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答案

第一章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SNA)

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C.三次产业分类)。

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C.生产者价格)。

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6.常住单位是指(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畜牧业)8.SNA采用的是(A.全面生产概念)。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D.内部交易)处理。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B.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第二章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C国内生产总值)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A、产业部门分类)

3、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D、主产品的同质性)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5、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中间消耗)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营业盈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10、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可能对也可能错)11、企业的总产出包括是指企业(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12、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D1600)亿元。

13、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C、1000 )亿元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B、财产税)

15、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农业部门)

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17、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转卖业务的总产出(A、只计算其附加费)。

18、金融业的总产出(D、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之和)。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B、大型机床更新)

20、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C、1.1)

21、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进口货物和服务)。22、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增加值)。

23、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应该是(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24、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B、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25、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是指(A、该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比)

第三章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投入产出表)。

2、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分为(A、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4、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B、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5、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C、技术经济联系)。

6、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第Ⅰ象限)。

7、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8、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9、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B、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

10、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D、)。

11、关于供给表(U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栏是产品部门)。

12、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13、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中间投入)的数量。

14、xij表示(B、j部门生产时所消耗的i产品数量)。

15、用价值量计算的直接消耗系数aij,其取值范围是(A、0≤aij≤1)。

16、完全消耗系数是(C、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第四章1、收入分配与消费所需遵循的核算原则是(B、权责发生制)。2、收入分配的对象是(B、当期的生产成果)。

3、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D所得税)

4、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所核算的收入是(C、生产性收入)。

5、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6、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A、非金融企业部门)

7、收入形成帐户的平衡项是(D、营业盈余)8、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D、原始收入)

9、对于企业部门,其原始收入与营业盈余的差值是(B、财产净支出)10、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存款利息)

11、一般说,各部门原始总收入之和我们称之为(B、国民总收入)。

12、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数值上相差(D、来自国外的初次净收入)。

13、下列居民收入哪一项不属于要素收入(D、养老金)14、收入再分配中产生的收入属于(C、转移性收入)。

15、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B、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16、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B、480元)

17、收入再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C、可支配收入)18、收入使用核算的中心内容是(A、消费核算)

19、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核算中不包括(C、购买金银首饰的支出)

20、在下列政府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政府消费(B、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21、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初始流量和平衡项分别是(D、可支配收入和储蓄)

22、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没有用于最终消费的部分,其数值(D、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或零)

23、恩格尔系数是指(D、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24、联合国采用恩格尔系数确定的小康生活水平标准为(A、40%-50%)

25、储蓄率是指(D、储蓄额与可支配收入额之比)

第五章1、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B、公海)2、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D、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3、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生产资产的是(C、住宅)4、在资本帐户中,资本形成总额包括(A、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5、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储蓄)6、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

7、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8、资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各机构单位(D、生产资产获得减处置的净额)

9、资本帐户中的平衡项是(D、资金余缺)

10、投资率一般定义为(B、非金融投资额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

11、以下关于投资率的说法,错误的是(D、企业部门的储蓄率要大于投资率)

12、固定资产和存货区别的主要标志是(B、耐用性)

13、在资本帐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B、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14、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储蓄率)

15、在金融资产中,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 D、货币黄金)

16、下列交易行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的是(D、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

17、在下列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资产的是(C、贷款)

18、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金融资产的增加)

19、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C、在资本帐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帐户中属于来源方)

20、在资金流量表中,反映间接融资的指标是(B、贷款)

21、在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表中,部门内部存在的主要平衡关系是(A、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金融负债增加)

22、价格变化或汇率变化造成的金融资产价值变化应记入(C、重估价账户)

第六章1、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B、企业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2、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A、经济资产)。

3、对于金融负债,债权人和债务人应遵循的估价原则是(B、交易双方同一价格估价)

4、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D、常住机构单位)

5、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项是(D、资产负债差额)

6、SNA对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消耗和库存存量进行估价推算所采用的是(D、永续盘存法)。

7、对资产项目在各机构单位间实际的或虚拟的交易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应该记录在(A、资本和金融账户)

8、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B、资产数量其它账户)

9、名义持有资产收益表明整个核算期由于(D、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全部价值收益。

10、若期初、期末价格分别为、,期初、期末资产数量分别为、,下列计算式表示核算期资产负债全部价值变化的是(C、)

11、在中性持有资产收益及计算中,综合物价指数通常可以选用按(B、月)计算的消费物价指数替代。

12、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性资产持有收益(C、等于零)

13、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4000亿元,负债总额为4500亿元,净值2500亿元,

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A、3000)亿元。

14、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D、负债和净值)

15、国民资产负债表中,若国外部门对应的金融资产净额为负值,表示(A、国内净贷出)

16、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资产负债表,采用(B、资产负债项目×机构部门)的平衡表式。

17、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C、11800)亿元。

18、在一国国民经济积累账户中,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15000亿元,期间由于资本交易变

化10000亿元,资产数量其它变化-150亿元,重估价变化50亿元,则该国期末非金融资产总额为(A、24900)亿元。

第七章1.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D.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

2.对外经济交易是(D.会影响一国资源总量)。

3.以下哪一项应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B.进口)。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是指(B.广义国际收支)。

5.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C.净误差与遗漏)。

6.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作为货物进出口的标准是(C.看货物是否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了所有权变更)。

7.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A.该项目支大于收)。

8.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D.国际收支总差额)。

9.国际收支总差额是将(C.储备资产)作为线下项目计算得来的。

10.编制国外账户应以(B.本国货币)为基准货币单位。

11.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的平衡项“经常交易对外差额”的功能类似于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的(D.储蓄)。

12.对外资本账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B.非金融性资本交易)。

13.对外金融账户的平衡项是(A.净贷出/净借入)。

14.对外资产负债账户(B.只核算金融资产)。

15.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是关于商品进出口与(D.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的分析。

第八章1、货物和服务账户的主要作用是(B、反映一国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的来源)。

2、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A、国民总收入)。

3、收入形成账户所核算的收入与(B、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

4、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的账户设置与机构部门账户在体系上(C、是一致的,但也有所不同)。

5、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总资本形成及构成数据与(A、资本交易账户)相连结。

6、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最终消费与(C、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相连结。

7、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进口和出口与(A、对外经常交易账户)相连结。

8、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之间的差额是(A、零)。

9、收入形成账户中的产品税净额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产品税净额之间的差额是(D、支付国外的产品税净额)。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的劳动报酬转到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方数量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差额是支付国外的劳动要素净报酬)。

11、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要是与(C、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形成有关。

12、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账户不反映(D、储蓄的形成)。

第九章1、国民经济核算在(A、时效性)上的发展,产生了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需要。

2、国民经济地区核算是为了满足(C、国民经济核算在地域上的发展需要)。

3、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D、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核算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4、短期核算的数字比一般年度核算的数字(B、不准确)。

5、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A、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6、短期内国民经济的生产主要由(B、工业)的生产活动状况加以体现。

7、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指(B、各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核算。

8、如果同一机构单位的内部交易被看作是地区间的进出口流量,在合并全国的生产账户时则势必会(D、重复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投入)。

9、地区间的流入与流出在投资环节上表现为发生在地区间的(B、资本转移)。

10 、人口出生率是一个(B、时期指标)。

11、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关系更密切的人口现象是(C、常住人口)。

12、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的关系是(B、现有人口=常住人口-临时外出人口+临时寄居人口)。

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中的分子是(D、净增(减)人口)。

14、劳动适龄人口指(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15、某地期初人口为300万人,期内迁出人口为2万人,迁入人口14万人,期末人口为312万人,则该地区净迁移率为(C、3.92%)。

16、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和社会劳动者总数之间的关系表现为(D、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有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社会劳动者总数)。

17、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指(D、社会劳动者人口)。

18、社会劳动者不包括(B、家务劳动者)。

第十章

1.国民经济核算中,有关宏观上物价和物量的含义,哪项是正确的(C、前者是价格的一般水平,后者是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可比数量)。2.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B、综合指数)。

3.拉氏物量指数是按(A、基期价格)加权。

4.帕氏物价指数是按(D、报告期数量)加权。

5.一般情况下,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所做的估计与现实都会有一定偏差,具体表现为(C、前者做出偏高估计,后者做出偏低估计)。6.编制物价指数的紧缩法是运用(A、帕氏指数)方法。7.物价指数紧缩法的编制公式为(C)。

8.增加值物价指数是采用(B、双紧缩法)编制的。

9.国民经济核算中,比较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是(D、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10.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经济活动总价值量的动态变化,通常受到两个主要因素变动的影响,这就是(D、物量因素和物价因素)。

11.已知某地区2002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18%,国内生产总值物量指数为109%,则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为(C、108%)。12.总价值指数分解的两种主要指数是(C、物量指数和物价指数)。

13.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一般都是采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B、GDP物量指数)来表现。

14.若某城市报告期GDP为5720亿美元,比基期增长32%。GDP价格指数为110%,则GDP物量指数为(D、120%)。

15.某地区今年现价和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3561.8亿元和3275.1亿元,前一年的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为3039.2亿元,那么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指数为(A、117%)。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产业包括在我国三次产业分类的第二产业类中(C.建筑业 D.自来水业)。

2.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学的关系表现为(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账户形式B、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复式核算方法C、国民经济核算很多数据来源于会计数据D、二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E、二者的核算原则、计价基础、核算方法也有差别)。

3.市场价格的主要形式有(A.要素价格 B.生产者价格C.基本价格 E.购买者价格)

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划分为(A.生产核算 B.收入分配核算C.积累核算 D.资产和负债核算E.国外核算)

5.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包括(A.市场原则 C.所有权原则 D.三等价原则E.核算统计原则)。

6.国民经济核算的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C.国民生产 D.国民收入E.国民支出)三者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7.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有(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其它积累交易E.内部交易)。

8.产业部门账户包括(A.货物和服务账户 C.投入产出表)。

9.机构部门账户包括(A.生产账户 B.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C.积累账户D.资产负债表)。

10.从宏观总体出发,国民经济活动中的数以万计的个别市场基本上可以归于(C.产品(含服务)市场 D.生产要素市场E.金融市场)三大类。

1、按照SNA的原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A、对外货物生产B、自给性货物生产C、对外提供的服务的生产D、自有房屋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

2、下列属于机构部门分类的有(A、居民部门C、国外)

3、下列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有(C、房地产业D、交通运输业E、地质勘探业)

4、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以下各项构成(A、固定资产损耗C、生产税净额 D、营业盈余E、劳动者报酬)。

5、下列哪几项计入当年GDP(D银行从企业获得的贷款利息E购买旧车时支付中介费1000元)

6、劳动者报酬包括(A、工资收入 B、奖金收入C、公费医疗 D、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

7、固定资产形成包括(A、购买大型机器设备B、土地改良D、新增奶牛300头E、建筑工程完工)

8、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以下各项(A、总消费 B、总投资D、净出口)。

9、下列关于国内生产总值记录时间和估价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权则发生制原则作为货物和服务的记录时间B、以市场价格对货物和服务进行估价D、在没有市场交易的情况下,按类似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估价E、每笔交易都要在交易双方按相同的时间和价值记录、估价。)

10、计算工业总产出时应包括(A、当期生产的成品价值C、半成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D、在制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E、工业性作业价值)

11、建筑业总产出包括(A、建筑工程产出B、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产出、C、房屋建筑物修理产出D、装修装饰业产出)

12、下列各流量中应算作金融行业总产出的是(A、手续费收入B、信托业务收入C、外汇业务收入D、咨询业务收入E、投资分红收入)

13、服务产出包括(A、教育服务 B、居民服务 C、娱乐服务D、国防、治安等安全服务 E、金融、保险业服务)。

1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B、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C、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D、无论是否存在统计误差,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都等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E、若存在统计误差,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不等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1、生产过程中的最初投入包括(A、劳动者报酬B、生产税净额C、固定资产折旧E、营业盈余)。

2、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B、投入产出表第Ⅱ象限的宾栏为最终产品E、完全消耗系数反映最终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关系)。

3、关于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栏是中间投入B、宾栏是中间产出C、是投入产出的核心E、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4、对完全需求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映总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关系C、反映总产出与最终需求的关系D、反映中间投入、最终产出与总产出的关系)。

5、投入产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系有(A、B、D、)。

6、投入产出表的最终产品包括(A、最终消费 B、固定资本形成总额D、存货增加E、净出口)。

1、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记录的项目包括有(A、劳动报酬B、生产税净额 E、营业盈余)。

2、初次分配过后,某机构部门收入占有份额增加,它可能是(C、政府部门D、居民部门)

3、下列流量哪些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流量(A、劳动者报酬B、财产收入C、生产税)

4、原始收入分配核算所记录的内容包括(B、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而获得的收入C、各部门之间的财产收入收支流量)。

5、下列总值于净值差别在于固定资产总值的是(A、总营业盈余与净营业盈余B、总增加值与净增加值C、原始收入与原始净收入E、可支配收入与可支配净收入)

6、下列收入中哪些属于财产收入(A、利息B、红利C、地租D、准法人企业收入的提款E、无形资产使用费)

7、经常转移项目包括(A、收入税B、社会保障D、社会福利E、其他经常转移)

8、下列收支流量属于收入再分配核算范围的是:( A、我国捐赠价值3000万元给邻国赈灾C、个人收到福利彩票中奖E、支付给退休职工的退休金)

9、关于可支配收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于原始收入加上再分配收入净值B、等于增加值加上分配收入净值D、等于实际消费支出加上储蓄)

10、下列属于公司间接税的是(A、销售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

11、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包含的平衡关系有(A、部门增加值+分配性收入=分配性支出+可支配总收入B、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总储蓄C、分配性交易的各行来源总计等于使用总计D、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12、下列居民消费支出中属于依照消费目的分类的有(C、食品和饮料 D、服装和鞋类D、娱乐、教育和文化服务)

13、下列属于耐用消费品的是(A、微波炉B、小汽车)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可能大于零B、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可能等于零E、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可能等于零)

15、各机构部门中具有消费职能的部门有(C、居民D、政府 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1、厂房属于(A、有形资产 C、生产资产E、固定资产)

2、在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生产资产的有(A、原材料 B、机器设备 D、建筑物)

3、在具体的核算中,非金融资产主要分成的三个类别是(A、固定资产 B、存货E、其他非金融资产)

4、下面关于资本转移和现期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现期转移发生在可支配收入形成之前 D、资本转移不会影响交易者的储蓄水平E、资本转移应记入资本帐户)

5、以下关于资本形成核算的记录时间,正确的说法是(C、购入方式下应以购入时间为准D、自产方式下应以生产时间为准E、赠予转移方式下应以交接时间为准)

6、存货的内容包括(A、原材料 B、在制品D、半成品和产成品)

7、资本转移的内容包括(A、资本税缴纳 B、政府对国外拨付的固定资产实物C、各单位间的巨额赠予 D、各单位对非营利机构固定资产形成的特大捐赠E、国际间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取消的债务)

8、下列属于金融交易项目的有(A、某户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了2000元的保险C、某户居民购买了2.5万元的国债D、某企业向银行贷款200万元)

9、在金融资产中,储备资产包括(A、货币黄金 B、特别提款权C、外汇储备E、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10、在下列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负债的是(A、通货 B、存款E、保险准备金)

11、在金融帐户中,属于使用方的项目是(A、其他对外债权 C、储备资产)

12、关于金融核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取净值原则下,金融核算只记录当期金融资产的净获得和负债的净发生B、资产净获得是总获得与处置相抵后的净额C、金融核算的合并是指把某一组机构单位的资产交易与同一组机构单位的对应负债相抵消的过程)

13、形成积累的主要来源有(A、资产的购买 B、资产的出售C、资产的发现D、资产的毁损 E、资产价格的变动)

14、积累核算的帐户包括(B、资本帐户C、金融帐户 D、资产数量其他变化帐户E、重估价帐户)

15、国外金融资产主要包括的三项内容是(A、直接投资 C、证券投资 E、其他投资)

1、下列核算属于流量核算的有(A、国民收入核算 B、投入产出核算C、资金流量核算E、国际收支核算)

2、资产负债核算中的机构部门有(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国外部门)

3、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企业资产负债核算的关系是(C、前者以后者为基础D、在基本存量概念上二者基本概念一致E、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有不同于企业资产负债核算的特点)。

4、资产负债估价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包括(A、现行市场价格估价B、交易双方同一估价C、估价真实性D、资产负债存量重估价)

5、资产负债的价值在期初和期末的变动包括(A、资本交易引起的变动B、金融交易引起的变动C、资产数量其它变动E、价格变动引起的变动)。

6、资产负债核算项目包括(A、非金融资产B、国内金融资产与负债C、国外金融资产与负债D、储备资产E、资产净值)

7、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A、市场价格C、市场利率E、外汇汇率)

8、未来收益现值法中确定资产估算价值的基本因素是(A、未来收益额D、折现率)。

9、现行市价法(销售比较法)通常采用的具体估价方法是(A、市场测定价值法 C、市场折余法 E、市场价格参照法)。

10、积累核算的系列账户包括(A、资本账户B、金融账户C、重估价账户D、资产数量其它变化账户)

11、下列属于金融资产的有(A、货币C、存款D、股票E、特别提款权)

12、资产负债核算的对象包括(A、常住机构单位的资产C、常住机构单位的负债E、常住机构单位的资产负债差额)

13、资产负债表按核算的范围划分可分为(A、机构部门资产负债表B、地区资产负债表C、全国资产负债表)

14、下列项目属于资产数量其他变化核算的内容有(A、某地区将原先的一片荒地开发成经济林B、某单位因火灾造成厂房、机器设备报废等上亿元的经济损失。D、某企业有一批设备因技术更新而提前报废E、某大学由于合并了另一所大学,从而使固定资产增加)。

1.我国某一具有10年历史的大型企业甲公司,前年在美国建立了它的子公司乙公司,则在今年的对外经济核算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是我国的常住单位D.乙是美国的常住单位E.甲是美国的非常住单位)。

2.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我国驻国外的使馆、领馆为我国的常住单位B.活动在公海上的我国船只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3.对外交易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包括(A.货物与服务交易 B.收入分配交易C.投资和金融交易 D.交换式交易E.单方面转移)。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内容包括(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C.净误差与遗漏 D.储备资产)。

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包括(A.其它债权 B.货币基金C.外汇 D.特别提款权E.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记录的项目包括(B.收入性经济行为C.出口E.金融资产减少和负债增加)。

7.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往来项目逆差,但在数额上前者大于后者或者基本持平,表明(A.会使储备资产略有增加或保持稳定C.说明该国经常性交易具有优势,多余收入转化为投资流向国外E.这是发达国家国际收支的典型特征)。

8.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交易“进口商品用外汇储备支付”,下列哪一项记录是正确的(A.记录在货物与服务项目的借方D.记录在储备资产项目的贷方)。

9.国外账户的特点有(A.立足于国外来反映一国对外交易情况B.国外账户只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各类交易,不与任何特定的经济活动相联系D.国外账户记录的交易在国内机构部门账户上均有对应登录)。

10.国外账户包括的具体核算内容有(B.货物与劳务对外账户C.积累对外账户D.对外资产负债账户E.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11.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中与国内机构部门收入初次分配账户有关项目相关的流量有(A.雇员报酬 B.生产和进口税减补贴C.财产收入)。

12.国外账户中只涉及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账户有(C.对外金融账户D.对外重估价账户E.对外资产负债账户)。

1、在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包括(A、收入形成账户B、原始收入分配账户C、收入再分配账户D、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2、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各项指标全在以下(A、生产账户B、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C、积累账户D、对外交易账户)中进一步得到反映。

3、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形成账户的关系是(A、两者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B、两者核算的主体对象不同)。

4、国民经济总量核算图中(A、方框表示账户C、箭头和连线表示收入的流向D、每个账户箭头进项与箭头出项总量平衡)。

5、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经常账户包括(A、货物和服务账户B、生产账户E、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

6、积累账户包括(A、资本交易账户B、金融交易账户C、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E、重估价账户)。

7、对外交易账户包括(A、对外经常交易账户B、对外积累账户C、国外资产负债表)。

8、资产负债表包括(B、期初资产负债表C、资产负债变化表D、期末资产负债表)。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封闭经济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产收入总量等于财产收入支出总量,故它不影响原始收入总量的变化B、在开放经济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产收入可能不等于财产收入支出,其差额是对外财产收入净额C、在开放经济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支付的财产收入和得到的国外财产收入直接影响原始收入总量)。

10、下列公式正确的有(A、C)。

1、国民经济其他核算包括(A、国民经济短期核算B、国民经济地区核算C、人口、劳动力核算D、环境及其他附属核算)。

2、短期核算的核算期限为(A、月度B、季度)。

3、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特点有(B、核算期为季度和月度D、核算范围仅限于国民经济运行的部门环节和部分流量)。

4、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短期核算中生产法有增加值率法和增长率推算法两种C.短期核算中收入法的内容,与一般的年度收入法核算内容一致E、短期核算中支出法的内容与一般核算基本相同,但分类较粗)。

5、国民经济地区核算的特点表现在(B、地区界限的划分,会对基层单位做地域上的限制C、地区界限的划分,会对机构单位做地域上的限制)。

6.人口从性质范畴考察有(A、常住人口 D、现有人口)。

7.人口变动统计包括(A、人口出生统计B、人口死亡统计C、人口自然增加统计D、人口迁入统计E、人口迁出统计)。

8.在地区核算的层次上,所有的交易可划分为(A、地区内交易D、地区内生产交易E、地区内收入分配与使用交易)。

9.按人口所从事劳动的性质,可以将人口区分为(A、农业人口 B、非农业人口)。

10.属于人口经济构成的有(A、农业人口B、非农业人口D、乡村人口)

11.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以读写能力、识字多少可以将全部人口划分为(A、文盲 D、半文盲E、非文盲)。

12.劳动适龄人口包括(A、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年龄人口B、无劳动能力的劳动年龄人口C、16岁-60岁的劳动人口 D、16岁-55岁的劳动人口)。

13.社会劳动者包括(A、企业合同工B、临时性从业人员C、由国家分配的在职人员D、自谋职业者E、事业单位招聘的职工)。1.国民经济核算把物价和物量的综合概念扩大到经济活动各个方面,主要包括(A、公共服务B、劳动报酬 C、固定资本消耗 D、生产税 E、营业盈余)。

2.国民经济核算中主要应用的综合指数有(B、拉氏指数 C、帕氏指数D、理想指数)。

3.从国际经验看,采用紧缩法来编制国民经济核算物价指数时,一般具备的基础工作是(D、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现价数据E、基本单位物价指数的调查及编制)。

4.指数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主要用来(A、反映实际经济活动规模的变化E、反映价格变动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影响)。

5.投入产出的物价指数包括(A、中间投入物价指数 B、最初投入物价指数C、总投入物价指数 D、总产出物价指数)。

6.最终需求的物价指数包括(A、固定资本形成物价指数 B、库存物价指数C、居民消费支出物价指数D、政府最终消费物价指数E、进出口物价指数)。

7.国民财富物价指数包括(A、固定资产物价指数B、流动资产存量物价指数C、无形资产存量物价指数D、土地及资源存量物价指数E、金融资产存量物价指数)。

8.物量指数的编制方法有(B、用价值指数除以物价指数来间接编制D、用拉氏指数来直接编制)。

9.编制产品质量指数时,测算产品质量变化的主要方法有(A、直接法 C、成本法 E、专家估计法)。

10.需要采用双紧缩法编制指数的有(A、增加值 B、营业盈余C、储蓄)。

2017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与答案汇总

单项选择 第一章 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SNA) 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C.三次产业分类) 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C.生产者价格) 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6.常住单位是指(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畜牧业) 8.SNA采用的是(A.全面生产概念) 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 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D.内部交易)处理。 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 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B.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第二章 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C国内生产总值) 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A、产业部门分类) 3、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D、主产品的同质性)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5、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中间消耗)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营业盈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10、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可能对也可能错) 11、企业的总产出包括是指企业(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12、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D、1600)亿元。 13、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C、1000)亿元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B、财产税) 15、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农业部门) 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17、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转卖业务的总产出(A、只计算其附加费) 18、金融业的总产出(D、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之和)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B、大型机床更新) 20、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C、1.1) 21、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进口货物和服务) 22、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增加值) 23、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应该是(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24、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B、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25、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是指(A、该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比) 第三章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投入产出表) 2、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分为(A、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4、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B、?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5、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C、技术经济联系) 6、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第Ⅰ象限) 7、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8、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杨灿课后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杨灿 课后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目录 第1章导论 【思考题解答】 1-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 解答:国民经济是一个规模庞大、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在这一大系统中,职能各异、数不胜数的经济主体运用各种经济资源、遵循一定的社会分工规则,从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司其职又互为条件的经济活动,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从分析的角度,可将“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理解为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首先,从横向看,国民经济包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微观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组织、民间机构和住户,以及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等等。在分析上,需要将有关经济单位(通常是其中的常住单位)依据一定的功能特征适当分类,形成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据此,我们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总和。其次,从纵向看,国民经济又包括上述经济单位和部门运用各种资源要素所从事的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生产经营、市场交易、收入分配、消费支出、资金融通及资本积累,等等,这些活动彼此衔接、相互影响、不断循环,就形成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但是,国民经济又并非上述各单位、各部门与各环节、各要素的简单总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所有这些方面总是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研究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就是要考察各单位、各部门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考察这些经济活动的条件、过程、结果和影响,考察国民经济各环节、各部门以及本国与国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1-2试简要说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解答:一般而言,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起于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抵于产品的使用(消费、消耗或投资等使用),周而复始;商品流通和收入分配则介于生产和使用环节之间,成为连接两端的中间环节。于是,从运动形态上区分,国民经济循环表现为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过程:一方面是“生产-流通-使用”这一过程,属于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因为在这里,社会产品的价值是与其使用价值一起运动的:若商品售出则货币流入,若商品购入则货币流出,也就是说,伴随着实物(货物和服务)流通还存在着货币流通,两者相辅相成,但运动方向相反。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市场的供给。另一方面是“生产-分配-使用”这一过程,属于国民经济的“价值运动”。因为在这里,社会产品的价值已经与具体的使用价值相对分离。价值运动则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单位的收入。两种运动在脱离生产过程之时相分离,又在进入使用过程之时相汇合,既对立又统一,为我们考察国民经济循环过程提供了两条基本线索。 (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市场的供给;价值运动则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单位的收入,进而形成对各种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1-3为何说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核心问题之一 解答: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市场的供给;价值运动则形成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单位的收入,进而形成对各种商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一旦在市场上见面,就有一个“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是平衡还是失衡的问题。这对于国民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倘若社会总供给显着大于社会总需求(供大于求),就会造成市场疲软,产品积压,开工不足,失业增加;而如果社会总供给显着小于社会总需求(供不应求),则又会造成商品匮乏,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乃至社会的动荡。进而言之,社会总供需平衡不仅要求总量上平衡,还要求结构上也平衡,总量平衡又以结构平衡为基础。只有在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都基本平衡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可见,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循环的核心问题之一,宏观经济管理和国民经济统计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 1-4简述国民经济管理与国民经济统计的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三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题目1 完成 满分100.00 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根据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流量帐户体系如下: 1货物和服务账户 来源使用 总产出7665.11 中间消耗3305.96 进口101.4 最终产品使用4460.55 最终消费1763.14 资本形成2364.4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2122.35 固定资产形成净额1527.26 固定资产形成消耗595.09 库存增加242.06 出口333 总供给7761.51总需求7761.51 2生产账户 使用来源 中间消耗3305.96 总产出7665.11 国内生产总值4359.15

固定资产消耗595.09 国内生产净值3764.06 生产支出总额7665.11生产总额7665.11 3收入形成账户 使用来源 劳动者报酬1383.16国内生产总值4359.15 生产税净额775.09固定资产消耗595.09 总营业盈余2200.9国内生产净值3764.06 固定资产消耗(折旧)595.09净营业盈余1605.81 收入形成使用总额4359.15收入形成来源总额4359.15 4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使用来源 财产收入支出200.85劳动者报酬1383.16 国民总收入4158.3生产税净额775.09 固定资产消耗595.09总营业盈余2200.9 国民净收入3563.21固定资本消耗595.09 净营业盈余1605.81 合计4359.15合计4359.15 5收入再分配账户 使用来源 经常转移支出4.00国民总收入4158.30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4160.30固定资本消耗590.09 固定资本消耗590.09国民净收入3563.21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3570.21经常转移收入6 合计4164.3合计4164.3 6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使用来源 最终消费支出1763.1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4160.3 国民储蓄总额2397.16固定资本消耗590.09 固定资本消耗590.09国民可支配净收入3570.21 国民储蓄净额1807.07 合计4160.3合计4160.3 7资本交易账户 使用来源 总资本形成2364.41国民储蓄净额1807.07 固定资本形成2122.35资本转移收入3 库存增加242.06固定资本消耗(-)595.09 资金余缺40.75 合计1810.07合计1810.07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加答案[优质文档]

第一章总论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它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如此重视? 2.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如何区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单位,分别将其归入所属机构部门和所属产业部门,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与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分析中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_____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 物质生产活动 B. 非物质生产活动 C. 社会经济活动 D. 国民经济活动总体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_。 A. 外商投资企业 B. 外国领事馆 C. 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 D. 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 3.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 B. 资金流量核算 C. 投入产出核算 D. 资产负债核算 答案:1.D 2.A 3.C 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 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 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 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 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 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 B.两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 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 D.两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 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 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_____。 A.日本驻华大使馆 B. 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 C. 正在利比亚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 D. 深圳的一家中韩合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 E. 海尔集团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冰箱生产企业. 答案:1.ABCDE 2.ACDE 3.BCD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 第一部分综述 (一)基本框架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属表是对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补充,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进行描述。 (二)基本关系 1.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之间的关系 在本体系中,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都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两者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每张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核算,所有的基本核算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 国民经济账户则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各个账户按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和融资等环节设置,相互之间通过平衡项来衔接,既系统地反映了经济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又清楚地反映了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2.基本核算表之间及与附属表的关系 (三)基本概念 1.常住单位 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它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3答案

1.谈谈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要坚持的原则有四个: (一)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面的原则。 (二)所有权原则。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 (三)三定价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 (四)核算统计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 其各相应账户的经济含义: 账户体系中的第一个账户是生产账户,包括一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生产账户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账户,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产出状况。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为核算目的。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是第二部分账户,其中第一个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它记录的内容: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中所获得的生

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与之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收入在分配账户,它按部门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与之相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可支配收入作为初始流量记在账户来源方,在使用方记录最终消费支出,以储蓄为平衡项,储蓄是指没有花在最终消费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若为正数,表示还存在未使用收入,构成进一步投资的资金来源;若为负数,表示收入不够抵偿消费,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资本账户,该账户记录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置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资本转移活动等内容。这些交易被统称为非金融性资本交易,资本账户是一个流量账户,反映非金融资产的积累,它与资产负债存量账户和其他流量账户有紧密的联系,本账户的平衡项是资金余缺,若为正数,表明本部门资金富裕,除了满足本部门非金融投资的需要外还可供其他部门进行投资;若为负数,表明本部门资金短缺,需要从其他部门借入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金融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这些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贷出,账户的左端反映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右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负债的净增加额以及资金余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一)(第一~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一)(第一~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D; 5、A; 6、D; 7、A; 8、D; 9、C;10、D;11、D;12、C;13、B、14;A;15、C;16、D;17、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BCD; 3、ABCDE; 4、ABD; 5、ABCD; 6、ABD (三)名词解释 1、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2、经济流量和存量,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3、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4、生产,是指生产者利用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消耗,创造出新的货物和服务的过程。 5、中间消耗,是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6、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四)简答题 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什么? 答:(1)从总体上说,目的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监测、分析、比较,为制定和分析政策及宏观调控管理服务;(2)从内容上说,是揭示运行系统的主要经济功能及相互联系;(3)从方法上说,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实现对运行系统的描述;(4)从发展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将是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三等价原则。 答:(1)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2)一国常住机构单位所生产的全部增加值总量,与经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后的国民原始收入或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相等;(3)初次分配、再分配会改变机构单位之间的收入比例关系,但并不改变其价值总量。 3、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在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主要包括:(1)小型工具。一般是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4、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各部门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诸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是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相加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 (五)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第1题】 解: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总产出-中间消耗=61200-37180=24020(亿元)分配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16200+14200+3950+4250=24020(亿元)使用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国民经济核算网上形考作业免费答案

02任务 第一题1)指标单位197819902000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1051.5271.8823.8 国家财政收入 3.1836.7168 国家财政支出 3.18.443.5171.5 粮食万吨83.5 122.3126.6144.9 钢材 6 14.136160.2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亿元 6.132.1168.5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625.9125.6297 公共消费支出 1.37.242.9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22.7107.1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亿元 3.818.595.5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13.292.7345.8 存货增加0.85.3 2.720.3 全年全社会投资总额12.490.2473.5 货物净出口总额亿美元0.6 2.21370.2 出口总额0.31.7 6.839.2 进口总额0.31.5 6.231 (2)国内生产总值(GDP):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通报财务保证.财政收入主要包括:①各项税收: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②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③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④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策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表附录二(2—3)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表,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42646

2019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2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简答题: 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5分) (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1)增加值是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加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机构单位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 生产法和收入法。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生产法和分配法。 (2)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进行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三个角度理解1生产过程或生产成果 价值总量。2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价值总量。3生产过程结果的收入分配的收入总量。 (3) {48401/46251 ,按X A Y ( 1/5 )或科学型(打勾Inv 先5再等于既出结果)}沁00%=100.91 182321/89404=2.03929 按XAY 下(1/5 )=0.2=1.1531 X100%=115.31% 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 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岀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及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国际 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二、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2003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32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8 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亿元。要求计算企业2003年增加值。 该企业2003年增加值=劳动报酬32亿元+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生产税净额8亿元+营业盈余21亿元=65亿元 2、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000亿元; (2) 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 (3) 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参考答案[精品文档]

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三)名词解释 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 4.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5.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营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6.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 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生产税净额。 8.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四)简答题 1.答: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1)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从事生产市场上的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法人企业组成。(2)金融机构部门,由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单位和企业组成。(3)政府部门,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的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组成。(4)住户部门,由所有常住居民住户组成。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它是法律实体,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主要从事为居民家庭生产非市场性服务,其活动经费主要是由各种捐赠的资金来源负担。(6)国外,指与该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全部非常住机构单位。 2.答: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它是以生产活动和生产某个产品的相对独立性为原则的,具体特征是:(1)具有一定生产场所;(2)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包括劳动和资本生产要素的投入;(3)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生产活动,并能编制反映生产过程的生产账户。 3.答: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是以下几大类。 (1)货物和服务交易。来源主要是国内生产和进口,使用主要是中间消耗、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或出

网上形考作业答案全部都有(国民经济核算)

指标1978 1990 2000 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10 51.1 271.8 823.8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3.1 8 36.7 168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3.1 8.4 43.5 171.5 粮食 (万 83.5 122.3 126.6 144.9 吨) 钢材 (万 6 14.1 36 160.2 吨)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6.1 33.1 168.5 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8 25.9 125.6 297 政府消费支出 1.3 7.2 42.9 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3 22.7 107.1 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 (亿元) 3.8 18.5 95.5 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 13.2 92.7 345.8 存货增加0.8 5.3 2.7 20.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12.4 90.2 473.5 货物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0.6 3.2 13 70.2 出口总额0.3 1.7 6.8 39.2 进口总额0.3 1.5 6.2 31 (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

国民经济核算网上作业答案汇总

. 作业一 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答案: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 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 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 3.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4.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两部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存货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 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答: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附录2-1 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按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超过欧洲各国,跃居世界第三。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0中国人均GDP只有约3313美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00位之后。其实,所谓的世界经济排名,指的仅仅是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这种按规模排名是不能真正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它所带来的主要是心理影响。因此,不能以排名就认为中国是经济强国了,目前的中国充其量是一个经济大国。 稍加认识就可以看出,今天的GDP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定位。虽然就GDP而言,目前中日两国几乎相等,但若以人均GDP来看,两者相差悬殊。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GDP与日本GDP总量虽然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的9.691%,日本每人平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仅为3338.82美元,所以中国的人均GDP与日本相差11.54倍。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是居世界100位以后,人口多、底子薄、相对资源少、贫困人口多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20分)(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 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 要求: (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

2018年《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_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答: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收入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营余) (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具体包括最终消费(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要素的报酬收入、资本要素的报酬收入。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我国“十五”时期: 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100.91%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115.32% 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答: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3.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列举近两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 答: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 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 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 出口三部分内容。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 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1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 1参考答案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答: 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机构单位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 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 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 (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答: 国内生产总值是为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成果而设计的统计指标或经济变量。英文简称为GDP。 国内生产总值所核算的最终产品,从实物构成看包括三部分:用于最终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用于总积累的生产资料,包括用于替换固定资产磨损部分的生产资料;净出口的货物及服务。 国内生产总值不仅体现为所有社会最终产品的完全价值(C+V+M)之和,从价值构成看,它还体现为参加社会最终产品生产的所有单位的新创造价值和固定资本消耗费用之和,既增加值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相对应地也就有三种方法:生产法、分配法(收入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1.生产法。从生产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具体计算是在计算出部门增加值的基础上,将所有部门的增加值相加即得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为: 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的增加值 =各产业部门(机构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机构部门)中间消耗 2.收入法。从增加值的初次分配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具体项目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及营业盈余。把所有产业部门(机构部门)的上述项目加总起来,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达为: 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十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国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可用于以下方面:被国内常住单位使用,包括用于消费和投资;出口到国外。由于国内使用包括—部分产品,故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应该是出口减去进口的净值。用公式表达为: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十总投资+净出口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 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 2.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统计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和全国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耗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二、计算分析题 【第1题】 解:企业2003年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