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TLCODE方法在多路传输线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TLCODE方法在多路传输线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TLCODE方法在多路传输线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TLCODE方法在多路传输线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混频器原理分析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三极管混频器工作原理分析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一、主要内容 分析三极管混频器工作原理。 二、基本要求 1:混频器工作原理,组成框图,工作波形,变频前后频谱图。 2:晶体管混频器的电路组态及优缺点。 3:自激式变频器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应含有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原理说明,设计原理图,要求字迹工整,叙述清楚,图纸齐备。 5:设计时间为一周。 三、主要参考资料 1、李银华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5.6 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0 3、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1 完成期限:2010.6.24-2010.6.27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2010年6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混频器工作原理------------------------------------------4 第一节混频器概述------------------------------------------------4 第二节晶体三极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框图---------5 第三节三极管混频器的工作波形及变频前后频谱图------8 第二章晶体管混频器的电路组态及优缺点------10 第一节三极管混频器的电路组态及优缺点------- 第二节三极管混频器的技术指标------ 第三章自激式变频器电路工作原理分析--------------------12 第一节自激式变频器工作原理分析---------------------12 第二节自激式变频器与他激式变频器的比较------------------------13 第四章心得体会---------------------------------------14 第五章参考文献---------------------------------------15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期末复习资料 陈皓编 10级通信工程 2012年12月 1.

单调谐放大电路中,以LC并联谐振回路为负载,若谐振频率f0=10.7MH Z,C Σ = 50pF,BW0.7=150kH Z,求回路的电感L和Q e。如将通频带展宽为300kH Z,应在回路两端并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1)求L和Q e (H)= 4.43μH (2)电阻并联前回路的总电导为 47.1(μS) 电阻并联后的总电导为 94.2(μS) 因 故并接的电阻为 2.图示为波段内调谐用的并联振荡回路,可变电容C的变化范围为12~260 pF,Ct为微调电容,要求此回路的调谐范围为535~1605 kHz,求回路电感L 和C t的值,并要求C的最大和最小值与波段的最低和最高频率对应。 12 min , 22(1210) 3 3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 回路总电容为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 160510 t t C C C LC L C ππ ∑ - =+ ? ?== ? ?+ ? ?

题2图 3.在三级相同的单调谐放大器中,中心频率为465kH Z ,每个回路的Q e =40,试 问总的通频带等于多少?如果要使总的通频带为10kH Z ,则允许最大的Q e 为多少? 解:(1 )总的通频带为 121212121232 260109 121082601091210260108 10198 1 253510260190.3175-12 6 1605 535 ()()10103149423435 t t t t C C C C pF L mH π-----?+==?+=?-??-= ?==??+?=≈

20189.D串联、并联组合电路应用

串联、并联组合电路应用 1、一个电阻是10欧的电阻,流过的电流是1安,10秒内通过电阻的电子个数是______,电阻的两端电压是_______。 2、三只电阻大小都为6欧的电阻,取其一或二或三,通过不同方式连接,可获得____种不同阻值,最小值是______。 3、(2011)如下左边图所示,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2Ω、R2=6Ω和R3=5Ω,A、B间的总电阻大小为________。若在A、B间加一恒定电压,则通过R1和R3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__。 4、如上中间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则电流表A1示数将______,电流表A2示数将______,电流表A3示数将______,电压表V示数将______。 5、如上右边图所示,R1=100欧,AC间电压为10V,CB间电压为40V,虚线框内是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则AB间的总电阻为_____欧姆。 6、关于并联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总电阻阻值必小于每一只电阻阻值 B. 其中一只电阻阻值增大时,总电阻阻值必减小 C. 再并联一只电阻时,总电阻阻值必减小 D. 拿掉一只电阻时,总电阻阻值必增大 7、在家里使用电热水壶时,会发现电灯会变暗。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电热水壶使电路总电流变小 B.电热水壶上的电压大于电灯上的电压 C.电路总电流不变,而电热水壶从电灯中分出了电流 D.干路电流增大,导致干路导线上的电压增大 8、(2017)右图电路中,电压U为20V,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 10Ω、20Ω,理想电流表A(内部电阻为0)的示数为0.6A,则电阻R3的 阻值为() (A)15Ω(B)20Ω (C)60Ω(D)100Ω 9、(2017)如图,电压U恒定,A、B两灯泡的电阻阻值不随温度变 化。若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则() (A)A、B两灯均变亮(B)A灯变亮,B灯亮度不变 (C)A灯变暗,B灯变亮(D)A灯变暗,B灯亮度不变 R1 R3R2 A U B A U

均匀传输线

均匀传输线 1 分布参数电路 分布参数电路与集总参数电路不同,描述这种电路的方程是偏微分方程,它有两个自变量即时间t 和空间x 。这显示出分布参数电路具有电磁场的特点。集总参数电路的方程是常微分方程,只有一个自变量。均匀传输线是分布参数电路的一种。 均匀传输线何时采用分布参数电路,何时采用集总参数电路,是与均匀传输线的长短有关的。均匀传输线的长短是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它的长度与它上面通过的电压、电流波波长之间的相对关系。当均匀传输线的长度远远小于工作波长)100/(λ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陈皓编 10级通信工程 2012年12月

1.单调谐放大电路中,以LC 并联谐振回路为负载,若谐振频率f 0 =10.7MH Z , C Σ= 50pF ,BW 0.7=150kH Z ,求回路的电感L 和Q e 。如将通频带展宽为300kH Z ,应在回路两端并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1)求L 和Q e (H )= 4.43μH (2)电阻并联前回路的总电导为 47.1(μS) 电阻并联后的总电导为 94.2(μS) 因 故并接的电阻为 2.图示为波段内调谐用的并联振荡回路,可变电容 C 的变化范围为 12~260 pF ,Ct 为微调电容,要求此回路的调谐范围为 535~1605 kHz ,求回路电感L 和C t 的值,并要求C 的最大和最小值与波段的最低和最高频率对应。 题2图 12min 12max ,22(1210) 22(26010)3 3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 回路总电容为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16051053510t t t C C C LC L C LC L C ππππ∑ --=+? ?== ??+?? ??== ??+?

3.在三级相同的单调谐放大器中,中心频率为465kH Z ,每个回路的Q e =40,试 问总的通频带等于多少?如果要使总的通频带为10kH Z ,则允许最大的Q e 为多少? 解:(1)总的通频带为 4650.51 5.928()40 e z e Q kH =≈?= (2)每个回路允许最大的Q e 为 4650.5123.710 e e Q =≈?= 4.图示为一电容抽头的并联振荡回路。谐振频率f 0 =1MHz ,C 1 =400 pf ,C 2= 100 pF 121212121232 260109 121082601091210260108 10198 1 253510260190.3175-12 6 1605 535 ()()10103149423435 t t t t C C C C pF L mH π-----?+==?+=?-??-= ?==??+?=≈

电路均匀传输线

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 18.1 基本概念 18.1.1 分布参数电路 分布参数电路与集总参数电路不同,描述这种电路的方程是偏微分方程,它有两个自变量即时间t 和空间x 。这显示出分布参数电路具有电磁场的特点。集总参数电路的方程是常微分方程,只有一个自变量。均匀传输线是分布参数电路的一种。 均匀传输线何时采用分布参数电路,何时采用集总参数电路,是与均匀传输线的长短有关的。均匀传输线的长短是个相对的概念,取决于它的长度与它上面通过的电压、电流波波长之间的相对关系。当均匀传输线的长度远远小于工作波长)100/(λ

第18章 作业题

关于均匀传输线概念的复习题 一、填空 1、电力工程中的高压远距离输电线,有线通信中的电话线及无线电技术中的馈电线等都应以参数建模。其判断条件是。 2、行波由始端向终端传播时称为行波,也叫波;行波由终端向始端传播时称为 行波,也叫波。 3、无损耗线,即传输线的原参数满足的条件。此时的特性阻抗ZC的计算式简化为。 4、无损耗传输线的衰减常数α值等于,相位常数β与角频率ω成关系。 5、传播常数与特性阻抗一样,都是只由线路的原参数和决定,而与负载无关。 6、随着时间,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并不沿x 方向移动,而是沿传输线呈现上下摆动波形,这种波形称为波。其幅值极大值处称为;幅值极小值处称为波节,其值为。此时,能量(能/否)从电源经由传输线传递给负载。 7、当终端负载Z L=Z C时,传输线中无波,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由始端到终端按规律衰减,在传输线任意一点向终端看的输入阻抗等于。 二、判断 1、采用分布参数分析传输电路的条件是电磁波波长>电路尺寸。() 2、电力工程中高压远距离输电线工作频率仅为50Hz,因此应建集总参数电路模型。() 3、行波在一个周期时间内行进的距离,称为行波的波长。() 4、反射波总是由终端向始端传播,而且总是存在的。() 5、传输线为无穷长时,基本上可认为传输线中只有反射波而无入射波。() 6、传输线所传输的信号频率非常高时,其特性阻抗可认为是一个纯电阻。() 7、终端反射系数的大小仅与负载阻抗有关,和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无关。() 8、当终端所接负载满足与传输线特性阻抗相等的条件时,称为阻抗匹配。() 9、正弦稳态下,传输线上只有入射波而无反射波时,终端反射系数必然是 N=1或N= -1 。()

第九章 A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资源信息表

A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唐黎明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设计内容是有关电路知识中的最基础部分,是在初中相应的电路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深入与提高。本设计内容是后续电磁感应等部分学习的基础。 学习本设计内容需要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知识,欧姆定律等为基础。重视与初中有关电路的知识的联系,将使本设计的学习事半功倍。 本设计内容的教学首先可以演示教材中第11页图9-3水果电池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介绍教材中有关“电”的发现历史及生物学中电现象等。通过教材中的“大家谈”和“自主活动”回顾、复习初中已学的电流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微观角度阐述电流的形成过程。通过“分组实验”复习由二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拓展到三个以上用电器的情况。最后通过教材中第45页图9-7演示实验学习有关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知识及其应用。 “水果电池”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物理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由于本设计的大部分内容在初中已学习过,所以采用“大家谈”的合作学习方式以期开展较热烈的讨论,有利于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增进互相间的了解。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简化将使学生再一次感受等效替代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形成的微观解释,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性质。 (2)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串联、并联组合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经历“大家谈”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 (2)通过把较复杂的组合电路进行简化,进一步认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水果电池”实验,感悟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大家谈”,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3)通过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增强热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四、教学资源 1、器材:苹果一个、铜片锌片各一块、多用表一只、导线若干,两个“2.5V 0.3A”的小灯泡、两节干电池、电键一个。一个示教电路板(有三个小灯泡、三个电键) 2、课件:电子杂乱无章的热运动、电子在电压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均匀传输线

第11章均匀传输线 本章在介绍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响应方程式的基础上,对均匀传输线上的波和传播特性进行了讨论。 一对均匀传输线有两个端口,这一点与集总参数电路中的二端口网络相似。因此,在列出传输线始端与终端间电压、电流关系式之后,同样可以用第10章中介绍的二端口网络的分析方法去进行研究。但要注意,均匀传输线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传输线上的参数对沿线上电压、电流的影响,通常是把终端的电压和电流或者把始端的电压和电流作为已知条件给出,然后再对传输线上各处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求解。 本章的学习重点: z不同负载情况下,均匀传输线上电压、电流的波动性质; z行波的概念及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的意义,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的计算关系; z无损耗传输和不失真传输的条件; z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过程。 11.1 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 1、学习指导 (1)分布参数电路 均匀传输线属于分布参数电路。分布参数电路与前些章介绍的集总参数电路不同,描述集总参数电路的方程一般是常微分方程,自变量只有一个;而描述分布参数电路的方程是偏微分方程,自变量包括时间t和空间长度z两个。因此,分布参数的均匀传输线上,传输线上的电流和电压既是时间的函数,又是距离的函数,它们反映的实际上是传输线周围磁场和电场作用的结果。任何导线上都存在着电阻和电感,两根平行导线之间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电容和漏电导,在均匀传输线上电流波和电压波传播的过程中,传输线上的电感和电容比电阻和漏电导有着更重要的实质性意义。分布参数电路的均匀传输线,其长短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计算过程中传输线的长度取决于它与它上面通过的电压、电流波波长之间的相对关系。集总参数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从电路的始端到电路终端,理论上其“作用”瞬间可以完成,但在分布参数的电路中,电压、电流的作用实现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2)分布参数电路的分析方法 对于分布参数的电路,可以用电磁场理论,也可用电路理论进行分析。采用电路理论分析 151

均匀传输线的分布参数计算

均匀传输线的分布参数计算 0 引言 传输线作为一种输送能量和传递信号的装置,由于其应用十分广泛而成为了很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在长距离输电线路、远距离通信线路、高频测量线路、计算机信号传输以及高速数控系统中均应该考虑线路参数的分布性。[1] 均匀传输线模型是电路、电磁场理论中重要而又简单的简化模型。典型的均匀传输线是由在均匀媒质中放置的两根平行直导线构成的。常见的有平行双板、同轴线、和平行双线等。当然,实际中并不存在真实的均匀线,架空线的支架、导线自身的重力都会使传输线不均匀。为了简化问题,需要忽略这些次要因素。 以平行双线为例。假设传输线是均匀的,即两导体间的距离、截面形状以及介质的电磁特性沿着整个长线保持不变,单位长度的线路电阻和电感分别为0R 和0L ,单位长度的线间电容和电导分别为0C 和0G ,如图1所示。传输线最左端为起点,即0x =,选取距平行双线起点为x 的一小段x ?进行研究。虽然传输线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参数系统,但可以采用一个长度为x ?的集中参数模型来描述。显然,x ?越小就越接近传输线的实际情况 当0x ?→时,该模型就逼近真实的分布参数系统。[2]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得到电报方程,它是均匀传输线上关于电压、电流的偏微分方程组。 00 00i R i L t u x i G u x u C t ??-=??????-=????+???+ 方程表明,电流在传输线上连续分布的电阻中引起电压降,并在导线周围 产生磁场,即沿线有电感的存在,变化的电流沿线产生电感电压降,所以,导线间的电压连续变化;又由于导线间存在电容,导线间存在电容电流,导线间的非理想电介质存在漏电导,所以还有电导电流,所以沿线的电流也连续变化。 图1 有损均匀传输线及其等效模型

混频器的作用和混频器原理分别是什么

混频器的作用和混频器原理分别是什么? 当然也可以直接放大后就进行检波,这就是所谓的直接放大式接收机,这样的接收机,不适合作成多波段,灵敏度也不能做的很高. 经过混频变成固定的中频后,可以对中频进行较高增益的放大,因为中频是固定的,所以中频放大器是稳定的,在检波前可以得到足够的放大,使接收机的灵敏度得 到了很大的提高. 混频器原理 工作频率 混频器是多频工作器件,除指明射频信号工作频率外,还应注意本振和中频频率应用范围。 噪声系数 混频器的噪声定义为:NF=Pno/Pso Pno是当输入端口噪声温度在所有频率上都是标准温度即T0=290K时,传输到输出端口的总噪声资用功率。Pno 主要包括信号源热噪声,内部损耗电阻热噪声,混频器件电流散弹噪声及本振相位噪声。Pso为仅有有用信号输入在输出端产生的噪声资用功率。 变频损耗 混频器的变频损耗定义为混频器射频输入端口的微波信号功率与中频输出端信号功率之比。主要由电路失配损耗,二极管的固有结损耗及非线性电导净变 频损耗等引起。 1dB压缩点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射频输入电平远低于本振电平,此时中频输出将随射频输入线性变化,当射频电平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中频输出随射频输入增加的速度减慢,混频器出现饱和。当中频输出偏离线性1dB时的射频输入功率为混频器的1dB压缩点。对于结构相同的混频器,1dB压缩点取决于本振功率大小和 二极管特性,一般比本振功率低6dB。 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指混频器正常工作时的微波输入功率范围。其下限因混频器的应用环境不同而异,其上限受射频输入功率饱和所限,通常对应混频器的1dB压 缩点。 双音三阶交调 如果有两个频率相近的微波信号fs1和fs2和本振fLO一起输入到混频器,由于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将产生交调,其中三阶交调可能出现在输出中频附近的地方,落入中频通带以内,造成干扰,通常用三阶交调抑制比来描述,即有用信号功率与三阶交调信号功率比值,常表示为dBc。因中频功率随输入功率 成正比,当微波输入信号减小1dB时,三阶交调信号抑制比增加2dB。 隔离度 混频器隔离度是指各频率端口间的相互隔离,包括本振与射频,本振与中频,及射频与中频之间的隔离。隔离度定义为本振或射频信号泄漏到其它端口的 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单位dB。 本振功率

A串并联组合电路的应用

第十二章A串并联组合电路的应用 (电流、电阻、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进才中学张烨 【教学目标】 ⑴复习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初中已学过的内容;能够应用串、并联电路的 规律和特点解决简单的混联问题。 ⑵知道超导现象,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⑶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⑷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⑸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课时】 2课时 【重点难点】 串并联组合电路复习部分: 重点: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特点。 难点:应用电路的知识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 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部分: 重点: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难点: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伏打与电池的发明 1780年,著名医生伽伐尼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当起电盘放电时,如果用金属解剖刀触动靠近起电盘的蛙腿肌肉,蛙腿便会发生痉挛。1792年伽伐尼已经能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与蛙腿接触而引起肌肉痉挛。这就是第一个伽伐尼电池。但是伽伐尼对此并不理解,他认为青蛙体内产生了“动物电”。 伏打对此很感兴趣,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蛙腿只是起了显示电流通过的作用,所谓特殊的“动物电”是不存在的。伏打把不同的金属板浸入一种电解液里,组成了第一个直流电源——伏打电池。他用几个容器盛了盐水,把插在盐水里的铜板、锌板连接起来,电流就产生了。1800年3月20日伏打向伦敦英国皇家学会宣布了这个发现。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电势差的单位取名为伏特。 经过了200多年,科学家和工程师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电气元件和设备。现代生活已经与电密不可分了,今天就让我们来对电流有进一步的认识。 复习初中学过的关于电路的知识。『课本P30自主活动』 『大家谈』电路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电灯为什么会发光?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一、电流的形成 带电粒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在金属导体内移动的自由电荷是电子,在电解质中移动的既有负离子也有正离子。 形成电流的条件: ①要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即要有导体。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时形成电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