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超越自我做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师

在心理学方面呢,我不是专家,只是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比一般的老师多了一张证,(前年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获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多看了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专著,因此,今天不能说是讲座,只能说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心得。

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超越自我做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毛毛虫是平凡的,不起眼的,然而小小的毛毛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久经历练,终于蜕变成为五彩斑斓的蝴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毛毛虫,正在人生的路上历练,但蜕变的过程总是艰辛的,我们唯有拥有一颗坚强、乐观、豁达的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向往、有激情、会坚持,成就自己。“心”字的写法很简单,但要读懂自己的心却是何其难。我不会教大家读心术,只是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和大家的思想进行一个碰撞,更多的老师能受到启发,学会超越自我,做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师,快乐生活、快乐工作。下面分三个方面讲。

一、我们需要关注我们的心灵

有一个故事,非常耐人寻味。题目是:七只狐狸的故事

葡萄架上的葡萄熟了。葡萄大而且黑亮,每一串都透着诱人的光芒。

葡萄架下来了一只狐狸,对于架上的葡萄,狐狸忍不住垂涎欲滴,它想:我一定要吃到葡萄!

于是它便跳起来想要摘葡萄。

跳上去,够不着,再跳一跳,还是够不着!葡萄架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高一点!跳起来,伸长了手,还是够不着!

这只狐狸想:我一定要吃到葡萄!

于是它坚持不懈的跳啊跳,不停地跳!边跳边想:“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吃到葡萄誓不罢休……”

遗憾的是,这只决心很大的狐狸最终并没有吃到葡萄,而是累死在葡萄架下!

葡萄架下来了第二只狐狸。

这只狐狸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就像第一只狐狸一样,它也是摘不到!

狐狸生气了:我吃不着,别人也休想吃得到!它点了一把火,想把葡萄架烧了,可是,没等火烧着,主人回来了,把这只想纵火的狐狸抓了起来送了官!

葡萄架下来了第三只狐狸。它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可是,它也摘不到!

这只狐狸也很生气,大骂:“谁这么缺德!种了葡萄分明不想让人吃!这还不如不种呢!缺德的种葡萄的!老子咒你不得好死!……”

狐狸越骂越生气,越骂声越高,越骂越难听!终于,葡萄的主人听到,抄了一条木棍,一棍子把这只狐狸给打死了!

葡萄架下来了第四只狐狸。它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可是,它也摘不到!

狐狸难过极了,想:“我真的没有用!我连葡萄架也够着!就连这么好吃的、自己那么想要吃的葡萄都摘不到!我真是个没用透顶的人!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还不如死了算了!……“狐狸忧伤地离开葡萄架,成天想着这件悲哀的事情,越想越难过,常常恨不得立刻死了,可又觉得还是有些放不下的事情,不能轻易去死。这只可怜的狐狸成天闷闷不乐,想死的念头总是盘旋在心中,可终于也没有死。

太难过了,便上医院。医生给它诊断说,得了抑郁症!

葡萄架下来了第五只狐狸。它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可是,它也摘不到!

狐狸想:“哎呀!平时人家总说我很能干呢,可我现在竟连这些葡萄都摘不到!我究竟怎么了?我很能干吗?我很窝囊吧?……哎呀!我究竟很能干还是很窝囊呀?”这只狐狸在这件事情中总想不明白,非常痛苦,就成天想着这件事情不愿意放下。

它想:葡萄吃不着,葡萄好吃吃不着!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吐葡萄皮!葡萄吃得着,葡萄吃不着……

就这么想着念着,想着念着!成天走路、吃饭、就连躺到床上都念念有词,有一天竟然就疯了!得了精神分裂症!

葡萄架下来了第六只狐狸。它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可是,它也摘不到!

狐狸想:“葡萄虽然好吃,可是吃不着,怎么办呢?……算了算了!我不如吃点别的吧。”

狐狸眼珠一转,看见葡萄架下主人养了一笼鸡,看看没人,顺手抓起一只就悄悄溜了。路过小商店时,买了瓶可乐,一路小跑。

狐狸哼着小曲,高高兴兴想:今晚的烧鸡可乐一定美味无比呢!……

葡萄架下来了第七只狐狸。它也很想吃葡萄!

它跳起来,想要摘葡萄,可是,它也摘不到!

“葡萄好吃,吃不到!怎么办?”

这只狐狸脑子飞快的转动起来!

它的眼珠一转,想了一会,飞奔300米,敲开了一扇门。这是女朋友的家。

“亲爱的,想不想吃葡萄?又大又熟的葡萄?”狐狸脸上堆着可爱的笑容,轻声问道。

“当然!在哪呀?”女朋友娇声问。

“宝贝!快去把家里那把木梯拿给我,半小时后你就等着吃鲜美味无比的葡萄吧!”

当拿到女朋友从家中借出的梯子后,狐狸飞快地回到葡萄架下,架上梯子,轻而易举地摘下满满两大筐葡萄,一筐送到女朋友家里,另一筐提回家,和兄弟姐妹们痛痛快快享受了一番葡萄宴!

这个故事里面有七只狐狸,面对葡萄架上诱人的葡萄,因为个性不同,心态不同,出现了七种不同的结果。因为是故事,可能略微有些夸张,但如果仔细地品味一下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七只狐狸分别代表了七种人。第六只狐狸面对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善于放弃,寻找新的目标。第七只狐狸遇到问题会拐弯思考,结果皆大欢喜,女朋友开心了,家人也开心了。如果你和第六只、第七只狐狸一样拥有成熟、智慧的处事方式,那我要恭喜你。再看前五只护理,它们遇到问题要么一根筋,吊死在一棵树上,要么满腹抱怨,要么郁郁寡欢,悲观失望,最终葡萄没吃到是小事,身心皆受伤害。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遇到问题时,年轻的我们在处理时说不定也和前五只狐狸一样,毫无意义地折腾一阵。

讲这个故事,只是想说明这样几个观点:

1、只要是正常人,都会受到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的干扰。发生这些问题就像我们得了感冒一样普通、平常。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南迪·内森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所以老师们大可不必因为出现一些一般心理问题而惊慌失措。

2、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着自己的行为与情绪,进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还有一位心理学者马建青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标准:

(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三)、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四)、人际关系和谐。

(五)、能动地适应环境。

(六)、保持人格完整。

(七)、符合年龄特征。

医学研究表明,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

3、心态决定状态,思路决定出路。我们的想法不一样,情绪就会不一样,随之的行为就会不一样,理所当然,事情的结果也就会不一样。我们所说的人正确了,事情也就正确了,其实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是备受关注的教师群体,随着绩效工资的出台,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无形中教师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社会评价、职称评定、学校满意度、家长认可度、业务的考核、繁重的课务、额外的培训等使教师倍感疲惫。在部分老师身上,抑郁、自卑、焦虑、恐怖等不良情绪会同时产生。

打开网页,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教师行为过激,近乎残忍地体罚学生,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事故。可以说,他们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今天在座的教师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心理素质相对都比较好,但我们依然需要心灵的保健,心灵的提升。为什么?

为了让我们自己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享受从容,享受自在。

为了让我们的家人可以共享天伦之乐,共享温馨。

为了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享受工作的充实与快乐。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自由、幸福地成长!

为了学生虽然是最后提及,但是很重要,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只有我们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成就一代人,不至于贻误一代人。

二、我们需要打开我们的心门

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不快乐、抑郁、焦虑都是正常的现象,那我们该如何调节我们的心理呢?

老师们都明白,当人不快乐时,我们会有很多办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情。如合理宣泄法、转移注意力法、自我暗示等。

而我比较倾向于认知改变法,就是改变自己错误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认知,用新的认知方式来取代,获得正确的、积极的观念。

说到这儿,可能有老师说了,不会吧。我不快乐、我伤心、我焦虑,这些都不是我的认知有问题,而是事情本身错了,或者他人错在前。仔细思量一下,难道真的是他人有意让你不开心的吗?还是你自己让自己不开心的?

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认知,你就能知道答案。心理学上的认知概念指狭义的认知。就是指应用现代信息加工处理的理论将人的认知看成是一个过程。它包括:1、接受和评估信息的过程 2、产生应对和处理方法的过程 3、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认知有哪些特性呢?认知有多维性,宋代的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瞎子摸象所说明的道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认知有相对性,当代伟人毛泽东曾说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提倡人们要学会用两分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许多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对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如动物有雌雄之分,事物有好坏之分,时间有昼夜之分等。实际生活中,人们常会因为某事物出现大喜大悲的情感表现,其实质可能只是认识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并未考虑到事物认知的相对性。成语中的“乐极生悲”“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等便是古人对认知相对性的一种适

当表达。认知有联想性,看到几个字母,有英文基础的人把它读成英语,幼儿园的小朋友可能会把它们看成积木。认知有发展性,如健康的观念,40年前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无病就是健康,而90年代的今天,许多中国人已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身体或躯体的残疾,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一种良好状态。认知有先占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经常会发生“先入为主”的现象,或以“第一印象”来判断和解决问题,这便是认知的先占性。可有时候,先占性的认知并不正确。认知有整合性,一般说来,正常成人因为认知整合性的特点经常自我修正一些认知错误和偏见,学会自我调节。如有的人被领导当众批评,起初会感到失去面子,无脸再见人,抑郁、沮丧,甚至认为领导不喜欢自己,欲辞退自己,但在经过自我的认知整合处理后则感到领导脾气比较暴躁,谁出错就会批评谁,这次批评我是因为我出错,因此领导对我和其他员工一样,都是一视同仁的。这样一想心情也随之宁静了。当然,正是因为认知有整合性的特点,因此有些人会产生“自己经历过和深思熟虑过的东西没错,肯定正确”等过分僵硬的信念。

正是因为认知有以上的这些特点,人可能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会换位思考问题,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导致人会产生错误的、消极的、不合理的信念。所以,我们可以怀疑,我们的不开心是不是和我们错误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有关?

再举个例子。在认知疗法中,有一个老师们非常熟悉的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础就是abc理论。a指外来的诱发性生活事件,b指人内在的信念系统。c指出现在人身上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认知理论认为,外界事件是中性的,人的情绪不是有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有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直接打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人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

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而后者则可能忧心忡忡,以至于无法平静下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两个人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是由于他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和

价值评估模式所导致的,而这些都取决于他们的信念和信条。相信讲到这儿,大家可能会和我产生共鸣。原来我们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外来的事件,而是我们内在的信念系统。

是的,决定一个人的并不是他的外貌,智商或勇气,而是他的信念和信条,信念和信条就是存储在我们大脑里的指令性语言,这些信条很多在我们幼年时期就已形成。它们对于人的认知方式,评估模式和行为方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人们很难短期内改变那些很早就被内化吸收的信条,信条和信念构成了真正的自我,如果那些信条本身是不合理的,不符合实际的,他就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你陷入内心的情感冲突当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条组合,任何两个人的信条组合都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人与人的性格差别,几乎没有一个人的信条是全部正确的,但人具有一种自我更正错误信条的能力,那就是反省。

明白了问题出在哪儿,接下来我们就要想办法来解决问题。那就是认识到情绪不良不是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是因为自己不合理的一些看法和观念所致,目前的情绪和心理问题是因为自己仍在沿用过去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只要改变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就能消除心理障碍。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案例来做具体的分析:

有一位青年女教师找到我。她告诉我最近很不开心,仿佛找不到快乐了,好像什么事都做不好,觉得活着没有意义。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

她今年31岁,工作十年了,已成婚,孩子今年三岁。她说前不久,学校让她承担了一堂市里的对外公开课,很多教师观摩她的教学,

一紧张,口误讲错了一句话。听课的老师哈哈大笑,她觉得非常难为情。

下午议课的时候,教研室的领导以及听课老师对她的这次教学一致给予积极评价。但是不知为什么,她就是觉得自己上得不成功。她觉得教研室的老师是在讲客套话,她觉得老师们一定暗自好笑,怎么公开课还会讲错话的?她又想到:学校的领导,同事以后再也不会信任我了。从此,她开始害怕同事的眼光,觉得那眼光包含着另一种意思:一向上课好的你,怎么会失手了呢?她更不敢见学校领导。认为自己对不起领导,没有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光荣任务。

一个月后,市里举行优质课的评选。学校里推荐了她,她觉得这是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于是,她铆足劲,用心备课。上课前的几天,她很紧张,吃不进饭,一看到菜,胃里就难受。她产生了许多积极行为,努力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但也使她担心教学失败。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结果事与愿违,她在比赛中仅仅获得了三等奖。

本以为凭着自己的努力可以走出阴影,没想到这次又落败了。她倍感失落,一连串的负性想法频繁出现,如“我已一无是处”,“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我没有用处”。她随之感到情绪低落,失眠,不思饮食,对一切事情不感兴趣,觉得自己“成了废物”,“累赘”。她甚至有逃跑,离这个学校远远地的感觉。越是这样想,她就越不开心。管理班级也不像以前那么得心应手了。时间长了,她觉得工作生活一团糟,甚至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意义。

形成这位女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有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性格因素。环境、社会、生物学因素我不能改变。我尝试着从性格、内在的信念系统来分析一下:第一,她尊重别人的判断,别人的目光,但不懂得尊重她自己的努力,爱惜她自己的身体,她没有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和别人;第二,她从连续两次挫折中就得出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的结论,她不能够正确的评价她自己;第三,她以一种静止的目光来看待自己,没有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自己。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生是一个不断的自我提升的过程,提升了自我,

将来的她必定可以超越现在的她。第四,这位女教师是一位非常刻苦,用功,上进的好教师,但努力不等同于成功,还要有客观条件来决定,而那些不是个人可以控制的,她无需为失败负全责。第五,很显然,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她无法接受人生的缺憾,无法接受现实。第六,她完全相信了自己的感觉,被消极的情绪所欺骗,所支配,那种情绪本是错误的思维方式的结果,而她却因此无法像以前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像以前一样快乐的生活,她成了消极情绪的受害者。第七,她持有了太多的“我应该”,“我必须”这样的信条,因此她会觉得不敢面对同事和领导,甚至想逃走。最后,她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定义为名次或别人的看法,那是错误的,是本末倒置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人不会去和猎豹比速度,和雄狮比力量,人只能和自己比,比什么,自然也不是比身高,体重或基因那些不能改变的,也不是比技巧或方法那些可以复制的,比的只能是境界。而境界和能力是保持一致的,高的境界必然可以将能力较好的发挥出来。同时高的境界必然是快乐的,积极的。

可见,这位女教师存在着认知曲解。

讲到这儿,我要顺便提一提认知曲解的几种类型:

1非黑即白的绝对思考方式,坚持一种不现实的标准,认为自己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失败。这种思考方式导致完美主义,害怕任何错误和缺点。如那位女教师因为上课讲错一句话于是认为“现在全完了”,“我已经一文不值”。 2 任意推断。指缺乏事实依据,草率的下结论。如街上见一位同事匆匆走过,不打招呼,于是心里想;“我什么地方得罪他了?他生我的气?”3 选择性概括。仅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事件做出结论,也就是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让人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4 过度引申指在一个小小的失误基础上做出关于整个人生价值的结论。如一位母亲不慎打碎一只碗,就认为自己“不是个好母亲”。5过分夸大和过分缩小。指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损自己的成绩或缺点。人们常常会怀疑自己价值,一些优秀的老教师也不能例外,即便过去获得了很多成绩,如果现在遭受了失败,他会无视过去的成绩,而认为自己毕竟是个无用的人。6个人化。指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承担责任。将一切不

幸、事故或别人生病均归因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如一位朋友生病去世,患者责备自己忙于个人的事务,未能照顾朋友的健康情况,为此内疚不已。7、选择性消极注视。指选择一个消极的细节,并且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忽略其它方面,以致觉得整个情境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如案例中的那位女教师一直关注自己上课失误的细节,造成了不必要的烦恼。 8、情绪推理。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如:“我觉得像一个失败的人,所以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我觉得失望,所以我的问题不能解决。”人们不应太相信自己的直觉,仔细回忆一下过去,直觉犯的错误并不少,很多还很严重,但是因为直觉这种第一思维方式,很早就已形成了,具有很高的权威,即便发生直觉错误,通常大脑也会故意将它忘记,而恪守原来的思维定势。9应该倾向。指常用“应该”或“必须”等词要求自己和别人。如:我应该最宽宏大量,体谅别人;我应该做个好人,好朋友,好父母,好老师,好学生;我应该知难而进,永远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我应该自信能解决每一个问题。我应该把每一件事做好。“应该”好像无形的鞭子,使“应该者”努力加码,给自己精神上造成压力,给生活增添无数困难,整日戴上沉重的面具,为“应该”奔波,当然毫无乐趣可言。10、乱贴标签。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形式,以为将自己的问题贴上一个标签就可以完事。例如,其实,这是将对整个人的评价和某些行为失误混同起来了,而“人不等同于人的错误”。

对照分析,案例中的女教师她内在的信念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针对她的情况给她做了咨询,当她毫无心理压力地把积蓄已久的情感向我倾诉后,她觉得轻松多了。然后,我就问,仔细回忆一下你的生活、工作,你觉得有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很有价值?她刚开始拼命地摇头,我对她说:“仔细地思考一下。”几分钟后,她告诉我,“我对母亲很孝顺,母亲因此很爱我。”“我们村上有好几个和我差不多年龄的人,他们的工作相对我说,都没有我好。”“我很受我们班孩子的喜爱,我们班的家长很支持我的工作。”“我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孩子。”这么一番话之后,她的情绪好转了不少,然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给她,下周,尝试为办公室的老师做点什么,尝试和

他们沟通一下。第二次来访的时候,她向我汇报家庭作业,她说:“那天,她为老师们买了早点,到了办公室主动打扫卫生,办公室的老师陆陆续续来了,都和她热情地打招呼,还和她一起做事情。”办公室的一个年轻女教师还告诉她,自己是她的榜样。这时候,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庸人自扰,其实一直以来,没有人看轻她,是她自己作茧自缚,把自己糟糕的感受投射给了自己的同事。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她发现自己的信念不能被证实,她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这儿。然后我就引导她进行概念重组,把这次的收获与感悟记录下来,尝试在工作、学习中用新的信念不断暗示自己,从而获得积极的力量。

现在,这个老师恢复了以往的快乐、自信与活力。其实,打开我们的心门,审视我们的认知方式,我们就能改变,就能超越,就能提升。

三、超越自我的心灵鸡汤

有一句深受人推崇的格言:人生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心灵的宁静。当我们的心灵宁静了,我们就会变得坦然,我们就会选择宽容,我们就会超越自我,我们也会因此快乐。下面提供几道心灵鸡汤:(一)、学会接受:在任何时候

在北欧一座教堂里,

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为有求必应,

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

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

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

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

有一天他祈祷时,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愿。

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

「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

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

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

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

本来苦像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

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

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

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而没有说话,

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

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钱便离去。

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

但是,他憋着不能说。

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济的穷人,

他祈祷耶稣能帮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

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

打开,里面全是钱。

穷人高兴得不得了,

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

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

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

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

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

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

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

年轻人不明就里,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 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稣所形容的穷人,

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

伪装成看门的耶稣出现,指着十字架上说﹕

「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计;

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

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

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寓言故事,却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

但事与愿违,使我们意不能平。

我们必须相信﹕

目前我们所拥有的,

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

若能如此,

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

但是,我们应认真活在当下。

的确,事实就是最大,因为已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你不接受它,就好像拿头在撞一面墙壁,而希望能把它撞开。无济于事,徒劳无功。我们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如果你抗拒,不承认,就是继续在自己的心灵上撒盐。如果你把生活看做是给了自己一个体验和成长的契机,情绪和心灵就会恢复健康。

读到这么一段话,深受启发。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他有时候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所以,老师们,让我们在任何时候学会接受,学会面对,学会顺其自然,生活总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二,改变思维方式: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有一棵苹果树,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

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成功是暂时的,失败是暂时的,只有成长是永恒的,成长,需要接受风雨的洗礼,成长,会让我们的心智会更成熟。

三、观照自己:学会同自己进行良好的沟通

还有一个沟通叫自己同自己的沟通,这非常重要。一个人不管有多忙,每天一定要留出一点时间给自己独处。这就是自己和自己沟通的一个时间。比如说读书,它会激发、促成自己的沟通,那个时候,头脑的状态会变得更好。也可以去看一些好电影,当中也有很多滋养心灵的东西。也可以尝试写日记,花时间去静静地思考,这些都是和自己进行自我沟通的很好的一些方法。

当你的心灵丰富起来的时候,心灵也会产生极大的力量,你会感染到非常多的人。如果你处于心灵枯萎的时候,有再多的技巧,再多能力也是发挥不出来的,所以每个人为滋养心灵要同自己进行很好的沟通。

老师们,请相信,超越自己,便能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把马斯洛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心若改变,

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

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

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

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在顺境中感恩,

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认真地活在当下。

听得可能有些疲劳,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祝愿大家活在当下,快乐幸福!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好资料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快乐生活-----健康心理各位同学:提到心快乐生活》。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健康心理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如:学习、生活等方面,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心理与学习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心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即智力正常,情呢?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智力正常也称智商,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智力商数但也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2情绪健康情绪健康指情绪稳定,能控制情绪,能保持良好的心境。中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主要有: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使自身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能在适当时间、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

同学马上大发雷霆不小心把同学书碰掉在地例,更多精品文档. 好资料学习-----不一个同学经常在教室里动不动就大声的发出噢……的声音,. 管同学在不在写作业.意志健全3有毅力,自觉性高;意志 坚韧,意志健全指做事目的明确合理,心理承受力强,有 较强的抗挫力,自制力好,不放纵任性。就摔门而,就掉眼泪; 被老师家长批评一句,例考试一旦没考好去等。行为协调 4.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 协调,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 情按部就班,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行为反应与刺激 的程度和性质相配。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 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 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人际关系良好,乐于交往5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 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知之明,二是在交往中保 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知己的朋友;不卑不亢;三是能客 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 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在学校与人为 善,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为能与老师、. 团结互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剂良方>> 一个“不说话”的女生例:<<. .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6这里的适应包括社

2021年心理健康讲座总结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讲座总结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在5月25号“我爱我日”到来之际举办此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目的有以下几点: 1、提高同学们对大学学习动力的认识 2、使同学们认识到影响学业成功的要素以及大学生成功的条件 3、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关注意识 综合楼N301 5月16日下午第二大节课 1、前期宣传:通过在校园内张贴海报对此次讲座进行宣传。 2、联系老师:我部人员负责与进行讲座的老师联系,准备好活动事宜。

3、讲座地点的准备:由我部成员申请教室,并在讲座进行之前将教室内的板报画好,将花篮以及给老师喝的水准备好。 4、讲座进行过程:主要由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最后为学生提问互动环节。 5、讲座结束:本部一位成员将老师送走,其余成员收拾好会场。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于5月16日下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通过这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此次讲座过程中同学们对于自己在大学中的学习有了动力,也认识到自身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老师精彩的讲解令在场所有的同学们充满了兴趣,使得讲座始终维持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此次活动算是园艺学院大学生女工部成立以来举办的一次比较大的活动,整个活动的举办过程都比较成功。活动之前分工的明确,使得各成员在整个活动中都能清楚自己的工作,即使是新加入学生会的成员也能清楚地了解活动的具体流程以及细节问题。同时,分有任务的我部成员都尽自己所能,对所安排的任务积极努力完成。还有,在遇到问题时,我部成员能够临危不乱,在既定的环境中想出良好的解决方案,不拘束于以往的方式,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最新版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家长会) ——让健康心理伴你快乐成长 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座,同学们会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得到一点启迪,收获一点经验,长一些见识,心灵上得到一次震憾。心理学家曾经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报告,发现学生心理大多是较健康的,但也有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并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例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一则案例讲,山东某县一名年仅8岁的小姑娘因被邻居怀疑偷钱而服毒自尽。由此联想到近年来见诸报端的类似事例,例如,某小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款而自杀,某中学生因“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提并论”而卧轨身亡,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批评而离家出走等,可见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是势在必行的问题。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

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那么小学生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主讲人:王德清 倡导人文管理重视心理健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精神风貌、学识水平,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乃至全社会,全民族的未来。”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未来公民不仅要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全面的能力,而且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在向学生传授科文化知识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在同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无处不在,不可取代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已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工作,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青年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往往对自己的岗位、对学生理想主义色彩,一旦遇到工作分配不如意,或者学生不听话,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再者,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为人师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过高的社会期望值,把教师列入了完善化的程度。而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仍然差距较大,这就会造成教师心理失衡,影响心理健康。 2、过重的外界压力: [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被引入各行各业,“竞争上岗,择优录取”成为各类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教师行业也不再是铁饭碗一个,而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现在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技术不断的取代旧技术,这种取代不仅在速率上是“几何级”状态,而且在周期上也越来越短,技术贬值,知识老化加速的现象成为新世纪的显著特征。这在教育教学技术的革新上表现得也十分明显。比如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为教育教学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似的变革,教育教学效果在视觉、听觉等感管刺激上远比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等简单教具更具冲击性,而远程教育的发展必将成为新时代课堂特征的一个新亮点。对于这种变化,年轻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经验与观念上都还没有定型,有时间与精力去迎接这些挑战,而年老的教师则相对吃力,原本依靠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三尺讲台、粉笔、教鞭就可以游刃有余的这些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了“后来者居上”,经验贬值,甚至是落伍等威胁,进而可能产生持续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学校许多用心良苦的改革措施都出于防卫的态度进行抵制。例如对评课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并且操作熟练这一指标许多教师都持保留或反对的态度。 3、不良人际关系的刺激: 一是表现在有的教师同领导的关系紧张,有的教师同同事的关系极不和谐。其客观原因,可能是由于领导用人不当,管理不力,或由于同事间性格不合,看法不一,长期处于这种不良情绪,并引发出自卑、妒忌、埋怨、畏怯等心理,有的甚至会自暴自弃,形成人格障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专题讲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专题讲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廿世纪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她是在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出于职业的责任感,迫切要求解决这些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活动。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积极支持,这对我们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根本保证。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意义和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和原则等三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全体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香港心理辅导专家林孟平博士认为: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应是发展性的辅导;心理辅导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帮助一个人去发展所有的潜力,有快乐的人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心理学专家马文驹教授也认为:学校心理辅导,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注重预防性的教育,关注教育对象的未来。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以已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为对象);也不等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以正常学生中存在着心理问题或偏差的学生为对象,旨在帮助来访者消除或缓和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症状。它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是面向每个学生,并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学校普通教师来组织和实施的,必须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困惑和斗争,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心理学家指出: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为儿童创造有利于心理发展的环境,促使他们更好地健康地成长。这里的环境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学校整体的育人环境(简称硬环境);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以及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简称软环境)。我觉得,首先让广大教师要有较高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其次是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其三是学习、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边学边干,形成一支有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相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最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的含义 古往今来,人人都希望健康。因为健康总是与家庭的幸福、学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曾这样描述:人生有两大意愿,一是家庭幸福,二是事业有成。如果家庭幸福为10分,事业有成为100分,那么健康就是0前面的那个“1”,可见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什么是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途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本章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对健康的解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也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概述 (一)健康和心理健康 什么是健康? 1、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个随着时代的推移,在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下不断演变的概念。即使在今天,对于健康还很难做出明确的界定。我们引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所提出的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 2、健康用中医理论来说就是“身体上的健,心理上的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但是,由于国内外学者各自KCB齿轮油泵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出发点不同,其定义也是各不相同,因此,迄今为止,对心理健康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 调查发现,各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在数量、类型上有所差别。近几年,我们经常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

看到或听到,少数小学生因心理行为问题而导致“离家出走”、“拒绝上学”、“自杀”、“暴力行为”、“违法犯罪”等报道,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普遍引起了社会,特ZYB-B可调压齿轮泵别是学校教育的重视。 (三)心理健康的特性: 1、心理健康的阶段性: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与人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中的心理健康状态是随时间发生动态变化的。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人无法被截然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可调压渣油泵和心理不健康的情况。 如何辨别心理健康还是不健康呢?如何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是否健康,不能像躯体健康那样,具有比较客观的标准。人的心理怎样才算健康,用什么标准加以测量,因其复杂性,其标准也比较难以确定。对此,至今尚无肯定的答案。 下面提供国内外的两个标准供大家参考: 1、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高压渣油泵斯洛和麦特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个标准: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精心整理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今天一来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其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 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理健康了。 是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总是忘我地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对这些人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台阶,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而且总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向他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这类人用他们自己的行动去体验人生的价值,真切而深刻,所以总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反过来更能激起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二,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 世界上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如何认识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有“自知之明”,就是说,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学识、水平,既不高估自己,不对自己的一些长处和优势沾沾自喜,也不会自卑,过分地贬低自己,决不无缘无故抱怨、自责自己。反之,一个 第三,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1 于与人交往的态度。 2 上。 3 总显示出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积极的态度。 4.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注意他人的长处,能较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5.当他人有困难时,总能采取真诚的、有效的帮助。 6.当与他人产生矛盾时,能做到“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不主动出击,不

“窝里斗”,能进行较好的沟通,并以理智的、合理的方式解决。 第四,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 情绪最容易反映人的心理状态,也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一般来说,情绪健康的人有以下这些特点。 1.没有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很少有烦恼、不快,精神状态永远是饱 满的、乐观的。 2 3 理的不快。 4 的精神风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态度,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激的情绪和行为;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第六,道德心态的健康。 道德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近几年来对健康内容界定的最新补充。一个道德不健康的人,很难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健康的人。那么,什么是道德心态的健康呢?大

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得体会三篇

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得体会三篇 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群众的心理、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近期,我校请进修学校许老师为我们做了一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

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这次学习只是限于理论,怎样去落实还得靠我们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靠我们去发掘,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记得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学校的老师就经常播放一些异样的教学片断,看完后让我们评价。那些老师也实在是够格的,在课堂上衣衫不整,有些男老师衣服都不扣,就这样敞开胸怀,我想他是讲得太热太投入了,有些又把脚踏上凳子,实在不雅观。这样一个形象是为人师表吗?实在不敢恭维,我们看得哈哈大笑。但同时也警告自己以后一定要仪容整洁,严谨治学。心理学也说了,一些外观新奇的事物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影响学生的情绪,如果你今天换了一个新发型,或穿了一件新衣服,一定要先到课室里转转,让学生有一个接受的空间,不然学生可能会一整节课都看着你,后果可想而知。仪容整洁,人也显得有精神。教师就得要有精力,所以我们必须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我们的工作和作息要有规律,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要把家庭生活中,同事朋友间的烦恼事情带给学生,一定要敬业,当你站在讲台的一刻起,你就是他们的护航人,是舵手,你要带领他们愉快航行,驶进安全的港湾。良好的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课(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课】 家是爱的港湾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返校第一课讲话稿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走进家长教育微课堂,我是博贺学校黄华亮校长。 俗话说:“好老师不如好家长、好学校不如好老师”,可见,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孩子居家线上学习的这段时间,许多问题都来自家庭,孩子是否走向绝望更是与父母的爱、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否和谐有密切相关。这个时候,家长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包括善于倾听、学会缄默把握边界等,特别不要因为孩子前段时间呆在家里没有好好学习而喋喋不休,理解与包容很重要。现在,我们一些孩子由于父母的不关心,甚至是冷漠,用活鲜鲜生命为我们上了一堂课,难道我们还熟视无睹吗? 下面我以12点建议家长支持你们的孩子 1、用较多时间陪伴子女,并一起参与活动。 2、认同子女的困惑,并认真对待他们的感受。 3、避免批判及指责。 4、引导子女从不同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并评估各种方法可能出现的结果。 5、向子女保证随时在他们身边,并在子女寻求协助时陪伴他们。 6、任何时间都以安全为先——强烈建议移除家中可致命的工具。 7、为子女示范如何限制行为、抒发情绪、解决困难及照顾自己。 8、鼓励子女结交朋友及维系友谊。 9、让子女知道家长是关心他们的。 10、协助子女发掘兴趣,发现自己的强项,以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和自信。 11、不要忘记照顾自己 12、与别人倾谈,在有需要时寻求专业协助。

13、负起监护人的责任,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 14、学会科学正确使用通信工具,与学校多沟通,营造平安、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尊敬的家长们,百年一遇的疫情出现,不单是对国家的一次大考,对我们每位家长更是一次大考,我们的国家已经向全世界交上了一份满分的答卷,家长你们呢?是否也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呢。疫情打乱了每个人的生活节奏,焦虑、害怕等情绪都会出现,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你们要明白,孩子成长是一个过程,很多道理我们也是长大后才能明白,你们只需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提高,耐心陪伴,静待花开,相信你们一定会是一位让孩子尊敬爱戴的好榜样。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同学们: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你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你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你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你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你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你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

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有个小故事 一块钢板的价值

精编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四)

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得体会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 座心得体会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得体会家长学校心理健康 讲座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本站分享的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职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得体会 自己参加过很多次培训,心态培训也不在少数,当公司通知我去参加这个三天两夜的心态培训时,心里不是很乐意,心想,心态不就那么几点么,用得着三天两夜培训吗?多无聊啊,还不如用这几天的时间多做些事情呢,和上级交流下自己的看法,先去听听,感觉课程不怎么样,当天就回,不用那么长时间呆在那边。于是没按培训的要求带好自己的换洗衣服去了培训现场。 进场时,现场和所有开大课的流程与氛围一样,用一首富有激情的歌曲及门口两边排站着富有激情的队伍迎接,心想,多老套啊,所有大课都是这样,能不能换个花样,心中充满着排斥。上午的课是由班主任大鹏老师开讲,讲了很多关于本次课程的一些大概内容,花了好几个小时,天啦,这课咋就这样呢,连开场白都浪费这么长的时间,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来了。 当我们分成一个个小组,每组要竞选鹰王,我们组的家人都很优秀,都想竞争鹰王,当轮到我竞争时,其他的伙伴

基本不太想念我,因为我的感觉让人看上去像个小孩,不具备做领导的潜质。我力争,用承诺赢得了本组最高荣誉鹰王,同时也肩负着带领本组家人取得胜利的使命。 第一个游戏是牙签传回心针,游戏规则就是所有人站在椅子上,用嘴含着牙签,回心针放在牙签上,下一位家人用牙签将回心针接过去,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传给下一位家人,中途不充许手接触牙签与回形针,就算是回形针掉在地上,也只能趴在地上用牙签将回形针拾起。大家开始传递了,一切还算顺利,而到了某位家人时,她犹豫了,她挣扎着,因为我们是一男一女叉开站的,最终,她还是放下了这一切,抛开所有的杂念,将嘴伸过去,把回形针传递给了下一位家人。在游戏进行中,我们组的回形针掉了三次,家人争先抢着趴在地上,用嘴去挑起那小小的回心针,那嘴几乎和地面接触了。然而,所有的家人不去想那些,一次一次的去尝试,去补救。最终我们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回形针的传递。在这个游戏中,我们悟出了两个道理:1、放下自我;3、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成功。这个游戏结束后,我们组的家人更加地团结了。 同样,每次入场时,老师都会要求每组进行团队风采展示,每个风采展示都要围绕当天所讲的主题进行,而每次课程结束后到下一课程开始的时间都很紧张,换句话说,就像打仗一样,不,是真枪真刀的打仗。每次课程结束后,我们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校园欺凌)(1)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校园暴力的心理干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在一起来谈谈有关校园暴力的问题。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从1996年起,我国就规定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之所以我国要确立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是因为中小学生中相继出现了因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的安全隐患,这也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校园暴力! 在校园暴力中主要就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我国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的同学会对被欺负的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下面我列举今年发生的一些校园暴力事件3月,青岛市李沧区夏庄路某中学校园门口,初三学生小欣被几名女同学拳打脚踢、扇耳光、雨伞打头,小欣被吓得3天没敢去上学; 4月,青岛市四方区16岁的男生小黄,因为上课时与女同桌扔纸条起了矛盾,放学后被女同桌约来的几名男生拖到学校外暴打一顿,并被连捅4刀7月,即墨市七八名女孩对一名同校女生狂扇耳光3分钟此类中学生群殴事件并非青岛市所独有,全国省市或多或少都存在校园暴力。 今年7月6日下午,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田马初级中学,几十名初中学生,在距离学校仅200米远的一家书店前,手持铁棍、刀具群殴。此次群殴事件中,初三学生韩强(化名)被另一名初二学生用刀捅至靠近心脏的要害部位,经抢救无效死亡。 9月25日晚,江苏省南京市南湖路上,两名中学生为争夺女友,共纠集27名中学生火拼。他们手持棍棒,“个个都很凶猛”,从一小巷中辗转打到南湖路大街上,幸有路人及时报警,双方在110赶到后各自领人逃散,混战中数人受伤。 在众多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纲

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纲 在思考讲什么,前提是大家受益,在座的中年朋友多,可能修过心理学,程度把握的不一定合适。主要从大家的工作、生活、人际方面结合这些年我心理学教学与咨询的一些体验与大家交流。 讲座共分五部分内容: 一.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关于人是什么:道德:信仰、公德、法纪人有需要: 性情:兴趣、性格、气质、情绪生理、心理 智能:潜能、实能(知识技能) 体能:耐力、灵活、速度、力量 体态:无病、无残 体型:身高、体重 关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所谓心理健康则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

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除此定义表述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 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的富有建设性发展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国大陆的学者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归纳起来,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识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在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如何增强自信心》 同学们: 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可增强我们抵抗压力与疾病的免疫力。自我怀疑和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是常见的。任何人,无论表现得多么自信,也难免对他面临的挑战缺乏自信心。这常常是对压力的一种自卫性反应。长期自信心丧失,会影响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压力就产生了。情绪上的、心理上的或生理上的毛病就相伴而至。许多心理健康专家认为:焦虑、沮丧等神经失常是因为自我形象和别人对你的看法有矛盾而造成的。 因此,如果无法克服焦虑或沮丧,应去找专家帮助,治疗的首要目标就是改变自我认识。一旦找回了自我价值,压力就会减少,症状消失。照镜子时,你是否无忧无虑、身心轻松,还是焦虑不安、心情紧张?积极的自我形象是自信心的表现。如果你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自己生活中积极的方面。 下列的措施旨在提高你的自信心,改善生活: ●列出你性格中积极方面,可更好地了解自己。 ●对自己的成功给予积极评价。 ●选择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努力改变。 ●制定可以完成的目标。 ●不要过快地改变生活中的太多方面。 ●找出一个合适的典范,而不是一个不现实的偶像加以学习。 ●不要对过去的失败和错误的判断耿耿于怀。 ●记下你的优点和成功,可着眼于积极的生活,增强自信心。 一个人由于缺乏成功的经验,缺乏客观的期望和评价,消极的自我暗示又

抑制了自信心,加上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恶劣的生活境遇等等原因导致了自卑心理的产生。这种心理常表现为抑郁、悲观、孤僻。如果任其发展,便会成为人的性格的一部分,难以改变,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抑制人的能力发展。那么如何来克服自卑心理呢? 首先,要有意识地选择与那些性格开朗、乐观、热情、善良、尊重和关心别人的人进行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你的注意力会被他人所吸引,会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跳出个人心理活动的小圈子,心情也会变得开朗起来,同时在交往中,能多方位地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有意识的比较,可以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其次,要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评价,对自己作全面正确的分析,多看看自己的长处,多想想成功的经历,并且不断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激励:“我一定会成功的”,“人家能干的,我也能干,我也不比他们差”等等,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自卑心理会被逐步克服。 最后,要想办法不断增加自己成功的体验,寻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试点,努力获取成功。如果第一次行动成功,使自己增加了自信心,然后再照此办理,获取一次次的成功,随着成功体验的积累,你的自卑心理就会被自信所取代。 做事粗心大意的性格: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仔细检查、认真对待,才能减少出差错,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因此“专心”、“仔细”、“认真”的精神是克服粗心大意这一毛病的良药。 提高自信心的训练方法 提高自信心的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 健康心理快乐生活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健康心理快乐生活》。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如:学习、生活等方面,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心理与学习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即智力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 智力商数, 也称智商,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但也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 2. 情绪健康情绪健康指情绪稳定,能控制情绪,能保持良好 的心境。中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主要有: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使自身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能 在适当时间、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 宣泄,不过分压抑。 例不小心把同学书碰掉在地, 同学马上大发雷霆;

一个同学经常在教室里动不动就大声的发出噢??的声音,不管同学在不在写作业. 3. 意志健全意志健全指做事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力强,有较强的抗挫力,自制力好,不放纵任性。 例考试一旦没考好, 就掉眼泪; 被老师家长批评一句, 就摔门而 4. 行为协调 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 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 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 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5. 人际关系良好,乐于交往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在学校具体表现为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剂良方. 例:<< 一个“不说话”的女生>> 6. 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这里的适应包括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等。人生活在世界中,要具有一种积

《EAP员工关爱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EAP员工关爱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大纲 【课程介绍】 现代工作生活节奏快,时代因素、组织因素、员工自身因素都会导致员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充分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员工的抗挫能力,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已成为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之选。就此而言,企业帮助员工获得心理健康,就是在帮助企业自身顺利发展。毕竟,员工是企业的细胞,而他们工作效率的发挥与他们的心情、心态密不可分。有多种多样的因素会影响到员工的职业心态,不良的职业心态就好像漂浮在企业上空的一片阴云。这样的阴云聚集多了,企业早晚会迎来暴风雨。 本课程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与您一起研讨企业管理者如何加强职工心理关爱来抓住新时代员工的心,提升个体心理资本,增强员工幸福感,打造高效组织、健康职场和幸福员工,更多实际案例的解读、更实用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技巧的分享。 【培训收益】 ?了解实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应对。 ?掌握身心健康的标准:“五快三良好”。 ?了解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和实用养生方法。 ?学会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等基本心理识别技术。 ?了解一般心理问题如自卑、暴躁、压抑、偏执、消沉、敌对、孤僻等表现特征。 ?了解员工心理异常特征和诊断标准。 ?了解如何区别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等心理异常症状。

?了解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疑病症等一般神经症表现。 ?掌握职场常见不良情绪及应对策略。 ?了解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分类与常用心理量表。 ?掌握如何从测评报告,结合员工的行为、情绪等表现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 ?学会识别和预防常见心理异常现象,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关爱预防员工心理健康:1.未病养生,2.欲病救萌,3.已病早治。 ?管理者掌握“问题员工”安全处理方法,避免严重群体事件。 ?提升员工心理资本,改善心态绩效和行为绩效。 【授课方式】 情景心理剧、影片赏析、趣味游戏、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 课程内容追求实战、实操、实用。体验式培训注重互动参与、在感悟中学习获得积极的智慧体验,提升幸福感和企业绩效,形成独特的培训风格。 【培训对象】: 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一线管理人员 【授课时间】: 1-2天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员工心理健康关爱 1、职工心理健康失衡背景 (1)什么是心理健康 ◆本人不觉得痛苦(稳定愉快的情绪) ◆他人不感到异常(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功能良好(适应环境、胜任角色) (2)人们心理健康程度的分布情况 (3)五快三良好 ●躯体健康“五快” ●心理健康“三良好” 2、心理健康与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基本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讲座 一、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健康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十个方面 1.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保持健全的人格。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学生的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 青少年在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由不成熟向成熟性过渡的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出现许多不适应性以及矛盾和冲突性,具体表现为: 1.青少年的认识和学习能力迅速发展,但在学习中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中易产生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比如,一次学习失利就可能全盘否认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次学习上获得成功就可能沾沾自喜,认为学习是件无所谓之事,耍个小聪明是可以过关的。他们的情感自控性、个性及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不稳定的。所以对青少年在过渡期的教育和引导十分重要,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走向成熟。 2.矛盾动荡性。①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青少年性机能的成熟导致性意识的觉醒。表现为:性心理开始发展,对异性产生好感、爱慕之心,追求异性,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