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幼儿语言学习披上彩衣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幼儿语言学习披上彩衣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14721761.html,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幼儿语言学习披上彩衣

作者:王晓宇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7期

摘要:情境认识与学习是语言教学的突出特点,在幼儿语言学习环境的设计中学习情境

和学习活动是其中心内容,也就是说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创设新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单纯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从根本上让幼儿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人,激发幼儿主动去构建自身的语言,实现语言学习的教学目的,而多媒体为语言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新的平台,教师要在幼儿语言习得中善用多媒体,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幼儿语言;多媒体;情境创设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把幼儿置身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幼儿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利用已有的相关经验去理解和同化正要学习的新的知识,进而使新知识被赋予某种意义。倘若幼儿已有的经验不能同化新的知识,那么就不会很好地引发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融合,不能使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建和改造。因此,在幼儿语言习得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调动幼儿原有的经验,达到语言的迁移,并在情境中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幼儿语言习得过程中要为幼儿创设更丰富、更有效、更易于迁移的情境,让幼儿乐于学习,乐于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下面介绍幼儿语言习得教学中几种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当情境处于某一种状态,而问题解决者(问题解决的主体)希望该情境能进入另一种状态,而又存在某些障碍时问题就发生了。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认知矛盾,让幼儿主动进入情境中去解决问题,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感知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幼儿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更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的发展,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可以通过设疑、质疑等方式向幼儿发出疑问,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如,在《萝卜船》的语言学习中,我运用多媒体给幼儿播放了萝卜船这个小故事,在播放中我故意把萝卜船上的小动物越放越多,当船快要沉到水下的时候,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现在萝卜船要沉了,你们要怎么做啊?”这样的情境问题让幼儿一下子来了兴趣,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使幼儿积极地进行思维。

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认知语言学讲解

陈忠著 , 《认知语言学研究》 , 2005年 , 第1页 第一章认知语言学概说 第一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及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并以1989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为准,标志着认知语言学正式成立。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相对立,是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反叛而建立发展起来的。 认知语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G.Lokoff;R.W Langacker ;C.Fillmore;M.Johnson; R.TayIor;Haiman,M.John;D.Geeraerts;P.Kay等。 戴浩一1985《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原则》、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争议》;谢信一1991《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1999《转指和转喻》、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张敏l 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理论》;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认知语自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建立在经验主义或称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心智活动不能脱离身体经验和形体。认知结构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并且以感知、动觉、经验为基础,思维具有想象性。概念要么来源于经验,要么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发展而来;思维具有完形件和整体性;语言符号不是直接对应于客观世界.而是与用科学概念结构保持一致。 关于语言能力的问题,认知诺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一方面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认知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在结构方面也参照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换言之,语言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是建立在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基础之上的。语言不能脱离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而独立运作。 就语义而言,用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和使用者的知识系统密不可分。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知识系统。 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之间没有绝对而明确的界限。语言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是分不开的。 从语言内部层面来看,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句法跟词汇互参互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不存在一个可以脱离语义、词汇意义独立运转的独立的句法系统。 关于句法是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这是认知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争执的焦点。以生成语法为代表的极端形式主义观点的基本主张,是句法自主论。该观点把句法看做是自主的系统.可以脱离语义独立运作。并且认为语百符号的编码具有任意性。 关于语吉符号有没有任意性的问题,历来颇有争议。索绪尔把符号内部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结合,但是大量的语言事实都对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如:“大小、长短、左右、前后、高低”合乎正常范式和语感,而x“小大、短长、右左、后的、低高”却不正常。在“量级”表达形式方面,高量级和低量级之间往往不对称、不均衡,因此“量级”范畴的编码并不是任意的。在这种不对称、不均衡的背后,是认知动因在起制约作用。 无论是“量级”、空间、时间关系,还是其他方面,也无沦是汉语还是英语,语言都不是任意进行编码的。而且编码的依据也不是仅仅根据句法规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的心得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的 心得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更细化、更明确地阐述了语言的发展目标。他通过清晰地排列出不同年龄段的目标,并附上教育建议,让每一个教育者与浏览者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实行的措施,帮助大家更好的引导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发展。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指南从“倾听与表达”和阅读与书写准备的两方面入手结合了3-4岁,4-5岁,5-6岁,各个不同年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给出了不同年段段孩子的不同教育建议,让我能更深入地了解、精准的把握,从而进行反省与采取措施。 我的感悟: 1. 要养成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做好榜样。在和孩子交流时,也要蹲下身耐心地听孩子说完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目标不打断别人说话的道理。 2. 多给幼儿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让小朋友们多说说他们感兴趣的人或事。那么教师在平

时就要注意留意孩子之间的交流,抓准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可多提供平台,让孩子来表演讲故事或者朗诵儿歌等等,帮助幼儿敢于表现。教师还要注意个别交流,对于说不清楚话的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并要给予补充帮助理清思路,鼓励孩子大胆讲述。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比如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和长辈说话要有礼貌,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交谈,主动和客人打招呼,不说脏话、粗话,上课发言要举手轮流表达等等。帮助幼儿正确使用文明语言。 4.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倡导亲子阅读,也可在幼儿园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编能力,教师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5.准备一些幼儿随时可以去放的纸、笔等材料,满足幼儿自由图画的需要。并帮助幼儿养成正确作画的姿势,鼓励孩子讲自己感兴趣的事或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6.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正面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书籍,供孩子们自主阅读,从而受到启发。 语言的境界和领域是高深、宽泛的,要让孩子们更好的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发展,就要让我们教师、成人进行引导、反思和创造,让孩子们在探索中自由发展。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章节题库(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圣才出品】

第11章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Ⅰ. Fill in the blanks. 1. _____ is a method of foreign or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makes use of translation and grammar study as the ma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答案】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解析】语法翻译法即在外语教学中主要运用翻译和语法学习为教学活动的方法。 2. _____ is formed when the leaner attempts to learn a new language, and it has features of both the first language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but is neither. 【答案】Interlanguage 【解析】当学习者学习一种新语言时,就产生了中介语。中介语具有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特征,但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我们不能把中介语看成是母语和二语的过 渡阶段或者是二者的简单混合。 3. Hymes’ theory leads to nation/function-based syllables, and a step further, _____ syllabuses. 【答案】communicative 【解析】海姆斯提出的交际教学大纲以功能—意念大纲为基础,它教授表达和理解不同语言功能时所需要的语言,并且强调交际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幼儿学习语言表演的好处

幼儿学习语言表演的好处 语言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流信息、传递情感的工具之一;准确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发展幼儿的语言学习,是幼儿自身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当您面对孩子时,却常常会被这样的情景所困扰: 1.为什么我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很难明白孩子到底想表达什么内心想法 2.为什么我的孩子平时胆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缺乏自信心? 3.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家很能表现,在众人面前总不能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歌唱得不错、舞跳得不错、琴弹得不错、可是一上考场、舞台,总是过于紧张、手脚冰凉、注意力无法集中,脑袋一片空白? 这些困惑表面上看不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但近年来对学生问题的研究发现,沟通难直接导致孩子在学习和求职、创业几个重大阶段错过良机,尤其是幼儿面临升小学这一人生发展的第一关,应对不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难以应付今后接踵而来的挑战,父母也会为此徒增烦恼,所以幼儿语言表演也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基础,更对孩子陶冶情操、增强美学修养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我们就应该为幼儿创设

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更具风格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语言表演的教学也会有相应的典型特点:1.游戏性原则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所以让幼儿把学习语言活动作为一种游戏,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动体、动手、动口的活动中感受语言魅力与趣味。老师将原本很难、枯燥的“表达、表演”变为玩游戏,这样既能满足他们玩的愿望,又能促进他们对语言表演的有效习得。 2.直观性原则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乌申斯基也说过,“儿童的天性明显的要求直观性。”因此,实物、图画、表演等直观的手段应在幼儿语言表演教育中经常使用,使言语符号形象化。既有助于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又能使语言表演教育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My cat, who believes that I’m a fool, enjoys tormenting me. 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001。 2、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19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续编)(10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剑桥应用语言学丛书(10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外语教学法丛书(20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剑桥英语教师丛书(20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二、交际能力与交际英语教学 Chomsky Competence /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Hyme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a competence “when to speak, when not, and as to what to talk about with whom, when, where, in what manne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that aspect of our competence that enables us to convey and interpret messages and to negotiate meanings interpersonally within specific contexts.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

二、语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通过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过早识字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一)听与说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教育建议】

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们感 兴趣的话题,给他读图书、讲故事等。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 ●要认真听别人(包括幼儿)讲话,为幼儿做出表率。 ●要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与他们交谈。 ●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们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 如: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 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 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 来。 ●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 等关系的句子。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语言学教程[第十一章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复习笔记 I.应用语言学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应用语言学是对语言、语言学与语言相关的问题的研究,例如词典编纂学,翻译等。应用语言学运用来自语言学的信息来发展它自身理论模块部分,例如教学大纲设计,言语治疗,语言规划,文体学等。从狭义上讲,应用语言学是指对第二语言和语言教学的研究,例如研究语言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II.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部分,而应用语言学又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掌握一些语言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这些读者进一步认识语言本质,也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如何教好语言。语言学理论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着语言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Ⅲ.语言学与语言学习 许多语言学习理论都是基于某种语言学理论提出的。事实上,语言学知识能够使我们真正理解学习者能够学习什么样的语言,怎样学习语言以及最终能够学到什么。因此,语言学在语言习得研究和语言学习研究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语法与语言学习 很多传统的语言教师将语法割裂为孤立的语法知识点来分别讲解,这种做法已经受到广泛的批评,因为它仅仅关注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意义。作为“完全以语言形式为中心”和“完全以语言意义为中心”的折中途径,近年来出现的“关注语言形式” (focus on form)对语言学习中语法的作用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态度。

主要有两个变量影响语言成分在“关注语言形式”中的顺从性,即普遍语法(UG)的相关度和语言结构的复杂度。“关注语言形式”的支持者们认为,如果二语中的某个结构是普遍语法的一部分,它的顺从性就高;否则,顺从性则低。在“关注语言形式”的教学中,我们会根据语言结构顺从性的高与低来采取不同的措施。 2.输入和语言学习 当学习者接受了足够的目的语输入时,语言学习自然而然就会发生。输入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以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输入可能发生在交互活动中 (即如学习者与母语者、教师或者是其他学习者的对话),或者出现一个没有交互的语境中 (例如听音乐或者看电影)。 (1)真实性输入 那些更强调意义的语言教学者主张提供真实性输入。即输入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种输入通常忽略语法。 (2)可理解的输入 可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认为,学习者掌握语言是理解了输入的结果。他提出了“i+1”的概念:学习者所接触到的语言应该和学习者的水平保持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的内容可以理解但仍然有一些对他们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输人对学习者来说,既不应该太难也不应该太容易。 虽然输入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输入理论及其应用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问题之一就是我们对不同的输入类型还缺少语言学的分析。不同类型的语言输入很有可能对语言学习产生不同效果,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不同的输入在语言上究竟有哪些区别。 3.中介语和语言学习 正处于学习过程的二语或外语学习者构建的语言通常被称为中介语。中介语通常被理解为介于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之间的语言。与目的语相比,中介语还不

2020年幼儿园语言学习计划

2020年xx语言学习计划 一、现状分析: 优点:本班幼儿接触的语言活动类型有:童话故事、听说游戏、谈话活动、讲述活动、诗歌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并且爱说、喜欢说,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缺点:本班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同伴和老师交流时喜欢插嘴,部分幼儿的词汇量较局限。 二、教学目标: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能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习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2)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习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3)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4)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画面。 (5)能仔细观察图书画面的有关细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简单的汉字认读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和对语言教学基本原则的选择。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理据性,洞察性学习比机械性学习要有效得多。語言系统中的各种理据对外语教学具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意义。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全面培养语言、文化和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认知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型为解释人类怎样学会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标签: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启示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 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结构有序意指语言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规约性意义意指与各种知识、语言实际使用密切相关;清单库意指语言本身不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使用者的特征;符号单位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的全部内容。能用来描写语言系统的单位是: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符号单位;允准结构的图式。 语言能力是人类总体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观意味着语言能力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语言项目是一个一个习得的。 二、语言识解与语言产出 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各种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易言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语言使用者的识解对解释外语学习中的语言产出具有核心意义。只有从语言使用和说话者识解的视角来考察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型式才能充分理解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与语言习得的良性互动关系。(王寅,2005) 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又是识解。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人们使用语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在词和构式的多义性、习语的形成、语篇的建构、表达方式的选择、新词新语的创造等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在。(刘正光,2010)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取决于语言学习者的识解,一方面意味着语言的约定性本质,另一方面表明使用者对话语中语言表达式的分布具有选择决定权,即语言使用者处于语言使用事件的中心地位。学习者不断发现所学语言的理据性结构和原

《指南》语言领域目标要求蕴含的有关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

《指南》语言领域目标要求蕴含的有关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什么 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增长;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倾听与表达方面的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3-4岁无意倾听到有意倾听、4-5岁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不断提高、5-6岁形成理解性的倾听语言的能力,表现为可以联系上下文意思进行倾听并理解。目标2是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中的系列目标充分体现学前阶段儿童口头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重点,从积极语言表达的倾向态度,到正确恰当地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出了目标要求。考虑到了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语言发展要求。目标3 是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这些目标将引导儿童在不同社会交往场景中注意文明 礼貌的与人交往,逐步成为愉快有效的交流者。 阅读与书写准备方面的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是通过自身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在学前阶段,儿童需要拥有自己的书,需要有自己随时可以取到翻阅的图书。通过与图书、他人的互动,幼儿可以理解书面语言的价值、意义,建立起热爱阅读的情感、动机。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幼儿阅读中接触到的图画书具有书面语言的特点,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阅读图画书,他们可以通过阅读与图画和文字符号互动,用口头语言来说说他们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获得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关系的认识,这样便逐渐成长起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这些目标体现了鼓励幼儿在未能集中地识字和写字之前,积极与文字互动,乐于“画字”或模仿方块字的一些简单特点,并能用口头语言交流这些图形代表的意思。使用多种方式表现的“非正规”的文字书写,能够帮助儿童建立和巩固纸笔互动的经验,感知文字组成的一些基本规律,并熟悉书面文字字形,有效地提高儿童早期书面语言准备水平。 什么是幼儿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教师在与幼儿交往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由宽松的幼儿语言交往环境,不是高控制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被忽略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记忆背诵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要求说一样话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无情境没礼貌的语言交往过程。是想说、爱说和敢说的语言交往过程,是认真倾听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过程。是得到成人有效支持的语言交往过程,是采用恰当语用方式的语言交往过程,是富有儿童创意表达的语言交往过程。创设自由宽松的幼儿语言交往环境无处不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语言学习,幼儿园主题课程或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学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语言学习。教师在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的角色作用,需要鼓励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关注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支持幼儿在真实的课程活动中增长语言经验、允许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教师要成为倾听者的角色、交流者的角色、合作者的角色、支持者的角色、促进者的角色。

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ENGL2049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英语、英语师范专业 开课学期:秋(第7学期) 学分: 2 主讲教师:王宇 指定教材: 1.《应用语言学》(第二版),乐眉云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丁言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教学目的(含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 应用语言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专指语言教学,特别是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则涵盖所有与语言和语言学应用有关的学科,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等。本课程将重点选取与学生英语学习密切相关的领域——即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教学——进行分析和讨论。 本课程是面向英语和英语教育专业所有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的为: ●帮助学生了解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论题,培 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一定的批评能力; ●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应用语言学原理指导和促进英语学习; ●掌握基本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本课程分三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 模块一:第二语言习得,包括学习者语言/中介语、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外在因素、第二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学习者个体差异、二语习得理论、课堂 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等。 模块二:第二语言教学,包括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的教学和语言评估。 模块三: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 考核方式:课堂讨论(20%),课外文献阅读(30%),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报告(50%)。 第一课 Orientation 课时:第一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读后感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读后 感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一书为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周兢所写。其读后感是怎么样的呢,欢迎阅读下文。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读后感一:本学期读了关于幼儿《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这本书,其中对对于儿童前阅读学习的核心经验、教学策略方法和案例分析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进行阅读各种交流活动。根据幼儿认知的水平,阅读的材料、内容的需要,教室内设立了阅读角,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 幼儿的阅读常常会依赖于耳朵的“阅读”,为了逐步引导幼儿,我们常常安排午间活动为幼儿朗诵绘本故事,教师朗诵时咬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不是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而是根据故事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或象声词

如“老山羊‘嘭嘭嘭'敲门,门‘吱呀'一声开了。”“狐狸‘扑通'一下摔了个四脚朝天”等等,这样就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能听清、听懂、爱听,渐渐地“迷上”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同样一些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活动,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追求教师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当运用,例如:小剧场中表演的故事《拔萝卜》采用”感知--体验”教学模式,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图片的角色边看边说边做,从而使幼儿在模仿体验中快乐地开展阅读学习,使幼儿在阅读中做到动静交替,从“不愿读”到“愿意读”,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开启了幼儿主动阅读的大门。 幼儿的感知、理解、体验是外显的,即通过感知形象的动作,模仿形象的语言,从而完成图画中的形象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在阅读中,可以采用大图书来启发幼儿思考,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内容自制成大型图画故事书或汉字大范文,主要帮助幼儿学习按序仔细观察画面并加以理解的阅读活动。在大图书阅读活动中,教师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幼儿思考。 在阅读中,重视“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在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后,提问偏重于对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外语教学,语言学]试论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论

试论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论 外语教学以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前提,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教学需求进行融合,通过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创造语言学习的机会,加深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以促进语言文化传播为核心,促进学生自身乃至所在国家的发展,以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为目的,使得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发展更进一步。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应用语言学逐渐兴起发展。从广义上说,不只是语言教学,在其他许多活动中都存在着语言学的影子。教学论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学科,它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如今,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教学论已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育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1 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联系 从20世纪50年代末的崭露头角到60年代中叶的盛极一时,应用语言学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同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挑战,与旧的教学观点进行论战,从逆结构主义到结构主义,虽然在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语言教学理论问题亟需进一步讨论和研究,但总体来说,应用语言学终于站稳了脚跟。而在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中,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对其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促进作用。人出生时决非一块空白的石板,小孩生来就有一种受自然生态制约的天生素质。乔姆斯如是说,在乔姆斯看来,人脑天生就好似一部已经编程的计算机,在人脑之中,已经存在固有的语法规则,而人类极其复杂的语言文化就是有这套法则转换而来。对人类来说,对语言的潜在掌握能力被称为语言能力,而语言行为则是描述人类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规则的有限性并不能妨碍人类语言或者语言行为的无限性的生成,人类语言的创造性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乔姆斯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案来代替结构主义,其理论也并未形成完整的教学法理论,但外语教学在其理论的影响下对各种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如结构主义等进行了延伸,直接教学法和自然教学法等行为主义理论被完全颠覆,各种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一篇文章由单词、短语和句子构成,无一例外。世界上的语言就像一篇文章,主位、述位和修饰部分组了他们的主体,其间夹杂着名词、动词和各种特征状态。各个国家语言符号的不同和发音的不同组成了其语言存在的主要差异,也就是说,文字系统之间的不同和音位系统之间的不同造就了各个国家语言文化之间的不同。语言能力对于人来说是就必不可少的功能,不论什么人,不论其智力高低,都具备着语言能力,就如同劳动和思维在人类活动中的存在一样。任何一个健全的人,都是从儿童最初的牙牙学语开始的,之后当他们5、6岁的时候,他们可以简单的说出一些语言同成人进行交流。在本能需求的促使下,儿童会下意识的模仿承认的语言和动作,继而慢慢认识这个世界。而一旦从小学的某种语言,这种语言就会在人类的头脑中扎下永久的根基,时时刻刻的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成为你相伴一生的工具,这种工具叫做母语。学习语言的敌人就是已经掌握了的语言,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艾克斯霄所言,在人类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根基牢固的母语往往不会有所助益,反而会成为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而对于有人提出的想要学好地道的外语则要先忘掉其母语这一观点,对于长期使用母语思维的人来说,用刚学不久的外语思维去代替母语思维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便开始同过语言应用学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更加适合人类进行外语学习的方法。 人类进行的各种语言教学活动,其目的都是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活动,而连接二者的桥梁,就是应用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语言学的应用尤为重要,即使如此,它依旧无法取代语言教学。作为应用语言学家,他们所关心的是解释语言结构技术模式的产生和外语教学的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让生活有一些情趣; 通过本次语言活动培训,逐渐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现就个人的学习经过,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点,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创意,让幼儿体会到学习于生活,这样幼儿才有爱好听你的课。第二点,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要使一节课上得轻松,幼儿学习;起来有兴趣,不但要教师选材好,预备充分,使用教具公道。第三点,教师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注重让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语言活动课中班语言《捉迷藏》执教任杨老师琼台师范附属幼儿园这堂课是选用中班教参上册的语言活动,教师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该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答。 散文诗《捉迷藏》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黑夜、太阳、颜色等比拟成一群可爱的娃娃在玩游戏,将天黑说成“黑夜用长长的手帕”蒙上太阳的眼睛,天亮说成解开手帕,想想丰富奇特,亲切有趣。

全诗通过朴实、浅显的语言向大家描绘了一副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图,揭示了昼夜交替的自然规律及阳光照射和各种色彩之间的关系。“蒙”、“躲”、“挤”、“解”等词的运用准确、形象,具有儿童情趣。 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的核心理念 1.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成长。 2.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往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3.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多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谢谢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