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

(1) 化学专业

化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步训练,能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也适宜到企事业及相关单位从事应用开发研究、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2) 应用化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科学文化、创新意识、求实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现代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面宽广,受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化学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适宜到轻工、化工、石化、能源、环保、医药、食品保健、化妆品、材料、生物等相关企业和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与应用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工作。

(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专业注重培养基础知识宽、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和工艺素质、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毕业生掌握化工产品与工艺过程开发、生产装置设计与放大、过程系统优化、节能与环保、过程安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从事化学和化工领域科学研究、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的能力,形成科技和生产管理的良好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适应化工、炼油、生物、环境、资源、能源、医药、冶金、食品及劳动安全部门的管理和科学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以及继续攻读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相关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4) 功能材料专业

本专业适应国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创新意识,业务、心理和身体素质,以及掌握现代化学、材料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面宽广、综合知识扎实,在新型功能材料领域内获得基本训练、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在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部门或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可以继续攻读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相关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5) 化学萃英班

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经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从2011年开始实施“化学学科拔尖学生(化学萃英班)”培养计划。

入选本培养计划的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化学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愿望强烈、心理素质良好、培养潜能突出,有望成长为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

2、在校本科学生

3、在校研究生

本科生所占的比例为:57.9%

二、学院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情况

生师比为:6.5:1

2、承担本科生课程讲授的教师

3、教学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2013年学院共计取得的到教学经费100.92 万元,支出109.268 万元。

4、教学设备

截止2013年底,化学化工学院共有教学设备3683 台(件),总价值1794.63 万元。

三、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

1、课程开设情况

2、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的分配情况

7

3、参加实践教学学生

(1) 参加毕业论文的学生261 人。

(2) 参加创新创业实验的学生91 人。

(3) 参加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能力提高训练项目的学生150 人。

4、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学院党政领导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学院继续深化改革,加强人才培养,本年度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 不断完善本科实验教学条件建设

学院多渠道积极改善本科实验教学条件,2013年学院获得教育部实验室专项维修经费740万元,获得兰州大学本科生实践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专项建设项目资助,其中基础化学实验I仪器增补更新项目200万元,基础物理化学实验平台改造升级项目200万元。此外,―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年度获批为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 本科教学工作各方面指标取得新突破

在2013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中,学院严格按照评估体系在日常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积极准备,最终获得兰州大学首届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全校共有四个院系获此荣誉)。同时,学院还获得2013年度招生宣传优秀学院,学院是全校唯一同时获得两项优秀的学院。学院承担的本院和外院所有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全年无一例教学事故。

学院参加国家基金委组织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能力提高项目中期汇报会,汇报成绩优秀。2013年学院推荐79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本科毕业论文查重中,论文一次合格257篇,合格率98.5%。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含

读研)90.2%。本科生考研上线率逐年提高,2013届考研上线率40.1%。为积极吸纳优秀生源,学院和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了201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化学夏令营。

(3) 高水平师资队伍、教材及教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学院切实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骨干课程教师队伍和教学梯队得到了优化和加强,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2013年严世强教授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陈保华教授获得兰州大学―隆基教育教学奖‖中青年教师骨干奖,陈永雷老师获得兰州大学―隆基教育教学奖‖教学新秀奖。许鹏飞教授荣获甘肃省首届陇原师德先进个人称号。由王清廉、李瀛、高坤、许鹏飞、曹小平教授编写的《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获得兰州大学2013年教学成果奖,由景欢旺教授编写的《结构化学》获得2013年兰州大学教材建设基金资助。李莲花、黄永忠、李英秀老师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协作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实验中的探索推广”研究项目获得兰州大学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资助。此外,惠新平教授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有机化学(含实验)教学与课程建设研讨会上做了“基于能力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大会报告。杨秀平、郭跃萍、李莲花等老师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索,发表了多篇教学研究论文。

(4) 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系列培训班,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更好发展,学院针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邀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严世强教授先后作了―备课的精馏过程‖、―课堂——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等系列培训会,从理想课堂、备课原则、课件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

面进行了教学经验分享,帮助青年教师上好第一堂课,使青年教师能在教学工作中尽快成长,崭露头角。

(5) 积极组织,严格落实教学检查和管理

学院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的检查力度,除接受学校教务处不定期教学检查外,坚持学院党政领导不定期听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每学期10-12周进行教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反馈。张颖老师荣获2013年度―兰州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6) 开拓视野,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

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和各类竞赛,拓宽视野,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2013年学院共有11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有30个项目获得校级和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2011级本科生刘訸同学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和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三等奖。2011级本科生顾超越荣获第三届全国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交流会―大会报告类‖二等奖,2011级本科生江新航和2010级本科生陈思禄分别荣获第三届全国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交流会―墙报类‖一等奖和二等奖。2009级齐慧等同学的―Mars 高效杀菌座便器盖‖项目荣获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7) 承办甘肃省首届大学化学竞赛,积极筹备2014年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

学院成功举办了甘肃省首届大学生化学竞赛,得到了省内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院争取到了2014年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的承办权,进行了扎实的前期筹备工作。

四、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化学化工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教学质量资源保证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领导者和组织实施者。

1、教学质量保证组织体系

为加强学院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除学院的本科教学日常管理机构外,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1) 教学日常管理机构

教学日常管理机构由分管教学副院长和教学秘书组成。分管教学副院长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并在教务处的具体指导下,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和任务,对于完成学院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主持制定全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思路,组织全院性教育教学工作重大问题的论证、决策,确定全院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主持落实学院各项教学工作,负责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检查与监督,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对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秘书做好日常教务及教学管理工作。

(2) 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由院系领导、学术骨干和教学骨干组成,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委员会成员由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管理工作认真负责、甘于奉献的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课程组,课程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课程组长对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并接受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全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以及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等工作。课程组长负责组织制订或修订教学大纲,安排授课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协调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全面掌握教学动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负责选定教材及参考书,组织编写高水平教材,组织试卷命题、制订评分标准、组织阅卷,组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改革,组织申报教研立项等。

2、教学质量资源保证体系

(1) 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课程教学梯队由主讲教师组成,一门课(或相关几门课程)建立一个课程梯队。在主干课程建设中推行教学团队建设,由4–6名教学骨干组成。教学团队负责人由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对本课程有深入的研究和跟踪,热心教学管理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

实验课由实验主讲教师负责,主讲教师负责实验课程的设置、讲授内容和实验具体要求的制订,确保实验课程教学正常运转。

(2) 课程建设

学院课程建设包括落实课程负责人,制订和修订教学大纲,选用或编写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辅助教材(学习指导书、习题集、试题库、实验指导教程等)。

教学改革与研究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院鼓励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树立教学改革与研究切实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学院建设与发展需要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确定教学改革与研究的选题并组织实施。2013年,杨秀平老师在《高校实验室工

作研究》发表论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郭跃萍老师等在《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发表论文“浅谈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化工实验与实践中的应用”,李莲花老师等在《大学化学》发表论文“协作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实验中的探索推广”。

(3) 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是确保教学设施的硬件和软件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并正常运转。

3、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 不断转变教学质量管理观念

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共同接受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思想,学院在教学过程和活动中,始终坚持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专业建设

学院专业建设的要求是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需要,逐步形成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建设规划,各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对应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师资队伍,专业特色,教学改革等。

(3) 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学院以课堂为主阵地,紧抓课堂教学管理不放松。学院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教学计划执行良好,教学秩序稳定,各环节质量标准执行良好。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学院加强平时经常性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采取学院党政领导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进行课堂教学的检查和监督。

(4) 实践教学

学院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抓好实践教学环节,重点是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体系,加强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5) 教学档案管理

学院加强教学档案建设和管理,为教师的评聘、使用、晋级、考核和奖惩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是对教学过程实施全方位监控和考察的有力保障。教学档案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分管教学院长负责管理,另一部分由教学秘书负责管理。

4、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使任课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引导广大教师重视和投身教学。凡我院教师为本科生开设并列入教学计划的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验课任课教师均纳入教学质量监控。学院重点对主干课程、新开课程和新上岗青年教师所讲授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学院教学监控工作由学院党政领导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进行。教学质量监控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导向作用。监控内容为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

学院党政领导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深入教学第一线采取随堂听课和检查实验课,了解教学现状,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听课人员主动向任课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学情况,分析和研究教学状况,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

馈给任课教师。

学生评价由授课班全体同学参与,利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学院通过学校基于网络的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对于评价较差的教师,学院领导和课程组长对本人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改进计划,并留出一个学期的观察时间,如仍无明显改进,一学期后暂停其授课资格。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归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并用于教学评奖、职务评聘、岗位津贴发放等的参考依据之一。

五、学生毕业、考研及就业情况

2013年学院毕业人数为261 人;读研人数为125 人;就业人数为82 人;出国+国防生15 人;其他39 人。

六、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特色与经验

1、学院设有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督,青年教师上课前试讲,选留(引进)教师教学能力考查,随堂听课和检查实验课等。

2、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课程组长

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下设课程组和课程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课程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研究,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教风建设,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组的人员结构应符合教学梯队的要求,充分考虑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课程组成员是本

门课程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的基本队伍。课程组课程组长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院备案。课程组长是课程组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本课程组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梯队的建设。学院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立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交叉学科和实验课共10个课程组。

3、“两道关”确保教师教学能力

为了确保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学院设立了―两道关‖。第一道关是在选留(引进)教师时必须进行教学能力考核;第二道关是青年教师上班后要先进行听课,两年后提出试讲申请,试讲通过方可安排讲课。上述工作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

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学院对教师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解决措施:教师的教学态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院对教师教学考核的评价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1) 把教学质量与业绩津贴分配相挂钩。学院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学院业绩分配中体现教学质量,加大给本院主讲专业基础课教师的工作量,让爱岗敬业、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不仅鼓励多劳多得,更体现“优劳优得”,有效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本科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 对爱岗敬业、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兰州大学“隆基教

育教学奖”、教学成果奖申报、教材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推荐。

2、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复讲授,知识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解决对策:学院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由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统一把关,全面协调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全面统筹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删除陈旧内容和增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

学院要求各个课程组对教师要加强要求、引导和管理,强化教师的危机意识;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研究。学院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通过学院领导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听课,对教师上课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对教学质量差的教师要求限期进行整改。

3、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解决对策: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院邀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严世强教授先后作了―备课的精馏过程‖、―课堂——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等系列培训会,从理想课堂、备课原则、课件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经验分享,帮助青年教师上好第一堂课。

学院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课件制作上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以确保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在讲课过程中要将优秀的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巧妙融合,增强教学效果,严禁照“屏”宣科式的课堂讲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