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规则及要求

一、作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1)按各次实训的预习要求,认真阅读实训指导复习有关理论知识,明确实

训目的,掌握实训原理,了解实训的步骤和方法。

(2)对实训中所使用的仪器、实训装置等应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注意

事项。

(3)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实训须记录的数据项目及其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严格遵守实训室的规章制度

(1)课程规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实训室。保持实训室整洁、安静。

(2)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动用实训室内的机器、仪器等一切设备。

(3)作实训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器、仪器,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实训结束后,应将所用机器、仪器擦拭干净,并恢复到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训

(1)接受教师对预习情况的抽查、质疑,仔细听教师对实训内容的讲解。

(2)实训时,要严肃认真、相互配合,仔细地按实训步骤、方法逐步进行。

(3)实训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实训现象,记录好全部所需数据,并交指

导老师审阅。

四、实训报告的一般要求

实训报告是对所完成的实训结果整理成书面形式的综合资料。通过实训报告的书写,培养学习者准确有效地用文字来表达实训结果。因此,要求学习者在自己动

手完成实训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叙述实训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的名称与型号、数据计算、实训结果、问题讨论等内容,独立地写

出实训报告,并做到字迹端正、绘图清晰、表格简明。

目录

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 (4)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8)

实验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量实验 (13)

实验四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 (19)

实验五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32)

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根据实际机械或模型的结构测绘机构运动简图;

(2)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

二、实验要求

(1)正确判别两种运动副及其数量;

(2)绘制出2~4种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3)对照实验机械,理解计算机构自由度的目的。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

(1)各种机械实物;

(2)各种机构模型;

(3)钢板尺;

(4)外卡钳;

(5)铅笔与橡皮(自备);

(6)草稿纸(自备)。

四、实验原理

在分析和研究机构运动时,为了使问题简化,便于分析,可以不考虑构件的外形、构件的截面尺寸和运动副的实际构造,只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来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征。

五、测绘步骤和方法

(1)测绘时使被测的机器或模型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运动,分清各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相互联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和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

种类;

(3)选取平行于机构运动的平面为视图平面,使其能表示某一个瞬时的机构

位置,且要求在此位置时的各构件不相互重叠;

(4)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和构件联接的次序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的草图。然后用数字 1、2、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字母 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5)仔细测量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如回转副的中心距,移动副导路间的夹角等),任意假设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尺将草图苏画成规范的机构运动简

图,简图比例尺用μ表示,即

(6)计算各机构的自由度数,并将结果与实际相对照,观察是否相符。

六、思考题

1.1一个正确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1.2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为什么可以任意假定?会不会影响简图的正确性?

1.3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

姓名班级成绩

指导教师组别实验日期

实验结果

机构名称1、2、

实测尺寸

自由度计算

n= p 1= p n=n= p 1 = p h =

W=W=

机构运动简

机构名称3、4、

实测尺寸

n= p =p

n =n= p

1

=p

h

=

1

自由度计算

W=W=机构示意图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廓的切齿原理,观察齿廓的渐开线及过渡曲线

的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和齿顶变尖现象的原因及用变位来避免发生

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渐开线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齿形的异同点。

4、(选作)分析、比较分度圆相同、模数不同的两种标准渐开线齿轮齿形的

异同点。

二、实验设备和用具:

1、齿轮范成仪;

2、自备:¢ 220 ㎜圆形绘图纸一张(圆心要标记清楚);

3、HB铅笔、橡皮、圆规(带延伸杆)、三角尺、剪刀、计算器。

三、实验原理: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

的原理来加工齿廓的方法。刀具刃廓为渐开线齿轮(齿条)的齿形,它与被切削齿轮坯的相对运动,完全与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或齿条与齿轮)的啮合传动一样,

显然这样切制得到的轮齿齿廓就是刀具的刃廓在各个位置时的包络线。

本范成仪所用的两把刀具模型为齿条型插齿刀,其参数为m1=20mm和 m2=8,=20°, ha*=1,c*=0.25 。仪器构造简图如图 1 所示。圆盘 2 代表齿轮加工机床的工作台;固定在它上面的圆形纸代表被加工齿轮的轮坯,它们可以绕机架 5 上的轴线 O转动。齿条 3 代表切齿刀具,安装在滑板 4 上,移动滑板时,齿轮齿条使圆

盘2 与滑板 4 作纯滚动,用铅笔依次描下齿条刃廓各瞬时位置,即可包络出渐开线齿廓。齿条刀具 3 可以相对于圆盘作径向移动,当齿条刀具中线与轮坯分度圆之间移距为 xm时(由滑板 4 上的刻度指示),被切齿轮分度圆则和与刀具中线相平行的节线相切并作纯滚动,可切制出标准齿轮( xm=0)或正变位( xm>0)、负变位(xm < 0=齿轮的齿廓。

图1

1、压板 2 、圆盘 3 、齿条刀 4 、滑板 5 、机架

四、实验内容:

本实验可分必做与选做两部分。

必须要求完成切制m=20mm、z=8 的标准、正变位(x1=0.5 )和负变位(x2=-0.5 )渐开线齿廓,三种齿廓每种都须画出两个完整的齿形,比较这三种齿廓。

选做要求完成切制 m1=20mm、 z1=8 和 m2=8mm、z2=20 的标准渐开线齿廓,两种齿廓每种都须画出两个完整的齿形,比较这两种齿廓。

五、实验步骤:

1、按 m=20mm、z=8、 =20°、 ha*=1、 c*=0.25 、 x1=0.5 、x2 =-0.5分别计算标

准、正复位、负变位三种渐开线齿廓的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 d a、齿根圆直径 d f、基圆直径 d b和标准齿轮的周节 P 、分度圆齿厚 S、齿间距 e 。

将作为轮坯的圆形绘图纸均分为三个扇形区,分别在三个扇形区内画出三种

齿廓的上述四个圆 d、d 、 d、 d 。

af b

此步骤应在实验课前完成。

2、绘制标准齿轮齿廓

(1)将轮坯圆纸安装在范成仪上,使标准齿扇形区正对齿条位置,旋紧螺母用压板 1 压紧圆纸;

(2)调整齿条刀 3 位置,使其中线与轮坯分度圆相切,并将齿条刀 3 与滑板

4 固紧;

(3)将齿条刀推至一边极限位置,依次移动齿条刀(单向移动,每次不超过

1mm),并依次用铅笔描出刀具刃廓各瞬时位置,要求绘出两个以上完整

齿形。

(4)测量分度圆齿厚 S、齿间距 e,并观察根切现象。

3、绘制正变位齿轮齿廓。

(1)松动压紧螺母,转动轮坯圆纸,将正变位扇形区正对齿条位置,并压紧

圆纸;(2)将齿条刀 3中线调整到远离齿坯分度圆 x1 m×处,并将齿

=0.520=10mm

条刀 3 与滑板 4 固紧;

(3)绘制出两个以上完整齿形(重复2(3)步);

(4)观察此齿形与标准齿形的区别(齿根、齿根及分度圆S、e)。

4、绘制负变位齿轮齿廓。

(1)松动压紧螺母,转动齿坯圆纸,将负变位扇形区正对齿条位置,并压紧圆纸;

(2)将齿条刀 3 中线调整到靠近齿坯圆中心,距分度圆

2

= -0.5X20 =10m m

处,并将齿条刀 3 与滑板 4 固紧;

(3)绘制出两个以上完整齿形(重复 2(3)步);

(4)观察此齿形与标准、正复位齿形的区别及根切现象。

5、选作部分

(1)按 m1=20mm、 z1=8、=20°、 ha*=1、 c*=0.25 及 m2=8mm、=20°、 ha*=1、c*=0.25 制作轮坯分别计算并画出上述两种廓标准齿轮的分度圆 d、齿顶圆 d a、齿根圆 d f、基圆 d b;

(2)绘制 m1=20mm、z1=8、=20°、 ha*=1、c*=0.25 的标准齿轮齿廓;

(3)绘制 m2=8mm、z2=20、=20°、 ha*=1、c*=0.25 的标准齿轮齿廓;

(4)比较上述两种标准齿轮齿廓的异同点。

六、思考题

1、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齿廓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2、试比较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的齿形有什么不同?并分

析其原因。

3、产生根切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根切现象?

4、分度圆相同、模数不同的两标准齿轮齿形异同点是什么?

七、渐开线齿廓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格式(附表)

八、范成齿廓的轮坯图样(见图 2)

m

=

.5

2 0

+

x =

z =

8

8

z =

x

=

-0

.

2

5

=

m

m=20 z=8 x=0

图2 范成齿廓的轮坯图样

说明:

一、图示齿轮毛坯图参数

m=20mm z=8 x=0

m=20mm z=8 x=+0.5

二、制作方法: 1、根据说明书提供的齿轮参数,计算齿轮几何尺寸:分度圆、齿根圆、齿顶圆直径; 2、用绘图纸绘制毛坯图,如图所示绘出计算好的齿轮几何尺寸和对刀线;

3、挖去中间 ?40圆阴影部分,沿虚线圆将轮坯剪下备用。

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日期

同组人指导老师成绩

1、标准齿轮:

第一组m1

=20mm 、 1、°、

ha*=1

c*=0.25 z =8=20

第二组m2

=8mm 、 2、°、

ha*=1

c*=0.25 z =20=20

序号项目公式

计算结果

第一组第二组1分度圆直径 d

2齿顶圆直径 d a

3齿根圆直径 d f

4基圆直径 d b

5分度圆齿厚 s

6分度圆齿间 e

2、变位齿轮:m=20mm、z=8、=20°、 ha*=1 、 c*=0.25 ;

正变位: x1=0.5;负变位:x2= -0.5。

序号项目公式标准正变位负变位1分度圆直径 d

2齿顶圆直径 d a

3齿根圆直径 d f

4基圆直径 d b

5齿条刀移距 xm

6分度圆齿厚 S

7齿顶圆齿厚 Sa

8齿根圆齿厚 S f

3、心得体会

实验三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及啮合传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参数;

(1)通过测量公法线长度确定模数m和压力角:

(2)通过测量齿顶圆直径 d a和齿根圆直径 d f,确定齿顶高系数 h a * 和顶隙系数c* ;

(3)通过标准齿轮公法线长度与实测公法线长度的比较,判断齿轮的变位

类型,并计算变位系数 x,确定齿轮是否根切;

2.观察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过程,测定重合度。

3.确定变位齿轮的传动类型及啮合参数。

二、实验仪结构及实验原理

1.实验仪结构,如图 1 所示:

图 1实验仪结构图

齿轮轴 1、2 固定在台板上,其中心距为 100±0.027mm,齿轮 1 的轴颈上可分别安装 2#、3#、5#、 6#实验齿轮,齿轮 2 的轴颈上可分别安装 1#、4#实验齿轮, 1#齿轮可分别与 2#、3#齿轮啮合, 4#齿轮可分别与 5#、6#齿轮啮合,共组成四对不同

的齿轮传动。实验仪还配有 4 块有机玻璃制的透明面板,面板相当于齿轮箱体的一

部分,面板上刻有齿顶圆、基圆、啮合线等,两孔同时安装在齿轮轴1、2 的轴颈

上。面板 I 和面板 II 分别用于齿轮 1~2 和齿轮 1~3 两对啮合传动,面板 III 和面板 IV 分别用于齿轮 4~5 和齿轮 4~6 两对啮合传动。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原理

取标准值, z 为正整数。对于变位齿轮,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即变位系数 x ,变位

齿轮及变位齿轮传动的诸多尺寸均与

x 有关。

(1)通过测量公法线长度确定模数 m 和压力角 α,见图 2。 ① 确定跨齿数 k : k

z 0.5

2x

cot

180

② 测量公法线长度 W k 和 W k 1 。 ③ 确定模数 m 、压力角

图 2 用游标卡尺测公法线长度

根据渐开线性质: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W k (k 1) p b s b

W k 1 kp b

s b

所以 p b W k 1 W k mcos

m 应符合标准模数系列, 由此可试算确定齿轮的

式中因 一般只为 。 。 20 或15,

模数 m 和压力角 。

(2)通过测量齿顶圆直径 d a 与齿根圆直径 d f ,确定齿顶高系数 h a * 和顶隙系数

c* :

a )偶数齿齿轮

b

)奇数齿齿轮

偶数齿齿轮的 d a 、 d f 可直接用游标卡尺测得,如图 3(a )示。奇数齿齿轮的d a 、

d f 须间接测量,如图 3(b )示。

d D+2H d =D+2H

1

h ( d a -d f )

则: /2 = H 1-H 2

=

对于标准齿轮 h=(2h a *+c* )m ,分别将 h a *=1、c*= 0.25(正常齿制)或 h a *=0.8 、

c*= 0.3 (短齿制)代入,若等式成立,即可确定齿轮是正常齿或是短齿,进而确定

h a * 、c* 。若等式都不成立,则齿轮是变位齿轮,根据等式接近成立的原则,可确

定齿轮是正常齿还是短齿,进而确定

h a * 、c* 。

(3)计算变位系数 x :

标准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W k =mcos [( k -0.5) π+zinv ]

变位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W

cos [( k - 0.5) π +zinv ]+sin

k = m

2xm 若测得 W k 与计算值 W k 相等,则 x=0,该齿轮为标准齿轮;

若 W k ≠ W k ,则齿轮为变位齿轮,变位系数 x : x

W k

W k

zmcos

( 4)计算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 x min :

要保证变位齿轮不产生根切,应满足: (h a * x min ) m

mz

sin 2α

2

标准齿轮不根切的最小齿数为:

2h a *

z min

sin 2

所以: x min h a *( z min z) / z min 3. 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过程

一对渐开线出轮啮合传动,其理论啮合线是两基圆的内公切线

N 1N 2,其实际啮

合线是两齿顶圆与理论啮合线交点之间的线段

B 2 B 1 (见图 4),两轮轮齿在 B 2 点开

始进入啮合,接触点为从动轮的齿顶圆齿廓与主动轮齿根部位齿廓。

随着传动的进

行,两齿廓的啮合点将沿着主动轮的齿廓, 由齿根逐渐移向齿顶; 沿着从动轮的齿廓,由齿顶逐渐移向齿根。当啮合进行到 B 1 点时,两轮齿廓即将脱离啮合。为使

两轮能够连续啮合传动,实际啮合线 B 2 B 1 长度应大于(至少等于)齿轮的法向齿距 P n (亦即基节 P b ),重合度 εa : a B 2 B 1 / p b 1

5. 变位齿轮传动类型及啮合参数的确定原理。

按照相互啮合的两齿轮变位系数和( x 1+x 2)值的不同,可将变位齿轮传动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x 1+x 2=0,且 x 1=x 2=0 即标准齿轮传动。

(2)x 1 +x 2=0,且 x 1 =-x 2≠0 称等变位齿轮传动,又称高度变位齿轮传动,亦称

零传动。

(3)x 1+x 2≠ 0,称不等变位齿轮传动,又称角度变位齿轮传动。

其中:① x 1+x 2>0,称正传动;

② x 1+x 2<0,称负传动。

三、实验步骤

1. 数出各轮齿数,确定测量公法线长度的跨齿 k 。确定跨齿数是为了保证在测量时,跨 k 及 k+1 个齿时卡尺的量爪均能与齿廓渐开线相切,并且最好能切于

z 0.5

2x cot

和压力角

尚未

分度圆附近。因 k

式中,各轮的变位系数 x 180

k 1 ;k 2 ;k 3 ;k 4 ;k 5 ;k 6

知, k 无法算出。现推荐各齿轮的跨齿数为:

=4 =2 =3 =3 =2 =4 2. 分别测出各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W k 、 W k +1;

3. 通过 P b = W

+1

- W π cos α 确定各齿轮 、

k

k = m m

4. 测量各偶数齿齿轮的 d a 、d f ;

5. 测量各奇数齿齿轮的 D 、 H 1、H 2 ,算出 d a 、 d f ;

6. 计算齿高,通过 h=( 2h a *+c* )m 确定 h a * 、c* ;

7. 计算标准齿轮公法线长度 W k =mcos [( k -0.5) π+zinv α ] ;

W k 与 W k 比较:

若 W k =W k ,齿轮为标准齿轮 x=0;

若 W k ≠ W k ,齿轮为变位齿轮, x=( W k - W k ) / ( 2mcos )

8. 通过 x min h a *( z min z) / z min 判断各齿轮有无根切;

9.分别将齿轮 1、2,齿轮 1 、3,齿轮 4、5,齿轮 4、6 装在实验仪台板的齿

轮轴上,再装上相应的面板 ( 将其刻画面朝下 ) ,转动各对中的小齿轮,观察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注意啮合点位置的变化及其与啮合线的位置关系;

10.初测这四对齿轮的实际啮合线长度 B2 B1 ( 当齿项顶圆与理论啮合线交点B2超出 N1点位置时,实际啮合线长度为N1B1 ) ,并计算重合度εa;

11.判断这四对齿轮传动的类型,比较其特点,计算其啮合传动的几何参数。

四、注意事项

1.实验仪台板、被测齿轮及卡尺等应轻拿轻放,不要掉下,以免砸脚及损坏

实验器材。

2.有机玻璃面板应将刻度面朝下(贴近齿轮端面)安装,板面应避免划痕。

3.实验时应携带渐开线函数表、计算器、刻度尺等。

4.实验步骤 1~8 为单个齿轮进行, 9~ 11 为装在实验台板上进行。

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及啮合传动实验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姓名日期

同组人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仪器:

一、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

被测齿轮1#2#3#4#5#6# z

跨齿数 k

W k

W

k 1

m(mm)

d a(mm)

d f(mm)

h a*

c*

W k

x

x min

二、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参数计算值

参数名称符号齿轮1—2齿轮1—3齿轮4—5齿轮4—6变位系数

传动类型

分度圆直径

基圆直径

啮合角

中心距

节圆直径

中心距变动系数

齿顶高变动系数

齿顶高

齿根高

全齿高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分度圆齿厚

实际啮合线长

(测试)

重合度

-17-

三、思考题

1.齿轮的模数 m 和压力角是如何确定的?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应注意

什么?

2.奇数齿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d a、齿根圆直径 d f是如何测出的?

3.齿轮的齿顶高系数 h a* 、顶隙系数 c* 是如何确定的?

4.如何确定所测齿轮是否变位,变位系数如何确定?

5.如何判断所测齿轮是否根切?这六个齿轮中有根切的是哪个(些)齿轮?

6.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类型有哪些?实际中心距 a'与标准中心距 a 有何不同?啮合角与压力角有何不同?

7.变位齿轮无侧隙啮合方程是什么?如何实现一对变位齿轮传动既满足无

侧隙啮合,又能满足具有标准顶隙 c* ?

8.变位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变动系数 y 和齿顶高变动系数△ y 的含义是什么?

9.何为齿轮传动的理论啮合线、实际啮合线?它们是如何画出来的?

10.1 齿轮在分别与 2、3 齿轮啮合时,计算出的齿顶圆直径 d a为何不一样?其实际的齿顶圆直径应如何选取?

12.简述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一对齿廓的啮合点位置在主、从动

齿廓及啮合线上是如何变化的?

13.何为齿轮传动的重合度εa?它是如何计算的?

14.试比较当其它参数相同时 =20 与 =15 齿轮、正常制与短齿制齿轮在渐开

线齿形、主要几何参数及啮合传动性能方面各有何不同?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Matlab使用方法和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软件使用的基本方法; 2、熟悉Matlab的数据表示、基本运算和程序控制语句 3、熟悉Matlab绘图命令及基本绘图控制 4、熟悉Matla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帮助命令 使用help命令,查找sqrt(开方)函数的使用方法; 2、矩阵运算 (1)矩阵的乘法 已知A=[1 2;3 4]; B=[5 5;7 8]; 求A^2*B (2)矩阵除法 已知A=[1 2 3;4 5 6;7 8 9]; B=[1 0 0;0 2 0;0 0 3]; A\B,A/B (3)矩阵的转置及共轭转置 已知A=[5+i,2-i,1;6*i,4,9-i]; 求A.', A' (4)使用冒号选出指定元素 已知:A=[1 2 3;4 5 6;7 8 9]; 求A中第3列前2个元素;A中所有列第2,3行的元素; (5)方括号[] 用magic函数生成一个4阶魔术矩阵,删除该矩阵的第四列 3、多项式 (1)求多项式p(x) = x3 - 2x - 4的根 (2)已知A=[1.2 3 5 0.9;5 1.7 5 6;3 9 0 1;1 2 3 4] , 求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 求特征多项式中未知数为20时的值; 4、基本绘图命令 (1)绘制余弦曲线y=cos(t),t∈[0,2π] (2)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余弦曲线y=cos(t-0.25)和正弦曲线y=sin(t-0.5),t∈[0,2π] 5、基本绘图控制 绘制[0,4π]区间上的x1=10sint曲线,并要求: (1)线形为点划线、颜色为红色、数据点标记为加号; (2)坐标轴控制:显示范围、刻度线、比例、网络线 (3)标注控制:坐标轴名称、标题、相应文本; 6、基本程序设计 (1)编写命令文件:计算1+2+?+n<2000时的最大n值; (2)编写函数文件:分别用for和while循环结构编写程序,求2的0到n次幂的和。 三、预习要求 利用所学知识,编写实验内容中2到6的相应程序,并写在预习报告上。

《计算机基础实践》实验指导书-2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指导书 欧阳一鸣王浩编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该实验指导书共安排五个实验,内容包括:Windows的基本操作、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利用Excel进行表格编排等等。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上需要写明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题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实验一 Windows 基本操作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Windows 的启动和安全退出的方法。 (2)掌握Windows 的窗口、菜单栏、工具栏及任务栏的基本操作。 (3)掌握Windows 常用快捷键的使用方法。 (4)掌握应用程序的多种启动方法以及切换和退出应用程序的方法。 (5)掌握Windows 环境下的汉字输入方法。 (6)掌握Windows 帮助的使用。 (7)实验内容 (8)启动Windows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熟悉Windows 窗口组成,然后对窗口 作下列操作: 1)移动窗口。 2)改变窗口的大小、使滚动条出现,然后滚动窗口的内容。 3)最大化、最小化、复原和关闭窗口。 (9)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再打开“控制面板”中的“字体”窗口,然后进行下列 操作: 1)通过任务栏和快捷键切换当前的窗口。 2)以不同方式排列已打开的窗口(层叠、横向平铺、纵向平铺)。 3)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单击“查看”菜单下的“大图标”、“小图标”、“列表” “详细资料”命令项,观察窗口中的各项的变化。用工具栏上的“查看”命令 按钮重复做一遍。 (10)通过二种方法查看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如果日期和时间不正确,请进行修改。 (11)分别通过以下方法启动“画图”程序(windows-xp下程序文件路径为"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机制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指导老师:素连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提高有关设计能力,如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等,熟悉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等)的使用,掌握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步骤及任务 课程设计的步骤:课程设计一般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设计准备工作——总体设计——传动件的设计计算——装配图草图的绘制(校核轴、轴承等)————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设计准备工作 (1)熟悉任务书,明确设计的容和要求; (2)熟悉相关资料、图纸等; (3)观看减速器装拆实验,了解减速器的结构特点。 2.总体设计 (1)确定传动方案; (2)选择电动机; (3)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分配各级传动比; (4)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3.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1)计算齿轮传动、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2)计算各传动件上的作用力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容包括所有的计算,并附有必要的简图,说明书用16K纸书写,标出页码、编好目录、做好封面,最后装订成册。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主要容大致包括: (1)目录(标题及页码); (2)设计任务书(含传动方案简图); (3)传动方案的分析; (4)电动机的选择; (5)传动装置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6)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轴的计算; (8)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9)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10)联轴器的选择; (11)润滑方式、润滑油牌号及密封装置的选择;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精)

《机械设计基础》 实 验 指 导 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题组编 景德镇陶瓷学院机电学院机设教研室2006年5月 目录 实验一:机构和机械传动的陈列演示 实验二、低碳钢拉伸时力学性能的测定实验三、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四、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 实验五、减速器的拆装 实验六、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定实验七、轴系结构组合设计 实验八、机械传动测试实验 实验九、回转体动平衡实验

实验一:机构和机械传动的陈列演示 一、实验目的 1、“机械基础”是高校工科有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机构及机械零件的组成,建立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 2、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更具体的了解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平面机构和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结构特点、组成、运动和传动特点。 3、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对机械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于学习本科程的具体内容及学习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二、实验步骤 1、实验室有两种模型陈列柜:一组为机械原理部分,另一组为机械设计部分。首先让同学观看机械原理部分(平面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特点,然后观看机械传动部分。实验时让平面机构和机械传动动起来,老师对每一部分进行介绍。 2、观看通用零部件。因每种零部件上都有说明。所以这一部分可以采取教师介绍的方法和同学自己观看的办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通用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用处。 三、实验设备 模型陈列柜,分机械原理部分和机械设计部分。 机械原理部分有: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验指导书 (适合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二O一四年十月

前言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实验目的是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方法的理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Linux环境下调用一些常用的函数编写功能较简单的程序来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应用方面打下一定基础。要求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行完成各个操作环节,并能实现且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完成一个实验解决一类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答类似问题;对此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够熟练使用Linux用户界面;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和控制方法;了解进程的并发,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了解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与测试、实验过程的观察、理解和归纳能力。 为了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在指导书中,每一个实验均按照该课程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力求紧扣理论知识点、突出设计方法、明确设计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实验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完成实验任务,得出实验结果。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对实验任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实验的具体要求提前完成准备工作,如:查找资料、设计程序、完成程序、写出预习报告等,做到有准备地上机。进行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调试过程给予积极指导。实验完毕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指导教师审阅评定。 实验成绩考核: 实验成绩占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总评成绩的20%。指导教师每次实验对学生进行出勤考核,对实验效果作记录,并及时批改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每一次的实验成绩,在学期终了以平均成绩作为该生的实验成绩。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实验成绩为不及格: 1.迟到、早退、无故缺勤总共3次及以上者; 2.未按时完成实验达3次及以上者; 3.缺交实验报告2次及以上者。

计算机基础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基础应用>> 实训指导 任 务 书 实习班级:09风能2班 指导老师:高鹏 实习地点:计算机中心机房 教研组审核: 审核时间 实习时间:2009年12 月14日至2009年12 月18 日

实训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实训》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通过综合练习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与基本操作技巧。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初步知识、操作系统的功能,字处理、表处理和幻灯片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网络知识,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实训内容: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及基于此平台的应用软件Word 2003 、Excel 2003 、PowerPoint 2003 、IE 6.0等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本知识的掌握。 实训地点:计算机中心机房 实训时间:2009年12月14日至2009年12月18日 实训班级:09风电(2)班 实验教材和参考书:《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实训教程》 注意事项: 1、每个学生要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做到安全用电,不准在机房充电。如发生问题,后果自负。 2、每个学生要爱护公物,如发现公物损坏或丢失,照价赔偿。 3、上机人员必须配合机房内的卫生保洁工作,不准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不乱仍纸屑,果皮等杂务,严禁携带零食,饮料,等入内,严禁吸烟。 4、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个学生交每天的实验报告,每个学生每人一份。 5、在走廊内不得大声喧哗,与他人打闹。 6、保持机房肃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准打闹,不影响他人。 7、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不得随便拆卸计算机配件,不得擅自更改设置和私设密码。严禁私自安装、卸载更改计算机程序。 8、上机结束,按要求关闭机器电源并做适当整理,方可离室。 考核办法: 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任务,并及时对当天的实习内容按忧、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分,并要求在晚自习写出当天的实验报告,于次日上课前交回。 实训具体任务: 第一天实训任务: windows 基本操作 1.1文件及文件夹操作训练。 1.2 计算器的使用。 1.3数学公式的输入。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张冬冬)概论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二O一五年五月

目录 目录 (2)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方法 (3) 三、实验内容 (3) 四、实验要求 (5) 五、实验报告 (5)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 (6) 一、实验目的 (6)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6) 三、实验原理 (6)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6) 1、观察机构的运动,弄清构件的数目 (6) 2、判别运动副类型 (6) 3、合理选择视图 (6) 4、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7) 5、画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7) 五、实验报告 (7) 实验三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 (10) 一、实验目的 (10) 二、实验设备和用具 (10) 三、实验原理 (10) 四、实验步骤 (11) 五、实验报告: (12) 实验四机械零件认识实验 (15) 一、实验目的 (15) 二、实验方法 (15) 三、实验内容 (15) 四、实验要求 (17) 五、实验步骤 (17) 六、实验报告 (18) 七、思考题 (18) 实验五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 (19) 一、实验目的: (19)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9) 三、实验方法: (19) 四、实验步骤: (20) 五、实验报告: (20)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以便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2、分析常用机构基本构造及原理,了解常用机构的实际使用情况。 二、实验方法 通过观察所展示的各种常用机构的模型,增强学生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实验教师只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对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对学习《机械原理》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三、实验内容 观摩陈列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槽轮机构、棘轮机构、齿轮间歇机构、空间机构以及其他教学模型等。陈列了大多数常用的机构,要求对相应的机构进行了结构和基本受力分析,对连接和安装的基本方法的作简要说明,有些常用的机构还给出了简单的应用举例。 通过本实验的观摩,学生可以对照书本所学的基本内容,初步领会机械原理的一些常用机构的基本设计与应用原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对其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一)对机器的认识 通过对实物模型和机构的观察,学生可以认识到: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所以只要掌握各种机构的运动特性,再去研究任何机器的特性就不困难了。在机械原理中,运动副是以两构件的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连接及运动特征来命名的。如:高副、低副、转动副、移动副等。(二)平面四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是四杆机构,四杆机构分成三大类:即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即根据两连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指导书(第三版)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指导书 (第三版)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2009年3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指导书 一、目的 通过为一周的实训,巩固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强化的各种基于工作的过程的各种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处理Word文档的综合应用、Excel高级数据管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高级制作技巧及Internet网络综合应用能力,并为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及办公自动化考试作好准备。 二、实训内容提要 1.Word中文处理的综合应用 2.Excel电子表格的综合应用 3.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综合应用 4.申请邮箱、收发邮件、Outlook Express的使用 5.信息检索与信息的综合应用 6.利用Serv-U 软件创建与配置FTP站点,实现文件的上传与下载。 7.Web 站点的创建与配置,网页的浏览(选) 三、考核 1.考核方式 操作部分由各部分指导老师现场打分,最后由负责指导老师汇总。 2.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内容包括:成绩评定为100分制。Word 高级应用25%,电子表格综合应用25%,PPT综合应用 10%,Internet操作10%,实操报告(心得体会,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收获等)20%(包括考勤),模拟题试题10%. 四、提交实训成果 1.实训成果(作业、作品等) 2.实训报告:按照实训报告模板的格式去写,包括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包含一些截图,一周实训的体会、收获及今后努力方向等,文字要在2500字以上。篇幅在4页左右(含截图)。

说明: 1.由于各个班级教学学时及专业的差异性相差很大,而实训内容丰富且有一定难度,而实训的时间较短且集中,因此实训指导老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与水平,在指训指导书中挑选实用性强且与计算机水平考试有一定关联的题目进行实训。 2.选择实训的原则: ●在1~10中选择8题 ●11~17中选择5至6题 ●18~21必选,22根据机房情况选择 ●模拟题选择一套 3.带实训的老师一定要认真负责,结束后及时登记实训成绩,收齐学生的实训成果,并写出该班的实训总结,记录成光盘交到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第1部分实训内容 实训1 制作用户调查表 [操作要求] 按照下面的步骤编排出如图1样文所示,并以“实训一.doc”为文件名保存。 1.输入文字 ●在文档中,输入表格的标题及最后一行的文字。 2.插入表格 ●插入“样文”的表格及输入其中的字符; ●表格的前三行高固定值1厘米,各列宽3.5厘米,表格中的字符设为宋体、四号, 水平左对齐,垂直居中; 3.设置文本 ●表格标题设为黑体、二号字,居中对齐; ●表格末行设为幼圆、小四号字,其中,“回函请寄:”几字设为加粗; ●表格外边框的线宽为1.5磅。 4.编排格式 ●在文档头部插入一行由“剪刀”和“-”号组成的字符串; ●按“样文1”所示位置,插入艺术字库中第1行第2列式样的艺术字; ●艺术字设为隶书、36磅、红色,无环绕。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参考答案(更新) (1)

第8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A 4. A 5. A 6. C 7. C 8.C 9. D 10. A 11. C 12. D 13. B 14. B 15. B 16. C 17. A 18. A 19. C 20. A 21. D 22. B 23. B 24. A 25. A 26. D 27. D 28. D 29. A 30. A 31. C 32. A 33. C 34. D 35. D 36. A 37. B 38. C 39. C 40. C 41. C

43. D 44. A 45. C 46. C 47. C 48. B 49. C 50. A 51. B 52. B 53. D 54. C 55. A 56. B 57. C 58. B 59. C 60. C 61. A 62. A 63. C 64. A 65. C 66. B 67. D 68. B 69. A 70. B 71. A 72. A 73. A 74. A 75. A 76. C 77. C 78. C 79. B 80. D 81. A 82. C 83. D 84. A 85. C

87. C 88. A 二、填空题 1.存储程序 2.没有存储器 3.5万亿 4.多样性 5.工作站 6.信息技术 7.微处理器 8.服务器 9.描述 10.非 11.信息 12.16进制 13.逻辑运算 14.相反 15.字节 16.移码 17.物理 18.32 19.682 20.3755 21.3008 22.机器内码 23.转换 24.语音识别 25.智能化识别 26.必备条件 27.软实现 28.全部指令 29.CISC 30.RISC 31.算术逻辑运算 32.辅助存储器 33.指令 34.Cache 35.慢 36.被封装在一起 37.外部设备 38.芯片组 39.显卡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昆明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 工程训练中心 二OO五年二月

前言 实验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对做实验的同学提出如下明确要求: 一、预习实验 在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或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实验用仪器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 二、上实验 1.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2.上课时要认真回答老师提问,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 3.上课时遵守学生实验守则,精心操作,注意安全。 4.上课时要注意观察,认真分析,准确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并经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5.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掉电源,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整理,恢复到原始状态。 6.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三、撰写实验报告 1.实验报告要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撰写; 2.书写要工整,曲线要画在坐标纸上,要用曲线板绘制; 3.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分析。 希望同学们认真执行“规范”,并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爱护公物,保持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按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共有“机构、机械零件认识实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研”、“轴系部件分析与测绘实验”和“减速器结构分析及拆装实验”四个必做实验,其中“减速器结构分析及拆装实验”将安排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进行。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来综合评定。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实验室 二OO五年二月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 实验归属:课内实验 课程编码:0BH01207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实验学时:8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一、实验教学的地位、任务及作用 实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试验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强化音响、深化理解并从中传授实用仪器设备、探索试验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二、实验教学的目的及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通过实验课使学生获得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事物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巩固、深化和验证课堂教学中掌握的机械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验内容与要求 必开 / 选开 1 机构运动简图绘 制与结构认识实 验 2 绘制插齿机、小型冲床、油泵模型、摆动导杆机构、内燃机模型、 缝纫机的机针机构、缝纫机的脚踏驱动机构、缝鞋机的机针机构、 机车驱动机构等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分析机构 的运动,机构的组成,了解组成机构需要的各种结构。 必开 2 渐开线齿轮范成 实验 2 在一张图上,一半画标准齿轮的范成图,另一半画变位齿轮的范 成图;并计算所画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基本参数,并分析实 验结果。 必开 3 带传动实验 2 测定带传动主、从动轮的转速n1、n2,测定带传动主、从动轮的 转转矩T1、T2,绘制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随带传动负载的变化 测定带传动主、从动轮的转速曲线,分析带传动的涨紧力对这些 曲线的影响。 必开 4 轴系结构测绘与 分析实验 2 分析和测绘轴系模型,明确轴系结构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固定 与定位要求,装拆要求,调整要求,加工工艺性要求等),画两种 轴系的结构装配图。 必开四、主要设备与器材配置 主要设备有用于测绘与分析的机构25个:缝纫机,插齿机,抛光机,牛头刨床,颚式 破碎机,机械手腕部机构,制动机构,急回简易冲床,步进输送机,假支膝关节机构,装订 机机构,铆机机构等;齿轮范成仪10个;插齿演示机一台 ;用于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的 齿轮啮合对12个;机构运动参数测定实验台两台;机械原理陈列柜一套;带传动实验机三 台;拆装减速器8种: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单级直齿圆锥 齿轮减速器,双级同轴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双级分流式圆柱齿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1)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 (2) 实验三带传动实验 (3) 实验四齿轮效率实验 (6) 实验五减速器拆装 (9) 实验报告一 (10) 实验报告二 (11) 实验报告三 (12) 实验报告四 (14) 实验报告五 (15)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根据实际机构或模型的构造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 2.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机构的组成和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机械实物及机械模型。 2. 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尺。 3. 三角板,铅笔,橡皮,草稿纸等(自备)。 三.原理和方法 1. 原理 机构运动的性质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和运动副的类型、数目、相对位置有关。因此画机构运动简图时,应以规定的符号代表运动副,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实际尺寸定出运动副间的相对位置,用尽可能简单的线条表示机构中各构件。这种用比例尺绘出的机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若不按比例尺绘出,则称为机构示意图。 2. 测绘方法 ⑴缓慢驱动被测机构,仔细观察各构件的运动,分清各运动单元,从而确定机构构件的数目。 ⑵根据相连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性质,确定各运动副的类型。 ⑶在草稿纸上绘出机构示意图。用1,2,3…依次标注各构件,用A,B,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在原动件上标出表示运动方向的箭头。 ⑷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并标注在草图上。 ⑸选长度比例尺图示长度实际长度=μ (m/mm )。在实验报告纸上画出机构运动 简图。

实验二 齿轮范成原理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曲线的形成。 2.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和齿顶变尖现象,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 1. 齿轮范成仪,剪刀,绘图纸 齿轮范成仪基本参数:25.0120mm 20**a ==?==c h m ,,,α,被加工齿轮齿数z =10。 2. 同学自备:圆规,三角板,铅笔,橡皮,计算工具。 三.原理和方法 范成法是应用一对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齿廓的。实验时,齿条代表切削刀具,齿条节线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做纯滚动。这样,刀具刀刃各位置的包络线即为被加工齿轮的齿廓。由于刀刃是齿条型直线(相当于基圆半径无穷大的渐开线),所以包络出的齿廓必为渐开线。 当齿条中线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动时,所加工的为标准齿轮;如果是齿条中线的一条平行线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动时,所加工的为变位齿轮。 四.实验步骤 1. 根据齿条刀具的基本参数和被加工齿轮的齿数以及变位系数计算出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和基圆直径,并画在绘图纸上。 2. 将图纸固定在齿轮范成仪的圆盘上,对准中心,调节刀具中心线与齿轮毛坯分度圆相切,制作标准齿轮。开始时将刀具推向最右边,然后将溜板慢慢向左移动。每移动一定距离,在代表齿轮毛坯的图纸上用铅笔描下刀具的刀刃位置,直到形成三个完整的齿形为止。 3. 使刀具离开轮坯中心线,移动xm 毫米(=0.4×20),再用上法推出三个变位齿轮的齿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实训指导书 一、主要目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训性较强的课程,其目标定位为培养计算机维护与组装方面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如果光靠单纯的理论教学和少量的实验,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安装和维护。为了便于学生熟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选购、安装、设置和维护,特为教材配套编写了这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指导书。实训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重要的实训环节,实训的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在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硬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10个实训,提高学生软硬件安装的水平和排除故障的能力。本指导手册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的实训要求进行编写,在内容编排上紧扣教学内容,除了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中规定的10个实训操作项目之外,力求做到目的明确,条理清楚,对学生具有指导性。学生通过本实训的实训,具有计算机组装,维修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能跟进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适应行业相应岗位的需求.实训表明,本课程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学习理论后必需实训操作,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应用打下基础,因此各部分的实训安排均配合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一) 知识教学要求 1.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

2.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优化及升级方法; 3. 能分析和处理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二) 能力培养要求 1. 能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计算机系统配件; 2. 能熟练组装一台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3. 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 4. 能初步诊断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进行简单的板级维修; 5. 能对常用外设进行安装、使用及日常维护。 (三) 思想教育要求 1. 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2.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 3. 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4、独立完成实训报告。 三、实训内容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十版)实验教程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1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A 5.C 6.D 7.C 8.B 9.C 10.B 11.B 12.D 13.A 14.C 15.C 16.C 17.A 18.A 19.A 20.C 21.D 22.B 23.A 24.B 25.D 26.C 27.A 28.B 29.B 30.A 31.A 32.C 33.D 34.D 35.B 36.A 37.C 38.A 39.B 40.B 41.B 42.B 43.C 44.A 45.C 46.A 47.A 48.C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BCD 3.ABD 4.ABC 5.AD 6.ABC 7.ABD 8.AB 9.ABD 10.AC 三、判断题 1.T 2.F 3.F 4.T 5.T 6.F 7.T 8.F 9.F 10.T 11.T 12.T 13.F 14.T 15.T 16.T 17.F 18.F 19.T 20.F 21.T 22.F 23.F 四、填空题 1.地址码2.1024 3.总线4.显示卡 5.点阵码矢量码6.自动控制7.算术运算逻辑运算8.地址9.存储程序工作10.字11.应用软件12.二进制13.外部14.CD-ROM 15.非击打式 16.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17.寄存器18.数据处理(信息管理) 19.CPU 20.3 第2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D 4. D 5. C 6. B 7. C 8. C 9. B 10. A 11. C 12. D 13. D 14. B 15. A 16. B 17. D 18. B 19. D 20. A 21. A 22. A 23. C 24. B 25. C 26. D 27. C 28. D 29. B 30. A 31. C 32. D 33. C 34. D 35. C 36. B 37. D 38. C 39. C 40. 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BCD 3. ABD 4. ABD 5. BCD 6. ACD 7. BC 8. ABC 9. ACD 10. ACD 11. BD 12. ABD 三、判断题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规则及要求 一、作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1)按各次实训的预习要求,认真阅读实训指导复习有关理论知识,明确实 训目的,掌握实训原理,了解实训的步骤和方法。 (2)对实训中所使用的仪器、实训装置等应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注意 事项。 (3)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实训须记录的数据项目及其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严格遵守实训室的规章制度 (1)课程规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实训室。保持实训室整洁、安静。 (2)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动用实训室内的机器、仪器等一切设备。 (3)作实训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器、仪器,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4)实训结束后,应将所用机器、仪器擦拭干净,并恢复到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训 (1)接受教师对预习情况的抽查、质疑,仔细听教师对实训内容的讲解。 (2)实训时,要严肃认真、相互配合,仔细地按实训步骤、方法逐步进行。 (3)实训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实训现象,记录好全部所需数据,并交指 导老师审阅。 四、实训报告的一般要求 实训报告是对所完成的实训结果整理成书面形式的综合资料。通过实训报告的书写,培养学习者准确有效地用文字来表达实训结果。因此,要求学习者在自己动

手完成实训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叙述实训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所使用的设备仪器的名称与型号、数据计算、实训结果、问题讨论等内容,独立地写 出实训报告,并做到字迹端正、绘图清晰、表格简明。

目录 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 (4)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8) 实验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测量实验 (13) 实验四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 (19) 实验五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32)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Windows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本次实验对Windows操作系统有初步的认识,熟练使用鼠标,对系统进行合理、个 人化的设置,加深一些基本名词的理解。 2.掌握对任务栏的操作,了解窗口各部位的名称,能够熟练改变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3.掌握各种创建快捷方式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采用不同的方法创建快捷方 式。 4.熟练使用开始菜单提供的各种方法运行程序、对文档进行各种操作。 5.能够使用控制面板对系统进行一些基本的设置。 6.学会如何创建文件夹,从而能够合理有效的管理个人计算机。 二、实验内容 1.(1)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 (2)将系统的时间样式设置为“tt hh:mm:ss”,上午符号为“上午”,下午符号为“下午”。(3)在桌面上建立记事本程序“NOTEPAD.EXE”的快捷方式,快捷方式名为“notepad”。的位数“2”,其余缺省值。 2.(1)在桌面上建立进入"MS-DOS方式"的快捷方式,快捷方式名为"MS-DOS"。 (2)改变屏幕保护为"三维飞行物",屏幕墙纸为居中的"Clouds",外观方案为"枫树"。(3)将计算器程序"Calc.exe"的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程序"项中,快捷方式名为"计算器"。 (4)设置系统数字样式:小数位数为"3",数字分组符号为",",组中数字的个数为"3"。3.(1)设置屏幕的背景图案为“Bricks”,墙纸为的“Forest”、居中。 (2)设置Windows的货币符号为“$”,货币符号位置为“1.1¤”,负数格式为“-1.1¤”。(3)在桌面上建立画图程序“PBRUSH.EXE”的快捷方式,快捷方式名为“paint”。(4)设置Windows的数字格式为:小数点后面的位数“3”,数字分组符号“;”,组中的位数“2”,其余缺省值。 4.(1)在桌面上建立写字板程序"Write.exe"的快捷方式,快捷方式名为"写字板",并将此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程序"项中,。 (2)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飞行Windows",飞行中的Windows数目为"20",密码为"123123"。 (3)设置任务栏"不显示时间",并使任务栏"自动隐藏"。 (4)设置系统时间样式为"H:mm:ss",短日期样式为"yy-MM-dd"。 5. 在桌面上新建一个以自己姓名为名称的文件夹。启动"计算器"程序,在其帮助系统的索引中查找关键字"扩展精度",然后以所获得的帮助信息为内容,在以自己姓名为名称的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precision.txt的文本文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四平职业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指导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系别: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 班级: 10机电一体 任课教师:王丽梅 教研室主任: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掌握机械设计的指导思想,训练学生系统运用机械设计课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次对学生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查阅和使用标准、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及计算、绘图等方向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 2.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包括计算电动机所需的功率,选择电动机,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3.齿轮传动的设计(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4、轴(低速轴)的设计(初估轴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5.滚动轴承、键、联轴器的选择及验算(低速轴); 6.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7.绘制装配图: 图纸绘制); 绘制装配图1张(A 8.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2500字); (1)目录(标题、页次); (2)设计题目: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传动装置简图; (3)设计计算: ①要有详细的设计步骤,最后应有简短的结论; ②对所引用的计算公式和数据要标有来源-即参考书的编号和页次; ③为了清楚地说明计算内容,应附必要的插图。 (4)设计小结(简要说明课程设计的体会,本设计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等); (5)参考文献资料(资料的编号、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 要求每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对每 个问题都应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反对盲从,杜绝抄袭。在设计过 程中必须做到: ①随时复习教科书、听课笔记及习题; ②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③认真计算和制图,保证计算正确和图纸质量; ④按预定计划循序完成任务。 三、课程设计的过程(步骤): (一)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一般电动机均采用三相交流电动机,如无特殊要求都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 动机,其中首选Y系列全封闭自扇冷式电动机。 1. 确定皮带输送机所需功率 P W=F·V/1000ηW(kw) 2. 传动装置的效率 η=η1·η2·η3·η4·η 5 3. 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 d= P W/η= FW·VW/η(kw)

心得体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体会与收获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体会与收获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体会与收获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缝纫机头; 2.学生自带三角板、铅笔、橡皮; 三、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符号(见教科书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

征。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l、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的接触特征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 3、选定投影面,即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 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用数字1、2、 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五、实验要求: l、对要测绘的缝纫机头中四个机构即a.压布、b走针、c.摆梭、d.送布,只绘出机构示意图即可,所谓机构运动示意图是指只凭目测,使图与实物成比例,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 2、计算每个机构的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 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2010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机实验指导书暨实验报告 选课班级 ______________ 序号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2009年9月) 编

前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新生入校后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实践性要求很强。本书是为配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一书编写的配套实验教材,主要目的是便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本书既可以作学生的实验指导书,也可以直接作学生的实验报告使用。 本书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思考题,其中实验一是综合实验,要在专门的微机拆装实验室完成,其他实验的实验内容都在windows xp+office2003环境下调试通过。对比较难的实验操作,在实验内容中有操作提示。实验思考题是要结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本次上机实验的知识来思考回答,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实验知识要点,达到实验的目的。 本书参考实验学时8学时,完了顺利并保质保量的完成实验任务,请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1. 提前预习实验好相关资料,充分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2. 遵循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听从实验教师的教学安排。 3.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数据。 4. 实事求是地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严禁抄袭。 5. 认真独立地撰写实验报告。 欢迎老师和同学对本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及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使该指导书更适合教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2010年4月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验报告 班号序号姓名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第1 号实验完成日期年月日午 实验一微机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能够正确的识别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掌握微型计算机主要部件技术参数的含义, 进一步掌握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确定硬件的配置方案,并能够根据实验部件,制定详细的拆 装方案,分析方案的合理性。 3. 掌握计算机拆装的注意事项,掌握计算机拆装的步骤和拆装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部 件快速地、正确地组装好计算机。 4. 能够对在拆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二、实验内容 2.1 实验要求 1. 检查组装所需的工具是否齐全;检查及准备好组装电脑的全部组件及连接各部件的各 类电缆。 2. 准备好拆装计算机的工作空间;详细熟悉组装计算机的流程;实验前释放身体上的 静电。实验过程中严禁带电拆装部件。 3. 装机过程中,遵循硬件产品的安装规范,轻拿轻放所有部件,尽量只接触板卡边缘, 部件对号入座,细心操作,安插到位,对需要螺钉紧固的部件,一次不可全拧紧,待所有螺钉上好后方可拧紧,切忌把螺丝拧的过紧,以免螺钉滑扣。 4. 插拔各种板卡时切忌盲目用力,以免损坏板卡。 5. 必须在全部部件组装完成,由实验教师检查完毕后方可通电试机。 6. 实验完成后,登记实验教学日志,由实验教师检查实验材料及工具是否完好以后,方 可离开实验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