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

《精卫填海》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带有生字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3、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教学重点: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

教学过程:

一、学生预习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精卫填海这篇文章与夸父逐日同出自我国最早的地理书( 山海经)

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其状如乌,纹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3、“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变成鸟?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帝断其首断

(2)乃以乳为目为

(3)文首,白喙文

(4)以堙于东海堙答案断:斩断为:作为文:通“纹”,有花纹的堙:填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3)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女娃在东海游泳,淹死在里面,死后化为精卫。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的一项是(A )其他三项都是“的”

A葬之常样之山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于厅事之东北角

7、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故事,表现了远古人们怎样的精神?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二、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的、坚定的、顽强的、不畏艰险的精卫。象《精卫填海》这样启迪我们做人,丰富我们情感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让我们课后走进更广阔的神话世界,去阅读更多更好的神话故事。

三、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改写成600字的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 练习题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 注释 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ìwánɡ () nìshuǐ () fǎnhuí

() xiántǔ () xián ()接 dì 皇() fǎn 往() nì 沉() yuē 美其名() 二、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yān B.yīn 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的故事。 答案 一、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 二、小女儿淹没因此填塞。 三、1.B2.A3.B 四、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 第二课时 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记 (2)违伟:()反()大 (3)弱溺:()亡微() (4)古故:()诗()事 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一课一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一课一练 第一课时 一、组词。 帝()溺()返()衔() 啼()弱()饭()街()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 ()()()() 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 三、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yān B.yīn 五、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溺() 堙()故()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 shào() yuē() wèi () 二、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 2.违伟:()反()大 3.弱溺:()亡微() 4.古故:()诗()事

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 溺: 故: 堙: 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的故事。 五、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2.文中“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表达了女娃的什么精神? 3.你如何理解人死后化成鸟填海的做法?

2018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表格式)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新教材(部编版) 语文配套教案表格式 各单元内容如下: 识字一: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语文园地一 课文一: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语文园地四 识字二: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 课文二:12.古诗二首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第2 / 5页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1.让生字走入语境。 (1)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2)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 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1)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2)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3)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4.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久而久之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5.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以/堙于/东海 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2)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3)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填序号) A.溺 B.故 C.堙 D.少女 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④乌鸦叼来许多石块,填塞在瓶子里。() (2)故事的主人公是。精卫填海的原因是,精卫填海的过程是。(引用原文的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3精卫填海 一、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 1.年少.(shǎoshào)时应该好好读书,少.(shǎoshào)玩电子产品。 2.游泳时遇到溺.(lìnì)水应该如何自救呢? 3.玉皇大帝.(bìd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最高主宰。 4.今天大雾弥漫,不远处的高层建筑都堙.(yīnyīng)没在雾气中。 二、字词乐园。 1.选字组词填空。 日曰弱溺 ()出()小 美其名()沉() 反返街衔 正()()道 ()程()接 2.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炎帝之少女 ..() A.未成年的女孩B.小女儿 (2)溺.而不返() A.溺水,淹死B.沉溺,沉醉 (3)以堙.于东海() A.土山B.填塞 三、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D.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理解句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没有返回。 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C.女娃到东海游泳,沉到水中不愿起来。 D.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后没有回来。 2.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精卫常常衔来西山的木石,用来填塞东海。 B.精卫常常去西山衔木石,所以东海都被堵塞了。 C.精卫常常从西山衔木石,于是东海就堵塞了。 D.精卫常常从西山衔木石,去修补东海。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精卫填海》选自《________________》,精卫以前叫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后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__________。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______________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六、课内外比较阅读。 语段一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选自《精卫填海》 语段二 夸父逐日①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④,欲得饮⑤,饮于河、渭(wèi)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⑦。未至⑧,道

2018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套

入学教育 教材解读: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 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学期备课

潍坊高新双语集团学期课程纲要 时间:2018年9月校区:东风校区年级:一学科工作室:语文主备教师: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一、课标目标分析 (一)课程总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二)学期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爱护图书。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教案

13、白鹅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 2、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课 1、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3、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 4、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可以简单介绍丰子恺。) 二、营造氛围学课 1、请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

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记。 2、读生字及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三、生字以及词语的处理 1、读音:有“颈、吭、倘、供、郑”(后鼻韵)、“饮、邻等”(前鼻韵)。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坑、躺、共”,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郑”。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厉、餐、侍、脾、蹲、邻”时,要注意、它们与其他字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3、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理解课文 1、想想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又是怎样展开写的?你有发现就可以与同伴交流,你有疑惑也可以去与朋友讨论。(学生分组可以自主、合作、交流学习) 1、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听听同学们是怎样来理解这一句话的。 2、课件出示“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同学们交流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3、是啊!全文都是围绕“高傲”这个词语来展开的,那现在你对“高傲”这个词语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4、作者写“高傲的白鹅”表达出自己怎样的情感呢? 5、作者经过仔细观察,认真了解鹅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后,用生花妙笔表达了自己的对鹅的喜爱之情。那你想从本课中,学习些什么呢?同学们相互启发议论。 6、课件: a)词语通俗、准确:左顾右盼、厉声呵斥、三眼一板、从容不迫…… b)句子生动有趣: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c)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来写。“鹅是高傲的动物” d)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印证鹅的高傲:叫声高傲、步态高傲和吃相高傲。 二、感悟课文,并拓展。 1、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在作文时借鉴的地方? 2、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它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优秀教案

13 精卫填海(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帝、少”5个生字,会写“帝、曰”5个生字。 2.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少女、溺、故、堙”的意思。 3.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4.通过文白对照,让学生掌握《精卫填海》的文言大意,懂得故事背后蕴涵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背诵古诗文。 2.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少女、溺、故、堙”的意思。通过文白对照,理解文言文内容。 【教学难点】 1.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懂得故事背后蕴涵的精神。引导学生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2.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重点) 2.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少女、溺、故、堙”的意思。(难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二、资料介绍 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板书:精卫填海)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确。 (1)师:请同学们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 (2)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3)同学们,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话,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4)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这么难读的古文,谁来试一试?指名读,引导大家注意倾听并纠正读音。 (5)指导学生读这些句子时应该适当停顿,读出节奏。 2.听范读,注意停顿及节奏。 3.借助停顿,读出节奏。 学生再读,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 方法指导: 根据意思调整顺序理解文言文 理解古汉语中的一些句子时,有的要进行调整,翻译时才会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通顺的讲述。 运用:如“女娃游于东海”调整为:女娃于东海游。 学生自由练习,评价激励:同学们,你们已经读得很有味道了。 2.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习生字词(1)(2)(3)(4)

2018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课到15课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和一个“语文园地”。《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语文园地也作了相应的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作家的语言特点,体会同样是写动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各具特色。通过“日积月累”,感受动物的成语特色,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从“趣味语文”感受故事中的趣味。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和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2、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理,使学生掌握本课重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 1、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2、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难点: 抓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13、白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2、检查预习情况。 四、再读课文,披文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师生交流读书体会。 2、引出“高傲”并板书。 3、明确“高傲”表现在那些方面。读书交流。 3、过渡,体会鹅吃相“高傲”的部分。 二、品读“吃相”,体会“高傲”、“有趣”。 1、指名读课文 5至 7自然段,初步感受鹅的吃饭方式。 2、理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体会鹅吃饭方式的刻板、不会变通,引人发笑。 3、指导感情读书,读出情趣。 三、品读“侍候”,再悟“高傲”、“有趣”。 1、理解“侍候”,引出“白鹅吃饭为什么要人侍候?” 2、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 3、指导读书,体会白鹅的“高傲”、“有趣”。 4、指导情感朗读,读出情趣。 四、发现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1、作者写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小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4、这只白鹅的确高傲,作者为什么还不厌其烦地侍候它? 5、指导说话,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积累语言,背诵喜爱的内容。 1、自由摘录喜欢的词、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多读读,鼓励背诵。 板书:13、 鹅 引吭大叫 高傲 大模大样 一丝不苟 第三课时: 14、白 公 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朗读,能够体索夫笔下白鹅的不同之处。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教案

目录 识字 1 春夏秋冬 (3) 2 姓氏歌 (6) 3 小青蛙 (9) 4 猜字谜 (12) 课文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15) 2 我多想去看看 (17) 3 一个接一个 (19) 4 四个太阳 (22)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24) 6 树和喜鹊 (28) 7 怎么都快乐 (30) 8 静夜思 (33) 9 夜色 (36) 10 端午粽 (38) 11 彩虹 (41) 识字 5 动物儿歌 (45) 6 古对今 (47) 7 操场上 (49) 8 人之初 (51) 课文 12 古诗二首 (53) 13 荷叶圆圆 (57) 14 要下雨了 (60) 15 文具的家 (62) 16 一分钟 (64)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67) 18 小猴子下山 (70) 19 棉花姑娘 (73) 20 咕咚 (76) 21 小壁虎借尾巴 (79)

1 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会写其中的250个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顺序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掌握识字方法。 (三)阅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我上学了 单元说明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上学了 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 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 上 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 我爱学语文 2 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合计 5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全 册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草、花、鱼、鸟? 师:能不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比如什么样的草?什么颜色的花?会做什么的鱼、鸟?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