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年高考化学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2.13化学实验基础

2016年高考化学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2.13化学实验基础

2016年高考化学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2.13化学实验基础
2016年高考化学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2.13化学实验基础

专题 2.13 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4、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通过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通常以中学化学所涉及的重要物质的性质为载体,突出考查常见仪器的选择、使用、操作、规范、伎用创新应用等,2016年高考应予以高度关注。

一、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

1、可加热仪器:、

2、计量仪器:

(1)仪器A的名称:量筒。①无“0”刻度;②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③选取量筒的规则是“大而近”;④精确度一般为0.1 mL。

(2)仪器B的名称:容量瓶。①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加热;②使用前需“查漏”;③溶液转入时要用玻璃棒引流;④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3)仪器C的名称:酸式滴定管。①使用前需“处理”;②有“0”刻度在上方;③用于盛装酸性溶液或强氧化性液体(如KMnO4溶液),不可装碱性溶液;④精确度为0.01 mL。

(4)仪器D的名称:碱式滴定管。①使用前需“查漏”;②有“0”刻度在上方;③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不可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液体(如KMnO4溶液);④精确度为0.01mL。

(5)仪器E的名称:托盘天平。①称量前先调零点;②腐蚀性药品应放于玻璃容器内称量;

③左盘放被称物,右盘放砝码;④精确度为0.1g。

(6)仪器F的名称:温度计。①水银球不能接触器壁;②蒸馏时,水银球放在支管口处;③不能当玻璃棒使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体低于滤纸边缘

长颈漏斗装配反应器

适合液-液反应,下端必须插入液体中!

防止气体逸出

分液漏斗(1)用于萃取,分液;

(2)气体发生装置,可随时加液体

(1)使用前先检查是否漏液;

(2)放液时打开上盖或将塞上的凹槽对准上口小

孔,下层液体从下边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1)选择与杂质气体发生反应的试剂做吸收剂;

(2)气体流向长进短出。

洗气瓶

干燥管装固体干燥剂,常用碱石灰、无水

氯化钙,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

(1)做干燥剂的物质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身要

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二是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

反应;

(2)一般大口进气小口出气

4、其他常用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做热源(1)酒精量不要超过容积的2/3,也不要少于1/4

(2)加热时用外焰

(1)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2)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液体(1)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要将液体吸入胶头内,不能平置和倒置。滴液时不可接触器壁;用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2)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

(3)见光分解的物质要用棕色瓶盛装

(1)用于贮存固体药品,瓶口内壁磨砂,并配有磨砂的玻璃塞。其

瓶口上表面有磨砂的叫集气瓶,并配有毛玻璃片;(2)用于贮存液体药品。有无色和棕色两种,棕色的常用于存放见光易分解的药品(1)不宜盛放易挥发物质,盛碱性物质时还应改用橡皮塞;

(2)盛放氧化性药品时一定要用玻璃塞

集气瓶(1)收集气体,短时间贮存;

(2)做安全瓶;

(3)组装成量气装置

(1)在瓶内进行燃烧反应生成固体时,瓶内

应加水或在瓶底铺少量细沙;

(2)防止倒吸;

(3)排出水的体积即气体在该温度、该压强

时的体积,适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的

体积

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发生器(用于固体+

液体不需加热气体)

(1)固体为块状(或颗粒状);

(2)该气体溶解性小;

(3)反应无强热放出;

(4)旋转导气管活塞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试剂的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取用时用药匙或纸槽送入横放的试管中,然后将试管直立,使药品全部落到底部。药量一般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块状固体则用镊子夹取放入横放的试管中,然后将试管慢慢直立,使固体沿管壁缓缓慢滑下;液体药品根据取用药品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取用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用量筒、滴定管或移液管。取液体量较多时可直接倾倒,有时注意用玻璃棒引流。往小口径容器内倾倒液体时(如容量瓶)应用玻璃棒引流。

2、玻璃仪器的洗涤

(1)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剂和水冲洗。

(2

3、试纸的使用

(1)试纸种类及作用

①石蕊试纸(红、蓝色):定性检验气体或溶液的酸、碱性。

②pH试纸:定量(粗测)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③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

④KI淀粉试纸:检验Cl2等有氧化性的物质。

(2)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

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②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盛气体的试管(或集气瓶)口,观察颜色变化。

注意:试纸不可伸入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以防止污染试剂;测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先润湿,因为这相当于将原溶液稀释了,但润湿不一定有误差,如测定呈中性的盐溶液的pH 无误差。

三、化学实验安全常识

1、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洒在桌面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冲洗而要根据情况迅速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碱洒在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水银洒在桌面上进行回收后再撒上硫粉

酸液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

着火

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

液溴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擦去,再用酒精擦洗

小结:

1、两个关系

(1)上下左右关系:①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②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③使用长颈漏斗时,漏斗的颈应插入液面下,而使用分液漏斗不必插入液面以下;④组装仪器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将各部分连成整体,拆时相反。

(2)先后关系:①制备气体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拆除装置时,先把导气管撤出液面,后熄灭火源;③用H2、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灯,后停止通气;④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⑤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应先给整个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装有药品的部位;⑥使用托盘天平时,一般先在左盘放称量物,后右盘放砝码,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再移动游码;⑦银氨溶液的配制、Fe(OH)3胶体、硅酸胶体的制备需注意所加药品的顺序;⑧不同液体混合时注意所加顺序,一般是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边加边搅拌,如浓硫酸的稀释。

2、一项注意:取用药品时的注意事项

(1)不直接接触,不直接闻味,不污染试剂,不浪费药品。

(2)一般液体试剂和粉末状固体试剂,多余的不能放回原瓶。但钠、钾例外,取用后余下部分要放回原瓶。

4、化学药品存放的原则:药品状态定口径,瓶塞决定酸碱性;受热见光易分解,存放低温棕色瓶;吸水挥发易氧化,蜡封水封或油封;殊试剂特殊放,互不反应要记清。

5、仪器连接原则:一放灯二放瓶三连管四验封五装药六反应

考点1 化学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例1】对实验I~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仍无色

D.实验Ⅳ:放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名师点晴】

1、广口瓶在实验中的多功能应用:。A装置可作集气瓶和洗气瓶,例如,利用A装置收集或干燥以下三种气体。①Cl2②NH3③NO(答案均填序号)

Ⅰ.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气体②。

Ⅱ.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气体①。

Ⅲ.若集气瓶充满水,可收集气体③,气体由b口进入。

Ⅳ.若集气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气体由a口进入,可用此装置干燥的气体是①③。

考点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例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肯定漏气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正确;B、如果装置漏气,则分液漏斗中的液面会下降,所以当液面高度保持不变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正确;C、向右拉活塞,则锥形瓶中压强降低,因此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如果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C错误;D、烧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因此试剂瓶中的导管会形成一段水柱,因此当出现水柱时说明装置不漏气,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装置气密性检验

【名师点晴】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一般都是通过改变装置内气体压强实现的,若检查气密性的装置本身是一个非气密性装置,则第一步要处理成一个密闭体系。装置气密性的检查,难在以下两点:一是方法,二是文字表述。其叙述形式是: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①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②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考点3 常见药品存放及实验安全常识

【例3】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与对应现象或结论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A.图1装置:可用于分离石油,分别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纯净物

B.图2装置: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图3装置:如果“a进b出”可用于收集NO2,如果“b进a出”可用于收集NH3

D.图4装置:持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判断

【名师点晴】1、实验安全问题在高考实验中极易出现,主要考查考生的安全意识。高考考查角度主要有:

(1)在考查与可燃性气体性质相关实验时,要排出系统内的空气,以防爆炸,如CO或H2还原CuO的实验。

(2)尾气吸收问题。如吸收NH3、HCl时,要防止倒吸;如吸收Cl2、SO2时,要用NaOH溶液,以防止污染大气。

(3)防止污染问题。除了污染环境,还要防止药品自身的污染,一般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瓶塞在实验台上应倒放等。

1.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B.实验②中滴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尾气中少量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从酒精水溶液中制取无水乙醇

【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操作及实验目的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进行化学实验,要根据实验用品、反应条件、实验目的及制度的物质的性质选择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实验室是用铵盐与碱共热制取氨气,由于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为了防止湿存水或反应产生的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在固定在药品部分集中加热,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收集,为了得到纯净的氨气,导气管要深入到试管底部,验证是否收集满可以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杯靠近,若有白烟就证明收集满,也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为蓝色,就证明已经收集满;氨气容易导致大气污染,可以根据其容易溶于水的性质用水作吸收试剂,同时为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在导管末端按一个倒扣的漏斗,使漏斗边缘紧贴水面,也可以把导气管深入到盛有水与四氯化碳的试管中。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重要实验,一般是用已知浓度的碱(或酸)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或碱),酸性、氧化性的物质使用酸式滴定管,碱性溶液使用碱式滴定管,使用前要查漏、洗涤和润洗;使用的指示剂可以用酚酞、甲基橙,但不能使用石蕊,为了使实验误差减小,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半分钟内不再变色,就达到了滴定终点。滴定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否则会产生误差;滴定管必须润洗,锥形瓶不能润洗。加热分离液体混合物,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若要测定反应溶液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在溶液中。物质加热方式有直接加热、水浴加热和油浴加热等方式。根据测定的实验目的确定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只有明确实验目的,才可能进行正确的操作,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和实验目的.

2.茶叶中铁元素检验可用以下步骤完成,各步骤选用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C.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使用的仪器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要进行实验,就要使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进行,若不了解仪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不仅不能完成实验,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甚至可能会发生事故,带来安全隐患。常见仪器使用方法为:小结: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①试管:用于少量物质反应的反应器、收集气体等,加热前外壁无水滴。试管夹夹在距管口

的1

3

处,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②蒸发皿:用于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盛液体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

3

,取放蒸发皿

应用坩埚钳。

③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坩埚通常与泥三角、三角架配合使用。

(2)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圆底、平底及蒸馏烧瓶)、锥形瓶等。

(3)不能加热的仪器:容量瓶、量筒、广口瓶、细口瓶、漏斗、温度计、滴瓶等。

3.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室制乙烯,酯化反应,实验室制氯气和中和热的测定。【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涉及实验室制乙烯、酯化反应、实验室制氯气和中和热的测定,该类试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近几年高考对物质的制备内容的考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气体的制备原理及装置、净化、收集、尾气处理及组合变形;二是以物质的制备、物质的性质探究为载体,考查气体物质的实验室制法;三是对实验(教材上)进行重组、优化和创新。教材中介绍了多种气体的制备方法,高考中的考查方式更为综合、灵活、有创新性,但实验的原

理,仍是我们教材中学到的,解题时同学们注意语言的规范,学习中注意对教材的重点实验进行挖掘拓展。

4. 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少量金属汞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应立即向汞上撒硫黄粉,然后再清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金属钠着火时反应产生的Na2O2与H2O、CO2都会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错误;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为了防止反应产生的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应该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错误;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要先用干摸布擦去,然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错误;D.少量金属汞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应立即向汞上撒硫黄粉,会发生反应形成HgS,然后再清扫,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时事故处理方法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学习化学一定要进行实验,进行实验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金属钠着火时反应产生的Na2O2会与CO2、H2O发生反应产生O2,会起助燃作用,泡沫灭火器逸出的物质含H2O、CO2,若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会使火势更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发生反应产生H2O遇冷会回流,使试管炸裂,因此不能安全进行实验;浓硫酸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的氧化性,洒在皮肤上,显表现脱水性,使皮肤碳化,水被浓硫酸吸收放出大量的热而灼伤人,若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对人有腐蚀性,在人身上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再次对人产生危害,因此绝对不能使用碱去与酸发生反应。汞容易产生汞蒸气造成汞中毒,利用汞与硫在室温下发生反应产生HgS,因此可以消除其危害。因此只有掌握物质的性质才可以安全进行实验,达到预期的目的。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仪器的使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仪器的使用,涉及气体除杂、蒸干溶液、CO2的制取和物质的分离等知识。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①分离提纯物是固体: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②分离提纯物是液体:分液,萃取,蒸馏;③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④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Ⅰ 图Ⅱ 图Ⅲ 图Ⅳ

A.图I所示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制取少量的SO2气体

B.图Ⅱ装置可验证非金属性:Cl>C>Si

C.图Ⅲ可用于收集气体H2、CO2、Cl2、NH3

D.图Ⅳ表示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所得溶液的pH变化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

【名师点晴】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的方法很多,但也不能滥用,有些是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如:①通常根据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难易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而不是根据得、失电子的多少。②通常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而不是根据其他化合物酸碱性的强弱来判断。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广泛pH试纸测氯水的pH=4

B、欲配制1L,1mol/L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 L水中

C、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用瓷坩埚加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不能测pH值,错误,不选A;B、应该是配制1升溶液,错误,不选B;C、配制溶液时,仰视刻度,会使溶液体积变大,浓度变小,正确,选C;D、瓷坩埚中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错误,不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氯水的性质,溶液的配制和误差分析

【名师点睛】注意pH试纸的使用方法,一般的试纸在使用时都需要润湿,例如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等,但pH试纸不能润湿,因为要准确读取数值。如果用水润湿,酸性溶液变稀,pH增大,碱性溶液变稀,pH变小,中性溶液的pH不变。

8.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a可用于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强弱 B.装置b可用于验证锌粒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C.装置c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CO2 D.装置d可用于蒸干饱和食盐水获得NaCl 晶体

【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出现的重要实验的掌握,涉及氧化性强弱的比较、验证放热反应、气体的收集,加热蒸干物质等,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小结: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①试管:用于少量物质反应的反应器、收集气体等,加热前外壁无水滴。

②蒸发皿:用于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取放蒸发皿应用坩埚钳。

③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2)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圆底、平底及蒸馏烧瓶)、锥形瓶等。

(3)不能加热的仪器:容量瓶、量筒、广口瓶、细口瓶、漏斗、温度计、滴瓶等。

9.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B.氢氧化钠溶液贮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D.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答案】C

考点:考查试剂的保存

10.下列有关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乙烯时,应把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用浓硫酸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在量取浓硫酸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小烧杯中

C.液态溴应贮存在磨口的细口瓶中,加水液封,加盖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

D.应用渗析法提纯胶体时,要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水(或用流动的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用浓硫酸和乙醇制乙烯时,需要加热到170℃,应插入液面下,故A错误; B.量筒的洗涤液不能转移到烧杯中,否则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 错误;C.溴能腐蚀橡胶塞,应用玻璃塞,故C错误;D.由于溶液能够通过半透膜,而胶体透不过半透膜,可以用渗析的方法精制胶体,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出现的重要实验的掌握,涉及溶液的配制、胶体的分离、乙烯的制备、液溴的保存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溶液配制时量筒不易洗涤转移。该类试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常见温度计的使用(1)测混合溶液的温度时应插入到混合溶液里,如乙烯的制备;(2)水浴加热里应插入到水浴里,如硝酸苯的制备实验;(3)测蒸汽温度时只能插到支管口,如石油的分馏。

最新最全面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精华版)

第一部分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双原子分子如:多原子分子如:He、Ne、Ar、Kr O2、H2、HCl、NO 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 + 4 阴离子:Cl–、O2–、OH–、SO 2– 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① ②③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 溶液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 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 5.同位素 O、Si、Al、Fe、Ca。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123 如H 有三种同位素:1H、1H、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 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 2- 种类型:根(如SO4、O 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 、—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 8.基·CH3)。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

(完整)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doc

2018 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 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酯,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2.(6 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 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 HCl<PH3 C.沸点: C2H5SH<C2H5 OH D.碱性: LiOH<Be(OH)2 3.(6 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 的 K a越小,则 NaA 的 K b(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 和 CH3OCH3 4.(6 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 3 6 产生蓝色沉原溶液中有 Fe2+,某溶液中滴加 K [ Fe(CN)] 溶 液淀 3+ 无 Fe B 向 C6H5ONa 溶液中通入 CO2 溶液变浑浊酸性: H2 CO3> C H OH 6 5 C 向含有 ZnS和 Na2S 的悬浊液中生成黑色沉K sp( CuS)< K sp 滴加 CuSO4溶液淀( ZnS) D 3 2 溶①产生白色原溶液中有 SO42﹣ ①某溶液中加入 Ba( NO ) 液沉淀 ②再加足量盐酸②仍有白色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 +和- 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O 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aCl 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23CO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 -34PO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2018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宿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理化实验号中考报名号姓名学校 试题一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40克 实验内容:通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配制40克5%的氯化钠溶液。 目的要求:1、依据要求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水的体积。 2、正确使用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 3、正确使用量筒、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4、溶解氯化钠。 5、洗涤仪器、整理复位。 6、填写实验记录。 仪器药品:试管架、托盘天平(带砝码)、方纸片、药匙、量筒(50 mL)、胶头滴管(放盛水的烧杯中)、 玻璃棒(放烧杯中)、200mL烧杯两个(分别贴 标签配溶液和回收氯化钠)、500 mL烧杯一个(贴 标签回收氯化钠溶液)、蒸馏水(放细口瓶中)、 氯化钠粉末(放试剂瓶中)、擦纸 实验记录: 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 40g ⅹ5%=2g 2、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体积。 40g – 2g = 38g 38g ÷1g/cm3 = 38 cm3 = 38 mL 宿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评分细则

试题一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40克 实验内容:通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配制40克5%的氯化钠溶液。 仪器药品:试管架、托盘天平(带砝码)、方纸片、药匙、量筒(50 mL)、胶头滴管(放盛水的烧杯中)、 玻璃棒(放烧杯中)、200mL烧杯2个(分别贴 标签配溶液和回收氯化钠)、500 mL烧杯1个 (贴标签回收氯化钠溶液)、蒸馏水(放细口瓶

宿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理科实验号中考报名号姓名学校 试题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内容:1、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值。 2、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反 应、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验证碳酸钠的化学 性质。 目的要求:1、正确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 2、正确测定液体的PH值。 3、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高考揭秘 一年的高考又即将来临,你是否知道高考化学如何命题?你是否知道在考前最关键时期改如何复习?采取哪些策略来进行备考吗?为了圆自己人生的梦想,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不光看实力,还得拼技巧和方法,在这最后时刻,务必抓住高考的重、难点,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稳中求变,稳中求新,明确高考命题结构和趋势,避免复习误区,合理选择备考策略,决胜高考!考纲解读 1. 研究“目标” 研究《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考试范围、知识结构、题型示例等,应特别注意变化之处。重点研究考试范围所罗列的知识及要求层次,以便查漏补缺;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好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研究“变化” 对比分析去年与今年《考试大纲》的变化是极为重要的,其中的变化预示着高考命题方向的改变,这可以从文字表述、增加或删除的内容、示例题目的个数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考生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必须重视对教材的阅读。根据化学学科知识琐碎,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等特点,在复习时,考生首先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知识的重难点,找出不同章节之间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然后将各章节的关联点串连成线,以画图或列表的形式织成面;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面串起来,形成知识网,从而对化学学科知识有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上的重点知识考生可以采用边读、边批、边思考的方法记忆,长时间坚持,重点知识基本上就能够掌握了。 高考考题解读 1.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加强综合 试题十分注重考查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选择题上尤其突出,包括卤代烃同分异构体、元素化合物、基本实验操作、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和反应热,比较基础相对简单。试题也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所有主干知识。注重学科内综合,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考号姓名考查日期年月日四川省2012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一)粗盐的提纯 (20分钟内完成) 、实验目的: 1、学会粗盐提纯的方法。 2、学习有关药品的取用、过滤、蒸发等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用品蒸馏水、粗盐、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 酒精灯、蒸发皿、量筒、坩埚钳、托盘天平、钥匙 三、实验过程: 考号姓名考查日期年月日成绩 四川省2012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二)

萃取和分液 (20分钟内完成) 、实验目的: 1、学会分液漏斗的使用。 2、学会萃取和分液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用品: 饱和碘水、CCl4、铁架台、铁圈、烧杯、分液漏斗、量筒(10mL )。 三、实验过程: 考号姓名考查日期年月日成绩 四川省2012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三)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20分钟内完成) 一、实验目的:学习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用品: Na2SO4 溶液、Na 2CO3 溶液、稀硫酸、稀盐酸、BaCl2溶液、试管、胶头滴管。 三、实验过程:

考号姓名考查日期年月日 四川省2012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考查试题(四) NaHC3O受热分解 (20分钟内完成)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NaHCO3 性质的认识。 2.会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检验二氧化碳等有关操作。 二、实验用品: NaHCO3 粉末、水、澄清石灰水,纸槽、烧杯、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火柴、带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导管、药匙三、方法步骤

考号 姓名 考查日期 年 月 日 四川省 2012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考查试题(五) 配制 0.5mol/L 的 NaCl 溶液 250mL (20分钟内完成) 、实验目的: 1、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实验用品: NaCl (固体)、蒸馏水、试剂瓶、烧杯、容量瓶( 250mL )、胶头滴 管、量 筒、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 三、实验过程:

2020最新高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0最新高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复习笔记、提纲 目录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 (1)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124)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总结 (129)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模式) (167) 高考化学考点总结(考点-例题-解析模式) (275) 高中化学全知识点习题(附答案) (407) 高考化学真题(付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考化学热点知识习题(附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考化学120个关键知识点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 一、俗名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气:C2H2 (乙炔)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 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e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 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从历年的考试中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题型主要有应用型探究、构建型探究和综合型探究等,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类似物质的干扰下定性探究物质的组成、利用对比实验法探索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发生原因等。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解题能力,本人通过对近几年南京市化学实验及探究题的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改编、设计的一些实验探究题,谈谈这类试题的设计新视角。 一、创新类探究试题 创新类探究试题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察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第四,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1’×50) 1. 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的侵入。 2.减压过滤的优点有:(1) 过滤和洗涤速度快;(2) 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3)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3. 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 4.减压蒸馏装置通常由克氏蒸馏烧瓶;冷凝管;两尾或多尾真空接引管;接受器;水银压力计;温度计;毛细管(副弹簧夹);干燥塔;缓冲瓶;减压泵。等组成。 5. 减压蒸馏时,往往使用一毛细管插入蒸馏烧瓶底部,它能冒出气泡,成为液体的沸腾中心,同时又起到搅拌作用,防止液体暴沸。 6.减压蒸馏操作中使用磨口仪器,应该将磨口部位仔细涂油;操作时必须先调好压力后才能进行加热蒸馏,不允许边调整压力边加热;在蒸馏结束以后应该先停止加热,再使系统与大气相同,然后才能停泵。 7.在减压蒸馏装置中,氢氧化钠塔用来吸收酸性气体和水,活性炭塔和块状石蜡用来吸收有机气体,氯化钙塔用来吸收水。 8.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沸点,或在一定温度下蒸馏所需要的真空度。 9.减压蒸馏前,应该将混合物中的低沸点的物质在常压下首先蒸馏除去,防止大量有机蒸汽进入吸收塔,甚至进入泵油,降低油泵的效率。 10.蒸馏烧瓶的选择以液体体积占烧瓶容积的1/3-2/3 为标准,当被蒸馏物的沸点低于80℃时,用水浴加热,沸点在80-200℃时用油浴加热,不能用电热套直接加热。 11.安装减压蒸馏装置仪器顺序一般都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要准确端正,横看成面,竖看成线。 12.写四种破乳化的方法长时间静置、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用滤纸过滤、加乙醚、补加水或溶剂,再水平摇动、加乙醇、离心分离、超声波、加无机盐及减压(任意四个就可以了) 二、单选(1’×10) 1. 当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或焦油状物质,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时,可以采用(C)将难溶于水的液体有机物进行分离。 A.回流 B.分馏 C.水蒸气蒸馏 D.减压蒸馏 2.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C)。 A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未于大气相通就打开旋塞。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C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上口放出。 D没有将两层间存在的絮状物放出。 3. 使用和保养分液漏斗做法错误的是(D)。 A分液漏斗的磨口是非标准磨口,部件不能互换使用。 B使用前,旋塞应涂少量凡士林或油脂,并检查各磨口是否严密。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知识点: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发生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1.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2.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Ⅰ卷与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 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噲?H++Cl?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 b点的混合溶液pH=7 D. 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阴极区,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 正极区,固氮酶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一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考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实验要求】: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食盐,药匙,量筒,烧杯(100ml),玻璃棒、滴管各1支(均放在一250ml烧杯中),抹布。 【主要步骤】: 1.观察托盘,调零, 2.称量:称18g食盐,量42ml水; 3.溶解:将食盐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4.计算食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清洗、整理仪器。 监考教师总分

试题二鉴别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 考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实验要求】:鉴别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 【实验用品】:试管(15×150mm)三支,试管架,试管刷,石灰水(盛在滴瓶中),稀盐酸(盛在滴瓶中)、未知溶液A、B、C(分 别在细口瓶中装有浓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三 者随机标示A、B、C),废液桶,抹布 【主要步骤】: 1.分别闻三种药品的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2.分别取另两种种液体1-2ml于二支试管中; 3.向装有未知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石灰水或者是稀盐酸;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现象,结论;另一瓶则是。 4.清洗、整理仪器。 【评分要点】 监考教师总分

试题三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铁钉、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镊子、试管刷、砂纸、废液桶。 【实验步骤】: 1.用烧杯取约10ml硫酸铜溶液; 2.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一根铁钉(表面无锈,如有锈,用砂纸打磨) 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称量的数据m1。 3.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再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记录数据m2 4. 5.整理实验用品,复位。 【评分要求】: 监考教师总分

高三化学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甘肃省第一次诊断考试化学分析报告 一、试卷综述 1.试卷结构 (1)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在形式上采取文字、图像、表格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平衡移动、实验装备、电解 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以及AlO2-的相关反应等知识 点。 (2)填空题部分:共四大题,58分。25、26题各15分, 27、28题各14分。其中,25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等与 之相关知识,26题为有机推断题,27题为无机推断, 28题为实验题。 2.试题特点 试题以高考大纲为准,题目覆盖面较广,但大部分题目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以基础题为主,从而能检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学生表现 1.总体情况 答题得分情况(抽样20人)

1.优势 由试卷的得分来看,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离子检验、常见的实验操作、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简单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已然较为熟悉并能掌握其要点,例如第9题,第11题正确率均较高,填空题25题的第1、2、4小题,第27题的1、2、3小题,第28题的实验操作正确率也较高。 2.不足 选择题部分的第8、10、12题错误率较高,其中第8题很多学生将此题误认为水的电离受到抑制,认为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第10题很多学生误选D,没有考虑到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要大。12题考查的是溶液酸碱性问题以及溶液中微粒之间的浓度三大守恒问题,学生对其中的有些概念模糊

甚至弄混淆。填空题第26题为有机推断题,因为有机化学才开始复习,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有机反应,致使此题得分率很低,27题(4)(6)以及28题的(1)为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3.原因分析 针对此次考试,得分率较高的也是平常复习中反复提醒的知识点,也是用PPT复习的内容,由此可见,对于我校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反复复习抑或运用新的手段复习,才能获得较好效果。得分率较低的也正是学生难以明白甚至不去了解的知识点,学生懒得问。 三、拟采取措施 1.重视“双基”,培养能力,能力的考查以基础为前提,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应把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重要知识的全面掌握。 2.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化学能力的提高,在复习中,在重视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应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用化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及问题,逐步做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 3.注重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复习中时刻培养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以及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实验操作,现象的能力。

化学实验题答题模板.docx

高中化学实验题答题规范模板 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xxx,若不再产生沉淀,则xx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xx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 规范解答: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规范解答: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 规范解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 规范解答: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规范解答:当滴入最后一滴xx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xx色变为xx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8、分液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萃取后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小心地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9、实验室用烧瓶漏斗式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时,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缓慢滴加液体。 10、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在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上加少量的氯酸钾,并插入一根镁条,用燃着的木条引燃镁条。 11、结晶的操作方法 (1)用FeCl3溶液制取FeCl3·6H2O晶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置于蒸发皿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蒸发结晶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以蒸发NaCl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为例,将氯化钠溶液置于蒸发皿中,溶液体积不能超过蒸发皿体积的2/3,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注意:若是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利用余热蒸干得到氯化钠晶体;若是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硝酸钾等杂质,则要趁热过滤得到氯化钠晶体。

2018年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2018年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的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烧碱——爆炸品 B.浓硫酸——剧毒品 C.汽油——腐蚀品 D.酒精——易燃品 解析:烧碱是强碱,浓硫酸是强酸,都属于腐蚀品;汽油和酒精容易燃烧,属于易燃品。 答案: D 2.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解析:本题涉及药品取用、物质加热及气体吸收等基本操作。 答案: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及时倒入下水道②实验室的废酸或废碱可用中和法来处理③如果酸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大多是有害物质,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很强,不能用来中和桌上的酸液,应用NaHCO3溶液。 答案: B 4.下列电话号码哪一个是医疗急救电话( ) A.119 B.110 C.120 D.122 解析: 119是火警电话,122是交通事故电话。 答案: C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解析:固体取用时,小颗粒或粉末用药匙,块状的用镊子;取用液体时,量少可用胶头滴管滴,量多时可倾倒;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1/3;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以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答案: C 6.下列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 ①用剩后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②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④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洗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中用剩后的药品一般不放回原瓶,应放入指定的回收容器中;④中应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靠近气体。②、③正确。 答案: A 7.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 B.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C.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 D.烧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漏斗 解析: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主要包括: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 答案: C 8.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Ba(NO3)2溶液 B.加BaCl2溶液即可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D.加Ba(NO3)2溶液即可 解析:注意不能用硝酸或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会将可能存在的SO2-3氧化成SO2-4,影响对SO2-4的检验。 答案: C 9.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

最新高考化学题型复习提纲

一、高考化学题型归纳 1、 单项选择题1-6 2、 主观题(7-10) 元素无机综合、化学平衡综合、实验综合、有机综合 二、选择题考点归纳 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与能量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计算三、元素无机综合题考点归纳 1、 常出现的元素:H 、C 、N 、O 、F 、Na 、Mg 、Al 、Si 、S 、Cl 、Fe 、Cu 2、 常出现的气体:H 2、O 2、N 2、Cl 2、CO 2、NH 3、HCl 、SO 2、CH 4、NO 2、CO 、NO 3、 常出现的信息:物质状态、颜色、用途、来源、工业生产、物质类型、原子结构 4、 常出现的条件:点燃、加热、高温、电解、催化剂 5、 常出现的反应: 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2NaCl + 2H 2O 2NaOH + H 2↑ + Cl 2↑ 2NaOH + Cl 2 = NaCl +NaClO + H 2O 2NaOH + Ca(HCO 3)2 = Na 2CO 3 + CaCO 3↓ + 2H 2O NaOH + Ca(HCO 3)2 = NaHCO 3 + CaCO 3↓+ H 2O 2NaHCO 3 + Ca(OH)2 = Na 2CO 3 + CaCO 3↓ + 2H 2O NaHCO 3 + Ca(OH)2 =NaOH + CaCO 3↓ + H 2O 2Mg + CO 2 2MgO + C 3Mg + N 2 Mg 3N 2 2Al + 2NaOH + 2H 2O = 2NaAlO 2 + H 2↑ 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O Al(OH)3 + NaOH = NaAlO 2 + 2H 2O

实验中学高考化学测试题目

安阳市实验中学化学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5分) 注意事项: 1.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答题栏内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K 39 Cu 64 Fe 56 I 127 Cl 35.5 Br 8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邓稼先 B 李四光 C 华罗庚 D 侯德榜 2.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 SO2 B NO2 C CO2 D 可吸入颗粒物 3.六氯苯是被联合国有关公约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有毒物质之一。下式中能表示六氯苯的是 A B C D 4.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 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 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 R2+>X2+>Z2+>Y2+ B X2+>R2+>Y2+>Z2+ C Y2+>Z2+>R2+>X2+ D Z2+>X2+>R2+>Y2+ 5.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 A Ca(OH)2 B Ca(ClO)2 C CaCl2 D CaCO3 6.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

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57 B 47 C 61 D 293 7.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A 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镍铬丝 B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 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 D 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8.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 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 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 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9.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A 氯化铁溶液、溴水 B 碳酸钠溶液、溴水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 10.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1 C 1︰2 D 2︰3 11.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 石英 B 硫磺 C 干冰 D 食盐 12.标准状况下H2S和O2混合气体100mL,经点燃后反应至完全,所得气体经干燥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为10mL,该10mL气体可能是 A H2S、SO2 B O2 C H2S D SO3 13.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②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 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⑤1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答题模板】高中化学实验答题模板

高三化学 实验规范模板记忆 一、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 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不是一定相等,加纸后调平天平;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例如氢氧化钠固体的称取),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 检验SO42-时,先加稀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

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消耗的氢气量大于实际参于反应的氢气的量)。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 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6. 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7. 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8. 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 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19. 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三、规范实验表述 1.洗涤的原因: (1)沉淀需要洗涤的原因是:洗去沉淀表面的可溶性物质。 (2)凡是涉及冰水(或冷水)洗涤的目的: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