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闻调查案例

新闻调查案例

新闻调查案例
新闻调查案例

新闻调查:大学生就业急需转变“都市心态”择业观 来源:南方周末

编者按:还有3个月就是2006届大学生的毕业时间,时下正是他们的求职高峰期,但据

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等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难甚于往年。今年就业为何这么难?解困之道何在?对这一系列千百万毕业生、家长、高校乃至用人机构关切的重大问题,本报记者近期奔赴全国东中西部大中城市,走访机关、高校,探访学生、用人机构,试图解答这些疑惑。

■2006年大学生寻职深度观察

没有方向感的"新盲流"们

"我们鞋厂数我学历最高。看仓库的本科大学生,不知道我算不算全国头一个?"

站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平洲精旺鞋业有限公司的仓库门口,这个一头长发、颇有点艺术气质的大学生不忘给自己幽上一默。胡良奎是学广告专业的,当过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学生会副会长,自诩在大学里算是个才气纵横的另类人物,简历中,他声称著有长篇小说一部。

其实,他去年在合肥曾找到过几份工作,最高的一份给他1400元/月,但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大学生至少也值2000元/月。此后他从合肥折腾到广州,又从广州、福州、深圳一路折腾到佛山。广州不少广告公司只给600元/月的底薪,深圳的一些广告和销售公司更狠,底薪一分不给,只拿业绩提成。他两手空空来到在佛山打工的父母身边,进了这家鞋厂。现在,他的工资是每月800块钱。

近几年,中西部应届毕业生洪流,正在以越来越庞大的规模涌向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这一涌流与大学扩招直接相关。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

然而,中西部的经济社会条件显然无法吸纳成倍上涨的毕业生。于是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工潮"之后,21世纪初,一股来自中西部的"大学生潮"开始形成,大规模地涌向吸纳能力相对较强的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国家人事部最近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仅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城就接收了人事部抽查的15个省市10.9%的高校毕业生。更有论者指出,近年北京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每年至少吸纳了全国高校一半的大学毕业生。

然而一个城市的吸纳力是不可能极速膨胀的。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长,这股就业洪流由此变得曲折起来,一些就业支流甚至正在演变成胡良奎式的大学生找工"新盲流"。

"十元店"里的浮躁和勇气

历经几番找工,今年3月6日,胡良奎入住深圳宝安北路人才市场附近的一家每天只需10元住宿费的"十元店"。在那里,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一些大学生正在陷入找工"新盲流"中。

他应聘的十几家广告公司和营销公司几乎都不给底薪只给提成,远没有他在合肥放弃的那份工作理想。他认为大学生就业价格的这种"贱卖",与来深圳、广州找工的大学生太多有关。"人才市场和"十元店"附近到处都是背着包、拿着地图、脸色沉重的大学生",他住在一个挤了14人的小房间里,空气中弥漫着脚臭味。整栋"十元店"旧楼里,聚集了几百名来深圳找工的应届大学生。

一天中午,找工失意的胡良奎在"十元店"旁吃快餐时,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坐在对面一个劲儿地喝免费汤。胡良奎从旁人那里得知这是一位找工的大学生,现在没钱吃饭。胡良奎给她买了份快餐,结果女孩看着快餐就扒,痛哭失声。

女孩是成都某高校的应届专科生,父母已为她找了一份教师的工作。但她不满意,就辞工来深圳找梦想。结果工没找到,手机又被偷,身无分文。胡良奎劝她回家,"既然有跨出一步的勇气,为什么就没有退回一步的勇气呢?"可她始终摇着头。

"这事儿对我触动挺大,我发现不少大学生,包括我,来南方都是很盲目的。"于是胡良奎回到了在佛山打工的父母身边。"现在先在鞋厂做几个月,等五六月份回学校拿学位证时,我就辞工。这也是为了磨磨身上的浮躁气吧。"身处逆境的胡良奎还是想得很从容。

但广州南方人才市场附近的"十元店"里,不少从外地赶来的大学生并没有胡良奎那样的从容与洒脱。

"十元店"里的应届生赵某,西安一所金融学院经济学本科专业,是河南商丘的农村孩子。他说自己已在一家没有底薪只有提成的融资公司跑了一个多月,但还没拉到一单业务。"还想撑一个月,如果还没业务,那我真就弹尽粮绝了,只能先回学校再说。"他的大学4年是靠父亲刨地撑下来的,自己还申请了1万元的助学贷款。他这些天一直睡不好,同班28人才签掉4人,并且找到工作的都不如意,"找不到工作,我无脸见江东父老啊"。

上海浦东新区最繁华的陆家嘴地段,也汇聚了100多名和广州、深圳"十元店"里相似的外地大学生。他们住在一幢破旧大楼第12层的简陋房间里,名称更时髦些,叫"求职村"。他们入住短则几天,长则一两年。吃3块钱一份的蛋炒饭,住15元一天的架子床,早出晚归,出门光鲜,归来垢面。几十人共用一台热水器,甚至栖身门板之上……

3月31日夜,1205房间的年轻人各怀心事。从内蒙古结伴而来的包头财经学院的两位同学,蜷缩在架子床上蒙被而睡。两人甚至连简历还没做好,就冒失地来闯上海滩。这是他俩继天津后的第二站,给自己限期一个月。事后记者知道,当天他们按照报纸的招聘启事去徐汇区一家公司应聘,结果没找到,却晃到徐汇公园抽了半天烟。

同一房间里的徐州师范大学应届生任志杰,入沪4天来找到的最好一份工作是服装销

售,底薪1000元外加提成。而去年毕业于燕山大学国际金融系大专班的宋国明,工作从天津找到上海,一个月薪千元以上的工作都没找到,几番在"十元店"里搬进搬出。

3月30日中午12时,钱财耗尽的宋国明将再次离开"驿站"。记者去送他,他一直低着头走路。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他想起了在上海最后悔的一件事,当时有家公司愿给他一个月900块钱,包住,他没去,"在上海长时间找不着工作,人会疼的"。

陈示富,毕业于山东工商学院,整整在1204房间住了一个月,面试24次,参加13场招聘会,简历递出不计其数,结局还是空手而归。

在宋国明离开的那个晚上,陈示富喝醉了,躺在花圃里满怀哲理地说了一句:"这城市与我有关吗?"记者捶了他两拳,说,再喊两声吧。这山东汉子竟真扯开嗓子喊了起来……然后扭过头,倏地起身,头也不回地朝"求职村"走去。

在这些外地找工大学生的意识中,京沪穗深这样的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以往他们的师兄师姐们以就业经验和日常信息,影响着他们产生一颗颗"都市心"。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

北京大学教育学者岳昌君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2005年北京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的起薪显著高于非大中城市。

因"都市心"形成的盲流,在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郑惠忠看来,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和人力资源市场没有发挥好信息整合的作用。一开始就解决好这些学生与大城市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基础性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王明,因为专业不吃香,这位来自内蒙古农村的大学生觉得,以考公务员的方式留在北京是最好的方向。从去年开始,他数次参加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的公务员考试,但最后总是被淘汰。前段时间,崇文区举办了一个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会。他去一看,有80%的岗位都只面向北京生源。没有户籍限制的民族宗教事务处,硕士生的简历也有一尺多高,本科生的简历更是好几摞。他最后连笔试机会都没得到。一星期前,他母亲打来电话:"人家都能找到工作,你怎么就不行?"当时他急了,手向走廊的玻璃上砸去。记者见到他时,他手上的伤还没好。

此后他不停地在网上和招聘会上投简历,一心想留在北京。现在的就业期望已降到有没有北京户口无所谓,只要能给2000元/月以上的工资就接受。他曾经想去山西,但他的母亲不同意。"村里人肯定会议论,谁谁家的孩子在北京念书,结果找工作反倒去了外地。"他说。

"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成了北京大学生们普遍的就业心态。中央民族大学就业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去年73%的毕业生都是留在北京工作,就业去向太集中于北京了,"像我们学校的学生,要是到其他地方,即使是省会城市都是很好找工作的,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去。"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立平也介绍,8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学校很多涉及林业技术的专业在基层林场用得上",可去基层林场的毕业生几乎没有,"去了也养不住"。

而另一方面,北京市的《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规定,今年将继续执行京外生源本科毕业生择优留京就业政策,本科生留京比例仍限定在30%。所以,教育学者杨东平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即使扩张到目前规模,也还没到大学生过剩分不出去的地步。像北京的大学生就业难,"更多地还是与毕业生千方百计要一个北京户口有关。"

这种情况也在上海出现。上海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某班的31个人,除考研的9人以外,剩下22人只有一人签约。一些外地大学生告诉记者,为了留在上海,他们甚至放弃户口,到缺乏保障的私立学校就业,拿1200元-1300元/月的工资。有学生移动着日渐宽松的表带,说:"最近都瘦了一大圈了。"

而在全国,北大教育学者岳昌君对200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调查发现,该年七成以上的大学生在大中城市工作。但随着国家鼓励大学生去基层、边远地区的激励政策出台,这一年去县城以下的大学生比2003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

但岳昌君认为,大学生大量去农村还不太可能。由于目前制造业占很大比重,他认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吸纳大学生,这需要大学生转变"都市心态"的择业观念。

"面霸"、"考霸"传奇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之下,不但有暗潮涌动的"新盲流",还涌现出富有传奇色彩的"面霸"、"考霸",而往往是这样坚忍的同学,在7月来临前总能找到"婆家"。

3月底,广东海洋大学国贸专业的应届本科生吴锦方终于找到了一份1000元/月的营销工作,脱下了"面霸"的帽子。"面霸"是今年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行话,是指乐此不疲参加面试的人;"面霸"再被拒绝无数次而坚忍不拔的,就成了"拒无霸"。

为了在广州找到一份工作,吴锦方在今年2月份的20天内在网上投了近1000份简历,"连吃饭时都按着键盘投几下"。他得到过30多个面试机会,他赶了20多个,"差不多有两个星期,我就是部面试机器,从早到晚都排满了面试"。他对薪水的预期也随次递减,从1800元降到1500元,再降到1000元。"如果连每月1000元的工作都找不到,那我只有离开广州了。"他告诉记者。幸好,他最终找到了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的王胜德,被同学戏称为"考霸"。从去年12月25日起,他去过十几个城市考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检察院、法院、北京、上海、大连、福州、广州、深圳……"

为了考公务员,他已经花了5000多元,这3个多月中有2/3时间在路上、在东莞至广州的火车上,他站着复习公务员考试资料,再站回来。"在东莞,没地方住,我就和同学的哥哥一起挤在民工棚里,蚊子乱飞,屋子很暗。""考霸"向记者历数奋斗史,还调侃了一下非"考霸":"有个同学每次考总是离录取差一名。到最后考上了,却开始怀疑这是不是真

的。"

3月31日晚11时,他最后对记者说,明天自己还要踏上去天津考公务员的路。

这位"考霸"其实是站立在一个庞大的数字前。据教育部门公布,2006年的公务员报考人数为127.5万。其中通过招考部门资格审核的公务员考生约为50万人,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约为43∶1,超过了2005年37∶1的平均报考比例。即400多万毕业生中,只有3%的人能实现这个愿望。

报告公务员因为这种激烈竞争而在各大高校里"白热化"起来。

武汉大学法学院300多名硕士毕业生差不多全部报考了公务员,最后被录取的只有五六个人,这几位"成功人士"成为年级里的传奇人物。

该学院的女研究生小罗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么热,是因为一个毕业生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像公务员那么稳定、体面、高薪的工作。现在工作实在太难找了,只要是个机会我们都想试。"

面对"面霸"和"考霸"的不易,一些毕业生自然要利用身份资源、亲友资源和权力资源。北京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李亮告诉记者,班上的北京本地同学找工作比他们容易,"10个北京人中就得有8个可以找到门路。"而武大法学院的一个男生,他姐姐在中石化工作,他就托姐姐的关系,最后也签到了那里。而中国政法大学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在找工作中有着微妙的群体分化现象。农村学生、贫困学生没有家庭背景,只能不断积极地找工作机会。

与北京大学教育学者岳昌君一同做相关研究的文东茅教授发现,"父亲的社会阶层越高,毕业生的平均起薪额也越高,父亲为农民者比父亲为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少400元和300元。"他们的研究表明,与2003年相比,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网络在求职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知识、学历和自身能力仍是就业的决定性因素,但我们需要警惕这种不公平现象。"文东茅告诉记者。

名校生、博士生依然"好女不愁嫁"

清华大学2002级计算机系博士研究生蒋同学基本上不愁了:"清华学生找工作很轻松。我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向依次是国企、外企和党政机关,进高校的很少,除非是留校,要么就出国做博士后。我们找工作很轻松,不存在问题。因为各个课题组与国内外大企业有很多合作关系,清华的牌子及导师的名气为我们铺平了就业大道。我们每个人一般只投两三份简历,现在每个人手上都至少有一个offer,如我就拿到了3个,我的选择标准是长远发展的前景。"

从复旦大学得到的一个数据是:2005年复旦全校本科生平均就业率为95.30%。其中通信工程、财政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闻学等16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了100%。过去普遍认为男生在就业中占据优势,然而通过复旦在校学生职业发展在线所做的调查发现:2005届本科毕业生男女就业率存在一定差异,男生就业率为93.05%,女生就业率为97.96%,

女生高于男生4.91个百分点。

复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许玫告诉《新闻晚报》的一位记者,男女毕业生对就业环境压力的应对,女性要高于男生。在复旦,从心理准备、在校期间能力培养、社会工作、实践活动的参与度等角度来看,女生表现出的积极性明显高于男生,这使女生在就业市场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而博士生好像也不需要太愁。

华中科技大学2002级电机工程系博士研究生辛同学说:"我们班按时毕业的同学共有10个,全部进了高校,其中6个留在武汉、1个在长沙、2个在南昌、1个在广州。这些学校全部都是211以上,对于华中大的博士生来说,211是个底线。博士生找工作一般不会去双选会'撒网',而是一对一的联系,合则约见,比如,我就投了南昌大学和江西省电力局。我们找工作都比较顺利,虽然其间会被拒,但波折不算太大。这主要是博士生没有像本科、硕士那样扩招,每年毕业的博士生数量基本稳定;另一方面,高校持续扩招,相应的师资需求也有所增加,所以目前博士生就业市场基本上供需平衡。另外,高校的工资待遇不错,工作稳定,博士生一进高校便是副教授,且年薪都有三四万,待遇问题上东西部高校的差距并不大。据我所知,高校在选择人选上,重男轻女的情况并不严重,较之男生,女生当老师并无劣势。"

记者追踪都江堰救灾物资发放收发实行实名制

2008年05月27日 07:16: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社会捐助、政府调拨的大批物资,如何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记者从都江堰市出发,到胥家镇,再到实新村,追踪救灾物资的发放过程。

五道“关口”规范发放

都江堰市的救灾物资调配中心,就设在海蓉药业的厂区里。频繁进出的车辆,将大批物资运进,又分发至市内各灾区。都江堰市纪委副书记王小红向记者介绍,从市(县级)一级来讲,一批物资从接收到发放,一般要经历“登记接收”、“清

点入库”、“计划发放”、“出库”和“回返反馈”五个步骤。对于社会捐款,则要在审计、财政部门的监督下,存入银行特设的账户。两个方面,纪委和监察部门都会全程介入督察。

除非有上级指挥部的指令,都江堰市的物资发放范围也局限于市内灾区。每天下午4时,市内20个受灾乡镇都会将急需的物资书面盖章上报。25日,记者在调度中心现场看到,一台川A73187的大卡车上,装满了捐赠来的蜡烛、蚊香、手电等救灾物资,卸货时,有专人清点。出库单上的物资,在出大门时也会核对是否账实相符。来自重庆市渝中区卫生监管所的王海江正在对出库的食品认真检查,他告诉记者,进货与出货时,都要对食品和饮用水是否过期变质进行检查,这项工作有7名工作人员负责。为此,他们专门配备了一台专业的“快速检测箱”。

负责出库车辆调运的贾旭说,现在共有10台军车、7台志愿者车辆。5月15日以来,尽管投入了12台大小车辆夜以继日地运送,还是不能满足救灾需要。据不完全统计,24日的外运车辆就达到49车次。据介绍,最远的向峨乡,来回要3个小时,因道路泥泞、艰险,即使是军车,也要挂上防滑链。

“下发的物资不过夜”

“下发的救灾物资不过夜,必须尽快送到各村!”这是胥家镇党委书记赵志龙反复向记者强调的发放原则。他说:“如果帐篷摆在乡政府院子里,而老百姓在外面淋了雨,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胥家镇离都江堰市区只有10多分钟车程,地处城乡接合部,包括16个村和1个社区,人口近4万人。这次地震,胥家镇共死亡92人,但85%以上的房屋成了不能居住的危房。地震刚发生时,胥家镇就由一名副镇长带队,专门盯守在都江堰市协调物资发放。

赵志龙介绍,地震发生后,开始救灾物资很少,13日,每个村仅有四件矿泉水(每件24瓶)。“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何确保发放公平、受灾群众满意,成了镇里最头痛的事。为此,镇里规定,按照村大小、受灾程度、人口集中程度等因素,突出重点、兼顾公平发放。同时,镇里严格执行收发制度,收与发都要有记录,实行“实名制”,要有负责人的签字才行。“这些都是以后备查的资料”,赵书记拍着厚厚的一摞材料告诉记者。

“干部一定不能先要”

采访中,大家纷纷反映,如今灾区最缺的是帐篷。在城郊农村,食品和饮用水相对容易解决,而大面积的危房,让帐篷成了紧俏物品。17日,全乡有430

顶帐篷,面对庞大的需求,胥家镇专门制定了帐篷发放三原则,其中特别强调:“干部一定不能先要。”

前两天,有个实践村的村民晚上9时来找赵书记反映,自己和90多岁的老母亲同住,家里房子倒了,却没有分到帐篷。赵书记立即派党委委员高磊会同村支书前去调查,当晚就调整了过来。

为了一顶帐篷,胥家镇实新村村民小组9组组长文国栋顶撞了母亲。当时小组里只分了两顶帐篷,78岁的母亲想要一顶,文国栋没答应,因为这不符合镇里“干部一定不能先要”的要求。

实新村党支部书记王学良告诉记者,物资发放的问题很不好解决。譬如村里1300户人家,却发下来400个鸡蛋,你怎么解决?实新村在物资发放过程中,截至目前,没有发生一次哄抢,没有群众告状。关键就靠一个“公”字。王书记说:“比如一瓶矿泉水,当成救灾物资发放,就不只是一瓶水的问题,而关乎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要离开实新村时,记者看到,在村里救灾物资发放

点的墙上,大红纸上鲜明地写着:“都江堰市救灾物资发放举报电话:87133876(白天)、87131993(晚上)”。(徐元锋据人民网)

2008-05-05

西安导游现状调查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作为整个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的轴心,

是旅游服务质量高低最直观的体现。导游素质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

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整体旅游形象。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导

游队伍质量直接影响着西安旅游业的发展。

记者从西安市旅游局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导游人数近万名,其中

专职导游仅2000名左右,其余皆为社会导游或称兼职导游。而这部分

社会导游中,又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未经年审,而实际放弃了导

游资格,所以真正从事导游的人数(包括专职导游)在七千人左右。

这部分社会导游流失的原因何在?会否对西安导游队伍的稳定和整体

素质造成影响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导游队伍面临高流失率的冲击

目前,西安导游队伍很大一部分是社会导游,所谓社会导游,就

是把档案挂到导游服务中心,有旅行社找,就帮旅行社带团的导游。

国家旅游局某负责人曾说:“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

体。但是与之相适应的导游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导游人员

的管理服务跟不上,致使部分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准下降。另一方面,

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不

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

险,致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并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

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以获取收入。这种情况已经影响我

国导游队伍的整体发展。”

记者日前从专门负责社会导游管理的西安市导游服务中心了解到,

在导游服务中心注册登记的7000多名导游中,今年参加年审的有4000

多人,还有近3000人未参加年审。而按照有关规定,如果连续三年不

参加年审,将被吊销导游资格证。“导游资格考试每年的通过率只有

30%,却有很多人甘心导游证被吊销,真是可惜。”曾获得全国优秀

导游称号的老导游陈严遗憾地说。

社会导游生存艰难

导游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个“金饭碗”,导游收入远远高于普通工薪阶层,但现在随着导游人数逐年增加,导游行业已趋于饱和状态,虽然部分优秀导游仍然属于高收入阶层,但有不少普通导游收入并不高。还有些导游必须兼职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导游之所以通过增加购物点、景点,吃回扣等方式赚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成为旅行社的导游后却不是正式员工,没有基本保障。社会导游越来越艰难的处境是很多人选择转行的原因之一。

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导游转行多。社会上普遍流行着导游吃的是青春饭的观念,一旦年纪大了就得另谋高就。唐城旅行社总经理张涛告诉记者,“导游工作的特点使身体素质好、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在这方面占绝对优势。此外导游的入行门槛较低,尤其是对学历要求不高,往往成为年轻人积累工作经验的首选,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爱冒险,喜欢挑战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年轻人多是抱着单纯赚钱、短期暴富的心理步入行列,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一遇到业内激烈的竞争,收入下降,工作热情和兴趣顿时骤减,随时都会转做他行。”

除了导游工作自身的高压力性、高负荷性让不少人知难而退外,我国导游的薪酬机制、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导游收入低,自身利益得不到基本保障是导游人员流失最主要的原因。据陈严介绍,“导游人员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带团津贴、购物回扣和少量小费构成。目前只有专职导游才有工资,而那些挂靠旅行社或导游服务中心的社会导游则无固定的底薪,仅在带团期间由旅行社向其支付每天15~30元的带团补助。在执业导游员中,社会导游约占六成,一名专职导游员的月薪不过400—800元,而占大多数的社会导游根本就无工资可言,社会保障、三金更是不可想象”。由此一来,微薄且不稳定的薪水,使得导游将希望寄托于游客购物所获得的回扣上,这也必然迫使导游变成了导购,部分导游甚至强迫游客购物,以获取高额回扣。然而随着近年来游客维权意识的日益强烈、成熟游客的增加,理性旅游购物心理的完善,导游在游客购物回扣上的收入变得越来越少。

陈严告诉记者,“社会导游在没有任何基本保障的情况下,待遇低,收入不稳定,迫使很多导游随时都在做跳槽的准备,这样一来,不仅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人员流失严重,而且导致部分导游在带团过程中缺乏工作热情,服务水平较低,影响了导游队伍的整体质素”。

发展前景欠佳,旅行社用人机制不健全也是造成人员高流失率的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旅游业高速发展,但旅行社的利润却越来越薄,价格竞争使大部分旅行社不愿意负担高额的人力资源成本,只好大量聘用兼职导游。“兼职导游连底薪都不用给,只拿差费(出团时按天数计算的收入),所以在同等专业条件下,旅行社当然钟情于兼职导游。”据了解,西安一些小型旅行社全部使用兼职导游,大型旅行社的兼职导游也达到30%。“大量使用兼职导游,是这个行业的现状”,一位旅游业资深人士说。当处于旅游旺季时,旅行社用

人需求变大,通过招聘临时人员充当导游,以谋求利益最大化。而当

旅游淡季来临时,导游需求数量减少,在旅行社没有留人制度,一部

分导游便不得不另谋高就。由于旅行社不再长期聘用职业导游,而是

与导游人员建立松散的业务关系,并根据旅行社的业务需要临时聘用

合适的导游人员,导游职业呈现自由化趋势,发展前景小,促使导游

流动频繁,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时就会另栖高枝,很少有人把导游作为

长职。

地位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导游行业可以划归为服务行业,导游

作为游客的服务人员,相对来说义务多于权利。据《中国青年报》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末,导游的社会地位被公认排在第9位;而10年以后,这一位次下降到59位。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游客在难以实现其较高的旅游期望值时,往往会将其失望情绪转为对导游的抵触情绪,稍有不满,就对导游进行刁难投诉,导游容易处于被动地位。另外,

如今说起导游人们就会联想到回扣、宰客等负面话题,使得社会对导

游的认可度、信任度大大降低,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同。

保障措施正在完善中

导游生存现状艰难,特别是社会导游缺乏基本保障的问题在我国

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为稳定导游队伍,保障导游人员的待遇,西

安市旅游局在建立和完善导游员薪酬及社会保障机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西安市旅游局、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2007年初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通知》,就建立和完善导游员薪酬及

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旅行社给专职导游人员的工资

不少于540元/月,兼职导游薪酬按照不少于6元/每小时标准发放,并按照上团时间长短给予补助。2007年,西安市旅游局根据全国导游大

会会议精神,对西安市导游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特别是针对导游薪

酬制度和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

导游队伍建设的通知》,在全国旅游行业率先建立了合理的导游执业

激励制度、保障制度、薪酬制度、奖惩制度等,以保证导游队伍的稳定。

西安市旅游局还不断建立和完善导游员的社会保险机制,要求旅

行社必须为本社专职导游员建立社会保险账户,缴纳“三金”;兼职

导游员“三金”由市导游服务管理中心代为缴纳。同时,在完善旅行

社责任险的同时,还增加了导游员的人身意外险,从根本上维护导游

的基本利益,逐步建立起一套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社保制度,以更好

地保障导游队伍的稳定,提升西安导游素质,促进西安旅游业更好更

快地发展。

(本报记者李卫实习生高颖)

2008-07-15

让网络招聘来得更真实些

如今,网络求职以成本低廉、迅速、便捷及人性化、精准化的特点,为众多求职者所青睐并逐渐盛行。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个人

与企业的招聘求职活动中,已有70%左右的企业选择网络作为招聘的

第一关,超过90%的求职者都听说或使用过网络招聘。然而,在网络

招聘“供求两旺”的表象下,一些问题也暗藏其中。信息的真实性、

简历回复慢、命中率低等来自各方的质疑一直如影随形。这不,急于

找工作的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乔红(化名)求职时就遭遇了

骗局——

工商查封时方知是骗局

今年3月5日,乔红在陕西求职网上看到一则招聘行政助理的信息,待遇丰厚、且学历要求条件不高。专科毕业一直苦于找工作难的她急

忙与该公司取得联系。公司约乔红在西安市百隆广场B座面谈,在那

里该公司接收了乔红的简历,并告知待公司研究后给她答复。次日10 时许,该公司电话通知乔红,她被录用了,但还需交160元体检费。

在交完体检费、体检合格后,乔红兴冲冲到公司报到,该公司又让其

交100元押金,并称试用期结束工作转正后,就会退还押金。接着该

公司又说,公司将于近期举行考试,以考试成绩来确定新招员工的岗位。孰料,3月14日,当乔红再次来到该公司时,公司已被工商部门

查封。原来是职介所、用人单位和医院串通好,设骗局骗应聘者的钱财。乔红此时才如梦初醒,方知上当受骗。

西北大学04级毕业生赵敬轩,直言不喜欢网上求职。他表示,网上每天都有大量招聘信息发布,但投了求职简历后,结果往往是石沉

大海,杳无音讯。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找工作是大事,怎么能把

大事托付给虚拟环境?一般大的招聘单位除了在网上发布信息外,还

会在高校举行专场招聘会。所以他宁愿选择以传统求职方式找工作。

鱼目混珠真假难辨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本地及外省类似招聘的网站还真不少,招聘

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门,一些网站声明说网站内所有信息为用户自行上传,网站不负责甄别真假,这也就导致招聘信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

新浪网资深编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网站目前对招聘信息主要

有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两种信息核查形式。一般以形式审查为主,由

相关负责人对企业提供的法律文件进行经验判断,只要不存在明显的

错误和漏洞,就可以发布。通常情况下不会进行实质审查。不过,还

是存在一些单位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常年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却

不招收一个员工的情况。曾在网站供职的小焦说,目前网络信息的链

接基本上不存在法定求证机制。行业的整体状况是:除国家明令禁止的信息不予链接,其他信息基本都可以网上链接;一些小网站几乎没有任何发布信息的约束,给钱就可以在网站上链接信息。

当然,网络求职也不乏成功者。西安工业大学04级毕业生高颖说,网络招聘有较多的人性化服务为求职者提供帮助,不过成功率不是很高。据她的求职经验,一些网站还会把旧的信息放在网站上,以此来提高点击率。所以,她一般都到大的、专业网站进行投放简历。已经与一重点中学成功签约的陕西师范大学04级毕业生邓红梅说,她就是通过浏览网上招聘信息与招聘单位取得联系的,她认为商业网站上的信息有太多的水分。而她的诀窍是:只在教育部直属六大师范院校网站上搜寻招聘信息。

仔细甄别谨防受骗

由于网络招聘目前仍处于一个待完善的阶段,因此网上虚假招聘无法完全避免。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求职更真实呢?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晓老师认为,商业性网站是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为了提高自身的广告投放量,商业性网站会以增加网站点击量为目标,不太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他建议学生在求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的信息资料,在网络上碰到自己心仪的招聘信息,要用传统联系方式进行查实,加以甄别,然后再投放简历。校园网是非商业性网站,出于对学生的保护,学校有专门人员对信息的可靠性进行核实,把关相对比较严。虽然也有虚假信息,但相对较少,信息的可信度较高。可以以电子邮件的方式直接投放简历,由于电子邮件的信息不容易泄露,所以能有效降低求职风险。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求职者遇到虚假信息后,一般会自认倒霉,很少有人去维权。有关专家提醒,一旦在网上发现虚假信息,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执法部门将对发布虚假信息的单位进行处罚。此外要注意选择、辨别、核对网站所发布的相关信息。国家规定正规网站在其主页上都要有工商部门所标识的符号。要核实主要的招聘信息,如:招聘截至日期,应聘的附加条件等。另外,对网上招聘的单位需进行必要的核查。许多大型单位招聘人员时会到知名的网站上发布,同时还会在自己的公司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可以同时到这两个网站上去查看,或直接把简历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到应聘单位。

(实习生刘海伟本报记者王向华)

新闻调查主持人

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把角色扮演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也就是说,在明确了某一角色的社会期待和自身的角色意识之后,角色的担负人就需要进入并承担起这个角色,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传统的角色理论把这一过程称为角色扮演。角色理论研究者之所以使用“角色扮演”这样一个词汇来定义这个过程是由于他们认为社会舞台和戏剧舞台有着高度的类似。 可以说社会这个大舞台为每一个角色赋予了明确的地位,并由此为他们设计好了具体的角色行为。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以冷静、客观、理性著称的新闻栏目—《新闻调查》为例,探讨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行为。 一、开放式的“漂流”调查———以控制论的视角来看 《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角色行为,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调查”。“调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那么套用这个概念,《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行为可以概括成为是到新闻现场去获取信息并形成意见。用这样的一个视角去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新闻调查》主持人为代表的记者型主持人区别于其他主持人的特征:首先,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传播活动是在新闻现场而不是在演播室内完成的;其次,记者型主持人在事先对于所要报道的事件是出于未知的态度,因此才要到现场“了解情况”,所以他在报道中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过程是彼此相容的,获取、加工信息的过程同时就是传播信息的过程;而演播室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最后一棒”,通常而言是手边或头脑中已经有了比较成形的节目文稿或提纲,其传播的过程是在演播室里对已有的文稿在有声语言方面进行二次创作。 那么,作为《新闻调查》的主持人,其角色行使的主要途径便是“调查”,调查的起因就是对所报道的事件存在着未知因素,要通过调查对这些未知因素进行求解,从而“探寻事实真相”。正是由于有了调查的空间和必要,调查行为才能据此以记者型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方式合理展开。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能够总结出《新闻调查》主持人最重要、最明显、最具区分特征的角色行使方式,就是在电视业界被称为“漂流式”的调查———具体而言,《新闻调查》的证据与结论都不是在事先全部知晓的,而是伴随着调查行为的开展一步步浮出水面的,好比在江河上漂流,虽然可以事先大致确定一个草拟的路线图,但是一旦付诸实践,则更多的还

新闻评论【实例】

有必要对富士康危机进行标本研究 (文章标题属于陈述式标题,完整的表达了论点,概括了客观性信息 即富士康危机,以及作者的主观看法要对其进行标本研究。标题体现 了本篇评论的中心内容) 1、也许多年以后,人们再回想2010年的富士康员工连续坠楼事件(事实),更能看出它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由一连串个案形成的“富士康危机”,不仅牵扯到企业文化、社会心理,也涉及制造业链条、经济发展方式,足可以作为研究当下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突出矛盾的典型标本(观点)。(事实与观点相结合)(第一段主要讲,将富士康个案当作标本来研究当下我国经济转型的矛盾。) 2、我们都倾向于相信,“富士康危机”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坠落,背后必然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或经济、或社会、或文化、或观念,或兼而有之。(事实)这一事件已然超越了富士康企业本身的范畴,需要靠从政府到企业、从学者到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集中探究,大家都应该有所思考。真正把“富士康危机”的原因搞清楚了,不光可以阻断下一个跳楼者的步伐,更能够举一反三,为其他企业或者社会其他方面的工作提供有益镜鉴(观点)。(“不光。。更”属于递进关系,指出,如果将富士康个案研究透彻,同时也会有利于其它企业的发展。)(事实与观点相结合)(第二段,提出了将富士康作为标本进行研究的原因。) 3、在笔者看来,“富士康危机”可视为加速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性注脚。(过渡句,由第二段将富士康作为标本的原因引出本段,富士康危机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一说起转变方式,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那可能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重视劳动者的“体面”、“尊严”和“幸福”,或许才是发展方式转变追求的终极目标所在。(这一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也说明了对富士康标本研究后得出的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在今天,新一代打工者对企业、对社会的要求,越来越多地超出物质生活层面,而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内涵。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必须敏锐地捕捉这种社会心理变化,提供与时俱进的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第三段主要讲,由富士康作为标本指出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尽可能了解满足新一代打工者的除“经济”外的“内涵”。) 4、实际上,富士康工厂的员工们在物质层面上并不处于最低层次。如同媒体报道的那样,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富士康给予员工的工资福利相对较高,工作生活管理也相对规范。(事实)然而,(转折词,引出员工真正需要的并不仅仅是物质方面)连续发生的员工坠楼事件表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足以让员工丧失满足感、幸福感(跟第三段的“体面”、“尊严”、“幸福”相照应),产生心理畸变,甚至选择抛弃生命。从现有的信息来看,这种绝望不仅仅有物质上的因素,更多的是出于尊严的贬损、友情的缺失、人之为人的意义感的冲淡。因此,面对危机,富士康公司的管理者难以免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 新闻传播学院10广电班黄露1006010138 节目形态 节目类型: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调查》的成立时建立在《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上的。当年由于《焦点访谈》节目播出时长太短,受客 观原因限制,对新闻的调查不能够太深入,所以为了要成立一档能够 深入调查新闻事实的栏目,《新闻调查》应运而生。 节目时长:45分钟,这较之前的《焦点访谈》多出了十几二十分钟,这使得记者对新闻的采访深度和报道的张度都有所提高。 节目播出时间:(首播)周六21:30-22:15,(重播)周日0:15-1:00、2:45-3:30、4:15-5:00 14:10—14:55 节目播出方式:录播形式。 节目口号: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 节目定位:比《焦点访谈》更深层次的解剖社会问题的大型深度节目。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 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 拍摄方式:双机拍摄,一台拍采访对象,一台拍记者。这样,一方面能够真实地记录下采访对象的行为言语,又能够客观地记录记者的提问和评论。 拍摄后期也可以在两个机位之间相间选取画面剪辑拼接,如此可使得 节目更加真实可信,提高了片子的记录性特点。 节目内容 选题:选题方向:《新闻调查》选取的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节目的选题。主要有以下类型:1、全面深入的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调查2、国计民生改革热点话题难点疑点解惑3、大时代背景下一波三折的新闻故事。例如,98抗洪三部曲,在《新闻调查》历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记录。《保卫荆江》全国收视率排名第六,创下了《新闻调查》的收视纪录。 选题来源:l、观众来信、来电、来访、手机短信、电子邮件。 2、通讯员及固定“线人” 3、自主策划 4、内参资料 5、各部委新闻办 6、各地联动媒体信息通报 7、互联网 8、报纸、电台等其他媒体 叙事方式:1、《新闻调查》的叙事方式是多角度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并进行递进式分析的。比如当年《新闻调查》做了一期关于《宏志班》的节目, 就将人们的关注点引到了城市贫困的问题上,这对于当时社会只关注 农村贫困的问题是有突破性的,可以说它的叙事角度是很新颖的。而

从《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看《新闻调查》

从《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看《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自1996年开播以来一直在探索节目的发展的道路。作为一种电视调查文体的存在,为专题性新闻栏目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新闻调查》将目标定位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栏目对“调查性报道”给出了清晰的界定:第一,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第三,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的制作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制作理念。 首先,从采访角度上看,《新闻调查》的采访报道是非常及时的。2006年2月26日网上贴出踩猫事件的图片后,随即引起义愤填膺的网民自发发起人肉搜索行动。《新闻调查》在搜索行动结束后第一时间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做了深 度采访,并于4月26日播出节目。沿果索因,由一只猫的死亡造成的社会影响,来寻找不寻常事件的缘由。设置悬念,引出当事人。采用层层深入的手法,探求幕后的故事。用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醒目的片花,用冷峻的蓝色来定位节目的基调——理性。虐猫事件挑战了人们的道德底线,从而引发寻找行为动机,寻找事件真相。它并没有用宣教的方式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事件接触者的切身感受和体悟来提出解决的方法。这种以当事人来发表建议的方式,更具说服力,同时也将节目的人性化体现出来。并不是要批判谁,

也不是审判教育谁。而是需要人们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痛苦表达出来,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再者,主持人并不是仅仅是一个解说者,她同时是调查的参与者,带着疑问与观众一起去探寻虐猫事件的真相。从而从起初的人与动物的关系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拓展了事件的思考范围。柴静的提问方式,理性的思路,感性的交谈。态度不是强烈的质疑而是疑问。以真诚的态度公正的视角去对待她的受访者。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行为,但你应该尊重他。尊重人,他们才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和态度。当记者问虐猫事件的女主角,为什么在视频里要露出笑容的时候,她说她也不知道,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对事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面临的压力都没有过多地去想。她说她把那只猫当成了她心中的仇人,踩猫行为给她带来的是精神上无限的快感,是一种极度的发泄。 其次,从主题上看,《新闻调查》的节目话题的选择是非常有深度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踩猫事件弄得沸沸扬扬,但众多网民只是停留在对事件本身和当事人的愤怒上,并不了解事件的缘由和动机,存在着诸多疑虑,《新闻调查》的报道恰好能解除人们心中的疑虑。并且,事件本身也包含了对社会和人性方面的诸多探讨,内容深刻。除此之外,事件中包含的网络传播及其人肉搜索的影响力也得以呈现。因

新闻评论案例

关于5月3日成都暴打女司机事件的两篇评论 中青报:为暴打女司机叫好就是戾气弥漫的体现 5月3日下午,成都市锦江区某十字路口处,司机张某开车逼停女司机卢某,将其从驾驶室内暴力拉下车并拳打脚踢。张某称,卢女士的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变道,使她车内的孩子受到惊吓,因气不过,她随后一路尾随并实施殴打。卢女士表示,因自己对道路不太熟悉,确实在变道时突然点了一下刹车,但当时两车并没发生剐蹭,“根本没有想到这个男子会一路尾随并破口大骂,最后把我逼停把我从车里拉出来毒打。”(新华网5月4日) 无论就是知书达礼的小资,还就是风度翩翩的白领,当她们握紧方向盘时,都容易变得脾气火爆、乱飙脏话。这种通病在汽车社会见怪不怪,此即所谓“路怒症”。新闻中的男司机,无疑就是“路怒症”的典型患者。百度一下相关新闻报道,因“路怒症”滋生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在陕西西安,小车称公交车挡了路,两男子逼停公交车后上车暴打司机,司机的鼻梁骨被打断;在甘肃兰州,一辆奥迪车欲停在医院应急通道被阻拦,女司机下车用膝盖与高跟鞋狠撞狠踹保安…… 相比之下,成都这名男司机无疑更残暴更凶狠。瞧那视频,当事女子开车突然变道固然不对,好在并未造成任何剐蹭,该男子竟一路尾随直至将对方拉出暴打才解恨,可见该男子心胸何等狭窄,“路怒症”暴戾之气又严重到了何种程度。若说女子突然变道让男子车内的孩子受惊,她如此暴打陌生女子,这孩子又当有何观感? 诡异的就是,面对“有视频有真相”,居然还有很多网友无视暴行甚至为之叫好。有的说“这样的女司机就该教训一下,打得好”,有的说“打打让她长点记性也好,她活该”;更有甚者,叫嚣“女人就不应该拿驾照,开车上路就就是危险因素,就应该被打”。瞧到这些就是非不分、良莠不辨的评论,实在让人不寒而栗。不排除某些女司机确实开车技术欠佳,但所谓“马路杀手”真的全就是女司机不?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爆粗口……凡此种种,自认技术一流的男司机们哪一样少做了?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评论

09级编导3贾澄澄《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新闻调查》注重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点点滴滴的作用。 《新闻调查》旗帜鲜明地打出调查性报道的口号,在进行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新闻调查》有四个特点: 第一,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是电视媒体自身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借助司法或者是纪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属于调查节目,不是调查性报道,因为它不是独立调查。 第二,个性化的调查记者。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出镜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是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也是《新闻调查》最具调查个性和最具优势的语汇。《新闻调查》记录和展示的,是出镜记者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入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认为,《新闻调查》更多的时候是在“拍摄自己” 第三,深入的独家发现。强调的是调查记者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这种发现对揭示事实真相具有推动的作用,能够深化节目的主题。比如在《死亡名单》中记者曲长缨在太平间核实死亡人名单、发现被隐瞒的死难矿工,这些都属于新的独家发现。 第四,完整的调查过程。就是记者作为调查行为的主体,他的行为贯穿节目的始终。记者在调查当中,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得出结论或者判断。得出结论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最高境界。比如《死亡名单》中,曲长缨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出死难矿工人数被大量隐瞒这样一个结论,这是最高境界。

浅析《新闻调查》的成功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d7020052.html, 浅析《新闻调查》的成功因素 作者:王淼 来源:《活力》2011年第14期 [关键词]新闻选题;叙事模式;记者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开播,栏目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做中国的《60分钟》。并确立了把《新闻调查》做成调查类节目的共识,同时提出用调查的方式来做深度新闻节目的设想。对节目制作形态做出了初步界定: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这种节目形态一直沿用至今。 一、鲜活的新闻选题 选题策划关系着电视深度报道的成败。回首《新闻调查》的成功,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它日益成熟的深度报道选题理念。 1.选题的多样性。《新闻调查》自开播以来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诸多方面。选题从城市贫困家庭孩子教育到生态环境治理,从香港首任行政长官选举到商战中的商标抢注,涉及当年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生活诸多方面和层面,呈现出了多样性特点。 2.选题的时宜性。11月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节。这一天,《新闻调查》播出了《记者的故事》,将镜头从新闻现场摇向新闻的直接面对者——记者。在记者节这天,记者无疑是最受人关注的一个群体,如何表达这种关注,或者说如何将记者平常不为人知的心理历程或新闻背后的故事展现给观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更具有一定的时宜性。 3.选题的人文化。《新闻调查》的选题注重人文关怀。2000年,《新闻调查》让人们记住的是一个个普通人:状告“丈夫”的吉开桃(《婚礼后的诉讼》)、坦然面对死亡的陆幼青(《生命的留言》)、确定这些选题的目的是:“使《新闻调查》对历史的观照、对事件的审视更具人性化和人本精神”。这是《新闻调查》选题的一个大胆的尝试。 4.选题的重大性。《新闻调查》在选题时注重选择重大新闻事件,考虑到了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的人们》,反映官僚作风的《透视运城渗灌工程》等。由此可见《新闻调查》大大拓宽了调查类报道的范围,这时他们的选题不仅重视“新闻”,更重视“调查”和“重大”。 二、完美的叙事模式 1.叙述框架——类型化模式。《新闻调查》开创性地提出了“电视调查性文体”,也就是说,为报道设计了一定框架一那就是“同步的现场记录样式,交替展现矛盾双方的不同意见、

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播出节目《天价住院费》,以下为节目内容。 被采访人: 富秀梅患者翁文辉的妻子 翁强患者翁文辉的长子 于玲范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 郭小霞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丁巾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 杨慧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纪检委书记 高松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物价科科长 谭文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 王雪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 马育光水利部总医院原副院长心外科专家 翁小刚患者翁文辉的三子 演播室: 去医院看病对很多家庭来说都很让人发愁,因为现在昂贵的医药费已经成为了沉重的负担。前不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位观众向我们反映,他的家人在医院住了67天,光住院费就花去了将近140万,平均每天花去2万多。这么高额的费用,是不是真的?如果是,钱又是怎么花掉的?《新闻调查》记者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

解说: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一年前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今年6月1号,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他的家人在这里先后花去139万多元的医药费。高昂的医药费并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富秀梅:真是,老头儿这死的真是死不瞑目,不是说他死了以后闭不上眼睛,就是我们家属到现在为止我每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睡不着觉,我心跳马上就加快。 解说:在老伴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两个月时间里,医院给富秀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件事:买药和交钱。 富秀梅:六点钟不打电话,七八点钟护士长打电话交钱每天,开始6月1号 6月2号两天交了十八万块钱,三号就马上就通知交钱,当时我们为了救人根本没有想别的,从此以后就是每天交五万块钱,每天,第二天早早的又要交钱。 解说:富秀梅保留着二个月来在医院给老伴交费的每一张收据。67天住院时间,他们共向医院缴纳了139万7千多元。平均每天将近2万1千元。 富秀梅:我们从来没欠过医院一分钱,只要他提出这个药,不管是多贵,我们都是想尽办法,就是你要从他身上去割肉我都得让他割,为了给老头儿治病是不是。 解说:翁文辉夫妇以前都是中学教师,自己远没有能力拿出这么多钱看病。父亲的医疗费主要是由他们经商的大儿子翁强承担。 记者:这样每天几万块钱的花费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属估计都是无法承受的。 翁强:如果从做儿女的来讲呢,你说付出几百万我认为就是几千万它也值,它不像是一个生意,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肯定不会考虑它有多大的经济效益或者有多大的价值,或者有多大的意义,对我来讲一分钟,只要能挽救一分钟,我都不会放弃的。 解说:几百万元的花费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今年8月6日,翁文辉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在料理后事准备和医院结帐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翁家对那一摞巨额的收费单开始产生了怀

新闻调查理论与方法

新闻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马晨阳工作单位:临沂大学 什么是新闻调查?美国新闻界对此基本上有一种共识,新闻调查就是记者独立调查、揭露一种被某些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的事实的过程。这里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要记者独立调查,而不是法院检察院的调查;二是必须是故意掩盖的;三是损害公众利益。这个定义一下子就凸显了新闻的核心价值观——重要性,因为在美国,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肯定是大事情,更何况还是故意隐瞒。 调查性新闻是一个新闻中,记者深入调查一个话题感兴趣的单一形式,往往涉及犯罪,政治腐败,或丑闻。一名调查记者可能花几个月或几年的研究,并编写一份报告,这往往需要一个é的形式。大多数新闻调查是通过报纸,通讯社和特约记者。作为调查的一部分,记者利用: ?监测技术 ?分析文件 ?调查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及其性能审查 ?研究纳入社会和法律问题 ?研究来源:档案,通话记录,地址簿,纳税记录和许可证记录 ?交谈邻居或其他当事人 ?使用诸如公司认购研究资料 ?匿名消息来源(例如举报人) ?卧底 有时调查可以采取以阴谋论的出现。例如,加里韦伯氏年圣何塞水星报揭露连接中央情报局的组织对可卡因到美国发行尼加拉瓜反抗军领导为“政府的阴谋毫无根据的猜测主流媒体的广泛谴责。”然而今天,记者和研究人员都一致认为,报告是“不假,也不幻想”和历史的共识是,故事的基本轮廓是正确的。 在记者的手册:一个调查员的指南和技术文档,史蒂夫温伯格调查性报道的定义为: 报告,通过自己的主动性和工作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的读者,观众或听众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报告的主题希望正在审议的事项仍然保密。目前有大学教学部门调查性新闻。会议进行同行审查提交到新闻调查研究。 的霍格博()指出:“一个调查记者是男性还是女性,其职业是为了查明真相,并确定从它的失误,在任何媒体可以。普遍的做法被称为调查性新闻的行为,这是不同于显然类似警察,律师,审计师和监管机构所做的工作,它不仅限于以目标,而不是法律上成立,并密切相关的宣传。“ 新闻调查方法 、内容定位于社会热点与舆论监督 我国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舆论监督。普利策说过,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了望者。他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面上的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现情况。任何社会都需要新闻人充当暸望者。暸望者的主要职能是报告危险的情况。在我国,年代报纸最先采用调查性报道的形式搞舆论监督,而用电视的形式

播音主持即兴评述:新闻播报评论实例

播音主持即兴评述:新闻播报评论实例 近日,北京的气温持续走低,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风景区的大小水域却难得"宁静",一些钓鱼爱好者的偷渔偷钓屡禁难止,令有关部门头疼不已。 尽管后海湖面的边缘地带已开始结冰,但严寒并不能阻止偷钓者的脚步。记者在湖边看到,不少人手持渔具分坐在湖边的背风处,身边的小桶里多少都有些"收获".旁边有不少人驻足观看。在这些人身后,"禁止游泳钓鱼"的警示牌赫然在目。据钓鱼者说,来这儿钓鱼就图个好玩。 对于景区水面的偷渔偷钓行为,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已多次出台规定加以制止,西城区城管大队也多次派出执法人员巡查。记者了解到,目前城管部门对景区偷渔偷钓行为的处理是参照《城市河湖管理规定》执行的,对于偷渔偷钓行为只能进行劝阻,没收钓具,处以50元至5000元的罚款处理。 评述示例 较有名的景观,同时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它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节假日或闲杂的时间来此可娱乐玩耍,同时每年也接待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 就是在这样一个人文地貌环境舒适的、且是在城市中心区难得的一个盆景似的巴掌大的地儿,却还有一群"钓鱼爱好者来此钓鱼",他们拉开阵势,左一条右一条地把湖里的鱼钓进自己的小桶里,还振振有词"来这儿钓鱼就图个好玩",这一切都是在侵害了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这种行为首先侵害了大多数纳税人的利益。据我了解,每年园林部门都要把大量的鱼苗投进湖里,使它们自由自在地成长。而这些鱼苗是使用了纳税人的钱买的,这些鱼长大了却成了少数钓鱼爱好者的盘中餐,这些美味佳肴他们没有花一分钱。 破坏了什刹海周边的生态环境。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时候,吃食了大量的水中有害微生物及水中生长的有害的杂草,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进而会使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中。鱼被钓走了,还谈什么生态平衡啊!

新闻调查理论与方法

新闻调查理论与方法

新闻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马晨阳工作单位:临沂大学 什么是新闻调查?美国新闻界对此基本上有一种共识,新闻调查就是记者独立调查、揭露一种被某些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的事实的过程。这里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要记者独立调查,而不是法院检察院的调查;二是必须是故意掩盖的;三是损害公众利益。这个定义一下子就凸显了新闻的核心价值观——重要性,因为在美国,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肯定是大事情,更何况还是故意隐瞒。 调查性新闻是一个新闻中,记者深入调查一个话题感兴趣的单一形式,往往涉及犯罪,政治腐败,或丑闻。一名调查记者可能花几个月或几年的研究,并编写一份报告,这往往需要一个Exposé的形式。大多数新闻调查是通过报纸,通讯社和特约记者。作为调查的一部分,记者利用: ?监测技术

念冲突、灰色地带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具有重大新闻价值,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多数人所关注,成为调查性报道的主题之一。 武汉电视台《都市写真》中一期《100%安全套行动》报道了为防范艾滋病传染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组织共同推出“娱乐场所100%使用安全套”的措施这一重大主题,国家选取武汉市的黄陂县为试点之一。《都市写真》以该内容选题,报道了在国家在黄陂县推广娱乐场所100%使用安全套的措施,包括卫生部门和公安部门如何推广、效果怎样、遇到哪些困难等等,把国家的政策和地方的实际实施情况相结合来反映问题,报道了社会热点,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2、镜头对准普通人关注弱势群体 除了进行舆论监督与社会热点报道,地方电视台调查性报道栏目还重视对普通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体现强烈的人文精神,即对人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使得关注对象的范围扩大,把普通人物和社会弱势群体也纳入关注和关

《新闻调查》记录

《新闻调查》2013年3月初~8月底观看记录 传播对象:社会大众 北大荒之变(电视报道)时长:40分钟 报道时间:2003年3月2日报道地点:黑龙江北大荒 调查问题:北大荒居民的生产生活 调查方法:采访 节目概况:记者根据北大荒农民遭遇强降雨影响了他们的收成的问题展开了调查,并了解了他们现如今的生活条件。 节目内容:黑龙江北大荒遭遇连续降雨,农民收成岌岌可危,记者走访北大荒了解情况。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农场场长说到,降雨灾害使收割机深陷泥泞,导致无法收割,他四处寻找地方收割机帮助农民解决收割难题,保证农民收成。在多方努力下,终于成功在降雪之前收掉了庄稼。记者了解到,北大荒农民的年人均平均收入不断提高,已与城镇不相上下。2009年北大荒决定对农民居住环境进行改善,进行城镇化建设。农场对职工进行补贴,帮助他们住进楼房,也为困难搬迁户提供岗位,帮助他们生活,同时对经济状况不好的特殊的户口提供廉租房,居民们纷纷表示十分满意现在的生活。而搬迁的原地方则被复垦,增加了土地面积。北大荒农民的生活一代代变得越来越好,他们也将思考接下来的生活。 关键词:农业民生

黄浦江死猪事件调查(电视报道) 时长:40分钟报道时间:2013年3月 23日 事件地点:浙江省嘉兴市兴丰镇 涉及人物:养猪户政府人员贩卖死猪户群众专家 调查问题:(1)猪死亡原因(2)死猪来源地(3)丢弃死猪原因 调查方法:采访专家咨询收集资料 节目概况:网友反应黄浦江上死猪漂浮,记者围绕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调查。 节目内容:记者跟踪采访了群众,政府官员,专家以及涉事件人员,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完成了调查,其结果准确性高。关于问题一节目花了大约15分钟时间报道,记者采访了养猪户以及有关畜牧专家证实了死亡原因:冻死。而问题二仅用了5分钟报道,查清了死猪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兴丰镇。之后用了15分钟报道了丢弃死猪的原因:(1)兴丰镇以养殖猪为主要收入来源,因此猪特别多,产生的危害极大;(2)气温低,雨水多;(3)养猪户没有环保意识,重利益,图方便,胡乱抛弃死猪;(4)贩卖死猪户被抓,养猪户死猪无法出售。报道最后阐述死猪事件的危害,影响人体健康,污染了水源,记者走访政府官员询问了有关政策及解决措施,但政府回答模糊,实行的相关政策并未落。报道期盼政府能尽职尽能,建立长效机制,保证死猪不进入河道,不摆上餐桌。 关键词:环境与健康

(完整版)《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

《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分析 (广电0802杨柳叶青) 片子立论 《以生命的名义》以男男同性恋这一艾滋高发群体作为切入点,进而调查对其作为艾滋病感染的第二大群体存在的干预工作。 然而,看过片子后,存在的疑问是,片子重点并不十分明确,它既想要讲男男同性恋的问题,又想要通过其来调查他们作为高危群体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既有在片子中给人以对同性恋群体的隐约偏见,又想要给人们传递消除偏见的信息。想要两者兼得的情况下,或者说通过同性恋群体的切入点来反映艾滋病妨预工作,而且“以生命的名义”片名,会让人有这样一种印象:无论男男同性恋是怎样的群体,都以其作为生命的个体/群体的存在对艾滋病传播带来的隐患,多少存在偏见的意味,如若正常看待,何必强调需要“以生命的名义”来证明呢?告诉观众我们要在“以生命的名义”为前提条件下来接受这一事实吗? 记者表现 柴静: 她是电视机里那个有着光洁的高高的额头的女子,那个清汤挂面的头发不时地垂下遮住面颊的女子。柴静在采访中绝大多数提问的时候都是面带微笑,带着女性记者特有的温柔,用心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这使得她的新闻中有了柔软的一部分,柔软的这一部分,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对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同情。《以生命的名义》中柴静问小江:“你为什么特别想让他唱这首歌(《我愿意》)呢?你觉得这首歌传达的是什么呢?”她让小杨在采访现场再次唱了这首歌,摄影师给了两人双手十指紧扣的特写,在略带沙哑的歌声里,观众感受到了同性爱人之间浓浓的爱意,这份爱与异性恋的爱情一样的美好。 然而同时,柴静也不缺乏记者刚性的一面,她不回避让人尴尬尖锐的问题,会不断地追问下去直到采访对象说出她想要的回答。片中柴静追问重庆市渝中区计生办的周生建:“这部分人(指男男同性恋者)是同性恋人群当中更为敏感的一群人,他们甚至是打击刑事犯罪的一个对象,你是一个政府的官员,你怎么来对待这个群体?” 片子的末尾柴静说道:“在这里(抗击艾滋的战场之上),科学、关爱、理解终将取代愚昧、歧视和偏见。”有着“新闻女侠”之称的柴静用她坚定的眼神,平静的叙述带给了观众波澜起伏的感动。 制作精良 《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在选题上就具有了天然的拉动力,同性恋群体,同时又是艾滋高发人群,容易吸引观众,将他们带入情感的意蕴空间。 1.提示视窗: 如今眼花缭乱的电视节目实在难以让看电视的人心平气和。对任何节目来说,观众的流失可能就在一二十秒之间,如何把握前奏和开头就显得十分重要。 “他们(同性恋者)同时也是艾滋高发的潜在人群。比一般男女要高十几倍或者几十倍,风险从何而来?安全套在大多数人眼中意味着性而不是安全。干预如何进行?艾滋病是一个很急的事儿,不能等。”短短二十秒的视窗,就包括了同性恋、艾滋病等敏感话题,节奏感强、内容紧凑,有紧迫感、有悬念,足以吸引观众眼球,锁定节目。视窗的信息量足够,让观众不仅知道节目讲什么,更应该让观众产生想知道结果是什么的冲动。 2. 采访对象选择

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调查性报道的文体范畴辨析 文/刘涛 调查性报道首先诞生于西方,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特、成型的新闻样式和调查文体,其成熟的理念和运作离不开内在的品格支撑和实践突破。在西方,调查性报道继承了“揭露丑行新闻”中媒介自发而本能的最激进、最严肃的质疑姿态和调查意识,其锋芒直指那些社会、政治、经济、司法活动中鲜为人知或被遮掩的丑行和内幕。无论是报纸或电视媒体,纷纷将调查性报道视为履行媒体使命、平衡舆论生态的最佳途径。媒体对这种调查文体的追求也吻合了民众善良的求真心理和价值判断,新闻界最高奖“沃克莱新闻奖”(The Walkley Awards)的年度评选中,最佳新闻奖的90%授予了调查性报道,而且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同样是调查性报道占据明显优势。 回首CCTV《新闻调查》的探索历程:从调查节目日趋走向调查性报道。8年来栏目的定位语和节目类型不断调整,旨在创建自身独特的“形象识别”特质,其间闪烁的理念和智慧清晰可见。在CCTV《新闻调查》开播5周年电视深度报道研讨会上,制片人赛纳概括了栏目个性化发展的设想:在形式上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调查性文体。笔者认为这种调查性文体不仅仅体现在:①以出镜记者的调查行为结构“故事”,并承载新闻事件的取证功能和叙述功能;②调查环境由友好性报道陈述转为对抗性真相发掘;③调查方式也不同于“喜鹊式采访”,而是“啄木鸟式采访”。同时,这种个性化调查文体的呈现形式及品格追求,更取决于我们对其五种文体范畴的审视和态度。 新闻·调查 勿庸置疑,“新闻”属性是调查性报道的本能取向,而“调查”则是其区别于其它消息类报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特质。“新闻性”客观上决定了“调查性”的价值维度取向,同样,“调查性”的有效组织又可以重塑并发掘别样的“新闻性”,并且成为“新闻性”的形式载体和价值诉诸。调查性报道中二者的“无缝联结”共同实现了其终端播出的“价值回收”,而这种联结的前提便是对调查性报道节目的受众分析。 日本《朝日新闻》曾就收视率调查而得出如下结论:不同新闻栏目应关注不同的收视群体。相应地我们把类似《新闻联播》、《正点播报》这样的消息类新闻节目的收视群体称为“不确定的对象”,而把看深度报道的新闻性栏目的收视群体称为“确定性的对象”。CCTV《新闻调查》的定位语、首播时间(22:35)、节目长度均说明了栏目创办者对收视群体的明确定位,也就是这些“确定性的对象”,他们关注社会、有文化、爱思考,所以《新闻调查》应该努力争取这些“接受美学”中称为“有智慧判断力”的特定收视对象。当下,这些“确定性的对象”有着知识分子的文化背景,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未能形成相应的价值认同。“新闻性”要求调查性报道传递某种共通的符号价值,也即对某种精神和规格的认识,而“调查性”则要求在对电视本体属性和传播特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通过对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真相发掘、过程调查和“情景”呈现,在“确定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以《新闻调查》为例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以《新闻调查》为例 文/于芳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特色,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调查实践为例,从报道手法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电视;调查性报道;本土特色;《新闻调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2-01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西方,但是现在在我国已经得到广大受众的广泛欢迎,比如电视调查性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种媒体中却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受受众普遍关注的。下面本文就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实践,从报道手法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第一,富有个性的故事化叙事方式。 透过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用电视特有的优势来阐述一个故事,承载一定的思想深度。无论调查某个具体事件,还是要探究某种社会现象,《新闻调查》都是在叙事,节目中充满悬念、冲突、隐秘,结构上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新闻调查》要求每一个节目都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不是漠视,其理想的状态是:不同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不人道与不民主的愤慨,对偏见的警觉,对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等等;所以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1]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梁建增曾把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2]凄婉可悲的《藏羚羊之死》、积极向上的《走进大山的年轻人》、发人深省的《贩毒家族覆灭记》等许多节目都因故事性而大为增色。《一个死囚的忏悔》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除了把母性、人性和社会的普遍美好的感情挖掘地够深够细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设置了故事化的悬念和情节。 《新闻调查?婚礼后的诉讼》节目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一个刚举行了婚礼七天的新娘,不仅逃离了新房,还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状告新郎强奸了她。这个一反常态的举动很容易给观众造成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当女主人公说明他们只是举行了婚礼并没有领结婚证而找到公安局和妇联的时候,没有给她满意的答案,但是她没有放弃。在她一遍遍申诉时,她竟然收到了一张法院的传票,男主人公控告她用婚姻诈骗钱财。事情没有什么进展,竟然又受到阻碍,冲突、波折,记者又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当地引起的许多有关伦理、法律、习俗的争论,情节引人入盛,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第二,报道始终坚持客观平衡的立场。 《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谈到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时这样说:“一个错误,表面看总有明确的受害与施害者,但是,我们把它放在历史、制度和法律的坐标系里就会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所为、一个人的责任那么简单。在调查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起义愤或是控诉和指责,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3]《新闻调查》的记者在采访时尽量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报道中尽量客观真实的把事件展现给受众,尽量客观真实地把事件双方的话语、态度都表达出来,尽量给双方同等申诉或是辩解的机会,以达到一种客观的平衡,让受众自己从报道中对事件进行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客观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保证报道中事实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并且要表明事实、背景、观点从何而来。 第三,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 特别是一些中性题材中,很多事物和人的身上总会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新闻调查》就很注意捕捉这种闪光点,给节目增添了很多情感的热点和收视的亮点。如《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中,记者柴静在采访心灵受到极大创伤的小学生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很多理性化的问题,而是设身处地的为小孩子的承受能力着想,当她看到孩子流泪时,要么轻轻地为他擦去泪水,要么拍拍肩膀表示安慰——每一个无声的画面传达出的报道内涵,都让观众心领神会。充满关爱的现场感拉近了观众和记者的情感认同和视角融合。在《新闻调查?逃亡日记》中,犯罪嫌疑人赵军在回忆自己的逃亡经历时“真的很傻,很可悲,我自己亲手把自己毁了……”,这个时候屏幕上出现了“电线上站着一只小鸟”的画面。通过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在赵军逃亡时最大的心理感受就是孤独的滋味,他的这段充满悔恨的自白,想要诠释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编导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犯罪逃亡时,还不如一只小鸟自由。一个画面就可以把主题表现的更加深刻,更加触动人心,编导在一篇短文里说自己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 第四,报道始终保持理性和严肃的风格。 《新闻调查》始终遵循“以创立典型的‘电视调查主体’作为自己在新闻改革中的突破口,”[4]“这种调查理性的基本特征是:冷静、平视的调查视角;厚重、大气的调查风格;探寻、求证的调查样式。”[5]在媒体日趋娱乐化的今天,虽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不像西方的媒体,特别是西方的商业电视那样有明显的媚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但是很多新闻类节目更趋向于娱乐、轻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新闻栏目因向着娱乐化发展而收视率巨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新闻栏目经不起收视率的巨大诱惑和压力,慢慢被视觉刺激、猎奇、轰动效应、色情暴力等内容侵蚀。而《新闻调查》能够经受住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节目内容的严肃和精神气质的理性,是非常难得的。《新闻调查》冷静而深入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又通过记者的采访尤其是追问,挖掘出深藏在表面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理性本质的东西。 电视调查性报道凭着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已经成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宣传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做好电视报道,使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是所有媒介人努力的共同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 [1]梁建增,赛纳,张洁.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纪实报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246—254. [2]转自朴实的采访人生——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董倩.新华网,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fd7020052.html,/newsmedia/2003-04/11/content_827128.htm,2003-04-11. [3]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采写编,2005年03期. [4][5]王俊臣.《新闻调查》——透视常人难以触及的中国社会现状.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四期. 312 2011.05

新闻案例一

新闻案例一:和颐酒店女房主遭袭 4月5日,微博名为“弯弯_2016”的网友连发多条微博讲述自己在北京和颐酒店遭受陌生男子尾随拖拽的经历,引发网友高度关注。5日晚,北京朝阳警方证实此事,并表示警方目前在调查中。根据最新消息,酒店方面在6日下午已经就此事道歉。虽然事件真相仍然处于调查之中,但舆论场已经出现几度“反转”:先是网友一边倒地同情涉案女子并纷纷表达对事件恶劣性的愤慨与恐慌,接着涉事各方陆续回,在公共场所,男子竟然明目张胆对女子进行了长达数分钟的纠缠、撕扯,即便其动机目前尚且不明,但至少也是严重的寻衅滋事行为,将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将来查明其实施暴行的目的,还将可能涉及更严重的罪名,如强奸罪、拐卖妇女罪、绑架罪等等。 另一方面,酒店也并未尽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义务。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虽然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并不能无限扩大,但当进入者遭到侵犯,工作人员及时施以足够的援手,显然是酒店应尽的最起码的法定义务。即便在场的只是保洁人员,但其至少也有责任对施暴者予以喝止或者帮助女子呼救、报警。

虽然女子身体并未受到实质性伤害,但该起事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恐慌,其有权向酒店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此外,只要事件核心内容是真实的,即便确实存在酒店的竞争对手帮助炒作、推送,这也是“商战”中正常的借势而为,无论在商业伦理上还是在法律责任上都不应对之过多苛责。 新闻反应的问题:我们似乎处在一个舆论比执法更有效的时代 最热心的永远是网友 最冷漠的永远是路人 事件爆出的第一时间,全网都在流传铺天盖地的女性自我保护手册,比如购买防狼喷雾、用高跟鞋自卫等等,社会的普遍反应是保护女性,保护自己。于是我发现在同类新闻发生的时候,我感到很诧异,为什么女性遭受歧视时,遭受性侵时,遭受各种恶意时,公众号们都在要求女性学习更多能力?而不是从源头上去根治犯罪?再者,受害者报警后警方的处理态度方式方法也令人失望 这事儿的核心应该是受害人在受到暴力侵害选择报警之后,警方的处理方式引起的普遍性恐慌。大多数人关注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关心背后的各种阴暗面,甚至在有些人眼里,社会黑暗面也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但即便是社会黑暗面也应该有他的规则,恩,怎么说的,就是大多数武侠小说里表现的那样,江湖人的纷争用江湖的办法,江湖人自己处理江湖事,不应该把普通人牵扯进来。 而受害人明显是个普通人,我们关注的人们大多数也是普通人,我们关心的当普通人被不小心卷入到江湖纷争的时候,理论上应该能为我们维护正义和公平的官府会怎么做,当然,追求完全的公平和正义或许有些太过理想化当发生一起暴力案件的时候,受害人报案,不管是拨打110还是当地派出所报案,普通人的理解最起码的程序应该是把相关人员都带到派出所了解情况。即便是按最和稀泥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让没事儿的一方给受伤的另一方赔礼道歉并且给予一定经济补偿。而这个案子的处理方式上,从受害人的描述上看,我们一般人理解的处理治安案件的程序并没有出现。虽然这一程序并不代表公平和正义。但如果连着仅有的形式上的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我觉得公众不恐慌是很困难的,除非是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已经哀莫大于心死,但真要这样,这事儿也成不了热点了.......

揭露性报道对媒体的影响

揭露性报道对媒体的影响 摘要从经营媒体的角度,而不是从常规的媒体责任和新闻人责任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给媒体带来的影响。论述了揭露性报道带给媒体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提出了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揭露性报道经营媒体 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此同时,中国的媒体也渐渐走上商业化与市场化的道路,开始注重“经营”,以接受市场的检验,争取读者眼球而非官方的完全满意来维护媒体的发展与生存。中国媒体市场化的趋势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媒体,包括主流媒体、都市类媒体纷纷效仿西方媒体的做法,改变中国媒体替官方进行宣传的传统定位,掀起了中国媒体的“扒粪运动”,这一改变的重要标志就是调查报道类栏目的争相设置,媒体舆论监督职能较充分的发挥。如央视的《新闻调查》、《焦点访谈》,《财经》、《南方周末》等报刊杂志相关栏目的设置成功,使全国各类媒体群起跟之。可以说,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调查报道类新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社会课题和弊案的揭弊作用,有时能够引起官方的注意,甚至进行调查或调整相关政策。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量报道》就成为了中国民众心目中媒体勇敢揭发黑心企业,替消费者维权的标志。 综观调查报道类新闻,其重头戏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评性报道。所谓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最近几年,由于揭露性报道的急剧增多,媒体出现了揭露性报道泛化的现象。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耸动性的新闻题材,使得媒体市场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本文暂且不论及媒体责任与新闻人责任的话题,而是从经营媒体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正负两方面的效应,然后试图阐述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以及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1 揭露性报道的正面效应 近年来,各类媒体上的揭露性报道越来越多,如揭露基金黑幕、足球黑哨、黑学术风波、药厂黑幕、矿难调查等。被愚弄的公众愤怒了,纷纷用火药味十足的语言在媒体上口诛笔伐,以图用正义的呐喊重新唤起社会的诚信。事实证明,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媒体在一系列“黑”事件的曝光和解决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净化社会空气、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揭露打击犯罪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媒体市场化进程中,揭露性报道也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从读者心理学来讲,负面报道要比正面报道更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作为负面报道的揭露性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正面报道,它拥有偏离于常态的独特性,在“新闻堆”中比较新鲜、醒目,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能抢先一步抓住受众眼球。这有利于媒体知名度的建立,在日趋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其次,新闻传播学有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体的期待是“解闷”(休闲和心理调适)、“解气”(舆论监督和社会宣泄)、“解惑”(与新闻和资讯相关的意义系统的提供和指导)。而揭露性报道正好可以满足受众“解气”的需求。“在社会功能上也起到了缓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减压阀?的作用。”这有利于媒体影响力的建立,更赢得读者的青睐。 最后,揭露性报道还能为媒体带来经济收益。一方面,揭露性报道为媒体抓住了受众的眼球,也就为媒体赢得了广告主的“钱袋”;另一方面,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揭露性报道做得成功能快速打造出媒体的影响力,使得媒体拥有作为产业发展的原始资本。通过合理经营,能为媒体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2 揭露性报道的负面效应 2.1 做揭露性报道需要必要的“背景”支持 揭露性报道多是“揭短”,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阻力要比正常的新闻采访多得多,“碰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