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一部分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10.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二部分

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1.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2.日月不淹日月飞快地运转,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楚楚可怜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坚如磐石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15.去日苦多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6.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17.少长咸集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贤毕至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

19.曲水流觞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21.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22.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23.感慨系之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4.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6.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2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8. 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9.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0.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1.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2.容有底止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4.旁稽博采两词意义相仿,连用表示从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长处之意

35.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36.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37.安之若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泰然处之。

38.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内心焦急万分。

39.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40.空头支票无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

41.不言而喻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43.休戚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4.休戚与共忧患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4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46.浅尝辄止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有毅力,毫不动摇。

48.卓有成效卓,特别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绩、效果。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三部分

1.谨小慎微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篱下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3.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入不敷出收入不够支出。

5.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6.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7.沸反盈天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8.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9.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10.皮开肉绽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11.胆战心惊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3.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5.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16.杀人如麻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17.千呼万唤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18.切切私语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19.珠盘玉落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20.整衣敛容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21.秋月春风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22.暮去朝来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3.门前冷落形容来来往往的人极少。也作“门庭冷落”。

24.杜鹃啼血本指杜鹃啼鸣,形容鸟类啼声的悲苦。

25.司马青衫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26.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27.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28.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9.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0.席卷天下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31.包举宇内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32.囊括四海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33.追亡逐北追击败走的敌军。

34.因利乘便凭藉有利的形势。

35.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36.斩木揭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37.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38.同年而语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39.瓮牖绳枢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40.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四部分

1. 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2. 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5.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 饿殍(pi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1.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2. 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3.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 义愤填膺(yīnɡ)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5.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16.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完整)高中语文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高中语文应考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常识 1、文学常识:作家(作家字、号、身世)作品(作品名称、名句、体例、评价)流派与并称(流派主张、风格、代表人、代表作、评价) 2、文体常识:(参考《一分也不能少》P152) A、历史散文:《史记》、《战国策》等 B、诸子散文:《孟子》、《荀子》等 C、议论文体:论、说、辩、原、寓言 D、杂记文体:记、志、笔记体 E、应用文体:序、赠序、跋、书、疏、表、策、告谕、诏令、檄文、移文、铭、墓志铭、碑记、碑文、祭文 3、文化常识:主要掌握古代称谓、年龄、科举、纪时纪年法、特殊地名、节日、合称、并称等。 4、默写文言名篇: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 二、基础知识 1、字:语音错别字 2、词:1、词性(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实),副介连助叹(虚)2、色彩:A、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B、语体色彩:口头语、书面语。 3、成语 3、词组(短语):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 4、句:⑴、单句语法成分:主谓宾(主干成分),定状补(附加成分) ⑵、单句句式:A、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按动作方向分:主动句、被动句C、按长短分:长句、短句D、按运用灵活性分:整句、散句( ①长句(单句、复句、多重复句):附加成分较多,可以把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可起到精确、严谨、细微的修辞作用。 ②短句: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较少,组织结构简单,可以起到简洁、明快、干净、有力的修辞作用。★注意:叙述事实多用短句,论述事例,多用长句。一般情况下应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③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作用:加强语势、强调语义,适于表达丰富的情感、缜密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④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作用:可以取得明快、生动的修辞效果。 ★注意:一般情况下,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有时候比单纯用整句或散句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给人以起伏变化,错落有致的感觉,可使文意表达得清楚有力。) (3)、复句:并列(又…又…,不是…而是…)递进(尚且…何况…,甚至,更)选择(与其…不如…,宁可…也不…,不是…就是…)转折(固然…但…,其实,尽管…却…)因果(既然…就…,以致)条件(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尽管…也…)假设(即使…也…,纵然…也…,哪怕…也…) 5、修辞(12种常见修辞方法) ⑴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⑵比拟——表意丰富,富有情趣 ⑶借代——婉转曲折,生动活泼⑷夸张——感情强烈,增强联想 ⑸对偶——表意凝练,有音乐美⑹排比——加强语势,长于抒情 ⑺设问——引人注意, 发人深思⑻反问——突出强调, 加强语气 (9)反复——回环往复, 强化语气(10)对比——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精选9篇)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精选9篇)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篇一 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篇二 4修辞手法讲解8大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 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1、秦代以前,我国就有很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伟大的诗人屈原使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这些著作中的很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

章和使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长 远的影响。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 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为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众 多历史人物立传,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2)、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歇谣,用以配乐歌唱,所以很多民歌得以保存下来。现存的汉代乐府里的民歌,多是五言诗的形式,最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 从民歌发展而成的。 (3)、东汉时期,在乐府民歌的基础上产生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但是开始的时候,诗的产量较少。到了建安年间,有些诗人,尤其是 曹植,使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来抒写个人的思想感情,写了很多很好的 五言诗。五言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晋末年的诗人陶渊明,用通俗 自然的语言写五言诗,赞美劳动生活,歌咏农村景物,诗的内容和风 格都有清新自然的色彩。南北朝的民歌,也是因官府采录配乐而,保 存下来的。南朝民歌,绝绝大部分是青年男女的恋歌。北朝民歌的题 材相当广泛,其中《木兰诗》是我国文学的杰作。 3、唐代和宋代是我国文学的发达时期。 (1)、诗歌到了唐代,体裁完备,有古诗、律诗、绝句等等。李白 的诗,嘲弄庸俗世态,反抗权贵,充满了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歌颂祖国壮丽的河山,歌颂自由生活,对于社会现象的不合理和自 己才能的不得施展,表示强烈的愤慨。杜甫生活饱经忧患,比较接近 人民,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他用“朱 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揭露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他的 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发扬了诗经、楚辞、乐府的优良传统,给后来 的诗人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李、杜以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写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1 写作手法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高中语文知识点2 修辞8大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 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超详)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语文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目录 第一单元 (1) 第二单元 (2) 第三单元 (6) 第四单元 (8) 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 (10) 第一单元 (11) 第二单元 (14) 第三单元 (20) 第四单元 (24) 第一单元 (27) 第二单元 (31) 第三单元 (35) 第四单元 (46) 第一单元 (48) 第二单元 (49) 第三单元 (51) 第四单元 (53) 第一单元 (61) 第二单元 (62) 第三单元 (69) 第四单元 (70)

第1课沁园春·长沙 一、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源于隋唐,盛行于宋。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二、课文再现 背诵《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 三、写作素材 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年青春激情的写照。 第2课诗两首 雨巷 戴望舒 一、课文再现背诵重点语段: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二、写作素材 春雨带来生的喜悦。踏着雾湿的小路,撑一把伞,一把戴望舒《雨巷》中的油纸伞,轻轻走进杨柳成荫、烟雨如织的江南小道。江南的烟雨,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悠悠地飘落。柳岸风堤撑纸伞的仕女们,走在云雾之间一般,带起梨花的清甜的香味。江南的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语文知识点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

中断延长 19.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知识点。下面是高中语文 知识点的总结。 一、文学常识与常见修辞手法 1.文学常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名家等。 2.描述:描写人、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等。 3.比喻:用一个事物或现象来说明另一个事物或现象。 4.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思维、感情、行为等特征。 5.对比:通过对两个事物相似或相反的特征进行对比来强调其中一事物。 6.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夸张效果来增加表达的力度。 7.排比:将同类词语、词组或句子并列起来,起到强调或对比的作用。 8.似替:用一个词替代与其关联的事物,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9.押韵:在句子或诗歌中采用相同的音韵结构。 10.对联:由两句意义相当,格式相同的连续对仗诗句组成。 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1.词语辨析:为了准确地表达意思,必须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运用 不同词语。 2.词义辨析:词语的不同含义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解释,理解 词义需根据具体的语境。

3.合成词、简称与缩略词:了解合成词的构成和意义,认识常用的简 称和缩略词。 5.修辞手法:学会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1.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汉语文法的特点,如六书、句法结构等。 2.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把握句子结构和语意的关系。 3.文言文的句法分析:掌握文言文的句法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兼语 结构等。 4.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学会分析和运用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夸张等。 四、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2.修辞方法:以修辞手法为基础,通过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方法来表达 思想感情。 五、阅读技巧和理解题型 1.阅读方法:仔细阅读,寻找关键词,理解问题要求。 2.阅读理解: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理解题型: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态度观点题、文段表达题等。 六、作文技巧和常见题型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点归纳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点归纳 高中语文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语文基础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类语文学习和考试。下面将对高中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一、基础知识要点 1. 句子成分 高中语文中,对句子成分的认识至关重要。学生要能准确识别出主谓宾结构、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句子成分,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它们。句子成分的掌握不仅对理解句子结构和意义有帮助,还对进一步的语法学习和作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中,诗歌是必须深入了解和鉴赏的文学形式之一。学生要熟悉不同的诗歌体裁和诗歌特点,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意义,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作品。同时,还要能准确把握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色,在写作中能够运用到适当的诗歌元素。 3. 文言文阅读 高中语文中,文言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生要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进行系统的学习,能够准确理解和解析文言文材料。此

外,还需要能够从文言文中提取和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体会古人的智慧和现实意义。 4. 散文阅读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散文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文学形式。学生要善于辨析散文的特点和风格,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意义,学会欣赏和分析散文作品。同时,还要能够把握散文的结构和情感表达,并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散文的特色。 二、基本技能要点 1. 阅读理解 高中语文学习的核心之一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善于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理解和分析各类文本的主旨和细节。同时,还要能够运用推理、判断和归纳的技巧,快速准确地进行阅读理解。 2. 写作技巧 写作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学会规划和组织文章结构,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同时,还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多样化,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能力。 3. 口语表达 高中语文学习不仅注重书面表达,也需要注重口语表达。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口语表达中,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大全 有许多的同学是特别想知道,中学语文常考必备学问点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中学语文学问点总结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争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依次: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详细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干脆)、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微环节描写 十二、说明依次:时间依次、空间依次、逻辑依次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进展、、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详细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争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方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对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争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说明、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争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方、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I. 文言文阅读和汉语言文字常识 1. 文言文阅读理解 (1)横排、竖排与交错阅读 (2)意群、结构和语法分析 (3)古诗文的韵律、格律和修辞 2. 汉语言文字常识 (1)汉字基础 (2)词语的构成与演变 (3)汉字的结构、形状和笔画 (4)音系、声调和语音变化 II. 修辞与修辞手法 1. 修辞方法 (1)比喻 (2)夸张 (3)象征 (4)符号 2. 修辞手法 (1)排比 (2)对仗 (3)倒装 (4)拟人 (5)反复

III. 作品鉴赏与文学常识 1. 作品鉴赏 (1)文学流派和风格 (2)作品的结构和文本分析 (3)作品的主题、意义和价值 2. 文学常识 (1)文学概念和理论 (2)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3)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和人文主题IV. 写作与写作技巧 1. 写作者的思维 (1)写作方式 (2)创意和想象 2. 写作技巧 (1)文体和文体变换 (2)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的技巧(3)篇章和段落的结构和风格 V. 古代文化与古代文学 1. 古代文化 (1)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 (2)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 2. 古代文学 (1)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学流派(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VI. 现代文学 1. 现代文学史和流派 (1)中国现代文学史

(2)西方文学史和流派 2.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 (1)现代文学作品主题、风格和意义 (2)现代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和创作手法 VII. 美学与艺术欣赏 1. 美学基础 (1)美感、审美、美德和美学 (2)美学理论和美学范畴 2. 艺术欣赏和鉴赏 (1)艺术史和艺术流派 (2)艺术形式、内容和风格分析 以上是高中语文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归纳,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1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2 《离骚》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 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典雅、繁复、古朴、直率。 2. 文言文的组成要素:词语、句子、篇章。 3. 文言文的常见结构:平行结构、对偶结构、排比结构等。 4.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拟人等。 5.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注释、理解、鉴赏。 二、现代文基础知识 1. 散文的特点:抒情、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 2. 小说的特点: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布局巧妙。 3. 诗歌的特点:用词精炼、意境深远、节奏韵律明显。 4. 报告文学的特点:真实、客观、生动。 5. 广告语的特点:简洁、吸引人、具有亲和力。 三、写作技巧与修辞手法 1. 描写的方法: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2. 叙事的方法:倒叙、正叙、插叙等。 3. 议论的方法:对比论证、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 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5. 引用的技巧:引经据典、引用名言等。 四、句法与篇章结构 1.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2. 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 句子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4. 篇章结构:开头、承接、转折、结尾等。 五、文学常识 1. 文学流派:古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2. 文学作品鉴赏: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艺术等。 3. 名著解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4. 文学常识:文学奖项、文学批评等。 5. 音韵学知识:韵律、押韵等。 六、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 1. 比喻:用一种事物来形容另一种事物。 2. 拟人:赋予非生物以人的行为和性格。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要背的东西特别多,大家最好整理在一块对比记忆,这样效果更好。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1 盘点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二、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斥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三、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有很多,该怎么去学呢?首先得先去整理好这些知识点才能往下去学,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_高中语文常识积累,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1 一、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三、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归纳大全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归纳大全导语: 语文是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是培养综合素质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一步。本文将对高中语文 基础知识进行完整整理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 学科。 一、古代文学名著 1. 《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和虚伪。作品以 细腻的描写、深刻的人物形象和隽永的语言赢得了读者的赞赏。 2. 《西游记》 《西游记》是元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作品以其幽默诙谐的 风格、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3. 《水浒传》 《水浒传》是元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宋江等 人梁山泊起义的故事。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 展现了江湖义气和反封建的主题,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英雄传奇小说。 二、古代文言诗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以壮丽的景观描写和雄浑的气势,表达了中国古代士人对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的向往。 三、文学常识 1. 古代文学史分为唐宋两个时期,唐代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和世界 瞩目的文化繁荣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2. 文言文是古代汉文的一种书面语言,对于学习古代文学和经典著 作具有重要作用。文言文的特点是结构严谨、字词精确、语气庄重。 3. 古代诗歌一般采用五言、七言、古体诗等形式,通过对押韵和节 奏的运用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 四、笔记技巧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共分为语文基本知识、文学常识和 写作技巧三个方面。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语文基本知识 语文基本知识包括文字的认识和运用、词语的辨析和升降、句子的理解和表达、段落的组织和衔接等内容。 1. 文字的认识和运用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包括汉字和字母。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系统,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字母是拉丁字母,是国际通用的文字系统。在汉字的运用中,应注意字形、字义、字音和字义的关系。在字母的运用中,应注意字母的读音和拼写规则。 2. 词语的辨析和升降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义项和词性。在词语的辨析中,应注意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和用法。在词语的升降中,应注意词语的词义的扩大和缩小,以充实表达的内涵和丰富语言的表达。 3. 句子的理解和表达 句子是语言的组织单位,由主谓宾结构构成。在句子的理解中,应注意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句子的表达中,应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使句子语言准确、生动、丰满。 4. 段落的组织和衔接 段落是文章的组织单位,由若干句子组成。在段落的组织中,

应注意段落的主题句、承接句和总结句的合理运用,使段落结构严密、衔接自然。在段落间的衔接中,应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和过渡,使文章的内容连贯、流畅。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是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包括作品的题材、风格、艺术手法等内容。 1. 文学作品的题材 文学作品的题材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的关注。常见的文学题材有爱情、友情、亲情、乡情、人生哲理等。 2. 文学作品的风格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点,体现了作家的个性和创作风格。常见的文学风格有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等。 3.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作品的表现技巧和结构方式,包括描写、抒情、议论、比喻、对比、象征等。这些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给读者带来艺术享受。 三、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指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包括写作的结构和文采、修辞、符号等方面。 1. 写作的结构和文采 写作的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篇章结构,包括开头、发展、结尾等。写作的文采是指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2. 修辞的运用 修辞是指用特殊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

高中语文关键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关键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1.字义与词义:字义是一个字的基本意义,词义是一个词的具体意义。 2.同音字、形声字和假借字:同音字指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的字;形 声字指有共同的部首和声旁,但读音不同的字;假借字指本义不属于汉语,但通过音近或意与另一字相近而被借用的字。 3.多义词和歧义词:多义词指一个词具有多个意义,歧义词指多个词 汇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词在句子中引起的意义模糊。 4.意义的扩大和狭化:指词义随着语境和使用范围的不同,意义有所 扩大或狭化。 5.辨析词义:指对相近或相近词义的词进行概括、分辨和运用。 二、语法基础知识 1.词类的概念和分类: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量词。 2.语法要素: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句子成分的识别:定语、状语、补语在句子中的特点和位置。 4.主谓一致: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方面的一致。 5.时态的使用和转变:时态在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时间,根据不 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时态。 6.语序的特点和常见变化。

三、修辞手法与修辞效果 1.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形成形象生动的语言。 2.象征:用其中一具体事物代表一类事物或者抽象概念。 3.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点和行为。 4.对偶: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两个意义相反、结构相对称的词语或句 子构成对比,形成鲜明的效果。 5.反问:用反问的形式来表达说话者的意欲。 6.夸张:通过过分放大或缩小其中一事物或概念的特点来达到修辞效果。 7.接近与对比: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与相对立来达到修辞效果。 四、常用修辞手法 1.排比:通过列举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2.重复:通过词语、句子或其他语言单位的重复来强调其中一意思或 情感。 3.揭示:通过暂时不说出答案,悬念的表现手法,来调动读者的兴趣。 4.反讽:通过用与本义相反的说法来表达其中一种意思,常用于讽刺、夸张等表达方式。 5.借古讽今:通过引用古代的典故或文化背景来暗示现实的问题或描 述现实的情景。 五、修辞情感与意境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一、语文基本知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