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反思的深度决定你的认知高度

反思的深度决定你的认知高度

反思的深度决定你的认知高度
反思的深度决定你的认知高度

反思的深度,决定你的认知高度

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一、向内求,学会跟自己要反馈小慧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对产品的包装从文案到设计,她一手包办,可以说是公司的“核心力量”。领导对她赞赏有加,包装的产品经常很快就能上线。但不知道为什么,产品销量就是提高不上去,没多久,公司就干不下去了。小慧的实践经验丰富,对新公司的产品业务很快就熟悉了,但随着接触业务的增多,小慧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经常自己觉得很不错的方案就被否定了,并且还是她认为比之前做的好的,这让她很是苦恼。她跑来问我:“是不是新公司对我有什么误解啊?不然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把她修改前后的文案拿来对比,确实比之前有进步,反观她之前的方案,基本都在同一水平。小慧其实很有潜力,但之前缺少市场的反馈,总是用老一套的思路做事,一成不变,虽然一段时间内可能收获颇丰,但时间长了,弊端就露出来了。尤其是现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市场用户的痛点需求也在跟着变化,如果不想被淘汰,我们自己也要跟着相应的改变。《一分钟经理人》作者兰迪·波什说:“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小慧先是转变了怀疑公司对她有误解的想法,从得到的反馈中挑出关键词,对照自己的方案和

活动流程一步步检测,她发现有些细节本就是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但自己却不自觉的忽略了。然后小慧专门给自己列了一个问题清单,当一个方案成型后,她会顺着问题清单挨个检查,一段时间后,小慧的方案被修改的次数越来越少。其实外界反馈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堆信息,只有经过大脑认知的过滤,才会在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观念和行为。有时候还不一定能从外界得到反馈,所以我们更要学会跟自己要反馈,向内求,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反思。二、反思不只是总结,而是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穷查理宝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卖的鱼肉叫卡奈森鱼肉,而另一个知名公司也叫卡奈森。(类似百度和百度烤鱼的关系)。卡奈森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想收购这个鱼肉品牌。每次卡奈森公司的人跑过去跟那个家伙说给他20万美元,他说他要40万;4年之后说给他100万,他说他要200万……就这样一直讨价还价,卡奈森公司一直没有把那个商标买下来。最后卡奈森公司的人无奈地跟那个卖鱼肉的人说:“我们打算派我们的质量检查员到你的鱼肉厂,以确保你生产的鱼肉都是完美的,所有的费用我们自己出。”那个人非常高兴,很快就点头同意了,他的鱼肉厂得到了卡奈森公司免费提供的质量管理服务。同一件事,不同的解读,就形成不同的认知差别。停下来想一想,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当事者,你还能从中收获什么呢?我询问身边的好友,给出的答案各不

相同。朋友A站在那个卖鱼肉人的立场上,她会想商场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接受收购),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诱惑(20万、100万),做好自己,更好的还会出现(得到免费的质量管理服务)。朋友B站在卡奈森公司的立场上,他会想钱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公司想解决“维护品牌形象”,就是要保证这个鱼肉的质量,所以不一定要收购。从一开始就往这个方向走,或可以通过质量管理服务做宣传,提升卡奈森公司在民众心中,注重质量的形象。这两位朋友说的都很好,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和查理·芒格对这件事的解读放在一起看,才能将心中的那层迷茫捅破。如果你给某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商标,你就创造了巨大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对文明社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正如你看到的,卡奈森公司为了顾惜自己的声誉,甚至不惜去保护那些不属于他的产品。查理·芒格很善于从全局来解读,如果他是故事里的当事人,也会想办法摆脱自己的立场,从这件事中抽象出一个普世规律:激励机制。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用到物质和精神激励,这里便能看到,精神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更有效。像电影《红海行动》里的“蛟龙突击队”,幼儿园的“小红花”,企业里颁发的“销售精英队”等等,都在精神层次授予一定的名誉,为保护这名誉,轻者谨慎自己的言行,重者甚至可以视死如归。有效的反思,就是锻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推动大脑深层次的思考。而“黄金思维圈”思

考模型,是帮助我们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我们回过头来,以上面提到对案例的解读为参考,一般人把整件事的过程和结果记下来,只是事情的表象,即what层面。而像朋友A和朋友B就会在这件事情上稍加思考,总结一点经验,提供一种如何解决问题或如何实现我们想要的思路,即how层面。查理·芒格是更深层次的反思,他可以从这件事剥离出一个规律来,一个可以适用于其它生活场景的基本规律,甚至可以解释很多其它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即why层面。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作者成甲把这个反思的过程叫做“拆生活”,我们拆出来的是经验,是认知,拆的越精细,反思的就越深,那么认知提升的也就越高。三、反思是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著名的“二八定律”,把80%的时间花在那些值得反思的20%的事情上,也是成立的。成甲老师曾经遇到一个景区扩建的项目,景区负责人收到几份策划方案,询问他是否可行。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停下来询问对方:“为什么要开发二期项目?”经过深入沟通,原来景区虽然游客不少,但是并没有赚到钱,想通过二期项目来增加收入。这个带着客户反思的过程,就把问题从“哪个方案可行”,转变到了“如何提高景区收入”的根本问题上。通过进一步对景区的了解,其实仅仅通过小比率的提高景区门票价格,就能增加盈利,至于是否继续扩建,则可以根据提高门票价格后的实际情况再定。一个好问题就能提供一个好思路,而一

个有效的反思往往能提供四两拨千斤的动能。其实说到反思,很多人是不屑的。“我那么忙,那么多的书要看,那么多的线上课程要听,哪有时间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呢?”这样的人往往在忙碌中丢失了方向,忘了自己究竟是为什么开始的了,一边对自己在做的事耿耿于怀,一边又停不下来。雨果曾说:“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反思就是一种无形的劳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只在于认知的多少,而在于对以往经历的有效反思,在于从反思中获得的认知差。《好好学习》的推荐人之一,罗辑思维创意顾问小马宋老师说:“这本书能给那些沉得下心来学习的人一种‘方便法门’,几年下来,你才会体会到:慢慢来,比较快。”而反思就是这些法门之一。四、反思从小事做起王小波说:“思维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乐趣。”特别赞同这句话,虽然刚开始反思可能达不到查理·芒格的深度,但思想的肌肉也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变化,感受那份豁然开朗的乐趣。我们不一定要在发生大事后才去反思,因为在决定关键时刻表现的,都是平常一点一滴小事的积累,像临场发挥、沟通的技巧以及心态的调整等等。所以反思要从小事做起,在《精进》这本书中也提到,反思要及时,“低头想一下就可以了,哪怕这个过程只有半分钟,也比你不反思要好很多。当然,最

好是能把反思的主要结论写在纸上,以便查阅。”成甲老师对团队的一项要求就是,每天必须写反思日记。你可以按照“黄金思维圈”模型设置模块,如今天发生了什么(what)——我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how)——为什么会发生(why)——对我今后有什么启发。也可以模仿佐藤传的“九宫格”日记,每个格里是不同类别的信息,没类不同的信息又都可以按照“黄金圈思维”分模块。反思日记重在有效,它不是流水账,也不限制一定的形式。坚持深度反思,锻炼你的思维肌肉,最终带给你的,将会是强大的隐形竞争力。从小事开始反思,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你开始的那一刻,你就给自己播种了一粒认知的种子。用反思不断的去浇灌,思维肌肉就会越来越发达,认知层次也会越来越高,终将在某一刻,带给你爆发式的成长。本期话题你经常反思吗??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留言点·赞前2名送U型枕或毛巾礼盒哦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原创不易,随心打赏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深度格局决定结局

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高度 决定深度,格局决定结局。 [ft=,+0,]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性格决定命运,气度 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深度,格局决定结局。思想决定一切,播种正面积极的思维,才会收获健康成功的人生;一 种良好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强。现在的企业在拼命的培训员工,其实现在人缺少的不是知识和技能,[ft=,+0,]而是心态,因为知道不等于做到。现在和大 家分享 [ft=,+0,]成功人士都具备的15种良好心态,祝您成功: [ft=,+0,] [ft=,+0,]一、归零的心态 所谓归零心态,就是完全放下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这种人一直活在过去,其最大的特点是拿原来拿昨天和今天来比较。沉浸在过去不能自拔。念念不忘,不堪回首,特别是失恋的人,跳楼上吊,要死不活的。就是不能很快的放下自己。经验固然是好事,是财富,可以避免一些弯路和损失,但是我们不能死死不放,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放下自己。特别是在我们做培训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抱着挑剔的心态去上课,他们谈的最多的是和以前的培训做比较。到最后竟然不知道今天培训的是什么。我们要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想做什么?2.我能做什么?3.我该做什么? 把自己一步步的进行规划,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所有成功的人,无不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开拓出来 的。 [ft=,+0,] 二[ft=,+0,]、学习的心态 一个学习的心态很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每天产生的信息要一个人学1100年才能学完,并且知识又在以40% 的年淘汰率更新,将来的机会是属于会学习的人。有句话说:成功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而只有学习才能决定将来。从国家到企业,从团队到个人,都拼命的在学习,在充电,于是报班,买书,拜 师…… [ft=,+0,] 三、创新的心态 相信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着通,痛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单双眼的深度知觉 1、引言: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 远近的反映。视网膜虽然是一个两维的平面,但人不仅能感知平面的物体,而且还能产生具有深度的三维空间的知觉。这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的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悉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线索,单凭一只眼睛观察物体也可以产生深度知觉。用视觉来知觉深度,是以视觉和触摸觉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联系为基础的。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但个体在知觉对象的空间关系时,并不完全意识到上述那些主、客观条件的作用。 2、方法 2﹒1被试 同一年龄段被试共五人参加了实验,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本科生,19-21岁,三女两男,随机分配实验。 2﹒2仪器与材料 霍尔·多尔曼深度仪,书本 2﹒3实验程序 2﹒3﹒1让被试用双眼观察,将深度知觉仪上固定的小棍作为标准刺激,可以运动的小棍作为变异刺激。被试坐在离仪器窗口0.5m处,双眼与窗口水平。 2﹒3﹒2然后告诉被试:“你坐在这里能看见前面仪器的窗口里有三根垂直的小棍,请你调手边的遥控器,调节中间那根棍的远近,当你用双眼观察时觉得它与左右的小棍离你同样近为止。请你按这种方法重复做,每次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2﹒3﹒3主试每次讲变异刺激都调到显然比标准刺激较远的位置,但各次的起点各不相同。这样共做五次。变异刺激的方位按预先的安排进行。每次记下被试的结果: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的距离(mm),即误差。 2﹒3﹒4让被试用优势眼(单眼)观察,按以上方法调节小棍,共做10次。 2﹒3﹒5让被试再用双眼观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10次。 2﹒3﹒6换被试,重复做。 1、结果 被试性别双眼平均误差(mm) 单眼平均误差(mm) 1 男0.16 3.37 2 女0.2 3 1.91 3 女 2.91 2.97 4 男0.3 5 1.92 5 女0.3 1.97 1、讨论

深度反思漏检漏修

深度反思漏检漏修 为深刻吸取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我二维修部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这一举措如振聋发聩的警钟鸣响在我们的耳畔。 通过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的教训,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深深的感到自身工作现状与领导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基础、管理、控制等方面还没完全跟上地铁发展的节拍,在思想上、作风上及工作态度上距新形势、新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下面,就结合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教训,本着“深反细思,真查实改”的原则,对本维修部一年来的工作认真做以反思。 一、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给自己的警示 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是典型的多层次隐患、多方面失控、管理失误造成的。地铁轨道线路备遭到严重损坏,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多方面失控、管理失误,严重疏漏造成的,严重的教训警示我们安全第一思想移位,必然使安全意识弱化,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必须使事故有机可乘,安全逐级负责制“断层”,必然使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言而喻,如果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底,达不到上下一致的声音,安全生产就不可能有保证。 二、对照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反思思想认识 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的发生决非偶然,事故是责任心不强引发的,是思想观念不强导致的,通过反思使自己认识到随着新体制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安全思想认识需不断提升,老的观念、老的安全思想认识已经不适应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要求,从我们自身来讲,在思想观念上还有一定偏差。满足现状,对他人的教训吸取不深,在长期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思想上产生了麻痹,一年来,二维修部在安全上比较稳定,全年消灭了危及行车设备隐患,加之工作量递减,安全系数较高,自己在某种程序上产生了一种稳定态势,没有把安全第一思想时时根植心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还存留在自己的脑海中,拿“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没事当有事”的思想观念还没真正树立;通过这次大反思,一定迅速转变思想观念,清除自身的麻痹大意思想,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各项工作抓好。 三、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反思领导能力 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教训,对照工作职责和项目部领导提出的“六个到位”、“六个亲自”来反思,还存在着标准不高,作风不实等问题,逐级负责制还没完全落到实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安全第一的实质性认识不足。这是运营安全一切问题的总根源。作为维修部安全维修的责任人,却对安全第一缺乏实质性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表现之一对安全第一思想的内涵缺乏深刻理解。抓安全“第一的位置”有所偏移;抓安全“第一的精力”有所旁顾;抓安全“第一的标准”有所放松;抓安全“第一的投入”有所削减;抓安全“第一的教育”有所忽视,结果导致问题频繁发生。尽管工作布置了,但措施不具体,调研和跟踪不及时;尽管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思想上落实的问题。主观上存在着依赖、依靠思想,就是依赖于执行人的汇报,没完全做到亲历亲为,所以在安全上虽然采取了防范措施,但重复的、低级的错误演变成不能被人理解的失误。随着项目部结构的调整,自己不能从主观上

《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读书体会

《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读书体会 近段时间在我们工作室的建议下,翻开这本由中学高级教师许传利撰写的教育书籍,感受颇深。这是一本重在中学教育的书籍,它所折射出的教育原理、教育思想、方法等对我们高中教师日常教学和工作影响深刻。 开篇的教育热点探讨如“禁补令”为何成了“禁不灵”。初中和高中的“中考及高考”的升学压力大,也在无形中成为广大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沉重包袱。为了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成为佼佼者或者不被淘汰,家长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施压,报各种补习班;老师能做的就是执行领导的施压政策,完成指标;学生能做的就是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事实上,不管是教育所涉及的任何一方,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在这个社会脱引而出,或者说有一席之地。说得更白点,就是这个社会的各项制度,如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用人制度等等,无一不反映出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刻苦学习,拼尽全力考入好的大学。对于此现象,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的我们感到无比痛心,素质教育的旗帜高高挂,应试教育却依旧深入人心。 在“问题生”更需关怀中提到经济学中的名词“边际效应”。何为“边际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对于需要或缺乏某种东西的人来说,给予其这样东西的附加值远比给予不需要

或者不缺乏的人要大得多。将这一效应应用于教育中,也就是说对于“问题生”“后进生”,他们缺乏老师的人关心、鼓励、表扬;而优等生则对老师的表扬与关心早已习以为常,无论老师再怎样发自内心的赞扬,优生都不以为意,因为他们“娇生惯养”惯了,而对于“问题生”,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眼神都会成为他们肯定自己的源泉。对于“问题生”,他们之所以成为问题生,是因为所有人对他们漠不关心,冷嘲热讽,家长如此,老师如此,就连同伴也如此,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如果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能发现这一点,多对他们爱护、关怀、理解、体贴,他们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并逐步朝向正常转化,这一过程也可以与家长沟通,家校共同努力,使得问题学生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肯定自己,进而督促自己向优生发展,因此,对问题生的转化,情感教育很重要。 下面我摘录一些许老师的观点和语录,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1师生关系的零距离与温热有隙效应。零距离由此衍生出一些非理性的做法和一些形式化的操作,违背了教育规律,于切实改善师生关系无益。无数事实证明,追求“零距离”在理论上是值得商榷的,在实践中是应当缓行的,在后续影响上是令人担忧的。保持距离,适度交往是人际关系的适度准则。教师还是应该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好,保持“亲

决定人生高度的10句经典台词

决定人生高度的10句经典台词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小人物,另一种是大人物。小人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大人物雄心壮志,永不言败。事实上,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深度或者质量不同。下面的十句经典电影台词给了你思考问题的线索,be somebody or nobody, the choice is yours。 1、"There is no certainty, only opportunity."V for Vendetta (2005) - V (Hugo Weaving) 没有一定会怎样,只有可能会怎样。--《V字仇杀队》,V(雨果?威明) 2、"A good plan today is better than a perfect plan tomorrow." Wag the Dog (1997) - Conrad Brean (Robert De Niro) 今天的好计划胜过明天的完美计划。--《摇尾狗》,康拉德?布瑞恩(罗伯特?德?尼罗) 3、"Failure is never quite so frightening as regret." The Dish (2000) - Cliff Buxton (Sam Neill) 比失败更令人恐惧的是懊悔。--《天线》,克里夫?巴克顿(山姆?内尔) 4、"It's what you do right now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Black Hawk Down (2001) - Jeff Struecker (Brian Van Holt) 你现在所做的是改变现状的关键。--《黑鹰降落》,杰夫?(布莱恩?范?霍尔特) 5、"No point in punching things you can't see." Cinderella Man (2005) - James Braddock (Russell Crowe) 打击那些你看不到的东西没有意义。--《铁拳男人》,詹姆斯?布拉德克(拉塞尔?克劳) 6、"instantly talking isn't necessarily communicating."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 Joel Barrish (Jim Carrey) 说个不停不一定是交流。--《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乔尔?巴瑞士(金?凯瑞) 7、"It's not who you are underneath, it's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Batman Begins (2005) - Rachel Dawes (Katie Holmes)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10100330317 宋时宇摘要 本实验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大二10名学生,5男5女。实验探究了双眼和单眼(优势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的视差角。实验结果发现单眼双眼深度视觉存在显著差异,双眼明显优于单眼的深度视觉。男女性别对深度知觉没有显著影响,而被试间的个体差异显著。 关键词深度知觉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双眼视差角 1.引言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多种多样。主要有:1)单眼视觉线索: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阴影,运动级差,结构级差等。2)双眼线索: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两种。3)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当人看远近不同的平面物体时,由于两眼相距约65 mm,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它都偏向鼻侧。这样,不再同一平面上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便成为双眼视差。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以往对于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三针实验。此实验是由黑姆兹设计的。以两针为标准,被试在一定距离外,调节第三根针,使之与前两针在同一平面为止。黑姆兹的实验证明像差阈限小于60角度秒。(2)霍瓦――多尔曼深度实验。1919年由霍瓦设计的深度知觉测量仪,代替三针实验。霍瓦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眼平均误差为14.4mm,单眼达285mm,单双眼误差比约为20:1。深度知觉阈限用双眼视角差来表示。本实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 2.实验方法 2.1 被试:本实验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四名大二学生,两男两女。 2.2 实验仪器:EP503 深度知觉测试仪 2.3实验程序: 2.3.1:被试坐在仪器面前,手握开关盒,眼晴与观察窗保持水平,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仪器内部三根立柱中两侧的立柱为标准刺激,标准刺激对应的尺度0位与被试距离为2米。以中间一根立柱为变异刺。 2.3.2指导语:这是一个深度知觉测量实验,你能从深度知觉实验仪的窗口里看到三根垂直的黑色立柱。二侧的是标准刺激立柱,中间一根是可由你操作前后移动的变异剌激柱,你的任务是用优势眼观察,即是你觉得视力好的一只眼观察(或者用你的双眼观察),操纵遥控器,调节变异剌激,使其和两侧的标准刺激离你同样的远近。按此法做多次,要求都是一样。 2.3.3中间的立柱先由主试调到某位置(起始位置每次要随机),然后由被试根据观察,自由调节到他认为三根立柱在同一平面上为止(可来回调)。主试记录误差(取绝对值)。在双眼视觉的情况下,进行20次实验,其中有10次是变异刺激(可移动立柱)在前,由近向远调整;有10次是变异刺激在后,由远向近调整,顺序及起始点随机安排,求出10次的平均结果。 2.3.4按照上述程序,再做单眼视觉实验20次,并求出平均结果。 2.3.5更换被试继续实验。

深度知觉实验

认知风格对重量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 摘要: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以34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首先使用EP705棒框仪对其认知风格进行测试,而后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感觉阈限。这些被试中有女生30名,男生4名。分析后结果表明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所测出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阈限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 关键词:认知方式;重量差别感觉阈限;棒框实验;恒定刺激法 1前言 本实验是教学实验,旨在锻炼同学们运用EP705 棒框仪进行对认知风格的测试能力和将心理统计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认知风格( cognitive sty le)的最早研究源于瑟斯顿( L. L. Thourstone), 其后, Allport认为它是个人典型或习惯性地解决问题、思考、知觉、记忆等的模式, Tennant认为它是“个体的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方式”。现在心理学通用的定义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智能因素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积极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从20世纪40年代早期到80年代, 是认知风格研究发展的黄金时期, 已存在的命名认知风格类型就多达三十多种。Riding等人1991年通过系统地分析人们对于认知风格的描述、对它们的测量方法和它们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有关模型间的相关性,将其综合为两个重要的认知风格维度, 即整体-分析(Wholist- Analytic)维度和言语-表象( Verbal 2实验 2.1 被试 本研究所用被试均从南师大教科院应用心理专业2009级学生中选取,其中包括9名男生和46名女生,其视力均正常或矫正正常,无色盲,但是不排除裸视具有“散光”特征的被试。 2.2 实验仪器 对于深度知觉的测定采用EP503深度知觉测试仪。 2.3实验设计

40148011深度学习教学反思与评价

评价: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把地理能力运用于生活中。教学过程中多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感受地理,学习地理,进而应用地理于生活。如,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农业,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最后根据自己所学能够较为合理的安排本地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他们会用稚嫩的语言表述大道理------学生讲出来的道理往往更通俗易懂。本课中注重放手给学生,通过语言或图像引发学生的思考,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加以教师设计层层深入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 重点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及组间竞争交流来突破。根据不同环节不同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长为中心,共同探讨交流。基础问题和重点设置为A层,小组长负责要求小组内全员通过;能力提高的问题设置为B层,各小组根据各组情况,在完成A层的基础上,继续探讨B层。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又做到了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还突出了分层教学,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 反思: 1.本节课我准备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满以为效果显著,结果不是这样,学生很多东西没有理解到。 2、虽然将农业的分布在图上明确展示,但学生还是很陌生,究其原因是没有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看图,初中地理图形很多,也很重要,学生要多看,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保障。另外,农业和气候,地形,经济活动,传统习惯等都有关系,其分布原因在简短的时间是很难讨论完成的。 3、南北农业的差异,虽然是在阅读材料中,光让学生自己去读,也是不够的,老师点评也应到位。 4、由于时间没把握好,虽然把本节知识结构展示出来,但没有设计足够的练习题,这是以后教学要注意的方面。 5.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有待提高。 6.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没能全部调动起来,今后应加强。

《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读书摘记

《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读书摘记 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细节的思考者。 所谓“唯新主义”,就是“凡是新的就是好的”、“凡是新的就要紧跟”,在唯新主义的背后,隐藏的是形式主义泛滥,务虚之风盛行,教育科研出现“新”的“负增长”。所以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改强调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不应全盘否定过去的成绩,对传统教育应扬弃,而不应该“粉碎”或“颠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公开课、既有学生妙趣横生的小品表演,又有学生精彩纷呈的哲理对话;既有前卫的多媒体三维空间演示,又有新颖的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既有教师诸多的赞扬声,又有学生空前的热闹劲,就是没有字、词、句的落实,没有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教授。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学习)方式庸俗化、片面化、简单化。以语文为例,以时髦的集体讨论代替传统的个体背诵是极不合适的。传统教学之所以十分重视背诵,因为背诵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记忆,提高理解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规范语言,提高表达力。新课改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在基础教育阶段,让中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目标。如果忽视基础,那么“更上一层楼”的理想就会化为泡沫。素质教育不能建立在忽视甚至否定基础训练之上,在义务教育阶段成其如此。创新必须与继承、提高必须与基础辩证统一起来,在比较扎实的基础上提高,以提高来促进基础的进一步扎实。 课程改革对基本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而强调培养人的能力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积极态度的基础。

我们除了要听示范课、公开课外,更应多听老教师原生态的随堂课。这对开启教学思维、顿悟教学灵感,缩短磨合期,迅速“断乳”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听课要“热身”不要“净身” 。打算听谁的课、听哪节课、应带哪些相关材料听课,听课者要一清二楚,最好事先将有关课本找来预习一下,想一想如果是我来上这节课,准备怎样处理,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从而找出自身的差距和执教教师的闪光点。切不可“零储备”地盲目地听,不理解教材体系,不熟悉教材内容的听课无疑是不会有多大收获的。 要“智取”不要“索取” 。在向老教师请教时不能死缠烂打地“索取”,因为再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前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做准备,新教师如果不识时务地任意侵入其思维领域,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单双眼的视深度知觉

单双眼视深度知觉 2007年05月09日星期三 12:43 摘要本次实验使用深度知觉测量仪比较了两名女性被试单双眼在辨别远近中的差异,并学习了测量视觉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方法,探讨了单双眼对视觉深度知觉中的影响。全班被试实验结果表明,双眼和单眼辨别远近的能力有显著差异。关键词:单双眼视深度知觉辐合角差 1 前言 最早的深度知觉实验是H.von Helnholtz设计的三针实验。他将两根针垂直地固定在同一距离上,让被试移动处于它们之间但不在同一距离的另一根针,直到是他看起来刚刚和那两根针一样远为止。这跟针和那两根针的连线的垂直距离,就是深度知觉的误差。 1919年H.J.Howard设计了一个深度知觉测量仪,代替三针实验。这个测量仪上有一根固定的棒,在它的旁边还有一根可以前后移动的棒。被试在6m远处通过一个长方形窗口只能看到这两根半棒的中间部分,让他拉动一根绳子来调节可以移动的那根半的位置,直到他认为两根棒一样远为止。两根棒的距离之差,就是深度知觉的误差。Howard用恒定刺激法,取75%点作为阈限,测定了106个被试,结果发现,双眼的平均误差为14.4mm,其中误差仅5.5mm的有14人;误差有360mm的有24人。但单眼的平均误差则达到235mm,单眼和双眼平均误差值比为20:1。这足以表明双眼在深度知觉中的优势。 1934年,L.S.Woodburne用光的细缝代替棒,而光的细缝可随距离变化,使网膜像始终保持恒定。实验结果也证明深度知觉的阈限大约是2.12弧秒。 如用长度(mm)表示深度知觉的误差,就必须注明测定时的观察距离有多远。为了简便起见,深度知觉的误差常用辐合角的差来表示。辐合角是双眼视轴在注视点出现相交所形成的夹角。被判断为等远的两个物体所形成的辐合角之差,就可以作为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指标,辐合角差的计算如下: A和B是由被试判断为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它们和被试的距离分别为D和D+△D,LR为目间距,常用ɑ表示。在计算辐合角的差是要将弧度换算为角秒。辐合角差的计算公式为: 因各人的目间距不尽相同,在比较两人的辐合角差时,要用各自的目间距计算辐合角。有人用多数人目间距平均值(65mm)计算辐合角,只是为了方便罢了。杨博民用类似Howard设计的深度知觉测量仪对大学生测定的结果与Howard 的结果基本一致(见表20-1)。 本次实验探讨单双眼对视觉深度知觉中的影响,我们的实验假设是,全班被试双眼和单眼辨别远近的能力有显著差异。 2 方法 2.1 被试:两名女性大学生,身体健康,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年龄均为22岁。 2.2 仪器和材料: Howard-Dolman深度知觉的测量器,遮眼勺。 2.3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的自变量是深度线索(单眼、双眼);因变量是被试的深度视觉误差。 2.4 实验程序: 2.4.1让被试用双眼观察。将深度知觉器上固定的直棒作为标准刺激,可以移动的直棒作为变异刺激。让被试坐在离仪器窗口0.5m处,眼睛与窗口等高;

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反思总结,希望对您有用。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深度决定高度

高考作文素材--深度决定高度 面对宏伟蓝图,刘武是沉稳的、冷静的,“我们宁做500年,不做500强!” 刘武是做物流的。他的大客户包括宝洁、联合利华、飞利浦、安利、三星等世界500强企业,他的宝供物流,已是中国最好的民营物流企业之一,被麦肯锡和摩根斯坦利评为中国最具价值的物流企业。 回到2020年底和2020年初,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正在制定,第十大产业是“房地产”还是“新能源”,人们激烈争论。但出乎意料的是,物流业夺得最后一个位置。2020年2月25日,《中国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标志着振兴物流产业已上升到我国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分会副会长、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会长,刘武对物流的发展功不可没。 做物流的,同样需要别具一格的思想,刘武说,正是因为勤于思考,才赢得了现在的成功——深度决定高度。 为宝洁服务诱发服务思想 1979年,高中毕业的刘武进入广东汕头市的一家供销社工作,从事储运工作。 1992年,刘武承包了广州的一个铁路货物转运站,负责把一些零单货物合装成整车后,再送到客户手中,“那时,我纯粹就是个跑运输的!” 刘武做事十分认真,追求完美,24小时为客户提供货运服务,不出差错,仓库干净……这一切,使这个“跑运输”的人也混出了一点名气。两年后,宝洁公司(P&G)找到了他。

1994年的宝洁中国总部设在广州,在全国的业务发展很快,运输就成了瓶颈。宝洁此前曾与别的储运公司合作过,货物迟到、丢失、破损情况严重。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宝洁找到了这一行名声不错的刘武。刘武十分兴奋,当即答应了宝洁提出的诸多严格要求。 刘武说:“当时是要赚宝洁的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我一生和事业都产生至大影响的客户。” 从宝洁拿到的第一单业务,是将四个集装箱通过铁路从广州发往上海。 初次合作,宝洁还不放心,反复重申他们的标准和要求。刘武不敢怠慢,细心照料宝洁的货物。将集装箱装上火车以后,刘武马上又乘飞机赶到上海,全程跟踪卸货、送货的各个环节,精益求精……这样成本极高,刘武根本没赚到什么钱,但他却在宝洁这次“考试”中得了高分。 从此他能从宝洁拿到越来越多让同行“眼红”的业务。 1994年,刘武不再承包货运站,创办广州宝供储运公司。公司初创时,只有刘武、会计、司机三个人,只有宝洁这一个客户。 一位朋友问刘武:“你公司这么小,怎么却有宝洁这样的大客户?” 刘武说:“公司小不怕,关键是我知道了传统的运作方法必须改变,公司总会大起来的!” 与宝洁的合作推动刘武不断地去学习、思考、提高,量变到质变,使他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思想革命,而其核心是“服务思想”。 “服务,还是服务!”刘武说,“我们的生存秘诀就是服务,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不要想自己能做什么,只要客户需要,就要提供,自己能做的就是向客户提供更完美的服务!” 正是为了给宝洁提供更完美的服务,刘武逐步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设立分公司,并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运作系统,提供装货、接货、卸货、运货的

谈教师反思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模板

谈教师反思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态度。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炼智慧。反思不仅要有深度和广度,更要有高度。下面,笔者以本学期组织的高一全体历史教师的课例研究系列活动为例加以说明。 一、教师反思的深度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互动对话为主要特征、以改变教学行为为研究目的的教学研究方式。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发现,如果反思缺乏深度,那么课例研究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而要提高反思的深度,教师就应该明确主题,精心设计课例研究的活动,并做好活动后的交流对话。 1.明确主题 通过观课、调查、访谈和研讨等活动,笔者发现,目前,江苏省常熟市高一历史课堂中普遍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轻视历史概念教学;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包办代替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笔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以下两大活动主题:一是在高一历史新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概念教学;二是“如何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佐藤学先生语)。在活动前,笔者通过群提前将此活动主题告知全体高一历史教师,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2.活动设计 确定活动主题之后,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地对课例研究活动进行全程设计和精心策划。本课例研究的主要活动有:一是同一备课组内老、中、青三位教师同题异构《开辟新航路》;二是集体反思性对话交流。本次活动历时将近一个半月,分为四步。一是准备环节。三位开课教师(三位开课教师是陈老师、钱老师和黄老师)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做好教学案的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学情的研究等工作。其余教师做好听课前的教学设计,初步了解三位开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科教研员下发活动通知,给教师们一周的准备时间)。二是异构环节。三位教师精彩演绎高效课堂,其他教师上交自己的教学设计(开课教师同时上交教学设计、教学案和多媒体课件等),用心观察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用时半天,含三位开课教师的说课及学科教研员布置反思任务,教研室派计算机教研员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录像)。三是反思环节。三位开课教师认真回顾和梳理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作好上课反思,其他教师则认真写好不少于三千字的听

思路决定出路,深度决定高度

思路决定出路,深度决定高度 在人生的历程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明确的思路,没有一定的规划,就会在某些时侯找不到出路,就会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一件件小事会积累成一件大事,做好每件小事方可顺利成就大事。 思路并非一定是什么宏伟的规划,可以是我们在做每件小事的时候的计划、预想、判断。决定做的事情如果想要有好的结果,想有好的出路,前提就要有个明晰的思路。将思路内化到心里,外化到行动。 一个做事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的人,一定也是一个认真、理性、干练、智慧之人。机遇往往也会垂青这些人!当机遇来到身边时,就会有更好的出路摆在面前。所以说,思路决定出路。 做事有思路的人,也应是一个有深度的人。深度决定高度。一个人的深度由其自身修养,学识,能力所决定的。有深度的人,首先要思想有深度,要有极强的忍耐性、承受力。思想有深度的人,会宠辱不惊。在挫折面前不大悲,在荣誉面前不大喜。始终以一种淡定,一种从容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林林总总。 有深度的人也是有学识的人,有素质的人,有修养的人,有潜力的人。他们不会在意生活中的小失小得,总会站在一个高点上去看问题,他们的心境高远,他们的人生目标有高度。他们有极强的忍耐性,做事会从全局角度考虑,不争一时得失,不逞一时英雄,不做井底之蛙,墙头之草。 有深度的人,他的人生才会有高度,有深度的人在某些时候,或许会被人误认为深不可测。不是深不可测,只是他们不愿意为一些蝇头小利而丧失自己的尊严罢了。 若让自己在人生之路上时刻都有出路,请让自己在做事前有个明晰的思路。若想让自己的人生有高度,首先要全面修炼自己的深度。一个有思路,有深度的人,何愁人生没有出路和高度。

教师如何实现深度教学反思-精选文档

教师如何实现xx教学反思 教师如果能够对教学进行反思,就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经验+反思=成长”是波斯纳对一个教师成长提出的简要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如何让教师自己走进反思,从浅层走向深入,方法很多,途径不少。实现深度教学反思,教师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选择好适合的途径。 一、实现xx反思主要途径 (1)即时反思:即时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完成后马上进行的反思活动,即时反思能使教师尽可能地回想起刚才教学活动场景的一些具体细节,并对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方法、效果、策略等作出客观的评判和分析。 (2)点滴反思:点滴反思也可以是一句话反思,是教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突然对某个现象、问题或活动灵感突发而进行的反思。 (3)集体反思:因为个人的反思活动具有很大的局限,如果集体讨论、交流、共同分析,“多种声音”,能够使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不断矫正个人偏颇的理解,使自己的反思更深度、更全面。与个人反思相比,集体反思的优势在于交流、碰撞、激发、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交流谈心的目的不是谈对错、评是非,而是交流碰撞、达成共识、共同提高,是求发展、求进步。(4)对 话反思:智慧的生成只有在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才会生动、有效,思维只有在平等对话的碰撞、交锋中精进。 (5)放大反思:把话题置于广阔背景和层面中,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二、实现xx反思主要时机 (1)课前的反思:教育一向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因此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很有必要。教师在上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行查缺补漏,也是老师上课前的一个吸收和内化的过程,这既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又使教学成为老师的一种自觉的实践。

2010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深度决定高度

2010年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深度决定高度 面对宏伟蓝图,刘武是沉稳的、冷静的,“我们宁做500年,不做500强!” 刘武是做物流的。他的大客户包括宝洁、联合利华、飞利浦、安利、三星等世界500强企业,他的宝供物流,已是中国最好的民营物流企业之一,被麦肯锡和摩根斯坦利评为中国最具价值的物流企业。 回到2008年底和2009年初,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正在制定,第十大产业是“房地产”还是“新能源”,人们激烈争论。但出乎意料的是,物流业夺得最后一个位置。2009年2月25日,《中国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标志着振兴物流产业已上升到我国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分会副会长、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会长,刘武对物流的发展功不可没。 做物流的,同样需要别具一格的思想,刘武说,正是因为勤于思考,才赢得了现在的成功——深度决定高度。 为宝洁服务诱发服务思想 1979年,高中毕业的刘武进入广东汕头市的一家供销社工作,从事储运工作。 1992年,刘武承包了广州的一个铁路货物转运站,负责把一些零单货物合装成整车后,再送到客户手中,“那时,我纯粹

就是个跑运输的!” 刘武做事十分认真,追求完美,24小时为客户提供货运服务,不出差错,仓库干净……这一切,使这个“跑运输”的人也混出了一点名气。两年后,宝洁公司(P&G)找到了他。 1994年的宝洁中国总部设在广州,在全国的业务发展很快,运输就成了瓶颈。宝洁此前曾与别的储运公司合作过,货物迟到、丢失、破损情况严重。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宝洁找到了这一行名声不错的刘武。刘武十分兴奋,当即答应了宝洁提出的诸多严格要求。 刘武说:“当时是要赚宝洁的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我一生和事业都产生至大影响的客户。” 从宝洁拿到的第一单业务,是将四个集装箱通过铁路从广州发往上海。 初次合作,宝洁还不放心,反复重申他们的标准和要求。刘武不敢怠慢,细心照料宝洁的货物。将集装箱装上火车以后,刘武马上又乘飞机赶到上海,全程跟踪卸货、送货的各个环节,精益求精……这样成本极高,刘武根本没赚到什么钱,但他却在宝洁这次“考试”中得了高分。 从此他能从宝洁拿到越来越多让同行“眼红”的业务。 1994年,刘武不再承包货运站,创办广州宝供储运公司。公司初创时,只有刘武、会计、司机三个人,只有宝洁这一个客户。

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渗透到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目前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而其中,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则是尤为突出和明显的,但是当前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为此,就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等略作粗浅分析探讨。 一、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的,但究竟在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反观我们的现实却不难发现:众多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较后写怎样运用”,而这种格式的套用对于其教学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2、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全面而不深刻。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2、零散而不系统。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内容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决定了他能否把这件事做好,做到位。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的愿望将产生强大的动力,你就会有积极的态度,于是会想出千百个方法,做出无数次的尝试,百折不挠,直到圆满。 我们常说:“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看看我们身边的成功人士和楷模,都是靠积极主动,兢兢业业的工作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领导的肯定和重用。工作拖拉,推诿扯皮,敷衍了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结果就是失败,下岗,失业。一个人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他就会不断进步;反之亦然。当你用标准最高的“九牛”要求自己时,你就会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发现不定,不断进步,不断体现“九牛”之人应有的风采。 德国某著名理工学院的学生,都有一枚钢制纪念章,因为该学院曾有一个毕业生设计了一座大桥,由于微小的疏忽,大桥在建成不久就倒塌了,造成了很多人死亡,学院为了让学生们永远记住这个教训,人各一枚纪念章,用料就是用这座大桥的废钢铸成。 当我还是一名刚加入学校不久的新员工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获得了领导们的赏识和认可。岳总带领三校领导视察学生宿舍,当领导们检查过我管的学生宿舍后,岳总又走进了我的住处,她非常细心地上下打量我的寝室,小小的空间,生活用品多而不乱,干净整齐,有序地利用立体空间,看到我的十字绣非常平整

的叠放着,都表示了赞许。说:“作为一个生活老师,如果自己的生活空间杂乱无章,怎样去整理学生寝室,去做孩子们的榜样?己不正怎样正人?”后来岳总又多次和我接触和交谈,细致入微地问及:怎样与孩子沟通、平时怎样做到言传身教等。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老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记住的话。从细微的小事中发现问题,领导们的认可让我感到付出再多也值得、也欣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人生中重要的事就是及早认识到我们是命运的播种者、主宰者。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现场直播,永远没有彩排,也都会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人生。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心态,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泰山不拒细壕,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工作中用心,在生活中用情,抛弃过去固有的思维定势,迎接新的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为自己,为事业,为社会,为国家活出一部更为精彩的人生乐章。态度决定 高度 态度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它左右着我们的思维和判断,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与行动。一个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就有什么样的现实生活。积极的态度可以使我们到达人生的顶峰,尽享成功的快乐和美好,消极的态度使我们一生陷于困难与不幸之中。态度影响我们的事业、生活,决定我们的人生成败,态度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摘要 本实验使用EP503 深度知觉测试仪,对六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09级本科生(三男三女)进行了单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试。目的在于探讨双眼和单眼(优势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的视差角;以及性别差异对于单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数据使用spss相关分析得到结论:单双眼深度知觉辨别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眼;性别差异对于深度知觉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深度知觉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双眼视差角 1 引言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多种多样。主要有:1)单眼视觉线索:遮挡(superposition),线条透视(linear perspective),空气透视,明暗,阴影(shadow),运动级差,结构级差等。2)双眼线索: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vergence)两种。3)双眼视觉线索(binocular cues)的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当人看远近不同的平面物体时,由于两眼相距约65 mm,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它都偏向鼻侧。这样,不再同一平面上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便成为双眼视差。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以往对于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三针实验。此实验是由黑姆兹设计的。以两针为标准,被试在一定距离外,调节第三根针,使之与前两针在同一平面为止。黑姆兹的实验证明像差阈限小于60角度秒。(2)霍瓦――多尔曼深度实验。1919年由霍瓦设计的深度知觉测量仪,代替三针实验。本实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 深度知觉阈限是用双眼视角差来表示的。用a代表双眼间的距离,F代表相应的变异刺激,F′代表两根标准刺激中的一根。R代表与双眼轴垂直相交的至F的距离。δ代表在F与F′间垂直相交的距离差。θ2代表左眼视线至两个对象的视角,θ1代表右眼视线至两个对象的视角。由此可知,θ2—θ1即为视角差,即相应于两眼对两个对象的视线。θ2—θ1在理想情况下是以角单位表示的两个对象间的网膜上距离的标尺。 在弧度计算时,若计算到弧秒就应该乘上206 265这一转换系数。公式为: 视差角η=206265aX/[D(D+X)](单位:弧秒) a:目间距65mm D:观察距离。本实验为2000mm(被试与仪器标尺零点距离,非观察窗口距离)X:视差距离,即判断误差(平均数)。霍瓦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眼平均误差为14.4mm,单眼达285mm,单双眼误差比约为20:1。 通过本实验,探讨双眼和单眼(优势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的视差角。 根据以往资料和生活实际,做出假设:1)双眼比单眼有更多的深度线索可以参照,准确性也高于单眼。2)性别差异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