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化学选修四题目

化学选修四题目

化学选修四题目
化学选修四题目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

3. 下列有关反应:4NH3 (g)+5O2 (g) === 4NO(g)+6H2O(g) △H (298K)= -905 kJ·mol-1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 该反应中每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 kJ热量

4.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ΔH大于零

C.该反应ΔH=-571.6 kJ/mol

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

B. 伴有能量变化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生成物的总能量总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6.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

7. 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g) === H2(g)+ O2(g) △H=+242kJ?mol-1

B. 2H2(g)+O2(g) === 2H2O(l) △H=-484kJ?mol-1

C. H2(g)+ O2(g) === 2H2O(g) △H=+242kJ?mol-1

D. 2H2(g)+O2(g) === 2H2O(g) △H=+484kJ?mol-1

8. 已知25℃、101 kPa下,金刚石、石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 CO2(g)△H=-393.51 kJ?mol-1

C(金刚石)+O2(g)=== CO2(g)△H=-395.41 kJ?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 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9. 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A(g)+B(g) === 2C(g) △H<0

B. 2A(g)+B(g) === 2C(g) △H>0

C. 2A+B=== 2C △H<0

D. 2C=== 2A+B △H<0

10. 已知:H2(g)+F2(g) === 2HF(g) △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11.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

12. 已知:

(1)H2(g)+ O2(g) ===H2O(g) △H1=a kJ?mol-1

(2)2H2(g)+ O2(g) ===2H2O(g) △H2=b kJ?mol-1

(3)H2(g) + O2(g) === H2O(l) △H3=c kJ?mol-1

(4)2H2(g)+O2(g) ===2H2O(l) △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c﹤0 B.b﹥d﹥0 C.2a= b﹤0 D.2c= d﹥0

13.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N2(g)+3H2(g) === 2NH3(1) △H=2(a-b-c)kJ·mol-1

B. N2(g)+3H2(g) === 2NH3(g) △H=2(b-a)kJ·mol-1

C. N2(g)+ H2(g) === NH3(1) △H=(b+c-a)kJ·mol-1

D. N2(g)+ H2(g) === NH3(g) △H=(a+b)kJ·mol-1

二、填空题

14. 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

(1)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 该反应若有能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该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D. 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遵循能量守恒

(2)若E1”、“<”或“=”)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5.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问:

(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_______,Δ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________。16.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C

3. B

4. B

5. A

6. C

7. A

8. A

9. C 10. C 11. C 12. C 13.A

14. (1)AD (2)>吸热

15. (1)a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代表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c代表反应热。(2)放热反应小于零

16. (1)CH3OH(l)+ 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1

(2)N2(g)+2O2(g) === 2NO2(g) ΔH=+67.8kJ·mol-1

(3)N2(g)+3H2(g) === 2NH3(g) ΔH=-92kJ·mol-1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B.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H就是该反应物的燃烧热

C.物质的燃烧热可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

D.物质燃烧必然伴随发光发热现象且肯定有氧气参加

2. 在汽油中添加适量酒精作为汽车燃烧的技术正在逐步向全国推广。已知C8H18和C2H5OH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8H18(1) + 25O2=== 16CO2(g) + H2O(1) △H= -10900kJ·mol-1, C2H5OH(1) + 3O2(g) === 2CO2(g) + 3 H2O(1) △H=-1367 kJ·mol-1。假定汽油的成分为C8H18,则用添加酒精的汽油作汽车燃料时,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A. 节省化石燃料

B. 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 有利于转化过剩的粮食

D. 提高每千克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3.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A. CO(g)+ O2(g) === CO2(g) △H=-283.0 kJ?mol-1

B. CH4(g)+ 2O2(g) === CO2(g)+2H2O(g) △H=-802.3 kJ?mol-1

C. 2H2(g)+ O2(g) === 2H2O(l) △H=-571.6kJ?mol-1

D. C(s)+ O2(g) === CO(g) △H=-110.5kJ?mol-1

4. 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1、28

5.8 kJ?mol-1、890.3 kJ?mol-1、2 800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 O2(g) ===CO(g) △H=-393.5 kJ?mol-1

B. 2H2(g)+O2(g) ===2H2O(g) △H=+571.6 kJ?mol-1

C. CH4(g)+2O2(g) === CO2(g)+2H2O(g) △H=-890.3 kJ?mol-1

D. C6H12O6(s)+3O2(g) ===3CO2(g) +3H2O(l) △H=-1 400 kJ?mol-1

5. 100gC不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CO所占体积为,CO2为,且:

C(s)+ O2(g) === CO(g)ΔH=-110.35 kJ?mol-1

CO(g)+ O2(g) === CO2(g)ΔH=-282.57 kJ?mol-1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为()

A.39.292kJ B.3274.3kJ C.784.92kJ D.2489.44kJ

6. 航天飞机常用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作动力源。已知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0.05 kJ热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

B. 液态肼的燃烧热为20.05 kJ·mol-1

C. 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反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 === N2(g)+4H2O(g) △H=-641.6 kJ·mol-1

7. 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

B.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与OH-结合生成水,若有其它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内

C.中和热不包括物质溶解、电离、水合等过程中的热效应

8. 已知1gC完全燃烧时放出32.79 kJ热量,则C的燃烧热是()

A. 32.79 kJ

B. 32.79 kJ?mol-1

C. 393.5 kJ?mol-1

D. 393.5 kJ

9.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的燃烧热是2219.9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C3H8(g)+5O2(g) ===3CO2(g)+4H2O(g) △H=+2 219.9 kJ·mol-1

B. C3H8(g)+5O2(g) === 3CO2(g)+4H2O(g) △H=-2 219.9 kJ·mol-1

C. C3H8(g)+5O2(g) === 3CO2(g)+4H2O(l) △H=-2 219.9 kJ·mol-1

D. C3H8(g)+5O2(g) === 3CO2(g)+4H2O(l) △H=+2 219.9 kJ·mol-1

1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12. 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A. 0.5Q

B. Q

C. 2Q

D. 5Q

13. 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 △H=-2878 kJ·mol-1;(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 △H=-286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二、填空题

14.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次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2H2(g)+O2(g)ΔH=+571.6 kJ/mol。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电能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一次能源D.焦炉气是一次能源

(2)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等质量的氢气和甲烷分别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为()

A.1∶3.4 B.1∶1.7

C.2.6∶1 D.4.6∶1

(3)关于用水制取二次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双选)()

A.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次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15. 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反应2H2(g)+ O2(g) === 2H2O(l)的△H=_______________,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

16.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 ===2H2O(l) △H=-571.6 kJ?mol-1

C3H8(g)+5O2(g) ===3CO2(g)+4 H2O(l) △H=-2 220 kJ?mol-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C3H8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

(2)1mol H2和2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

(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5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847 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D

3. A

4. D

5. C

6. B

7. A

8. C

9. C 10. C 11. B 12. C 13. A

14.解析:(1)电能通常是由其他能源(如煤、石油等)间接制取的,应属二次能源。直接利用水的动能和势能,水力应属一次能源,若用水力发电,则发出的电能应属于二次能源。天然气为一次能源。焦炉气是炼焦的产物,是从煤间接制取的,应属二次能源。

(3)构成水的氢、氧两元素与其单质H2和O2性质不同,水不能燃烧,O2也不是可燃物,O2只是能助燃。A错。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利用太阳能产生高温使水分解,此法可取,B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却不能把水分解,水分解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D是一个可以肯定的研究方向,以解决分解水制H2的问题。

答案:(1)AC(2)C(3)AC

15. H2(g)+ O2(g) === H2O(g) △H=-241.8kJ?mol-1 -571.6 kJ?mol-1 285.8 kJ?mol-1

16.(1)285.8 kJ?mol-1 2 220 kJ?mol-1 (2)4725.8 kJ (3)3:1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同步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C(s)+O2(g)===CO(g)的反应热为-110.5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1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s)+3O2(g)===2Al2O3(s) ΔH=-2834.9kJ·mol-1

4Al(s)+2O3(g)===2Al2O3(s) ΔH=-3119.1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成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成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3.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三子级使用的燃烧是液氢和液氧,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ΔH1=-285.8kJ·mol-1

②H2(g)===H2(l)ΔH2=-0.92kJ·mol-1

③O2(g)===O2(l)ΔH3=-6.84kJ·mol-1

④H2O(l)===H2O(g)ΔH4=+44.0kJ·mol-1

则反应H2(l)+O2(l)===H2O(g)的反应热ΔH为()

A.+237.46kJ·mol-1 B.-474.92kJ·mol-1

C.-118.73kJ·mol-1 D.-237.46kJ·mol-1

4.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ΔH1

Cl2(g)+H2(g)===2HCl(g)ΔH2

2Cl2+2H2O(g)===4HCl(g)+O2(g)ΔH3

则ΔH3与ΔH2和ΔH1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5.已知H2(g)+Br2(l)===2HBr(g)ΔH=-72kJ·mol-1,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

Br2(g)

HBr(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热量

436

a

369

则表中a值为()

A.404 B.260 C.230 D.200

6.已知:Fe2O3(s)+C(s)===CO2(g)+2Fe(s)ΔH=+234.1kJ/mol

C(s)+O2(g)===CO2(g)ΔH=-393.5kJ/mol

则2Fe(s)+O2(g)===Fe2O3(s)的ΔH是()

A.-824.4kJ/mol B.-627.6kJ/mol

C.-744.7kJ/mol D.-169.4kJ/mol

7.已知:①2C(s)+O2(g)===2CO(g)ΔH1,

②2CO(g)+O2(g)===2CO2(g)Δ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为0.5 ΔH1kJ/mol

B.②能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碳的燃烧热ΔH=0.5(ΔH1+ΔH2)

D.碳的燃烧热小于CO的燃烧热

8.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ΔH=+Q1kJ/mol,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kJ,则()

A.Q1>Q2 B.Q1=Q2 C.Q1

9.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SO2和3mol O2,一定条件下建立如下平衡:

2SO2(g)+O2(g) 2SO3(g)ΔH=-QkJ/mol,

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A.2QkJ B.QkJ C.1.8 QkJ D.0.9QkJ

10.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酸式盐的反应很难直接测其反应热。已知常温常压下,将22g CO2通入750mL 1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

件下,1mol CO2通入1 L 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热量,则CO2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kJ·mol-1

B.CO2(g)+NaOH(aq)===NaHCO3(aq)

ΔH=-(2x-y)kJ·mol-1

C.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kJ·mol-1

D.2CO2(g)+2NaOH(l)===2NaHCO3(l)

ΔH=-(8x-2y)kJ·mol-1

二、非选择题

11.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H2和CO,然后使得到的H2和CO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s)+O2(g)===CO2(g)ΔH=E1①

b.C(s)+H2O(g)===CO(g)+H2(g)ΔH=E2②

H2(g)+1/2O2(g)===H2O(g)ΔH=E3③

CO(g)+1/2O2(g)===CO2(g)ΔH=E4④

回答:

(1)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__________。

(2)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哪个反应的ΔH>0:__________。

(3)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A.a比b多B.a比b少C.a与b在理论上相同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

12.(1)已知1g炭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2.8kJ,试写出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O2(g)===O(g)+e-

ΔH1=+1175.7kJ·mol-1

PtF6(g)+e-===PtF(g)

ΔH2=-771.1kJ·mol-1

O2PtF6(s)===O(g)+PtF(g)

ΔH3=+482.2kJ·mol-1

则反应O2(g)+PtF6(g)===O2PtF6(s)的ΔH=________kJ·mol-1

13.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二氧化氮(NO2)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N2(g)+2O2(g)===2NO2(g)Δ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ΔH=-543kJ/mol

H2(g)+F2(g)===HF(g)ΔH=-269kJ/mol

H2(g)+O2(g)===H2O(g)ΔH=-242kJ/mol

(1)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试写出肼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3.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C2H2(g) + O2(g) == 2CO2(g)+H2O(l) ΔH1=-1301.0 kJ?mol-1

②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③H2(g)+ O2(g) == H2O(1) △H3 = -285.8 kJ·mol-1

则反应④2C(s)+ H2(g) == C2H2(g)的△H为()

A. +228.2 kJ·mol-1

B. -228.2 kJ·mol-1

C. +1301.0 kJ·mol-1

D. +621.7 kJ·mol-1

4. 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 + H2O == CO + H2 ΔH= +131.3 kJ·mol-1

B. C(s)+ H2O(g) == CO(g) + H2(g) ΔH= +10.94 kJ·mol-1

C. C(s)+ H2O(l) == CO(g) + H2(g) ΔH= +131.3 kJ·mol-1

D. C(s)+ H2O(g) == CO(g) + H2(g) ΔH= +131.3 kJ·mol-1

5. 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 ΔH= +890 kJ·mol-1

B. CH4(g) + 2O2(g) == CO2(g) +2H2O(l) ΔH= +890 kJ·mol-1

C. CH4(g) + 2O2(g) == CO2(g) +2H2O(l) ΔH= -890 kJ·mol-1

D. 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 ΔH= -890 kJ·mol-1

6. 如下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C(s、石墨)== C(s、金刚石)△H= +1.9 kJ?mol-1

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7. 已知(1)H2O(g) == H2O(l) ΔH1=-Q1 kJ·mol-1

(2)CH3OH(g) == CH3OH(l) △H2=-Q2 kJ·mol-1

(3)2CH3OH(g) +3O2(g) == 2CO2(g)+4H2O(g) △H3=-Q3 kJ·mol-1

(Q1、Q2、Q3均大于0)若要使32g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A. Q1+Q2+Q3

B. 0.5 Q3-Q2+2Q1

C. 0.5 Q3+ Q2-2Q1

D. 0.5(Q1+Q2+Q3)

8. 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又知:H2O (l ) == H2O(g)△H = +44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2H6 (g)+O2 (g) == B2O3 (g)+H2O (g) △H = -677.7 kJ·mol-1

B. B2H6 (g)+3O2 (g) == B2O3(s)+3H2O (g) △H = -2165 kJ·mol-1

C. B2H6 (g)+3O2 (g) == B2O3(s)+3H2O (g) △H = -2033 kJ·mol-1

D. B2H6 (g)+3O2 (g) == B2O3(s)+3H2O(l)△H = -2033 kJ·mol-1

9. 2007年3月,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 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 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10.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 ⊿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B.⊿H1<⊿H3<⊿H2

C.⊿H1<⊿H2<⊿H3 D.⊿H1>⊿H3>⊿H2

11.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 + O2(g) == 2H2O(l) △H =-571.6kJ·mol-1

C3H8(g) +5O2(g) == 3CO2(g) + 4H2O(l) △H =-2 220.0kJ·mol-1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和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和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

A. 1:3

B. 3:1

C. 1:4

D. 1:1

12.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 Q1 ;

2H2(g)+O2(g) == 2H2O(g) ΔH=- Q2;

H2O(g) == H2O(l) ΔH=- 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4Q1+0.5Q2

B. 4Q1+Q2+10Q3

C. 4Q1+2Q2

D. 4Q1+0.5Q2+9Q3

13. 已知:

CH3CH2CH2CH3(g)+6.5O2(g) == 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1

(CH3)2CHCH3(g)+6.5O2(g) == 4CO2(g)+5H2O(l) ΔH=-2 86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14.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2)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3)H2(g) + O2(g) == H2O(l) △H3=-285.8kJ·mol-1

则反应2 C(s)+2H2(g) +O2(g) == CH3COOH(l)的△H为()

A. -488.3 kJ·mol-1

B.-244.15 kJ·mol-1

C.+488.3 kJ·mol-1

D.+244.15 kJ·mol-1

15.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 == H2(g) + O2(g) △H = +241.8 kJ·mol-1

H2(g)+ O2(g) == H2O(1) △H = -285.8 kJ·mol-1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88kJ B.吸热2.44 kJ C.放热44kJ D.吸热44 kJ

二、填空

16.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 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

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N2H4(g)+O2(g)=== N2(g)+2H2O (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C(s) +O2 (g) == CO2(g) △H1<0 ①

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 +H2O(g) == CO(g)+H2(g) △H2>0 ②

再燃烧水煤气:2 CO(g)+O2 (g) == 2CO2(g) △H3<0 ③

2H2(g)+O2 (g) == 2H2O(g) △H4<0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途径I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途径II放出的热量。

(2) △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

(3)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18.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Fe2O3(s)+3CO(g)== 2Fe(s)+3CO2(g) △H=―24.8 kJ?mol-1

②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47.2 kJ?mol-1

③Fe3O4(s)+CO(g)==3FeO(s)+CO2(g) △H=+640.5 kJ?mol-1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I:C3H8(g) + 5O2(g) == 3CO2(g) +4H2O(l) ΔH=-a kJ·mol-1

途径II:C3H8(g) ==C3H6(g)+ H2(g) ΔH=+b kJ·mol-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i:28 S:32Cl:35.5Na:23Al:27Cu:64Ag:108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 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源供给0.2mol电子时,停止通电。若 此溶液体积为2L,则所得电解液的pH是() A.1B.8C.13D.14 2.为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痕迹,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 液处理月球上某岩石样品,若电解这种氘盐酸,在阳极上放出 1.12L气体(标 准状况,下同),同时在另一极放出气体的量为() A.560mL B.1120mL C.0.1g D.0.2g 3.将等体积的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0.10mol/L的盐酸混合,所得溶 液的pH为12.0,则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3mol/L B.0.3mol/L C.0.06mol/L D.0.12mol/L 4.25℃时,下列各溶液中[H+]最小的是() A.C(H+)=1×10-5mol/L B.pH=8的溶液 C.稀释1mL,1mol/L NaOH溶液到1L后所得溶液。 D.0.11mol/LNaOH溶液跟等体积0.05mol/L H2SO4溶液的混合液 5.把80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如果混 合前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A.0.5mol/L B.0.1mol/L C.0.05mol/L D.1mol/L 6.因发生电极反应,直接破坏了该电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的阴极 B.铜铁原电池的负极(硫酸溶液为电解质) 1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选修4浙江专用文档:专题1 化学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焓变 [学习目标定位] 一、反应热和焓变 1.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 2.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焓变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符号为ΔH ,常用单位 kJ·mol - 1。

4.ΔH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 (1)当ΔH>0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吸收热量,为吸热反应。 (2)当ΔH<0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5.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的原因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相对大小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ΔH=∑E(生成物)-∑E(反应物)。 (2)从反应物断键和生成物成键角度分析 N2(g)+O2(g)===2N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1 mol N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946 kJ, 1 mol O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498 kJ, 2 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是1 264 kJ, 则N2(g)+O2(g)===2NO(g)的反应吸收的热量为180 kJ。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相关链接理解焓变的“三”注意 (1)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2)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有能量的变化,但不属于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而化学反应同时有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缺少任何一个过程都不是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在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必须要考虑到物理变化时的热效应,如物质的三态变化。 (3)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如吸热反应的Ba(OH)2·8H2O 与NH4Cl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而很多放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 例1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生成2 mol AB(g)吸收b kJ热量 B.反应热ΔH=(a-b) 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答案 B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每生成2 mol AB(g)吸收(a-b) kJ热量,A、C项错误;根据反应热等于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的差值可知,该反应热ΔH=(a-b) kJ·mol-1,B项正确;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D项错误。 考点焓变反应热 题点能量变化示意图与焓变关系 例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拆开或形成1 mol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反应热ΔH=92 kJ·mol-1

完整word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末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部分原子量:H—1 C—12 O—16 S—32 Na—23 第I卷(共36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核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⑧ C.①②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2、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 OH–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c(NH4+)增大的是 A.加NaOH B.加盐酸C.加NH4Cl D.加热 3、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为:Cu2++2e–= Cu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Ba2+、Cl–、NO3–B.Na+、Ca2+、I–、NO3– C.NH4+、Al3+、Br–、SO42–D.K+、Na+、HCO3–、SO42– 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5×10—16 ,K sp(AgBr)=7.7×10—13,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gCl>AgI> AgBr B.AgCl> AgBr>AgI C.AgBr >AgCl>AgI D.AgBr >AgI>AgCl 6、已知:△G=△H-T△S,△H为焓变,T为热力学温度,△S熵变,当△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熵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B.焓变小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本实验完整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本实验完整答案 实践活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中注意事项:1、量筒 50mL 两个。2、为使酸碱混合均匀,使用的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3、温度计中有一个,每次用完都要洗涤。 4、盐酸用0.5mol/L50mLNaOH用0.55mol/L50mL,碱稍过量,目的是为了保证0.5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若盐酸用0.5mol/L60mL,NaOH用0.55mol/L60mL,测量的反应热是否不变?变化。中和热呢?不变。若用0.5mol/L50mL醋酸溶液代替上述盐酸测定中和热,所得中和热数据偏小(填“偏大”“偏小”“不变”) 5、读取混合液的温度时,读取最高温度(“最高”、“最低”、“平均”)。 6、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有:盐酸与NaOH的起始温度,反应终止温度 实验2-1: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在锥形瓶中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1mol/L和40mL4mo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氢气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越少,反应速率越快。你还能根据反应速率相关量的哪些变化来测定该反应的

实验2-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KMnO4溶液,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相同体积的H2C2O4(草酸)溶液,记录KMnO4溶液紫色褪色的时间。现象:加入较浓H2C2O4溶液的试管先褪色。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速率增大。 在观察此实验时,实际上是刚开始时褪色较慢,后来快,最后又快。原因是:生成的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最后KMnO4溶液浓度变小,所以又减慢。 科学探究:1. 催化剂是有选择性的。 向5%的H2O2中滴入FeCl3或CuSO4溶液时都有细小气泡产生,滴入 FeCl3溶液产生的气泡更快些。 2、探究Mn2+对KMnO4的氧化作用有催化功能。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KMnO4溶液,然后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2C2O4(草酸)溶液,向其中一支中加入MnSO4固体,现象是:加入Mn2+的试液中的颜色褪色较快。结论: Mn2+对KMnO4的氧化作用有催化功能。 3、探究淀粉在不同催化剂的催化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时速率的快慢。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等量的淀粉和碘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mL稀硫酸,另一支中 它在很温和的实验条件下,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本实验进一步说明了催化剂有选择性。 实验3-1:

高中化学选修4 第四章知识点分类总结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Pb+SO 4 2--2e-=PbSO4↓ 正极(氧化铅):PbO2+4H++SO 4 2-+2e-=PbSO4↓+2H2O 充电:阴极:PbSO4+2H2O-2e-=PbO2+4H++SO 4 2- 阳极:PbSO4+2e-=Pb+SO 4 2-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 2H2SO42PbSO4 ↓+2H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三、燃料电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一) Word版含答案

专题讲座(一)盖斯定律的应用和反应热的 比较 一、应用盖斯定律求焓变 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求未知反应焓变的方法: (1)确定待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是同侧还是异侧)。 (3)利用同侧相加、异侧相减进行处理。 (4)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乘除来调整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消去中间产物。 (5)实施叠加并确定反应热的变化。 二、反应热的比较 比较反应热的大小,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是带“+”“-”比较,还是不带“+”和“-”比较。 (2)化学计量数不同,反应热不同。如: H2(g)+1 2O2(g)===H2O(l)ΔH1=-a kJ·mol -1,2H2(g)+ O2(g)===2H2O(l)ΔH2=-b kJ·mol-1,ΔH1>ΔH2,a<b。 (3)同一反应中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大小也不同。 ①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A(g)+B(g)===C(g)ΔH1<0, A(g)+B(g)===C(l)ΔH2<0, C(g)===C(l)ΔH3<0, 因为ΔH3=ΔH2-ΔH1,所以ΔH2<ΔH1。

②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S(g)+O2(g)===SO2(g)ΔH1<0, S(s)+O2(g)===SO2(g)ΔH2<0, S(g)===S(s)ΔH3<0, ΔH2+ΔH3=ΔH1, 所以ΔH1<ΔH2。 (4)中和热为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但当酸为浓硫酸时,由于浓硫酸溶解放热,此时生成1 mol H2O放出热量大于57.3 kJ。若是NH3·H2O等弱碱,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5)对于可逆反应,如3H2(g)+N2(g)2NH3(g)ΔH=-92.2 kJ·mol-1,是指生成2 mol NH3(g)时放出92.2 kJ的热量,而不是3 mol H2(g)和1 mol N2(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就可放出92.2 kJ的热量,实际3 mol H2(g)和1 mol N2(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2 kJ,因为该反应的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工业上制二甲醚(CH3OCH3)是在一定温度(230~280 ℃)、压强(2.0~10.0 MPa)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反应器中发生了下列反应: CO(g)+2H2(g)CH3OH(g) ΔH1=-90.7 kJ·mol-1① 2CH3OH(g)CH3OCH3(g)+H2O(g) ΔH2=-23.5 kJ·mol-1② CO(g)+H2O(g)CO2(g)+H2(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教材模块综合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磷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2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 ()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 l 和V 2,则V l 和V 2的

高中化学选修四-原电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2Li0.35NiO22Li0.85N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3.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4.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 解池示意图如图,电解总反应:2Cu+H2O 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5.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 +24H+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打印版知识分享.doc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 - 打印版

第 1 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 1 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重点:反应热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应焓变的计算。 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 生成,因此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通过过去对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与多种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因此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第 1 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定义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 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化学键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 强弱关系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旧键 旧键时吸收的总能量时吸收的总能量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 燃烧反应④ 多数化合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多数分解反应,如 CaCO3 高温2↑ CaO+CO ②2NH4 Cl(s)+Ba(OH)2·8H2O(s)= BaCl2+2NH 3↑ +10H2O ③ C(s)+H2 高温 2 ④ 2 高温 CO+H 2CO O(g) CO +C 注意: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加热或不加热)没有关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我们还可以借助下面的图像来理解。 生成物反应物 能能量 反应物生成 反应过程吸热反应反应过 放热反 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A. 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 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高中化学选修4专题水溶液的离子平衡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讨论条件:热稳性较差的电解质只讨论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易与水反应的电解质只讨论它们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注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认为除电解质外的物质均是非电解质的说法是错误的。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必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后,本身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并不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如SO3、NH3等溶于水都能导电,但SO3、NH3是非电解质。 (3)只要具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其中一个条件的化合物即为电解质。 (4)某些离子型氧化物,如Na2O、CaO等,讨论时要注意讨论条件。 虽然溶于水后电离出来的自由离子不是自身电离的,但在熔化时却可以自身电离,且完全电离,故属于强电解质。(5)电解质不一定在任何状态下都导电,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非电解质不导电,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本质:电解质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判断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方法:主要看该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化时自身是否电离出阴阳离子:能电离的属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属非电解质。 水溶液是否能导电,只能是判断是否是电解质的参考因素。酸、碱、盐和离子化的氧化物一般属于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范: (1)强电解质的电离用等号,弱电解质的电离用可逆号。 (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故需分步书写电离方程式,但第一步是主要的;应使用可逆号。 (3)多元弱碱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不要求分步写;应使用可逆号。 (4)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 (5)在水溶液中,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弱酸的酸式盐分步电离,第一步只电离出酸式根离子和阳离子。 (6)在熔融状态下,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出酸式根离子和阳离子。 典型电离方程式(参考化学2—必修): 氯化钠: 盐酸: 氢氧化钠: 硫酸钡(熔融态): 氢氧化钙(澄清溶液): 氢氧化钙(浊液、石灰乳): 氢氧化铝(酸式、碱式电离): 氢氧化铁(部分电离): 一水合氨(部分电离): 醋酸(部分电离): 碳酸(分步电离): 磷酸(分步电离): 明矾(复盐): 硫酸氢钠(水溶液中):硫酸氢钠(熔融态): 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碳酸氢钠(熔融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四) 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4+、Ba 2+、NO 3—、CO 32— B .Fe 2+、OH —、SO 42—、MnO 4— C .K +、Mg 2+、NO 3- 、SO 42— D .Na +、Fe 3+、Cl —、AlO 2— 3、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v 、B v 、C v 表示,已知2B v =3A v 、3C v =2B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 是 (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安阳市第36中学20160125期末试卷—— 高二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016年1月 C-12 O-16 Na-23 Al-27 S-32 Mn-55 Mg-24 Cl-35.5 N-14 Fe-56 H-1 Cu-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中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 2++2Na = 2Na++Cu C.用食醋检验水垢中碳酸钙的存在:CaCO3+2H+= Ca2++CO2↑+H2O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I-+H2O2+2H+= 2H2O+I2 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1H、D+、T2 B.电解质:CaCO3、CH3COOH、NH4HCO3 C.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D.硅酸盐产品:晶体硅、水泥、陶瓷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2H6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②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③F2、Cl2、Br2、I2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④NCl3、PCl3、CO2、CS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⑤若X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b,则该原子可表示为a b X; ⑥由于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HCl>HBr>HI; ⑦由于氨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NH3极易溶于水; ⑧原子序数为34号的元素属于长周期的副族元素 A.②⑤⑥⑧ B.①③④⑦ C.②④⑤⑦ D.③⑤⑦⑧ 5.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专题讲座(三) Word版含答案

专题讲座(三)pH的相关计算 (对应学生用书P48) 一、单一溶液pH 的计算 1. 强酸溶液,如H n A,设浓度为c mol·L-1,则: c(H+)=nc mol·L-1,pH=-lg(nc)。 2.强碱溶液,如B(OH) n,设浓度为c mol·L-1,c(OH-)=nc mol·L-1,则:c(H+)= K W c(OH-) ,pH=14+lg(nc)。 二、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pH 的计算1.强酸与强酸混合。 c(H+)=c1(H+)V1+c2(H+)V2 V1+V2 ,pH=-lg c(H+)。 2.强碱与强碱混合(25 ℃)。 c(OH-)=c1(OH-)V1+c2(OH-)V2 V1+V2 , c(H+)= 10-14 c(OH-) ,pH=-lg c(H+)。 3.强酸与强碱混合(25 ℃)。 (1)恰好反应:pH=7。 (2)酸过量:c(H+)=c(H+)·V a-c(OH-)·V b V a+V b , pH=-lg c(H+)。 (3)碱过量:c(OH-)=c(OH-)·V b-c(H+)·V a V a+V b ,

c(H+)= 10-14 c(OH-) ,pH=-lg c(H+)。 三、溶液稀释后pH的计算 稀释条件酸(pH=a) 碱(pH=b) 弱酸强酸弱碱强碱 稀释10n倍b-n b-n 无限稀释pH趋向于7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 ℃时,0.01 mol·L-1的盐酸的pH=2。 2.100 ℃时,0.05 mol·L-1的Ba(OH)2的pH=11(100 ℃时,K W=10-12)。 3.25 ℃时,pH=5和pH=3的两种盐酸以1∶2体积比混合pH=3.2。 4.25 ℃时,将pH=8的Na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10.7。 5.25 ℃时,常温下,将pH=5的盐酸与pH=9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pH=6。 6.25 ℃时,将0.1 mol·L-1的盐酸和0.06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pH=12。 7.25 ℃时,1 mL pH=5的盐酸,加水稀释到10 mL pH=6;加水稀释到100 mL,pH接近7。 8.25 ℃时,1 mL pH=9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0 mL,pH=8;加水稀释到100 mL,pH接近7。 9.25 ℃时,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倍,则稀

化学选修4期末测试试卷与答案

2014年下期高二年级期末考化学试题(理科) 班级姓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64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到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一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反应 D.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2. 25时若体积为,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 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 和,且已知<和0.5b,则下列符合a值的是 A.3 B.4 C.5 D.6 3.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2243 4.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钠、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5.0.1 溶液的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 的是 ... ()>c() () >c() ()>c() ()>c() 6.已知:△△H-T△S,△H为焓变,T为热力学温度,△S熵变,当△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A.熵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B.焓变小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C.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自发进行D.焓变小于零且熵变大于零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酸、、的溶液,其依次为4、5、6,则、、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8.在1000.13溶液中,欲使3的电离程度和溶液的都增大,可 A.加少量的(1)溶液 B.加少量1盐酸 C.加少量3固体 D.微热 9.不考虑水的电离,在H23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3-)+2c(32-) ()(3-)(32-) C.2c(32-)() (32-)(3-) 10.以2为原料制得的2溶液中常含有2+、2+、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得纯净的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溶解度与、、等相同 B.溶解度大于、、 C.溶解度小于、、 D.具有吸附性 11.右图是可逆反应2B2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精选】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分类总结(1)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H.单位:kJ/mol ,即: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ΔH表示,单位都是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也可以利用计算△H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⑤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⑥铝热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条件一般是加热或高温的反应 ☆区分是现象(物理变化)还是反应(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般铵盐溶解是吸热现象,别的物质溶于水是放热。 4.能量与键能的关系: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能量和键能成反比。 5.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能量:气态>液态>固态 6.常温是指25,101.标况是指0,101.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即反应热△H,△H对应的正负号都不能省。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l, g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标条件,除非题中特别指出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个数和体积,可以是整 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即:△H和计量数成比例;反应逆向进行,△H 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6.表示意义:物质的量—物质—状态—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燃烧热 1.概念: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二 氧化硫、液态水H2O)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 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2.燃烧热和中和热的表示方法都是有ΔH时才有负号。 3.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热不同。不同的物质燃烧热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