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毛邓三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毛邓三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毛邓三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毛邓三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 单项选择题

1.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 其原因是(C)

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B.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 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我国内地各行政区没有区别

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C)提出了的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3.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A)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4.50年代中期 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B)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剑英

5.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实现统一大业”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D)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6.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 通航 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7.中英两国经过多轮谈判和磋商 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及三个附件是在(C)

A.1982

B.1983年

C.1984年

D.1987年

8.“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哲学依据是(C)

A.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共处原则

C.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9.“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A)

A.国家政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10.按照我国宪法规定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个论断表明(A)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特别行政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特别行政区同样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特别行政区是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

11.一个中国原则的理论依据是(D)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D.中国的主权是完整的 是不可分割的

12.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13.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目的是(D)

A.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

B.以武力强迫台湾统一

C.对付台湾人民的

D.对付台独和某些外国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

14.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 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

治权利 主要体现在(D)

A.拥有行政管理权

B.拥有立法权 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5.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B)

A.港 澳 台实行高度自治

B.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 澳 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16.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B)

A.“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反对台湾独立

17.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 这个讲话是(D)

A.《告台湾同胞书》

B.《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

C.《一个中国与台湾问题》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8.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A)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19.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 “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C)

A.《中英联合声明》

B.《中葡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0.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 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领土争端的新思路 下列选项中 正确的选项是(C)

A.搁置主权 分而治之

B.搁置主权 共同治理

C.搁置主权 共同开发

D.搁置主权 和平共处

二 多项选择题

1.“一国两制”构想形成与发展的客观依据是(ABCDE)

A.从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的实际出发提出的

B.从港 澳 台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的

C.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可能这个实际出发提出的

D.从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祖国是现实可能的最佳方案出发提出的

E.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实际出发提出的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后 在香港设立了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 享有高度自治权 包括(ABDE)

A.独立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独立的外交权

D.独立的行政管理权

E.财政独立

3.我国政府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 澳门 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包括(BCDE)

A.实现祖国统一后 香港 澳门和台湾可设特别行政区 实行完全自治

B.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

D.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港 澳 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E.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1982年9月24日 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阐述的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ABD)

A.在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的问题上没有讨论的余地

B.历史上中英政府签订的关于香港问题的几个条约仍然有效

C.中国收回香港主权 但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D.中英两国政府应妥善商谈 使香港在15年的过渡期内不要发生大的波动

5.按照我国宪法规定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表明(ACD)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B.特别行政区也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特别行政区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政府

D.特别行政区不能拥有独立的外交权

6.台 港 澳问题的性质是(BD)

A.都是国际关系问题

B.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C.都是内政问题

D.港澳是殖民地遗留问题

7.根据“一国两制”方针 在祖国统一后港澳台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

A.外交制度不变

B.经济制度不变

C.社会制度不变

D.生活方式不变(BCD)

8.关于台湾问题 以下哪些提法是正确的(BCD)

A.我们要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

B.我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C.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9.2000年2月 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 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是(ABD)

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

B.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C.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D.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10.“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的重大历史意义有(ABCD)

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理

B.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C.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和模式

D.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出发的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 辨析题

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1)从中国历史发展看 各民族的团结 统一是主流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 绝大多数时期是统一的 分裂只是极短时间 而且历史上中华民族不断克服分裂势力 发展统一事业 形成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2)历史事实也说明 凡历史上统一时期 经济 文化就发展 民族关系就和睦 社会就稳定 历史上几个盛世 如汉朝的文景之治 唐代的贞观之治 清代的康乾盛世 都出现在国家统一的时期 所以 统一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 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新中国建立以后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 邓小平又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 香港 澳门回归了祖国 实现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祖国统一 使中华民族的团结 统一走上了新的历史阶段

2.一国两制构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说过 “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 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 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 ”

(2)在一个国家里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 这是史无前例的 “一国两制”构想把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原则运用于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 以和平方式解决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 这是一个创造 “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3.台湾 香港 澳门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1)香港 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是属于中国与英国 葡萄牙之间的问题 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 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而强占的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 对香港 澳门这两个地区采取了如下立场:香港 澳门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不承认外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对于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将在条件成熟时通过谈判予以和平解决;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1960年中央进一步将上述立场归结为“长期打算 充分利用”的工作方针 香港和澳门问题同台湾问题性质不同 不是统一问题 而是恢复行使中国主权问题 1997年7月1日 中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 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99年12月20日 历经400多年沧桑的澳门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 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其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应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不允许外国干涉 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战争从中国割占台湾 澎湖列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等有关国际条约明确规定将台湾 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 台湾回归中国 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唯一合法代表 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 中国的主权和固有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 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 在美国的支持下 形成与大陆对峙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 并根据国内外形式的变化 适时制定和实施了对台方针政策

4.既然主权在民 台湾就可以用公民投票方式行使民族自决权

答:(l)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 无论在国内法还是国际法 都已明确 不存在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是否应自决的前提

(2)“主权在民”是指主权属于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 对台湾的主权 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 而不属于台湾一部分人

(3)台湾自古至今从未成为一个国家 既不是殖民地 又不处于外国占领之下 不存在民族自决权的问题

(4)以“主权在民”为借口 企图以“公民投票”方式把台湾分割出去 不仅是徒劳的 而且其结果必将把台湾人民引向灾难

四 论述题

1.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为什么我们力争和平统一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试述一个中国原则的根据 结合当前两岸政治 经济实际说明 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实现和平统一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秦王扫六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汉武大帝在前人的 基础上开疆拓土,毕生致力于消灭匈奴;唐宗宋祖时期文化灿烂,唐诗宋词闻名世界;成吉思汗大开大合,横扫欧洲……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辉煌,以至于外界的一切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当英国意大利磨刀霍霍的开始工业革命,她还是在意兴阑珊,最终开始了中国近百年来最为耻辱的“鸦片战争”,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一统的大地终于割地四方……那么,现在,这头苏醒的狮子,她的首要任务便是——完成中国的完全统一。 ●一、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个民族凭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分裂的民族最终只会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从古至今不知 道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名族灰飞烟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民族的存亡一样适用,攻陷一座城池可能灭亡一个国家,泯灭一种文化才能消亡一个民族,而民族文化最容易消亡的时候便是民族分裂的时候,所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的河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几千年来幅员辽阔的中原大地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 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而分裂则常常伴随着连续不断的战争和破坏,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迫,给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痛苦;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斗争。 ●历史表明,只有在我们国土完整的时候人民生活才能平安富足,国家才能兴盛,无论是威震周边的汉 武盛世,还是名传世界的大唐繁华,无一不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而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五代十国,又给了我们无数关于国家分裂的危害的警示。即使是在如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国家分裂造成人民痛苦的不少铁证。南北朝鲜的分立其实早已预示了今天朝鲜半岛的南北炮口相向。曾经提出国共两党跨江而治的李宗仁在看到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后也不无后怕的说:“如果美国人全力支持我,使得我得以沿长江和毛泽东划江而分裂中国,中国就会陷入像今天的朝鲜、德国、老挝、越南同样悲惨的局面了南部政府靠美国生存,而北部政府只能也只能仰苏联鼻息,除各树一帜,互相残杀外,二者都无法求得真正之独 ●同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 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加快国家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朝气蓬勃,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此外,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 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党领导人民同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毛主席曾经指出,台湾等地必须收复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名世世代代的任务,不能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 ●港澳回归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 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社会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党和政府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一国两制’的高度自治方法,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谐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各民族地区稳定繁荣的重要保障。正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祖国的振兴和发展,才保证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安康幸福。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 A.反对和遏制“台独” B.推进两岸“三通” 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回到“九二共识” 2.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二、多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是()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E.“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2.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 A.用武力方式 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C.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E.力争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三、辨析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4、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与发展。 五、论述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DE 三、辨析题 此观点正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个国家内一般只能有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新话,是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不是传统的单一制,又不是通常的复合制,而是一种新型的国家结构组织形式,即不仅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下带有某些复合制的特点,而且容纳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 四、简答题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3、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

毛邓三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9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6.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7.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8.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10.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12.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习题训练

第十一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习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西藏问题 2.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 A.外交问题B.国际政治问题C.内政问题D.中美关系问题 3.“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祖国统一 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地位 4.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地位 5.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目的是() A.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 B.以武力争取台湾统一 C.防止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D.对付台湾人民 6.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有() 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 B.立法权、司法权 C.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行政管理权、司法权 7.20世纪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叶剑英 8.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9.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A.《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告台湾南同胞书》 10.台湾同胞是我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依靠的基本力量。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得到台湾大多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与此相关,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项重要方针和基础性工作是() A.寄希望于两岸谈判 B.寄希望与台湾当局 C.寄希望与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 D.寄希望与台湾人民 1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 ) A.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D.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 12.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 A.1995年7月1 日 B.1996年7月1 日 C.1997年7月1 日 D.1998年7月1 日 13.“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台海问题 1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哪个地区问题开始的( )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15.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A.和平统一 B.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一国两制 16.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循环 17.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中国政府承诺不使用武力上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与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18.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表现在( ) A.拥有行政管理权出 B.拥有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毛邓三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拨乱反正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我们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性的()是衡量改革开放和其他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 5、党的十六大报告支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把握(),富于()。 二、单项选择题 1、解放思想,实事实是的宣言书是指()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E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 A 马克思主义著作 B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C 实践 D 党中央文件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社会主义本质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4、()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 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5、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奥妙就在于它有()的理论品质,它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发展的科学体系。 A 与时俱进 B 开拓创新 C 实践性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 A 形成阶段 B 发展阶段 C 成熟阶段 D 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三、多项选择题 1、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看( )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E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的目的为了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3、江泽民在《论科学技术》一文中指出:“创新是() . A 一个民族的灵魂 B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 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 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E 就是创造 4、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 A 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 B 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 C 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 D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E 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 5、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 A 不能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 B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问姓"社"姓"资" C 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为"社"服务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D 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摘要: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举行的“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习总书记在会上回顾了我国过去五年的艰辛奋斗历程,书写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华章。并在报告上着重强调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于实施这一战略决策的决心。 关键字:中华民族统一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引言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以台湾人民和中华儿女为共同核心的民族复兴,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上的系列讲话,明确了对台的发展关系和根本目标,强调了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条件,充分反映了我党和政府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在报告上习总书记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党取得的成就,明确了我党在未来的基本发展方向,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谐发展,实现祖国统一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指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重要进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提供一个内外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我党要以和平统一的目的来解决台湾问题,努力推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以台湾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的角度,处理好两岸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交流,为两岸关系和谐发展提供正确方向,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稳定的基础条件。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指出,我党要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基础,贯彻落实以国家统一为目的的方针政策,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完成祖国完全统一这一项艰巨的历史重任。

毛邓三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B)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民主集中制 D.实事求是开拓进取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是由(C)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路线决定的 C.党的性质决定的 D.党纲党章决定的 5.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众多的党派中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众不同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和其他团体的根本区别是(C) A.具有先进的指导理论 B.能够坚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要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D)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C.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B) A.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C.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8.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是我们党根本

的(C)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工作路线 D.思想路 线 9.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D)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C.发扬党内民主 D.坚持从严治党 1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C)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 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 顾少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E.技术领导 2.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DE)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为人民服务 D.密切联系群众 E.批评与自我批评 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包括(ABCDE) A.科学判断形势能力 B.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C. 应对复杂局面能力 D.依法执政能力 E.总揽全局能力 4.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 的领导一定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成为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因为(ACD) A.它为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B.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指明了方向 C.它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D.它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党 的建设的衡量标准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观点有(CD) A.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 B.反腐败在一定程度上会 影响经济建设 C.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 D.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的政治斗争 E.反腐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工作 6.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 面临(ABDE)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什么时候结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 何为半殖民地? 何为半封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毛泽东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仍占有明显的优势(2)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了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3)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第二、经济上: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支付大量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 万元《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 万两白银《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 万两白银《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 万两白银《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 国赔款45000 万两白银(年息 4 厘,分39 年还清,本息合计 98200 万两)第三、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4)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5)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是什么?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什么说“告别革命”论是错误的?因为革命不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而是解放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通过改良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只能通过革命手段来解决。(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

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一、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②维护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发展两岸关系的前提、原则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④当前,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我们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促进两岸交流,实现祖国统一。 ⑤我国政府对台态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只是到了近代,历史原因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的现状,但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同宗同祖、血水相融的骨肉之情并没有改变。陈水扁一意孤行,违背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注定要失败的。 3.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陈水扁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再次暴露了他的“台独”本质,是对台海和平的恶意挑衅,蓄意制造两岸紧张的关系,背叛历史、违背中国人民的意愿,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绝不允许的。 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的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所以,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的经济、贸易、文化往来,反对“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争取早日实现统一。 5.“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但是,我们坚决反对“台独”,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凭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6.维护祖国统一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青少年应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自觉肩负起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二、重点问题 1.一国两制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答: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用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国家和青少年分别应该如何做?(青少年应该怎样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力量?你准备为促进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答:㈠国家: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决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②坚决反对“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任何旨在分裂祖国的行径,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④促进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条件。 ㈡青少年: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②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③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④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3.面对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你想跟台湾的同龄人说些什么? 答: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台湾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大陆。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可以保持台湾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希望台湾的同龄人能够认清和戳穿台湾当局那些搞“台独”,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人的野心。这样才能最终保证台湾人民的安全。希望两岸同龄人携起手来,加强联系和沟通,为促进祖国统一和振兴大业做出贡献。 4.2005年国民党、亲民党主席相继访问大陆(两岸春节包机等),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分裂祖国不得人心;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已经是海峡岸人民的共识;维护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毛邓三概论习题12--13

习题十二祖国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统一 D、和平统一 2、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3、下列权利中,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拥有的是哪一项() A、行政管理权 B、外交权 C、立法权 D、司法权 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港澳问题 D、台湾问题 5、“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6、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 A、由中央人民政府委派的 B、由香港人民选举产生的 C、由香港人民协商产生的 D、由香港选举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 D、与美国等协商解决 答案:C D B D A D B 二、判断题 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出发点和前提是采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因而,解决台湾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采用非和平的方式。( ) 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些自治权包括外事权和内政的某些权利。( ) 3、香港、澳门回归后,内地的居民即可自由地进出这两个地区。(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

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大业

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大业 一、对国共关系的认识 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分则两伤”: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围剿”,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最终败逃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 “合则两利”: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再次合作,进行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总之,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它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以成功运用,而后运用它又解决了澳门问题。 运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后,台湾和香港、澳门的区别在于: 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香港问题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1860年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把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 (3)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2、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标志着香港回归了祖国的怀抱,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 3、香港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现实意义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必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清朝的落后,使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 澳门问题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占据澳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台湾问题 1、历史上的台湾地区 古代:①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夷州即台湾。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流球,流球即台湾。 ③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分离和回归:1624的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 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④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一章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I: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2.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 A.外交问题 B. 国际政治问题 C. 内政问题 D.中美关系问题 3.“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问题是() A.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B.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C.祖国统一 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地位 4.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承认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地位 5.中国政府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目的是() A.准备最后用武力解放台湾 B.以武力争取台湾统一 C.防止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 D.对付台湾人民 6.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有() A.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 B.立法权、司法权 C. 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行政管理权、司法权 7.20世纪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叶剑英 8.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9.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 A.《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告台湾南同胞书》 10.台湾同胞是我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依靠的基本力量。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得到台湾大多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与此相关,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项重要方针和基础性工作是() A.寄希望于两岸谈判 B.寄希望与台湾当局 C.寄希望与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 D.寄希望与台湾人民 二、选择题II: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一国两制”构想() A.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 B.基本内容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祖国统一是() A.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和夙愿的集中体现 B.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C.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D.中国封建大一统思想的全面继承 3.“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A.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C. 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回归祖国享有高度自治权。 D. 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 4.我国政府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坚持“一个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后,香港、澳门和台湾可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完全自治 C.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D.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毛邓三复习总结(1—11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1、P5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3、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P11—P27 4、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11—P27 5、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11—P27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28—P34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P8、P32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33 9、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P33 10、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P37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P39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41 4、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43 5、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45 1.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十六大依赖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6、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P46 7、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P47 8、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P50 9、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要走自己的路?P51 10、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谈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它包括: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有重大的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意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只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进步和发展。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得革命根据

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两岸关系与祖国统一 ——关于台湾问题的讨论指导老师:王一涵姓名:韩思琪班级:2010级经管会计一班学号:201010303015 内容摘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被迫和大陆分离,两岸人民饱受分离之苦,祖国强盛受严重阻碍。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及整个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在中国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促进两岸交流与沟通,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关键字:台湾、两岸统一、台独、历史由来、政治斗争 引言: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与大陆血肉相连。那么造成台湾海峡两岸分离的历史渊源是什么?两岸统一又受到哪些阻力?我国政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正文:从三国起,中国大陆就开始与台湾的联系。千年的牵绊,台湾早与中国融入一体,灵肉结合。自此,台湾的开拓、发展和疆域的统一,始终与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和英勇分不开。但是如今为何母子分离?两岸对峙?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有以下方面: 1、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走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道路,建设一个独立统—的新中国。但是,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政协协议和一切停战协议,悍然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亟待休养生息的中国,再次陷入全面内战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3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1949年渡江战役后,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国民党集团一部分军政人员退踞台湾,在美国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架构。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2、国际势力的干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态势下,美国政府基于它的所谓全球战略及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曾经不遗余力地出钱、出枪、出人,支持国民党集团打内战,阻挠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来可以从中国内战的中暂时出来,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美国政府继续干预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问题自此亦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1978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不但没有认真旅行两国约定,而且不断做出违法建交原则的行为。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