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被用于度量一个国家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被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被用于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EER=(ER×CPI*)/ CPI (1)

其中:ER表示中美双边名义汇率,REER的人民币兑美元双边名义汇率(ER),CPI 为以**年为基期的中国消费物价指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中的环比CPI换算所得;CPI*为以**年为基期的美国城市消费物价指数,根据美国劳工部**年的定基CPI换算所得。

在具体的实证过程中,人们通常将有效汇率区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

目前,通行的加权平均方法包括算术加权平均和几何加权平均两类。在测算有效汇率时,研究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特殊目的来设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样本货币范围和贸易权重等相关参数,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2015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数据显示,2015年11月3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102.93,较2014年底升值2.93%。尽管201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从更全面的角度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仍小幅升值,在国际主要货币中人民币仍属强势货币。人民币汇率指数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人民币币值的综合变化,为社会观察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这一指数的颁布,将逐渐把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的有效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主要参照系,可以消除恐慌、引导预期,更为全面地体现汇率的弹性。

汇率指数主要用来综合计算一国货币对一篮子外国货币加权平均汇率的变动。参考一篮子货币与参考单一货币相比,更能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力,也更能发挥汇率调节进出口、投资及国际收支的作用。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算法说明显示,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CFETS货币篮子,具体包括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挂牌的13个人民币对外汇交易币种,样本货币权重采用考虑转口贸易因素的贸易权重法计算而得。其中,权重最高的货币依次为美元、欧元、日元、港币,权重分别为26.4%、21.39%、14.68%、6.55%。样本货币取价是当日人民币外汇汇率中间价和交易参考价。指数基期是2014年12月31日,基期指数是100点。外汇交易中心表示,将定期公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暂时没有公布未来指数发布的时间和频率。

“以前我们也会观察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其中名义有效汇率扣除通胀因素就是实际有效汇率,但是两者都是低频数据。新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有能力做到高频公布,就像ICE美元指数就是一个实时公布的指数。不过,新指数的广泛使用需要一个过程。”赵庆明表示。

外汇交易中心表示,为便于市场从不同角度观察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化情况,外汇交易中心参考BIS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计算了人民币汇率指数,2015年11月30日上述两

个指数分别为103.50和101.56,较2014年底分别升值3.50%和1.56%。

长期以来,市场观察人民币汇率的视角主要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但是,由于汇率浮动旨在调节多个贸易伙伴的贸易和投资,因此仅观察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并不能全面反映贸易品的国际比价。“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不应仅以美元为参考,也要参考一篮子货币。”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文章称。赵庆明也表示,汇率指数能够过滤掉单一货币对一国货币的影响,反映出该国货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综合变化。因此,通过汇率指数能够观察到一国货币币值变化的全貌。

外汇交易中心表示,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将有助于引导市场改变过去主要关注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习惯,逐渐把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的有效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主要参照系,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意味着未来将更关注有效汇率。有研究认为,相对于对美元的市场汇率,有效汇率对贸易、投资、资本流动的影响更大,所以很多国家在观察实体经济运行方面更加注重有效汇率,也就是货币指数。货币指数有利于引导预期,消除市场恐慌情绪,也有助于让未来汇率更有弹性,这也与我国汇率改革的目标一致。

人民币汇率发展趋势及发挥的作用

人民币汇率发展趋势及发挥的作用 一、人民币对国际货币的发展及推进策略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推进两年多来,产生了以进口结算为主的现象和境内外套利等问题,学界与实业界出现了一些争论。我们近期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路线提出顶层设计意见,也算是加入这场讨论。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在国际金融环境不稳定、国内经济金融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采取前期稳健创造需求、后期激进释放供给的推进策略。 (一)为什么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利益是通过国际商品和金融市场计价功能的发挥,中国可以有效消除绝大部分的汇率波动风险,赢得全面的国际竞争优势和主动权。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相对欠缺的是进口需求的增长和资本账户的开放。 首先我们要问,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是本国在国际市场的贸易和金融交易大都用外币而非本币计价,从而国际汇率的大幅度波动可能使本国经济遭受巨大伤害。典型案例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本世纪的美元储备资产贬值。 1997年,泰国在美元持续升值造成贸易赤字和外汇储备枯竭的情况下,放弃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泰铢兑美元汇率从25泰铢贬为52泰铢。持有美元外债的商业银行因本币债务负担翻倍而纷纷陷入破产,引发了扩散至多国的混合金融危机。与上

世纪不同的是,本世纪美元出现持续贬值,一些国家虽然赢得了出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大规模积累的美元储备资产遭遇了重大的购买力损失,美元针对16种大宗商品的购买力本世纪以来已贬值75.6%。为防范危机而大规模积累美元储备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再次受到了不小的伤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需要通过国际社会约束国际汇率波动来维护,中国则完全可以通过人民币国际化一劳永逸地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 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利益就是通过国际商品和金融市场计价功能的发挥,中国居民、企业和政府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绝大部分的汇率波动风险,赢得全面的国际竞争优势和主动权。相比较,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铸币税不能简单理解为国家利益。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国际货币发行的铸币税对应的是发行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义务或责任。比如,今天美国如果只想从美元发行中获得好处而不想承担国际责任,那么美元本位制离其崩溃之日也就不远了。这是战略层面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 那么,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是否已成熟?我们认为,以GDP和进出口总量表示的经济与贸易规模是货币国际化的首要决定因素;汇率稳定至关重要,国际货币的核心功能是计价,其自身价值的稳定是重要的前提条件;进口增长、货币升值、实际正利率和资本账户开放度,对提升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有积极意义;在位货币惯性十分重要,货币的国际化有网络外部性效应,使用的范围越大,使用的人越多,就越便利,从而也会有更多的人使用,因此制定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策略时需要重视如何打破美元网络外部性的问题。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 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197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37亿美元;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36亿美元;197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7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 亿美元;197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3亿美元;197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 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81亿美元;197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9.52亿美元;197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7亿美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40亿美元;197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49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第三组数据:(1980年~1994年) 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96亿美元;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7.08亿美元;198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7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李金玲 [内容提要]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多种因素,本文对传统汇率制度和市场汇率制度稍加以分析,引出中国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度的选择和人民币升值背后所隐藏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对人民币的升值战略思考来预测未来的人民币汇率。文章强调分析汇率问题应该从本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影响来评价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关键字:今昔对比经济政策未来发展 目录:引言 正文 一、范式转换:传统汇率分析--市场汇率分析 二、人民币汇率政策及汇率制度选择 三、外汇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 四、人民币升值战略思考 五、人民币未来汇率预测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币的升值行情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的经济领域专家关乃至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学专家所高度关注。近来人民币汇率创下自汇率改革以来新高,1美元兑换人民币报7.7977元突破7.8元整数关口。当下,很多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关注起理财问题,人民币汇率自然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

首先来感受一下当今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中间价图:人民币元/1美元人民币元/1欧元人民币元/100日元 人民币元/1港元 人民币元/1英镑 从此表中我们不难发现人民币的价值确实是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对美元、日元、港元来说就更为明显。就一个简单例子而言:原本一个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花,须美元折换成人民币,共计需要34万元左右。但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本34万元的人民币费用而如今只需要32万元人民币就可以解决了。于是,我们都惊喜的说“人民币更值钱了”! 正文 一、范式转换:传统汇率分析--市场汇率分析 传统汇率分析范式具有的一个特征是:强调某一项因素后而构建出理论模型,然后根据这种模式测算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最后围绕这种汇率水平来制订汇率政策。而实际汇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绝不能简单用模型来测算汇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真正实现了全天候的交易,外汇市场相对其他商品市场而言,是最接近完全市场模型的一种市场。一般认为,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引起汇率变动的基本因素大致有: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利率、中央银行干预和市场预期等差异,是由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差异决定的。所以,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经济发展经验的分析对于深入认识汇率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_基于实际有效汇率的分析

2006年第6期 双月刊 总第159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JOURNA L OF ZH ONG 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6.2006 Bim onthly Serial№.159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于实际有效汇率的分析 张学毅1 孙 静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7) 摘要: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管理制的进一步推行,分析汇率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7个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显著的滞后影响,但其当期效应并不显著的结论。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经济增长;Panel—data模型;岭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230(2006)0620063204 西方经济学家对汇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汇率波动的原因上,产生了成熟的汇率决定论和汇率变化理论;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人民币的法定贬值或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上。在管理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怎样?政府该如何干预外汇市场使市场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方向发展?这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比分析工业发达国家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其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工业发达国家汇率浮动管理的经验,为我国货币当局今后的汇率浮动管理提供现实的参考依据。 一、工业发达国家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指标与样本的选取 在分析中经常用到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其中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是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综合汇率,它反映了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波动程度。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本国物价相对样本国家的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对本国实际购买力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上升表示本币升值,下降表示本币贬值。 本文选择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是I MF公布,并以相对消费物价指数为基础测算的(2000年= 100),第i个国家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计算公式为[1]: REER i=∏ j≠i P i R i P j R j W ij 收稿日期:2006209215 作者简介:张学毅(1962—),男,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孙 静(1982—),女,湖北武汉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1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1 加入收藏【大中小】 [ 2010-10-23 ]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倾销: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3、国际收支(广义):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4、提供曲线:就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换比率。 5、关税同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6、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也就是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用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 7、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8、汇率:又称为汇价。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 9、开放经济:一个经济与其外部存在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对外经济关系。 10、资本国际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或经济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的过程。 二、判断题 1、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大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郡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3、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历史数据 2011

开始时间2011-07-15 结束时间2011-10-15 货币名称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基准价中行折算价发布时间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5 00:00:04 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4 17:47:19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3 17:52:01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3 00:00:05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2 17:48:01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2 00:00:06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1 17:38:46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1 00:00:01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0 16:41:15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10 00:00:02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09 09:50:2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9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9:50: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23:00:4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00:00:04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22:02:5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22:04:1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22:19:3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22:16: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2 00:00:05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统计模型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统计模型研究 ——基于2003年—2010年的数据验证 北方工业大学温征、孙旭、张琦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1) (一)直接标价法 (1) (二)间接标价法 (1) 二、文献回顾 (2) (一)20世纪前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之前) (2) (二)20世纪中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期间) (3) (三)20世纪后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 (3) 三、研究模型与假设 (4) 四、研究过程: (8) (一)相关分析: (8) (二)回归分析 (9) (三)因子分析 (13)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17) 六、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 (17) 参考文献: (19) 附录数据

摘要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在逐渐增大,发挥着更大的市场调节作用,汇率在中国宏观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建立统计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到货币供应量、汇率改革制度对汇率变动影响显著的结论。 关键词:汇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

一、引言 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中比较传统、同时也是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一类价格决定理论。在汇率理论中,汇率其实就是一种特殊商品的价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外汇。 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中,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一)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就叫应付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二)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汇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即外汇汇率上升,即外汇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间接标价法与直接标价法相反。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讲练结合 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5题。 2008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946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78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346元人民币。 1.2008年,国家外汇储备同比增长了: A.21.5% B.27.3% C.29.8% D.33.2% 2.2004~2008年,国家外汇储备年均增长量为()亿美元。 A.6099 B.2672 C.13361 D.3340 3.与上年相比,外汇储备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4.与上年相比,外汇储备增长量超过2500亿美元的年份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大约为133000亿元人民币 B.2004年至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率逐年递增 C.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比前一年高 D.按照2008年的增幅,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将不足24325亿美元

二、根据下列资料,回答6~10题。 6.与2010年12月相比,2011年5月江苏用电量增速最快的是: A.轻工业用电量 B.城市居民用电量 C.重工业用电量 D.乡村居民用电量 7.如果2010年12月~2011年5月苏南、苏中和苏北用电量的月平均增速分别为V s,V m,V n 表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A.V s>V m>V n C.V s>V n>V m B.V s

8.2011年前5个月,江苏重工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比重、乡村居民用电量占城乡居民用电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 A.都有所减小 B.都有所增大 C.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9.2011年前5个月,江苏13个市用电量的月平均增量为负值的市有: A.4个 B.3个 C.0个 D.5个 10.2010年前4个月,江苏累计用电量最多的三个市依次是: A.苏州、无锡、常州 B.无锡、苏州、南京 C.无锡、苏州、常州 D.苏州、无锡、南京 三、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1~15题。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1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有所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11.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 A.2.9% B.3.7% C.4.0% D.4.8% 12.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的中心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是: A.19.7% B.22.7% C.23.0% D.24.9%

人民币历史汇率一览1949-2010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 2010-09-27 00:59:03来自: 豆芽(1) 转贴:人民币美元汇率一览表(1949—2010) 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 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1949=2.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6=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 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 2005=8.1013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 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 3月8日保尔森访华,人民币突破7.73关口; 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破7.70关口;

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 (2) 内容摘要 (2) 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 (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3)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 二、差额形成的原因 (7) 三、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 四、对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的对策 (10) (一)政策性建议 (10) (二)贸易性建议 (11) 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12) (一)形势展望 (12) (二)政策取向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3) 小组分工 (13)

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给我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良影响,还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产生贸易摩擦,进而阻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阻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容摘要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0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平衡状况可能有所改善。此外,宏观经济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下一阶段外汇管理工作2 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1949年至今,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有官定汇率到市场决定,从固定汇率导游管理的浮动汇率的演变。 1、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制度(1949-1978年) 1949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天际公布人民币汇率。以后,上海、 广州在中央统一管理下以天津汇率为标准,根据当地物价状况,公布各自的汇率。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一直钉住一揽子货币。 2、转轨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79-1993年) (1)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对外公布汇率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1984年间,人民币官方汇率实行了贸易内部结算价和非贸易公开牌价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年1月1日取消内部结算价,重新实行单一汇率,汇率为1美元折合2.8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汇率的第一次并轨。 (2)根据内外物价变化调整官方汇率。1985-1990年期间,我国根据国内物价的变化,多次调整汇率至1990年11月17日的1美元折合5.22人民币。 (3)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1980年起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实行外汇调剂制度,设立外汇调剂中心,开办外汇调剂公开市场业务,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从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实行汇率有管理的浮动,1993年底调至1美元折合5.8元人民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至今) (1)自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汇率。这是人民币汇率的第二次并轨。 (2)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中国为维护地区经济与金融稳定,以大国负责任的姿态,保持人民币汇率坚挺,从而也使中国的汇率实质上形成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人民币汇率至1美元折合8.7 元人民币。 (3)2005年7月21日央行发布公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至此人民币汇率进入稳中有升的态势,并且2007年人民币汇率更是节节攀升,屡创新高,至2007年9月13日已达到1美元折合7.516元人民币。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 目前中国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本上是“管得多、动得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应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要真正反映市场的供求;二是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要多样化;三是要适当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方向,仍应坚持采取渐进的做法,认真总结以往人民币汇率运行的正反经验,积极推动汇率基础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不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真正回归到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主要措施是: (1)逐渐增加汇率弹性,在当前汇率水平的基础上,波动幅度扩大到上下1-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此,人民币放弃了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将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调整为8.11∶1。在2012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进一步放开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幅度。 从实际情况看,2005年汇改至今7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截至2012年5月25日,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已为6.33:1,人民币已经累计比汇改前升值28.06%。因而,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问题上,突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带的影响,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样也是两面性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人民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的方面

1、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从国内与国际上看,一国货币的升贬主要与其综合国的兴衰密切关联。在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中,国内外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信任将与日俱增。由此,人民币作为坚挺的货币,必将进一步扩大在周边国家乃至全球范围的流通,并最终实现国际化,成为国际通货。因此,人民升值是中国经济综合实力强、经济形势好的信号,有利于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以及改变他们对政府行动和经济行的预期,使投资者有投资意愿,并使中国对外再融资更易,成本更低。 2、有利加大进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贸易条件是个大的改善。随着贸易顺差的加剧,我国贸易条件曾一度处于恶化的情况。根据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出口商品的价格比值正在提升,这说明我国的国民福利正在向外流失,必须更多进口商品才能换回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美元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趋势,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导致进口的需求在进一步上升。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原材料和高级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原料进口依赖型厂商的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由于大部分进口商品都用于复出口,随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有助于我国企业向高端延伸,使得贸易条件有所改善,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世界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国民福利。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从今年5月份到7月份,人民币汇率从682.80升值到677.50的过程中,我国的进口额也呈现着同步的上升趋势,从1122.1亿美元上升到1168.0亿美元(统计数据见附件)。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决定进口的边是很多的,不能把汇率这个变量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过头。

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被用于度量一个国家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被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被用于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EER=(ER×CPI*)/ CPI (1) 其中:ER表示中美双边名义汇率,REER的人民币兑美元双边名义汇率(ER),CPI 为以**年为基期的中国消费物价指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中的环比CPI换算所得;CPI*为以**年为基期的美国城市消费物价指数,根据美国劳工部**年的定基CPI换算所得。 在具体的实证过程中,人们通常将有效汇率区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 目前,通行的加权平均方法包括算术加权平均和几何加权平均两类。在测算有效汇率时,研究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特殊目的来设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样本货币范围和贸易权重等相关参数,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2015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数据显示,2015年11月3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102.93,较2014年底升值2.93%。尽管201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从更全面的角度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仍小幅升值,在国际主要货币中人民币仍属强势货币。人民币汇率指数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人民币币值的综合变化,为社会观察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这一指数的颁布,将逐渐把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的有效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主要参照系,可以消除恐慌、引导预期,更为全面地体现汇率的弹性。 汇率指数主要用来综合计算一国货币对一篮子外国货币加权平均汇率的变动。参考一篮子货币与参考单一货币相比,更能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力,也更能发挥汇率调节进出口、投资及国际收支的作用。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算法说明显示,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CFETS货币篮子,具体包括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挂牌的13个人民币对外汇交易币种,样本货币权重采用考虑转口贸易因素的贸易权重法计算而得。其中,权重最高的货币依次为美元、欧元、日元、港币,权重分别为26.4%、21.39%、14.68%、6.55%。样本货币取价是当日人民币外汇汇率中间价和交易参考价。指数基期是2014年12月31日,基期指数是100点。外汇交易中心表示,将定期公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暂时没有公布未来指数发布的时间和频率。 “以前我们也会观察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其中名义有效汇率扣除通胀因素就是实际有效汇率,但是两者都是低频数据。新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有能力做到高频公布,就像ICE美元指数就是一个实时公布的指数。不过,新指数的广泛使用需要一个过程。”赵庆明表示。 外汇交易中心表示,为便于市场从不同角度观察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化情况,外汇交易中心参考BIS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计算了人民币汇率指数,2015年11月30日上述两

实际有效汇率测算

实际有效汇率测算 内容摘要:实际有效汇率相比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更能反映一国货币在国际经济中的实际竞争力,而实际有效汇率测算又因人和因研究主题而异。本文总结相关文献,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定义、分类、测算方法、数学表达式等以及IMF测算实际有效汇率的方法作了梳理,目的是把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比较系统清晰地呈现出来,供有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定义测算 实际汇率定义及分类 经济学文献中提到的实际汇率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以同一种货币表示的本国与外国之间的相对价格,也称为外部实际汇率,数学表达式是,其中E是本国货币的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Pf 是外国价格水平,Pd是本国价格水平。EXRER上升,本币贬值;EXREX下降,本币升值。因为是以绝对购买力评价衡量的均衡汇率,所以也有学者把EXRER称作购买力评价实际汇率,EXRER也反映现实中本币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之间的偏离程度。 另一种实际汇率是一个国家内部贸易品价格与非贸易品价格之间的比率,也称为内部实际汇率,数学表达式是,PT为本国贸易品的国内价格水平,PN为本国非贸易品的国内价格水平。INRER上升,本币贬值;INRER下降,本币贬值。 外部实际汇率还可以根据涉及国家数量多少再作细分,分为双边外部实际汇率和多边外部实际汇率。多边外部实际汇率即所谓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内部实际汇率可以根据涉及产品数量多少,分为两产品(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三产品(进口品、出口品与非贸易品)、多产品(多种进口品、多种出口品与非贸易品)实际汇率。从理论角度说,多产品内部实际汇率分析问题更细致、严密,但从实际操作看,测算难度极大,实用性不强。 还有一种实际汇率,叫均衡实际汇率。均衡实际汇率并不是指使短期外汇市场出清的市场均衡汇率水平,而是指较长时期内与基本经济变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使本国经济发展保持可持续性、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的实际汇率水平。均衡实际汇率是带有某种政策目标的实际汇率,这个政策目标通常是指维持一国经济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同时均衡。 从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层面上看,均衡实际汇率是中长期内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保持一致的实际汇率;从一国的经济福利层面上看,均衡实际汇率是在中长期内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简单论述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简单论述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最近十年来最热门的议题。进入2010年,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陡然升级,开始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意图被冠冕堂皇地遮掩于对中国汇率制度的批评中,美、欧、日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纷纷要求人民币采用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使一段时期以来的人民币汇率之争以重启人民币汇改进程而暂时告一段落。可为时不久,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和商业组织又展开了新一轮对人民币汇率的攻势,并赤裸裸地直接要求人民币升值。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果突出揭示了汇率对世界各国出口的显著影响。我国自1994年起建立起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本上是盯住美元不变的。2005 年7月21 日汇率制度改革,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了更高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了解什么是汇率,影响汇率的因素以及如何看待目前的经济失衡和人民币汇率所承受的压力,准确认清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性质,事关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二、汇率的概念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汇率是国际货币的相对价格,汇率包括汇率升贬值和汇率水平与波动幅度之间安排的汇率制度。在市场经济中,汇率也是由供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求无外乎来源于国际收支的各

测算方法

二、测算方法 实际汇率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关键变量,反映了该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对国际收支状况和宏观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它不可以在现实中直接观测得到,需要通过名义汇率进行测算,将名义汇率价格调整到实际汇率有不同的方法,实际研究中的测算方法有: 1.价格指数调整的实际汇率 这个方法是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种方法,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正比。因此实际汇率可以表示为: P P NER RER * ?= (1) 其中,RER(real exchange rate)表示实际汇率,NER(nominal exchange rate)表示名义汇率,*P 和P 分别表示外国和本国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一般用消费价格指数或GDP 平减指数。 但是在实际中,经过学者大量研究发现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很多国家并不适用,因此这种测算方法也用的越来越少。 2.以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价格调整的实际汇率 现在更多的研究者把实际汇率定义为贸易品价格和非贸易品价格的比率。具体公式为: N P P RER T = (2)

其中,T P 表示贸易品的价格,N P 表示非贸易品的价格。贸 易品价格相对于非贸易品价格上升(下降),则表示本国购买力的下降(上升),本国汇率贬值(升值)。但是实际中,并没有按照可贸易品价格和不可贸易品价格分类的统计数据资料,因此一般用国外价格指数代替贸易品的价格指数,用本国的价格指数代替非贸易品的价格指数。在对我国的实际汇率进行测算时,由于数据的原因,很多学者用外国批发价格指数代替贸易品的国外价格,我国的全国零售价格指数或消费价格指数代替非贸易品价格。即: P P NER RER * ?= (3) 其中,*P 表示外国的批发价格价格指数,作为贸易品的国外价格的替代变量,乘以NER 就得到贸易品的国内价格的替代变量。P 表示本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作为不可贸易品的国内价格的替代变量。由于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 自1985年开始才公布,因此在测算1985年以前的实际汇率时,也可以用我国的零售价格指数RPI 来代替。 这种方法测算得到的实际汇率反映了资源在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之间进行配置的激励机制。实际汇率上升使贸易品的生产相对有利,资源向贸易部门转移;实际汇率下降使非贸易品的生产相对有利,资源向非贸易部门转移。同时,它也反映了一国贸易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化。实际汇率下降,即实际汇率升值,说明贸易品的国内生产成本上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