后我感触很深。要说说我的感受,并不像著名作家冰心说的“满纸慌唐言,一把辛酸泪”,它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当时朝代女子的悲惨命运。 《红楼梦》里面的人多如云,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个性和特点,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无疑是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三个重要人物,还有王熙凤。贾宝玉这个人由于从小被祖母与母亲溺爱而造成每日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不过我发现他的优点就是善于沟通,性格温顺,不常会发脾气,深得姐妹们的喜爱,与他的姐妹们相处的甚好。我发现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柔柔弱弱,性子胆小,就是因为他的这个缺点,造成了许多的悲剧。就如那一出:在王夫人午睡时,因宝玉调戏金钏,金钏也与他开起玩笑,颇有些调情,不料被王夫人听见,可宝玉一见王夫人起来,就自个溜走了。王夫人愤怒地将金钏撵回家去,金钏于是含羞投井自杀。还有那么一出:话说王夫人检抄大观园时,硬是把晴雯撵了出去,而宝玉却只是眼巴巴的看着,直到晴雯病死。如果说,他不是那么的柔柔弱弱,有勇气的话,他还是可以阻止这些悲剧发生的,毕竟那是他自己的母亲,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事发生,而后独自自责。 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是个极其敏感的人,造成她这种性格的原因是因为她从小就得了病,而且长期寄人篱下。她给大观园里的众多姐妹和王夫人的印象也并不好,让我不解的是,她这样性格的人如何就能获得贾宝玉的喜欢,而那个端庄稳重,豁达大度的“宝姐姐”不能获得宝玉的喜爱,薛宝钗性格好,人缘极好,处事也很好。她还颇有心机,就如那一出:话说薛宝钗在滴翠亭扑蝶,无意中听见两丫头小红、坠儿在谈些私情话,但为了让她们以为她没有听到她们的谈话,嫁祸给了林黛玉。不过宝钗比黛玉还是好很多的,可惜她与宝玉无缘! 说到处事好的还有王熙凤,她是最泼辣的一个人,心直口快,处处不吃亏,人们称她“凤辣子,却逃不过早逝的命运。

红楼梦人物解析-薛宝钗

论文题目: 红楼梦人物解析——薛宝钗姓名: 学号: 班级:文学院11级新闻2班

红楼梦人物解析——薛宝钗 关键词:薛宝钗圆滑世故封建礼教 引言 薛宝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 作为这部著作的主人公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三人爱情悲剧的组成之一,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一形象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作者对她人格的塑造和对于她性格的描写,都体现出作者的细心以及以薛宝钗为代表的当时的一类人的生存状况和内心感受。而这一形象也作为小说中的重要环境体现出当时文学写作的创新性。 对于薛宝钗这一形象,历来红学研究中就存在争议。有人以薛为尊,亦有人尊林而抑薛。历史上有邹弢与友人许伯谦因意见不合激烈争辩而几乎拳脚相向的故事,这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时至今日,在红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问的当下,不同派别的红学家又有了新的争议。 不同的人喜好不同的性格。有人觉得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薛宝钗则端庄稳重温柔大度。而有的人则觉得薛宝钗冷性无情,虚伪奸诈,是个女曹操,林黛玉相比之下确实小家碧玉蒲柳之姿的温柔乡了。同一个人物形象竟让人有如此相悖而行的看法,确然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关,却也体现出作者的文学功底以及其人物刻画中描写的丰满、复杂和客观性。 虽则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薛宝钗,然而有对比才有凸显,后续拙见是要对薛宝钗品评一二,却也不乏黛玉前来增光添彩。 正文

知书达理唤得八面玲珑,欲登白帝端称出奇守拙。 薛宝钗作为一个标准的封建社会中的大家淑女,做人上可以说作是八面玲珑。有人道薛宝钗虽说是个能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中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却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这么一个青春靓丽、知书懂理的窈窕淑女,做起事来总是晓得自己要得到的是什么,要避让的是什么,放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然而正是这种圆滑世故却也让人觉得可惜了,可惜了这么个才华横溢面貌羞花的闺秀却生生成了封建礼教下挣扎生存的一株草。 倒是也有人说她是封建势力的帮凶。 帮凶是做什么的,帮凶是你给人一巴掌她还在后面再补上一脚的那个。要说薛宝钗在受到封建礼教荼毒的时候还是帮凶,却也有一定的道理。薛宝钗做人圆滑,在封建社会的生存自有她的一套,可以说她说话做事乃至思考的方式都是依仗着封建礼教给她划出的界限来得,倒是不清楚她自己是否晓得自己的这些行为习惯都是不好的,但长此以往形成的行事风格和做事手法却让她以同样的标准去衡量要求他人,这便是受着迫害的人也要迫害他人,没高中的举子要被贪官压迫的,中了举人了又反过来压迫平民,这些放在封建社会却也是个常事,责怪不得。 薛宝钗着实是个封建社会中的聪明人,如果说封建社会是个泥胚子,那她这尊陶铸的佛便是照着模子一板一眼模出来的,分毫不差,简直是为时势打造的好人物,真真是时势造英雄,巾帼不让须眉,好一个女英雄。 这么个人,她圆滑守礼识时务,没有林黛玉那样的小性子,即便是有些小性子,却也知道隐藏的严严实实,绝对不让人瞧出来这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倒是有些少年老成的味道,出于对于爱使小性子的人的厌恶,薛宝钗确实是让我好好地喜欢了一回。

(完整版)《红楼梦》主要人物赏析

《红楼梦》主要人物赏析 红楼梦主要人物赏析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红楼梦》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艺术力量,立刻惊动了当时的社会。人们读它,谈它,对它“爱玩鼓掌”“读而艳之”;又为了品评书中人物而“遂相龃龌,几挥老拳”;还有的青年读者,为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中夜常为隐泣。”因此在当时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说。《红楼梦》在它带给社会巨大的影响之后,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品评、研究的兴趣。下面是一个从《红楼梦》欣赏者的角度来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一些评说。一贾宝玉 要评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首要的当数男主人公贾宝玉了,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 ,他其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甚至人人还说这一形象所影射的就是曹雪芹本人。但据我看来,这一典型形象绝非作者的实灵自作,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同类型的人物加以概括,并揉合了自己的想象,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完美艺术形象。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样描写宝玉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有些读者在读了这两首《西江月》后,就此认定了宝玉是一个不求上进,只爱脂粉的孽根祸胎。但其实不然,这两首《西江月》是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出发,所反映的是封建大家长对宝玉盼着他中举,扬名以继承地主阶级事业的“良苦用心”。而作者正是借《西江月》寓褒于贬,充分概括了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词中说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实就是说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他甚至认为那些和朱理学之类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是“杜撰”出来的。至于八股时文更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安诓功名混饭吃的”。他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不值。基于此种想法,他“杂学帝搜”,宁肯去读《西厢记》《杜丹亭》这类被封建卫道者视为邪书的“小说淫词”,也不去读《四书》、讲八股、听“仕途经济”的“混帐话”。 他对读书上进、为官做宦的世俗男子,有着强烈的憎恶和轻蔑。 不仅如此,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史湘云劝他:“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

《红楼梦》(11-20回)梗概+赏析+知识点

《红楼梦》各回梗概+知识点评析(11-20回) ●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梗概】九月菊花盛开。贾敬寿辰,贾母不赏脸未来,凤姐为之解释。凤姐和宝玉瞧秦氏,秦氏说凤姐疼我。宝玉想起在此睡觉梦游太虚幻境事。凤姐劝解秦氏,说了许多衷肠语。贾瑞给凤姐请安。平儿说三百两银子的利银旺儿媳妇送来了;平儿骂贾瑞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账东西。 【评析】评析点一:在传统的伦理关系里,父子关系一般非常紧张,因为父亲代表权威,是专管教训的,可是祖孙的关系非常好,所以贾珍就命令贾蓉领着家里的下人,带了六大捧盒的礼物给贾敬送去,并特别交代贾蓉跟太爷解释:“我父亲遵太爷的话不敢来,在家里率领合家都朝上行了礼了。这些礼数透露出伦理中细节上的讲究。 评析点二:“打十番”是一种音乐表演,有点像西方的室内乐,它里面有十种乐器,又分成粗十番、细十番。粗十番里面有很多打击的、敲击的乐器,像锣、鼓、铃、钹等;细十番通常就是由箫、笛、管、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组成。 ●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梗概】贾瑞来找凤姐。按约定晚上钻入穿堂。腊月天寒,白冻一晚而归。代儒惩罚贾瑞跪在院内读文章,打了三四十大板,不许吃饭。第二次又在凤姐房后小过道里那座空房子,被贾蓉、贾蔷捉弄。贾瑞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风月宝鉴,一命鸣呼。 【评析】“毒设相思局”就刻画了王熙凤那“明是一把火,暗里一把刀”的心机和手腕。“毒设相思局”情节简介: 宁国府贾敬寿筵,王熙凤赴宴时遇到本家兄弟贾瑞。此人见熙凤貌美如花,邪念顿生,并一再用言语不敬。回到荣府后,贾瑞又几次三番去找熙凤。王熙凤哪里看得上他。于是便设下一计,引贾瑞上钩。先是大冬天约他半夜到“西边穿堂”见面,让贾瑞在那里冻了个半死,后又约他到另外一处,却安排了贾蓉和贾蔷去敲了他一百两银子,然后又骗他淋了一身一头的尿粪,结果贾瑞大病一场,最后终于命丧黄泉。在这件事情中,贾瑞固然行为卑下,而王熙凤也显出了她的心狠手毒。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梗概】秦氏给凤姐托梦。凤姐听秦氏死吓了一身冷汗;宝玉心中似戳了一刀。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奢华办丧事,秦氏丫环瑞珠触柱而亡。小丫环宝珠甘为义女。尤氏犯旧疾不出。宝玉向贾珍荐凤姐理家。贾珍拄个拐请凤姐理家。凤姐抓住宁府五件风俗,要治一治。 【评析】王熙凤精明能干,要强逞能。“协理宁国府”突出表现了她的治家才能、才干魄力、威重令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 东府蓉大奶奶秦可卿去世,贾珍求凤姐协理丧事。待王夫人应允之后,凤姐先摆出宁国府存在的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梗概】宁国府中都总管来,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凤姐威重令行,十分得意。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九月初三日已殁,凤姐说宝玉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宁府送殡,北静王水溶会见宝玉。【评析】这一回的丧事,是红楼中第一次的大排场。接下去才隔数回就是省亲。哀荣两面,写尽了贾府的气派。前十八回构成了这个小段落,对全书布了一个纵横捭阖的开局。气势足

描写人物的句子:红楼梦人物描写片段.doc

描写人物的句子:红楼梦人物描写片段 红楼梦人物描写片段: △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第三个身未长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皆是一样妆束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容,娇袭一身之悠悠。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没顿饭时工夫,只见薛蟠骑着一匹大马,远远的赶了来,张着嘴,瞪着眼,头似拨浪鼓一般不住左右乱瞧。及至从湘莲马前过去,只顾望远处瞧,不曾留心近处,反踩过去了。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2019-09-24 红楼梦人物描写片段: △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

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第三个身未长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皆是一样妆束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容,娇袭一身之悠悠。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没顿饭时工夫,只见薛蟠骑着一匹大马,远远的赶了来,张着嘴,瞪着眼,头似拨浪鼓一般不住左右乱瞧。及至从湘莲马前过去,只顾望远处瞧,不曾留心近处,反踩过去了。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2019-09-24 红楼梦人物描写片段: △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姓名: 2010年12月25日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内容摘要】 人物是小说组成的主要要素,人物言行思想是小说的血肉,正因为有了栩栩如生人物性格的塑造,才让小说活灵活现,有了生气。我国古代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更是堪称一绝。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首屈一指。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为典型。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史,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 贾宝玉:反抗封建道德,但又趋于消极。 林黛玉:才华横溢,尖酸刻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薛宝钗:端庄从容,随分从时,城府极深。 王熙凤:泼辣爽朗,为人狠辣。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性格,贾宝玉,林黛玉 一、贾宝玉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他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

红楼梦解读之十大细节

]《红楼梦》解读之十大细节 一首回开篇之反语; 二“瑛”为何物? 三“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贾雨村; 四伶人琪官蒋玉菡之争——忠顺王; 五“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孙绍祖; 六“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探春; 七“粉红信笺绿玉斗”——妙玉; 八赵姨娘的心机; 九“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十焦大醉骂。 一《红楼梦》以神话开篇。首回中空空道人阅过《石头记》后,对其的评价为“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观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看过前七十八回后再回想这句话,很明显能够看出这句话是反语。若说“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那么如何解释后文中种种对现实中丑恶现象的无情地鞭挞与嘲讽,又如何解释后文中不断提到的“末世”“衰世”等词语?至于“君仁臣良父慈子孝”更是莫大的讽刺。君若仁如何能听信谗言查抄贾府?臣若良如何能有人公报私仇诬陷中伤?父若慈如何能险些将自己的儿子活活打死?子若孝如何能有长子于中秋和家团圆之时出言讥刺母亲偏心?什么“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际上是断情绝义,不堪与之多为伍一时一日。 开篇写下如此违背主旨的语句,唯一所愿的只是能够使《红楼梦》得以流传于后世,而不为妄人所毁。曹雪芹先生著书之时社会大环境的恶劣可见一斑。为著书必须做出牺牲。牺牲的可能是精力,快乐,甚至是原则乃至于生命。这是一切作家与一切试图成为作家的人们的必由之路。 二一直在争论宝玉与神瑛的关系,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个“瑛”到底指的是什么。“瑛”的意思是有玉的光彩的似玉的石头。这也就是说,“瑛”既不是玉也不是石,是处于玉与石之间的过渡体。“瑛”似玉有玉的光彩,所以宝玉有如玉般美好高贵的品德;同时“瑛”的本质是石,所以宝玉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贵族公子的顽劣作风。通过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宝玉的前身是石而非玉,这也就是“贾宝玉”三字的含义。不过虽然宝玉只是石头,但也强于世间万人。宝玉的前身顽石是在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因“材料剩余”而遭到丢弃的。虽然遭到了丢弃,但终究是补天的材料。所谓的“无材补天”,这个“材”指的应该是机会而不是才能,即顽石是“没有机会补天”而不是“没有才能补天”。之所以引女娲补天这个神话,实际上是指现实社会弊病百出。有能力补天的顽石(即现实中的宝玉)被女娲(现实中的正统) 轻视而不得利用,用以补天的又都是些没有多大作用的材料(例如贾雨村之流)。这就难怪作者在十三回“王熙风协理宁国府”之后赞道“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顽石无材补天这个神话,一方面点出了作者对宝玉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末世”的根源——“亲小人远贤臣”。 三平儿在《红楼梦》中堪称第一贤惠之人。她出言一向谨慎,几乎不曾出过什么恶语。一个例

谈谈《红楼梦》第三回的人物出场描写

谈谈《红楼梦》第三回的人物出场描写 导读:文学艺术作品,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段,来达到一切意图和目的的。因而,所有适应于内容,又有利于创造形象的艺术手段,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譬如人物出场的艺术处理,在戏曲艺术里是很讲究的,因为角色出场的一个亮相、一个身段,不只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总是和角色性格与剧情需要有关。在小说里,人物出场的艺术处理,虽然是艺术上的小节,但在一些大作家的手中,却都有精彩的运用,象怎样布置局势,渲染气氛,怎样安排时机,以及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怎样描写和表现性格,都密切地联系着结构、情节和形象的创造,这在我国古典小说的杰作《红楼梦》里,就不缺少具有高超艺术技巧的范例。 《红楼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曹雪芹对它们的出场描写,可以称得起千姿百态,十分引人入胜。在这里,我们只选择第三回,分析一下曹雪芹如何独运匠心地描写了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精彩出场。 从《红楼梦》庞大而复杂的艺术结构来看,它的前五回都可以称之为“楔子”,因为它们在小说情节发展中,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按照曹雪芹原作手抄本(甲戌本)第三回的回目应是“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程高本改成“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从这回目上也可以看出,这一回的情节是提供两条线索:一条向社会政治生活方面扩展开去,介绍贾府的显赫社会地位,即通过表现四大家族的贾、王二府并力把贾雨村起复为金陵知府,以维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和权益,揭露他们为非作歹的罪恶;一条是

向贾府家庭生活深入,介绍这“风流富贵之家”的礼教习俗,揭示封建贵族的膏梁绵绣种种,为主人公们提供具体的生活环境,并借助于小说主人公林黛玉的眼睛,描绘了荣国府几个主要人物的出场。前者是虚写,一带而过,为第四回的具体展开埋下伏笔;后者则是实写。尽管这一回登场的人物很多,除男主人公贾宝玉以外,荣国府的女眷夫人小姐──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贾氏三春全部露面了,但是,作为人物出场的精采描写,作者在这一回目中,仍然只按次序重点突出了荣国府的三个主要人物: 第一个是“诗礼簪缨之族”的宝塔尖儿,荣国府太夫人贾母。 第二个是“机关算尽太聪明”的荣府管家人王熙凤。 第三个是小说男主人公荣府继承人贾宝玉。 这三个人的出场描写,在作者的精心处理下,显示了绝不相同的艺术特色。 这一回的开头是写由于林黛玉幼年丧母,孤苦无依,奉父命来投奔外祖家,对于外祖母家的情况,在母亲生前已有所闻。加之她又细心敏感,一到贾府,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因此,在贾府众人前来迎接远客之机,便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写出了众人的出场。她首先看到的是,围绕着她外祖母的气派和礼仪。《红楼梦》无论是作为反映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或宝黛爱情的悲剧,都离不开荣宁二府这个生活舞台。而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贵族宗法之家,荣国府这个“老祖宗”──太夫人贾母,是祖辈硕果仅存的宝塔尖儿。从日常生活来看,晨昏定省,打

红楼梦人物红玉人物分析(1)(1)

《红楼梦》中的人物小红 容摘要:红楼梦中的红玉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她有见识、有远谋,是大观园中的清醒者。说出“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人生箴言。于是她不再谋个“丫鬟大了,随便发配个小子”之路。一方面大胆自主恋爱,追求贾府穷本家贾芸,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方面靠自己非凡的能力获得了王熙凤的赏识提拔。她能成功是因为她性格中的大胆勇敢、聪明伶俐、坚强有韧性。她在感情上她重情重义,知恩图报。他名字暗射黛玉,虽然没有黛玉的才情,但也是有叛逆精神,敢于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的人。在贾府上下大小丫头里,她的结局是个喜剧,这也是雪芹寄希望的宝玉和黛玉的结局。这一特殊形象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社会,都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大胆勇敢聪明伶俐清醒自主坚强有韧性知恩图报 《红楼梦》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也是青少年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反应了清朝末年的现实社会状态,具有初步的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主义理想和主。作者是怎样来反映着一主题呢?作者刻画了一群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纯洁的、青春的、可爱的、性情美好的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黛玉、宝钗,元春、探春等金陵十二钗,晴雯、麝月、鸳鸯、袭人等副钗人物,一个个是那么的聪明玲珑,青春热情,性情可爱,却逃不脱悲剧的结局,可谓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书中的宝玉对他们羡慕、尊敬、亲昵其实是对美好人性和理想的追求,对对现实肮脏的、扼制人性的社会的憎恶。可是他们一一

《红楼梦》(41-50回)梗概+赏析+知识点(最新整理)

《红楼梦》各回梗概+知识点评析(41-50回)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梗概】贾母带刘姥姥到栊翠庵。妙玉用成窑五彩小盖钟招待贾母喝老君眉茶,刘姥姥喝了嫌淡。妙玉又私下招待宝、黛、钗喝茶。宝玉把妙玉不要的成窑茶杯要给刘姥姥。贾母被小竹椅抬去歇息,王夫人在刚才贾母坐的榻上歪睡。鸳鸯带刘姥姥游玩供众人取笑。姥姥醉卧怡红院,袭人领他出来。贾母觉得懒懒的,回房歇息。 【评析】评析点一:妙玉的形象分析:妙玉本是出身于没落的书香仕宦之家的小姐,因自小多病,带发入了空门,后被请到贾府栊翠庵。但她并非无欲无求六根清净,妙玉眼中的人是有亲疏雅俗之分的,她对宝玉另眼看待,喝茶时把自己绿玉斗给宝玉用,可以洞悉她对宝玉的好感。 妙玉才华阜比仙,孤芳自赏,孤傲清高。她用收集的梅花雪窖藏化成的水来饮茶,刘姥姥喝茶用过的一套茶具,她嫌脏要全打碎扔掉。却不知太高人过妒,过洁世同嫌,最终仍是陷于污泥之中。 评析点二:细节欣赏:刘姥姥的酒令新鲜又富野趣,逗得大伙又哄堂大笑起来。而凤姐和鸳鸯还嫌捉弄得不够,便拿出十个竹根套杯灌刘姥姥酒,幸亏被贾母止住,但刘姥姥还是被哄着喝了一大杯。而刘姥姥此行确实开了眼界,用十几只鸡配的茄子、各色花样新巧的点心,又着实让她大饱口福。 喝酒吃茶完毕,贾母带领刘姥姥等人来栊翠庵。妙玉用成窑五彩小盖钟招待贾母喝老君眉茶,其他人都用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刘姥姥一口吃尽,称茶好,只是淡了些。 妙玉又私下拉黛钗至耳房,拿出两只珍贵的杯子给她俩喝梅花雪茶,却将自己平日用的绿玉斗给宝玉。宝玉把妙玉嫌弃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杯要来打算送给刘姥姥。宝玉知道妙玉爱洁,所以走后命令小厮抬水放在山门外头,以供妙玉洗地,深得妙玉赞许。 而刘姥姥因为喝了许多酒,吃了油腻食物,大泻一阵后,晕乎乎地走到了怡红院,看到精美的床帐,便歪身睡倒,酒屁臭气散了一屋子。幸亏袭人发现,及时收拾妥当,才没有被宝玉知道。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语潇湘子雅谑补馀音 【梗概】王太医给贾母诊脉看病。鸳鸯叫刘姥姥看贾母送的一包袱东西。宝玉送了妙玉不要的成窑钟子,更使她受宠若惊。鸳鸯送衣服。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说得黛玉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惜春告假一年画大观园。黛玉叫刘姥姥母蝗虫。宝钗夸黛玉取笑儿淡而有味。 【评析】评析点一: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见证人:通过刘姥姥的眼光和活动写出大观园的美丽和奢华。 第二个作用是陪衬者:通过她写活了许多人物,如妙玉、凤姐、贾母、宝玉、鸳鸯、平儿等;通过她进行富贵与贫贱的对比。 第三是结构上的穿针引线作用:与“一进”和“三进”情节遥相呼应。为日后贾家败落刘姥姥挺身而出救巧姐埋下伏笔。 第四是具有象征意义:她代表着一种艰难却也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这种生活对贵族之家的浮华奢靡是有新鲜感的。刘姥姥的到来,使贾母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的情感,使贵族小姐们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 评析点二: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①善良质朴的老人家②勤劳能干的劳动者。③热心助人

谈谈《红楼梦》第三回的人物出场描写

谈谈《红楼梦》第三回的人物出场描写 文学艺术作品,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段,来达到一切意图和目的的。因而,所有适应于内容,又有利于创造形象的艺术手段,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譬如人物出场的艺术处理,在戏曲艺术里是很讲究的,因为角色出场的一个亮相、一个身段,不只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总是和角色性格与剧情需要有关。在小说里,人物出场的艺术处理,虽然是艺术上的小节,但在一些大作家的手中,却都有精彩的运用,象怎样布置局势,渲染气氛,怎样安排时机,以及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怎样描写和表现性格,都密切地联系着结构、情节和形象的创造,这在我国古典小说的杰作《红楼梦》里,就不缺少具有高超艺术技巧的范例。 《红楼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曹雪芹对它们的出场描写,可以称得起千姿百态,十分引人入胜。在这里,我们只选择第三回,分析一下曹雪芹如何独运匠心地描写了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精彩出场。 从《红楼梦》庞大而复杂的艺术结构来看,它的前五回

都可以称之为“楔子”,因为它们在小说情节发展中,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按照曹雪芹原作手抄本(甲戌本)第三回的回目应是“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程高本改成“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从这回目上也可以看出,这一回的情节是提供两条线索:一条向社会政治生活方面扩展开去,介绍贾府的显赫社会地位,即通过表现四大家族的贾、王二府并力把贾雨村起复为金陵知府,以维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和权益,揭露他们为非作歹的罪恶;一条是向贾府家庭生活深入,介绍这“风流富贵之家”的礼教习俗,揭示封建贵族的膏梁绵绣种种,为主人公们提供具体的生活环境,并借助于小说主人公林黛玉的眼睛,描绘了荣国府几个主要人物的出场。前者是虚写,一带而过,为第四回的具体展开埋下伏笔;后者则是实写。尽管这一回登场的人物很多,除男主人公贾宝玉以外,荣国府的女眷夫人小姐──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贾氏三春全部露面了,但是,作为人物出场的精采描写,作者在这一回目中,仍然只按次序重点突出了荣国府的三个主要人物: 第一个是“诗礼簪缨之族”的宝塔尖儿,荣国府太夫人贾母。

红楼梦人物分析点评

红楼梦人物分析点评(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红楼梦人物分析点评 薛宝钗 红楼梦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块文化瑰宝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本书前80回由曹雪芹所着,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刚知道有红楼梦时是在幼年,拜读红楼是在中学,沉醉于宝黛美丽而含酸的爱情故事,喜欢黛玉的灵气、湘云的酒脱、探春的才干,凤姐的世俗,只是不太喜欢宝钗,认为她是个不光彩的“第三者”。而现在,当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当初的反感和厌恶已不知何时被另一种特别的情感所取代? 纵观整篇小说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薛宝钗,她容貌美丽,在大观园中与林黛玉并称双美;她才学之高,也只有林黛玉可与比肩;而她丰满的多棱形的性格,不仅在贾府大观园独一无二,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喜欢的是薛宝钗的才情,气质,端庄稳重. 薛宝钗的学识,在大观园中算是最扎实、最全面的。她虽然没有黛玉的作诗的巧,每每作诗也逊黛玉一筹。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连以“杂学旁收”着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这是作者在作品中队宝钗的肯定。

宝钗的性格,宝钗较黛玉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但有人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 林黛玉 母亲早逝,父亲不在身边,命运挺可怜,再加上当时那个年代重男轻女,她又不是贾母嫡孙女,多少有点觉得不自在,而又偏偏寄人篱下,估计黛玉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太好,就造成了她压抑的性格,很多心,又很爱想太多。”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往往说话过于尖锐有意无意中刺伤他人。很多心,很爱想太多,也是她早逝的原因之一吧!她又重感情,很叛逆,又有点偏执。而且对感情也是很专一的,喜欢宝玉也喜欢了很久。她追求自由的生活,她的爱情她希望自己能做主,所以她对那个时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应该也是有意见的,而且意见很大。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这些姐妹们喜欢薛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黛玉,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贾家三小姐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红楼梦经典赏析

■13级经典文学《红楼梦》赏析 红楼一梦,难解其中味 但凡爱好文学的人,都会爱上《红楼梦》这本巨著!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它那行云流水般的诗词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作品中的大量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出奇异的光芒,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口皆碑,无人不晓。如果不能很好地读解书中的诗词曲赋,你就不能真的读懂《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集建筑、美术、服饰、音乐、诗歌、饮食、陶艺、园林、心理学、管理学为一体。其中规模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典范。 “护官符”上的四大家族 贾: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史: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王: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找金陵王。 薛: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线索人物—— 甄士隐(真事隐):历经梦幻,将故事的真相隐去。 甄士隐是《红楼梦》中一人物,姓甄,名费,谐音“废”,字士隐。“甄士隐”取意为“真事隐”。书中有“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一句。正如贾雨村是“假语村言”一样。甄士隐是和贾雨村相对照而写的,作者在开卷第一段里就明白表示他撰拟这两个名字的寓意。写甄士隐是为了写一个经历了骨肉分离、家遭火灾、下半世坎坷而终于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他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同时也是提系着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人物。 贾雨村(假语存):用假言村语,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红楼梦》提纲挈领式的人物,以“假语村言”提醒读者,统率全文。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到林如海家做家塾教师。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贾雨村是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后因婪索属员等罪,审明定罪。遇皇上大赦时被释放,递籍为民。 人物作用:串联整个故事,衔接前后情节。对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府的叙述,主要是通过两人的对话及来往引出来的。贾雨村因为做过林黛玉的老师,又与贾家同宗,故为后文林黛玉进京做铺垫,不仅引出主要人物林黛玉的身份家世,还引出黛玉和宝玉相识的经过,从相识到相爱,摆脱不了封建势力家族的束缚,作者是通过他们两个人,先从外部介绍四大家族、荣宁二府,是铺垫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故事悲惨的结局,给全书定下了一个基调,也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种解读:说是“真石隐”“假玉存”,用来折射小说中的关键人物贾宝玉,说他不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真宝玉,而是一块假宝玉,暗示小说最终的悲剧结尾。

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除细节的真实外,还需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文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必要前提。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一部作品的生命。一个个的细节是组成文学作品的艺术细胞,是刻划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展开故事情节,深化作品的主题,再现典型环境,构造艺术大厦的砖瓦材料。如果讲故事情节是构成作品的骨架,那细节描写就是长在这副骨架上的血肉,它使骨架变得丰满和具有立体感,真实感。《红楼梦》正是通过出色的细节描写,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典型的社会环境,表现了重大的主题思想,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一部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不朽巨著。 文学创作,“要紧的是使人物生动,使他们能够从纸上跃然而起,使我们能够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体态的特征,嗅到他的气息。……重要的是攫住那立即可以使人物生动的最最特出的精细部分。”(见革拉特珂夫《我怎样写(士敏土)》)《红楼梦》正是攫住了那立即使人物生动的最最特出的精细

部分,通过对这些具体细节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作品中人物的动作,听到他们的声音,嗅到他们的气息,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使得这些形象从纸上跃然而起。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通过对刘姥姥进府前后一系列动作的细节描写,就生动地刻划出刘姥姥的形象: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一无所知,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得无不应承。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来到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前来问道……。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刘姥姥进荣国府前既激动又害怕的样子。为了平静自己的心情,她“掸了掸衣服”,并且“又教了板儿几句话”,连用两个“蹭”字把刘姥姥走路的情形勾勒得一清二楚,一系列的动作表现了刘姥姥此时紧张迟疑、小心翼翼的心理状态,塑造出一个活脱脱的未经世面的农村老太婆的形象。 再如告贷时的一段细节描写: 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

红楼梦人物赏析之林黛玉

红楼梦人物赏析之林黛玉 姓名: 学号: 院系:

摘要:林黛玉是作者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有美貌不亚于其家姐的薛宝琴。只有林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因她而狂、为她而死。她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则是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 关键词:红楼梦、曹雪芹、林黛玉、悲剧美 正文:说到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的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 以悲剧收场的凄美爱情故事。它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一部悲剧,宝黛爱情是最大的悲剧,其次就是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而其中最悲者莫过于黛玉之悲了。 在通篇《红楼梦》中,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没有花费太多的墨水。然而,就是那不经意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美丽印象。我们可以从开篇的“绛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脱了草本之脱换得人形。”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清秀非凡之美,作者虽没有直接描述黛玉的美,但相信在读者心中早已对这“仙草修成的女休”心仪已久了!就连雨村也说:“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度其母不凡,故生此女,今知为荣府之外孙,又不足罕矣!” 幼年早失怙恃的黛玉,心灵上常有种孤苦伶仃之感,因而常于诗作中哀叹已逝的亲人及自身不幸的命运,她的《柳絮辞?唐多令》即是咏叹柳絮残花在风雨中飘摇,如同自己漂泊无依的身世,其中「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写柳絮漂泊流离,也像人一样命苦,这里是由物及人,以漂泊的柳絮象征命薄之人,同时也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而此种悲情的哀音,也曾于《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一诗中表露无遗。 林黛玉是作者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 贾宝玉在阐述他的"女清男浊说"时道:"天地灵秀之气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已。"他后来见到薛宝琴、李纹、李绮时、又不胜感叹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曹雪芹这个"造物主",也只把"精华灵秀"钟于女儿。并特别多地钟于林黛玉。他所创造的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悲剧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像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作者通过凤姐的"嘴"和宝玉的"眼",描绘了她天仙似的人品。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这"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则别有一种风范和神韵: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把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绝世的姿容。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