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脂肪肝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脂肪肝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脂肪肝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脂肪肝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脂肪肝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蔡济泽

[摘要] 目的进一步认识CT对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本组54例经临床确诊的脂肪肝患者行CT检查。测量肝脏与脾脏的CT值及二者的比值,观察肝内血管与肝实质的相对密度变化。结果本组54例中有46例为弥漫性脂肪肝患者。其中轻度为17例,CT表现为肝血管湮没,CT值为36~55Hu;中度脂肪肝14例,CT表现为肝血管反转,CT值为18~40Hu;重度脂肪肝13例,CT表现为肝血管明显反转,CT值为-26~25Hu。8例为局灶性脂肪肝,肝右叶6例,肝左叶2例,CT值为18~40Hu,增强后CT值为30~55Hu,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脏一致且无血管推移、受压和侵蚀现象。结论CT对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其准确性较高。

[关键词] 脂肪肝CT扫描诊断和鉴别诊断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和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称为脂肪肝。大多数脂肪肝愈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有炎症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本文分析本院经临床证实的54例脂肪肝患者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CT对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机器设备情况:CT机为GE CT/e。

1.2 病例来源:54例患者均为本院三年来收治的脂肪肝患者,男性42例,女性12例,年龄21~72岁,平均3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腹胀食欲减退,也有无明显症状者。具体为肥胖者35例约2/3,饮酒者28例约1/2,血脂胆固醇升高者50例,肝功能异常者10例。

1.3 检查方法本组54例患者均行肝脏螺旋CT扫描,层厚7mm,扫描自膈顶至肝脾扫描结束。采用腹窗观察,窗宽300,窗位40,测量同一层面肝脏和脾脏的CT值,计算二者的比值,观察肝内血管与肝实质的相对密度变化。增强扫描检查使用的碘剂为欧乃派克,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分段为

2.8ml/s(40~50ml)、1.6ml/s(40~50ml),总剂量为80~100ml。

2 结果

2.1 本组54例脂肪肝患者中表现为弥漫性改变的有46例。其中轻度脂肪肝为17例,CT 表现为肝血管湮没,肝脏呈一致性稍低密度改变,略低与同层脾脏的密度,CT值为36~55Hu;中度脂肪肝14例,表现为肝血管反转即肝血管表现为相对高密度,CT值为18~40Hu;重度脂肪肝13例表现为肝血管明显反转,CT值为-26~25Hu。

2.2 本组54例脂肪肝患者中表现为局灶型低密度改变的有8例,肝右叶6例,肝左叶2例,均行肝脏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增强前CT值为18~40Hu,增强后静脉期测量为30~55 Hu,且可见血管进入病灶内,无血管推移、受压和侵蚀等现象。

3 讨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发生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其易患因素较多,与酗酒、肥胖、高血糖、异常脂蛋白血症及服药史均有关系。正常人肝脏CT值因个体不同可有较大差异,而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且肝脏CT值均高于脾脏CT 值,肝脾CT值相差约5~10Hu。每克肝组织中增加1毫克甘油三酯,CT值可下降1.6Hu。当发生脂肪肝时,脂肪浸润区的CT值下降,肝脾CT值比值<1。文献报道肝脾CT值比值<0.85即可明确诊断[1]。根据肝脾CT值比值划分脂肪肝严重程度即轻度(肝脾比值<1),中度(肝脾比值<0.7),重度(肝脾比值<0.5)[2]。

脂肪肝的CT表现可分为弥漫型和局灶型,本组54例病例中有46例为弥漫型。弥漫型脂肪肝的CT诊断较容易,主要依据肝脏密度的变化,即测量发病肝脏的CT值与脾脏CT值且相比较,若肝脏CT值低于脾脏CT值可诊断脂肪肝。其次,根据肝内血管影与肝实质相对密度的变化来判断脂肪肝的脂肪浸润程度。正常肝脏CT平扫图象的肝内血管呈负影,当发生脂肪肝时,根据肝脏脂肪浸润程度的不同,肝内血管影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呈相对高密度,如同增强后的肝内血管改变。再次,若脂肪肝行增强CT扫描时,其强化与正常肝脏一致,但仍保持相对低密度,同样低于增强后的脾脏密度且低密度区内血管影仍显示完整。

局灶型脂肪肝的情况较复杂,本组有8例局灶性脂肪肝患者均行CT平扫和CT动态增强扫描。局灶型脂肪肝同样根据脂肪浸润区域CT值与脾脏CT值的比值,增强后动态变化及血管的走行是否正常基本可以诊断,但必须和原发型肝癌或转移癌、肝血管瘤、肝脓肿等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局灶型脂肪肝的CT表现有以下特征:①为非球型病灶呈片状,正常与病变组织之间的分界不清,呈移行性改变。②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后可见血管影进入病灶内,无血管推移、受压和侵蚀现象。③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区CT值升高不及正常肝脏组织及脾脏,形成更明显的密度差异。④做动态扫描时,其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而原发性肝癌和转移癌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改变,邻近血管有推压或侵蚀现象且可侵犯门脉或形成门脉血拴[3]。三期增强扫描有助于局灶型脂肪肝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肝脓肿通常表现为边缘强化,而局灶型脂肪肝增强前后始终呈均匀改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常肝岛。所谓正常肝岛是指弥漫型脂肪肝中的正常肝组织呈相对高密度改变,边缘清晰,形态各异,一般小而薄,CT值在正常范围内,常位于胆囊床、叶间裂附近及包膜下。根据其分布部位,病灶较薄,无占位效应,可见血管进入其内,可作出脂肪肝的诊断,尤其是动态CT增强显示与邻近脂肪肝一致的曲线等特点,更易作诊断,并可与肝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4]。由此可见,增强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局灶型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脂肪肝的影像诊断方面主要是B超、CT。B超的优点是价廉、简单易行、无放射性并广泛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但B超对脂肪肝的敏感性和准确度低于CT且B超不能量化。MRI对本病不敏感亦缺乏定量指标,且价高。实践证明,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般平扫即可作出诊断且不受腹部脂肪和结肠等含气脏器的干扰。同时,CT也是目前脂肪肝治疗随访的重要手段。因此,临床拟诊脂肪肝时应行CT扫描,当平扫不能确认时,可行CT增强扫描相鉴别。

[参考文献]

[1]陈炽贤主编,实用放射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谈瑞生,脂肪肝CT诊断,中华现代影响杂志,2007年第4卷第5期。

[3]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中国科技出版社。

[4]孙立新等,局限性脂肪肝CT诊断意义,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3年第12卷第1期。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334000

肺部空洞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总结

肺部空洞得影像学鉴别诊断 一、肺内单发空洞 (1)肺内单发空洞得病变 1、周围型支气管肺癌:周围型肺癌得空洞发生率为2%~16%,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腺癌与大细胞癌占20%,支气管肺泡癌可发生空洞或薄壁囊性病变,单发或多发、小细胞未分化癌一般不发生空洞、 2、肺结核:在成人肺结核中空洞约占40%。主要见于继发性肺结核,少数原发病灶也可形成空洞。空洞可能为厚壁或薄壁、肺结核得空洞分为:(1)浸润干酪灶得空洞:为浸润病变内发生干酪性坏死后产生得空洞、洞壁较薄,主要由增生得结核性肉芽组织构成,内壁为较薄得干酪性物质。(2)纤维干酪空洞及干酪空洞:病灶发生得空洞,洞壁有较厚得干酪层及较薄得结核性肉芽组织与纤维包膜。结核球得纤维包膜完整、(3)纤维空洞:具有典型得干酪性坏死、结核性肉芽组织与纤维组织3层结构。纤维组织为空洞壁得主要成分,由于纤维组织得收缩与牵拉,空洞形态不规则。?3.肺脓肿:急性肺脓肿得壁主要为炎性渗出病变,慢性肺脓肿得壁以纤维组织占主要成分。肺脓肿发生于肺炎后、吸入性及由肺外蔓延得病变,后者见于阿米巴肺脓肿、 4。肺霉菌病:主要见于新型隐球菌、笰状菌等、?5。尘肺空洞:空洞发生在进行性尘肺融合块得基础上,常合并肺结核。空洞病灶较大,形态不规则,洞壁以厚壁为主,薄厚不均。内壁为较薄层得干为结核球或干酪壁、薄壁或厚度不均匀、?6。其她疾病:如肺梗死与结节病等。?(二)肺内单发空洞得鉴别诊断?单发空洞得鉴别诊断就是根据空洞病变得大小、洞壁得厚度、空洞内外缘得表现、洞内及周围得异常形态等。 1. 空洞病变得大小:2cm以下结节发生空洞以肺结核多见,肺癌在2cm以下较少发生空洞。4cm以上得肿块发生空洞多见于肺癌。有得肺结核空洞如纤维厚壁空洞与纤维干酪空洞也较大,前者形态不规则,后者有得与肺癌鉴别困难,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慢性肺脓肿空洞可较大或较小。煤工尘肺空洞病灶较大。 2.空洞壁得厚度:一般将洞壁厚3mm以上称为厚壁空洞,<3mm薄壁空洞。厚壁空洞得疾病较多,常见于肺癌、肺结核得纤维干酪空洞、干酪空洞与纤维厚壁空洞,以及急性及慢性肺脓肿。薄壁空洞见于肺结核得浸润干酪灶空洞与纤维薄壁空洞。空洞壁薄厚不均见于肺癌与肺结核,明显得厚度不均匀使空洞为偏心性或特殊形态。肺癌空洞得壁一般在肺门侧较厚,空洞多偏于外侧。结核球在引流支气管开口处得干酪病变最先软化,因此空洞腔开始多位于病变得肺门侧,即与引流支气管相连处,呈小圆形。空洞进一步发展呈新月状,也多位于病变得肺门侧,最后可形成类圆形空洞、霉菌引起得空洞根据病原菌种类不同可为厚壁、薄壁或厚薄不均、?3、空洞得内缘:内缘光滑见于肺脓肿、肺结核纤维空洞;内缘毛糙见于肺脓肿、肺结核得纤维干酪空洞;空洞内缘凹凸不平见于肺癌与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空洞内缘得壁结节主要发生于肺癌,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内得未液化得干酪物质也可以形成壁结节。?4。空洞得外缘:空洞外缘清楚者见于肺结核纤维干酪空洞、慢性肺脓肿,有得肺癌空洞得外缘也光滑清楚。外缘有毛刺及“ 放射冠”影像者见于肺结核得纤维厚壁空洞与肺癌。外缘有分叶者多见于肺癌、?5、空洞周围:卫星灶见于肺结核得各种空洞。病变与胸膜之间得线状影像在肺癌、肺结核与肺脓肿空洞均可出现。空洞周围有片状浸润影像者为急性肺脓肿、浸润干酪灶空洞,慢性肺脓肿附近有得可见局限得片状影像、空洞周围有明显得肺气肿与纤维索条影者多见于尘肺、 6、空洞腔内容物:气液平面主要见于急性肺脓肿。一般认为肺结核空洞无气液面,但有得研究指出,气液面在肺结核空洞占9%~21%,多为合并感染及出血、空洞内得固体成分为肿瘤结节、干酪坏死物、凝血块与霉菌球等,在空洞内气体得衬托下使空洞表现为不同得形态。霉菌球发生于肺癌、肺结核及慢性肺脓肿空洞,或支气管扩张、肺囊肿内,为类圆形可移动得结节,多位于坠积部位。新月形空洞为弓形得气体影,总就是位于霉菌球得上方。若空洞内容物与洞壁附着,如侵袭性笰状菌病、肺癌、肺结核空洞,新月形得气体影可位于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是最常见的胸部疾病之一。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免疫损害患者的增多是结核病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肺结核的影像检查方法有常规X线胸片、CT、HRCT等。本文着重介绍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 一、肺结核的基本病理表现 认识肺结核的病理表现是理解其影像的基础。肺结核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渗出性改变、增殖性改变和干酷性坏死。此三种病变,尤其是前两种,常同时存在。渗出性病变为肺泡内的结核性炎性渗出,经治疗后可残存不同程度的纤维瘢痕组织,增殖性病变是结核肉芽肿,即结核结节。干酪性坏死为特异性坏死性病灶。 对于免疫功能尤其T细胞免疫未形成者,吸入肺内的结核菌经淋巴管达胸膜及肺门淋巴结,引起胸腔积液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未被肺门淋巴结阻留的结核菌可发生血行播散。 结核菌的初次感染引起了机体T细胞的免疫状态,再次的结核感染引起的病变为继发性结核感染。继发性结核感染可由再次进人体内的结核菌引起,或来自支气管内的初次感染的病灶。含有结核菌的分泌物经由支气管播散,形成局灶性的渗出性成增殖性病灶。病变内的干酪性坏死灶液化后经由支气管排出则形成空洞肺结核经治疗可痊愈。病变可残留纤维化,继而形成痰痕。严重的瘢痕组织引起支气管牵拉性扩张及病灶周围肺气肿。对于空洞性病变。可因支气管闭塞,空洞内充满干酪性物质而形成包裹性的干酪灶。若空洞仍残存,洞壁的肉芽组织消失,形成薄壁空洞,称为开放性治愈。若空洞消失及纤维化,称为瘢痕性愈合。 二、肺结核的X线诊断 1、原发性肺结核:在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或年代,原发性肺结核几乎均见于婴、幼儿。近年来成人原发性肺结核患者有所增加。肺结核初发感染的X线表现为胸腔积液,多组淋巴结肿大,原发性肺结核的诊断标准为:PPD实验较为阳性,既往无结核病史,淋巴结肿大、胸水、以往的X线表现正常。可为合并多脏器病变的粟粒性肺结核。 2、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有慢性支气管感染及结核中毒症状,在此基础上具有特征性的X线表现容易确定诊断。其典型的X线表现为:病变位于肺结核的好发部位,即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阴影形态为斑片、浸润、结节及融合影像,病变可按肺段分布,常伴有播散及空洞。肺结核的临床确诊方法为痰培养及涂片检查。 三、肺结核的CT诊断 1、胸内淋巴结核 无论是原发性肺结核或继发性肺结核均可有淋巴结肿大,结核病变多发生于4R、4L、7、11R、11L等区淋巴结。病变淋巴结一般小于2cm,但可融合成较大的结节,活动性的淋巴结核病变中央部可有干酪性坏死,CT增强扫描干酪性坏死部位不强化,仅有边缘强化。陈旧性或愈合的淋巴结结核病变可见钙化,其形态为斑片或全部钙化。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此型肺结核为大量结核菌在短期内进入血内所致,基本病理形态为位于肺间质内的结核结节。主要的HRCT表现为: (1)肺内弥漫分布的粟粒状结节影像:结节的大小基本一致,多数为1-3mm,少数结可达5mm,约占所有结节的5%-10%。有的结节可增长较大,或融合。结节具有间质性结节边缘清楚的特点。在肺内结节呈弥漫分布,可位于小叶中心、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及胸膜下。 (2)毛玻璃密度:此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较常见的HRCT表现。形态为斑片状,其内可见血管影象。病变分布不均匀。支气管活检为镜下多发干酪结节,其内有少量抗酸杆菌。也有的作者认为毛玻璃密度由多种因素所致,如多发的小的肉芽肿所致,肺的间隔间质增厚,肺泡腔的细胞浸润和水肿等。在一组25例血行播散型结核病例中有毛玻璃密度23例。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周围型小肺癌诊断较困难,症状较少,常与其他病变混淆,易误诊,现将近年来对周围型肺癌的C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内容综述如下,以提高诊断水平。| 周围型肺癌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以腺癌、鳞癌多见。目前胸部CT检查仍是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CT在发现肺内结节方面显著优于平片及普通体层摄影,尤其是平片易被心影后方、后肋膈角、奇静脉食管隐窝、肺尖、胸膜下与肋骨重叠等遮盖的部位[1]。因此本文对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综述如下,旨在探讨CT对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1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1.1 病灶的形态和境界|, (1)分叶征:瘤较大常呈分叶状肿块,分叶的深浅程度对鉴别良、恶性有一定帮助。肺癌、结核球、炎性结节和其他良性病变均可出现。肺癌时有血管进入分叶间,形成脐凹征或称为支气管血管切迹。

(2)毛刺征:是周围型肺癌的又一恶性征象,分为粗毛刺和细毛刺两种。两种毛刺长度、数目及粗细均不同,其中粗毛刺较长,数目较少,粗细不均,可有扭曲。而细毛刺短而直,数目较多,CT表现为呈放射状围绕肿瘤排列。

(3)棘状突起:表现为自肿瘤边缘向肺野内伸出的尖角状软组织密度阴影。数目不一,密集排列者可呈锯齿状外观,变换成肺窗可见由棘状突起向外延伸为毛刺,可见此棘状突起即为毛刺的根基部,系肺泡间隔与肿瘤表面重叠构成,薄层面扫描有助显示,其代表肿瘤浸润性生长。

1.2癌灶内部CT表现 1.2.1密度肿瘤多呈软组织密度,其内可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检查,低密度区更为明确,其代表瘤内坏死组织。癌结节分为实性密度、磨玻璃密度和混合密度。关于磨玻璃密度,需要注意:当磨玻璃密度结节持续存在数月,则提示早期肺癌。当结节大于1cm 或者混有实性密度结节,则提示恶性度高。

脂肪肝诊断标准

脂肪肝诊断标准 来源:北京嘉仁康文化健康传播中心作者:王琴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表现不一,包括 一、临床诊断标准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 2.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酒精量每周<40g; 3.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Wilson病、全胃肠外营养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4. 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 5. 血清转氨酶可升高,并以ALT为主,可伴有GGT、铁蛋白和尿酸等增高; 6. 肝脏组织学有典型表现; 7. 有影像学诊断依据。 二、影像学诊断 (一)单纯性脂肪肝B超表现为:(1)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2)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 仅具备(1)项者作为疑似诊断;具备第(1)项加其余1项以上者可确诊为脂肪肝。CT平扫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低于脾脏或肝/脾CT比值≤1。肝脏密度降低,CT值稍低于脾脏,肝/脾CT比值≤1.0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者为中度;肝脏密度显著降低甚至呈负值,肝/脾CT比值≤0.5,肝内血管清晰可见者为重度。 (二)脂肪性肝炎除上述影像学表现外,可出现肝实质密度和信号改变,脾增厚或肿大,胆囊壁增厚或胆囊形态改变等。 (三)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肝裂增宽,肝包膜厚度增加,肝表面不规则,肝内回声/密度/信号不均匀,各肝叶比例失常,门静脉主干管径增粗,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量参数增加,脾脏体积指数增大, 胆囊壁增厚或胆囊形态改变等。 三、组织学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改变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组织学诊断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一)单纯性脂肪肝低倍镜下1/3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但无其他明显组织学改变;即无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的肝细胞<1/3者为肝细胞脂肪变。占肝小叶1/3~1/2为轻度脂肪肝;占肝小叶1/2~2/3为中度脂肪肝;占肝小叶2/3以上者或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呈鱼网状者为重度脂肪肝。 (二)脂肪性肝炎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有大泡性脂肪滴贮积,伴肝细胞气球样变,甚至肝细胞不同程度的坏死,以及小叶内和门管区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可伴有肝纤维化、糖原核、小叶内脂肪性肉芽肿、嗜酸小体和脂肪囊肿等表现,少数病例可见Mallory小体和肝细胞巨大线粒体。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一)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一) 【摘要】已经应用了一个多世纪的常规X线检查,被公认为是肺结核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简单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断层显像(US)、放射性同位素扫描(RI)四大影像学诊断技术,更是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最准确可靠的手段。影像学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虽对肺结核有很准确的发现诊断与定位诊断作用,但定性诊断作用不大,单靠影像学检查诊断肺结核的误差可高达20%~30%。【关键词】肺结核诊断影像学 一肺结核影像学检查病变的特点 胸部影像学检查,肺结核病灶普遍显示以下特点,病灶的特点是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1.病灶部位多发生在肺的上部与后部,即上叶后段或尖后段,其次是下叶背段及下叶后基底段。 2.病灶范围多局限于一个肺段或多个肺段。 3.病灶多形性肺部同时存在多种性质的病变,如渗出、增殖、干酪、纤维化、钙化。 4.空洞多多数病例形成各种性质的空洞,如无壁空洞、薄壁空洞、张力空洞、干酪厚壁空洞、纤维厚壁空洞等,各具结核性空洞的影像学特征。 5.支气管播散在病灶的远端或对侧肺部,可发生支气管(管道)播散,是肺结核的一大特征。 6.胸膜病变多影像学尤其是病理学检查,肺结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胸膜病变,如胸膜浸润、渗出胸液、肥厚、粘连。 7.球形病灶即结核球,单发的多,多发的少;肺结核球多,胸膜结核球少;直径多在3cm以下;周围有卫星灶,近心端有引流支气管形成,这种特征可与肺部其他疾病的球形病灶相鉴别。 8.动态变化结核病灶的吸收、消失或增大均较缓慢,一般在1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很小。 二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1.常规X线检查诊断胸部X线透视是线索检查方式与因症就诊方式筛选并早期发现肺结核病人的通用方法;胸部正位片与侧位片能诊断绝大多数肺结核,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5%;胸部断层片对微小病灶、小空洞、胸内肿大淋巴结显影更清晰,发现率更高;在CT出现之前,若同时拍胸部正位片、侧位片、断层片检查,有相当于CT检查的诊断作用,目前胸部透视与拍胸片,仍然是诊断肺结核的首选和常规方法。 2.CT检查诊断CT对肺结核的发现诊断和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可达100%,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却较一般X线差。 CT检查对肺结核有以下诊断价值:①CT能发现一般X线难以发现的胸部10个隐蔽部位的病变,如气管内、肺尖区、肺门旁、脊柱旁、心脏后、胸膜缘、膈面上、膈面后、胸水掩盖处;②CT尤其是薄层CT能清楚显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粟粒样病灶的分布、大小与密度均匀,即“三均匀”的特征,此特征可与其他弥漫性肺病相鉴别;③对肺或胸膜的结核球与其他孤立性球形病灶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作用;④能区别结核性空洞的类型,对结核性空洞与非结核性空洞有鉴别诊断作用;⑤对囊性病灶与实质性病灶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作用;⑥CT 尤其是纵隔窗层面,能发现很小的钙化灶,若发现钙化灶,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依据;⑦对胸内淋巴结结核有很好的发现与诊断作用,淋巴结结核直径多在15~20mm之间,大于20mm者多为肿瘤,胸内淋巴结结核有“六多”表现,即单侧多、右侧多、单组多、单个多、肺门多、肿瘤型多,CT还能发现体检难以发现的锁骨上窝与腋窝淋巴结核;⑧对支气管结核的肉芽型和瘢痕狭窄型显示很佳,对不能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有很好的诊断作用,对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和结核性瘘管的诊断,CT可以取代支气管或痿管的造影检查;⑨对胸膜结核的诊断,CT发现胸水的敏感性仅决于B超检查,对少量(150ml)、包裹性胸液、叶间

肝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周康荣 螺旋CT在肝脏检查中的优势非常明显,除一般或共同的优点外,如容积扫描和采样以及一次屏气扫描减少病灶的漏检,部分重叠重建也可增加小病灶的检出率等,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利用肝脏双重血供的特点,发挥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控制扫描期相的优势,进行动脉期、门静脉期,或者双期甚至多期增强扫描。以往的常规CT即使采用动态扫描也难以完成某一期相的全肝扫描。至于采用何种方式扫描,必须结合具体病例和临床要求而定。螺旋CT可提高小的局灶性占位病灶的检出率,对这些病例,螺旋扫描应列为常规。增强扫描,究竟采用何期扫描,以及采用单相、双相还是多相(多期)扫描,不同学者意见略有分歧。综合多数学者以及我们自己的经验认为,凡富血供的病灶动脉期扫描最具诊断价值,故必不可少,但单纯动脉期扫描,有其固有的一些缺点,门静脉期扫描可克服和弥补其不足,因此一般作双期扫描为宜。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富血供病灶主要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海绵状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腺瘤和部分肉瘤,有5%-12%为转移性病灶,后者主要见于甲状腺癌、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如胰岛细胞瘤、类癌等转移,结肠癌和胃癌中的少数转移灶也可能为富血管病灶。对少血供病灶,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动脉期,一般作单相门静脉期扫描即可。这类病灶临床上主要见于大多数转移性肝癌,以及少数原发性肝癌和机化性血管瘤等。由于临床情况往往较复杂,事先难以预料病灶血供情况,故需灵活掌握和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而定。如临床上疑及肝癌患者,双期扫描较为合适。如已知为肝外原发性肿瘤患者,特别是结肠癌或胃癌病例,无论是术前检查或术后随访,一般作门静脉期扫描即可,当然小部分人也推荐采用双期扫描,其优点为检出率也许略有增加,但必然增加患者的曝光量,延长检查时间,摄片数量也增加,故各有得失。 弥漫性肝脏病变,如脂肪肝和肝硬化等的CT检查,螺旋扫描较常规CT 扫描并无很大优势。增强扫描单独取门静脉期即肝实质期即可。当然如果临床目的是为了检出或排除合并占位病灶,则检查原则和方案同局灶性病变。 一、肝脏局灶性病变

脂肪肝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脂肪肝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蔡济泽 [摘要] 目的进一步认识CT对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本组54例经临床确诊的脂肪肝患者行CT检查。测量肝脏与脾脏的CT值及二者的比值,观察肝内血管与肝实质的相对密度变化。结果本组54例中有46例为弥漫性脂肪肝患者。其中轻度为17例,CT表现为肝血管湮没,CT值为36~55Hu;中度脂肪肝14例,CT表现为肝血管反转,CT值为18~40Hu;重度脂肪肝13例,CT表现为肝血管明显反转,CT值为-26~25Hu。8例为局灶性脂肪肝,肝右叶6例,肝左叶2例,CT值为18~40Hu,增强后CT值为30~55Hu,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脏一致且无血管推移、受压和侵蚀现象。结论CT对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其准确性较高。 [关键词] 脂肪肝CT扫描诊断和鉴别诊断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和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称为脂肪肝。大多数脂肪肝愈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有炎症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本文分析本院经临床证实的54例脂肪肝患者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CT对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机器设备情况:CT机为GE CT/e。 1.2 病例来源:54例患者均为本院三年来收治的脂肪肝患者,男性42例,女性12例,年龄21~72岁,平均3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腹胀食欲减退,也有无明显症状者。具体为肥胖者35例约2/3,饮酒者28例约1/2,血脂胆固醇升高者50例,肝功能异常者10例。 1.3 检查方法本组54例患者均行肝脏螺旋CT扫描,层厚7mm,扫描自膈顶至肝脾扫描结束。采用腹窗观察,窗宽300,窗位40,测量同一层面肝脏和脾脏的CT值,计算二者的比值,观察肝内血管与肝实质的相对密度变化。增强扫描检查使用的碘剂为欧乃派克,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分段为 2.8ml/s(40~50ml)、1.6ml/s(40~50ml),总剂量为80~100ml。 2 结果 2.1 本组54例脂肪肝患者中表现为弥漫性改变的有46例。其中轻度脂肪肝为17例,CT 表现为肝血管湮没,肝脏呈一致性稍低密度改变,略低与同层脾脏的密度,CT值为36~55Hu;中度脂肪肝14例,表现为肝血管反转即肝血管表现为相对高密度,CT值为18~40Hu;重度脂肪肝13例表现为肝血管明显反转,CT值为-26~25Hu。 2.2 本组54例脂肪肝患者中表现为局灶型低密度改变的有8例,肝右叶6例,肝左叶2例,均行肝脏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增强前CT值为18~40Hu,增强后静脉期测量为30~55 Hu,且可见血管进入病灶内,无血管推移、受压和侵蚀等现象。 3 讨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发生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其易患因素较多,与酗酒、肥胖、高血糖、异常脂蛋白血症及服药史均有关系。正常人肝脏CT值因个体不同可有较大差异,而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且肝脏CT值均高于脾脏CT 值,肝脾CT值相差约5~10Hu。每克肝组织中增加1毫克甘油三酯,CT值可下降1.6Hu。当发生脂肪肝时,脂肪浸润区的CT值下降,肝脾CT值比值<1。文献报道肝脾CT值比值<0.85即可明确诊断[1]。根据肝脾CT值比值划分脂肪肝严重程度即轻度(肝脾比值<1),中度(肝脾比值<0.7),重度(肝脾比值<0.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