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梁惠王下

梁惠王下

一、《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18分)

(一)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4分)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4分)

答案:1.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

2.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4分)

A.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B.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在于能否施行仁政。

C.庄暴见孟子,把齐王好乐自己不能回答的事告诉孟子。有一天,孟子就去见齐王,将好乐之事问齐王。齐王告诉孟子有好乐之事,但脸色变了。孟子就顺水推舟地说好乐好。齐王高兴了,然后孟子才说独自好乐的危害。最后孟子才说明施行仁政,与民同乐的思想。

D. 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E.作者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

F.“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与“欣欣然有喜色”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对比举例论证,突出说明“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重要性,进一步升华主题。

答案:E(开门见山切入“好乐”话题,但没有摆出观点,观点在结尾。)

(三)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言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欢乐”,而不能解释为“音乐”,其理由至少有二。请简析。(6分)答案:①“言乐”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王鼓乐,二是田猎②以上两件事,归结到是否与民同乐,而最后的结论是:与民同乐。

二、《文王之囿方七十里》(10分)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一)将“若是其大乎?”恢复正常语序,并翻译之。(4分)

答案:其大若是乎?/译为:它的广大像这样吗?

(二)本段的主旨是什么?使用了什么论证手法?(6分)

答案:主旨:与民同之,即与老百姓利益一致,不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对百姓的侵害之上。

论证方法:对比文王与齐王的不同做法,对比由此产生的百姓的不同反应。

三、(孟子)对(齐宣王)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①,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⑤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注]①疾视:怒目而视。②旅:军队。③徂莒:此处指来侵莒国的敌众。④祜:福。⑤对:答。

(一)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孟子所说的“小勇”指的是血气所为之勇。

B.“王请大之”说的是要齐宣王去掉小勇,换之以——怒震天下的大勇。C.“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就是武王的大勇。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答案:B(B项大勇指的不是“一怒震天下”,而是“一怒安天下”)

(二)孟子说:“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章句下》)请联系上文,说说孟子关于“勇”的认识。(6分)

答案:勇有小勇和大勇之分。小勇指的是好勇斗狠、匹夫之勇,它会使父母受伤害;大勇指的是当国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时挺身而出的理义之勇,它可以使百姓得到安生。

四、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着,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将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答案:人们得不到这种快乐,就要抱怨他们的君主了。得不到就抱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对的。作为百姓的君主却不与百姓同乐,也是不对的。(省略宾语“快乐”,1分;第一个非,动词,非难,埋怨,1分;第二个非,形容词,错误,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二)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孟子提倡君王不仅要与民同乐,还要与民同忧,这充分体现了孟子学说中的民本思想。

B.孟子认为人们要是得不到在别墅居住游玩的快乐,而埋怨他们的国君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不对。

C.人民感受到君王的关怀,必定报之以忠诚,与其为善,达到君民同乐同忧的和谐景象。

D.孟子认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治国之本,统治者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答案:B(“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

(三)请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孟子为什么要强调君王要“与民同乐”? (6分)

答案:统治者自己好“乐”,由己及人,民亦好“乐”,推恩于民,与民同乐,这样天下才会归服,国家才会稳固,这是治国之本。今天,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为人民服务,就是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五、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①,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③,泽梁③无禁,罪人不孥④。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⑤!’”王曰:“善哉言乎!”

【注释】①明堂:为天子接见诸侯而设的建筑。这里是指泰山明堂.是周天子东巡时设,至汉代还有遗址。

②关:道路上的关卡,近于现代“海关”的概念。市:集市。讥:稽查。征:征税。③泽梁:在流水中拦鱼的设备。④驽:本指妻子儿女,这里用作动词,不孥即指不牵连妻子儿女。⑤哿矣富人,哀此茕独:引自《诗经·小雅·正月》。哿,可以。茕:孤单。

(一)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别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究竟是拆毁好呢,还是不拆毁好呢?齐宣王拿定主意后,于是再向孟子询问。B.孟子认为明堂是施行王政的殿堂,大王如果想施行王政,就不要拆毁它。于是,宣王要求孟子谈谈王政问题。C.与孔子一样,孟子也是言必称文、武、周公的。所以,他在这里向齐宣王介绍王道政治时也是以文王治理岐山的政策为依据的。

D.失去妻子的老年人叫做鳏夫;失去丈夫的老年人叫做寡妇;没有儿女的老年人叫做独老;失去父亲的儿童叫做孤儿。

答案:D(齐宣王拿不定主意,于是便向孟子询问)

(二)孟子在上文所说的“王政”和下面文段中给梁惠王说的“王道”是否相同?为什么? (6分)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答案:孟子在这里所说的王政也就是前面给梁惠王说的王道。因为“王政”抽取“九一税”,泽梁无禁,罪人不孥,也体现了“轻刑罚薄赋税”。文王发政施仁,必先考虑鳏、寡、独、孤四者,体现“保民”“养民”“教民”的“王道”思想。

六、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一)将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5分)

答案:假如大王有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等他回来时,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有……者”固定句式,1分;“之楚”,动词,到,1分;比,等到,1分;冻馁,使动用法,1分;句意1分)

2. 王顾左右而言他。(4分)

答案:宣王扭头去看左右的人,把话题扯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二) 此章采用层层设问、步步紧逼的方法,促使齐宣王反思,让他明白君王并非至高无上,一国之君应该。(4分)

答案:对人民负责

七、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一)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孟子认为人们所说的历史悠久的国家,并非指国境内有古老而高大的乔木的意思,而是说有累世修德的勋旧之臣。

B.齐宣王向孟子求教,我要怎么做才能分辨出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以便弃而不用呢?孟子认为百姓都认定某人不可用,考察也发现他不可用,才弃置不用。

C.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要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

D.什么样的人可以起用呢?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不能听左右之人和大夫的意见,只有平民百姓都说某人贤德,然后实际去考察了,如果发现其确实贤德,然后才起用他。

E.孟子认为国君在任用贤人的时候能做到一切都听从国人的意见,这样的国君就真正是百姓的父母之君了。

答案:C(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是指“国君任用贤人时,可能会出现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这种情况,所以要谨慎。)

(二) 在这里,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民主思想,结合语段,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孟子在这里提出了“以民为主”的政治主张:左右近臣与“国人”比,毕竟是少数的几个人,少数服从多数,所以应该以“国人”的意见来决定提拔、贬斥或杀人的可否。这也就是一切以全民意向为依归,这是一个深具全民意识的观点,是人类早期的民主思想。

八、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放:贼

答案:放:流放贼:动词,害。

(二)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齐宣王质疑汤放桀,武伐纣是以下犯上的举动,并且深不以为然。

B.孟子认定桀、纣是独夫,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所以讨伐、流放他并无不可。

C.孟子主张“因先”也就是法先王,认为君臣的名分是一种绝对不可更易的制度。

D.孟子认定贼仁残义的君王只会给天下带来动乱,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本心。

答案:C(孟子也承认君臣名分,讲等级秩序,但如果国君失职,人民可以将之推翻。)

(三)上面的选段表现孟子怎样的思想?请简析之。(6分)

答案:文段表现了孟子“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认为可对君主劝谏,甚至废黜不合格的君主,君主和统治集团神性不再被承认。一个国家的组成的要素,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民,有人民才有国君,没有人民的国君只是“一夫”罢了。

九、

十、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2)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认为如果不攻取燕国会违背天意。

B、孟子认为要不要攻打燕国要看齐国的百姓乐意不乐意。

C、孟子认为燕国的百姓欢迎你大王的军队是为了摆脱水深火热的日子。

D、孟子肯定周武王能够为百姓的利益平定天下。

(2)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答:

十、(1)B(是看燕国的百姓而不是齐国的)

(2)孟子主张一切以民为贵,攻打一个国家能否胜利关键要看百姓是否能得到利益。帮助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摆脱出来就会得到百姓的欢迎,攻取就能成功,国家就能稳定。所以在孟子看来,社稷、国王都依赖于百姓。

【参考译文】

(1)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2)“百姓是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不重要的”。

十一、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9~11题。(共9分,每小题3分)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候将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事,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展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傒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诸侯将谋救燕谋:谋划

B.傒我后,后来其苏苏:新生

C.诛其君而吊其民吊:哀悼

D.系累其子弟系:囚禁

9、C(慰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谋于燕众如之何其可也?

A. 寡人之于国也 B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置群而后去之奚为后我

C 鸟倦飞而知还

D 身死人乎,为天下笑者,何也?

10、C(承接连词,然后A、介词,相当于,与,同、跟;介,表对象,对于,B,副词,表疑问,怎么;副词,表大概,D、介词为了,为;介词,表被动)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做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11、A(B、燕王虐待百姓,大王(齐宣王)去征伐他,百姓都以为大王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才“食壶浆以迎王师,这是孟子回答齐宣王的话。C齐国虽疆土扩大,但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候要出兵攻打齐国。而不是不用担心诸候的反映。D、天下人由于信任商汤,商汤军队每到一地一切秩序正常,杀暴君,慰问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

文言文译文:齐人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各国诸侯谋划着救助燕国。齐宣王说:“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土地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夷就埋怨;向南征伐,北狄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头呢?’人民企盼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百姓,大王去征伐他,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十二、邹与鲁讧①。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日:‘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2) 【注】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

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答:君主能做到体谅民情,并且仁政天下就可以使百姓遵从自己

孟子说解·梁惠王下·13效死章

效死章

滕文公问曰(1):“滕,小国也,间于齐、楚(2),事齐乎(3)?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4)。无已(5),则有一焉(6):凿斯池也(7),筑斯城也(8),与民守之(9)。效死而民弗去(10),则是可为也(11)。”

注释:

(1)滕:战国时的诸侯国之一。(2)间(jian4):夹。(3)事:侍奉,有“投靠”、“依靠”之意。(4)是:这。谋:指“事齐”或“事楚”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5)无已:不得已,有“没办法”之意。(6)一:一种方法。(7)凿(zao2):深挖。斯:这。池:护城河。(8)城:城墙。(9)与:跟。(10)效死:自愿献出生命。弗(fu2):不。去:离开。(11)是:这样。为(wei2):做。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一个小国,处于齐国和楚国之间,应该侍奉齐国呢,还是侍奉楚国呢?”孟子回答说:“这里所要谋划的事不是我所能解决得了的。不得已的话,那么有一个方法:深挖滕国的护城河,高筑滕国的城墙,和庶民一起固守滕国,为国而不惜一死,因而庶民不愿离去,那么,这件事还有可望。”

朱注: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间,去声。滕,国名。)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无已见前篇。一,谓一说也。效,犹致也。国君死社稷,故致死以守国。至于民亦为之死守而不去,则非有以深得其心者不能也。此章言有国者当守义而爱民,不可侥幸而苟免。)

说解:

国家必然有大小、强弱、贫富之别,一般情况下,小国常想成为大国,弱国常想成为强国,贫国长想成为富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首先,要看通过什么途径去达到目的,行仁政,则是以王道而使小国成为大国、使弱国成为强国、使贫国成为富国;其次,在战乱时期,小国、弱国、贫国最重要的是保国,行仁政是一种方式,用诈力也是一种方式,前者或许见效慢但成可长久,后者或许见效快但败也迅速。滕国,当时处在战乱时期,在齐、楚两大强国之间,处境危险,滕文公要保国,所想到的办法只是投靠其中某一个强国,却没有想到行仁政以自保。

孟子为什么说“是谋非吾所能及”?首先,无论是齐国,还是楚国,都不是行仁政的国家,用霸道得天下者,必然灭掉其它各国,岂能容滕国独存?因此,无法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其次,无论行仁政,还是用霸道,谁也无法保证必然能保住滕国;再次,是否行仁政,是滕文公之事,不是孟子所能决定的。因此,孟子之言是正直的实话,而不是无计可施的推脱之辞。从此可知,孟子绝不以大话诱人,更不以霸道动人。

孟子当然会给滕文公解决疑难,因此,孟子按正道为滕文公出谋划策。滕国处境危险,因此,保国是第一要务。要保国,永远不能依赖外力,而必须凭借自身之力,因此,首先,滕文公必须先深挖滕国的护城河,高筑滕国的城墙,有和庶民一起固守滕国而且为国不惜一死之志,国君欲自存而不惜民命,是不仁之举。其次,要使庶民自愿地不离开滕国,乃至能自愿地与滕国共存亡,这不是通过强迫、诱惑、欺诈所能做得到的,必须国君守义而且爱民,才能深得民心。

筑薛章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1),吾甚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2),狄人侵之(3),去之岐山之下居焉(4)。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茍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5)。君子创业垂统(6),为可继也(7);若夫成功(8),则天也。君如彼何哉(9)?强为善而已矣(10)。”

注释:

(1)筑薛:占领了逼近滕国的薛地,而且要在薛地建造城墙。(2)大(tai4)王:指亶父。邠(bin1):同“豳”,地名。(3)狄(di2)人:中国北方狄地的人。(4)之(zhi4):同“至”。岐(qi2)山:周族发祥地,殷商时期西伯侯所治理的地方,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5)必:一定。王(wang4)者:施行王道的人。(6)垂统:传下统绪。(7)为(wei4):为的是。(8)若夫(fu2):至于。(9)如彼何:对他(齐国)能怎么样。(10)强(qiang2)为(wei2)善:强力地使自己行善道。而已:罢了。

译文:

滕文公问道:“齐国人将要在所占据的薛地建造城墙,我很惊恐。怎么办才可以呢?”孟子回答说:“当初,太王亶父生活在邠地,狄地的人来侵犯,就离开邠地前往岐山之下居住。这不是经过选择而确定的,是出于不得已啊。如果能行善,后世子孙一定会有能够施行王道的人了。君子创立事业而传下统绪,为的是可以使后代子孙延续。至于是否成就功德,则是天意。君主对齐国能怎么样呢?强力地使自己行善道就可以了。”

朱注: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薛,国名,近滕。齐取其地而城之,故文公以其偪己而恐也。)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

(邠,与豳同。邠,地名。言大王非以岐下为善,择取而居之也。详见下章。)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夫,音扶。强,上声。创,造。统,绪也。言能为善,则如大王虽失其地,而其后世遂有天下,乃天理也。然君子造基业于前,而垂统绪于后,但能不失其正,令后世可继续而行耳。若夫成功,则岂可必乎?彼,齐也。君之力既无如之何,则但强于为善,使其可继而俟命于天耳。此章言人君但当竭力于其所当为,不可徼幸于其所难必。)

说解:

在霸道横行的时代,小国常常会受到大国的威胁,小国在此情况下如何自处,是一个大问题。滕文公所遇到的威胁是,齐国已经侵占了薛地,并且在那里高筑城墙,薛地距离滕国很近,恐怕下一步恐怕就要侵占滕国了,所以,滕文公感到惊恐。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往往很容易走向背离道义而用计谋的路上去。

孟子依据道义而言,同时,也可谓是长久之计。周族的太王当时国小势弱,与滕国当前的情况相似,太王的做法是,在遇到狄人侵犯的时候,为了百姓而放弃了土地,迁移到了岐山之下,并非因为岐山是好比方才迁移到岐山,只是为了使百姓不会因为太王自己的利益而再受到伤害,所以才不得已这样做。在贤德的君主心中,自身的利益永远排在百姓的利益之后,所以,太王才会有这样的做法。

恐怕世人大多会以为太王的做法是懦弱,甚至认为是愚蠢,却不知此是合乎大道之举。太王为百姓利益而放弃自身利益,对百姓来说,可谓是行善。自身行善,或许会使自身这一生有些损失,但是,后世子孙却一定会有施行王道之人,就像太王之后有公刘、文王、武王、周公一样。可悲的是,君主往往只顾自身的事功,甚至只顾一时的事功,因而难以长久;或者像秦始皇一样,通过霸道得到权力地位,然后想要传到千秋万代,结果却仅仅十五年便告结束,而且终至于族灭。

施行王道仁政,是否能成功,并不是绝对的,但是,是否施行王道仁政,却取决于人自己。那么,行霸道,是否必然成功,也不是绝对的,战国七雄无不行霸道,其中六国先后被灭,灭六国的秦国虽然一时成功,国祚也非常短暂。尧舜行王道仁政,而百姓能安宁;周文王、武王、周公行王道仁政,国祚长达近八百年。要使百姓少一些苦难,需要王道仁政;要让人类社会少一些朝代变换,需要强力行善。

孟子说解·梁惠王下·15竭力章

竭力章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1),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2),狄人侵之(3)。事之以皮币(4),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5):…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6)。二三子何患乎无君(7)?我将去之(8)。?去邠,逾梁山(9),邑于岐山之下居焉(10)。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11)。或曰(12):…世守也(13),非身之所能为也(14),效死勿去(15)。?君请择于斯二者(16)。”

注释:

(1)则:却。不得免:无法免于灭亡。(2)大(tai4)王:指亶父。邠(bin1):同“豳”,地名。(3)狄(di2)人:中国北方狄地的人。(4)皮币(bi4):裘皮和布帛之类。(5)乃:于是。属(zhu3):会集。耆(qi2)老:旧臣和长老。(6)所以养人者:用来养活人的东西,此指土地。(7)二三子:相当于“你们”。患:担心(8)去之:离开豳地。(9)逾(yu2):翻越。梁山:此指陕西咸阳西北乾县的梁山。(10)邑(yi4):建造城镇。于:在。岐(qi2)山:周族发祥地,殷商时期西伯侯所治理的地方,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11)从:跟随。归市:从集市归来。(12)或:有的人。(13)世守:指国土是祖先传给子孙的,应当世代守住。(14)身:自身。为(wei2):随意放弃。(15)效死勿去:因此而至于身死,也不能离开。(16)斯二者:这两种做法。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一个小国,竭尽心力而侍奉大国,却无法免于灭亡,怎么样才可以呢?”孟子回答说:“当初,周族的太王生活在邠地,狄地的人常来侵扰。用裘皮和布帛侍奉它,无法免于侵扰;用犬马侍奉它,也无法免于侵扰;用珠宝玉器侍奉它,仍然无法免于侵扰。于是,会集当地的旧臣和长老而告诉他们说:…狄地的人所想要得到的东西,是我的土地。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君子不能用那些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去危害人。你们还担心没有君主吗?我将要离开邠地。?太王离开邠地之后,翻越过梁山,在岐山脚下建造城镇而居住下来。邠地的人说:…太王是仁德之人,不能失去这样仁德的人啊。?跟随太王的人就像从集市上回家的那么多。有的人说:…国土是祖先传给子孙的,应当世代守住,这不是一个人自身所能随意放弃的,即使因此而至于身死,也不能离开。?请君主在这两种做法中做出选择吧。”

朱注: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

(属,音烛。皮,谓虎、豹、麋、鹿之皮也。币,帛也。属,会集也。土地本生物以养人,今争地而杀人,是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也。邑,作邑也。归市,人众而争先也。)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又言或谓土地乃先人所受而世守之者,非己所能专。但当致死守之,不可舍去。此国君死社稷之常法。传所谓国灭君死之,正也,正谓此也。)

君请择于斯二者。”

(能如大王则避之,不能则谨守常法。盖迁国以图存者,权也;守正而俟死者,义也。审己量力,择而处之可也。杨氏曰:“孟子之于文公,始告之以效死而已,礼之正也。至其甚恐,则以大王之事告之,非得已也。然无大王之德而去,则民或不从而遂至于亡,则又不若效死之为愈。故又请择于斯二者。”又曰:“孟子所论,自世俗观之,则可谓无谋矣。然理之可为者,不过如此。舍此则必为仪秦之为矣。凡事求可,功求成,取必于智谋之末而不循天理之正者,非圣贤之道也。)

说解:

小国,不可有野心,但不可无壮志。野心,恐生邪念;壮志,当行仁政。然而,有野心者有之,无壮志者更多。所谓无壮志者,往往“竭力以事大国”,虽然最后结果都是“不得免”,却又往往不知不觉地走上那条路。苏洵《六国论》说:“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孟子提出两种做法,第一是弃地保民,第二是效死保国。

弃地保民的做法,以周族的太王为例。当初,太王在遇到狄人入侵的时候,也曾经“竭力以事大国”。他先拿裘皮、布帛之类生活必需品给狄人,又拿猎犬、骏马之类的东西去给狄人,还把珠宝玉器拿去给狄人,太王既以仁德著称,他这样做目的,首先应当是为了减少狄人对百姓的侵扰,而不会是为了保住自身的君主之位,但是,不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助长狄人的贪欲。在此情况下,太王做出了“弃地保民”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建立在以往的仁政基础上的,同时又是仁政的进一步显现。太王知道,君主的职责在于保民、养民,国土是用来保民、养民的,君子不能因为土地而害人,所以,表面看来,他断然放弃的是土地,其实所放弃的是自己的君主权位,所保护的是百姓。百姓无不希望有仁德的君主,所以,众多的百姓宁愿放弃故乡家园,而跟随太王迁徙到完全陌生的岐山脚下。

效死保国的做法,固然不是上策,但也是可行之策。无论是弃地保民,还是效死守国,其关键都在于君主自己怎么做。弃地保民,是君主放弃君主之位,而不是要百姓放弃自己的利益;效死保国,是君主誓死守住祖先的基业,而不是强迫百姓为守卫国家而死。一旦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颠倒,便违背了天道、王道。滕文公所接受过来的国土,是他的祖先代代相传而来的,它属于他的祖先,属于他的百姓,属于他的子孙后代,因此,他没有

资格放弃滕国,而应该与国家社稷共存亡。必须注意的是,这里要说的是,“国灭,君死之”,绝不能说“君主要求百姓誓死保国”。百姓是否愿意与君主一起保卫国家,不是君主强求而能得到的,也不是君主强迫所能得到的,只有得民心,百姓才有可能与君主同心;只有行仁政,才能得民心。

对于滕文公来说,孟子只是士的身份,不是臣的身份。无论是士还是臣,都是诚心地为君主出谋划策,而决策者是君主,因此,孟子说:“君请择于斯二者”。能像太王一样,弃地保民,是长久之计,但也是权宜之计;效死保国,与国家社稷共存亡,是遵循道义。在这两者之间,如何选择,需要滕文公根据自己的道德修养、国家能力,自己加以选择。孟子所说的两种做法,在世俗看来,似乎是无谋。然而,士的责任,在于提出原则性的方向,至于怎么落到实处,需要君臣去做。如果孟子之言不符合道义,所出的计谋是铤而走险之策,那么,绝非圣贤之道,而是张仪、苏秦之计。如果孟子之言只是没有可行性空话,那么,也就没有必要说了。想一想就可以知道,周族的太王那么做,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公刘、王季、文王、武王、周公,以及将近八百年的周朝;滕文公的道德固然不及太王,但是,且不说滕国尚未亡,不是没有行仁政之时,即使滕国已经灭亡,只要滕文公未死,又何尝不可行仁?投机取巧、铤而走险,又岂能保证必然成功?苏秦用六国合纵之计,维持了数十年,最终六国仍然还是被灭了;秦始皇用张仪连横之计,虽然能够速成,然而也因此而速灭。王道仁政不能得以施行,岂有长治久安之世?

《孟子》【民本篇】乐民之乐者

【原文】 乐民之乐者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 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会有的事。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焚书坑儒 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公元前213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史书,民间只允许留下关于医药、卜筮和种植的书。史称“焚书”。 公元前214年,咸阳的术士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指责他:贪于权势,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知道后,派人追查,对于证据确凿的460人,处死,无罪者释放。 修建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造京杭大运河有功,但是他太耗费民力,每次一召一百万人民,男的没了召女的,民心惶惶:后来他又费了大量民力,造大船南游,这是他后来灭亡的导火索之一。 《孟子》【民本篇】乐民之乐者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 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节选)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孟子见梁惠王6-人教版

孟子见梁惠王 《中华文化经典研读》 教学背景: 《孟子见梁惠王》是《孟子》中的第一篇,之前教学已经涉及到《孟子》的部分经典段落。并且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先秦文章的文化背景及文言基础,所以文章的难点应该放在思想内涵的把握上,以及学习孟子擅长举例说理的方法。 本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理科班,学生学习认真,基础较好,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把握孟子的义利观,学习孟子的说理技巧。 3.情感目标:增强追求和培养先义后利这种美德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落实相关文言基础知识及文言现象,疏通文意。 2.学习孟子运用举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握孟子的义利观,联系实际,理解“先义后利”的真正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教师点拨、学生思考、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这是央视2019年315晚会全球直播中的视频截图。因为黑心商家利欲熏心,安全座椅、孩子的滑步车、老人的拐杖、击剑选手的安全面罩,都纷纷出现了质量问题。当安全座椅的安全扣突然崩裂;当孩子的滑步车前轮在前行的过程中突然折断;当老人的拐杖突然断裂;当击剑选手的安全面罩突然脱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利益的诱惑、道德的拷问,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二、讲授新课 (一)多媒体展示孟子名句 1.指生读,并谈感悟。 2.作用:理解孟子的思想。 (二)多媒体展示孟子的思想 1.师读。 2.讲解性善学说、理想人格、“仁政”思想。 (三)多媒体展示孟子生平 1.师读。 2.强调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四)多媒体展示《孟子》——乱世中的哲思 1.指生读。 2.《孟子》初具论说文特征。 (五)多媒体展示背景

庄暴见孟子教案)

优秀教案《孟子见梁襄王》 一、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二、亮点探究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三、选题设计

(完整版)2017统编《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富贵不能淫《孟子·滕文公下》2017.12.12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太平。 ③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④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 ⑤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女儿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到门口,告诫她说: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顺从为标准的,是妇女之道。 ⑦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 ⑧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一、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编写的。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共七篇。计261章,约3.5万字。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合称“四书”。 二、书下注释 1、诚:真正,确实 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2、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焉:怎么哪里 4、冠:行冠礼 5、命:教导、训诲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王红霞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特殊文言句式。 2.理解孟子的义利观,培养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特殊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的义利观,培养积极健康的义利观。 【考情分析】 1.考纲要求::理解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考试题型:选择题、翻译题、简答题 3.分值设定:选择题3-9分,文言翻译两题共5-10分,简答题一道4-6分。 【教学内容】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动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被称为“亚圣”。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之后“退而与万章之徒,著《孟子》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其学说的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梁襄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和本文生动语言 [学习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积累 [学习难点] 比喻手法的运用,“仁政”思想 [学习时间]一课时 [导学] 1.利用注解自主翻译全文。 2.勾划重点词语、句子。 [导练] 1.注音。 出,语人曰()卒然()恶乎定()渤然()嗜杀()枯槁() 2.找出本文中带有通假字的句子,并写出通假字。 ①②③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②天下恶乎定③定于一④孰能与之 ⑤今夫天下之人牧⑥如有不嗜杀人者⑦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4.翻译下面的句子。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导思] 1.文中出现的14个“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3.从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梁襄王与孟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课后作业]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主备人:古维莹组员:林茂青、农志莹、潘瑾教学目标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导学案) 1.卒然沛然渤然嗜杀枯槁恶乎定 2.通假字 3.重点词 4.翻译 二、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孟子的两篇古文《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孟子给齐宣王开出了什么治国的妙方? 明确:保民而王,制民之产,与民同乐。 今天我们来看看《孟子见梁襄王》给梁襄王开出了什么治国药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课件出示全文翻译 四、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在各句子中的意思。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中国经典文化《孟子见梁惠王》教案完美版

中国经典文化《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湖南隆回罗志辉 一、导入新课 子曰:“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威慑灵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义以为质”,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孟子是怎样高举“仁义”的旗帜,如何去游说诸侯的。 二、孟子其人其书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现有《孟子》七篇传世。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三、孟子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後蜀时,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四、孟子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

魏书生《孟子见梁襄王》教学实录观后感

观魏书生《孟子见梁襄王》教学实录有感观看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实录《孟子见梁襄王》,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纵观整堂课,无处不在体现他的教学思想以及他自创的六步教学法。 《孟子见梁襄王》是高三教材里的一篇文言文,而魏老师就用这篇课文,给初一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课。当问同学们喜不喜欢上文言文时,他说了这么一段话:“既然文言文都已经编进了教材,你爱学也得学,不爱学也得学。你是烦他好,怨他好,愁眉苦脸对他好,还是喜欢好,这就取决于大家的态度。人生有很多困难,不喜欢的事物,躲又躲不开,逃又逃不了,那怎么办呢?外界环境,困难没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就只有我们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烦它怨它不如喜欢它;在很多人愁眉苦脸的时候,你偏高高兴兴对待问题,此时你就成功了一大半。”魏老师让低年级的同学学习高年级的课文,想方设法的增加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上的自信心。 这节课先导入,其导入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我觉得老师可能是想通过幽默的导入创建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接着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大概过程就是:先解决通假字,然后三个词,接着翻译,再是解决本文主要内容,最后课堂作业,其中整堂课都穿插了朗读,主要要求的是一项一项的解决。 魏老师的课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正如魏老师自己所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整节课都在反复强调尊重大家的习惯,有什么事,咱们商量着办,愿做就做不愿做就不做。请同学发言,也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找爱发言的还是不爱发言的?),都由同学们说了算。举手表决时,为了防止别人干扰,还要求大家把眼睛闭上,超过半数的结果才成立。还反复强调七嘴八舌,颠三倒四,胡说八道,想说什么说什么,这些都体现了科学民主的教学原则。只有达到民主了,一节课才会有意义,如果老师不顾学生感受,强迫学生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反而会事倍功半。 二、上课三不讲。魏老师说:“凡是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老师不讲。”讲到孟子与梁襄王的对话部分时,同学们建议分角色朗读,而有同学就希望让老师读旁白,结果魏老师拒绝了,理由就是: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一概不做。同样在翻译的时候,问道想不想老师帮忙翻译,同学们都记得了这句话(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一概不做),所以不会的做的同学举手向会的同学求助,帮助同学们慢慢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内含课堂练习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学案一体化 一、学习目标 1、体会孟子的治世精神。 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进一步体会孟子生动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化解 1、背景知识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的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2、名家评点 清代刘熙载:“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 汉代赵歧《孟子题词》:“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十批判书》:“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3、犀利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毫不犹豫地由梁到齐。孟子的言词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犀利了。 4、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 梁襄王的话题是“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自己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

孟子梁惠王下

梁惠王下 一、《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18分) (一)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4分)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4分) 答案:1.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 2.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4分) A.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B.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在于能否施行仁政。 C.庄暴见孟子,把齐王好乐自己不能回答的事告诉孟子。有一天,孟子就去见齐王,将好乐之事问齐王。齐王告诉孟子有好乐之事,但脸色变了。孟子就顺水推舟地说好乐好。齐王高兴了,然后孟子才说独自好乐的危害。最后孟子才说明施行仁政,与民同乐的思想。 D. 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E.作者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 F.“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与“欣欣然有喜色”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对比举例论证,突出说明“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重要性,进一步升华主题。 答案:E(开门见山切入“好乐”话题,但没有摆出观点,观点在结尾。)

(三)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言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欢乐”,而不能解释为“音乐”,其理由至少有二。请简析。(6分)答案:①“言乐”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王鼓乐,二是田猎②以上两件事,归结到是否与民同乐,而最后的结论是:与民同乐。 二、《文王之囿方七十里》(10分)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一)将“若是其大乎?”恢复正常语序,并翻译之。(4分) 答案:其大若是乎?/译为:它的广大像这样吗? (二)本段的主旨是什么?使用了什么论证手法?(6分) 答案:主旨:与民同之,即与老百姓利益一致,不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对百姓的侵害之上。 论证方法:对比文王与齐王的不同做法,对比由此产生的百姓的不同反应。 三、(孟子)对(齐宣王)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①,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⑤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注]①疾视:怒目而视。②旅:军队。③徂莒:此处指来侵莒国的敌众。④祜:福。⑤对:答。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游金萍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其人及其思想观点。 2、体会《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中体现的儒家的“仁政”的观 点。 3、领悟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 4、积累有关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5、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同于教学目标3和5. 教学难点: 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0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观点,并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0年后的今天,这些先贤圣哲的思想不但在高考试卷上占了一席之地,更主要的是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重温经典,学习《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了解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17页。 板书课题 二、介绍教学目标。 三、既是文化经典,我们既要了解它,读懂它,更要明白它的深邃的思想及其影响,所以,我拟采用“知”“读”“悟”“评”这四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课教学。 四、一知。文化经典来自先贤圣哲,我们在学习它之前首先要了解作者,既要知他的生平,又要知它的思想。 (一)知生平。 (二)知思想。 四、刚才我们了解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明白了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那么是仁,实行仁会给统治者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读。 (一)读准字音 叟()庶()人万乘( ) 弑()其君不夺不餍() (二)读懂文意 重点字词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 ②亦有仁义而已矣亦:但,只。 ③上下交征利。交争利:互相求取利益。 ④弑其君弑:子杀父,臣杀君,曰弑。 ⑤苟为后义后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一轮翻译复习 教学目标:一是以课内翻译为切入口,落实高考文言文复习。 二是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过程: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背诵《烛之武退秦师》 环节一:就同学们正在背诵的课内文言文为例,找一些句子让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评价,引导学生说出翻译的基本技巧。 例1:夫晋,何厌之有?2分 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3分 例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分 找三个学生上黑板翻译,找学生评价,为其打分。问:你依据什么来判断他翻译的好坏? (1)知识重温——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引导学生回答: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 ____ _____ (信达雅)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意译) 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明确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的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①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 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②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

《孟子》全文翻译

《孟子》全文翻译 《孟子》全文翻译《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 289) ,离孔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 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住岸现钡裙适拢昧τ谀盖椎慕逃簧佟,荨读信泛驼葬睹献犹獯恰匪担献釉芙逃诳鬃拥乃镒幼铀肌,幽甏扑悖坪醪豢尚拧~妒芳敲献榆髑淞写匪邓笆芤底铀贾湃恕保獾故怯锌赡艿摹,蘼凼鞘芤涤谧铀家舶眨献拥难刀际艿搅俗铀嫉挠跋臁,裕髯影炎铀己兔献恿形慌桑饩褪呛笫浪迫寮抑械乃济涎伞?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

孟子的智慧_第二章 梁惠王下

【原文】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①,文王事昆夷②;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③,勾践事吴④。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⑤。”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诗》云⑥:‘王赫斯⑦怒,爰⑧整其旅,以遏徂莒⑨,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注释】 ①汤事葛:汤:商汤,商朝的创建人;葛:葛伯,葛国的国君。葛国是商紧邻的小国,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北十五里处。 ②文王事昆夷:文王,周文王。昆夷,也写作“混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国名。 ③大王事獯(xūn)鬻(yù):大王,周文王的祖父,即古公父。獯鬻:又称猃狁,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 ④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在位)。吴:指春秋时吴国国君夫差。 ⑤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引自《诗经·周颂·我将》。 ⑥《诗》云:以下诗句引自《诗经·大雅·皇矣》。 ⑦赫斯:发怒的样子。 ⑧爰:语首助词,无义。 ⑨遏:止;徂(cú):往,到;莒:古国名,在今山东莒县,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消灭。 ⑩笃:厚;祜:福。

《书》曰:书,《尚书》,以下引文见伪《古文尚书·周书·泰誓》。 厥:用法同“其”。 衡行:即“横行”。 【评析】 本章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外交策略;二为匹夫之勇和大勇的内容。 以前我们见到孟子的言论,大都集中在内政方面,而本章中齐宣王开口就问:“交邻国有道乎?”径直将问题引向了外交方面。孟子于是做出了他的外交策略阐述。归结起来,就是大国要仁,不要搞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而要和小国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小国要智,不要搞闭关锁国,不要夜郎自大,而要和大国搞好外交关系。做到了这两方面,那么,就会出现大国安定天下,小国安定国家的世界和平格局。而做到这两方面的心理基础,便是大国以天命为乐,顺应“天地生万物”的好生之德,不欺负弱小,替天行道;小国敬畏天命,服从天命,不与大国为敌,以维护自己的生存。此间的天命不一定要理解为神秘化的东西,还可以是历史、地理条件和时代形成的国际大方向。 在这里,孟子所阐述的外交策略也不深奥,但很实用。其中关于大国、小国的做法,对后世乃至今天也仍然是有参考价值的。 然而,齐宣王对孟子所说的这一套却不能领会多少。因为,作为战国时代的一位国君,齐宣王所眼见的和亲历的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多半都是靠战争来解决的,那可真有点“强权就是真理”的味道。而现在照孟老夫子的一套说来,无论你是大国还是小国,似乎都不应该打仗,不该进行军事力量的较量了。根据以前和孟子的多次谈话,他已经领教过了,知道孟子说话总是会有一连串的道理,所以也不好说孟子说得不对。于是,他采用了一个自认为高明的以退为进的办法。他一方面赞扬孟子的话很有道理且高深莫测;而另一方面却自我批评说自己有毛病,恐怕很难理解孟子的论断。 孟子怎么会不知道齐宣王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他只是把话锋轻轻一转,一下子就抓住了齐宣王的破绽,进而又是一番宏论。 齐宣王承认自己好勇,孟子顺水推舟说好勇也没什么,只是别好小勇就可以。于是便连带阐述了关于大勇与小勇不同的问题。 我们常说的匹夫之勇就是小勇。这种匹夫之勇首先是一种血气之怒,动不动就会以性命相拼,而不是从理义上进行斗争。 从效果上看,小勇只能敌过一人,而大勇却能安定天下。 比如,小勇就是莽张飞、黑李逵,而大勇只能是刘皇叔、宋公明。在一定意义上,楚霸王也是小勇,而汉高祖却是大勇。对我们来说,孟子关于小勇和大勇的论述的确是可以使我们耳目一新并有所启迪的。比如说我们见到那些在大街上、公共汽车上动辄提劲逞勇的人,包括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设计

(封面)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 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一、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 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 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 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 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 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 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 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 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 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 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

《孟子·梁惠王下》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孟子·梁惠王下》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 (译文) 《孟子·梁惠王下》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孟子见齐宣王日:“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 其亡也。”王日:“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日:“国君任贤,如不得人,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 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日不可, 勿听;诸大夫背日不可,勿听;国人皆日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 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日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日因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 父母。”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日:“于传有之。”日:“臣弑其君可乎?”日:“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日:“或谓寡人勿取,或 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 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日:“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

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 王是也。以万乘之圆伐万乘之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日:“诸侯多谋伐 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日:“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日:‘汤一征,自葛①始。’夭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 而征,北狄怨。目:‘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 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 时雨降,民大悦。书日:‘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 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 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 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 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 【注】①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②旄倪(m?on?):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放桀,武王伐纣放:释放 B.贼仁者谓之贼贼:戕害 C.五旬而举之举:攻克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孟子见梁惠王1-人教版

文言文断句方法 【教学要点】 1、通过试题分析,探求规律,总结文言断句方法 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1、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2、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并总结断句规律及方法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趣味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曾经有个富翁,想聘请一位先生回家教书。教书先生当即应允,但他知道富翁生性吝啬,所以借口口说无凭写了一张合约。富翁看过合约欣然签字。可是,在富翁家吃第一顿饭时两人就起了争执,他们都认为对方不遵守合约。这是怎么回事呢? 合约的内容:无鸡鸭亦可无鱼虾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1、富翁如何理解合约的内容? 2、教书先生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借助典型试题分析,寻找规律,总结方法 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 (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勿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规律三:对话、引文,定句读) 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规律四:找修辞,定句读) 5、何陋之有如太行王屋何不亦说乎无乃不可乎得无异乎 (规律五:找固定结构,定句读) 总结:文言文断句方法、做题步骤 (三)学以致用练一练 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3、上常于信言诸将能不(通否)。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20讲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20讲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及要求: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注意词类活用、通假、文言句式等知识。 2、体会孟子论辩进的讲话艺术和有善于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3、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同中求异。 教材简析 《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作,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作品。《孟子见梁襄王》同《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一样,都同时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但角度稍有不同。《齐桓晋文之事》反映的是“保民而王”和“发政施仁”的思想;《庄暴见孟子》反映的是“与民同乐”的学说。而《孟子见梁襄王》一文反映的是“施仁政来获民心”。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就”、“卒”、“之”、“孰”、“恶”等词语的用法。 2、理解孟子用设喻阐述“仁政”思想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对孟子“民本思想”的评论,论述其雄辩艺术。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分角色朗读。 2、探究学习法。 教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蕴野;争城以战,杀人蕴城”。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多岁了,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思想成熟,经验丰富。《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朗读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重点字词音、义梳理(放第一张幻灯片)。 卒然问曰cù通“猝”,突然。 恶乎定wū相当于“何于”从哪里。 嗜杀人shì喜好。 沛然pèi形容水势很大。 然bó通“勃”生机勃勃的样子。 孰能与之:孰:谁(哪一个)与:归附、跟随。 今夫天下之牧:“人牧”相当于“牧人者”统治人民的人(国君)。 引领而望之关:伸长脖子。 由水之就下:“由”通“犹”好比,“就”趋向。 出,语人曰:(省略句)“语”yù告诉。 三、学生自主翻译理解全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