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结石的分类

结石的分类

结石的分类
结石的分类

结石的分类

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肾结石可分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尿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石、胱氨酸结石及嘌呤结石六类。大多数结石可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份。

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占肾结石的80%以上,在酸性或中性尿中形成,发病多为青壮年,以男性多见。常呈黄褐或石铜色,表面平滑(单水草酸钙)、粗糙(双水草酸钙),男性发病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尿沉渣内常有草酸钙结晶。

磷酸钙结石:占结石的6%-9%,在碱性尿中形成,也以男性青壮年多发。结石为白色,表面粗糙,常呈鹿角状,质地较硬。常在碱性尿中形成。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多有家庭史,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磷酸钙结石的饮食同草酸钙结石相同。

尿酸结石:占结石的6%,在酸性尿中形成,当尿PH值大于6.7时结石溶解,以男性多见。表面光滑,常呈鹿角形,色黄或棕褐色,质地较硬,在x线片上模糊不清或不能出现。以男性多见,尤以痛风病人更常见,通常有家庭史。尿沉渣内可见尿酸结晶。

磷酸镁胺结石:占结石的10%,在碱性尿中形成,尿PH值小于7.2时结石溶解,以女性多见。结石色黄或污灰色,呈树枝状或鹿角状,质地较软。以女性为多见,尿路感染的病人较多,不能透过x线。尿沉渣内可见磷酸铵镁结晶。

胱氨酸结石:少见,约占结石的1%-2%,在酸性尿中形成,尿PH值大于7.0时结石溶解。

黄嘌呤结石:黄嘌呤结石此类结石很少见到,色白或黄棕色,质地很脆,不能透过x光线,一般在酸性尿中形成。

胆结石是如何分类的

胆结石是如何分类的? 1.按胆石内所合成分可分 (1)胆固醇结石由于胆汁中所含的胆固酵过多,溶解不掉而逐渐沉积。单发者居多,质地坚硬、呈圆形或椭圆形,结石内约含胆固醇98%,外观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表面光滑,光彩很好看,切面有放射状线纹。也有多发结石呈多面或粒状,x线平片不显影。 (2)胆色素结石是我国最多见的一种结石。形状不定,质软易碎,剖面无核心或分层,称“东方型结石”。结石由胆色素、钙盐、细菌、虫卵等组成。结石的大小不等,小的像泥沙,大的有黄豆大小,外表为黑色或棕红色,数目较多,体积较小,常常随胆汁的排放流动,成为胆总管结石。 (3)混合性结石不论是胆色素结石或胆固酵结石,在结石形成后,又可以在原来的结石外面,再有胆固酵或胆色素、钙盐的沉积,从而形成胆色意胆固醇混合性胆石。由于所合成分比例不同,可表现各种颜色和形状,一殷多见的为球形或多面形,颜色有灰白色、黄色、 棕色、黄绿色、黑色,副面为层状,各层色调不一,x线平片常可显影。 2.按结石所在部位分 (1)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和混合性结石。胆石在胆囊内,一般不引起黄疽,也不产生绞痛(除非卡住了胆囊管)。思者平时偶有中上瞪或右上腹的饱问感,有时有暖气、醛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在吃油腻食物后,症状可以加重。也有部分病人可以终身没有症状。 (2)总胆管结石多见于胆红素结石。胆石可以原发于总胆管,也可以来自胆囊或肝内胆管。当胆石在总胆管内卡住时,病人出现疼痛,常有黄疽、寒战、发热,大便呈灰色,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一样。如此时又有总胆管炎症时,就能导致高热、昏迷等严重征象。当胆石移 动位置成从胆道口排到十二指肠内,病人的黄疽及炎症症状都可趋向消退。 (3)肝内胆管结石多为胆红素结石。肝内服管结石占胆石症的15%左右。由于胆石较小,呈泥沙祥,容易往下流动,因此多数同时有总胆管结石。病人常从幼年时就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发冷、发热、黄疽等病史。这是由于胆石阻塞了胆汁的流通,胆汁被阻塞不能徘出, 就转而进入血液中,这时病人的眼睛、皮肤就会发黄。这种现象叫作“梗阻性黄疽”。也因为胆道被阻塞,时间一长,细菌就乘机在胆道 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胆道炎。还能进一步侵入全身,引起中毒、休克、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神志淡漠、白细胞超过20.0X109/L,体温达39辽以上,这种现象叫“重症胆管炎”。其他还能上行感染引起肝内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等。 形成原因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从我国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8%,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结石)。 胆道是胆汁生成、储存、排送入肠的通道,胆道是人体解剖结构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不仅胆道本身,而且与之邻近的血管也均有众多的变异。 1、胆囊工作机理: 胆囊是含有平滑肌及弹力纤维的囊性器官,它具有储存胆汁,分泌、吸收胆汁成分及通过收缩运动向肠内驱送胆汁的作用。胆囊形似梨状,宽约3~5cm,长约7~10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部压力可达4kpa。 胆囊的收缩有三种形式:节律性收缩,每分钟出现2~6次;张力性收缩,由进食或其它排胆刺激引起;蠕动性收缩,发生于胆囊颈部及胆囊管,犹如括约肌样运动。三种形式交替作用,使胆囊内的胆汁间歇地排出。 胆囊可将肝胆汁浓缩5~10倍,浓缩时,90%的水及部分电解质被重吸收。 胆汁由肝脏及胆管持续生成。胆汁是机体的一种极重要的体液,每日的生理分泌量约800~1000ml,也即每小时约30~40 ml的生成量。胆汁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还是体内许多代谢产物的内外源性有害物资的排泄途径。通常肝胆汁色浅、稀薄、偏碱;胆囊胆汁色深、粘稠、相对偏酸。胆汁的主要成分为水,其主要溶质除了与血浆成分相似的电解质、蛋白质外,还有大量经肝脏生物转化等处理后的经胆排泄物,其中有些是被扬弃的代谢尾产物或有害物质。胆汁成分甚为复杂,临床上受到重视的溶质有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胆汁中的各种电解质和酶(如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肽酶等)。 胆汁的流动取决于胆汁分泌率、胆囊和胆道括约肌以及十二指肠第二段的舒缩状态,其流向依存于管腔各处的压力梯度,其流速则与驱动压成正比,与阻力成反比。胆汁的分泌率受生活习性及肝脏功能状态影响,依不同的种属而异,如食草动物一般高于杂食动物。 2、胆结石医理上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1)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经验和分析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经验和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金苇排石汤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人体危害较多,可引起腰腹部疼痛等症状而影响正常生活,并且常常可反复发作;结石的存在容易引起泌尿系反复感染;结石也可引起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肾功能衰竭,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等。中医常称为“石淋”、“血淋”。 一、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 (一)临床资料 收集2004年至2009年在我院或者它院经影像学检查(例如B 超、CT、X线平片检查、IVP等)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的门诊病历218例,男性130例,女性95例,年龄在15岁—82岁之间,病程最长的为37年,最短的为2个月,其中,肾结石136例,输尿管结石51例,膀胱结石31例。主要症状以突发性腰或少腹剧烈疼痛,小便难或尿中挟有沙石,小便混、黄或排尿突然阻断,或排尿窘迫难堪或小便刺痛,尿中带血,也有无症状,在体检时发现的。

(二)治疗方法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1.单用金苇排石汤,不配其他疗法 金钱草60克、海金沙20克(包)、鸡内金15克、小石苇20克、米仁20克、车前子15克、威灵仙20克、白茅根20克、滑石20克(包)、生甘草9克。 2.应用加减法 ①肾绞痛的:金钱草可加重到200克、先煎汤代水煎药、琥珀6克(冲)、杜仲12克、川断15克; ②病情日久腰胀痛的:加六味丸或八味丸、杜仲10克; ③尿中有血的:加大小蓟30克、生地25克、焦山栀10克、严重的可加山七粉6克(吞); ④排尿不畅的:加泽泻10克、木通9克。 每日一剂,煎成500ml,分2次服用,连服七天,有的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服药期间鼓励大量饮水,适当增加运动量。 (三)治疗效果 治愈123例,占56.4%,疼痛消失,结石完全排出,影像学检查无阳性结石好转83例,占38%,腰腹坠痛明显好转,结石部分排出或下移。 无效12例,占5.6%,症状、体征均无好转,影像学检查结石无变化。 总有效率为94.4%

胆囊结石的分型及诊疗

胆囊结石的分型及诊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凌晓锋 一、胆囊结石的概况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成分是糖蛋白基质将大量的胆固醇结晶微粒和很少量的胆红素钙微粒团聚在一起组成的高聚物。 (一)胆囊结石的成因: 人体内有成石因素和防石因素,成石因素包括胆汁中胆固醇超饱和、胆红素钙微粒以及糖蛋白;防石因素是胆汁酸盐和磷脂,当成石和防石因素发生了失衡时,即成石的因素多余防石因素时,就会形成胆囊结石。此外前列腺素直接参与胆囊结石的形成,因为它可促使糖蛋白的合成增加,故临床上可利用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防石。 (二)病理生理 多数胆囊结石致病是通过胆囊管梗阻,如胆囊结石在胆囊收缩时或者病人在夜间平卧位时移行到胆囊管,造成胆囊管的梗阻,胆囊内部的压力升高,进一步形成了胆囊的扩张和水肿。胆囊的扩张和水肿可造成胆囊壁的静脉和淋巴回流的障碍,加上炎症细胞的浸润,就形成了胆囊炎。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胆囊壁的张力进一步增高,可促使动脉闭塞,从而导致胆囊壁的缺血、坏死,甚至是穿孔。若在梗阻的基础上发生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或者肠球菌,或者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会进一步加重炎症的产生。此外,胰液返流入胆囊,或者是胃液或者是浓缩的胆汁都可刺激引起胆囊炎。

(三)病理 胆囊炎有单纯性的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性的胆囊炎三种。若炎症波及到胆囊周围,则形成胆囊周围炎,如Mirizzi综合症,它是由于结石梗阻在胆囊管,进一步压迫肝总管形成梗阻性黄疸或者胆管炎。胆囊的结石通过胆囊管掉至胆总管里可引起胆管炎、急性胆管炎和梗阻性黄疸。化脓的胆囊穿孔破溃到附近的肝组织则形成肝脓肿。此外,它还可以造成对消化道的侵蚀,形成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的内瘘。胆囊的结石移行到胆总管后若进一步移行到胆道下段,则可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有的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尤其是结石>2cm 的胆囊炎容易诱发胆囊癌。 在临床上如果病人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是心肺疾病,如心衰、糖尿病、心梗等,则这些病人处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四)胆囊结石的治疗对策 胆囊结石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是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如禁食、禁食、使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解痉止痛药物等对症处理。对于部分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可试用溶石治疗或严密观察病情。 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一)种类 有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性的胆囊炎三种。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局限于粘膜的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及急性炎症细胞的浸润,其他各层结构完好。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的各层都是蜂窝组织炎,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的各层都是蜂窝组织炎,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二)临床表现 女性病人多见,患者既往多有发作史,诱因是饱餐或者是进食油腻食物以后,多为夜间发作。腹痛的特点是突发的右上腹阵发性的疼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疼痛可放射到右肩、背部和肩胛,继而疼痛由由阵发性疼痛转变成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此时要高度怀疑病人有穿孔的可能性。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经验和分析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经验和分析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金苇排石汤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人体危害较多,可引起 腰腹部疼痛等症状而影响正常生活,并且常常可反复发作;结石的存在容易引起泌尿系反复感染;结石也可引起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肾功能衰竭,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等。中医常称为“石淋”血淋” 一、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 (一)临床资料 收集2004年至2009年在我院或者它院经影像学检查(例如B 超、CT、X线平片检查、IVP等)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的门诊病历218 例,男性130例,女性95例,年龄在15岁一82岁之间,病程最长的为37年,最短的为2个月,其中,肾结石136例,输尿管结石51 例,膀胱结石31例。主要症状以突发性腰或少腹剧烈疼痛,小便难或尿中挟有沙石,小便混、黄或排尿突然阻断,或排尿窘迫难堪或小便刺痛,尿中带血,也有无症状,在体检时发现的。

(二)治疗方法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1.单用金苇排石汤,不配其他疗法 金钱草60克、海金沙20克(包)、鸡内金15克、小石苇20 克、米仁20克、车前子15克、威灵仙20克、白茅根20克、滑石20克(包)、生甘草9克。 2 .应用加减法 ①肾绞痛的:金钱草可加重到200克、先煎汤代水煎药、琥珀 6克(冲)、杜仲12克、川断15克; ②病情日久腰胀痛的:加六味丸或八味丸、杜仲10克; ③尿中有血的:加大小蓟30克、生地25克、焦山梔10克、严重的可加山七粉6克(吞); ④排尿不畅的:加泽泻10克、木通9克。 每日一剂,煎成500ml,分2次服用,连服七天,有的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服药期间鼓励大量饮水,适当增加运动量。 (三)治疗效果 治愈123例,占56.4%,疼痛消失,结石完全排出,影像学检查无阳性结石好转83例,占38%,腰腹坠痛明显好转,结石部分排出或下移。 无效12例,占5.6%,症状、体征均无好转,影像学检查结石无变化。

泌尿系结石专家共识(DOC)

前言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患病率高达 5-10%,在我国尿石症患者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近四分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泌尿外科发展迅速,结石的各种治疗方法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治疗方法的选择尚未进行规范化,导致部分医院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随心所欲,或者根据其医疗条件选择治疗方法的问题。为了规范结石的治疗,我们将 2006 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公布的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进行了编译和整理,希望对我国的尿石症治疗的规范化有所帮助。 中华泌尿外科学会泌尿系结石学组 二〇〇六年六月 目录 1 背景 1.1 参考文献 2 分类 2.1 结石患者分类 2.2 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2.3 参考文献 3 诊断 3.1 影像学检查 3.1.1 造影剂过敏 3.1.2 二甲双胍 3.1.3 肾功能不全 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碘的剂量 3.1.4 未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3.1.5 参考文献 3.2 结石成分分析 3.2.1 参考文献 3.3 生化检查 3.3.1 急性期检查 3.3.2 尿液检查项目(寻找结石形成危险因素) 3.3.3 对检查项目的评价 3.3.4 参考文献 4 结石大小 4.1 参考文献

5 肾绞痛的治疗 5.1 镇痛 5.1.1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 5.1.2 预防肾绞痛复发 5.1.3 双氯芬酸钠对肾功能的影响 5.2 参考文献 6 取石的适应症 6.1 参考文献 7 肾结石的取石 7.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7.1.2 ESWL 治疗巨大肾结石 7.1.2.1 结石所在位置 7.1.2.2 结石大小 7.1.2.3 结石成分和硬度 7.1.2.4 参考文献 7.2 肾结石经皮肾碎石术 7.2.1 并发症 7.2.2 参考文献 7.3 鹿角形结石的治疗和结石大小的重要性 7.3.1 ESWL 7.3.2 经皮肾镜取石术(PNL) 7.3.3 ESWL 联合 PNL 7.3.4 经皮手术与 ESWL 的比较 7.3.5 参考文献 7.4 肾结石开放手术取石 7.4.1 开放性手术适应症 7.4.2 手术操作 7.4.3 参考文献 7.5 药物溶石 7.5.1 感染性结石 7.5.2 磷酸氢钙结石 7.5.3 胱氨酸结石 7.5.4 尿酸结石 7.5.5 草酸钙和尿酸铵结石 7.5.6 参考文献 7.6 肾结石治疗方法的介绍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 病因: 喜静少动(25%): 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久而久之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淤滞,促发结石形成,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 体质肥胖(10%): 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体发福,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岁以上体胖女性,是胆结石最高发人群,此时,女性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 不吃早餐(5%): 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多次妊娠(5%): 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而多产妇女发病率则更高。 餐后零食(5%): 现在我国很多家庭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边看电视,这种餐后坐着吃零食的习惯可能是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肝硬化者(5%):

胆囊结石病历模板

主诉:反复右上腹闷痛半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缘于入院前半年前始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可放射至右腰背部,伴发热畏冷及呕吐,当时无腹胀腹泻,尿频急尿痛等,曾求诊本院门诊查B超提示“1.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左肝管多发结石2.胆总管及左右肝内胆管扩张3.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4.肝实质不均”,诊断为“胆石症、胆囊炎”,予消炎镇痛等输液治疗(具体不详)腹痛可缓解。此后,每于劳累、进食油性食物后,上述症状反复发生,均在本院门诊或县医院门诊经消炎等对症处理均可好转。近2个月来感右上腹闷痛较前频繁,伴头晕、全身疼痛及乏力,无眼黄、皮肤黄、尿黄、尿频急、尿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畏冷发热等症状,亦多次求诊院外私人门诊予输液及口服西药治疗(具体亦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今为彻底诊治,我院门诊拟“胆石症,慢性胆囊炎”收住入院。辰下:胁肋隐痛,悠悠不休,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二便调。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成长于原籍,无“疫水”接触史及长期的外地居住史,生活工作条件一般,否认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26岁结婚,育有1女1男,爱人、儿女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性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 P 86次/分 R 19次/分 BP 125/70mmHg 神志清楚,面色少华,形体中等,营养中等,语声清晰,无特殊气息;神志清楚,慢性痛苦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中隔无偏曲,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平稳,触觉语颤对称,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Ⅴ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平坦,右上腹肌稍紧张,右上腹及剑突下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阳性,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肛门外生殖器无畸形;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叩痛,四肢关节无肿胀畸形,双下肢无浮肿,各生理反射正常,巴氏征、克氏征未引出。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辅助检查: 肝胆B超(本院2007.11.15):1.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左肝管多发结石2.胆总管及左右肝内胆管扩张 3.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4.肝实质不均。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意义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意义 发表时间:2017-11-08T16:54:55.9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作者:李瑞宝李碧君林伟明农毅陈奇彪黄华聪 [导读] 通过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为患者的日常饮食饮水、用药及生活习惯提供指导,积极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524003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结石的成分,并对防治泌尿结石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结石标本的成分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泌尿结石成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混合结石最为常见,其中含一水草酸钙及二水草酸钙306例(95.63%),含碳酸磷灰石195例(60.94%),磷酸铵镁90例(28.13%),尿酸类结石14例(4.38%);上尿路结石各成分所占比明显高于下尿路结石(P<0.05)。结论通过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为患者的日常饮食饮水、用药及生活习惯提供指导,积极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防治意义 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路结石,主要包括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住院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的疾病。据调查显示,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5%,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1-2]。因此,了解泌尿系结石的具体成分并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上积极防治,是降低疾病复发率的关键。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2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泌尿结石的成分,并对防治泌尿结石的意义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0例,女性患者90例;年龄区间为14~78岁,平均年龄为(38.59±3.56);上尿路结石267例,包括肾结石165例,输尿管结石102例;下尿路结石53例,包括膀胱结石34例,尿道结石19例。参与研究的所有病患资料完整,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1.2研究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结石标本的成分进行分析,在测试前将结石试用清水洗干净,放在70℃到100℃的烘箱内将结石烘干。取出结石后,将1mg结石粉末和干燥后的200mg纯溴化钾混合,浓度为0.5%~2.0%。将其放在玛瑙乳钵内研碎到2μm以下,使用压片机对混合物进行加压处理,制成半透明片,放在红外光谱槽中进行迅速扫描,并使用电脑绘制红外光谱图,自动分析结石的成分。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采用(%)表示计数型指标,类型指标间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x2检验,以统计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 32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混合结石最为常见,其中含一水草酸钙及二水草酸钙306例(95.63%),含碳酸磷灰石195例(60.94%),磷酸铵镁90例(28.13%),尿酸类结石14例(4.38%),具体见表1。表1 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n=320,%) 3讨论

胆囊结石 首次病程记录

住院病历 姓名:.. 科别外科病室:住院部床号:14床住院号: 2014年2月25日 11:00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 女 43岁已婚系**** ..民因“右上腹间歇性疼痛1年,加重8天”为主诉于2014年2月25日11:00时收入院。 一、病史特点: 1、患者为中年女性已婚牧民。病史长,起病隐匿。 2、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 3、该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上腹部不适疼痛,疼痛呈间歇性隐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烧灼,无腹泻及便血,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症状。曾在我院救诊,以“胆囊炎”之诊断,给予抗炎、利胆、对症等口服药治疗(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后症状好转。上述症状常在饮食大量油腻食物后明显。随服抗炎及利胆类药物(阿膜西林2片、消炎利胆片6片)后症状时缓时重。近8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今日遂到我院门诊救诊,检查腹部B超并以“1.慢性胆囊炎2.胆囊结石”之诊断收入院。 4、查体:BP:110/70mmHg 一般情况可、神志清、精神可,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咽喉部无充血。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率78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v征(+),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肿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未见凹陷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5、辅助检查:1.胆囊炎, 2.胆囊结石(多发) 3.右肾囊肿 二、初步诊断:1、慢性胆囊炎 2、胆囊结石(多发) 三、诊断依据: 1、患者为中年女性已婚 ..民。病史长,起病隐匿。 2、因“右上腹间歇性疼痛1年,加重8天”为主诉。 3、查体: 一般情况可、神志清、精神可,巩膜无黄染,心肺(-), 腹部平

胆囊结石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两者常同时存在。饮食控制是发作期治疗措施之一,也是平时保持胆汁排泄通畅,减少急性发作的重要手段。 低脂肪低胆固醇,一方面可防治因胆汁的大量分泌和胆囊的急剧收缩,而引起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同时亦可预防胆固醇的过高,并在慢性胆囊炎的基础上导致胆固醇性结石的形成。适量蛋白和高维生素,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修复,并可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形成。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饮食予以合理的饮食,如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以胆囊结石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术前注意事项: 1、术前一天正常进食,食物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高油脂、高胆固醇食 品,如火锅、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术前10小时停止进食,6小时 停止饮水,如在等待手术过程中感到头昏、饥饿难忍,请告诉医生,可 酌情输入液体,以减轻症状。 2、术前晚尽量不离开病房,护士要为您测量体温,血压高者要监测血压, 需服用降压药者请询问医生后再服用,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3、请准备便盆或便壶一个(可在护士站购买或找清洁工租用),毛巾,面 盆,纸巾,塑料袋,以备术后使用。 4、练习床上排便,以免术后不适应而引起排便困难。 术后注意事项: 1、全麻术后可能引起呕吐、误吸,术后6小时请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保持清醒,如发生呕吐,请用塑料袋接住呕吐物,如果床单被套被污染,请及时通知护士更换。 2、术后6小时如未排尿或自感排尿困难,可先用毛巾热敷和按摩肚脐以下 部位,如果仍然排尿不出,可由家属搀扶下床解便,解出后请通知护士。 3、术后伤口疼痛是正常现象,请勿太过紧张,如果疼痛难忍,可告知医生 注射止痛剂,不要刻意忍受。 4、全麻术中因咽喉部插管,术后可感疼痛不适,痰多咳嗽,引起伤口疼痛, 可行雾化治疗,以减轻症状。 5、术后当天禁食水,口唇干裂,可予温开水湿润,术后第二天早上即可进 食少量温开水,如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现象,即可进食流质软食,如稀饭、各种汤类,忌辛辣、油腻、干硬饮食和牛奶、糖类等产气食物。 6、术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以切口不疼痛、不觉劳累为宜。 7、术后抗炎补液治疗,如无特殊,三至四天后即可出院。 出院指导: 1、饮食原则: (1)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 (2)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胡萝卜、番茄等黄红色的水果蔬菜。因维生素A能保持胆囊内壁上皮的健全,也可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萝卜、水果汁、荠菜、山楂等有利胆疏肝的作用,可常吃。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胆胀(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是常见疾病,按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胆囊炎又根据其内有无结石分为结石性和无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炎,与胆石病常为因果关系。胆囊炎症多先有胆囊结石,当胆石引起胆囊管梗阻时,胆汁淤积,细菌繁殖,发生感染而致胆囊炎;也有一部分无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功能异常,排空功能障碍,或致病细菌自血循环传播而引起。胆管炎症可由于胆管结石和肠道致病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少数由胆管癌和胆道蛔虫病所致。而胆道经常的感染发生炎症,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属的感染,又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致病因素。本病属于中医的胆胀、胁痛范畴。 一、诊断 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病史:患者常有右胁隐痛史、厌油、劳累或生气后常引起疼痛发作,有的并有典型的胆绞痛史或黄疸史。 2.症状:(1)腹痛,常为右上腹或上腹中部,大多向右肩背部放射。 (2)大多数患者在腹痛发作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 (3)可伴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3.体征:在慢性间歇期体征不明显,急性炎症期可有体温上升或黄疸,上腹部压痛明显,或有反跳痛,或可触到肿大之胆囊,莫菲氏征阳性,波阿氏征阳性。 4.检查 (1)慢性间歇期实验室检查变化不明显,急性发作期可见白细胞上升,中性升高,GPT、转肽酶、胆红素均升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提示梗阻性黄疸。 (2)B型超声:胆道系统炎症可见到胆管壁或胆囊壁毛糙不光滑或增厚,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0.4cm,若超过此限度往往表示有过慢性炎症。若在B超上见有强光团并拖

胆囊结石病历模板

主诉: 反复右上腹闷痛半年 现病史: 患者自诉缘于入院前半年前始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可放射至右腰背部,伴发热畏冷及呕吐,当时无腹胀腹泻,尿频急尿痛等,曾求诊本院门诊查 B超提示“1.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左肝管多发结石2.胆总管及左右肝内胆管扩张 3.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 4. 肝实质不均” ,诊断为“胆石症、胆囊炎” ,予消炎镇痛等输液治疗(具体不详)腹痛可缓解。此后,每于劳累、进食油性食物后,上述症状反复发生,均在本院门诊或县医院门诊经消炎等对症处理均可好转。近 2 个月来感右上腹闷痛较前频繁,伴头晕、全身疼痛及乏力,无眼黄、皮肤黄、尿黄、尿频急、尿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畏冷发热等症状,亦多次求诊院外私人门诊予输液及口服西药治疗(具体亦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今为彻底诊治,我院门诊拟“胆石症,慢性胆囊炎”收住入院。辰下:胁肋隐痛,悠悠不休,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二便调。 既往史: 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出生成长于原籍,无“疫水” 接触史及长期的外地居住史,生活工作条件一般,否认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26 岁结婚,育有 1 女 1 男,爱人、儿女体健。 家族史: 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性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 C P 86 次/ 分R 19 次/ 分BP 125/70mmHg 神志清楚,面色少华,形体中等,营养中等,语声清晰,无特殊气息;神志清楚,慢性痛苦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中隔无偏曲,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平稳,触觉语颤对称,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V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 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86 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平坦,右上腹肌稍紧张,右上腹及剑突下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阳性,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肛门外生殖器无畸形;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叩痛,四肢关节无肿胀畸形,双下肢无浮肿,各生理反射正常,巴氏征、克氏征未引出。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辅助检查: 肝胆B超(本院2007.11.15 ):1.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左肝管多发结石 2.胆总管及左右肝内胆管扩张 3. 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 4. 肝实质不均。 血常规(县医院2007.11.15 ):无明显异常。 肝功(县医院2007.11.16 ) : GGT65IU/L,余指标异常。 腹B超(县医院2008.5.22 ): 1.肝光点增粗增强,请结合肝功,左肝管及左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扩张 2. 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 3. 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血生化(县医院2008.5.22 ):碱性磷酸酶186IU/L ,葡萄糖 6.5mmol/L ,总胆固醇 6.87mmol/L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胁痛 肝阴不足 西医诊断: 1. 胆石症 2. 慢性胆囊炎 3. 高胆固醇血症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分析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3-01-23T09:01:06.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毛庆 [导读] 而当尿路通畅时,肾内游离的结晶就不能长大成为结石。 毛庆(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合肥 230011)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4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结果:男性多发,25-60岁多发,饮水运动少多发,提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泌尿系结石密切相关。结论:泌尿系结石发病主要受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影响,而家族遗传史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病因 【中图分类号】R6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231-01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我国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区之一,而且该病具有症状发生突然、剧烈、疼痛难以忍受等特点,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严重威胁病患的身心健康,甚至严重的还会引起死亡。为了更好的认识该疾病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现对该疾病的病因分析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47例患者,其中男312例,女135例,发病年龄区间为7-81岁,平均37岁。 1.2 检查方法:B超检查经济、简捷、无痛苦,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检查方式。B超可发现绝大多数的结石,同时B超还可观察尿路的扩张程度,间接了解集合系统和肾实质的情况。但是由于受肠道内容物的影响,B超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敏感相对较低[1],但是多数尿结石含有钙盐,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泌尿系结石方面也有重要价值。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分布。结石患者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男性312例,女性1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男性为91例,女性为3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男性为173例,女性为75例,肾结石男性26例,女性15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男性22例,女性13例。 2.2 患者年龄分布。泌尿系结石男性发病年龄区间主要集中在25-50岁,占79.6%,女性主要集中在30-60岁,占71%。 2.3 患者职业分布。经我们统计,司机、办公室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发病率较高,约占总人数的74%。 2.4 患者饮食分布。统计发现,大部分患者饮水少,夏季多发,多数爱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喜饮浓茶及喜吃腌制品及卤味等。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病因较多,多发于输尿管和肾脏[2],结石病人多数症状明显,面色苍白,出冷汗,坐立不安,往往伴有腰腹部剧烈疼痛,病人难以忍受,而且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这应该与一种叫枸橼酸的物质有关,女性雌激素多,而雌激素有降低尿钙的作用[3]。 观察发现泌尿系结石男性发病年龄区间主要集中在25-50岁,女性主要集中在30-60岁,这可能因为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喜欢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以及喜欢茶及碳酸饮料有关,因为高动物蛋白摄入可导致尿液中钙和尿酸含量的增加及枸橼酸盐的减少,导致尿PH值下降。而当尿PH值在4.5—5.5之间时,有利于尿酸沉淀,使草酸钙结石结晶容易形成从而易引起结石。糖可促进肠道的钙吸收,也相应地促进了草酸的吸收,这些饮食习惯易引起结石。 司机、办公室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发病率较高,约占总人数的74%,这可能和运动相对较少,饮水少有关。泌尿系结石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尿中结晶体形成的过程,结晶是在过饱和的尿中形成,晶体达到一定大小时,沉积在尿路的狭窄处,形成核心。尿的过饱和状态常在餐后和脱水时出现。而当尿路通畅时,肾内游离的结晶就不能长大成为结石。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泌尿系结石发病主要受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影响,而家族遗传史也不可忽视,在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同时,降低结石发生率和复发率也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王玉,袁林.?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第22期:第3页. [2]司永宝.?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分析?,中外医疗,2010年第6期:第175页. (3)Chisholm GD,Fair WR.Scientific Fonndations 0f Urology the third edition[M]//Blacklock NJ.Heinemann Medical Books.Urlithiasis:Epidendiology,1999:170—175.

胆囊结石成因研究进展

胆囊结石成因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7-21 10:26:00 ] 作者:洪智贤何小东编辑:studa20 胆囊结石已成为一种严重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从全世界范围来看,70%~80%的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1]。对胆囊结石,尤其是胆固醇结石成因的研究一度成为胆道外科的热点。经过40多年的探索,这一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对胆石、胆汁理化性质的分析,深入到了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领域。最近的研究集中在胆固醇代谢、“致石基因” 的确认等方面。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取得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1 “环境致病”与“基因致病”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病率在不同人种之间存在很大差别[2]。Nakeeb 等[1]对一组无关个体进行了联合研究,发现一级亲属胆囊切除术阳性家族史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显著危险因素。最近,Katsika等[3]对出生于1900-1958年的43 141对瑞典双胞胎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单卵性双胎发生症状性胆囊结石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显著高于双卵性双胎,而且没有性别差异。他们统计得出在症状性胆囊结石的发病因素中,基因作用占25%,单独的环境因素占62%。这些研究表明,胆囊结石是多种未确定基因同环境因素相互复杂作用所导致的。 致石基因的存在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各种天然株系的鼠类具有不同的血胆固醇水平和胆石易患性。为了找到决定这种先天差别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位置,Paigen等[4]通过将胆石易感小鼠C57L/J和抗胆石症小鼠AKR两个不同株系的杂交,采用数量性状定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方法,在染色体上找到了决定这种差别的基因所在区域,称为lith 1基因。迄今已经有23种lith基因被确认[5],其中lith 1和lith 2的重要性已肯定。Henkel等[6]研究发现,编码胆汁酸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或ABCB11的基因被认为是lith 1最有可能的候选基因。 致石基因产物使肝脏过度分泌胆固醇进入胆汁,最终导致胆石的形成。研究表明,致石基因的候选基因存在于调控胆固醇代谢各个环节中。因此,对胆固醇代谢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胆石成因研究中的焦点。但是,大部分的研究还限于动物试验。 2 胆固醇代谢中的候选“致石基因” 近年来,一系列在胆固醇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成了致石基因最可能的候选基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2.1 ABCA1 转运胆固醇的转运蛋白被确定属于ATP结合盒转运家族[7],包括ABCA1、 ABCG5/ABCG8。这些转运蛋白可以将胆固醇从小肠细胞内重新泵回肠腔,从而限制了食物胆固醇的吸收[8]。两种核受体作为转录因子调节了ABCA1在小肠细胞的表达,分别为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与金合欢花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Repa等[8]

胆结石的治疗原则

概述 胆囊结石是沉积在胆囊内的结晶,患病率约为5%-25%,西方人群、女性和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根据结石的组成成分,胆囊结石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及混合结石(既有胆固醇结石又有胆色素结石)。 胆囊结石易感人群 1、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胆汁内促成核因子和抑成核因子之间的平衡改变有关。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有:胆汁中胆固醇过量、胆盐水平低、胆囊运动减少、磷脂酰胆碱分子的含量减少,后者可组织胆固醇形成结晶。 2、胆固醇结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女性、妊娠、大量服用雌激素、年龄增长、种族(美洲原著印第安人的发病率较高,而美国黑人及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和泰国的人群发病率较低)、遗传、肥胖、高甘油三酯水平、低HDL水平、体重骤降、高能量饮食、精制碳水化合物饮食、缺乏运动、肝硬化、克罗恩病及胆囊收缩障碍(如胃切除术后或迷走神经切除术后)。溶血、慢性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常被认为是胆色素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但上述三种因素常能设法避免。 专家说胆结石的危害是很大的,患者还是可以使用中药的,所以当发现身体出现不适时,采用德甫的御石蓪茶安全、溶石就很不错,千万不要拖延。 胆囊结石的成因 1、饮食的不卫生,根据大量的资料显示,很多胆结石都是以蛔虫卵和蛔虫残体为核心形成的; 2、喜欢吃甜食的人容易形成胆结石,因为食用糖分过多,会改变胆汁的成分,从而会造成胆汁内的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使胆固醇积累过多,形成结石; 3、节食、减肥容易形成胆结石,因为空腹会造成胆汁的分泌减少,而其中胆固醇的含量却不变,这样就很容易沉淀形成胆固醇结石; 4、不运动、肥胖会引发胆结石,因为很多人平时都爱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类的饮品和零食,而这些食品会导致身体快速发胖,体重快速增加,如果不多运动,就会形成胆结石; 5、不良的饮食结构会形成胆结石,如果说摄入脂肪类食物过多,其中的胆固醇和胆红素的含量就会增加、脂肪代谢产生紊乱、胆汁浓缩、胆红素和胆固醇就容易沉淀形成结石; 6、长期的情绪不佳也是形成结石的一方面因素。 胆结石的形成 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第一步,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浓度,处于过饱和状态。 2、第二步,溶质从胆汁溶液中析出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态沉淀于胆内。 3、第三步,结晶体加以聚集、融合,最终形成结石。 经历以上三步骤,胆结石就会形成了。 胆囊结石临床表现 1、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不适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 2、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3、胆囊内的小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