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贸易理论演变

国际贸易理论演变

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学习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员了解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
【学习安排】4学时
【学习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涉及的主要研究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国际贸易的起因、模式和影响。起因重点在于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模式主要在于阐述国际贸易格局的决定问题,影响则着重说明贸易利益的来源、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以及国际贸易对贸易国国内收入分配影响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18世纪,至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以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论”为开端。二百多年来,国际贸易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和大卫?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第二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代表理论是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第三阶段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这些理论致力于从某个角度对国际贸易新现象进行解释,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论、人力资本论、需求偏好理论等;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以克鲁格曼等人的“新贸易理论”研究为最具代表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生贸易理论、基于制度因素与空间因素研究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出现,反映了贸易理论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一、内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的重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一)理论的提出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产业内的贸易发展尤为迅速。但在传统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中,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着不同的基础,对于规模恒定的均衡模型而言,国际贸易的优势来自外生比较优势,而国内贸易在没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可以因纯消费者与纯生产者的两分而产生。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如果国与国之间存在外生比较优势,则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必定会产生, 20世纪60-80年代以来, P.Krugman等人从工业化国家内部的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Grossman与Heloman等人从产业的内部演进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深化与发展。但这些理论依然建基于传统的新古典综合派经济理论基础上,从根本上说,对在当外生比较优势没有变化时,一个原先未介入国际贸易的经济为何参与国际贸易,又如何参与国际贸易,这些理论依然没有作出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r)、杨小凯(Yang)、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为代表的学者,用现代数学工具和超边际分析方法建立模型,重新阐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

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开创了新兴
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将各种关于贸易理论研究的新思想,如交易费用研究、产权研究、新贸易理论研究、新内生增长理论研究、演化经济学研究、信息经济学研究、对策论研究等整合为一个新的理论学派。同时,新兴古典经济学反对新古典贸易理论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分割开来的做法,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框架,内生地解释所有国际贸易现象如经济发展问题、贸易问题、企业的出现及其内部组织、制度问题及经济周期问题等。
(二)理论的内容
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统一出发,以专业化与分工为基础,引进外生交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市场组织与层系等参数,可以使得贸易在经济中的产生内生化,并由此形式化贸易的发展历程,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基础,以解释在当外生比较优势没有变化时,一个原先未介入国际贸易的经济如何参与国际贸易,使得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具有统一的基础。
在新理论中,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统一的。即由于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而使贸易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交易效率极低,其均衡是每个人的自给自足,因此既无国内贸易又无国际贸易。后来由于交易效率的改进,则在各国内部分工,形成大量的地区性市场,随着交易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逐渐提高,交易范围逐渐从地区市场扩展到全国性市场。这时只有国内贸易,而不存在国际贸易,其原因在于同一国内部的贸易比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交易效率要高得多,随着交易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提高,市场最终突破一国范围,这时国际贸易出现,形成世界范围的市场。这样,就实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内生化。
也就是说,从分工的基础和贸易产生的原因来看,传统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是规模报酬递增,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则是分工、专业化和交易效率。
(三)对理论的评价
总体看来,与传统的贸易理论相比,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创新优势体现在:
1.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内生动态比较优势模型
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不仅将贸易原因内生化,还同时考察了分工演变的不同侧面,将产品种类、商业化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一国卷入贸易的程度、经济结构、收入分配、贸易政策等问题同时在模型中给出解释,把内生性贯彻到底。同时,模型中的内生比较利益会随分工的发展而不断被创造和增进,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模型是动态优势模型。

2.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
新兴古
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贸易的原因和基础的创造在国内和国际都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理论能够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给出统一的解释并能解释从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的演变。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国内国际统一的“贸易理论”而不只是“国际贸易理论”。
3.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能够整合各种贸易理论的模型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重新阐释了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贸易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中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引入交易费用,对贸易问题进行重新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将各种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的框架下,与以往的贸易理论相比,其解释力和包容性更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存在缺陷,其最重要的缺陷在于贸易模式不确定。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只能说明个人应贸易那些专业化经济较大、交易条件较好的产品,但是哪个人或哪个国家买卖哪种商品是不确定的。“交易费用的大小决定了是否分工及分工水平的高低,但是不能决定如何分工,不能确定哪一国家生产何种产品的分工方式,交易效率的高低无法确定某个国家出口何种产品、进口何种产品的贸易结构。” 这也是以“生而相同”为前提的内生优势理论的一个显著缺陷。
二、贸易理论研究对象的拓展——空间因素研究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运输成本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其开创性的研究使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这两个曾经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融合到一起,成为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先导;作为创始人,他还将新经济地理学融入了主流经济学。此外,克鲁格曼还与几位合作者打通了新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区经济学传统研究之间的通道,并对国际货币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模型的基础:规模经济与垄断力
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学者阐述了如下观点:即使缺乏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也会产生贸易,其中,最清晰有力地阐明了这一革命性新方法的是克鲁格曼。他发表于《国际经济学》杂志题为“收益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的简短论文具有双重意义。该文不仅包含了可用以解释产业间贸易的新贸易理论,而且还孕育了后来的新经济地理学: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区位特征可以放在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中进行严格分析。
他假设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偏好、技术和经济规模。可以对两种情形进行比较:(1)自给自足,由于高昂的运输成本等使得贸易无法进行。(2)自由贸易且无交易成本。对于

第二种情况,可以将经济规模视为两个国家的加总,且全世界生产量和消费量的确定等同于世界上只有一个
国家(大国),因此,商品种类更多。由于国家相同,商品种类应该是自给自足情形下的两倍。每个国家专门生产某些商品,因而采用规模经济固有的固定成本生产函数,但哪些商品在哪里生产无法确定。贸易会占到每个国家GDP的一半,与自给自足情形相比,消费者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商品。尽管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技术和要素比例,贸易仍然会增进福利,因为生产多样化增加了。在克鲁格曼效用函数的假设下,贸易还降低了单位成本,但该模型没有考虑商品在国家间的分配。他还讨论了在劳动力可以流动时两国间的贸易障碍所产生的影响,这是他后来从事“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先导。运用上述简单模型,他认为在没有贸易时,该地区的消费者福利在劳动力最多时达到最大,因此劳动力倾向于向初始时劳动力最多因而产品种类也最多的地区迁移。这种机制产生了一种集聚过程,导致了集中和城市化。
(二)理论的内容
在克鲁格曼分析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模型用以研究规模报酬和垄断竞争对贸易方式的影响。
 1.运输成本和贸易:国内市场效应
推动贸易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是运输成本的下降。但长久以来许多贸易模型并没有考虑运输成本。克鲁格曼的开创性贡献就是将运输成本引入了模型中。这使得他对贸易的精确分析与国内市场效应一致,厂商倾向于集中在大市场周围,这解释了为什么偏好与贸易方式有关,一国倾向于出口在国内有较大市场的商品。国内市场效应非常易于理解:在收益与运输成本同时增加的情况下,厂商具有将生产集中于最大市场周围的激励。生产集中在同一地方就有可能出现规模经济;而产地靠近最大市场可使运输成本最低。国内市场效应从需求方面解释了一国在生产某种特定商品方面为什么具有优势。由于较大规模经济中的商品价格和运输费用较低,工人的福利会更好。
2.新贸易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克鲁格曼发表于1979年和1980年的论文表明,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假设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统计数据所反映的重要贸易方式,可与传统的要素禀赋放在一起加以分析。克鲁格曼等人提出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综合模型,赫尔普曼(Helpman)和克鲁格曼则使其更加一般化。尤其重要的是,新旧贸易理论的融合导致可用实验来预测跨国间贸易方式的差异,为拓展双边贸易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者可以对新理论进行实证评估。
另一个

现象是大量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间的知识密集型产品之间,这些产业通常由跨国公司主导。赫尔普曼分析了这种模式,发展了由跨国公司主导
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间的国际贸易理论,在这里,跨国公司对R&D的固定成本作出反应。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将这些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并加以拓展。该文献全面展现了新贸易理论,并进一步研究了它所涉及的各种问题,目前在这个领域它仍是重要的参考文献。
新贸易理论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贸易政策分析。该理论预示了贸易自由化对贸易方式、生产区位和要素报酬的影响。它还可用于福利分析。然而,现实模型很容易变得太复杂而难以进行计量,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了大量关于标准数据模型的文献。
(三)对理论的评价
新经济地理学以空间因素为研究对象,虽然在贸易理论研究上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但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方法严重依赖数学模型,而这些模型的建模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的地理空间模型应用中已相当成熟;在论证方面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对空间与地理区位中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处理方法过于简单,建模与复杂的现实相去甚远;区域规模的大小界定不够明确,难以在分析区域发展的收敛问题上得出准确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空间因素的纳入,拓展了贸易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视野,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商品贸易无成本的不实际假设,使得产业集聚与空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主流经济学关注的中心。
三、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新新贸易理论
自从克鲁格曼等人在1985年提出新贸易理论以来,在近20年中,国际贸易理论前沿进展甚少。直到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梅里兹(Melitz)根据对国际贸易的现实观察, 在著名的Econometrica杂志发表了“贸易对行业内重新配置和总行业生产率的影响”一文,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也被称为“梅里兹模型”)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形成了以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的新理论,这一理论也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新新贸易理论”。
(一)理论的提出
在研究国际贸易的起因及其影响时,经济学家们大多强调的是比较优势、规模报酬递增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但是却很少关注现实中直接从事贸易的企业。事实上,国际贸易是一种相对稀少的企业行为,出口又高度集中于某些类型的企业。例如,2000年,在美国从事经营活动的550万家企业中,出口企业仅占4%,其中,就价值而言,l%的最大贸易企业占据了美国总贸易价值量的80%以上,而位于前10%的出口商的出口数量就占据了美国出口总

量的96%。
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在一国的进口和出口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研究成果显示,对外贸易企业与那些只服务于国内市场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
差别。通过对不同类型国家和产业的分析,一些学者发现,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通常是那些规模较大、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增长较快、更多地使用技能和资本要素的企业,而且这些差异在出口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Bernard和Jensen(1995)发现,出口商在开始出口之前就拥有生产率优势,这表现为市场优胜劣汰的自选择机制,出口商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这并不是出口的结果,而是因为只有最具生产效率的企业才能够克服进入出口市场产生的固定成本障碍。这种微观经济主体的异质性可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当贸易政策壁垒削减或运输成本下降时,高生产率出口企业生存并且成长,而低生产率非出口企业则有可能停产。企业之间经济活动的重新配置提高了产业内总体生产率水平,并且为贸易利益的来源提供了新的解释。
(二)理论的内容
1.企业异质性的源泉:生产率、产品质量与工人技能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大都将研究重点集中于部门或产业上,而相对忽略了产品和企业之间存在的实质性差异。事实上,就产品而言,即使归为相同的两位数或三位数SITC分类中的商品也有可能是以不同的要素比例生产出来的,就企业来说,单个厂商不仅在其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上,而且在雇佣工人的类型上都有可能与众不同。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或工厂)生产率、产品质量以及工人技能方面的差异,而当前对这种差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自由化对于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上。
贸易自由化可以促使企业“质量”提升,这里的“质量”主要指企业生产率或产品质量。在贸易开放压力下,企业之所以能够提高自身生产率或产品质量,一方面是因为进口竞争部门中的企业为了规避劳动力更加低廉国家的进口商品冲击而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外贸易可以将一国资源从非出口商转向出口商,而大量经验研究显示:出口商比非出口商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出口与产品质量、工厂生产率和工人技能提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更高“质量”的企业通过优胜劣汰进入出口市场并且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它们对于专业技能型工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质量”提升会导致技能溢价的上升。如果说为出口市场生产比

为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生产具有相对更高的技能密集度,那么,不断增长的出口需求将会提高产业内部对技能型工人的相对需求并且导致更大的技能溢价。Verhoogen(2006)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导致出口工厂平均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这又
增加了对更加优秀的技能型工人的需求。而Harrison和Hanson(1999)也发现,在墨西哥,出口商比非出口工厂雇佣更多的白领工人。可见,为了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用于出口,企业需要雇佣更多的技能型工人,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产品质量在不同类型国家的不同出口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正如Schott(2004)指出的那样,如果各国在产品分类中实行完全专业化,那么技能和资本充裕的国家将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更高单位价值的产品,而非技能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则专业化生产和出口低单位价值的产品。如果单位价值的高低能够反映产品质量的差异性,那么,在相同的产品分类中,发达国家将专业化于更高质量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专业化于更低质量产品。这样,当中等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贸易时,它们也会像其他更加发达国家一样提高产品质量。如果说更高质量产品确实需要大量技能型工人的话,那么企业转向更高质量产品生产将有益于技能型工人。需要指出的是,在出口型工厂中,出口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所导致的对于技能型工人持续增长的需求既可以通过雇佣新的、受过更好教育的工人来满足,也可以通过提高每个工厂中现有劳动力的生产率来实现。David Kaplan和Verhoogen(2006)认为第二种方法可能更为有效,因为在出口型工厂中对于技能型工人的更大需求可以转化为在这些工厂中更高的效率工资,而不是每家工厂中白领与蓝领工人的比例变化,效率工资能够真实反映出口工厂中白领工人接受的额外培训或付出的努力。可见,贸易自由化之后,产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效应超出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所强调的产业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产业之间就业的净变化要小于产业内同时出现工作岗位创造与工作岗位消失时就业的总变化。
2.企业内部生产率改进:自选择机制和“出口中学”
当前,大量的经验研究显示: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自选择机制和“出口中学”成为解释这种因果关系的两个重要假说。
首先,沉没成本和企业异质性的存在构成了自选择假说的基础。众所周知,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会产生一定的沉没成本,如市场搜寻、消费者信息的收集、现有商品的适应性改进、国外新的销售网络的建立等等。Clerides e

t al.(1998)认为,拥有较低边际成本的高生产率企业可以从出口生产中获得更加丰厚的总利润。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出口,只有那些收益高的足以抵补沉没成本的企业才愿意出口。可见,只有当企业已经达到某一必要的生产率临界值时,它们才有能力克服进入海外市场
的出口壁垒,这时它们才会考虑出口。因此,高生产率特征在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自选择机制成为企业是否出口的重要作用机制,即沉没成本与异质性生产率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充分有序的市场竞争筛选出优质企业,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最终进入出口市场。事实上,这种自选择很可能是企业一种有意识的决策行为,即为了实现进入出口市场的发展战略,企业有目的地增加投入,提高自身生产率水平。Lopez(2004)指出,目光长远的企业为了成为出口商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投资,而采用和吸收这一技术也需要它们事先具有更高生产率。这无疑导致企业必须在进入出口市场之前提高生产率。因此,在生产率和出口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其次,生产率的提升也有可能是企业进入到出口市场后“出口中学”的结果。国际市场上更加激烈的竞争提高了企业的绩效,从而推动生产率进一步增长。在现实中,学习效应来源于三条途径。首先,与国外竞争对手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为出口企业提供有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改进技术的信息。其次,出口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最后,国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也会促使企业减少X-非效率,推动产品技术创新。Holmes和Schmitz(2001)通过模型证明,由于提高了创新回报,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可以加强创新激励。这里,学习导致了企业商务流程的再造。因此,如果存在着“出口中学”效应,那么企业生产率在进入之后也可能和进入之前一样出现增长。总之,进入出口市场后,竞争加剧、知识积累、技术转移等因素都有助于企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在实证分析中,“出口中学”效应并未得到广泛的支持。一些研究认为,目前只是在一些特殊群体中,才存在显著的学习效应,例如,缺乏经验的出口商,在小国、开放的高度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的出口商或者服务于发达的高工资出口市场的企业。
(三)对理论的评价
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视角均是从国家和产业层面上来解释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格局,以及贸易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新贸易理论在方法和理论,放弃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报酬递减的假设,引入了规模报酬

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从而解释了二战后日益增多的产业内贸易的现象,将贸易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但当代贸易理论的主要局限是,其分析视角是从国家或产业层面入手的,模型中的企业是同质的、无差异的,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中更为微观层面上的许多现象,比如同一产业内为什么有的企业从事出口,而其他
企业却仅仅涉足于国内市场等问题。现实中,同一行业内的企业之间无论是从规模大小、组织结构、产品质量、员工技能以及生产率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一特征被称之为企业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同时,贸易对资源在不同企业间的配置和行业的生产率的变动会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从事国际业务,出口企业较非出口企业表现出更高的生产率,更大的规模等特征,企业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存在必然的关系。因此,传统贸易理论中同质企业的假定并不符合现实,需要放弃企业同质性的假定,从而解释现实中的企业差异化,以及解释贸易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特别是回答为什么生产率高,优质的企业做国际贸易,而生产率较低、实力较弱的企业做国内市场这一问题。
梅里兹首次将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内生到垄断竞争模型中,从而开启了贸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基于异质企业的贸易模型(也被称为梅里兹模型),它运用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动态产业分析方法扩展了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从而成功将企业生产率内生到模型中,将贸易理论研究对象扩展到企业层面,形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新新贸易理论沿用了新贸易理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定,但放松了同质企业的假定,在最初的异质企业模型中,还假定了对称性国家,单一要素投入,但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这些假定被逐渐放松。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思路为:由于企业异质性的存在,贸易会导致市场份额在产业内企业间的重新配置,市场份额向高生产率企业靠近,而那些最低生产率的企业被迫退出,从而提高了行业生产率水平,这一效应在封闭经济中是无法实现的 。
新新贸易理论开启了国际贸易研究新领域,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新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尤其是对新贸易理论的补充,新新贸易理论从异质企业角度提出了贸易所产生的影响;第二,传统贸易理论无一例外的从国家和产业层面研究为什么进行贸易、贸易结构和贸易带来的影响,而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这个微观层面来研究贸易的基本问题,这无疑是巨大的理论突破

;第三,新新贸易理论找到了一条提高生产率的新路径,在不提高单个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情况下,一国仍然可以通过贸易来提高一个产业甚至国家的生产率水平;第四,新新贸易理论也为空间经济学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伟.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5.
2.张红霞,赵丽娜.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
与发展趋势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报 2008,(11):38-42
3.陈飞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6,(3):26-28
4.胡又欣.比较优势理论到新贸易理论发展之浅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1,(5):15-18
5.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9-96
6.刘元春.新贸易理论:缘起及其发展逻辑[J].教学与研究.2004,(4):35-39
7.李群.新贸易理论文献回顾和评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1,(1):21-25
8.鞠建东、林毅夫,王勇.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J].经济学季刊2004,(4).:28-31
9.邓翔 路征.“新新贸易理论”的思想脉络及其发展[J].财经科学.2010(2):16-19
10.陈铭、刘仲英,国际贸易的内生化新体系:新兴古典贸易理论[J]. 经济经纬2006年(4):40-47
11.何光辉 庄雪峰,杨咸月 新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理论及其发展——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01):43-47
12.柴忠东 施慧家新贸易理论“新”在何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剖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 12):36-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