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文第20周业务学习 古人的“姓”“氏”“

语文第20周业务学习 古人的“姓”“氏”“

语文第20周业务学习 古人的“姓”“氏”“

语文第20周业务学习古人的“姓”“氏”“名”“字”

一、古人用“姓”来表明出自的世系,目的是“别婚姻”

“姓”是由母系氏族公社而来的族号,即母系部族的名称。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我国的姓是从传说时代“五帝”时开始有的。传说时代实行群婚制,一个女子可以同时成为若干个男子的妻子,生下来的子女“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恃君》),世系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姓”就是那个时代不同世系(族)的标志。因为是从母亲方面来确定的,所以古代的姓有不少以女字做偏旁,如“姒”“姬”等。古人用不同的姓来表明不同的世系,目的是“别婚姻”,即避免出自同一世系(同姓)的男女通婚。这是符合优生优育原理的。据顾炎武统计,《春秋》一书提及的人物的姓共有22个。

二、“氏”的作用是表明子孙所从出,即其近祖是谁

古代姓、氏有别,氏是姓的支系。同一个姓的人,子孙繁衍,分支散居各地,每支各取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其作用是表明子孙的近祖是谁。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人既有姓又有氏的情况,同姓而不同氏的情况也同时出现了。《屈原列传》一文说屈原是“楚之同姓”,是因为楚国国君的先人姓芈(mǐ),屈原的远祖也姓芈。“屈”是屈原的氏,楚怀王的氏则是“熊”。《殽之战》中原轸说秦“伐吾同姓”,也是因为郑、晋两国国君都是姬姓后代。这样说固然没错,但当时郑、晋两国国君已各自有“氏”,原轸提起这层远房亲戚关系,无非是为了多找一个说服反对派的理由。

在称呼一个人时,古人有他们的“省称”法:女子只称其姓,男子只称其氏(据《通志》)。另外,在周朝,平民只有名而无权拥有姓、氏。到了秦汉,姓、氏合而为一,平民也有了姓,陈胜、吴广即其例。姓、氏合一的结果,是我国有了许多个姓,概称“百家姓”。

三、“名”和“字”是个体为了人际交往而取的代号

从本质上说,姓氏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的标志,而名字则是个体为了人际交往而取的代号。据《礼记》记载,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给他取名。男子20岁举行冠礼(束发戴帽),取字。女子15岁时举行笄礼(结发别簪子),取字。所谓取字,就是于名之外再取一个名,“字”就是第二个名。有了名还要取字,其本意是:“名”只在亲属间称呼时用,“字”则供在社会交往中使用。《史记》中的一些人物,像庄周、荀况、韩非、贾谊,都没有“字”。《礼记》中成年时取字一说,大概是贵族官宦人家的规矩。

四、“名”和“字”在意义上往往有联系

拿孔子的名字为例。孔子是在尼丘山所生,于是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丘”,后来又为他取字“尼”。“尼”“丘”合起来为“尼丘山”之意。这是一种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的联系。再如屈原,“平”是他的名,“原”是他的字。从词义看,“平”就是“原”。知道了古人的“名”和“字”有联系,有助于知“名”后记住其“字”。文后所附的表,或许能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二者的联系。

五、“字”所反映的长幼排行及“字”的前后缀

不少古人的“字”中含有表示次序先后的字——伯、仲、叔、季。这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依理,他哥哥的字中该有个“伯”字。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原来,伯、仲、叔、季只是兄弟的排行次序,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因而称齐君长女为“孟姜”。

有的古人的字,后面是个“父”(fǔ)字。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父。“父”与“甫”通,是“美男子”的意思,所以有人也在字后加“甫”字,如王安石,字介甫。“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所以有人在所取的字前加“子”字,如子产(公孙侨)、子胥(伍员)。用“父”“甫”当后缀,用“子”当前缀,都不是硬性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