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反五反运动的新思考

三反五反运动的新思考

三反五反运动的新思考
三反五反运动的新思考

“三反”、“五反”运动,发生在1951年底至1952年10月。它是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展的“为着洗清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的一次伟大的群众运动”,“是我们的国家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三大运动之后又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群众性的社会改革运动。”它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新中国的进步与发展积累了的宝贵经验。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而全会明确强调的党的建设重大任务之一,是“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因此,回顾“三反”、“五反”运动,分析其对当时的作用,总结其历史经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高度警惕并决不姑息腐化对党和国家政权的侵蚀

“三反”运动是指1951年12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始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它是随着增产节约运动在全国范围的开展而逐步开展起来的。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得以迅速地蓬勃开展。随着运动的开展,一些党员干部“陷入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泥坑”的情况惊现出来。据中共中央华北局1951年11月29日向中央报告,他们发现了河北省天津地委和专署有严重的贪污浪费和破坏国家政策法令的行为。据初步检查材料证实,时任书记兼天津地区专员的张子善和前任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用不同手段先后贪污挪用公款约200亿元左右做投机倒把等违法活动。为贪图暴利,他们曾利用蜕化干部从东北盗运木材达400立方米;勾结私商以49亿巨款从汉口贩卖大批马口铁,私商从中贪污中饱,破坏国家政策。张、刘日常的任意挥霍,有账可查的达四五亿元;向上下级及亲友送礼,有账可查的达1.3亿元。此外,张子善为消灭证据,亲手焚毁约计1,5亿元的单据和其他单据178张。由上可见贪污现象之严重。

当时,浪费现象也很严重。贪污、浪费现象是与各单位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分不开的。为了惩处和肃清严重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决定发布后,“三反”运动随即在党政机关开展起来。

“五反”运动是在“三反”运动发展过程中引发出来的。它是打击资产阶级违法活动的重大措施,是工人阶级同不法资本家之间的阶级较量。从当时的情况看,在“三反”运动中揭露出的

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大量贪污受贿案件,同不法资本家的腐蚀拉拢有密切关系。1950年8月,京津糖价暴涨,1951年北京碱价波动,就是不法资本家从他们安插在我们机关内部的坐探那里窃取到经济情报后,有意制造的。”

可以说,不法资本家损人利己的恶劣手段令人发指。面对这种情况,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其中强调:“首先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中,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向着违法的资本主义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五反”运动由此正式开始。

在这次运动中,人们把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称为“三害”;把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资财、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违法行为,称为“五毒”。“三反”、“五反”运动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在取得巨大成效后,于1952年10月基本结束。“三反”、“五反”运动的发动、进行及其取得巨大成效,都蕴涵了深刻的历史经验。从负面的经验来说,“最大的教训之一,是有些共产党员在进入城市后,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经不起考验、羡慕统一战线中的资本家。”从正面的经验来说,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新中国建立之初,对资产阶级的侵蚀和党政机关的腐化决不姑息的坚决态度。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与风险,我们要借鉴这一运动的历史经验,并在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努力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把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不法势力的侵蚀和反对党内外腐败的斗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进行反侵蚀、反腐败斗争,要把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同始终以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引导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反”、“五反”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进行的。同时,又是在党的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法令法规引导下进行的。

从当时的情况看,采取群众运动方式进行“三反”、“五反”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有助于强化全党坚持“两个务必”的自觉意识,并身体力行。虽然,“两个务必”的思想,是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明确提出的,但是,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能否毫不松懈地践行“两个务必”,对全党来说毕竟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验。事实说明,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短时间内,确有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各色各样糖衣炮弹的侵蚀,逐渐腐化堕落,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说明,在新中国建立之初,采取有力措施对“三害”和“五毒”进行冲击、遏制,有助于大力度地教育全党,强化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抵御资产阶级糖衣炮弹侵蚀的自觉性,这对保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有助于大力度地教育和引导民族资产阶级人士遵守国家法令,跟上新中国前进的步伐。由于当时“五毒”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如果不放手发动群众,不大张旗鼓地进行,是难以造成声势,对不法资本历史思考家形成威慑力量的。此外,从当时国家面临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看,采取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较快地适可而止,以转入常态工作,特别是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三.借鉴“三反五反”之经验以整顿市场

“三反五反”运动过去快六十年了,

5、严肃法纪,坚决打击不法商人的违法行为

关于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重视每一片“绿叶” ——关于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一些 思考 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第八条明确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决定了我们不但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也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角度来实施课堂教学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呢?我认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只有当学生真正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文本的内容,探究文本背后的意义,这才是新课标上的阅读教学所应该达到的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对于如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文本,我认为必须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抓住学生的期待视野,引导他们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是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的姚斯提出的,即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需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也就是说,学生在

阅读文本之前,就已经先有了各种生活经验,而这种经验在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被唤醒,学生以此为基础对以后的阅读产生期待,并且希望文本能够满足他的期待。如果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就牢牢抓住他们的这种期待视野,引导他们对文本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生成一种迫切渴望阅读文本的需求,那么,就会对阅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社会可谓是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学生每天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几乎是非常大的。很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相关的电视剧和电影,而它们很可能是先于文本让学生所接受的。因此,如果要让学生阅读这些作品之前,不妨让学生聊一聊通过电视或电影所初步知晓的作品内容,慢慢将学生的兴趣从电视电影上转到相应的文学作品上来。 例如在上《智取生辰纲》一课前,我先利用大家看过电视剧《水浒传》的因素,请学生在阅读作品之前对所了解的水浒人物进行介绍。学生的积极性高涨,纷纷踊跃发言。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产生继续往下阅读的念头。 二、基于学生审美观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作出不同的审美反应,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审美评价,其原因在于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性。因为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他以往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都会对他即将进行的阅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以往我们大多忽略了这种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性,更多地将中心放在了审美结构的同一性上,以老师的最终分析结果代替了学生的个人

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提供的借鉴

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提供的借鉴 (2010-06-07 08:49:55) 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提供的借鉴 作者:武汉体育学院教授陈晴 为什么某房地产商成为全国人民最想揍的人之一?为什么张悟本欺名盗世还能红火那多年?为什么市场的乱象愈演愈烈而民众又无可奈何?我们今天的市场和商人怎么了?诸如此类的质疑,迫使人们去思索。回忆一下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考略一下时代背景和政府的作为,或许给今人一点启迪。 一.“三反五反”运动追溯 新中国的成立使深受欺凌的中华名族扬眉吐气,也为国人开辟了一条实现理想目标的康庄大道。这对经过艰难卓绝的抗争获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既是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执政党,时刻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努力工作。然而,部分干部受封建社会“坐天下”的影响,放松了思想改造;部分干部经不起胜利的考验,“被资产阶级所腐蚀”,对党的形象和党的执政地位构造“极大危险”。毛泽东同志于1951年底,及时地提出“我们需要来一次全党的大清理”,在全党坚决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这就是“三反运动”。毛泽东同志要求“三反运动”做到“四个一样”,即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的大张旗鼓去进行,一样的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号召坦白和检查,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劳动改造),直至枪毙一批最严重的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毛泽东严厉惩治腐败官员的决心之大,态度坚决而果断,并附有具体要求和政策尺度。其目的是保持党的纯洁性,严明吏治,取信于民,长治久安。 同时,毛泽东同志又十分关注经济领域和市场交易中出现的问题。从1950年抗美援朝以来,一些不法资本家和不法商人,在援朝物资供给方面,以次充好,甚至在武器弹药方面作假欺诈,导致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造成无谓的伤亡。在国内,一些资本家和商人趁国家困难时机,囤积商品,哄抬物价,欺行霸市,故意扰乱经济秩序,以造成社会动荡和混乱。为此,毛泽东号召全党从1952年1月起,在全国一切城市,“向着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以配合党政军民内部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现在是极为必要和极为适时的”。并提出“利用矛盾、实行分化、团结多数、孤立少数”的策略,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资本家给他们以各种必要的惩处,例如逮捕、徒刑、枪决、没收、罚款等等。以北京为例,把五万工商户分为五等:守法户约占10%左右,基本守法户占60%左右,半守法户半违法户约占25%左右,严重违法户约占4%左右,完全违法户约占1%左右。毛泽东同志认为,“这样做,可能发生很大的教育作用”,也是对私营商业者的一个警示。

2016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回忆

2016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回忆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2.庆历新政 3.头下军州 4.棉花革命 5.京师同文馆 6.科玄之争 7.《实业计划》 8.三反五反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25分×3,共75分) 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 (1)请翻译上述材料。(10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15分) 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东林学案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晚明的党争。 3.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曾国藩等《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三:“臣于军火机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上述材料揭示了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其代表人物还有谁?(另举三人)(5分)(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运动的主要内容。(10分) (3)简述该运动的历史作用。(10分) 三、简答题。(25分×3,共75分) 1.简述汉初的诸侯王国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简述宋代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3.简述1927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肿瘤侵袭转移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

作者单位:100005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教研室?癌症论坛? 肿瘤侵袭转移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 高进 刘玉琴 【主题词】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Subject w ords】 Neoplasm invasion; Neoplasm metastasis 病理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不同历史阶段。Virchow在19世纪中叶发表“细胞病理学”,才使病理学建立了以细胞的改变和细胞生理机能障碍为一切疾病基础的概念。这是对病理解剖学的巨大贡献,也是病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着病理学的发展,肿瘤问题列为病理学的重要一章。肿瘤侵袭与转移是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见于肿瘤发展的中后阶段,是经过长期研究及探讨提出的两个重要专题。肿瘤侵袭也称为肿瘤直接扩散(direct spread),现称为侵袭。瘤细胞不连续性播散,并在远隔部位生长的过程为转移(metastasis),肿瘤转移在病理学中列为肿瘤播散(dissemination)的范围。现将几个重要问题简介如下: 一、肿瘤转移发生机制学说 对肿瘤转移机制,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如“过滤”学说、“机械和解剖”学说等,但均没有很强的说服力。目前认为具有相当说服力的是1889年英国学者Paget提出的“种子和土壤”学说(seed and s oil hypothesis)。Paget对700多例乳腺癌的转移进行分析后,发现了明显的器官亲和性,并提出了“种子和土壤”学说。学说的主要论点为:肿瘤细胞(“种子”)生长在某种特定靶器官(“土壤”)提供的局部环境及亲和性条件中,一定的“种子”只在一定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这就是器官特异性转移(organ specific metastasis)的原因。1973年Willis 通过大量肿瘤尸检资料为该学说提供了依据。20世纪70年代后,基础医学的迅速发展,极大丰富了这一学说。实验证明,B162F10黑色素瘤细胞只转移到肺,而B162F1黑色素瘤却不转移到肺;我们实验室自建的小鼠前胃癌(FC)只转移到肺,等等。1989年3月在美国休斯顿召开的“癌的演进和转移中的决定因素”国际专题研讨会,对这一学说做了重点讨论。现已证明,原发瘤并不是单一类型的细胞构成,而是含有多个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这些亚群的侵袭能力、转移能力并不一致,并非所有瘤细胞都具有侵袭和转移潜能。这也是20世纪70年代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异质性提出的依据。侵袭性、转移性瘤细胞是瘤细胞与宿主组织或细胞相互作用,不断消长和选择过程中最具有侵袭和转移性瘤细胞竞争存活与发展的结果。转移的形成,并不仅是由于肿瘤细胞对某器官环境的适应性,还包括原发瘤中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瘤细胞亚群存在。因此,转移的形成应指具有高转移潜能的细胞亚群与相应的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对转移瘤细胞与局部和器官微环境的关系已列为专题讨论之列。 二、肿瘤细胞侵袭实验研究 肿瘤细胞侵袭多发生在转移之前,是肿瘤从非恶性变为恶性的关键特征。侵袭的含义有以下特点:(1)侵袭性肿瘤细胞侵占其他组织;(2)其侵占的组织发生变性及坏死;(3)占位及变性的改变在空间、时间上均为进行性的。19世纪末,侵袭的研究基本处于临床和病理解剖学水平。1899年S tiles在乳腺癌广泛外科治疗的论文中提出侵袭的临床重要性。20世纪中叶前期肿瘤的侵袭研究进展缓慢,有人称之为冰河时期(glacial period)。到20世纪中叶后期,研究进展迅速,特别对原发瘤,如基底细胞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宿主中的侵袭行为进行过较详细的显微镜下的描述。 有关肿瘤细胞侵袭性的实验研究包括体外和体内侵袭两个方面。 1.体外肿瘤细胞侵袭研究:早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利用鸡胚的卵黄囊、体腔及尿囊膜等进行瘤细胞的培养。有人用肉瘤180(S2180)和肉瘤37(S237)的瘤细胞接种于鸡胚体腔内,发现瘤细胞向周围组织侵袭,可侵袭到肾、肝、肺、性腺、甲状腺和胰腺等器官,特别是中肾最易受累及。1950年M organ等研制出完善的“199”人工培养基,促使瘤细胞培养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器官培养方法研究肿瘤侵袭的机制。有人将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 B)、新生儿羊膜上皮细胞(F L)与鸡胚中肾组织接触培养,发现中肾组织,包括其腺管壁和小管间的间质,可完全被瘤细胞侵袭。Barski等(1965年)利用鸡胚中肾作为基质(substrate)与不同瘤细胞系共培养,以卵黄膜为生物渗透膜,将中肾和瘤细胞包裹起来,观察了不同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测量瘤细胞侵入的状态及分裂细胞数等。为了在器官中测量出瘤细胞的侵袭能力,Easty等(1974年)把单层培养的瘤细胞系,用胰蛋白酶或乙二胺四乙酸消化成单个细胞,以正常小鼠腹腔细胞作为对照,被培养的细胞用火棉胶碳(colloidal carbon)或3H2胸腺嘧啶核苷标记,与器官块共培养后进行常规切片,在显微镜下测量细胞向器官深层侵入的距离。先测其最近的一点,共测500个细胞,综合求出平均侵入的距离,或计算存在器官表面的细胞和侵入组织内的细胞

3第三专题试题集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A.三反五反 B.农业合作化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A.土地改革 B.调整工商业 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A.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1952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成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总路线提出起,到建成社会主义 8.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9.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 A.利用 B.没收 C.限制 D.赎买 10.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11.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开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C.五四运动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2.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国民经济恢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 1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 A.社会主义范畴 B.资本主义范畴 C.民主主义范畴 D.共产主义范畴 14.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大众同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矛盾 C.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 D.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15.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三大改造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实现工业化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 A.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同时并举

EGFL7与肿瘤研究新进展

EGFL7 与肿瘤研究新进展 来源: https://www.sodocs.net/doc/ff7956784.html, 摘要:EGFL7 蛋白为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分泌因子,它是血管管腔形成所必需的因子,它的缺乏将导致管腔形成受阻,从而影响血管功能的完善。其在早期胚胎的血管中有较强的表达,而在成年人仅在少数器官(如:心脏、肺脏、肾脏)和肿瘤、炎症组织中有高水平表达。在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新生血管的作用十分重大,阻断肿瘤新生血管EGFL7 的表达将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为肿瘤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关键词:EGFL7;肿瘤;血管新生;浸润;转移 0 前言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2]。研究表明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步骤基本相似,包括原发性肿瘤的生长,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细胞的脱落及血管内渗或通过淋巴系统间接进入血液循环,逃避免疫攻击到达新的器官,随后肿瘤细胞通过血管外渗进入新组织,首先增殖形成无血管微小转移灶直至新生血管形成并进一步发展成肉眼可见的肿瘤转移灶[1]。其中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分泌因子在肿瘤从原发灶进入血液以及通过血流进入特定转移部位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3,4,5]。由此可见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将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众多学者报导了一种新的基因——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L7),又称为VE-statin,Neul,Notch4-lik 等,研究显示它在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的管腔形成、功能完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表达改变将影响血管的新生,因此EGFL7 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一大热点。 1 EGFL7 基因和EGFL7 蛋白的结构 Park 以及Soncin 的实验室分别于2003 年和2004 年发现了一个在血管内皮特异性表达的基因[6,7],分别将其命名为VE-statin 和EGFL7。哺乳动物的EGFL7 基因属于一个小基因家族,Soncin 等人[7]用EGFL7 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染色体定位显示人类和小鼠的EGFL7 基因分别定位于9 号和2 号染色体上,RH 绘图证实人类9 号染色体上的EGFL7基因与WI-17482 相邻,位于9 号染色体长臂的末端。小鼠的EGFL7 基因跨度大约为10Kbp,有11 个外显子和内含子,其中包括可选择性的外显子1a 和1b,分别对应EGFL7 编码基因a 和b 两种不同的转录产物,外显子9 的可选择性表达导致了不同克隆的产生。人类和小鼠的EGFL7 蛋白翻译起始点分别位于密码子AUG281-283 和AUG309-311,翻译终止点两者基本相似。EGFL7 基因编码一个相对分子量为30KDa 的蛋白,该蛋白的结构中包含了一个信号肽序列,该序列的出现说明EGFL7 是一个分泌蛋白,在其氨基端有一个EMI 结构,具有调节细胞间粘附的作用[8,9],另外有两个EGF 样结构和富含赖氨酸、缬氨酸的羧基端。EGF样结构是蛋白间识别的关键结构,它可出现在一系列的膜蛋白和分泌蛋白中,如血液凝固蛋白因子Ⅸ、Ⅶ、Ⅹ、蛋白C 的酶、尿激酶等[10]。EGF 结构也与细胞表面蛋白间的识别有关,如Drosophila Notch 和其Delta 受体的识别[11]。一般来说,含有EGF 样结构的蛋白是分泌蛋白或跨膜蛋白或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前列腺素G/H 合成酶例外[12])。Fitch 等人[13]的研究显示在EGFL7 的第一个EGF 样结构中发现了与DSL 结构相似的结构,DSL 结构在Notch的受体中存在。第二个EGF 样结构有Ca2+位点,EGF 样结构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八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最全的纲要复习资料,涵盖本科目所有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 1、[单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单选]在新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共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200多万。 3、[单选]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的解放。 4、[单选]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6、[单选]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没收官僚资本。 7、[单选]1950年5月,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 8、[单选]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任务。 9、[单选]到1953年3月,我国建立了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区达47个。 10、[单选]1951年至1952年“五反”运动开展的领域是私营工商业。 11、[单选]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重工业。 12、[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13、[单选]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 14、[单选]1949年10月2日,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苏联。 15、[单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是1949年——1956年。 16、[多选]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交历史性巨大变化是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7、[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奈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8、[多选]建国初期进行的运动主要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运动。 19、[多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很高营工商业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20、[多选]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21、[多选]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22、[多选]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行贿和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

肿瘤的最新研究及数据统计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最新研究 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了2010年219个登记处恶性肿瘤的登记资料,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上报的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对确定符合要求的登记数据收录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将入选的145个登记处上报数据按城乡、地区(东、中、西)、性别分层,计算各层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然后根据全国实际人口,估计全国主要恶性肿瘤以及合计的发病、死亡相关数据,并对其情况进行描述。人口标准化率按照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中标率)和世界人口结构为标准计算。 我国目前肿瘤负担严重,应继续加强肿瘤防治工作。建立肿瘤监测体系可获取关于恶性肿瘤新发和死亡病例的高质量资料,既能够描述干预和治疗效果的信息,也能够确定具有肿瘤高危因素和不同转归的人群。在面临更加严峻挑战的将来,如果没有这些监测工作的帮助,减轻肿瘤负担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国肿瘤登记覆盖范围较前明显增加,可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恶性肿瘤负担情况。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覆盖面将逐年增加,在我国肿瘤防治工作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癌症防控专栏》特约主任编委、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

全国男、女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 我国城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TOP10 我国农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TOP20

2014年肿瘤登记年报: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2010年入选的登记处共覆盖人群1亿5840余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58.35%,农村人口占41.45%。 ?2010年,全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 ?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5.23/10万(男性268.65/10万,女性200.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184.58/10万。城市中标发病率187.53/10万;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181.10/10万。 ?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8.81/10万(男性186.37/10万,女性109.42/10万),中标率113.92/10万。城市中标死亡率109.21/10万。农村中标死亡率119.00/10万。 ?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女性甲状腺癌呈上升趋势。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

对 “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平利中学陈保顺 在新课改的进行过程中,作为奋战在讲台上的一线教师,光凭一腔的热情是不够的。面对种种新生的思想和极具冲击力的种种声音,我们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静地思考,理性地对待,绝不能一味盲从。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曾有过一些困惑、思考和体会,今天把它写下来。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 有一段时间,阅读教学中我套用别人的经验,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点几个语文基础强一点的学生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再让学生个人读、齐读一下课文或段落,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录像片断一放,最后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几分钟,我来做一个无关痛痒的总结,一课就上完了。课后找学生谈心,学生说毫无收获。 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感悟的效果也不同。这其中有自身的生活经验、感悟的直觉能力、阅读的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探究、质疑,将感悟引向纵深。 读,尤其是诵读,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但除了读,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是必须彻底废止的,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语言训练是不应当废止的。有效的感悟,离不开语言训练。

高质量的阅读,尤其是创造性阅读,仅仅只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的开始,而不是阅读的终止,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仅有形象性的感受,没有理性的思考,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可能深入的。如果说,目前高考中考阅读命题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就可以说明一般意义上的感悟只是阅读任务的一部分。仅仅依靠感悟,高考中考阅读题大多数是不能完成的。 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次要位置,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是不是走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误区?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即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则是根本不进去,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作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我认为既然是阅读教学,阅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感悟解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主要的根本的任务服务。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技巧课,而是在血肉丰满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活动是在一种“场”、一种情景中进行的,正是文本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情景、这个“场”得

中国人的十个等级

中国人的十个等级 《关于经商治学为官的“三选一”》 ——一个大学毕业生的选择 信力建 在金融风暴席卷之下,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就像去年南方的冰灾一般突然冻结,但无论如何严峻,寒冬过后都是春天。只要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形势越严峻,越有助于学子们冷静地权衡利弊,作出明智的选择。我以一个教育工作者兼社会观察者的身份,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个人意见,希望大学生朋友和家长们能够从中得到些许启发和助益。 工农兵学商吏各领风骚十数年 五十年代初期学者很风光,延续了民国年间重视知识分子的传统。另一因素是知识分子通常左倾,在土改和三反五反期间,相对而言知识分子阶层与新政府关系最为融洽。那个时候大学生毕业之后去当中学老师,月薪可达80元,比机关和工厂的两倍还多。1957年的反右运动不仅打倒一批知识分子,也把知识分子的经济待遇打下去了,从此风光不再。 大跃进期间,不仅饿死数千万农民,城乡二元体制也建立起来。六十年代,进国营工厂当工人“吃国家饭”,成了数亿农民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在苏联的援助下,国内的兵工厂初具规模,再加上国家资源集中投入其中,进兵工厂成了根红苗正的权贵子弟首选。 七十年代,军装成了流行时装。军队成了躲避上山下乡和社会动乱的场所,当兵成了年轻人的最优选项。后来被称作“永不落空”的群体,多半在文革初期当过一轮保皇派红卫兵之后进了部队。文革后期军人出场收拾动乱残局,各个关键部门军人充斥,权倾一时。 八十年农民终于迎来了舒心的日子,机会成本为零的农民成了最先活跃的经济主体。无论沿海走私的渔民,还是温州的家庭作坊,或者苏南、珠三角的乡镇企业,以及农村种养专业户,都是在那个时期最为辉煌。“造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九十年代,大陆正式引入新加坡的亲商原则,开始尊重私人产权,商人成为最受人仰慕的社会角色,大批精英阶层下海经商。乡镇集体经济在港商台商和私营经济的冲击之下,每况愈下,纷纷破产。农民的唯一资产——土地被政府剥夺了处置权,离乡别土外出打工成了农民无奈选择。 二十一世纪,在日益沉重税收和严苛的行政管治压榨之下,民营企业风光不再,垄断国企喧嚣尘上。富豪榜成了杀猪榜,下海经商创业不再是学子们的主动选择。眼看着官员们工资福利直线上涨,公务员考试愈来愈热。 回顾近六十年历史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放在较长的时段来看,有“永不落空”的家族,没有永远兴盛的行业。因此,大学生择业的时候,对社会的发展要有前瞻性,与其打破头挤进热门行业,不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行业。 中国仍是身份社会 择业之所以让国人焦虑,在于中国仍是一个身份社会。所谓身份社会,是指个人权利与所从事的职业和家庭出身有关。家庭出身对事业成败起到关键作用,择业成败反过来又会影响身份升降。可谓一着不慎,祸及子孙,怎么能不焦虑? 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状元与状元之间地位差别是很大的。元代有人戏言: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这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评价的。官和吏算是“对国家有贡献”所以地位最高;僧、道、医对社会和谐有贡献,地位居次;工、猎、民是国民主体,供养了上层社会,也算有贡献;儒、丐不但不事生产,还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地位最卑贱。 上面说的是封建皇权社会,莫以为现在就平等了。实际上身份鸿沟不仅没有弥平,反而拉大了。过去虽然有等级,但是国民绝大多数是农民,只要够勤劳不用担心被亲人邻居鄙视。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八章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 1、[单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单选]在新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共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200多万。 3、[单选]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的解放。 4、[单选]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6、[单选]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没收官僚资本。 7、[单选]1950年5月,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 8、[单选]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任务。 9、[单选]到1953年3月,我国建立了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区达47个。 10、[单选]1951年至1952年“五反”运动开展的领域是私营工商业。 11、[单选]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重工业。 12、[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13、[单选]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 14、[单选]1949年10月2日,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苏联。 15、[单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是1949年——1956年。 16、[多选]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交历史性巨大变化是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7、[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奈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8、[多选]建国初期进行的运动主要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运动。 19、[多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很高营工商业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20、[多选]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21、[多选]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22、[多选]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行贿和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23、[多选]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外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一边倒方针。 24、[多选]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除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外,还有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5、[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答: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办从此站立起来了。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可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共和国史简答题

简答题 其中,1.高铁梅,杨昕湄提供: 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包括哪些内容2.张娜,郝敏提供:简述1958北戴河会议主要内容3.张美,徐淇樟提供:对八个月纠左工作应如何认识4.韩冬雨提供:简述邓小平领导的全面整顿的成果、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建国后土地改革运动有哪些特点5.唐文灵提供三反五反运动的意义、李梦华提供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剩下的都是陈璐阳提供的,感谢十位同志的卓越贡献! 一、简述建国初期我国三大外交政策:1、“另起炉灶”: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一边倒”: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二、反右倾运动造成哪些严重危害:1、它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共产党内,把党内斗争视同阶级斗争,并大大发展了从反右派斗争后出现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2、它粗暴的践踏了党的组织原则,打击了一大批敢于实事求是的反映情况,提出批评意见的党员和干部,严重的破坏了党的民主生活传统,导致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不良风气的恶性发展。3、它还打断了第一次郑州会议以来的纠“左”进程,使“大跃进”以来那些“左”的思潮重新抬头,进一步泛滥,这就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三、简述人民公社的特点:毛泽东将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概括为“一大二公”。 1、公社规模大,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它既是一个经济单位,又是政权机构,既负责组织全社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又要管理工农商学兵政党各方面工作。 2、公社在所有制方面公有化程度高。 3、公社化之初,在一些地方的公社中实行过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4、公社化初期,大力推行所谓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把公社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单位,公社可以统一指挥调动。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1、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及其他财产,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翻身解放。2、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3、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4、农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革命与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农工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抗美援朝提供了人力、物力的支持,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五、为什么说两个凡是方针是错误的:1、两个凡是方针是以当时传达党中央声音的权威方式公布的,它的推行,既给揭批“四人帮”划定了界限,也使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工作受到严重干扰。2、两个凡是方针没有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教条主义,不实事求是。“两个凡是”既不足以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更不可能使党从极“左”思想教条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开创新的工作局面。3、两个凡是方针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违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论,具有个人崇拜的问题。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动态与展望_图文(精)

空堡匿堂苤壹!垒塑笙!旦堑旦筮竖鲞筮!塑塑!!!堕型』生!i塑:&垒型!翌堑:垫塑:y堕:!!:型!:!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动态与展望樊嘉邱双健 恶性肿瘤(肿瘤微环境由肿瘤细胞和其周围 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固有及特异性免疫细胞、肿 瘤血管和淋巴管结构的组成细胞、组织特异性的间 叶细胞及它们的表达产物、代谢物质等成分构成,是 肿瘤发生、生长的局部环境,除肿瘤细胞以外的所有 成分统称为肿瘤间质。 肿瘤是以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和细胞恶性增生为 基本特征的“多基因病”,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 环节的逐渐发展过程,涉及细胞本身变化及外界因 素两个根本方面。微环境中癌细胞与间质问存在不 同层面、不同环节的相互作用。就癌细胞而言,间质 可影响其从发生到转移的全过程,对肿瘤起增强或 抑制作用。就间质而言,肿瘤可导致其理化性质、成 分、细胞因子构成等发生改变,形成一个尽可能有利 于、甚至促进肿瘤生长的微环境。这种相互作用贯 穿肿瘤生长的始终,发生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

不同环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肿瘤与间质相互适 应、相互作用,甚至相互利用,表现出“亦敌亦友”的 关系、呈现高度的动态平衡Hj。因此不能孤立地离 开肿瘤局部环境来看肿瘤,也不能忽视肿瘤而片面 地看微环境。从某种角度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并 不是生来就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变甚至是 可逆转的。微环境也同样如此。正确认识肿瘤微环 境,把握肿瘤与间质相互作用的实质和关键,对于准 确认识肿瘤起始、演进和转移的全过程,了解肿瘤发 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好肿瘤的诊断、预防、干预治 疗等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口…。 一、微环境研究溯源 人们对肿瘤的认识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但建 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肿瘤学却只有百余年历史。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特别是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最近十余年来基因组 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各种“组学”的发展,肿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07039 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中国史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一)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抗美援朝运动 3、“三反”“五反”运动 4、土地改革运动 5、统购统销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简称“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任务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加强同全国各族人民和民主党派、港、台同胞及海外华侨的革命统一战线。1949年9月21日,首次“政协”会议在北平开幕,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五百八十五人,候补代表七十七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及其他爱国分子。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政协”不再代行“人代会”职权,但仍然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 2、美援朝运动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美帝国主义、支援朝鲜、保家卫国的运动。1950年美帝国主义支持南朝鲜进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纠集“联合国军”,在朝鲜仁川登陆,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并且美国把第七舰队派到台湾干涉中国内政。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发出抗美援朝和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治志愿军,入朝和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美国侵略军。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声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群众运动,并成立了抗美援朝总会。在朝中人民军队的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不断遭到失败,于1953年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朝中人民军队取得抗美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胜利结束。 3、“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反行贿、反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运动结束。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打退了不法资本家的进攻,巩固了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建立了工人监督,并实行民主改革,对工商业者普遍进行了手法经营教育,创造了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挽救了一批国家干部,起了清楚旧社会污毒和移风易俗的作用。 4、土地改革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农民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把抗战时期减租减息的政策变为没收部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接着在解放区掀起彻底的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土改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为建国前后解放新区的土改提供了政策指导。土改彻底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广大翻身农民生产热情和政治觉悟大为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5、统购统销 中国对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之一。1950年开始实行。统购,是国家对某些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商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的政策。通过统购,割断了私营工厂与自由市场的联系,使资本主义这部分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包销,是在一定时期内有国营商业部门对私营工厂所生产的全部或部分产品包下来代为销售。通过包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资本主义剥削,是私营工厂的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纳入国家计划。1954年后,通过包销成为公私合营形式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