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白马篇》

《白马篇》

《白马篇》赏析

原文: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给白马戴上金属的马络头,结伴一起向西北方向飞驰。
请问这是哪户人家的少年,难道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
在年少的时候便远离家乡,希望扬名立万于沙漠边陲。
一直以来时刻准备好弓箭,用楛木做杆的箭屡屡出手。
拉开弓弦射破左边的靶子,向右开弓则再次穿破箭靶。
扬手便能射中飞驰的猴子,俯身就能射碎远方的箭靶。
动作比树上的猿类还敏捷,比林里的豹螭更彪悍勇猛。
西北的边防战线屡屡告急,外族部落曾多次骚扰我们。
征召檄文迅速从北方传到,年青人策马登上防御工事;
带兵长驱直入能击败匈奴,向东进攻则能够击溃鲜卑。
既然已经投身流血的事业,又怎能去看重生命的安危?
对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又怎么能提及妻子和儿女?
名字被记录在壮士名册中,无暇顾及私人的恩怨小事!
血洒疆场,为国英勇献身,我们视死如归!永不退缩。

【前言】: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正好这年曹操击败黄巾,收编为青州兵。所以,曹植年轻时所经历的已是汉末大乱的后期。他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少年时期,随其父曹操南征北战,也有过一些军旅生活。曹植八、九岁以后,曹操降吕布,战官渡,败袁绍,征乌桓,下荆州,破汉中等等,虽一直征战不息,但无论是当时中原的时代空气,还是曹植的家庭生活,都在逐步走向统一的胜利旗帜下,洋溢着昂扬奋发的精神,充满着信心和慷慨激昂的气息。可以说,从汉末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白马篇》就是这样一曲时代的慷慨之歌。


【摘要】: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它以抒述功名信念和报国壮志为主,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的爱国英雄。全诗弥漫着浓厚的青春气息,积极光向上,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从诗的内容上看,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应征入伍,远赴边疆,驱除外族入侵者,保家卫国。《白马篇》中具有高超武艺、勇于牺牲的“幽并游侠儿”的英雄形象正是诗人自己所向往的,更是

诗人内心的愿望写照。诗中主人公忧国忘家,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精神,正是曹植本人政治思想的体现。诗中游侠少年不仅仅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同时也表达出广大人民的愿望,从而使其带有更普遍的意义和理想化的品格。主人公那种忠勇忘私,为国捐躯的奉献精神,尤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前期 青春 爱国 英雄


【正文】:
《白马篇》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此文虽是游侠题材,但诗中那一位英勇少年实际是诗人曹植自我的化身。用奇警飞动之笔,真实地描绘出一位骑马驰骋于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
起首二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就既警且奇了。这位英雄为何而急驰?又为何而西北驰?显然,一着墨就紧扣读者心弦,创造了令人紧张、惊奇的浓郁气氛。西北地区古来都是多事之地,不断遭到侵犯者的骚扰和破坏,以至酿成巨大的战祸。所以,“连翩西北驰”, 显示出当时西北战场军情紧急,英雄要骑马奔赴战场。另外,“白马饰金羁”描写了坐骑的高贵,以此衬托英雄地位之尊贵,座下的马尚且能带上金属制作的笼头,其座上的英雄肯定是来历不凡啊!
紧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幽并游侠儿”,幽并二州,自古多豪侠之士,这位英雄出自幽并之地,可见其根底不浅,来历非凡。然后就是介绍英雄的来历及经历,“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英雄年少时候便离开家乡周游,怀胸怀远大抱负,久征沙场,扬名立万;接着描写了英雄的彪悍英勇,“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枕戈待旦,弓不离手;箭术了得,百发百中,百步穿杨;身手比那猿猴更加敏捷,作战时比那林子里的豹螭更彪悍勇猛???这些都是赞美英雄的武功盖世,气概非凡。“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这几句采用问答式和上下左右的铺陈,此乃学习了汉乐府民歌的表现方法。这一点曹植学得较为成功,不再限制于简单的形式模拟,而是从内容表达的需要出发,这一表现方法具有很深的用意。主人公自幼离家,已久经征战而“扬声沙漠垂”了;至于他为什么能扬声沙漠呢?因为他有超人的勇武。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使人确信此英雄能安边卫国。“宿昔”二句说明其武艺的精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

在长期不懈的骑射中苦练出来的。“楛矢何参差”的“参差”表明射出的箭纷纷疾驰,络绎不绝,说明主人公射箭的动作之快。诗中主人公不仅射箭速度快,而且箭的命中率很高:左右开弓,都能中的,仰射飞猱,俯马射靶,无论上下左右,或动或静,都百发百中。这里虽只讲其骑射,却概括了他的全部武艺,正因如此,所以他能敏捷胜过猿猴,勇猛有如豹龙。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写出了边塞战事告急,城池已多次被犯边的骑兵进攻,步步紧逼,在这等危急关头,插上羽毛的紧急文告从北方传来,边防将士策马登上了高高的防御工事。西北战事紧急,这才是主人公“西北驰”的原因。“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这四句对边疆的紧急情况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综上全文,《白马篇》的 “奇”就体现在这里,整篇文章不以讲叙军情事由问开端,却以“白马”二句突然而起,郭茂倩云:“白马者,见乘白马而为此曲,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可以不念私也。” ;驰马直起之后,突兀壁立一少年英雄高大形象,他跨骑在一匹装饰华美的雪白骏马之上,风驰电掣于祖国广阔的北方原野,通向西北边疆的征途 ;而后并不直述因果,而是慢笔插入“借问谁家子”以下的一大段铺陈用以描写主人公的武功盖世,英勇神武。这样的安排,一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侧重点:以写人物为主,而不是以叙事为本。前两句然没有直接写人但人却在其中,紧接十二句则是为了说明他是个何等样的人,拥有何等本领。人物形象以此得到突出的表现。二是起笔紧,间以缓,再继之以急,这样的文字安排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曲折生姿。先讲完英雄是如何武艺高强,所以他能在“边城多警急”之际,有一股“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的气概,进而使读者对英雄必胜更有信心,体现的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能这么做。但是,“长驱”二句并非实指;所谓“蹈”、“凌”,也并非表示已经取得胜利,而是仅仅说明主人公有可以战胜侵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的气概。“匈奴”与“鲜卑”,并不能特指这两个民族,而是泛指西北地区的进犯民族,否则将与史实相悖,也会使《白马篇》失去诗歌广泛的概括意义。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既然投身于锋刃之中,首先就是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再就是决心割断父母妻子之爱,然后才能做到捐躯为国,视死如归。虽然还没有这样做,但是这样的决心已经让人震撼,豪言壮语,字字

千钧,但是读来并无空泛的感觉,反觉倍感真切,原因何在呢?首先是贯穿诗歌的高昂基调感染了读者,并引导着读者的热情逐步上升,自然而然地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境地;如果把这八句诗移到诗的前面,就很难起到它现有的作用。二是作者安排了一个巧妙的过渡:“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两句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宿,又是诱发后段豪情的有力引言。二句是正面写勇,点出人物的英雄气概。而这种勇,是和“性命安可怀”分不开的,贪生怕死的人就谈不到什么勇了。为了解除国家的灾难而不顾个人的一切、视死如归的精神,正是英雄气概的本色,也是勇的动力和具体表现。所以,这一段不仅是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且逐步发展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以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为动力,把此诗的主题引向最高潮。最终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才是一位具有巨大感人力量的爱国英雄。


游侠儿原型争议

在中国文学史上,对于《白马篇》的原型和主题,学界一般认为它是曹植“自况”,理由主要有二:一是曹植生于战乱,长于军旅,曾经“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跟随其父曹操南征北战,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活经历。二是曹植有白马少年一样的雄心壮志, 以诗言志,《白马篇》抒发了曹植的报国之志,这也是无庸置疑的。从汉末长期割据分裂的战乱现实可知,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整个社会的客观要求;为了统一而征战一生的曹操,特别是他那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对曹植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一历史情况结合那两方面,于是便就铸成了曹植笔下歌颂的英雄形象。《白马篇》的主人公既有精绝的武艺,又有为国献身的美德,像这样的人,是当时所急需的,才能为现实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这一英雄形象,除了是曹植内心的理想,更是时代的理想。所以我们不能把《白马篇》完全视为曹植的“自我写照”,这和前面所说,不能把诗中所写落实为具体的历史事件完全一样。有作者自己在内而又不完全是写他自己,塑造一个连作者自己都崇敬的人物形象,进而反映了当时多数人的愿望和理想,这才是《白马篇》写得最为成功的重要原因。当然,在这个人物形象上,是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的,他把内心的激情素志,凝聚在更完美的白马英雄身上,尽情歌颂他,倾其才力来塑造这个高大的形象,用以书写自己的内心。然而到了后期,由于壮志得不到实现,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悲愤,于是曹植在他的作品《杂诗》其五中,直接道出自己“甘心赴国忧”表明自己不甘闲居,愿意

以身许国的壮志,充溢着慷慨激愤的情调,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 。也是正因为通过前后期作品的对比,才体现出这个骑白马的英雄形象的血肉以及历久不衰。 一般论者以为是曹植自况,诗中主人公是曹植心目中正面人物形象,他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人格:武艺超群,豪情满怀,甘赴国难,视死如归。也说明了若要匡扶天下,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英雄。所以说,《白马篇》主人公既是曹植的自况,亦是曹植崇拜的英雄形象,更是当时天下需要的英雄人才。
有另外一种意见就是:曹植《白马篇》的原型并非他自己,而是歌颂后来与他水火不容的兄长曹丕 。原因有二:诗中的英雄形象与曹丕的经历相似,《白马篇》中的英雄少年的身世是:“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这与曹丕10岁时的英雄经历相符。而且曹丕自幼习弓马骑射,曹丕《典论?自叙》云:“余时年五岁。上 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 曹丕生于汉灵帝中平4年(187年),他五岁时,王允等欲灭董卓旧时部下,李傕、郭汜等带兵攻陷长安,当时正是战争最残酷的时候。因此,他遵父亲曹操之命,自幼习武自保。他五岁时学射,六岁就学会了;六岁学骑马,八岁就掌握了骑术,能在马上疾驰飞射。曹丕骑术过人:“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可见,曹丕自幼习武、善骑善射,具有了《白马篇》少年英雄性格的主要特质 。《白马篇》少年英雄的箭术和武艺与曹丕相符。《白马篇》:“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这个箭术非凡的英雄不是别人,正是曹丕。曹丕《典论?自叙》:
“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夫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 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
要说曹植《白马篇》的原型原本是歌颂自己的兄长曹丕 ,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在曹植少年时期,他与曹丕的关系友好,曹植完全有以《白马篇》歌颂曹丕的心理和感情基础。而事实上,曹丕在少年时候随父出征,名声享誉,这让曹植大为敬佩。
暂且不说《白马篇》中白马少年的原型是谁,但是从诗歌的内容上看,《白马篇》是为了表明曹植对诗中主人公的敬佩,抒发自己内心对报效祖国,成就事业的强烈愿望,说到底,曹植希望自己能像诗中的主人公一样,做一个游侠儿,奔赴西北战场英勇杀敌,建功立业,扬名立万,流芳百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