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佛法

佛法

1.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物质再丰富,有再多的钱财也解决不了问题。越有钱,越有权,越有压力,越有烦恼,越有痛苦。(s手机,数码产品,恶循环)

1.有钱也快乐,没有钱也快乐;有权也快乐,没有权也快乐;有家也快乐,没有家也快乐。

2.不懂佛理,没有修行,怎么也是不行的,怎么也是个痛苦。有家也是个烦恼痛苦,没有家也是个烦恼痛苦;有钱也是个烦恼痛苦,没有钱也是个烦恼痛苦。你们看看现在是不是这样。都想赚钱,都想发财,真赚钱了发财了,更不行,烦恼、压力、痛苦更大了。

3.互相不了解,有家的就羡慕没家的,没家的就羡慕有家的。没家也不行,觉得孤独,活的没有意义,还担心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照顾,非常的烦恼痛苦。有家也不行,有家也有很多烦恼压力,有很多不顺心的事,天天吵吵闹闹

4.如果你有修行,你懂得了佛理,懂得了诸法的真理,这样你不会迷惑。到时候你一定能解决问题,能把握住自己,不会动心的,遇到境界的时候能安住心,能把握住自己,能保持稳定,能把自己的心放平。自己的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

5.佛法不是神话,现在有的人把佛法当做神话了,然后把佛法和生活分开。佛不是神。最慈悲、最有智慧的人就是佛

6.学佛修行不是必须在庙里或者在佛堂里。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中也可以学法,可以修行。佛法主要讲的是心。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中会转心,这就是修行。佛法里就讲看破放下。看破不是什么也没有,放下不是什么也不要,看破要看明白诸法的真相和真理,放下是不执着,不牵挂这些事物。放下不是放弃。你真能放下的时候,你什么也不要放弃,一件事也不要放弃,一个人也不要放弃,你样样都可以接待,样样都可以处理。放弃是罪过,是一种恶业;放下是解脱,是一种智慧。

7.

然后就是随喜。真正的随喜,实际上就是一种欢喜。我们可以为他人所做的所有的功德生起欢喜心,这就是随喜。回向我们随时都可以做。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忆念父母众生的恩德。这样我们就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工作中,这样做供养、做布施,这样忏悔,这样修菩提心,菩萨行。这是最究竟、最快速的修行方法,这样我们很快就能解脱,很快就能成就。

8.看破才是真学问,放下才是真本事。看破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不是一切都空了,而是事事都能看得清楚,看得明了,这才是看破。放下是没有恐惧,没有畏惧,不害怕,任何时候都不着急。我们现在要见一个人,心里慌慌张张的,要表达的表达不出来,着急的不得了,这叫没有放下。放下的人特别的威严,对万法无所畏惧,不管对方丑美,学问、地位高低,都不在乎。他真正放下了,“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他还能害怕吗?不可能。

9.闻思修,闻是听闻,思是思惟,修是落实在行动上

11. 她说到后来,大概是触及到伤心的地方,眼眶红了起来。

“你为什么要学佛呢?”我说。她说:“这个人生是苦海,我希望死后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那么,你为什么要每天做早晚功课呢?”我又问。

“因为我自己觉得业障很重,所以必须做功课来忏悔过去的业障。”她非常虔诚地说。

“你有没有想过,除了过去和为未来打算,应该为现在做点什么呢?”她立刻呆住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因为确实在她学佛的过程中,她完全没有想过“现在”这个问题。(我呢!他们了?)

我就告诉她:

好好地对待先生,这是很好的功课!

每天关怀孩子,接送他们上下学,这也是很好的功课!

试着不与人争辩,随顺别人,也是很好的功课!

甚至与孩子一起听热门音乐,使他们感受到母亲的爱,因而安全无畏,也是很好的功课!

菩萨行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讲的就是这些呀!如果我们体验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把自家里的那本经,读通、读熟了,体验真实的佛法就很简单了。

“因为,家里的这一本经和佛堂墙壁上的经是一样深奥、不可思议呀!”

12.生活就是学校

12.你自己一头扎进佛法里出不来,不知道佛法与世间法本无分别,而你却把佛法与世间法对立起来。

一位学佛老人的忏悔

一天下午,师父妙法老和尚刚刚落座,一位头发稀疏灰白的老人就上前跪倒,未经开口已是泪如雨下,泣不成声。经众人劝慰,心情总算平静一些,开始讲述自己的问题——向老和尚请法。他时悲时愤的请法,更像发自内心的由衷忏悔,令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

他说自己一开始带领妻子、儿子和女儿走上学佛之路,很快就戒了一切荤腥,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弘法利生和诵经上面,自认为很精进。学佛前买的新时兴的录放机,一共只看过四五盘录像带,到现在十年了,再没动过。电视除了中央台的新闻,其他文艺节目也基本没看过。学佛给自己全家带来的好处太多了,可以说近十年没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发生,最大的好处是全家再没得过病。在佛友们聚在一起时,自己常讲学佛吃素的好处,对佛充满了信心和恭敬心。

去年,曾有一位大夫对他说道:“你十年不吃肉,身体一定缺乏营养,自己认为没有病,不等于就没病,你如果去医院验一下血,三项指标没有问题,我们也跟你念佛吃素。”

在同修的鼓动下,他花了二十元钱做了三项检查,结果是:Bs: 5.87; Ch: 5.04; Tg:1.08。取化验单时他问化验员:“血液有问题吗?”答:“有问题。这个人今年

近60岁了,血液却是20岁至30岁年龄段的血液,不正常。”他先是楞了一下,随即笑了。当他把结果告诉大家时,说:“按照食肉人的标准,我的血液当然不正常。血液情况年轻化不是好事吗?因为十年不动烟酒荤腥,我的血液得到了净化,我认为这个标准还不算正常,什么时候达到了新生儿年龄段的标准,那才叫正常呢!所以我们吃素就是在净化自己的血液,是返老还童、返朴归真,令今生这个身体少受或不受病苦,让自己有限的人生过的更美好!”

老人在历数自己学佛的种种好处之后,突然,思路一转,眼泪又夺眶而出。他讲述了半月前忽然降临到家里的一场灾难——他心爱的女儿,突然连续两天吃东西就呕吐,去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胃癌,立即开刀手术,说已经扩散,不能切除,为了保命只能让食物改道通过,暂时解决吃饭问题,今后会一天天恶化,最多还有半年时间。这简直就是当头一棍,全家人天天以泪洗面,不知如何是好。大夫说女儿的病是身体摄入的少,支出的多,积劳成疾,超负荷运转造成的。可老居士疑惑地说,《地藏经》上不是讲礼拜地藏形象、念诵《地藏经》的人可以获得“家宅永安”、“延年益寿”、“疾疫不临”、“诸横消灭”、“恶业消灭”等善报,为什么我念了这许多年的《地藏经》和各种经典,现在反而大难临头了呢?他太太说:“如果不学佛,也不会把女儿搭上。”这样一来本不信佛的亲戚邻居更是怪语四起,甚至快要动摇了自己坚定的信仰。他说:“请问师父,我种了什么因才有此恶报啊?”

老和尚双膝盘坐在宽大的太师椅里,微闭双眼,好像一直在聆听。见居士问,缓缓答道:“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决无假话骗人。可为什么你家突然有此大难呢?这要问一下你自己,除了你刚才讲的女儿积劳成疾外,你自己一头扎进佛法里出不来,不知道佛法与世间法本无分别,而你却把佛法与世间法对立起来。一方面你能把佛法积极介绍给他人,令别人闻法受益,甚至使许多人离苦得乐,这很好。可却又把佛法当成绳索,把妻子儿女牢牢地束缚起来,甚至妻子女儿出门用点化妆品,你也会批评一顿,更别说儿子女儿偶尔听听流行音乐什么的,更是犯了你的大忌,大加训斥,严厉批评。如果稍有不服你的批评,你声音会增高八度,暴跳如雷,把自己当成一贯正确的佛教里的法官、护法和卫士,好像天下只有你才是真正的学佛者。听到佛门内一些不如法的事,耿耿于怀,评三说四。虽然你有一定的正知正觉,但满眼皆是是非,遍地都是外道。要知道世上一切皆有因果,真是修行人不见世间过。你若有对与错的知见,自己的心就先着了魔,进入了魔境。要知道就是真有外边的魔,也没什么可怕,应把魔当成帮助你成佛的善知识。当年释迦牟尼佛作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非但不心生嗔恨,反而发愿将来自己成佛后,第一个要度歌利王,这才是佛的知见、胸怀和境界。

“你是否知道当你对妻子女儿发过脾气后,他们的心里感受吗?她们被你压制住,怨气释放不出来,闷在心里。而且你的这种无明火,随着社会道德水准越来越低,越烧越旺,家人成了你发泄的对象。长此以往,如何得了?现在的你,是个两面人,一面是一个有爱心、怜妻爱子的好丈夫好父亲,另一面却是一个面目狰狞的着魔的人,重创着你自己的心肝和家庭。现在孩子病危了,你非但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怨起了佛菩萨不保佑你,佛菩萨再大的神通,也敌不过你的业力。比如你有世界上最好的汽车修理保养工程师,也修复不了被你任意糟蹋损

坏的汽车。你的女儿是个要强的好孩子,工作上总想干出点成绩来,把事情办的锦上再添花。因此她付出了超出自己极限的体力和心力,甚至常常忘记吃饭。自带的素食午饭常被好奇的同事争着品尝,自己却吃不饱饭,又不愿吃外边的饭菜。晚上回家,饿过了头,也吃不下多少饭菜了。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胃的内伤,积劳成疾。痛苦被高昂的工作热情所掩盖,一直到病入膏肓时才去就医,为时已晚。我说的情况对吗?你还怪佛菩萨吗?”

在场的所有居士都被老和尚的话所吸引,好像忘记了请法的老居士。听妙师问,侧目望去,只见他两眼紧盯着师父,泪水沿面而下,胸前已被鼻涕眼泪浸湿了一大片,令人心里既痛楚又同情。

听见老和尚发问,他才回过神来无力地说:“师父,难道我女儿就没救了吗?我求求你救救她,她年轻呀。”

“你还没告诉我刚才我讲的情形对不对?”

“全对,全对,我真是钻进佛法里出不来了,是我害了我心爱的女儿,女儿要是走了,我也不想活了。”

“你死了,你太太也活不成了。她的上腹部十年前就有一个曾让你摸到过的硬块,是吧?”

闻听此言,该居士大惊失色!突然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发出这种憾人心灵的悲痛,震得我耳底嗡嗡作响。只见他双膝猛地跪倒在地,用双手击打自己的头部,被旁边的居士紧紧抓住了他的双拳。他无比悲痛地说:“观世音菩萨啊!我愿下无间地狱,永劫永世不再出离,以换取女儿的生命!观世音菩萨呀,是我对不起我贤惠的妻子,她在十年前就让我摸过她腹中的硬块,我从没想到过它会夺去人的生命,我真的愚痴啊!自认为一贯正确,曾不止一次地说过:…管我的人还没生下来呢!?我太狂妄自大了。自己着了魔,果报还自受啊……呜呜……我还以为自己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原来是个害人的魔鬼呀……啊啊!我的太太三十年来一直是夫唱妇随的贤妻良母呀……我要学佛她跟着,我要吃素,尽管她心里不愿意也跟着我吃了这么多年。后来我提出要分居,断淫欲,而且说分就分,从未想过别人的情感,她也是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啊……我还一直以为自己很精进啊!现在我才知道,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我简直是个给别人制造痛苦的魔鬼呀!只顾自己,自私自利,我白活五六十年啦……啊啊……”

我以前只听过婆婆妈妈们边哭边念叨,今天却生平第一次听到一位六十岁的自命不凡的大男人边哭边忏悔,如果不是真心的忏悔,怎么会这么不顾及颜面呢!

客厅里一片女居士的哭声,没有一个男人不抽泣的。

这时,我发现只有师父端坐在那里,微闭着双目一动不动。我心里忽地冒出疑问:这么感人的场面,师父怎么会无动于衷呢?是在打坐?还是早已看破什

么……

忽然师父开口了,仍然不抬眼皮,虽然声音不大,却立即止住了哭声和抽泣。

“我没有说你女儿一定要死啊!你怎么不问一下求生的方法呢?”

啊?!……客厅的空气凝结了,鸦雀无声。

忽然,请法的老居士跪倒在师父脚下,一个接一个地磕起了响头……

在场的人全都跪了下来……

师父好像没有看到这感人的场面,仍然平静而缓慢地说:“佛法是妙法,一切唯心造。心能令你堕地狱,心能令你成佛,心能令你患病、死亡,心也能令你化解寒冰,转危为安。《大悲咒》是万能的良药,能治八万四千种疾病,但需要真诚的忏悔作药引子。你的女儿假如真的好了,你是不是还要接着发脾气呀?”

“决不!决不发脾气了!我要重新作人。”

“对,要想成佛,先要学会作人。佛对一切众生都慈悲,佛是大觉者,有无上的智慧和神通,可他却从不向弟子发脾气、训斥人。佛讲的法是让你明理的,明白道理后,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去实践佛法,这叫…明理即事?。我们天天都会遇到许多不能预料的事,因为你已明理,就是你已懂得佛法,所以你就不会被境所转,而会如法的解决、处理事情,也就是明理即事。

“发脾气是修行人的大忌,…火烧功德林?不是妄说。如果不改掉这个坏脾气,无论一天念多少部经,讲多少次法,度多少人学佛,你自己都出不了三界。发脾气本身就是无明的表现,无明就是不明白。你自己都不明白佛法,怎么可能很圆满的度人?

“在当今的年代,男孩女孩,只要有了正知正见,能够守五戒修十善,甚至能够吃长斋,太难能可贵了。如果你硬要拿出对出家众的戒律去求全责备,是你自己愚痴,这是拔苗助长,你会让他们逃离佛门的。佛法就变成了让人敬而远之的怪物。

“六祖大师不是讲,如果离开世间去寻找觉悟成佛之路,就如同在兔子头上寻找兔角一样,是永远找不见的。女孩儿出门化点淡妆,穿件漂亮衣服,或者年青人在一起听听流行歌曲,只要内容是健康的,都是有益的,不一定非要二十四小时念佛号才是精进。能够知佛法,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就是念佛嘛。生活在世间,面对生活中的形形色色,明理即事,有择法眼,…无所住而生其心?。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上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打坐,念念佛号或诵诵咒,既达到了净心解除一天的疲劳的目的,也就算作你每天的晚课。

“好了。我们明白了宇宙的真相,也就是看破。看破了,就要放下。如果看

破而不放下,你比没看破的俗人更不自在,因为在你的心头上除了世间的八万四千烦恼之外,又压上了个佛法。现在请诸位把一切都放下,就得大自在。

“珍惜自己身边与你有缘的每一个人,我们佛弟子对动物都能生起慈悲心,怎么还会伤害自己的亲人呢?

“你自己多大年龄才信的佛?什么年龄持的戒?有的居士信佛几十年了,至今不是还在吃三净肉吗?这没有什么对与错,是个时机问题,机缘到了,水到渠成。

“一家人坐在一张桌子上,有吃肉喝酒的,有吃斋念佛的,一桌两制,没有什么不对,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桌多制的嘛。六祖大师在特殊时期还吃了那么多年肉边菜呢,那个菜没有沾上肉味吗?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代祖师啊!

“不要懂了一点佛法,就将自己立于佛法之上,指手画脚,充当佛教的警察,等恶果形成时悔之晚矣。

“天主教、基督教讲博爱,也是佛教的观点。我们要以佛菩萨的博爱心感化众生走进佛教大门来,而不是用争、斗、指责、训斥的方法。

“好了,愿意帮助他女儿转危为安的居士,明天上午八点开始在大殿拜七遍《大悲忏》,回向法界众生。请你告诉你女儿,明天开始在家里自己念《地藏菩萨本愿经》,一直念到她完全康复。今后她可以专念《地藏经》。你自己在明天拜过《大悲忏》之后,开始拜三部《梁皇宝忏》。拜忏时要用心拜,就像你刚才那样才是真忏悔,否则什么忏和咒也不灵的。…刻骨铭心?,…惊心动魄?才能感天动地。各位居士是否愿意作这件功德呀?”

“愿意!”声音使客厅的玻璃瑟瑟有声。

老和尚笑了,笑的像孩子般的开心,他那布满了年轮的脸庞如同绽开的夏日莲花,是那样的动人,令人目不暂舍。弟子们都知道老和尚从不打妄语,只要你照他说的作了,没有不离苦得乐的。

临结束前,妙法老和尚吟偈诵一首,令人深思:

空即色来色即空,佛法演绎妙无穷;

以身试法发人醒,菩萨常现苦海中;

若要成佛先作人,度己度人度众生;

常学弥勒开口笑,开怀能容尽虚空;

不骑马来不骑牛,不紧不慢最适中。

不要活在别人的断言中

小时候,你偶然听音乐入了迷,大人就会说你有音乐天赋,将来适合搞音乐;

初中时,你数学课优秀,老师就说你将来适合当数学家;

高中时,你作文写的好,老师就说你将来准是个作家;

大学时,你主持几次晚会,同学们都说你适合做主持人;

研究生时,你学的是生物,导师说你将来适合搞生物研究;

……

这些好的预言还好。若是你有点不好的表现,就会有断言你“一生没出息的”!

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别人给自己未来下的断言或者预测。似乎人人都成了预言家。

这些断言,往往都是极不负责任的,都是建立在没有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和预言。如果你接受了别人的预言,把它植入了你的心底,那别人的这些预言就成了你的"潜意识",你就有意无意地按照别人指点的路走。结果,你的一生,可能从来没找到过真正自我,而是一直在按别人的暗示而工作和生活。

每个人,都不是简单的一个侧面/一种色彩。每个人,也都有很多潜力可挖。任何一个棱面,在阳光下都可以放射出斑斓绚丽的色彩!

周围的人,其实多半永远都是"马后课"。你做成了什么,他们才会说你适合做什么。甚至你某天成了明星,你周围的人也不肯接受“他小时候尿几次炕我都知道,还能成大明星啊?!”你的真正内涵,有几人耐心地去分析?有几人有那智慧透过表面看你的本质?大多都是雾里看花而已。

所以,你要活出个自我来,不要让人指指点点。你自己走出自己的路来,让别人看不懂/想不到才说明你没有活在别人的预言中,才说明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生活中,好为人师的人处处都是。佛子还是凡夫,我们要倾听的是上师/三宝/善知识的指点,对于世间人的盲目指引要有自己的判断抉择力/定力。分辨不出好坏善恶,那就成了瞎子走路,无量劫也走不出轮回也.

现代人如何修行

现代社会,以其节奏快,信息大,时间紧,事情多为特征。大家成天价日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当中,人欲汹汹,钱欲滚滚,在物质异化了的世界波涛中行船,自然,烦恼频生,不绝于心。虽然现代人想了不少办法,如旅游、度假、休闲,到公园去,到保护区去,但也只是宁熄一时心火,吐纳一时清新,只治标不治本。如何在闹中取静,于躁杂中真正做到“心静自然凉”呢?也就是说,现代人如何做到又要食人间烟火,又能修菩萨道呢?

我自己的体验是:静心是修行的根本;收视返听,返身观照自我才能自悟悟他;依戒止心,依戒止贪嗔痴疑慢,即是防微杜渐,平时恶莫过于酒色财气之念;天天习定练功,定中念佛念咒,戒定慧三者一体,缺一不可,戒是前提,定是手段,慧是目的。

一、静心

《六祖坛经》有言:“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我深感如斯。人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心真是如古诗所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心平即是持戒。因为心平了自然可明心见性,言行举止能圆融无碍,自然有度。

何以静?

少言得静。言而开口,口开是非,舌饶恩怨到。实在有感说话亦是造业之一。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海军军官跟他的部下开玩笑时说:“人生最要紧是管好两个‘巴’——嘴巴和鸡巴。”我听完这个真实故事之后,马上捧腹大笑,笑其粗俗幽默,但笑止后我不得不承认:许多真理并非源自名人之口,老百姓口中的真理才是最朴素,最真挚的。管好这两个巴,既可修身,亦可养性。

独处而静。有人耐不住寂寞。白天上班跑业务,晚上也不愿独处歇心,上酒馆,去卡拉OK、桑拿、按摩。还美其名曰:放松休息。殊不知这叫火中添炭。虽然我们不可能象古人那样“独钓寒江雪”,“采菊冬篱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但我们完全可以斗室养心自为大,象鲁迅先生一样,“破帽遮颜过闹市”,“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少欲而静。欲,则是执。少欲就是要破执。烦恼皆由执着起。心里有许许多多的执着(美其名为追求),自然业障不断,谈何“无为而无不为?”哪能“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种人便不可能有“物物不为物所物”,“积德累功,莫问前程”的境界了。

二、收视返听,返身观照

人整天都是投心向外,投五官于声色,投手足于钱物,很少有时间“反闻闻自性”扪心自问,自省如孟夫子那样“吾一日三省吾身”。

人只有收视返听,返身观照,才能见微知著,解剖自己。一日下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是好是坏,只要你静下来想一想,你就会悟点什么,这叫“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修行不修脑,枉为菩萨道。

要有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容己容人,二是笑人不如笑己。胸怀宽广,慈悲为怀,以一笑卸胸中块垒。一个人如果学会笑自己的可笑之处,那他就会找出自己的修行不足之处,警而醒之。

悟可学。学悟务必尝试记下来。我把这样的日记本取名为“三密记”。

笑与悟密不可分。遍观诸寺庙观音菩萨与弥勒菩萨无不笑而悟今悟后,一切诸佛无不是笑容庄严,脸含最高境界的笑——慈悲。现代人一紧张,笑颜没了,悟自然也没了,整天过得浑浑噩噩。

三、依戒而止

人贪而忘返,嗔而生怨,痴而执着,疑而劳思,慢而不能圆融。

酒伤身,色乱性,财迷窍,气失智。

依戒而止,就是要使这些七情六欲得到平衡。社会上许多人误以为“清心寡欲”只是佛门之事,是近乎残忍的贬义词,其实,在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接受了东方养生观,中国禅文化观。

对于年轻人来说制怒是生活中修行第一大事。佛语说:“火烧功德林”。怒火一把,顷刻间把什么人际关系,功德之类,化为灰烬。我想我辈年轻人,应时刻把梁实秋先生一句话作为口头禅“我不生气。”

对于酒色财气,陕西一长寿老人吴云清说:“酒色财气四堵墙,世人都在墙里藏;有人能跳墙外去,不是神仙也寿长。”

四、修定念佛

一个自称为信佛,发愿修行的人,如果没有修定是不可思议的,修定可以修佛门中的打坐等,亦可修源于佛门的气功。关键在于能达到平心静气的作用即可。我通过近二十年的摸索,终于选定了与年轻人比较适合——简单易行,自然而然不易出编的功法:自然功。感到该功的确起到自利利他,“养吾浩然之气”的功效。在功前,功中,功后,我心里作金刚念:“嗡嘛呢叭噢件”。念“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念“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念“……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皆不计,长驾白牛车”。

而念佛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念。只要诚心,一定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许多人说现代生活忙,没时间修行,其实修行与干事业一样,都在于一个“恒”字。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信佛之人,自然会有善的果报。

现代人的修行,一定要见缝插针,寓佛道于人道之中。正如我的师父,原厦门南普陀方丈妙湛长老给我题字中所写的那样:“人道成即佛道成”。一旦你有了正信的佛教理念之后,你完全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修定、习慧。依观音菩萨法门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当今时代,家家多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要是出家的话阻力障碍重重。能放下尘缘出家修行,需要有很大的福报和因缘。

滚滚红尘,如同一个大染缸,身处其中会感受到很多的“苦”。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便是一个最大的苦。人人焦虑,人人自危。虽然说佛子自身可以吃糠咽菜过活,但生活在世间总不是只孤身一人,孝养妻儿老小是每个在家佛子不可推卸的责任。工作中,如果你不“精进”,那随时可能就被“精减”,面临被解聘的危机。没有了工作,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又不能靠给人讲法而收受“供养”。

自己跑了三四十家寺院,到处拜佛祈福,却放着家中堂上“两尊真佛”不孝顺自

慈、悲、喜、舍。所以我们念佛,一定要有慈悲心,否则不能算是念佛人。喜,就是欢喜心,看到别人得度、得利益、有成就,便起大欢喜心。要不然,不能算是念佛人。舍,是舍弃一切我见,舍弃一切怨、亲、中三种缘,以无缘的(没有分别)大慈大悲,平等度一切众生。

心不平等,自私自利也不能算是念佛人。

宗教对于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显易见的,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极重要的一环,对于人生的鼓舞和振奋具有无比的力量;同时,宗教可以安定社会,净化人心,使人对未来具有信心和希望,使人可以过着一种较合理、高尚的生活

信仰佛教的好处

信仰佛教的好处

林世敏

宗教对于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显易见的,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极重要的一环,对于人生的鼓舞和振奋具有无比的力量;同时,宗教可以安定社会,净化人心,使人对未来具有信心和希望,使人可以过着一种较合理、高尚的生活。

一般来说,宗教对于悲观的人,具有安抚宽慰的作用;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更具有吓阻警惕的效力;对于纯洁善良的人,同样地亦能有所鼓励和嘉勉。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信仰佛教的好处,首先要声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信仰其他的宗教就不能得到好处。诚如张澄基博士在《什么是佛法》一书所说的:“佛法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教导的方法自不能泥一。”因此,“各种宗教和哲学都有其价值和功能;各种宗教都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和利益的作用。”

但是宗教之间,由于教主的智慧和胸襟的不同,所说教理的深浅不同,教育方式、精神的不同,因此,每一个宗教虽然多少都能带给信仰者许多好处,但毕竟是不尽相同的,小学和大学虽然都是学校,都能教导学生有关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来日立足社会的技能,但进小学和进大学,所学和所得的又怎会相同呢?

以下所要说明的就是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第一、佛教可以使人获得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和乐观两种。

1 悲观: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着就是在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脸,萎靡不振。

2 乐观:这一类人也不是真的“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他们只是抱着“及时行乐”的观念,用狂欢、纵欲、热闹来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漠不关心,同时也无法知道。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地说,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相,把握人生的方向。

有人怀疑佛教是悲观的,因为它提倡“苦空无我”,认为人生充满着诸多的苦恼,认为眼前的世界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

其实,佛教只是不“讳疾忌医”,根据现实直言罢了,并不是真正悲观的。你看人生不是充满着许多的苦恼吗?你瞧这个世界哪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不是吗?连孔子都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佛教并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宗教。它先要我们认识这个人生是个苦恼的人生,然后进一步地分析这些人生的苦恼都是人们自己的无知贪欲招来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这些苦恼。最后指出人生的幸福之道,希望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多为别人服务。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乐,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只有全体众生都能幸福快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

佛教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因此,劝人不必太贪恋、太贪求;相反地劝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挣脱名枷利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财富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充实与否,只有修养道德,净化心灵,才能欢度心安理得的人生。

第二、佛教可以使人积极奋发向上

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后,使人不再盲目地贪恋、追求,这样才能积极地为群众服

务,高度地肯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佛教说人的身体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劝人不要“处处为我”,而要“我为人人”,因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么功名利禄要来何用?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认为自己做的得由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刻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劝人要“少欲知足”,并没有要人逃避责任。佛教要人“铁肩担道义”,不能做独善其身的“自了汉”,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最好的说明。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硬的束缚,而是热情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戒”为例,它的真正精神和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总之,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苦口婆心地、不厌其烦地劝人改邪归正。

这样,“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私心理将不复存在。人人急公好义,古道热肠,“天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一个充满着爱与同情、公理与正义的人间

了。

第三、佛教可以净化社会人心

我们每天打开报纸可以看到一些人犯了“杀、盗、淫、妄(欺诈)”的新闻。在这些作罪者的行列中,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是不会挤到里面去排队的。

因为一个在家佛教徒最少要严守下列五种基本戒律:

1 不杀生:不残害生灵;

2 不偷盗:不偷、不抢别人的财物;

3 不邪淫:不拈花惹草,不红杏出墙,只维持正当的男女关系;

4 不妄语:说话句句真实,不虚伪,不说谎;

5 不饮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导致违犯以上四戒,因此必须戒绝。《论语》中孔子也有“不为酒困”一语。不过酒在当药用医病时,暂可通融。

大家想想看,这五戒不是刚好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不谋而合吗?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也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

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只要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

这样,这个社会不就成为宁静、安乐的社会了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第四、佛教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

人要想真正的快乐,大概需要满足下列几项要求:

(1)心情平静,不生烦恼;

(2)对于眼前的苦难,能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

(3)对于宇宙、人生的种种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答:

(4)对于未来(来世或人死后最后的归宿)能有满意的答案;

(5)自己的前途、命运、归宿,以及成败、苦乐不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我想世界上任何的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能够完全满足人类这些要求的。(有些宗教只能满足其中的一、二项。)

1.佛教劝人知足常乐,要学习禅定,乐观进取。依照这样去做,心情自然平静,不生烦恼。(举例说明:一般人像三岁小孩,丢了一块糖就焦急、哭泣;而佛教徒像懂事的大人,不会为此而烦恼。这是观念、智慧、境界的不同。)

2.佛教认为眼前不如意事都是以前自己做的因所结的果,所以要勇于忍受,敢作敢当,不可怨天尤人。

3.佛教所有的经典不是在显示佛的权威和能力,而是完全而彻底地解释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能使人得到合理的解答。所以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世界上的宗教,我最赞成的是佛教。”孙中山先生说:“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含,尤为深远。”章太炎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梁启超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4.佛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这一大“因缘”(即来世间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众生能转迷成悟,从苦难中解脱,永远享受自由和快乐。

5.佛教认为人就是顶天立地的人,在人之上没有一个可操纵我们生死、成败、福祸的神,人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主宰,只要自我奋发努力,一定有光明灿烂的明天。因此我说信仰佛教,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第五、佛是人类最慈祥的导师

释迦牟尼降生人间,贵为太子,抛弃了功名富贵,难道他是傻瓜吗?不是的,他实在是一个具有广大的慈悲心和智慧的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类的生、老、病、死不能得到解脱,食不甘味,席不暇暖,而出家求道。他更是“后天下之乐而乐”──说法四十九年,凄凄惶惶,夙夜匪懈,留下了多少宝贵的真理和训诲,是人生黑暗中的一盏不灭的明灯,是汹涌苦海中的一只不沉的慈航。谁像佛有这样的慈心,立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愿,在众生度尽以前绝不歇息的?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

佛平常教化众生,在回答弟子疑问时,认为要采取下列四种方法:

⑴某些问题必须直截了当地答复。

⑵某些问题须以分析的方法解答。

⑶另有一些问题须以反问为答复。

⑷最后,有一类问题须予搁置。(亦即暂时不给予解答,因为对方在目前尚不能了解这种道理,说了反而增加他的疑惑和迷惘。如小学生问微积分,他连算术都不会,老师怎能解答呢?)

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就是应机说法,也就是因材施教的意思。

佛永远以慈心和慈悲来教导弟子,他不认为有愚笨到不可教育的人,有凶恶到不会悔悟的人。

佛一生贡献出他的智慧和慈爱,详尽地说了无数伟大的真理,教导了无尽的众生;但他

诗词与人生

诗禅一味 院系:建筑工程系专业:工程造价年级:2013级班级:2班学号:1313820233 摘要:禅诗即佛教诗歌,是指宣扬佛理或具禅意禅趣的诗.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就应运而生.不但很多僧人写,许多崇佛的文人,包括许多名诗人也写,据粗略统计,其数量多达三万首之多,是我国古代是个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诗歌园地中又一席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关键词: 宗教修行习禅诗人参悟 诗歌主要用于抒情言志,是形象思维的国度,主要以情感性和形象性感人,影响社会人生.这样,诗歌这种语言形势变得到了禅宗的青睐.诗歌语言充斥于禅宗语录中,而使禅宗成了诗歌的王国.诗化的禅宗以其特有的内容和形式问世也就必然很快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得到诗人的喜爱,是禅宗几乎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佛教宗派.禅宗中顿悟,不重坐禅,主张平心是道,主张任缘任远,禅宗不断创新种种新奇独特的简单明快的修行方法,也都投合文人士大夫的所好,加快文人诗人和禅宗的结缘.这种结缘,造就了诗歌的规模和数量,在中国文化史上堪称大观. 禅宗是宗教,诗歌是文学,禅+诗=禅诗?问题并不如此简单.佛教在明帝永平十年由印度传入中国,依托释迦牟尼佛所演教法修行.修学佛法,觉悟成佛,佛教修行有种种方便,依世人根器法门众多.禅宗融合中国儒道文化,于六朝时来华僧人菩提达摩初创,到唐代有六组慧能发扬南禅.由唐宋到达鼎盛时期,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到明清仍有传承.近代当下社会禅宗仍然是信众极多,许多名人雅客都皈依佛门,以一种出事的淡然、空灵缓解社会的压力浮躁。世间法出世间法在佛教智慧中都有根据,许多在家居士持戒修善、儒释并举,即获得世间的种种善报又获得精神上及来世的快乐解脱。“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诗禅的相互渗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提高。 千古禅灯,闪闪不灭。禅,包含着上古、中古两大文明的智慧与睿智。恒河之波静,黄河之波动,动静咸宜,相得益彰。中唐六祖慧能(公元638—713年)“见性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利用比喻、象征、暗示的文字语言来说禅理,从而借助诗歌表现艺术去宣显佛理,达到了诗于禅的完美。《六祖坛经》是禅宗主张心学一派最具代表性的典籍。慧能也因此偈明心见性,得弘忍传予衣钵。慧能弘法禅净(净土宗)并举,《坛经》强调“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性,自成佛道”。一个修行者只要坚持修行十善,那么极乐世界便在眼前,只要行十善,自己所处的便是净土。我自己也是皈依弟子,世人都曾诵读佛经作为宣泄苦闷的方式,以逃避现实,企图忘却烦恼。或许,每部佛经真的就是一本哲学书,它们根植与痛苦心酸的土壤而开出的超脱飘逸的奇葩,看破红尘后的会心微笑,能够闲事登临名山祖刹,礼佛焚香,诵读经典,也能得到佛光的普照吧。 慧远(公元334—417年)祖师。东进高僧,与庐山结念佛社,即历史上有名之白莲社也。所谓白莲社者,在庐山般若台精舍,谢灵运凿池东林寺前,植白莲其中,遂因以为号焉。慕庐山之风来集者有僧有俗,皆避世遗荣,其中尤贤者十八人,世称“庐山十八贤”,由此因缘中国兴念佛之始。谢灵运为慧远弟子,陶渊明亦于慧远善。诸多名士常往来庐山,缔世外之交。 庐山东林杂诗 慧远祖师

支遁诗论文:从支遁诗到王梵志诗:僧诗雅俗之变研究

支遁诗论文:从支遁诗到王梵志诗:僧诗雅俗之变研究 【中文摘要】僧人进行诗歌创作始自东晋,这与东晋的社会背景和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有密切关系。从东晋到隋朝,诗僧们的创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学者对僧诗的研究多集中在个人研究、比较研究或是断代研究,对唐前的僧诗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以支遁诗和王梵志诗为中心,梳理从东晋到隋唐僧诗的演变过程。以支遁诗为例,来分析研究东晋的僧诗,及其在整个僧诗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无名等唐前诗僧的创作分析,探讨从支遁诗到王梵志诗,僧诗是如何受作者文学修养、时代文风以及佛教传播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在梳理从东晋到隋朝僧诗的基础上,通过对支遁诗和王梵志诗的比较研究,本文着力从作者身世修养、地域文化、创作、佛教思想以及贵族、平民文化的不同,来研究支遁诗和王梵志诗雅俗风格的形成原因。 【英文摘要】In the Dong Jin Dynasty, the monks were begin to write poems. That was affected by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m . From the Dong Jin Dynasty to the Sui Dynasty, both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monk-poetry have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Scholars always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research, comparative research , and periodical division. It has not got the level of synthetic study.Summarize experience from Zhi Dun’s poetry and Wang

中考常考名著主要人物形象集萃中国篇

中考常考名著主要人物形象集萃中国篇 1、《西游记》:⑴唐僧:诚实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善恶不辨。⑵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机智勇敢,疾恶如仇。⑶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市民意识等特点。⑷沙和尚: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2、《三国演义》:⑴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胸怀大志。⑵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⑶张飞:勇猛粗暴,疾恶如仇,粗豪直爽。⑷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淡泊名利。⑸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嫉贤妒能。⑹曹操:智勇双全,志高远大。 3、《水浒传》:⑴宋江:捍卫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⑵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⑶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⑷武松: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⑸李逵:淳朴、粗鲁、忠勇,富

有反抗性和同情心。⑹吴用:足智多谋。⑺晁盖:有组织、领导才能。⑻燕青:武艺高强,多才多艺,风流倜傥,容貌俊美。⑼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 4、《红楼梦》:⑴贾宝玉:追求自由、幸福,有叛逆精神,具有一定的民主主义思想。⑵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⑶薛宝钗: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品格端庄,通情达理,随分从时。⑷王熙凤:聪明能干,巴结奉承,阴险恶毒,贪婪自私。⑸贾母:聪明诙谐,阅历丰富,通情达理,治家有方,深明大义,和蔼慈祥。⑹香菱:才貌双全,心灵手巧。 ⑺袭人:心机深重,顺从温柔,委曲求全。⑻晴雯:娇憨天真,爽直坦荡,聪明伶俐,具有反抗精神。 5、《朝花夕拾》:⑴长妈妈:纯朴宽厚,善良仁慈。⑵藤野先生:正直质朴,宽厚无私,品行端庄,治学严谨,富有责任心。⑶范爱农:正直、倔强、革命、热情、爱国的知识分子,生活穷困潦倒。⑷无常:聪明、正直、活泼、诙谐、爱发议论,爽直可爱,懂人情、善恶分明。⑸寿镜吾先生:品行端庄、质朴、博学的人。⑹猫:幸灾乐祸,媚强凌弱。 6、《骆驼祥子》:⑴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⑵虎妞: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面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着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着重组。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看来随着e世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着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以台湾为例,二○○四年,平均失业人数达四十五万四千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目前是每三?二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台北市更是每二?一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破碎的家庭,带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 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的纠结和运转! 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长。美国前总统柯林顿的夫人希拉蕊,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 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厦门古代文献初考-厦门市图书馆

地方集粹 厦门古代文献初考 陈 峰 明代文献(三) 子部 古今长者录八卷总目二卷 黄文炤撰 尚存,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藏北大馆;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抄本四册藏国家馆。另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入子部。黄文炤里居、阅历见经部《两孝经》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书编辑周、秦以迄明代忠厚长者之事。大抵皆取其一节,故人品不甚别择。末附别品六则,则似薄而实厚者。其导俗之心甚善,书则不免芜杂也。” 艺林标注 蔡守愚辑 已佚,《同安县志·艺文志》等著有存目。蔡守愚里居、阅历见史部《明伦宝鉴》篇。 八经类集二卷 许獬纂 未见,《四库全书总目》著有存目及提要,入子部类书类。许獬里居、阅历见经部《丛青轩易解》篇。是书乃许獬据儒家经典编纂之类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八经者,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孝经、小学也。獬掇拾其词,分天地、伦常、学术、君道、臣道、朝政、礼乐、杂仪、世道九类。而其侄金砺又删补而注之。所采诸经,于三礼独不及仪礼。小学成于朱子,亦不当与六经竝列,皆为疎。獬以制义名一时,而所恃为要祗不过如此。卷首题名之下,夹注辛丑会元四字,尤未能免俗也。” 孙子十三编注释 刘梦潮撰 已佚,《同安县志·艺文志》著有存目。刘梦潮里居、阅历见经部《易义画前稿》篇。据书名,是书应为刘梦潮注释《孙子》之作。 国朝仙传二卷 池显方撰 未见,《同安县志·艺文志》、《厦门市志·艺文志》等著有存目,池显方之《晃岩集》亦存有自序。池显方里居、阅历见史部《说诗》篇。是书系池显方所纂辑之明代道教人物传记,其自序称:“国朝旧无仙传,人徒知周、张、冷、君数公耳。余稽之各乘,参以诸集所烛见而确徵者,裒为二卷,以存方外之史。” 金刚衍说 池显方撰 已佚,《同安县志·艺文志》、《厦门市志·艺文志》等著有存目,池显方之《晃岩集》亦存有自序,题作《金刚演说》。其自序云:“余早岁习此经,近乃会以己意,本以二十七疑,参以六译,印以诸家,名《金刚演说》。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东山法语 池显方编纂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视频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佛教之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 作者:李小托 对佛教感兴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对佛教感兴趣。而是对人种感兴趣。印度是一个人种博物馆。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对印度的人种感兴趣。为什么印度会有黑白这样各色各样的人种。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书上描述。雅利安人最初进入印度河流域的情景。其中一段描写是这样的。那个英俊的雅利安青年。骑在马背上。在刚刚进入的印度次大陆驰骋,金色的长发。在晨曦中飘扬。那时候我就知道。印度曾经有一个这么漂亮的民族,后来通过阅读又知道。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之前,在印度河谷流域。曾存在一个特别璀璨的文明。他们用印章。他们用泥来烧成砖盖房子。他们有自己文字,他们好像传承了苏美尔文化。那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有冥想。有禅定。后来白种人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他们貌似是入侵者。但是他们被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我甚至怀疑婆罗门教的吠陀仙人时期,就是指早于雅利安人的印度河谷文明时期。所以说印度文明是一个连续的包容的文明。所以你看后来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都很体现这种柔和。包

容。五花八门,这样的特色。 《佛教之二,为什么佛教是包容的,基督教不包容》虽然 印度史诗中。有非常残酷的战争描写,但是总体你可以看。这是一个融入。不是分别的过程。这跟基督教正好相反。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这样的一神教他们为什么是一个分别的宗教。不是融入而是分别出来。为什么一神教是 不包容的宗教?这要从一神教的创立历史看。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左右。一神教犹太教的创始人。亚伯拉罕出生在唔耳。是当时苏美尔第三王朝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苏美尔文明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他创立了很多世界第一。包括文字。最早的楔形文字。当 时他们的宗教是拜各种各样的神。是一种多神教的信仰。这种文明被叫做城市文明,起初就有城市存在。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他自己的保护神。那么唔耳的保护神就是月神。亚伯拉罕出生在一个闪系白人的游牧民族家庭。那时候他们家已 经从旷野迁到了唔耳,从游牧弄成了经商。你看犹太人的经商历史非常长。那时候的游牧民族他们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家族神。我们可以这样猜想。亚伯拉罕他们家的家族神就是耶和华。我们知道。落后的文明总是要被先进的文明所同化的。就像当年雅利安人被古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满清被汉人同化。落后的游牧民族也会被强大的苏美尔农耕文明同化。这个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历史也有偶然。亚伯拉罕和他的

佛教基本观点

佛教基本观点 一、教主佛教教主释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他当太子时,有享不尽安乐富贵,但这些他都不留恋,而是喜欢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一次在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释迦牟尼25岁时(一说是19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柴,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

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49年,80岁时去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无经典,他去世以后,弟子们集结他说过的教法,这便是现存的佛经。二、基本教义(1)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2)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3)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

明空中医学堂白粹昭老师微博集粹之五

明空中医学堂白粹昭老师微博集粹之五——修行悟道 下午给一群佛家同修治疗,这些人修习禅宗多年,形气神的层面都易于沟通,针刺、用药都彰显疗效。阿弥陀佛! 同修赵师兄讲,服汤药后,身体在静坐时能轻安,找到以往静坐入定较深的感受,经脉的循行体验深刻,从胃经开始,二十多分钟全身循环一周。面色明润,神气充足。 7月2日出诊归来,有些疲惫,途中经台阶,竟拉伤左腿肚的腓肠肌,肿胀而痛苦难忍。夜间,约同学潘兄诊治,针刺涌泉穴,其曰:引气下行。针后,心神宁静许多。后内服汤药,胞兄为我理筋。7月15日晨,左脚内踝下乌青肿胀,腿肚内瘀血下行所致,刺血,肿胀两日消。伤筋动骨,有瘀血外现,效捷而隐患除。 昨夜,再灸右足底涌泉,约一小时余,身心震动。艾火之力斩关夺隘,脊柱、胸腹、头脑、四肢皆有气脉变化。左足涌泉,本月每夜自灸一小时余,约数百壮。用灸法以自救也。数年来,多对治杂症疑难,身心多疲惫,最紧要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贪生怕死也,为解难自保,用灸后,服药、打坐,能有新感悟。 《针灸大成》曰:涌泉,可灸三壮,作用多多。我体会,可以多灸,仍需有医者指导,循序渐进。可以用凡士林膏黏贴艾柱;我照片中的用手劲儿粘上去的,容易掉下来。没有勇气,莫轻试啊!前几壮,会痛彻心腑的。 真老学生:学生建议:老师还是备点线香吧,那样点艾壮时感觉安全点。再说好的香还能清心安神,一举两得呀。 回复真老学生:线香倒是有,图省事。打火机,真还是要有技巧,不要火燎到皮肤。前面有同仁讲,气杂不匀,说的不错。其实火大了,没有什么匀不匀了。

回复真老学生:左涌泉痛,是内气足了,冲动涌泉。可以灸,有了糊痂,也就不怎么痛了。影响走路,只是几天,后面就轻盈了。 周日晚,结束五期课程,很是疲惫。要有“高宠挑滑车”的勇气,用针用灸用药,希望能使学生的身心改善。周一下午,拜访朋友,友人治病劳累,伤了气脉,我也时常犯同样的毛病,同病相怜!针刺数针,寒气逼人,击的半身森森冰冷。医者苦乐参半,非常人可知。阴证、阴寒、阴邪,文字是表述,体验到就懂了。 昨夜告别友人,已是掌灯,有兄弟约我谈加入某医学会事宜,饮酒、品茶五六人,这高谈阔论、浅斟低唱也能饶益形神。夜归家,煮艾叶水清洗身体,服汤药两包,艾灸涌泉。凌晨,睡中腰椎命门大痛,知邪去矣! 山中打禅七,今日回京出诊。坐禅,是对身心的一次调整。为医者,和病魔交道,身心的干净利落却是最难。再坚持打三个七,周末回京出诊,克期成功不敢奢望,诊病时,能心神明净些,倒是可以。南无阿弥陀佛! 禅七期间,赵州柏林禅寺图片,夕阳下的古寺,或许其中有一丝禅意,以飨同仁。 出诊两日,明日离京坐禅,下周末31日、元月1日正常出诊。百丈禅师立的丛林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对我们这凡俗人,就是干活、吃饭。吃饭为了干活,还是干活为了吃饭,一样也不一样。今日与院长王凯铭先生小叙,冬末的禅修,也是为了明年更好些干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 医者能解决自身的隐患,同样需要刚猛的手段,从形入手,来调柔气血,明净神意。去冬,胞兄为我直接灸背部右侧肩胛的天宗穴。行医久了,用右手多,体内正气鼓荡,正邪相争,这个节点就表现体表,有如枣核大小的红疙瘩。天宗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盘踞脐周,肩背的疾患和多和脏腑相连,不要一叶障目了。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经过对于宗教的学习,让我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世界比较活跃的几大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我的眼里宗教的世界还是陌生和神秘的,只有亲身去接触了才会了解。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它们的看法。 在《宗教百科全书》中,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地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所以,宗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信仰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是一人们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想让世界更美好,是信教者的心愿,他们希望把神的恩泽撒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祈求人类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一方面,当今的社会,信教的人中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修养好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实际上宗教的教义、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积极有益的哲学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学问。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但是宗教中也有不好的地方,如犹太教的一些习俗却是极其残忍的,比如说割礼,割礼是犹太人在七到八岁时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仪式,在外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在其宗教中解释器意思是说是当时卫生条件的制约,这样做的话有利于某种疾病的减少,但这仅仅是对于犹太教的男性而言。对于犹太人女性来将就更为残忍,而这种残忍的事情仍然在残害犹太教的信徒们,所以这是信教其中的一个弊端。 总的来说,宗教是长期的,在未来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对于黑暗势力、邪恶势力利用传统宗教或创立邪教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当然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发扬传统宗教当中所包含的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文化因素,这才是我们当前更需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将来的努力方向,是要把宗教建设成一种文化宗教。 初二(8)班 施娇娇

佛教

佛教(英Buddhism 梵Buddha-s/āsana 或Buddhānus/āsana,巴利名Buddha-sāsana。注:/代表s上面一小撇。):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据今天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佛教简介 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这样说:“胡适当年写《中国哲学史》半途辍笔,就是因为当时不懂佛学写不下去了。还有一位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早年曾对佛教文化采取过虚无主义态度,但到了晚年却开始系统地钻研佛经,表示自己需要补课。这位史学家对人说,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和文化关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可是现在人们还是不重视研究佛教,把它看成粗俗的宗教迷信。例如对玄奘这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旅行家、语言家和佛学大师,在西方学者的世界史著作中都给他留下了应有的篇章。在印度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把他尊为历史上的四大伟人之一。但在中国,人们反而只知《西游记》里的唐僧,不知中国文化史上的玄奘。更有甚者,有人还把佛教文化,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单纯地当作生财之道,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授人以中国不尊重文化的话柄。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通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因此,今天在制订文化发展战略时应该提出认真研究佛教文化精华的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论述颇多,但专门涉及佛教的甚少,目前发现的仅有两处。一处是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一书中谈到的:“辩证的思维——正因为它是以概念自身的性质的研究为前提——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这里,恩格斯明确肯定了佛教徒是“相对高级发展阶段上的人”,具有辩证思维。另一处则是马克思对于一部佛学专著的关切和评定。1861年5月10日,马克思在伦敦致信当时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时提到:“在柏林还访问了弗里德里希·科本,发现他"在柏林还访问了弗里德里希.科本发现他丝毫没有改变,只是发胖了,而且有点'难看',我和他在一起单独喝了两次酒,对我来说真是一大乐事。他赠送给我两卷他所著的《佛陀》──一部很重要的著作"。科本是德国的政论家、历史学家、佛教史专家,著有《北六神话导论》、《弗里德里希大帝和他的反对者》等著作。马克思称为"很重要的著作",《佛陀》一书,全名为《佛陀的宗教》,第一卷记述佛陀的生平与阐述南传佛教的纲要;第二卷阐述西藏的密宗。德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洞察佛教教义并明显赞美佛教的一个国家。科本《佛陀的宗教》是德国出版的第一部佛学专著。1848年9月1日恩格斯致科本的信中深情的写到:马克思可能已经对您说了我们在那被驱逐出境的不眠之夜,常想起您,我可以肯定的说您是我们在柏林唯一怀念的人 佛的定义 佛陀。大论云。秦言知者。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

中考常考名著主要人物形象集萃:中国篇

中考常考名著主要人物形象集萃:中国篇 1、《西游记》:⑴唐僧:诚实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善恶不辨。⑵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机智勇敢,疾恶如仇。⑶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市民意识等特点。⑷沙和尚: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2、《三国演义》:⑴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胸怀大志。⑵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⑶张飞:勇猛粗暴,疾恶如仇,粗豪直爽。⑷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淡泊名利。⑸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嫉贤妒能。 ⑹曹操:智勇双全,志高远大。 3、《水浒传》:⑴宋江:捍卫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⑵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⑶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且脾气火爆。⑷武松:忠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⑸李逵:淳朴、粗鲁、忠勇,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⑹吴用:足智多谋。⑺晁盖:有组织、领导才能。⑻燕青:武艺高强,多才多艺,风流倜傥,容貌俊美。⑼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 4、《红楼梦》:⑴贾宝玉:追求自由、幸福,有叛逆精神,具有一定的民主主义思想。⑵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⑶薛宝钗: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品格端庄,通情达理,随分从时。⑷王熙凤:聪明能干,巴结奉承,阴险恶毒,贪婪自私。⑸贾母:聪明诙谐,阅历丰富,通情达理,治家有方,深明大义,和蔼慈祥。⑹香菱:才貌双全,心灵手巧。⑺袭人:心机深重,顺从温柔,委曲求全。⑻晴雯:娇憨天真,爽直坦荡,聪明伶俐,具有反抗精神。 5、《朝花夕拾》:⑴长妈妈:纯朴宽厚,善良仁慈。⑵藤野先生:正直质朴,宽厚无私,品行端庄,治学严谨,富有责任心。⑶范爱农:正直、倔强、革命、热情、爱国的知识分子,生活穷困潦倒。⑷无常:聪明、正直、活泼、诙谐、爱发议论,爽直可爱,懂人情、善恶分明。⑸寿镜吾先生:品行端庄、质朴、博学的人。⑹猫:幸灾乐祸,媚强凌弱。 6、《骆驼祥子》:⑴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⑵虎妞: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面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姓名: 学号: 专业: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佛教对于男女情爱之事是完全否定的、是禁止的,因为在很多影视剧中佛教弟子有自己遵守的戒条,其中有一戒条就是不淫欲,这导致大家会有这样的印象。一般人对于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总是觉得十分的好奇,觉得很荒谬,这是因为,大家只有以为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做爱情,佛家以慈悲为怀,关注的更多的是大爱、博爱,其中就包括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袍责之情都是情爱,这里我们所讲的情爱一般就是指男女情爱之间的爱情。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都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这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作为由爱而生的人类,也以爱而存,离不了爱之营养。佛教对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完全否定的。《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该“异体同心”。佛陀并非全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是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

佛经里面有一句经典名言:“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物缘生,皆系缘分。”这句名言成为了很多男女在面对情爱之事的一个座右铭。从古至今,大家都很相信千里姻缘一线牵,缘多么奇妙,这在佛经中解释的十分清楚,缘来了则在一起,缘走了则好聚好散,世间万物都因缘而生。所以不管是在恋爱中还是婚姻中,大家都很注重这个“缘”字,有缘的人不管身处在哪,都能在一起。佛教中有五苦,生老病死哭,爱别离苦,怨僧会哭,求不得苦,五蕴盛哭。其中有一条就是爱别离苦。这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对于爱情是重视的,将男女情爱于生老病死以及其他苦放在一起。千里姻缘一线牵中的姻缘情爱是人间凡夫的情爱。但是在好的方面来讲,这种情爱往往是甜蜜的但是又是痛苦的。甜蜜是把爱情作为人们精神的滋润剂,当我们受到外界的伤害时,爱可以给我们愈合伤口的能力以及抵御外来伤害的勇气,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爱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呢?求不得苦与爱别离苦都占了,得不到就会不甘心,心里会难过,而爱别离苦往往是一种相思之苦,古人说:“茶不思,饭不想”还有古人讲:“衣宽减带终不悔”这都说明了相思苦有多苦了。也有人说爱情就是甜蜜的负担,对呀,既甜蜜但是又痛苦,痛与快乐一起承受着,这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来讲,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住锁住我们,使我们的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如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737—792)是唐代著名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自幼聪慧绝伦,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被乡人所怨。15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自由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唐代宗广德至唐德宗贞元年间,韦应物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791)退职,闲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初卒于苏州。后运回长安,十一月归葬少陵原祖茔。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韦应物的诗歌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有“五言长城”之誉。流传至今的作品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韦应物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和地方官,而且还是一位佛教信徒。在他的佛教诗歌作品中,有描写游赏佛寺的诗歌,有描写与高僧情谊和赞颂高僧的诗歌,还有抒发修学体悟和感叹世事无常的诗歌。 一、游赏佛寺诗 韦应物是一位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而著称的诗人,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有一类是描写游赏佛寺的。由于韦应物是一位佛教信徒,游历佛寺便成为他在公务之余的一大乐事。每当他游赏一处道场,都会描写道场清净庄严的景色,抒发自己游赏佛寺的感受。他的《行宽禅师院》就是一首描摹佛寺优美环境的诗歌。诗云: 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 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诗歌中虽然没有直接介绍行宽禅师,但从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禅师禅院环境的清净幽雅。禅院很大,长廊一眼望不到边,行宽禅师的禅房则处于竹林掩映的山间。诗人中午时分来到行宽禅师禅院,感受到禅院的寂静优雅。由于禅院处于山中,人迹罕至,行宽禅师常常独来独往。诗人在人事繁杂的官场中沉浮,偷

书法题字常用50字精华集萃

书法题字常用50字精华集萃1 、静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能生慧,定能生智 静水流深 道心静似山藏玉书味清如水养鱼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2、淡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节心虚是我师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淡定从容,游刃有余 淡如水志要高华,趣则淡泊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 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3 、虚 虚怀若谷,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 虚己而能容。 4 、德 德不孤,必有邻 日新之为盛德 德全不危 5、润 富润屋,德润身 6 、雅 博雅天趣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野客闲情,文人深趣读书如竹外溪流,洒然而往;咏诗如苹末风起,勃焉而扬。 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 7 、悟 求真悟道 心有灵犀一点通 会意不求多 8 、养 养真,养性,养德,养心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9 、畅 惠风和畅 青山不碍白云飞 有大通必有大塞,无奇遇必无奇穷 10、清 清心以明 道心清似水 山水有清音 入室许清风,对饮惟明月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林泉之浒,风飘万点,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萧然无事,闲扫落花,足散人怀 11 、拙

我对佛教的认识

我对佛教的认识 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 佛教之于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虽没有潜心研究过,但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也总知道些皮毛。 说它熟悉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都与佛教有关联,例如逢年过节,家里有长辈的总会到庙里去烧香跪拜,稍虔诚些的每逢初一十五还会吃斋念佛。我对佛教的了解也是始于我的外婆,那时的我还小,不知道大殿上的都是何许人也就跟在外婆身后有样学样的跪拜,也不存在诚心与否,就只当是好玩。 后来稍长大一点的时候,正直《西游记》热播,家家户户看了千百遍都不会腻,我们这些小孩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也是那时知道了和尚这一虔诚的佛教徒,心中对信佛之人的印象又变为了光头,头顶还有9个洞,身穿黄袍披红袈裟,嘴里常说的话是阿弥陀佛,心地善良还长有一张慈眉善目的面孔。有趣的是,在当时的我看来,和尚不能吃肉,吃饭还要靠化缘,整天与青灯古佛为伴,日子过得凄惨极了。所以对佛教也不怎么喜欢。再加上后来《新白娘子传奇》里边有个大反派法海和尚,让我更是对和尚又怕又讨厌。 随着年岁渐长,知识面也慢慢扩大,知道除了佛教还有很多的宗教信仰,例如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对宗教的理解也不再片面化了,对佛教也才渐渐有了好感。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对佛教和道教分不太清楚。于是进到寺庙里,也不管里边供着的是神是佛,只

管磕头、许愿。尽管对佛教的信仰并不强烈,但在许愿的那一刻,心都是及其虔诚的,这一点,我相信大部分的普通人都和我一样。 一直到上了大学,学了些许宗教的相关知识后,才终于对佛教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说它陌生则是因为我对佛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非常浅显的皮毛上,关于它的内涵、意义、哲理、禅学等博大精深的知识都没有深入研究过。因此,我认为佛教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领悟,体会。认识佛教,理解佛教,让佛教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服务。而人类在享受佛教精髓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完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佛教不断的传播与发扬光大。

语文-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一览表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一览表 (先秦至现代) 【先秦】 屈原宋玉 【两汉】 枚乘贾谊司马相如王逸东方朔朱穆王褒刘彻班婕妤赵壹秦嘉班彪班昭班固扬雄张衡蔡邕蔡琰祢衡曹操孔融 【魏晋】 曹丕曹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瑀应璩应玚繁钦曹叡嵇康向秀阮籍何邵潘尼潘岳张翰张华张协张载傅玄陆机陆云石崇孙楚左思曹摅陶渊明郭璞刘琨卢谌袁宏 【南北朝】 谢惠连谢灵运鲍照谢朓鲍令晖孔稚珪萧衍江淹沈约范云何逊阴铿徐陵庾信江总朱超 【隋代】 杨素薛道衡陈子良卢思道孔德绍孔绍安 【唐五代】 虞世南上官仪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陈子昂杜审言朱弯沈佺期宋之问张说张九龄常建储光羲李颀高适岑参王昌龄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刘长卿韩愈柳宗元韦应物寒山拾得顾况李益卢纶钱起王建张籍孟郊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贾岛许浑李商隐杜牧李贺薛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罗隐僧皎然僧贯休僧齐己温庭筠韦庄王翰崔道融刘希夷徐氏张谓张继崔曙苏味道马戴刘叉崔颢王湾王之涣贺知章崔护朱昼刘方平于良史聂夷中于鹄祖咏杨师道赵徵明张若虚袁郊崔涯张仲素秦韬玉李约王涯胡令能卢汝弼戎昱崔珏王驾黄巢崔国辅于武陵捧剑仆施肩吾花蕊夫人李郢皇甫松张祜綦毋潜张南史徐彦伯李珣冯延巳李煜 【宋辽金】 潘阆范仲淹苏舜钦欧阳修张先晏殊晏几道柳永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陈师道李之仪张耒晁补之贺铸陈与义吕本中毛滂周邦彦李纲朱敦儒李清照朱淑真舒亶韩元吉胡铨叶梦得张元干张孝祥范成大陆游杨万里陈亮辛弃疾刘过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刘克庄元好问蒋捷文天祥王沂孙刘辰翁吴激蔡松年段克己戴复古李祁黄裳朱熹王观赵佶林逋张泌周密李克岳飞李重元康与之魏承班曾觌徐俯阎选孙光宪黄公度周紫芝赵令畤 【元代】

萨都剌刘因关汉卿狄君厚范康高文秀金仁杰宫天挺孔文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孟汉卿尚仲贤石君宝张养浩刘致张可久贯云石卢挚郑光祖高明纪君祥郑廷玉张国宾岳伯川杨梓武汉臣王伯成赵孟頫王冕洪希文杨载杨维桢元好问 【明代】 刘基高启汤显祖陈子龙夏完淳袁宏道于谦王世贞李攀龙何景明李梦阳唐寅戚继光 【清代】 钱谦益吴伟业顾炎武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洪升孔尚任王士祯查慎行纳兰性德袁枚仓央嘉措黄景仁龚自珍黄遵宪秋瑾苏曼殊乾隆郑板桥曹雪芹刘鹗 【近代】 谭嗣同王国维梁启超李叔同柳亚子郁达夫斌宗法师太虚法师虚云法师月溪法师、连横、丘逢甲 【现代】 20世纪20年代:胡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田间 20世纪30年代:朱自清林徽因戴望舒李广田艾青卞之琳何其芳南星辛笛覃子豪纪弦臧克家 20世纪40年代:王佐良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罗寄一郑敏唐祈袁可嘉牛汉屠岸 20世纪50年代:周梦蝶羊令野方思余光中洛夫罗门蓉子痖弦昌耀林泠 20世纪60年代:郑愁予任洪渊杨牧叶维廉食指 20世纪70年代:江河北岛芒克多多舒婷刘自立严力杨炼梁小斌顾城20世纪80年代:海子于坚 20世纪90年代:伊沙沈浩波左春和 21世纪初十年:张与期阿斐董非冯志亮谷雨黄运丰南岩蒙晦泽婴潘建设屈涛西洲郁颜郑小琼茱萸 唐朝诗人雅称 唐朝诗人辈出,成就卓越,人们给他们具有概括性、赞美性的雅称。 ★ 诗祖——陈子昂。元·方回称“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 ★ 诗星——孟浩然。清·陆风藻《小知录》“诗星,孟浩然也。” ★ 诗佛——王维。由于其虔诚信佛,在部分诗歌中宣扬佛教,赞美佛教的无声寂火而得名。 ★ 诗天子——王昌龄。他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 ★ 诗仙——李白。因其诗歌雄奇豪放而得名。 ★ 诗豪——刘禹锡。唐·白居易称“彭城刘梦得,诗豪也。” ★ 诗圣——杜甫。 ★ 诗魔——白居易。其作《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知其苦,非魔而何”

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调研

摘要:佛教文化自传入中国起,在与中国文化的交融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此次调研意在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为中国佛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自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经发展,逐渐“中国化”,一方面是与中国的思辨哲学相结合,而向学术化发展,对教义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达到高度的繁荣;一方面是与中国的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一方面与中国的人生理想相结合而向社会化发展,使佛教与中国社会密切联系。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文化沿着这一人间佛教的方向发展,取得极其巨大的成功。 调研背景和目的 佛教文化至今仍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乱世还是太平,在国人心中都有着求得平安的朴素心愿,而佛教文化几千年来的缓慢渗透,使之成为民众心中最具吸引力的寄托。但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现代,在新一代生命力心中,佛教文化是怎么样的存在?中国佛教文化今后又可能会有怎样的遭遇?此次“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调研”试图为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参考。 由于时间和人力限制,此次调研仅针对中国部分高校的学生展开,共发放实体问卷50份和网络问卷450份,最终有效问卷为455份,涉及的高校为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十所,受调查者专业包括历史、经济、金融、法律、医学、物理、数学、化学等文理各类别。 调查结果统计 1.对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状况(1-4题) 1)您对宗教的定义或看法:

佛教分类

1.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是承载或道路的意思,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佛教教义的解释和理解有分歧。 小乘,保持原来的教义,以释迦牟尼为教主,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大乘,则对原来的教义有所修改和发展,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并已《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为主要经典,小乘派认为自己是正统,大乘派则认为自己有创新。 2.(1)佛的含义 佛,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觉者,和知者。佛教认为,觉有三种涵义:自觉,觉他(使众生顿悟),和觉行圆满。其中,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觉者。另外,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专用做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2)佛分类 A.释迦牟尼三身佛,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应身佛,居右。 B.三世佛,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 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居左,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居中,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居右),竖三世佛(现在佛释迦牟

尼佛,过去佛燃灯佛,未来佛弥勒佛)之分。 注:1.佛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此三者合称“释家三尊” 2.药师佛左胁侍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菩萨,此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3.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 3.菩萨 是只达到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觉行圆满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 4.罗汉 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1、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