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令狐采学

外国语学院

115班

3号

冯奕璇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在上了名家名篇赏析这门课之后,我们都知道了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许渊冲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的称号,同时他还总结了自己的诗词翻译理论。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以及他的作品。

首先是许先生所提出的“三美”理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要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音美即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形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的要求。以他翻译的《关雎》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为“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fair maiden he loves”,先说意美,关关雎鸠的意思是“关关鸣叫的水鸟”,许先生的译文中用了“cooing”这个单词来表示水鸟,运用了“拟声”的修辞手法,将水鸟鸣叫这一景象描写的惟妙惟肖,“拟声”的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原文《关雎》的活泼的感觉,而

“turtledoves”既有斑鸠的意思,也有情人的意思,暗示了这首诗为一首情诗,符合原文的意境。许先生用“a good young man”而不是“gentleman”表现出了原文“民俗歌谣”的特点,洒脱,不拘泥于形式。再说音美,译文中第一句的词尾“cooing”和第三句的词尾“wooing”读音相似,第二句的词尾“turtledoves”和第四句词尾“loves”读音相似。在音节上,第一句为七个音节,第二句五个,第三句又是七个,第四句五个。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音美”这一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形美”原诗中四字一句,对仗极其工整,译文中也维持在四到六词一句,共四行,和原诗相符。

以上就是我所认为的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除了“三美”理论之外,许先生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著名的翻译理论“三化”理论。“三化”即“深化,等化,浅化”。“深化”就是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则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译,包括加词、分译等。“浅化”是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则用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对译,包括减词、“合译”等。“等化”基本上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也用相同形象、具体的语言。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也保持相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包括换词、“反译”等方法。以我们课上所学的许先生翻译的李商隐的《无题》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许先生译为“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原文中第一句的两个“难”是本文的亮点所在,表达出了一对难舍难分的恋人将要分隔两地的场面,两个“难”缺一不可。许先生用等化的方法将第一个“难”译为“difficult”,第二个“难”译为“hard”,准确表达出了原文难舍难分的意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译文是“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And candles but when burned up have no tears to shed”在这句话中原诗“丝”有两个意思,引申的含义是“思念”。如果只表达“丝”的原意,译文就不能将这首诗的感情完整的表达出来。许先生运用了深化的方法,用“lovesick heart”将“思念”表达出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To the three fairy mountains it’s not a long way. Would the blue bird oft fly to see you on the height!”。“蓬山”指的是“蓬莱山”,是中国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其他地方并不知道此山,于是许先生运用“浅化”的方式译为“the three fairy mountains”,便于外国读者理解诗的真实意思。

以上就是我对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的理解,以及对他作品的分析。我们以后还要学习翻译方面的知识,相信许先生的理论对我以后的学习能够起到指导作用,让我在诗词翻译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