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5.31 物质结构

5.31 物质结构

5.31 物质结构
5.31 物质结构

练习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主要存在( )

A.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2.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中有能量传递,可以用此来解释的金属的物理性质是

()

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硬度

3.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NH3B.NaF C.HBr D.KOH

4.某主族元素A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 s2,另一主族元素B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 s2n p4,则两者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AB B.A2B C.AB2D.A2B3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C.熔融的氯化钠和氯化钠溶液都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熔融时不破坏氯化钠晶体中的离子键。

6.下列离子化合物中,两核间距离最大的是

A.LiCl B.NaF C.KCl D.NaCl

7.下列晶体中,熔点最高的是( )

A.KF B.MgO C.CaO D.NaCl

8.某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则该离子晶体的化学式为

A.abc B.abc3

C.ab2c3D.ab3c

9.在NaCl晶体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距离最近的Cl—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A.正四面体B.正六面体

C.正八面体D.正十二面体

10.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11.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A.NaH在水中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相同

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

12.CaC2和MgC2都是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aC2和MgC2与水反应都生成乙炔

2 形式存

C.CaC2在水中以Ca2+和C

2

D.MgC2的熔点可能在室温以下

13.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KO2)呈立方体结构。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

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则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O2中只存在离子键

B.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每个晶胞含有1个K+和1个O2-

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O2-有6个

D.晶体中,所有原子之间都是以离子键结合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

B.阳离子的半径越大则可同时吸引的阴离子越多

C.通常阴、阳离子的半径越小、电荷越大,该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越大。

D.拆开1mol离子键所需的能量叫该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15.已知氮化钠(Na3N)在熔融时能导电,与水作用时产生NH3。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3N 的电子式氮化钠属于晶体。

(2)比较微粒的半径,Na+N3 -(填“<”、“>”、“=”=)

16.如图,直线交点处的圆圈为NaCl晶体中Na+离子或Cl-离子所处的位置。

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排列的。

⑴请将其中代表Na+离子的圆圈涂黑(不必考虑体积大小),以完成NaCl

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⑵晶体中,在每个Na+离子的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离子共

有_____个。

⑶晶体中每一个重复的结构单元叫晶胞。在NaCl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点

上、面上、棱上的Na+或Cl-离子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一个晶

胞中,Cl-离子的个数等于______,即______(填计算式),Na+离子的个数

等于_______,即__________(填计算式)。

(1) 离子晶体,(2)<

(1) [说明] 假设立方体上表面中心处的小球代表 Na +离子,根据题中所给的条

件为Na +离子和Cl -

离子“在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排列的”可画出左图

(2) 12 [说明] 假设立方体的边长为a ,以立方体所示的上表面中心处的Na +离子为

中心,它周围距离最近的Na + 离子分处于立方体上表面的四个顶点及与上表面垂直的 四个面的面心位置,距离是

a

2

22a 22

=

??

?

??;另外以原立方体的上表面为共用面,在其上方再接一同样

的立方体,就会有一平面与原立方体的上表面平行且距离为2

a ,这一平面上的Na +

离子分布与原立方

体中与上表面距离2

a 处的平面中四个Na +离子的分布相同,这四个Na + 离子与中心Na + 离子的距离也

a

2

2,所以晶体中,在每个Na +离子的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 +

离子共有12个。

(3)4=4

1121?

+ , 4=2

168

1

8?

+? 晶胞中处于顶点上的离子被八个晶胞所共用,

这一离子在一个晶胞中的体积为8

1

个离子体积;晶胞中处于棱上的离子被四个晶胞所共用,这一离子

在一个晶胞中的体积为4

1个离子体积;晶胞中处于一个面心上的离子被两个晶胞所共有,这一离子在

一个晶胞中的体积为2

1个离子体积;晶胞中处于体心上的离子只被一个晶胞使用,所以在这一晶胞中

的体积为1个离子体积。根据题目(1)画出的晶胞,其中Cl -离子占有立方晶胞的体心位置和12条棱的棱心位置,所以Cl -

离子个数 为44

1121=?+;其中

Na +

离子占有立方晶胞的8个顶点位置和6个

面的面心位置,所以Na +离子个数 为42

168

1

8=?

+?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历年高考题汇总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4年-2019年全国卷) 1.[2019年全国卷Ⅰ] 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 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乙二 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 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 (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 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 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2019年全国卷Ⅱ]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组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sH3的沸点比NH3的_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2)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 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 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则位于底面中心的原子2和原子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Ⅲ] 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 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填“相同”或“相反”)。 (2) 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其中Fe的配位数为。

自然科学是指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

自然科学是指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形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 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来含义几经演变,其狭义指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从上述定义看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难以明确区分,二者都与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有关。其区别在于人文科学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方面。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我看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现实中,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因为,如同具有“达标”的自然科学能 力却不见得具备“达标”的“科学精神”一样,具有“达标”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也不见 得同时具备“达标”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举个例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许多受到主流社会迫害的中上层人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来自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和关照,这让“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被专政人士曾大发感激、感慨之情。而那些对落魄者不歧视不加害的“草民”,虽然缺乏人文科学素养,甚至不具备接收革命教育的起码的文化素养,但他们在那个把人文当垃圾的社会环境中,却是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精英分子。 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否则,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发展,社团组织的发展……都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并且,这些东西发展越快、成就越大,它所制造出的痛苦和灾难就越大。 社会在“持续”,生活在“继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人文素养含量”被批量式“剔除”,或持续降低,那就和真正的发展毫无关联。如果将此持续和继续状态称之为“发展”,就需要为此定性:退步的“发展”,反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总分:3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总题数:34,分数:34.00) 1.下列媒体中出现的说法科学的是( )。 A.本饮料纯属天然,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新粉刷过石灰浆的房间释放出CO2,严禁入内 C.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易燃易爆的车间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2.Mn2+的外层电子排布是( )。 A.3s23p63d34s2 B.3d5 C.3s23p63d5 D.3p63d5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3.( )是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 A.能量最低原 B.暴力不相容原理 C.洪特规则 D.以上三者都应遵循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4.( )是描述原子轨道形状,并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电子能级的次要因素。A.磁量子数 B.自旋量子数 C.主量子数 D.角量子数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5.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碳原子和氧原子 B.二氧化碳分子 C.氧原子 D.碳原子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6.下列各组的两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的挥发;酒精的燃烧 B.电解水;氢气燃烧 C.硝酸钾加热熔化;水结冰 D.工业制氧气,实验室制氧气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7.某物质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又不导电,这种物质可能是( )。A.离子晶体 B.过渡型晶体 C.金属晶体 D.非极性分子晶体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8.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 B.HI>HBr>HCl>HF C.HF>HI>HBr>HCl D.HCl>HBr>HI>HF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9.下列关于物质内部范德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极性分子间没有色散力 B.极性愈强的分子之间取向力愈大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作者:蔡文联文章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01期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8-3-24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 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 摘要: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块。本文将对新版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标、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 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讨论修改,于2003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他们将高中化学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8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6个。新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目前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共有3种,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在6个选修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融合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研究、推敲的。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版本的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评价, 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材的简介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1

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变 物质构成之谜是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到了近代这个课题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复杂的艰难的探索过程,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得益于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实验手段的突破。对物质结构研究方法及实验的演变过程作一个回顾是非常有益的。 一、哲学思辨 早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五行说,即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原料构成的,《周易》中有“太极生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以太极为世界本源的观点,在汉代出现了天地万物由“元气”组成的哲学观。古希腊人认为水、火、空气和泥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把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叫做“原子”。中国战国时的墨翟也有“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的原子观,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古人的研究只能停留在思辨和猜想的方法上。 二、显微技术极其演变 300年前,英国科学家R·玻意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100多年前,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从已发现的元素中发现了规律性,制成了元素周期表预言了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进而人们了解了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有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以不同的结构组成了各种分子,万物由分子组成,深入了解物质结构及分子结构,深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 1671,荷兰人雷文克虎发明了光学显微镜虽然与观察分子层次的物质结构还相差很远,但为研究物质结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1912德国物理学家劳厄发现X光在物质上的衍射现象,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喇格用之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可以获得X光的衍射花纹,并反映出原子的空间分布状况。1925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一切物质都具有波动性的理论。1927年美国科学家截维逊和革未发现电子在晶体上有衍射花纹,这样征实了德布罗意的理论,但更重要的是,1932年科学家卢斯和克诺尔由此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显微镜,成为研究分子结构的有力工具。 1978年,瑞士苏黎世国际商用公司实验室的科学家罗雷尔和一位德国研究

有机发光材料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结构及性能 有机电致发光(EL)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有机具有低压直流驱动高亮度、高效率以及易实现全色大面积显示等优点。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机EL器件具有与集成电路相匹配的直流低电压驱动的特性,且易于实现大面积直流显示。与液晶显示器件相比,其响应速度要快得多。另外,与无机EL器件相比,有机EL器件还具有易处理、可加工成不同的形状、机械性能良好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在有机EL器件研制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的性质、器件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决定了器件的最终性能。目前,有机EL材料大致包括小分子化合物和聚合物两大类。按照功能来分,有机EL材料又可分为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其中,电子传输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又可兼作发光材料。 1、有机电致发光原理 有机、聚合物薄膜EL器件是通过电子、空穴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发光的。 器件的结构包括单层和多层两大类。 单层EL器件由阴极、发射层和阳极组成。为了提高载流子的注入效率和发光效率。在阴极或阳极与发射层之问加入电子输运层或空穴输运层,从而得到了双层或多层EL器件。 有机EL器件的几种典型结构 由前面可知,EL器件由阳极、阴极、载流子(电子和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组成。阳极一般采用ITO导电玻璃。对于小分子有机EL器件,一般采用真空蒸镀法依次将有机薄膜成形在ITO玻璃上,最后用同样的方法将阴极材料成膜在有机膜上。对于大分子聚合物EL器件,因为聚合物的熔点较高,不易升华,而且高温加热可能破坏其长链结构,因此,通常不采用真空蒸镀法。一般是将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氯仿、甲苯或二氯乙烷等中,然后再经过浸涂或旋涂成膜。但阴极薄膜以及多层结构中的其它小分子薄膜仍需要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值得注意的是,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条件。温度、真空度、成膜速度以及膜层厚度等对器件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通常要求真空度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 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 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 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汇编最全

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C─C C─H C─O Si─Si Si─H Si─O 键能/(kJ/mol-1) 356 413 336 226 318 452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 是。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为。 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 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平且A-和B+ 的电子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 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 相差为2。 回答下列问题: (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最小的是________, 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1.(2017·全国卷Ⅰ,35)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K 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___nm(填标号)。 A .404.4 B.553.5 C .589.2 D .670.8 E .766.5 (2)基态K 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K 和Cr 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 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 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 3AsF 6中存在I + 3离子。I + 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4)KIO 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 =0.446nm ,晶胞中K 、I 、O 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 与O 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nm ,与K 紧邻的O 个数为________。 (5)在KIO 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 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 处于________位置,O 处于________位置。 答案 (1)A (2)N 球形 K 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小,金属键较弱 (3)V 形 sp 3 (4)0.315或 2 2 ×0.446 12 (5)体心 棱心 解析 (1)紫色光对应的辐射波长范围是400~430nm 。(2)K 原子位于第四周期,原子结构示 意图为 ,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1,最高能层为N 层,第4电子层为 4s 原子轨道,为球形。K 原子半径大,且价电子数少(K 原子价电子数为1,Cr 原子价电子排

(完整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四年高考(2017-2020)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解析版)

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2020新课标Ⅲ]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氨硼烷(33NH BH )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H 、B 、N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根据对角线规则,B 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 的相似。 (2)33NH BH 分子中,N-B 化学键称为_____ 键,其电子对由_____ 提供。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释放氢气: 333243623639NH BH H O NH B O H +- +=++ 336B O -的结构为 ,在该反应中,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______变为______。 (3)33NH BH 分子中,与N 原子相连的H 呈正电性(H δ+),与B 原子相连的H 呈负电性(H δ-),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与33NH BH 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______(写分子式),其熔点比33NH BH 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在33NH BH 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也称“双氢键”。 (4)研究发现,氨硼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为正交晶系结构,晶胞参数分别为 a pm 、 b pm 、 c pm ,90αβγ===。氨硼烷的222??超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氨硼烷晶体的密度ρ=_______3g cm -?(列出计算式,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分值】15分 【答案】 (1)B Si (硅) (2)配位 N 3sp 2sp (2)N H B >> 33CH CH 低 H δ+与H δ-的静电引力 (4) 3062 10A N abc -? [2020新课标Ⅱ]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钙钛矿3()CaTiO 型化合物是一类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固体电阻器等的功 能性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T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Ti 的四卤化合物熔点如下表所示,4TiF 熔点高于其他三种卤化物,自4TiCl 至4 TiI 熔点依次升高,原因是 。 化合物 4TiF 4TiCl 4TiBr 4TiI 熔点/0C 377 -24.12 38.3 155 3)所示,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 _;金属离子与氧离子间的作用力为___ ___,2Ca +的配位数是__ __。 (4)一种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的组成为2Pb +、I -和有机碱离子 33CH NH +,其晶胞如图(b )所示。其中2Pb +与图(a )中 的空间位置相同,有机碱 33CH NH +中,N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若晶胞参数为nm α,则晶体密度为 3g cm -?(列出计算公式)。

物质结构与化学稳定性综述

物质结构与化学稳定性综述 摘要:物质的化学稳定性是一个关乎其制备、使用、存放等问题的重要性质,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经常需要了解物质的化学稳定性。从物质结构角度来说明物质的化学稳定性,才是对该物质性质的最本质解释。本文汇总简述了从不同层次分析的物质结构与化学稳定性的关系的理论。 关键词:物质结构,化学稳定性 1 前言:物质稳定性的概念 化学稳定性的定义是物质在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保持原有化学性质的能力。从分析这些问题时所用到的化学理论来看,物质的化学稳定性有热力学稳定性与动力学稳定性之分。热力学稳定性是指在某体系中,该物质没有任何可想象的化学反应能自发地进行。化学动力学稳定性是指在某体系中,该物质至少有一个可想象的化学反应能自发地发生,只是这个反应在以无法观测到的、极慢的速度在进行着,从而可以被宏观地认为这个化学反应并没有发生。因为一个反应可以按许多历程进行,过渡态的寿命又很短,所以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广度及深度与热力学稳定性相比大有不足,关于动力学稳定性的理论还很不完善。因此通常的化学物质稳定性研究,都仅限于物质的热力学稳定性。 因为其作用因素的多变性,物质的化学稳定性有针对性,必须明确、统一作用条件这个概念才有意义。同时物质的化学稳定性难以定量计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可间接地通过热力学指标指示其强弱。 要从本质解释物质的稳定性,则需要研究物质的结构。一方面物质结构导致的物质能量高低体可以较好地反映物质的稳定性:能量高的结构不稳定,能量低的结构稳定;另一方面特殊的物质结构也可以解释热力学难以解释的物质对特定物质的异常的稳定或不稳定性。下文将简述从不同微观层次分析的物质结构与化学稳定性的关系的理论。 2 原子层面的结构与稳定性 2.1 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核外电子排布大多遵循如下规律: 1、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配对;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3、Hund规则: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 4.等价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 因此有些单质的化学稳定性(即化学惰性或不活泼性)是可以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来解释的。 如He、Ne、Ar、Kr这样的稀有气体,它们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为ns2np6(氦为 1s2),最外电子层的电子已“满”(即已达成八隅体状态),是最稳定的结构。因此,通常条件下它们不与其它元素作用,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此外达到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状态的离子具有强稳定性,易于失去或得到电子以达到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状态的单质具有强不稳定性,也是可以预见的。譬如Na、K、Rb、Cs 等碱金属,最外层电子结构为ns1,易于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全空(或低一级全充满)的稳定结构,因此其单质暴烈的反应性(不稳定性)是可以预见的,同理其一价阳离子的强稳定性也是易于得知的。 2.2 6s2惰性电子对效应

物质结构与性质汇总(精华版)

物质结构与性质补充练习 1.(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 + 3C + S == A + N2↑+ 3CO2↑ (已配平) ①除S外,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②在生成物中,A的晶体类型为,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 为; ③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 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为,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 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015 mol [CrCl 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 mol·L-1 NaOH溶液25.00 mL,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2.(2010省质检)X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Y、Z元素同主族且位置相邻,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 n np n+2。请填写下列空白。 (1)第一电离能:Y Z(填“>”、“<”或“=”); (2)XY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熔点-59.5℃,沸点10℃,构成该晶体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是; (3)ZX2常用于有机合成。已知极性分子ZX2中Z原子采用np3杂化,则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分子中X、Z原子之间形成键(填“σ”或“π”); (4)胆矾晶体(CuSO4·5H2O)中4个水分子与铜离子 形成配位键,另一个水分子只以氢键与相邻微粒结合。 某兴趣小组称取2.500g胆矾晶体,逐渐升温使其失水, 并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的质量,得到如右图所示 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晶体从常温升至105℃的过程中只有氢键断裂 B.胆矾晶体中形成配位键的4个水分子同时失去 C.120℃时,剩余固体的化学式是CuSO4·H2O D.按胆矾晶体失水时所克服的作用力大小不同, 晶体中的水分子可以分为3种 (5)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H2、Cl2、Br2、I2分子的 形成过程中能量随原子核间距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v的是 曲线(填“a”、“b”或“c”),理由是。 3.(2010年厦门质检卷)A、B、C、D、E、F、G七种前 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 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

什么是物理学现代观点认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基本运动规

什么是物理学?现代观点认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基本运动规律的科学。也有人认为,它是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这是因为英文词physics 来源于希腊文,愿意就是自然。而中文的物理有两个含义,一是“物”的成分,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二是“理”的成分,即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中文的含义与现代物理学定义颇为吻合。因此,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均在物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内。把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研究称为“物性”的研究,也有人称为物质科学;对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以及原子与原子核等物理运动规律的研究称为“理性”研究,由此诞生了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分支学科及一些交叉学科。 一. 质点力学 质点的概念 质点的概念是:如果我们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而可以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或者可以只考虑其平动,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物体当作是一个有一定质量的点,这样的点通常叫做质点。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 点是经过科学抽象而形成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一个物体能否当作质点来处理 ,由 该物体的大小决定的。 第二、 点是经过科学抽象而形成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一个物体能否当作质点来处理 ,是 由该物体的运动性质决定的。 第三、分子体积很小,可以将其视为质点;地球体积很大,不能将其当作质点。 很显然都是错的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质点的位移和路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质点经一闭和路径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时,其位移为零,而路程则不为零。但在t ?取极限,即0→?t 的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与路程可视为没有区别。像“物体作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一定相等。”这句话就显然是错误的。 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的区别 瞬时速度表示质点在某时刻的速度,它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表达式为 v=dr/dt ,瞬时速度表示该时刻速度的大小,它是一个标量,它的表达式为v=ds/dt ,即路程对时间的导数。 牛顿第一定律的独立性问题 有人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推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加以外延而得到的。因为任何物体都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会受到外界的某种作用,即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实验中尽可能的减少物体受到的外力,发现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改变较小。加俐略假设: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那么它的速度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而牛顿第二定律完全是实验事实的总结。牛顿第二定律并未说明物体不受力的情况。 另外,牛顿第一定律有它自身的物理意义和地位。在牛顿第一定律中引入了物体惯性的概念,物体企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又引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其它物体对它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几点说明: (1)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当物体受到其他物体作用时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即其他物体的作用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018专题复习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共10题)无答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共10题) 1、【2018 江苏 (物质结构与性质)】臭氧(O 3)在[Fe(H 2O)6]2+ 催化下能将烟气中的SO 2、NO x 分别氧化为24SO -和3NO - ,NO x 也可在其 他条件下被还原为N 2。 (1)24SO -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3NO -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Fe 2+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与O 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N 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n (σ)∶n (π)=__________________。 (5)[Fe(H 2O)6]2+ 与NO 反应生成的[Fe(NO)(H 2O)5]2+ 中,NO 以N 原子与Fe 2+ 形成配位键。请在[Fe(NO)(H 2O)5]2+结构示意图的相应位置补填缺少的配体。 2、【2018 全国Ⅰ35(15分)】 Li 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 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 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_、_____(填标号)。 A . B . C . D . (2)Li + 与H ?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 (Li + )小于r (H ? ),原因是______。 (3)LiAlH 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 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LiAlH 4中,存在 _____(填标号)。 A .离子键 B .σ键 C .π键 D .氢键 (4)Li 2O 是离子晶体,其品格能可通过图(a)的 born ?Haber 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 kJ·mol ?1 ,O=O 键键能为 kJ·mol ?1 ,Li 2O 晶格能为 kJ·mol ?1 。 (5)Li 2O 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 n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Li 2O 的密度为______g·cm ?3 (列出计算式)。 3、【2018 全国Ⅱ35.(15分)】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H 2S S 8 FeS 2 SO 2 SO 3 H 2SO 4 熔点/℃ ? >600(分解) ? 沸点/℃ ? ?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 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基态S 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 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H 2S 、SO 2、SO 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其他分子的是_________。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1.(1)图1为元素X的前五级电离能的数值示意图。已知X的原子序数<20,请写出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2)A、B、C、D、E、F、G、H八种短周期元素,其单质的沸点如图2所示。 ①上述元素中,某些元素的常见单质所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这些单质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已知D、F、G三种元素的离子具有跟E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相关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H的电负性为1.5,而氯元素的电负性为3.0,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极易水解,且易升华。据此推测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④原子序数比A小1的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 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__。 2.(2012·江苏高考)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①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被氧化为CO2,HCHO被氧化为CO2和H2O。 ①根据等电子体原理,CO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O分子中O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 mo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考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华知识点 课本:1、熟记1-36号元素电子排布 1、核电荷数从1到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4s 后排3d,形成离子时先失去最外层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 26Fe:[Ar]3d64s2 3d64s2 26 Fe2+:[Ar]3d6 3d6 26Fe3+:[Ar]3d5 3d5 29 Cu:[Ar]3d104s1 3d104s1 29Cu +:[Ar]3d10 3d10 29 Cu 2+:[Ar]3d9 3d9 24Cr: [Ar]3d54s1 3d54s1 24 Cr3+[Ar] 3d3 3d3 30Zn : [Ar]3d104s2 3d104s2 30 Zn2+ [Ar]3d10 3d10 22Ti2+ [Ar]3d2 3d2 25 Mn [Ar]3d54s2 3d5 4s2 31Ga[Ar]3d104s24P1 4s24P1 32 Ge[Ar]3d104s24P2 4s24P2

33 As: [Ar]3d 104s 24P 3 4s 24P 3 24Se : [Ar]3d 104s 24P 3 4s 24P 3 3、元素周期表(对应选择第11题) (1)同周期,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原子半径增加;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Al 3+<Mg 2+<Na +<F -<O 2- Ca 2+<K +<Cl -<S 2- (2)p 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有P 2和P 4。C:2S 22P 2 、Si:3S 23P 2、O :2S 22P 4、S :3S 23P 4 (3)(3S 23P 6 3d 10)第三周期内层电子全充满,Cu 和Zn (4)Cr :3d 54s 1, 6个未成对电子数,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5)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因此:①F 无正价②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F 。 (6)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HClO 4) (7)Al 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简单离子在本周期中半径最小 (8)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则该元素是:氮 (氨气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 (9)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同周期增强,同主族减弱)CH 4< NH 3< H 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