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简介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简介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简介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简介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简介及其在中国的运用

何樟勇1 许彬2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0月11日晚宣布,把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Finn E.Kydland)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以表彰“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和经济周期的根源”。这是继1995年罗伯特·卢卡斯因“发展和应用了理性预期的假设,因而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时隔近十年,宏观经济学家再次荣膺这一桂冠。

由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是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而在经验应用方面,则更多运用的是一种与传统的计量方法不同的技术,即校准(calibration)技术,该技术强调将模型经济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进而依据差异对模型的结构和参数等进行调整,以完善模型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因此,要全面掌握该理论,需要有较高的数学水平作支撑,这对于一个非专攻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者来说,去参透那些模型中的技术性知识却是大可不必。为此,在本文中,我们想介绍一个经过简化处理了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主要是让大家明白其模型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并探讨该理论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及局限性。

一、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一般思路

尽管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有很多,但这些理论一般都需要具备如下两个共同的特征:第一,都要探究引发经济波动背后的推动力。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宏观经济总是要因某种外生的或内生的冲击与扰动才会导致出现非均衡状态,从而引发经济的波动。第二,大多数经济周期理论都要能建立一个具有逻辑自恰性的放大初始冲击的内在传导机制。除非初始的冲击与扰动已经足够大了,以至于通过他们自身就能解释经济的波动,否则,都需要建构一个经济的内在传导机制,从而使我们能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经济是在如何受到一个初始的、短期的、幅度小的短期冲击与扰动以后,经由这一内在传导机制的放大而成为一个幅度大的、时间相对持久的经济波动。

1何樟勇,男,1972年生,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1.经济波动的初始冲击类型

在真实的世界里,实体经济当然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大量的外生或内生的冲击与扰动,但真正引起研究经济周期理论的经济学家关注的冲击却也不多,下面罗列的是一些较受关注的冲击:

技术冲击:真实世界的生产函数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像计算机、机器人等这些新技术会改变生产流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有时候,生产设备发生损坏又会降低生产率。一句话,技术变化并不是平稳发生的,而是经常以波动的面貌出现!

气候冲击和自然灾害:在现实中,像农业或者旅游等许多行业都是高度依赖于气候的。雨量和光照会影响这些部门的产出,因此,气候被看成是一个引起经济波动的潜在源泉。像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效果也是如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类型的冲击看成是技术冲击的一种。气候会改变水稻的生产函数,地震也是如此,比方说它抹平了中关村,当然会改变计算机及与之有关的软件业的生产函数。

货币冲击:货币供应量或者利率的随机变化,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从而也可能成为经济波动的潜在源泉。

政治冲击:政府可以通过改变由其直接出任代理人的企业的行为(比如,国有企业)而直接影响经济,也可以通过各种管制行为来间接地影响经济。税率、政府支出等的变动都会成为经济波动的潜在源泉。

偏好冲击:最后,行为人偏好的变化也会产生冲击。流行时尚变化迅速,他们也许会导致诸如服装、音乐、电影等行业出现波动。

2.经济波动中的可能传导机制

尽管上述提到的这些冲击在每个经济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但非常清楚,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初始的冲击都不可能大到足以用它自身的变化来解释整个经济的波动。因此,可以想像,经济中一定存在着某种机制,它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把初始的冲击进行放大和传递,最终形成整个经济的波动。这种传导,有可能是借助如下一些机制来实现的: 跨期替代效应:假如经济受到一个对生产率有负影响的初始冲击或干扰,那么,像劳动等这些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自然将减少。劳动边际产出减少降低了消费者闲暇的机会成本,因而会导致他增加闲暇,从而将有可能减少消费者的劳动供给3,劳动投入的减少自然会放大初始冲击对产出的负影响。同时,因为消费者偏好平滑的消费路径,因此,当其受到一个冲

3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价格的变化都会有两种效应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这里,消费者其实是在消费和闲暇之间作一个二难选择。闲暇的机会成本降低,从替代效应看,消费者会增加对闲暇的消费;但劳动边际产出减少也降低了消费者的

击后,会在一段时间里减少储蓄。这会导致未来投资和资本存量的减少。因此,一个短期的冲击也许就会对未来产生影响。

价格粘性:市场经济会对价格的调整作出本能的反应。像上面我们提到的,一个负向的生产冲击降低了劳动的边际产出,实际工资就不得不下调以平衡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但如果出于某种原因,价格并不具有灵活性,那么,这种调整就可能不发生。其结果是出现一个比初始冲击幅度更大的产出下降。同样的,如果商品市场也存在价格粘性,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

金融部门低效:有时候,一个较小的冲击可能会导致某个企业的破产,而一旦这一企业破产,就会对那些借钱给这个企业的其他企业和银行产生影响,最终会导致额外的一些企业破产,甚至是某些银行也受到牵连而破产。一旦银行破产,就会涉及到大量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影响。严重的经济衰退经常是由银行的破产、以及在破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大效应而引发的。典型的像亚洲金融危机。

3.经济周期理论的分类

研究经济周期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经济周期看作是经济体系内在缺陷的一种外在表现。正是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种种不完善和摩擦(如价格粘性、金融部门低效等),从而导致现实经济不能实现理想的就业和产出水平,出现衰退。这类模型一般更强调金融体系不完善、粘性价格以及其他的一些市场缺陷在放大初始冲击时所起的作用。货币冲击被认为是导致现实经济出现波动的重要源泉。凯恩斯的产出决定模型显然就属于这一类。

另一方面,另一类理论则把经济周期看作是经济对不可避免的冲击作出的最优反应。初始冲击一般是在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下借助跨期替代效应得以放大的。技术冲击被认为是产生经济波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就是这类模型的代表。

毫无疑问,每一类理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大的经济灾难,像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代和新近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有可能和金融部门的不完善有关。在这些案例中,显然,银行破产导致的金融不稳定起着更主要的角色。

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大量的经济周期并没有像大萧条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么严重,并不会引起经济发生像大萧条时代那样的产出剧烈减少的衰退。因此,我们有理由要问,是否普通的经济周期出现的原因与引发像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是一样的。前一类理论的回答是一样的。而后一类理论则认为像经济大萧条这样的现象显然与普通的经济周期不是一回事,它只是特殊现象,通常的经济周期应该是一个有效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冲击作出的最

问题是我们怎样去证明,普通的经济周期并不是市场失败引起的,而确实是有效率的市场机制对冲击作出的一个自然反应引起的?回答这一问题最为简洁的方法当然就是为每一类可能的传导机制建立一个经济模型,然后,进行数值模拟,看看它们对各种冲击会有怎样的反应,并把这些反应与现实中的经济波动进行对照,模拟结果与现实越接近的理论自然越有说服力。事实上,这也正是研究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经济学家们所做的事情。他们以标准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为出发点,模拟生产率冲击对经济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正像他们所证明的,这一类模型能非常好的解释现实中的经济周期。下面,我们就对这一理论作一个更为清楚的介绍。

二、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简介及评论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是建立在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上的。在大多情况下,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一般假设有一个生活无限期的消费者存在,同时,经济周期是生产技术受到随机性干扰以后而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求解模型一般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大多是不可能求得具体的解析解,因此,常要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去得到解。因为我们的目的仅在于介绍这一模型的思想和经济直觉,因而并没有必要去描述其完整的模型。在这里,我们作一个简化的处理,用一个消费者仅生活两期的戴蒙德代际交叠模型作为介绍的框架。这样,虽然最终得到的结果会没有完整的模型那样完美,但是却足以让我们明白这一模型的思想和隐含在其背后的经济直觉!

1.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一般描述

在戴蒙德代际交叠模型里,每一期都有新一代消费者出生,但每个消费者只能生活两期。行为人在第一期,也即他们年轻的时候参加工作,而在第二期,也即他们退休的时候,并不参加工作,仅依靠储蓄生活。在模型里,我们用上标表示行为人出生的时期,而用下标表示实际的时期。比如,t t c 表示一个在时期t 出生的行为人在时期t 的消费;而t t c 1+则表示一个在时期t 出生的行为人在时期t+1的消费。实际上,也就是同一个行为人在年轻和年老时所发生的消费。我们假设,消费者并不关心闲暇,因此,一个在t 期出生的消费者将有一个如下的效用函数:

)ln()ln(),(11t t t t t t t t c c c c u +++=

在这里,出于简单化的考虑,我们忽略了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在每一期,年轻人将供给一单位劳动,并获取相应的工资收入t w 。因为我们已经假设消费者不关心闲暇,因而,劳动

供给是固定的。消费者的工资收入要么用于当期的消费,要么储蓄起来,用作第二期的资本。因此,我们可以写出年轻人的预算约束方程:

t t t t w k c =+

也就是说,消费加储蓄等于劳动收入4。在时期t 出生的消费者到时期t+1将变老并退休。但他会把自己在时期t 储蓄起来的资本t k 借给时期t+1的年轻人,时期t+1的年轻人将用这一资本结合自己的劳动进行生产,当然,最后,他会还本付息把自己借来的东西还给老人。这样,时期t 出生的消费者在时期t+1的预算约束就为:

t t t t k r c )1(11+++?=δ

这里,δ是一个在0与1之间的数,表示的是折旧率,也即,资本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它是需要出借者自己来承担的。

在时期t 出生的消费者,将把价格视为给定并在预算的约束下来寻求效用的最大化:

{}

t t t t k c c c c t t t t t 1,,ln()ln(max 1+++ ..t s t t t t w k c =+

t t t t k r c )1(11+++?=δ

用预算约束方程消掉目标函数中的消费,我们能得到一个无约束的目标函数:

{}])1ln[()ln(max 1t t t t k k r k w t

++?+?δ 关于t k 的一阶条件是: 0)1(1111=+?+?+??++t

t t t t k r r k w δδ 求解t k ,得到: 2

t t w k = (1) 因此,不管未来收益如何,年轻的消费者将把其劳动收入的一般储蓄起来5。这一解的特

4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没有资本收入,想像一下吧,在初始的时候,经济中有两代人,一代年老的和一代年轻的,我们就不管年老的一代怎么来的了,反正他有k 单位的资本,但他已经不能劳动了,因此,他把资本借给了你,你用这一资本加上你自己的劳动进行生产,最终当然会有一个产出,但在这一产出中,属于你的只是劳动收入,资本收入连带本金是要还给老人的。

5

在一般情况下,储蓄(也即t k )应该是t w 和1+t r 的函数。在这里,之所以出现如此特殊的情形是因为,在我们这个简单的模型中,我们假设效用函数是一个代数型的可分离效用函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效用函数下,利率变化所引起的收入效应

征对于我们的分析是很有帮助的。因为经济将受到技术冲击,因此,1+t r 将依赖于这一冲击。正因为我们的解不依赖于1+t r ,因此,并不要求消费者事先就要知道1+t r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将不得不引入不确定性,这将会使分析复杂化。而在代数型效用函数下,消费者从来都不用关心1+t r ,因此,就不用引入不确定性。

除了消费者,经济中还有企业,它们用资本1?t k 和劳动t l 进行生产。劳动是由年轻得消费者提供得,而资本则来自于年老消费者得储蓄。使用资本的租金率是t r ,实际工资率是t w 。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型:

αα???=111),(t t t t t K l A k l f

这里,t A 是一个生产率参数。它是经济受冲击的源泉。我们将假设t A 是一个随机变量,力图描绘出经济在受到技术冲击以后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在时期t 的企业面临如下一个最大化问题:

{}

111,1max ??????t t t t t t t k l k r l w k l A t t αα 利润最大化的两个一阶条件分别如下:

(t l FOC ) 0111=????t t t t w k l A ααα

(1?t k FOC ) 0)1(1=????t t t t r k l A ααα

因为我们假设年轻人每一期只供给一单位劳动,也即t l =1,因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一阶条件去求解工资和利率。当然,它们都是资本1?t k 的函数:

αα??=11t t t k A w (2)

αα???=1)1(t t t k A r (3)

可以注意到,工资与生产率参数t A 是成正比例的。而t A 是经济冲击的源泉,因此,自然的一个推理是工资应该是顺周期的(Procyclical):当t A 受到一个正向冲击,工资应该上升。从经验证据上看,真实世界的工资也确实是顺周期的。

要得到模型的均衡解,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市场,即商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出清。在时期t 商品市场出清的条件是:

1111)1(?????+=++t t t t t t t t t k k l A k c c δαα

上述方程左边的一部分表示商品是怎样被用掉的:用于时期t 年轻人的消费t t c ,出生于时期t-1的老年人的消费1?t t c ,年轻人的储蓄t k 。方程的右边表示的是所有可以获得的商品:时期t 的产出以及扣除折旧后的资本存量。

在时期t,劳动市场的出清条件是1=t l ,这根据假设永远成立。资本市场出清要求由年老的消费者提供的资本供给等于企业的资本需求。为了节省符号,我们已经直接把资本的供给与需求都标为1?t k ,因此,资本市场出清已经隐含在我们的模型里了,这里用不作再单独写出。

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借助如下要素来描述一个经济:消费者的问题,企业的问题,市场出清条件以及一个随机的生产参数序列{}∞

=1t t A 。我们假设经济在最初始的时候已经有一代老人存在,而且还拥有一定量的资本0k 。

给定生产率参数序列{}∞=1t t A ,经济达到均衡的含义就是:价格序列{}∞

=1,t t t w r 已确定,分配序列{}∞=??111,,,t t t t t t t l k c c 也已确定,这些业已确定的序列足以保证:

1.给定价格序列,分配序列{}∞=??111,,,t t

t t t t t l k c c 是消费者和企业最优的选择,也即,这些序

列可以给他们带来最大的效用和利润。

2.所有市场都出清。 为了分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我们需要把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结合起来考虑。当我们把年轻消费者的最优储蓄选择(1)式和企业的实际工资表达式(2)结合起来,便得到: αα??=112

1t t t k A k (4) 方程(4)揭示了一个初始的冲击会在经济中如何被传导并放大的机制。对t A 的一个冲击会对t k ——将被用于进行下一期生产的资本——产生一个直接的影响。这意味着今天的一个冲击将导致未来期的产出也下降。背后的原因是,年轻的消费者不是把他的劳动收入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因此,对于这个消费者来说,当经济受到冲击时,他的最优反应就应该是设法把这些因受冲击而产生的后果在整个一生中进行分配,分摊到每一期去承担。说清楚一点,就是当经济受到冲击以后,消费者会根据冲击对自己劳动收入造成影响的大小来调整自己的储蓄决策,从而尽可能是自己一生的消费趋于“平滑”。这样一来,必然导致经济中的一个初始冲击会被扩展到未来许多期中去,从而放大了经济波动。

更容易波动。我们想在我们的模型中去看一下,这是否是真的。首先我们要界定一下总消费和总投资的含义。重新安排一下商品市场出清的条件,可以得到:

ααδ????=??++1111)1(t t t t t t t t t k l A k k c c

在上式中,右边表示时期t 的总产出,我们记为t Y 。总产出是总消费和总投资之和。定义总消费t C 是老年人和年轻人消费的总和,总投资t I 是下一期资本存量和本期折旧后资本存量的差:

43421443442143421t

t t Y t t t I t t C t t t t k l A k k c c ααδ????=??++1111)1( 消费可以被写成是产出和投资之差。用(4)式消掉其中的t k ,可以得到:

t t t t t t t k k k A I Y C ??+=?=???111)1(δα αααδ???????+=111112

1)1(t t t t t k A k k A 111)1()2

11(????+?=t t t k k A δααα (5) 总投资可以被写为总产出减总消费。用(5)式中的总消费表达式,我们可以得到: 11111)1()2

11(?????????=?=t t t t t t t t k k A k A C Y I δααα 111)1(2

1?????=t t t k k A δαα (6) 我们感兴趣的是,当技术参数t A 发生变化以后,t C 和t I 会作出怎样的反应。让我们来看看相对变化。消费变化对技术参数t A 变化的反应弹性为: 1)1()211()211(11111p ??????+??=??t t t t t t t t t k k A k A C A A C δαααα

相应地,投资变化对技术参数t A 变化的反应弹性为: 1)1(212

111111f ???????=??t t t t t t t t t k k A k A I A A I δαααα 显然,对于同样的一个技术冲击,投资的变化相对要更大。技术参数t A 发生一个百分点的变化,会导致投资的变化超出一个百分点,而消费的变化则小于一个百分点。也即,投资对技术冲击的反应更为灵敏,这也与我们在现实世界观察到的事实相吻合。当然啦,要比较

具体的影响幅度,那就需要我们对各个参数,如α和δ给出具体的值,同时,也需要对其他k作出估计。

的一些变量,如

t

现实中,我们并不知到这些参数的值具体是多少,但我们可以模拟。每个参数多赋予一个大致与现实吻合的数值,然和让经济从某一个初始给定的资本存量开始,并接受一系列随机的技术冲击。我们可以用模型的解去计算任一期的消费、投资、产出和资本存量。最后,我们可以把这一结果和现实世界的经济周期像对照,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明显地蕴涵在其理论模型之中:

第一,政府无须干预经济。实周期理论认为,政府花费大量成本来稳定经济,但其结果很可能于经济不利。经济波动是在完全竞争环境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技术冲击进行调整的最优反应。经济周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经济围绕基本趋势的波动,即周期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既然是均衡,便具有帕累托效率,不存在市场失灵。因此,旨在熨平经济波动的政府干预只能改善一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的福利水平。

第二,货币中性。实周期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产出波动自然会引起货币供给的波动。货币服务是银行部门生产的产出,其数量随着真实经济的发展而上升或下降。其它部门产出的增加,将增加对交易服务的货币需求;银行系统会通过创造更多的货币对此做出反应。这种货币的增加来自于对货币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部货币政策的变动。从而,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经济没有真实影响,即货币是中性的。

3.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简单评价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其说是因为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世界的经济波动而成名勿如说是因为该理论所运用的分析方法极大地拓展了宏观经济学本身的发展而让人铭记在心。单就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来说,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把现实世界的经济波动都归因于一个本身就相对来说难以观察的技术冲击,已经难免会让人产生疑虑,更不要说,现实中的技术冲击是否真能大到足以解释业已发生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正如卢卡斯所评价的“该模型只关注与货币因素相对的真实因素‘是错误的’”。6从更大的背景来说,实际上,二战以后,现实中的经济周期波动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严重,经济周期在现实中的弱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侵蚀了理论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热情和关注程度。正如卢卡斯所指出的“如果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设计更复杂的稳定政策以消除经济周期性风险的残差量,而是提高生活标准,那么理解

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更为重要的”。7

但从方法论上说,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开创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确实是意义非凡。凯恩斯理论之所以备受攻击,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缺乏微观基础。新古典学派之所能给凯恩斯的理论以致命打击,也在于他们是从微观基础出发分析问题的。他们在分析问题时所运用的:(i)均衡模型法;(ii)理性预期假说,都已经为后来学者在微观基础上建立宏观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开创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发展后的成果。该理论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套建模方法——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动了宏观经济学向动态宏观经济学(Dynamic Macroeconomics)演进。现在,动态宏观经济模型已成为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标准研究范式。难怪卢卡斯也不无热情地赞扬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正把宏观经济学模型“引入了新的领域”,并认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最合适的方法,因为,要最好地理解经济周期,就得“建立一个最贴近现实的模型:一个被充分描述的随时间变化的人为经济,从而逼真地模拟实际经济的时间序列行为。”8另外,在经验应用方面,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也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计量方法不同的技术,即校准(calibration)技术,该技术强调将模型经济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进而依据差异对模型的结构和参数等进行调整,以完善模型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

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及其局限

1.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周期波动现象的一个理论提升,因此,要完全套用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一个正面临着三重过渡——从发展格局看,正在从低收入类型向中等收入类型过渡;从体制模式上看,正在从计划经济或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从发展空间上看,正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过渡——的经济体来说,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肯定是要水土不服的。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所揭示的一些基本的经济理念,还是对当下的中国具有启发意义的。

比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经济周期波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经济围绕基本趋势的波动,即周期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虽然,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周期波动更可能的是两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既有经济基本趋势

7参见【英】布赖恩·斯诺登等著《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P284页。事实上,作为宏观经济学领域泰斗式的人物,卢卡斯本人在后期的研究兴趣也转移到长期经济增长上去了。顺便提及,作为预测,我们估计宏观经济领域下一次再要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有希望的当属新经济增长理论这一块了,考虑到保罗·罗默的年龄(1955年出生),等上十年八载又极有可能了。

的波动,也有经济围绕基本趋势的波动。那么,作为政府,在干预经济时,首先就要判断实际的波动究竟是哪一种力量的结果,如果确实是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那就没有必要横加干预,反之,如果是经济围绕基本趋势的波动,则就应给适当地进行干预,以熨平经济的波动。

拿我国目前的这一轮经济波动来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我们首先必须判断这一波动究竟是经济基本趋势的波动,还是经济围绕基本趋势的波动。根据我们的观察与思考,这一轮宏观经济波动更可能是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其理由如下9: (一)这一轮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居民消费中住房和汽车热点的形成。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城市居民在家用电器方面需求的饱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还面临很多困难的情况下,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张是宏观经济启动的关键变量。2000年以来,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金融领域住房贷款制度的创新,汽车价格的下降等,居民的住房和汽车需求终于出现强劲增长的势头。在住房和汽车需求的推动下,导致对钢材、水泥、电力和运输等中间投入品的需求大增,从而引发新的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已经从资源约束型经济转向需求约束型经济,因此这种由需求增长推动的宏观经济增长一方面是来自不易的,另一方面也是得到供给能力保证的。虽然这样的增长会在短期内导致中间投入品、能源和运输价格的上涨,但是除住房和需要一定周期进行调整的农产品外的,最终产品的价格未必与中间产品价格保持同比例的上涨。这说明:我国经济正在从有效需求不足的周期低谷走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开始旺盛的阶段发展,由于我们的供给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以往资源约束型经济中出现的瓶颈短缺导致全面短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可能不再重现。

(二)这一轮增长是中国加入WTO两年后我国已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两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显著。随着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可能性不断临近,我国进出口增长的基础更加坚实。与此同时,引进外资也取得较好的成绩,维持在500-600亿美元之间。因此,外部市场的开拓和外部资源的利用是这一轮宏观经济增长的基础,一方面强劲的外部市场需求对启动原先不足的总需求起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外部资源的利用使我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大大往外拓展,延缓了周期过热的到来。当然,由于全球石油等生产资料价格因前几年投资滞后出现不断攀升的现象,导致国内价格的上升,但是这并不能归咎于国内经济的过热,而是一种国际相对价格调整对国内价格的传导现象。

(三)经过进一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经过近几年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投资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作为推动这一轮经济增长主动力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从过去以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为主转变为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为主,投资决策日益符合市场理性。民间投资主体的确立是中国这一轮经济增长将不同于过去经济周期波动轨迹的关键。

(四)这一轮经济增长的最大特色是工业生产的强劲增长。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趋势的出现,国际产业的转移,出口的增加,国内因汽车、住房和通讯等消费需求所推动,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拉动,使得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从重工业内部的构成来看,加工工业的增长率开始超过原料工业。这标志着中国真正全面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并且向重化工比重不断提高的工业化高级阶段推进。

(五)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的空前增长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移民潮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福利分房制度和人口户籍制度的影响,中国的住房市场发育十分落后,城市化速度大大落后于工业化速度。但这一局面在2000年以来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和户籍制度的松动,住房建设、土地拍卖、城市交通和环境的改善在市场机制下互动,即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住房和环境的更高档次的需求,又通过土地拍卖筹集到城市建设的资金,由此构成住房建设、城市交通和环境建设的投资高潮,对这一轮的GDP高速增长起到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以上五点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这一轮的高速经济增长其实是从1997年中国经济步入相对萧条以来经历长时期的积累以后的一个自然爆发,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外在因素在推波助澜,比如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等,但整体来看是有其内在基础的,更多的是属于经济基本趋势的波动。如若果真如此,那么,政府大力度的、一刀切式的横加干预就有操之过急的嫌疑,反而会把我们盼望以久的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扼杀在萌芽状态。

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中国运用的局限性

虽然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波动问题,但其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把现实中的经济周期波动归因于供给方面,而完全忽略需求方面的冲击,这在经济制度相对比较完善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可能是行的通的,但在一个像中国这样正处于三重转型的国家,显然是勉为其难的。

在一个大制度环境还处于不断变化、完善阶段的经济体,任何一项经济制度的改变,比如金融制度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住房制度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等都会使理性的行为人对自身的消费-储蓄决策作出新的调整,从而影响需求,进而促发经济的波动。这些大的制度变迁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太会发生,但在发展中国家却是会频频发生的,因此,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周期波动在更多时候会由需求冲击来引发。别的不说,

制度改革。房屋所有权由原来的单位所有转为个人所有以后,一张小小的房契现在就开始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货币功能,个人可以以此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用经济学的语言说,住房制度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政府向社会增发了一大笔“准货币”。货币供应在短期里猛然增加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加上中国老百姓投资渠道有限,这一笔“准货币”还主要是滞留在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典型的货币冲击造成经济波动的案例,似乎与技术冲击关系不大。这种由于制度变化而引发的需求冲击在发展中国家可谓比比皆是,皆无法一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来解释。

另外,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借助技术冲击来解释现实中的经济波动,单就其理论本身来说确实具有逻辑自恰性。但是,运用到现实中来,要在现实中加以验证,本身就需要比较充足、完善的统计数据。这在发达国家,由于其统计制度在历史上就比较完善,加之在知识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也非常大,所以大多有记录的数据。而在大多发展中国家,统计制度本身就不完善,加上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也不大,有关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大多还处于空白状态,也会大大约束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和验证。

参考文献:

【美】布兰查德、费希尔著《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戴维·罗默著《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英】布赖恩·斯诺登等著《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英】布赖恩·斯诺登等著《与经济学大师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布赖恩·斯诺登等著《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F.E.Kydland and E.C.Prescott:“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50 (November),1982,1345-1370.

史晨昱:《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思想述评》,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014434453.html,

袁志刚、何樟勇:《新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4.7。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1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经济增长可以分为逼近均衡的增长和非均衡增长两类。前者是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它的数学基础是收益递减规律。当经济发展到均衡点时,进一步的增长就不可能再继续。而社会在不断变动,人口在增加,新的资源在被发现,资本在积累,所以增长总是可能的,但又是有限的。因为一旦达到均衡就停止了。要突破均衡就得靠创新,就是非均衡的经济发展。均衡增长表现为投入要素的增加,也就是外延式增长,后者可以称为内涵式增长。 在均衡增长的模式中,没有创新,经济也能增长。但那是由于投入的增加,而没有效率的提高。对于非均衡的经济增长,从宏观角度来说,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经验的积累,教育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劳动力和资本流动自由度的提高有利于流动成本的降低,政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新企业的建立,社会诚信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这些方面都会促进创新过程。但对于非均衡的经济增长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则要从企业的作用,以及企业家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来分析。 熊彼特从研究循环经济入手,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做了形象的描述。在一个私人财产、分工和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化国家中,每一个经济时期中,每个人都是靠前一期生产的货物来生活的,那么无论你在什么地方离开循环经济的某一环节,在走了若干步之后,又会回到这一起点。每个家庭或者厂商的行为,都按照经验给定的数据和同样由经验确定的方式来做出的,大家都墨守陈规不轻易改变。 接着,他提出了“组合”的概念,通常人们讨论两种组合,经济组合和技术组合。而且两者通常是背道而驰的,技术上低劣的方法可能仍然适合于给定的经济条件。当我们把最终产品的组合不断的向上追溯,最终都会找到两种最根本的对象:劳动力的服务和土地的服务,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货物都设想成是劳动服务和土地服务的集合体,而且劳动和土地是同等重要的。在劳动力中,有一种特别的领导的劳动,他会为其本身定出自己的目的,并似乎成为第三种要素。监督者作为独立的劳动者之所以同一般的劳动者相区别是由于他们对生产方向、方法和数量做出决定。 那么循环经济有哪些特征呢?它运行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呢?第一,消费者是市场中的领导者;第二,劳动与土地根据其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得到相应的回报;第三,在循环经济中生产资料也根据它们各自的边际效用相等的原则进行分配;第四,当生产者向某一个生产方面推进很远的时候,由于同行业新竞争者的竞争,会逐步的消耗他的利润,并最终使其越来越少,直到消失;第五,商品实现的总价值会最终落实到提供生产资料的那些人手里,也就是在劳动力和土地所有者那里分配,而没有任何剩余;第六,这种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惯性力,可以抵制一些变化的发生;第七,在循环经济中,企业仅是把劳动力和土地结合起来,而货币仅是扮演着交换媒介的角色,它只是与商品的流动方向相反而已。 那么已有的理论中对如何打破这个循环经济均衡是如何解释的?第一,摩擦,也就是错误,灾祸,惰性等导致损失的因素;第二,时间的消逝,生产资料是未来的消费品,因而比消费品的价值为低,因此,他们的价值不能竭尽产品的价值。 总之,循环经济从经济体系走向一个均衡位置的趋势来描述经济生活的。其

经济周期分析

一、宏观经济周期分析判断 我想通过分析经济指标来对宏观经济周期作出判断。宏观经济分析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和对比来进行。经济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系列数据和比例关系。通过对经济指标分析可以判断出经济周期。 一是先行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这类指标对将来的经济提供预示性的信息。从实践来看,先行指标可以对经济的高峰和低谷做出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的时间可以比实际高峰和低谷出现时间大约提前半年。 二是同步指标,主要包括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生产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等,这类指标计算出的国民经济转折点大致与总的经济活动的转变时间同时发生。 三是滞后指标,主要有银行。这类指标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并不预示将来的变动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制造产品单位劳动成本等。这类指标反映出的国民经济的转折点一般比实际晚半年。 由于这里是进行宏观经济周期的判断,所以滞后指标就不用分析了,主要看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 1,先行指标分析: ①货币供应量: 2012年2月15日,中央银行发布消息:央行在《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前期物价涨幅总体保持回稳态势,但对未来通胀风险仍不可掉以轻心,仍有必要防范未来物价出现反弹,需要宏观政策继续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报告中还表示2012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4%左右。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9.0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末低13.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5.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末低2.9个百分点。2011年现金净投放6161亿元,同比少投放214亿元。所以货币的供应量虽在增加,但较前年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放缓。货币供应量增长总体回落的趋势。 ②股票价格指数: 下面借助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来分析我国的股票价格指数。 从周K线图来看,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都处在下跌的过程之中,而未来的两周走势将决定MACD指标中的DIFF线是否会下穿DEA线,如果一旦有效下穿,则股市将会迎来至少两三个月的下跌之势。所以这个六月对未来半年股市走势来说注定不平凡。而股市一般能提前反映经济发展情况,所以从今年的股市走势来看,经济还处在波动之中,11年末开始的 上升通道在今年6月已被突破,不知是否还能反弹回来,不然对未来第三季度持不看好观点,若6月DIFF没能有效下穿DEA则后市看好。但是从月线上看,经济在慢慢转好,DIFF有上穿DEA的势头,但是很无力的样子。 2,同步指标分析: ①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一般用来衡量经济的增长速率,它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经济增长理论力求以一种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相当不同的思路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路,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与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就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当今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恰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理念与开拓新的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与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与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与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与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与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与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与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过度投资就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与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哈罗德多马模式到现在,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哈罗德模式就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索洛模式与丹尼森模式就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舒尔茨模式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就是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特殊的知识与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它不仅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 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

中国当前经济周期

中国经历的经济周期 第二次下降周期 1995-1999 (2000年上半年经济有所回升,但下半年起,到2001年下半年经济又开始下滑) 第三次上升周期 2002-2007 第三次下降周期 2008- 中国历年货币政策演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3-2007年稳健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3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具体阶段性分析: 1998年以后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央提出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经过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已相当突出,当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出现新的更严重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二是当时尽管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三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企业高负债经营,自有资金比例很低,再继续大幅度增加贷款,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突出;四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运用,财政增发国债,银行参与购买,其本身就包含了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容。

世界经济周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14434453.html, 世界经济周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浅析 作者:王俊 来源:《商情》2020年第16期 【摘要】受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已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经过十几年政策调整,经济增速已慢慢稳定在6%左右,一定程度上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减速阀”作用,减弱了经济周期振动幅度。因此,在不确定的经济形势下实行逆周期经济政策是目前需考虑的现实。 【关键词】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世界经济周期是指受某些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活动总体上表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和回升的周期性的运行态势,且从长期来看,这种趋势循环重复。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世界已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我国政府抗住经济压力,并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經济渐渐复苏,但目前经济发展前景仍不明朗。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尝试从世界经济周期角度来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梳理过去20多年不同阶段施行的经济政策,并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探讨政府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展望未来经济发展态势。 一、世界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 (一)康波理论 19世纪末,帕尔乌斯首次提出在经济增长中存在着50~60年的长期波动,一战后,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研究战后世界经济波动态势,并提出了长波假设,其具体表现为价格波动,这奠定了康波理论的基础。一般认为,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回升四阶段,繁荣和衰退是康波的上升期,而萧条和回升则是康波的下降期。从历史发展来看,资本市场共经历了四次周期波动,每周期总是伴随新兴技术革命。第一波是纺织和蒸汽技术发展,历时63年,第二波是钢铁和铁路技术发展,历时47年,第三波是电气和重工业领域发展,历时56年,第四波标志是汽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时43年,现阶段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五轮康波周期中。 (二)金融周期说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共同作用影响世界经济,金融本身具有独立性,但同样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因此,宏观经济研究应当将金融因素置于核心地位。“金融周期说”是经济危机发生以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凯恩斯时期,后来信贷理论的发展正式拉开了金融周期理论研究。“金融周期说”认为金融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并根据金融运行现状,模拟了

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提要] 我国目前仍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为使我国经济保持长期持续的增长,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 关键词:内生增长理论;启示 一、内生增长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哈罗德和多马分别根据凯恩斯的思想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这一模型假定,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而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同时,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并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基本形式为G=s/v。式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成反比。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愿意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同时认为,这一增长路径是一“刀锋”。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各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认为经济是稳定增长的,而且这种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独立于储蓄率。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发展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这是一个重大缺陷,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实。1960年,索洛和米德对该模型进行补充,在原有模型中引入了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修正后的模型被称为“索洛-米德模型”,其基本公式为: G=a△K/K+(1-a)△L/L+△T/T 上式中△T/T代表技术进步。索洛模型和之后的索洛-米德模型不仅体现了凯恩斯主义,而且体现了新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常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所阐述的增长理论被称为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技术进步率外生的假定不符合现实,储蓄率外生化且与稳态增长率无关结论受到质疑,这些与人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证研究经验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上述的三个缺陷。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形成的新经济学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了新增长理论的缺陷。 二、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 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但是这种过于理想的市场环境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地区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会趋同,政府和政策变化等对产出和消费却没有长期影响,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在此基础上,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积累增长模型把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经济增长率即努力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不断扩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因为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高梯度区域要采取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中梯度上的萧条区应实行改造型发展战略。低梯度区域应实行渐进型发展战略。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1939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一书中提出。熊彼特认为分析经济周期可分为“二阶段模式”(或“纯模式”)分析和“四阶段模式”分析两个步骤,前者是排除了外来因素干扰的纯理论分析,后者是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基础。 在“纯模式”分析中,熊彼特假定:在“创新”之前经济处于静态均衡,企业的支出等于收入,没有利息和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重组,企业家为获得超额利润(新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而努力创新,当创新浪潮出现时,社会上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时,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下跌,盈利机会减少,银行信用收缩,于是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如此循环往复。 在“四阶段模式”分析中,熊彼特认为,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创新浪潮不止一次,“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和银行信贷的扩张,同时引起新工厂的建立和新设备的增产。这时一般又会伴随着对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社会出现许多投资机会,出现了投机。此即,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信用扩张只是为一般企业和投机活动提供资金。因此,“第二次浪潮”中就已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它不可能有自动调整走向新均衡的能力,当经济中出现收缩而引起“衰退”时,不能直接导致新的均衡阶段——“萧条”,这个阶段不仅投资活动趋于消失,而且还会引起破坏。“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进入恢复调整阶段——“复苏”。从“复苏”进入“繁荣”又需有一次“创新”浪潮。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并不是平稳进行的,同时各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因而经济周期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第四章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章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一、导言:有关经济波动的一些事实 理解造成总量波动的来源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本章主要介绍关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和性质的主要理论。通过对美国经季节性调整后的真实GDP 分析得出:第一个事实是,经济波动没有表现出任何规律性的或周期性形式(由于产出的变动不规则,因而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都不试图将波动解释为由不同时间长度组成的确定性周期,想识别出有的基钦周期(3年)、朱格拉周期(10年)、库兹涅茨周期(20年)及康德拉耶夫周期(50年)的努力通常被认为是徒劳的。普遍的观点是,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扰动,以随机的时间间隔来影响经济,这些扰动继而传递给整个经济。在这一点上,主要宏观经济学派的差别在于他们对扰动和传递机制的假设不同;第二个事实是,产出各个组成部分的波动程度不一(存货投资平均只占GDP中一个极小的比例,它在衰退时的波动却几乎占GDP下降的一半);第三个事实,涉及产出变动的不对称性:产出在较长的时间内稍高于其通常路径,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远低于其通常路径。第四个事实是,二战前后的产出波动的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剔除对二战前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传统估计存在重大的偏差);最后,失业率的变动一般小于产出变动。 二、波动理论 瓦尔拉斯模型,即一个没有任何外部性、不对称信息、市场缺失、或其他不完善性的竞争性模型来理解总量波动。拉姆齐模型是瓦尔拉斯总量经济基本模型。本章是对拉姆齐模型的一个扩展,纳入总量波动:1、存在一个扰动来源,如果没有冲击,该模型将收敛于一条平衡增长路径,然后平衡增长。强调对经济中的技术冲击,即生产函数在各个时期的变动,以及政府购买冲击,这两种冲击代表真实扰动:技术冲击改变既定数量的投入品所产生的产出,而政府购买冲击改变既定生产水平条件下私人经济可利用的商品量。——RBC模型。2、考虑就业的变动。通过使家庭效用不仅取决于家庭消费,而且取决于家庭工作量,从而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 (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理论

CH 10 经济周期理论 一、对经济周期理论的回顾 1.太阳黑子理论:杰文斯(英)

2.雨量说:亨利·穆尔(美国) 3.政治周期说:卡莱斯基(波)政治力量的对比、竞选周期等 4.创新理论:熊彼特(奥) 1939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一书中提出。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和分析,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新组合。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熊彼特提出了经济周期运动的理论。 熊彼特认为分析经济周期可分为“纯模式”或“二阶段模式”分析和“四阶段模式”分析两个步骤,前者是排除了外来因素干扰的纯理论分析,后者的分析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基础。 在“纯模式”中,熊彼特假定:在“创新”之前经济处于静态均衡,企业的支出等于收入,没有利息和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重组,企业家为获得超额利润(新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而努力创新,当创新浪潮出现时,社会上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时,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下跌,盈利机会减少,银行信用收缩,于是

宏观经济学著作简介--经济发展理论

宏观经济学著作简介--经济发展理论

[美] 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ter 经济发展理论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1912) 熊彼特(1883~1950),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在西方经济学界享有盛誉。熊彼特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逝世。他的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创新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他创立了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统计三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创新论出发,证明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主要著作有:《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德文版,1934年英文修订版)、《经济思想和方法》(1914)、《帝国主义和社会阶级》(1927)、《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1939)、《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1951,由生前所写传记评论汇集而成)、《经济分析史》(1954)等。 《经济发展理论》是熊彼特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本书以“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范围广泛,

但是,书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他提出的“创新理论”。本书的英译本1934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六章。这里按章节顺次作一简介。 第一章中,熊彼特对“循环流转”进行了静态分析。通过对熊彼特所谓的“循环流转”状态的分析,可以得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再生产过程。没有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的收支相等、没有利润,生产管理者只得到相应的“管理工资”,因而利润、资本和利息都不存在,生产过程只是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 第二章,是本书的重点,作者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包括从“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涵义和作用,直到资本主义的产生,熊彼特都作了开创性的精辟论述,这些内容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构成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一种新组合。熊彼特把这种新组合归结为五种情况:一是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由前几年的7%以上至8%以下,回升到8.3%,从而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可从2000年算起。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均为9.5%。2005年全年,预计为9%或略高。这样,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三年9%~9.5%的适度高位平稳增长,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我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中国经济正按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运行。预期目的就是:适当地控速降温,使经济保持既较快又平稳的运行。进一步具体地说,中国经济正由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的局部过热和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的上线区域运行(9.6%~9.9%),正在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9%左右)平稳地、合理地回归。从季度数据看,2003年第1季度到2004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9%、6.7%、9.6%、9.9%、9.8%和9.6%。除去2003年第2季度抗击“非典”时为6.7%之外,其余均在9.6%~9.9% 之间,这是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的上线区域运行。而2004年第3季度到2005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9.5%、9.4%和9.5%,这是在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9%左右)平稳地、合理地回归。 二对未来经济周期波动分析的理论起点 克服经济的大幅起落,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是人们一

直所盼望的。那么,在未来5~8年的中期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将会出现什么新特点呢?根据我们的研究,总的看法是:未来5~8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可能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在波动的位势上,有可能实现持续多年的适度高位运行,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9%左右;二是在波动的幅度上,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平滑化,使经济波动保持在8%~10%的适度增长区间内。以上两个特点之所以说是“有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因素,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因为未来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而要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 为展开分析未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我们先确立分析的理论起点。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卖与买的脱节“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在马克思所说“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中,具有物质性和本源性的,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把“经济周期”称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他指出:“现代工业这种独特的生活过程,我们在人类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也不可能出现。”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133、694页。马克思分析说,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价值量和寿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每个特殊的投资部门的产业和产业资本的寿命,会发展为持续多年的寿命,“可以认为,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十年。但是这里的问题不在于确定的数字。”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207页。马克思还说:“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自从1776年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以来,众多经济学家投身于经济增长理论这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之后经济史上发生的“边际革命”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处于低迷时期,但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80年代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问世使它又焕发出了青春。从古典模型、新古典模型到内生增长模型,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昭示着经济增长理论随时代发展而演变的过程。1978-201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39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占世界1.8%,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122亿元,增长了226倍,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而排名第二,占世界比重也达到了15%。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1989年担任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把当时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的观点和信念记录下来,归纳为10个方面的政策工具,并称之为“华盛顿共识”。其中在这些政策中,要促使一个国家获得经济快速的增长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即产权私有化、自由化与稳定化。然而根据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样一些经济事实特征,在中国法治、产权保护等很不健全,也没有好的金融体系和商业环境。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的法律规章都存在歧视私营企业的情况,直到2004年,中国才修改了宪法,首次将保护私人财产写入了宪法,在契约的执行效率方面也没有完善的法治作为保障,同时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编制的经商环境宽松度指标,中国在155个国家中排名第91位。即使在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方面,我们国家在技术创新、人均资源和金融体系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况,根据这些经济现实,如果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观点,中国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创造“增长的奇迹”的。因而这个“增长悖论”似乎挑战了经典的西方经济理论,因为产权清晰、法治完善下的契约执行和政府效率等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之谜”。1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解释,目前学术界从许多角度加以解释。如沈坤荣从激励导向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于中国的制度激励。2何小钢、张宁构建面板数据下的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从成本角度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动力。认为在诱发企业成本变动的各种效应中,除规模扩大效应之外,技术进步效应最大,其次是要素价格调整效应,再次是效率提升效应。要素价格调整效应中以能源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波动有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向资源节约增长转型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有利于降低成本的非效率水平。3刘凯豪等从人口结构变化角度来分析,认为人口性别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初见端倪的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高中学历人口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不显著,而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国有企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 1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1页。 2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0页。 3何小钢、张宁,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动力之谜: 技术、效率还是要素成本,《世界经济》2015年第一期,25页。 4刘凯豪等,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来自人口结构变化的解释,《经济科学》2014年第二期,5页。

经济发展理论读书笔记

《经济发展理论》读书笔记 《经济发展理论》这部著作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首次提出了他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而后他利用该书再版以及出版其他著作的机会对该理论进行了不断的补充完善,使该理论成为了他经济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并构成了他的许多其他理论的基础。 熊彼特指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往往通过创建新的企业来实现,新组合意味着通过竞争消灭旧组合。同时,新组合还意味着对经济体系中现有的生产手段做不同的使用,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去做新的事情,也就是把生产手段从循环流转中抽出来,并把它们分配到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工艺上。熊彼特还发现,从投资的角度看,这种新的分配通常要通过信用来完成。在创新理论中,熊彼特明确了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也就是创新。熊彼特还区分了创新和发明,在他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不是技术范畴,发明(invention)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discovery),而创新(innovation)则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implementation),虽然发明往往构成创新的一个环节,但创新并不一定需要发明,而发明也只有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并且实现了商业利润才能够被算做创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说:“我们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那么多的重要经济现象的原因,所以,为它建立一种理论似乎是值得的。这种经济变化就是“创新”。 2、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熊彼特力图引入创新概念以便从机制上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可以把经济区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所谓经济增长,如果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导致的,并不能称作发展。“因为它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发展是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中断,也就是实现了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本质规定。 3、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熊彼特认为,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发生,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创新有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要对经济发展进行“动态”性分析研究。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作业 题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姓名:郝飞飞 学号: 2014822012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涵义 (1)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1)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涵义 (1) 二、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1) (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 (二)发展观念的模式的统一 (2) (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统一 (2) 三、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 (一)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二)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三)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四)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 (3)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一)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 (3)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 (4) (三)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5) 参考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当下我国正处于提速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照党的十八大指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伟大部署,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关系,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出发构思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与方法。即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未来经济走势 作者:李世东文章发于:乌有之乡点击数:3277 更新时间:2009-5-25 中国经济 第一次上升周期1981-1988 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上升周期。1988年下半年到1989年上半年,是中国经济这轮上升周期到顶峰的时候经济出现了过热物价呈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下降周期1989-1991 中国经济进入我们转向市场体制之后的第一个下降周期和第一个生产过剩的危机。 第二次上升周期1992-1994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这一轮上升周期特别迅猛,因为背后有很强的政治性。到了1994上半年,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比较明显,当时的利率提高到了接近14%,国库券的利率14%,银行利率也接近14%。 第二次下降周期1995-1999 利率上升,国内需求下降;汇率贬值,海外市场被打开,1994年是整个世界消化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凡是面向内需生产的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但是沿海地区面向外需生产的企业,是开足马力大生产,利润很丰厚。2000年上半年经济经济回升但是下半年起一直到2001年下半年经济又开始下滑。 第三次上升周期2002-2007

2002年起经济迅速回升,2002年~2007年大部分产业供过于求,小部分产业供不应求,大部分产业价格在下滑,小部分产业在上升,特别是房地产相关产业价格在迅速上升。中国经济从2003年以后出现了一冷一热,凡是汽车、手机、彩电、空调、服装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下跌,而房地产、钢铁、水泥、原油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上升。 第三次下降周期2008- 2008年9月份以来随着大宗商品石油钢铁煤炭价格的暴跌国内重工业企业亏损严重,华尔街风暴的发生,外需市场萎靡,订单的骤减,对出口企业打击很大,导致大批企业停工减产纷纷裁员。股市继续走熊,楼市成交量下降房价走跌。经济下滑刺激政府的四万亿投资举措,大搞基建又会导致部分重工业产能的过剩。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扩张来撬动经济的发展显然不会维持多久,即使回升,也是暂时的。还会下降,经济危机远没有见底。内需消费市场远没有打开,需求不足是根本问题所在。世界两百年物价规律模型显示,通缩将是未来主旋律,经济危机底部确切时间显然是可以预见的。 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比较经济运行步调基本上一致。 世界经济繁荣期1983年—1989年 中国经济第一次上升周期1981-1988 第二十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90年—1992年 中国经济第一次下降周期1989-1991 世界经济繁荣期1993年—1999年 中国经济第二次上升周期1992-1994 亚州金融危机1997年—1998年 中国经济第二次下降周期1995-1999 第二十二次世界经济危机2000年—2001年互联网泡沫危机 中国经济下降周期2000-2001 世界经济繁荣期2002年—2007年 中国经济第三次上升周期2002-2007 第二十三次世界经济危机2008年— 中国经济第三次下降周期2008- 此次经济危机将会持续多久底部在哪什么时後会复苏?三百年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用一个模型就可以解释的清清楚楚,什么时间是繁荣期什么时候会爆发经济危机显示得一清二楚。未来五十年世界经济还是会按照这种固有的自身规律运行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