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_李锦萍

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_李锦萍

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_李锦萍
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_李锦萍

对人类攻击性及其行为的研究与控制是社会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广受关注的课题。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始,直至近年来的认知心理学,持有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均对人类的攻击性进行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及研究方法的创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将人类攻击性也纳入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内隐的角度研究攻击性及行为不仅提供了认识与预防攻击性行为的新的视角,也是攻击性理论及研究的发展趋势所在。

1.相关概念

1.1攻击性

关于攻击性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研究者关注点不同,所下的定义也就有所不同,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绝对的定义。总的来说,研究者主要从行为或人格特质层面定义攻击性。如Dol-lard等人(1939)认为“攻击性是指个体蓄意对有机体实施伤害的行为”[1],强调了个体行为的目的性,并认为这种伤害意图必须有外在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偶然的伤害行为不属于攻击性行为;Baron和Richard(1994)认为,“攻击性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他人不愿意接受这种伤害的行为”[2],这里不仅强调了攻击性实施者的意图,也包括了被攻击者的非自愿特点,所以任何自虐、自杀的行为都不算是攻击性行为;Anderson整和性地概括出攻击性模型,将攻击性界定为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并指出“攻击者相信其行为将伤害目标,且目标有避免伤害的动机”[3]。也有研究者强调攻击性是一种人格特质,如Bech(1994)认为,“攻击性是一种特质,是由个体的神经结构及生理特点决定的”[4];Allen和Potkay认为攻击性是与愤怒联系在一起的,容易愤怒的人攻击性就强,攻击行为就是愤怒的外在表现[5];而Buss等人就认为攻击性包括易怒、冲动、敌对、愤怒攻击等因素,是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

总上所述,研究者主要从攻击性的外在行为表现、个体的情绪特点、认知特点等不同侧面对攻击性加以界定和研究。

1.2内隐社会认知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内隐记忆研究热浪的推动,A.Greenwald和M.R.Banaji等[6]研究者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socialcognition)的概念,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主体自身不能报告或内省某些过去经验,但这些经验潜在地对主体的判

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

李锦萍张卫

摘要:对攻击性的内隐特征的研究源自于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是指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主体自身不能报告或内省某些过去经验,但这些经验潜在地对主体的判断和行为产生着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已有研究,并对未来本领域的研

究方向作简要展望。

关键词: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社会认知

作者简介:李锦萍,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发展与教育心理。

张卫,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发展与教育心理。

断和行为产生着影响。内隐社会认知是从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将社会认知分为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内隐是相对于外显而产生的,具有间接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和启动性的特征。

1.3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

对攻击性的内隐特征的研究源自于内隐社会认知。自Greenwald&Banaji(1995)[6]首次对内隐社会认知领域进行体系化以来,由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更新,许多研究证明内隐认知研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个体攻击性,且结果显示个体攻击性具有内隐特征。Chen、杨治良等(1996)采用任务分离范式对人类攻击性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的某些特点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人类具有潜在攻击性[7]。徐大真,杨治良研究表明(2001),在外显的再认测验中,男女被试均对被攻击者的分辨力显著高于攻击者的分辨力,人们更倾向于注意被攻击者;而在偏好测验中,人们对攻击者的分辨力远远高于对被攻击者的分辨力,人对攻击者更为敏感,攻击性得到充分体现[8]。Eric和Jane(2004)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研究暴力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发现被试的攻击性具有自动化的特征[9]。

可见,在意识层面控制的外显社会认知中,攻击性没有充分表现,而在内隐社会认知中,人的攻击性得以表露。也许是由于意识的监控,攻击性为同情心或社会期望所掩饰或缓冲,从而被试能够与社会的道德要求达成一致。在内隐社会认知条件下,意识的监控被削弱,攻击性得到更多地流露,这也就说明人类攻击性具有更强的内隐性。

2.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及已有研究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是间接测量法,这些方法基本上也可用来研究人类的攻击性。主要有启动测量、内隐联想测验、任务分离范式、投射测验和情境测验。

2.1启动测量

启动测量是内隐社会认知领域常用的一种测量范式,主要是根据被试在不同启动刺激下的平均反应时差异来考察内隐社会认知效应。这些启动测量关注启动刺激自动激活了内隐记忆里的什么因素。其基本机制是:与启动刺激相关的评估的自动激活伴随着一个启动,他能产生合理评价目标的编码得益和加工过程。如果任务涉及到词的分类,则在启动条件下会产生合理目标词归类的易化,同时对可评估的非合理目标的正确反应被抑制。

Andersonetal.,(1998)用启动范式研究武器词汇及图片与中性词汇及图片下个体对攻击性词汇的识别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武器词汇/图片条件下个体对攻击性词汇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中性词汇/图片下对攻击性词汇的反应时,武器词汇/图片自动激活了个体的攻击性思维和攻击性认知[10]。

2.2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客体概念(targetcon-cept如白人/黑人)和属性念(attributeconcept如聪明/愚蠢)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反应时为指标,从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12]。其测验原理是:当两个概念联系紧密时,人们容易对其作同一反应,反应时较短;反之,当两个概念联系不是很紧密甚至存在冲突时,对它们作同一反应则较为困难,反应时较长。用人们对不同概念作同一反应的难易程度便可获得个体内隐认知层面这两者的联系强度。

最初Greenwald等将IAT用于种族偏见的研究,他们以白人/黑人组成一对客体概念,以正性词/负性词作为属性概念,考察种族和正负性评价之间联系的相对强度,并作为内隐种族态度的指标。该研究证明了外显和内隐种族态度存在分离:在外显测验中白人被试很少报告对黑人的偏见,但IAT测验却表明在内隐认知中这种偏见仍然存在[12]。Greenwald等人认为IAT能避免自我报告中被试的自我掩饰(self-present),也不受按键左

右、相邻反应间隔时间以及项目的数量等因素的影响。而且IAT还可灵活利用不同的客体概念和属性概念设计出适应不同方面内隐认知的测量。由于具备以上这些优点,IAT迅速被许多研究采用,领域涉及各类偏见和刻板印象、社会认同、自尊、自我概念、病理心理学以及消费者态度等。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也将IAT测验用于研究个体攻击性。如Eric和Jane(2004)[9]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研究暴力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发现短暂玩暴力游戏后,被试的攻击性表现出自动化的特征。国内许多研究者(戴春林和杨治良等[13],2005;张东宁和王有智[14]2005等)以攻击者、被攻击者图片或词汇为目标概念,以积极或消极词汇为属性概念,发现被攻击者图片或被攻击词汇与积极词汇联合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小与其与消极词汇的反应时,表现出偏好攻击者的自动化倾向。

2.3任务分离范式

任务分离范式是内隐记忆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分离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方法,最初由Tulving在1982年提出。通常任务分离是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来实现的,直接测量(如再认、回忆等测量)用来测量外显记忆,而间接测量(如词根补全、残词补全、偏好测验等)用来证明内隐记忆的存在[14]。

ShiumAndrewChen、杨治良[7](1996)借鉴内隐记忆研究方法,以攻击性图片为材料,采用偏好判断与再认测验匹配使用的方法,考察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特征。其结果表明,再认测验中被试对攻击者的辨别率(A')明显高于被攻击者;偏好测验中被试对攻击者的偏好率明显高于被攻击者,从而证明了攻击性行为内隐与外显社会认知上存在显著的实验性分离,人类的攻击性具内隐性。朱婵媚,宫火良(2006)等[15]在词干补笔和偏好判断的基础上采用偏好组词的方法对未成年人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未成年人身上存在明显的内隐攻击性。

2.4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方法是主试向被试提供一些模糊、不确定的测验刺激,要求被试在宽松的情境下,自由地做出某种反应然后主试根据被试的反应结果推测判定被试的深层心理特征的测验方法,通常使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语句完成测验、绘画测验、班达完形测验和情境对话测验等等。

高桦用图片投射测验,考察了在押罪犯的攻击性内隐心理特征,结果发现在押犯与常人的攻击性在内隐心理状态下表现相近,不具有显著差异,从而得出罪犯产生攻击性犯罪行为是由于对攻击性冲动的管理、控制无效而造成的,并非罪犯与常人在心理深层上存在着攻击性差异的结果[16]。

2.5情境测验

情境测验是指实验者有目的地制造一种情境,观察被试在这种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将情境测验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时,是通过选择或创设某个恰当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被试可完全或很大程度上放弃对自己行为的某方面的意识监控,从而让被试的相应社会认知特点在这种情境中自然而然表露出来。

高桦在对常规的情境测验进行改造的基础上用情境测验的方法考察了人在受挫情境下的直接攻击、间接攻击、自责、移情、压抑等五种反应方式。结果发现直接攻击在内隐状态下表现突出,在外显状态下较弱[16]。

其它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有联想法、GNAT(Go/NogoAssociationTask;Greenwald,2001)、EAST(ExtrinsicAffectiveSimonTask,De-Houwer,2001)等,这些方法被统合到内隐联想测验中,他们是对Greenwald最初提示的IAT的继承和发展。

3.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人类的攻击性虽然还没有成熟及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但这一领域已逐渐受到重视,且已有众多研究用不同的内隐测量方法和研究材料对人类攻击性加

以研究,并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攻击性确实具有内隐特征,并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来。但是,这一研究领域仍存在许多争议,如许多测量方法的信度、效度问题(IAT的重测信度在.60以上,而各种启动程序的重测信度不到.50,其他测量方法的重测信度也不是很理想)[17];各种间接测量方法的测量机制有所不同,他们之间的会聚效度不明确,且缺乏此类研究等问题。存在争议并不意味着缺乏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正是这些争议和不确定性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未来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做简要展望:

3.1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预测效度不确定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预测效度,即内隐攻击性认知与实际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目前并没有研究探讨攻击性的内隐社会认知在多大程度上能预测实际的攻击性行为,与传统的外显测量的预测效度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对之探讨,这也是今后研究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

在其他研究领域,早期的研究没有发现IAT结果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近来的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情况下IAT结果与人的行为是一致的,IAT更能预期不受控制或很少受控制的自主的行为[17]。Banse等发现IAT能更好地预期微妙的害羞行为,而外显方法的测量结果能更好地预期可以控制的害羞行为;Phelps等人的实验说明被试对不认识的白人和黑人的态度与IAT结果相关较高;Mary等发现与自我报告的态度相比IAT测量的态度与行为有更强的联系;Greenwald等发现自我评价IAT结果能够预期被试实验操作的成功或失败,而外显的自我评价方法却不能预期。总之,作为用来测量内隐态度的IAT,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期,而且能够预期的是人的微妙的、难以控制的行为。SonHingetal.(2002)发现词干补笔测量的内隐种族偏见比外显报告的种族态度更能预测实际行为。

3.2不同研究方法间的会聚效度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启动测量与内隐联想测验(IAT)间的相关,以及有没有一种最好的、最可靠的研究方法,还是每一种研究方法测量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回答。

3.3关于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报告个体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与大多数理论及现实不相符。我们知道,在外显攻击性认知或攻击性行为中,男性更倾向于身体攻击,女性更倾向于人际关系排斥,谁更倾向于语言攻击则存在争议。已有研究的研究材料为攻击性词汇或攻击性图片,但体现的攻击性类型均为身体攻击。当刺激材料没有细分为各种攻击类型,人类内隐攻击性没有性别差异反映的也许只是总体上没有差异。

3.4干预措施

既然有许多研究证明人类的攻击性具有内隐性,这种内隐社会认知影响其对行为的知觉、判断过程,并影响其行为,我们能不能及如何对内隐攻击性进行干预?目前并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个体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仍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期为预测、预防和控制人类攻击性行为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DollardJ.FrustrationandAggression.NewHaven,CT:YaleUniversityPress,1939.

[2]Baron.HumanAggression.NewYork:Plenum,1994.

[3]Anderson&Bushman.HumanAggression.AnnualReviewofPsychology,2002.

[4]BechP.MeasurementsbyobservationsandActivitiesinclinicalsituations.CriminalBehaviorand

(上接第58页)

[2]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1,33(4):338 ̄343。

[3]付梅.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05。

[4]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7(1):37 ̄40。

[5]张志杰,黄希庭,崔丽弦.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满意度:递增效度的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42 ̄45。

[6]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学习满意度:中介作用分析.心理科学,2005,28(03):566 ̄568。

[7]兰玉娟,雷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社会心理科学,2006,21(03):85 ̄89。

mentalhealth,1994,4(2):290 ̄302.

[5]AllenB,PotkayA.Onthearbitrarydistinc-tionbetweenstatesandtrait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1,41(9):916 ̄928.

[6]AnthonyG.Greenwald,Banaji,MR,Im-plicitSocialCognition:Attitudes,self-esteem,andstereotypes.PsychologicalReview,1995,102,4 ̄27.[7]ShuiumAndrewChen,杨治良等.“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6,(2):75 ̄79。

[8]徐大真,杨治良.内隐社会认知中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100 ̄103。

[9]EricUhlmann&JanSwanson.,Exposuretoviolentvideogamesincreasesautomaticaggressive-ness,Journalofadolescent,2004,27:41 ̄52.

[10]Anderson,C.A.,Benjamin,A.J.,Bartholow,BD.(1998).Doesthefunpullthetrigger?Automaticprimingeffectsofweaponpicturesandweaponnames.Psycho.Sci.,9,308 ̄314.

[11]AnthonyG.Greenwald,DebbieE.McGhee,JordanL.K.Schwartz,MeasuringIndividualDiffer-encesinImplicitCognition-TheImplicitAssociationTes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8,74,6,1464 ̄1480.

[12]EricUhlmann&JanSwanson.,Exposuretoviolentvideogamesincreasesautomaticaggressive-ness,Journalofadolescent,2004,27:41 ̄52.

[13]戴春林,杨治良等,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5,28(1):96 ̄98。

[14]张东宁,王有智,IAT测验对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应用研究,心理学探新,2005,25(4):74 ̄77。

[15]朱婵媚,宫火良等,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心理学探新,2006,29(2):48 ̄50。

[16]高桦,内隐社会认知:攻击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1998届博士论文。

[17]Fazio,R.H.,&Olson,M.A.(2003).Im-plicitmeasuresinsocialcognitionresearch:Theirmeaninganduses,AnnualReviewofPsychology,54,297 ̄327.

AComprehensiveReviewonAggression

inImplicitSocialCognition

LiJinpingZhangWei

(Departmentofpsychology,SouthChina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

Abstract:Researchesontheimplicitstructureofag-gressionisderivedfromthetheoryandresearchesofimplicitsocialcognition.Implicitsocialcognitionisthephenomenawhichone-selfcan’treportandintro-specttheexperiencesinthepast,buttheseexperiencesinfluencehisorherjudgmentandbehaviorimplicitly.InthispaperIwanttointroducesomeconceptions,suchasaggressionandimplicitsocialcognitionandautomaticaggression.Also,therearetheimplicitmea-suresandresearchesinthispaper.Finally,Iwilllookforwardtothisfieldinsomerespects.

Keywords:aggression;implicitsocialcognition;so-cialcognition

!!!!!!!!!!!!!!!!!!!!!!!!!!!!!!!!!!!!!!!!!!!!!!!!!!!!!!!!!!!!!!!!!!!!!!!!!!!!!!!!!!!!!!!!!!!!!!!!!!!!!!!!!!!!!!!!!!!!!!!!!!!!!!!!!!!!!!!!!!!!!!!!!!!!!!!!!!!!!!!!!!!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 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

人格特质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3210225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469)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王登峰,E 2mail :wd feng @https://www.sodocs.net/doc/015474985.html, ;周帆,E 2mail :zhou fan @https://www.sodocs.net/doc/015474985.html, 人格特质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关系 3 周 帆 王登峰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 自尊被认为与人格特质存在紧密的联系。近年来社会认知研究领域发现,在“外显自尊”以外,个体还存在一个“内隐自尊”结构。由于中国人格结构与西方“大五”人格结构存在系统性的差异,本研究试图考察在中国文化下个体的人格特质与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外显自尊主要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指向”的人格特点关系紧密;内隐自尊作为一个独立于外显自尊的内隐态度结构,与各个人格特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键词 “大七”人格结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 ),内隐/外显自尊。分类号 B848 1 前言 自尊一直以来是人格、社会和临床心理学家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最早对自尊的关注可能是 Freud 提出的“Narcissism ”(自恋)这个概念,虽然心理学家对自尊的界定和测量方法存在一些争议,但一般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包括自我价值、重要性和能力等几个方面[1]。个体的自尊水平是相对稳定的,这一点与人格特质相似。而且自尊与一些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相关。随着“大五”人格理论逐渐在西方人格研究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共识,对自尊和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逐渐集中在“大 五”人格模型(Five -Factor M odel ,FFM )下进行。例如R obins 等[2]通过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自尊水平与情绪稳定性(Em otional stability )高相关,与外向性(Extroversion )和公正严谨性(C onscientiousness )存在 中等程度的相关;与愉悦性(Agreeableness )和开放性(Openness )存在较低的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格与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由于中西方的人格结构存在系统性的差异[3],本研究将使用完整的测量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工具-—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 )[4,5]来探讨人格特质与自尊水平的关系。王登峰等通过系统的人格结构研究发现,与西方人格理论的研究结果不同,中国人的人格是由七个因素构成的,分别是“外向性”、“善良”、“行 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世态 度”[5]。由于中国人人格结构和各个因素的内容与 西方“大五”人格结构[6]及其它西方人格概念[7]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不能根据“大五”人格研究的结果来预测中国文化下个体的人格特质与自尊水平的关系模式。 另外,当前西方自尊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两种自尊结构的假说[8],认为个体的自尊包括外显自尊(explicit self -esteem )和内隐自尊(im plicit self -es 2teem ):前者指通过传统的自陈量表方法测查得到的 个体自尊水平,后者是使用一些间接测量技术得到的“自动激活的”、“意识控制之外”的自我评价倾向[8,9]。内隐的自我偏好效应被证明在多个文化下都是存在的[10],国内学者在实验中也得到相似的 “内隐自尊效应”[11]。对内隐自尊的研究热潮开始 于一系列新的间接测量方法的提出,这些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各种评价启动实验、偏好实验等,其中以内隐联结测验(Im plicit Ass ociation T est ,I AT )的运用最为广泛。内隐联结测验是G reenwald 和Banaji 等[8]提出的、以反应时为指标的词汇分类任务,在实验中被试对呈现的概念类词和属性类词根据要求做出分类反应并被记录下被试的反应时(另外存在I AT 的变式,例如,一种变式是加入反应窗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另一种变式是要求被试仅对呈现的符合分类的词做反应,不符合不做反应,这样根据信  心 理 学 报 2005,37(1):100~105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100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9期) Total No .279 收稿日期:2011—11—12 作者简介:毛文娟(1985—),女,四川自贡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高淳海(1987—),男,吉林延吉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成(1963—),男,四川达县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毛文娟,高淳海,郭 成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要:刻板印象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刻板印象是存在的,而刻板印象中比较集中的焦点是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不同研究者对性别刻板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性别刻板印象的主要测量方法、 四个研究内容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未来努力的方向。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综述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02—02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刻板印象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信念或 想法。[1] 刻板印象往往不以客观经验为依据,而是 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定看法和观念,是与性别角色有关的刻板化认知。它是社会生活中为人们 广泛接受的对男性和女性的固定看法。这种固定看法会影响人们看待男性或女性的观点,并由此而产生偏见。 一、性别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 目前对刻板印象的测量主要还是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来考察。直接测验的方法诸如自由反应法、 Gadener 法、Bighham 法等。间接测验的方法有词汇决定测验、认知干涉测验、内隐联想测验等。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是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这两种方法。 (一)内隐联想测验(IAT ) Greenwald 等提出了内隐联想测验。[2]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反应时为 指标, 通过评估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来间接地测量被试的内隐态度。由于IAT 效度较高、 容易重复测量、容易施测、设计巧妙,越来越受到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青睐。 (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SEB ) 刻板解释偏差测量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新的测量方法。SEB 是个体内隐态度的指标,把归因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人的内隐态度。SEB 是刻板印象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内隐地发生作用、施加影响的结果。SEB 作为反映人的态度的指标,其实验在操作 上引进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贴近现实、自然激发个体的内隐态度等特点,弥补了目前IAT 同类 测量方法的缺憾。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内容 (一)性别刻板印象的角色行为维度 角色行为维度在研究中常常出现, 对于男性和女性不同角色的行为,人们会出现对其性别的偏见,男性常常认为是一家之主,女性则往往和贤妻良母联系。Broverman 和Rosenkrantz 等人对性别偏见的研究中定义了男女性相联系的特质,男性比女性更 具有的特质如能力和理性;相反,女性则是热情和善于表达情感。 [3]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职业维度 性别刻板印象的职业维度考察普遍的结论是人们都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并且男性的刻板化程 度显著高于女性。[4] Harris 和Satter 的研究证明了这 种现象。[5] 而Riley 用自由反应式的方法测量, 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男孩与女孩对不同职业的选择有 显著的不同。[6] 不同的性别特征对职业的期望也不 2 01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黄霞妮 摘要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许多学者对内隐态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测量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上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常用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有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 T)、ST-IA T、SC-IA T、AST、EAST以及Go/No-go联想测验(GNAT),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方法有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rie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BIA T)和SA-IA T。文章对以上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虽然各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对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字内隐态度内隐联想测验Go/No-go联想测验简式内隐联想测验 1前言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反应了一个人内部的心理特征,对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根据态度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研究者把内隐态度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1998)等人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材料的基础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即过去经验痕迹虽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内隐态度概念,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的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1]。在此基础上,Wilson和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2]。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间接测量的方法被借鉴到社会认知领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在其之后,很多学者对其又进行了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式,如GNAT、ST-IAT、SC-IAT、SA-IA T以及BIAT。这些变式继承了内隐联想测验的一些优点,克服了内隐联想测验的部分缺点,为内隐态度某些内隐成分的测量隐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测量方法。同时,这些变式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2内隐联想测验 Greenwald所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可能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测量方法。我们以Greenwald关于内隐联结测试的文章中所提出的“Flower一InsectIAT”为例,对其程序做简要介绍。该实验设计呈现出内隐联结测试的典型特征,此后的研究大都遵循该程序。实验中通过计算机分别呈现花的名字(Rose,Tulip,Marigold)、昆虫的名字(Bee,Wasp,Horsefiy)、积极词汇(Peaee,Freedom,love)和消极词汇(Rotten,Filth,Siekness),研究者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进行分类,并按照实验要求按键做出反应。实验中主要考察被试在两个联合任务中的反应。在联合任务1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杨亚平1,王沛2 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E-mail:yaping.yang@https://www.sodocs.net/doc/015474985.html, 摘要: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本文对刻板印象研究的理论进展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刻板印象,理论模型,研究方法 1.引言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1]。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2.刻板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的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表征模型以及刻板印象的功效模型,下面从各模型理论进展的做一概述。 2.1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其研究进展的趋势是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关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较具代表性的有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近年来又有人对以上两种理论加以整合,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2.1.1 社会认同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因此又被称为CIC理论)。 首先是分类,分类不仅帮助我们将众多的人简单化,而且也界定了某类人是怎样的。如果知道了某人属于某个类别,然后就可以推论出许多关于他的信息。同样,通过了解自己所属类别可以更好地发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可见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的直接结果。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1985年Graf 和Schater 利用记忆测验,以能否有意识回忆为标准,正式提出“内隐记忆”一词。而1924年心理学家William M cDougall 在“Outline of psychology ”中最早使用“内隐的”(implicit )和“外显的”(explicit )这对术语来描述不同记忆形 式。只是在当时并未引起记忆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也未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1]。1968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rington 和Weiskrantz 在对遗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就发现了“内隐记忆”的现象:他们用Korsakoff 综合症和额叶切除后的患者作为健忘症被试,以无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发现健忘组被试不能有意识地提取已学过的单词,但仍然保存着关于这些单词的记忆痕迹,这些单词的痕迹可用补笔等测验间接测出。这就激发了人们对正 常被试无意识的,无察觉的记忆现象的研究兴趣,并找到了理解人类记忆本质的全新途径。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Schacter,1985 )[2]。 1.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1任务分离范式 任务分离范式是由心理学家Tulving (1983年)提出来。他是指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通过改变测验 指导语,造成两种记忆任务(间接测验与直接测验),再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加工过程的分离。 在研究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实验性分离有可能只是任务外部形式上或内部心理操作上的分离,而不是深层加工过程的分离(M erikle,P.M .,1991)。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对此范式进行了一些改进。M erikle 和Keingold (1991)将匹配比较法运用于内隐记忆研究中,将间接测验表现出的比相应直接测 验更高的感受性作为内隐记忆存在的判定标准。杨治良等(1994)也使用匹配比较法对汉字内隐记忆 进行了研究。匹配比较法就是将直接测量任务和间接测量任务在形式上和心理操作上匹配起来,使他们只存在指导语上的差别。这时若出现实验分离,就有可能是深层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不是任务差异所引起。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彭莉 作者简介:彭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长沙,410205。 摘 要: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 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记忆 启发 社会心理科学第24卷总第101期2009年第1期总第003页 ·理论研究·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认知偏差的定义、成因和特征,梳理了有关认知偏差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认知偏差;行为金融;有限理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偏差对经济行为个体的经济决策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并经常扮演核心的角色。行为金融学则认为,由于金融决策更具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投资者的认知性偏差可能更具显著性,所以研究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很有意义。认知偏差的研究和发现为解释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市场异象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认知偏差与金融市场的异象 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结果就涌现出不少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统计异象,在股票收益的历史可预测性方而,按照弱有效市场的观点,投资者无法利用历史价格信息来构造投资策略获得超额利润(按照资产定价模型进行风险调整以后的收益)。从1980年开始,有很多研究发现股票收益是可预测的证据。例如,De Bondt和Thaler(1985)发现股票长期的历史累计收益与未来的长期股票收益负相关。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长期反转”。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显示股票中期的历史统计收益与未来的中期股票收益正相关,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也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中期惯性”。面对传统金融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行为金融学从心理学的角度,从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认知偏差的出发,为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做出了重大贡献。 2.认知偏差的定义与分类 把心理研究应用到投资决策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Slovic首次在论文中论证了心理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再到De Bondt和Thaler正式揭开行为金融学发展的序幕,认知偏差研究的发展经历了缓慢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许多金融学领域的学者(如:Roben Shiller,Richard Thaler.Meir Statman,Hersh Shefrin及De Bondt 等)结合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决策的研究结果,在认知偏差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知偏差概念作为行为金融学的核心范畴,起源于认知心理学。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解析,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具有局限性,个体的判断和决策因此都会产生偏差(Tversky和Kahne-man,1974)。这种认识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相吻合,即自然选择的结果逐步将人们退化成一种依赖有限理性的决策方式来替代理性决策过程的思维主体,并据此来节约思维成本《Si-mon,1955)。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可以看成是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因此,认知偏差,可以按照认知进行的四个环节中出现的顺序进行分类,即信息识别——信息编辑——信息输出——信息反馈。王宁,茅宁(2005)按认知的信息处理过程将国内外文献中常见的26种认知偏差按照人类信息处理的过程分成分类如下:1)信息识别阶段偏差:易得性偏误,代表性偏差,文化和社会认知,小数字定理,认知失调,从众心理,过度反应,搜寻成本。2)信息编辑阶段偏差:框架依赖,保守性偏差,模糊趋避,无关效果,神奇式思考,准神奇式思考,锚定和调整。3)信息评价阶段偏差:过度自信,后见之明,原赋效果,确定效果,反射效果,后悔厌恶,归因偏差,人性好赌,损失厌恶,宿钱效应,处置效应。李心丹(2003)针对中国股市的特点提出政策依赖性偏差。 3.认知偏差的理论研究 在对认知偏差的研究基础上诞生出一些重要的行为金融模型,对解释金融市场的异象提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991年正式问世),以探讨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其研究任务即研究人脑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各区及全脑如何调用以实现自身的认知活动。认知神经科学本身只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来研究人类的心智。认知心理学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经历了大概四个研究阶段,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是第四个阶段,也是目前比较受追捧的研究范式。目前的阶段,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解读大脑认知的功能,探讨心智和大脑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与机制,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就是探索人类智能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什么人类会成为智慧生物,人类的心智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从基础科学到转换科学 1. 基础研究—大脑与心智的关系 认知神经科学家不会轻易相信身心二元论,相反,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对人类心智的基本认识就是“功能起源于结构”,“没有无生理基础的心理活动”。因此,研究者的基本任务就是找到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的基本关系,这个是最基础的。因此,可以把基础类的研究划分: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探索心智与大脑的技术与方法。

1)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大脑信息处理过程被看作不同的阶段,从感觉,知觉,到注意,记忆,情绪动机,思维决策,意识和自由意志等等。人多研究者都始于对某个信息加工过程的专研,希望能找到通往心智与大脑关系的钥匙。 2)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的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更加基础,研究的层次可大可小。精细的话可以达到细胞分子水平,谈到基因与上述心智过程的关系;宏大的话可以讨论文化对大脑和心智过程的塑造。最近,一个比较有趣的研究探讨了农业生产方式对心理过程的影响,这个研究也应用了很多认知心理学的范式, 3)探索心智与大脑关系的方法:基础研究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方法上创新,推动上述研究话题的发展。目前已近于应用的探测人脑状态的方法有:对大脑状态进行客观观察的技术, 其根本的逻辑是找相关(如单神经元细胞活动记录、EEG/ERP 脑电记录、 MRI/fMRI 大脑核磁成像与大脑功能核磁成像、MEG 大脑磁活动记录、fNIR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Pupil size 瞳孔变 化测量等);对大脑状态进行操控,以寻找大脑活动和心理行为 过程的关系,本质是找因果(如TMS 经颅磁刺激、tDCS/tACS/tRNS 经颅电刺激等)。 2.应用性研究或转换科学—服务于现实 1)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是为了发现心智的功能和结构以及它们与大脑的关系,而临床研究就是为了研究部分人的心智发生失常,能否在掌握心智的规律后,通过特定的手段进行干预。认知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_胡志海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 胡志海 (黄山学院教育系,黄山,24504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 )和刻板解释偏差(SEB )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内隐研究。发现被试整体在两次实验中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内隐刻板印象,女大学生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对其行为归因已形成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 是一种测量内隐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刻板解释偏差 内隐社会认知 1 引言 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迅猛进展,研 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使得人们能以新的视角对刻板印象进行考察。人们日益认识到: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不仅体现在外显过程上,而且还表现在内隐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中。刻板印象同样也有一个内隐成分,有时个体并未意识到自身存在着这样的刻板印象,但相应的社会类别联想却已被自动激活。如Trope (1991)认为,刻板印象影响着社会推理过程中的认同加工,它导致人们对同样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假设和结论,而且这种推理是自动进行的[1]。Devine (1989)发现:只要一遇到刻板印象,群体成员就会自动激活相应的刻板化加工[2]。因此认为存在着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是指调节某一社会类别成员的属性的不能内省辨别(或不能准确辨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Greenw ald &Banaji , 1995)[3] 。 内隐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无意识成分是否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前人相关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影响了个体对相应群体成员的各种判断,如对模糊行为的解释、成败归因、与职业 有关的决定等[4-6] 。本研究主要针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常将性别与多种个人属性联系起来(如个性特征、角色、职业等),如将男性与强壮、自信、竞争 等相联,将女性与温柔、依赖、顺从等相联[7] 。这种刻板印象常与职业定位、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如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时常遭遇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则试图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在观念上是否也存在性别偏见,尤其是女大学生们是否存在着自我设置的主观障碍。这对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很有现 实意义。具体研究主要围绕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 印象展开,即他们是否对男女两性存在不同的职业定位,在进行社会认知时是否会在无意识上受到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所左右,有无刻板化加工的现象。 在各类内隐研究方法中,内隐联想测验(IAT )由于其良好的心理计量学特征,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用于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之中。但内隐联想测验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可见的IAT 研究多采用个别施测方式,完成一次实验不仅耗时较长而且易受一些无关因素干扰;另一方面,IAT 的实验情景过于单纯,其结果与被试的社会认知未必都有密切的关联。而以刻板解释偏差(SEB )为指标的内隐态度测量方法则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它是基于Hastie (1984)提出的观点:个体在面对与自己期望值不一致的情境时,会做出更多的解释行为(归因行为),以使不一致得到合理化解释。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刻板印象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发生内隐作用[8]。在实际研究中根据被试对问题的不同归因来计算SEB 值。SEB 的问卷编制较为复杂,但施测却较方便,所得结果的社会内 涵也较IAT 丰富[9] 。目前国内有关SEB 的实验还极为少见,本研究同时采用IA T 与SEB ,试图探讨SEB 能否有效揭示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它与IAT 的研究结果可否相互验证。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一 内隐联想测验(IAT )2.1.1 被试 随机抽取黄山学院一年级本科生54人,其中男女各半,年龄在17~19周岁之间。2.1.2 仪器 奔腾四系列微机2.1.3 材料 本研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来获得内隐效应。 通讯作者:胡志海。E -mail :hz hls @h s u .edu .cn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sk226)。1122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5):1122-1125

内隐自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内隐自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内隐自尊研究应用的重要性 内隐自尊的概念一经Greenwald等人提出,便受到国内外心理学者的共同关注,成为了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内隐自尊是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表现出的一种无法通过内隐察觉的态度。它的研究拓宽了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对于揭示无意识成分在自我心理中的作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一个重大的启示。所以,加强内隐自尊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研究,使其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是内隐自尊研究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2.内隐自尊在主要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关于内隐自尊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内隐自尊的稳定性、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内隐自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以及内隐自尊的ERP 研究等。而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刚刚开展,但已显示出潜在的研究空间与价值。主要是内隐自尊形成过程的研究、内隐自尊对个体影响的研究、内隐自尊与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对内隐自尊的应用性研究做简要的回顾。 2.1内隐自尊的形成过程研究 由于内隐自尊是在大量经验累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潜意识的自动化的整体性自我评价, 因而是难以改变的, 只有通过新经验的累积而发生渐变〔‘2 ] 。一项跨文化实证研究〔’3 ] 发现, 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个体移居到个人主义的文化区域时, 其外显自尊随着其接受当地的文化规范就已改变, 并与当地居民一样有偏高现象。而内隐自尊在短期内却难以改变。这表明, 内隐自尊就长期来说是比外显自尊更为稳定的建构。原因可能是外显自尊的形成来自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 人们会按照外在的文化规范建构出新的自我评价, 因而外显自尊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而内隐自尊似乎是较为长期稳定的个人特质。双重态度(d u al a ttitu d e )模式[ ‘4 ] 认为, 当新的态度形成时, 旧的态度并未消失, 而是被新态度压制在内隐层次里。当个体认知资源不足或因某些原因无法提取外显态度时, 原本熟悉的内隐态度会再度主宰个体的评价反应。因此当个体到一个新的文化区域时, 虽然产生了新的自我评价(外显自尊) ,但原有的自我评价仍会留在内隐层次而难以消失(内隐自尊)在最近的一个研究〔‘5 1里, 研究者操纵外显自尊的测验速度或认知负荷量, 结果发现, 在高时间压力下或高认知负荷量下的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二者呈现出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这个结果支持了内隐自尊是自动化的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的假设。总之, 内隐自尊是一个存在的建构, 它和外显自薄一起构成了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评价或态度。区别在于, 外显自尊更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表现出不稳定性或脆弱性; 内隐自尊是根据过去长久的生活经验形成的, 是通过潜意识的、自动化的过程而对自己所做的评价, 是难以改变的。 2.2内隐自尊对个体影响的研究 对外显自尊的研究显示, 外显自尊与各种反馈条件会产生交互作用, 影响个体的正向自尊需要的表现和应对策略。低外显自尊者在受到负向评价或失败的威胁与挑战时, 偏向于在低难度任务上进行自我设限(过一场n 山。pplng ) , 以免在简单任务都做不好的情况下受到更差的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自我保护(义任一pr o tecti on ); 而高外显自尊者偏向于在高难度任务上进行自我设限, 这是为了保留万一任务失败后自我提升(义挂‘enh an ce m 面t )的可能或提高其侥幸成功的价值,其目的是为了超越自我评价, 向更高的标准迈进。另外, 低自尊者偏好选择受到过负反馈的任务, 这可能是由于低自尊者试图弥补在负反馈任务中曾经经历过 的失败, 以自我保护; 而高自尊者偏好选择受到过正反馈的任务, 这可能是由于高自尊者试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国外有关内隐自尊的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5):551~55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国外有关内隐自尊的研究 张镇 (河北医科大学沧州分校,沧州 061000) 摘要作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一部分,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识别。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Greenwald与Banaji将内隐自尊概括为三种形式: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如角色扮演、单纯所有权现象及小群体效应;原生内隐自尊,例如社会交往中的相似-吸引现象、劝说中的认知反应、选择决策的扩散效应、姓名字母偏爱效应;二级内隐自尊,如自我积极性、内隐的合群与排斥及替代性自尊。.关键词内隐自尊,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原生内隐自尊,二级内隐自尊。 分类号 B849:C91 1 概述 社会认知的研究证实,态度可以在的无意识的水平上产生与运作,即不需要意识的努力,不需要耗用认知资源。在对诸多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人们对自我的态度以及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物的评价往往具有明显的积极性,尽管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往往把这种对自我无意识的积极评价的倾向投射到与自己有关的人、群体或事物上,这就是内隐自尊现象。有关自我积极性与自我评价的研究也显示,大部分个体针对自己往往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倾向。 内隐自尊实际上是针对主体自我的一种态度,由于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不断重视和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使得近几年内隐自尊问题在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受到关注。Greenwald与 Banaji(1995)[1]将内隐自尊定义为: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分离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通过整合社会与认知心理学多年的研究成果,Greenwald与 Banaji划分了从三种不同角度通过观察与实验研究获取的内隐自尊效应: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原生内隐自尊;二级内隐自尊。 2 实验控制条件下的内隐自尊 这种内隐自尊效应是在实验或半实验条件下,将刺激客体人为地与自我建立联系,以获取内隐性自我评价的积极效应。实验条件下的内隐自尊主要有以下三类。 2.1角色扮演效应(Effect of role playing) 研究者在实验条件下,有意诱导被试持有两种对立观点中的一种,使被试成为某一立场观点的维护者,而同时也让控制组被试了解这两种对立观点。在实验后的一段时间里,结果发现,实验组被试对自己曾经持有的观点给予更高的评价,这被称作劝说中的角色扮演效应。研究还发现,无论被试在争论中自主的选择角色,还是被动接受所分配的角色任务,都表现出对所持观点及相关事物的积极评价。Greenwald[2]等人从内隐自尊的角度做出的解释是:首先,被试对所分配的任务的接受,使得被强加的观点与自我之间产生了关联性;其次,可能是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泛化到对自己所持立场的评价上。 2.2单纯所有权(Mere ownership) 在Feys(1991)[3]等人进行的一项实验中,要求被试参与一项计算机游戏。首先,要求被试学会将计算机呈现的四尊圣像与另外的四尊圣像进行区分。其中的四尊在计算机游戏中代表被试一方,而另外四尊 收稿日期:2002-08-15 通讯方式:E-mail: zhangz74@https://www.sodocs.net/doc/015474985.html,; zhangzhen110@https://www.sodocs.net/doc/015474985.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