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辉时代详细勘察文字报告

金辉时代详细勘察文字报告

金辉时代详细勘察文字报告
金辉时代详细勘察文字报告

溆浦县金辉时代14#、16#、21#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 KC14-173-179 ]

湖南省勘测设计院

二○一四年五月

溆浦县金辉时代14#、16#、21#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2014年3月~2014年4月)

院长:

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编写:

湖南省勘测设计院

二○一四年五月

正文目录

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一)工程概况 (1)

(二)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 (1)

(三)工作的依据及技术标准 (2)

(四)勘察等级 (3)

(五)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3)

(六)其他说明 (5)

二、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6)

(一)区域气象 (6)

(二)场地地形、地貌 (6)

(三)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6)

(四)场地岩土层的构成与特征 (6)

(五)地震效应 (7)

(六)水文地质条件 (8)

(七)不良地质作用 (9)

(八)特殊性岩土 (9)

三、岩土参数统计 (9)

(一)岩土参数统计方法 (9)

(二)原位测试统计 (10)

(三)室内试验参数统计 (11)

(四)岩土参数建议值 (12)

四、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13)

(一)场地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3)

(二)地基均匀性评价 (13)

(三)特殊性岩土评价 (14)

(四)场地环境水和土腐蚀性评价 (14)

(五)场地地基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14)

(六)基础类型及持力层选择 (15)

(七)成桩可能性分析 (15)

(八)基坑工程 (16)

(九)岩土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18)

五、结论与建议 (19)

(一)结论 (19)

(二)建议 (20)

附表目录(附报告内)

附表1、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1页)附表2、勘探点成果一览表(1页)附表3、土样室内试验成果表(1页)附表4、岩石室内试验成果表(3页)附表5、易溶盐分析报告表(2页)附表6、单孔波速测试报告(1份)

附图目录(附报告内)

1、统一图例(图号:00,共1张)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号:01,共1张)

3、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02~13,共12张)

4、钻孔柱状图(图号:14~40,共27张)

附件目录(附报告内)

1、勘察任务书及附图

2、见证报告及见证一览表

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一)工程概况

溆浦县金辉时代工程位于溆浦县火车站西北侧,靠近迎宾西路。

受溆浦金辉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方)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项目14#、16#、21#楼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依照怀化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方)提出的建筑物平面图及任务书要求(见附件1),我院于2014年3月30日~2014年4月15日完成了该项目14#、16#、21#楼野外勘探工作。

金辉时代工程共分三期勘察,一期多及二期10#、11#楼详勘由怀化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本次为14#、16#、21#楼详勘。拟建工程建筑物概况见表1。

表1

(二)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

1、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

根据勘察任务书的要求(见附件),本次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的目的与任务、要求主要为:

(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5)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6)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需采用桩基时,按GB50007-2011规范的要求提供设计参数。

(8)钻孔布置要求布置在建筑物范围内。

(9)未尽事宜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高层建筑岩土勘察规范“JGJ72-2004”有关勘察要求(本工程基础设计等级甲级)执行。

(10)提出抗浮设计水位的建议。

(三)工作的依据及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的依据及所遵循的技术标准如下:

(1)《工业与民用建筑详细勘察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及附图;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0)《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1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3)《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14)《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版)等。

(四)勘察等级

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拟建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4条规定,本次勘察等级为乙级。

(五)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勘察方法

(1)勘探点平面布置

本次勘察的勘探点数量及位置由设计方提供,共布置27个勘探点,其控制性钻孔3个。

(2)勘探深度的确定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相关要求,结合拟建建筑设计地坪标高,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控制,控制性钻孔勘探深度为进入持力层8m左右,一般性钻孔勘探深度为进入持力层5m左右。

依据现行规范,我院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核准了上述勘探方案。

2、勘察手段

本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工程物探及室内试验等综合手段。

(1)工程地质钻探

工程地质钻探采用XY-100型、XY-150型钻机,本次共投入钻机3台。

第四系地层采用冲击钻进,套管护壁工艺;基岩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工艺。开孔直径130mm、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

(2)岩土取样

原状土样采用上提双锥面活阀式取土器重锤少击法取样,土样质量等级Ⅰ级;扰动土样在标贯器中采取,土样质量等级Ⅲ级;岩样采取钻探岩芯样。土样现场密封,所有样品及时送检。

(3)原位测试

本次采用的原位测试手段主要包括: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

探试验和单孔波速测试。

①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落锤装置,锤重63.5kg,落距76cm,贯入器至预定深度后,先预打15cm,再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本次勘察对素填土①、粉质粘土②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

②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落锤装置,连续锤击贯入,触探杆偏斜度控制在2%之内,锤击速率每分钟在15~30击之间,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N63.5,连续贯入3次。本次勘察对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③层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③单孔波速测试:用铁锤分别水平敲击离孔口一定距离压有重物(>500kg)的木板两端,地表产生的剪切波经地层传播,由孔内三分量检波器接收SH波信号,然后读取正、反两方向的实测波形,找出波形交叉点,读取初至波传播时间,进而计算出各测点(层)剪切波速值。本次勘察在ZK1-5、ZK9-5、ZK14-7号钻孔内进行了单孔剪切波速测试。

(4)室内试验

岩土性质的室内试验严格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及《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相关规定执行。

室内试验项目结合工程性质、基础类型、地基土性质及均匀性、基坑支护、降水设计等,具体试验项目如下:

①土的试验

常规物理性质试验:测定土的常规物理性质指标,确定土定名,评价土的工程物理性质。

压缩试验:测定地基土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为地基变形设计等提供参数。

剪切试验:通过直接快剪试验方法,测定黏聚力及内摩擦角,评价岩土力学强度,为基坑开挖稳定性计算及支护设计等提供岩土参数。

室内渗透试验:通过对试样进行渗透试验确定其渗透系数。

②岩石试验

测定岩石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天然)指标,评价岩石力学强度,

为支护设计及桩基设计等提供岩土参数。

3、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过程中建设方现场见证,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统计见表2。详见《见证报告及见证一览表》(见附件)。

完成勘察实物工作量统计表表2

(六)其他说明

1、本次勘察依照设计方提供的布孔位置图,以及建设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控1、控

2、孔3),采用全站仪结合RTK放样于实地,并实测坐标及高程(见总平面图)。

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为西安80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为85黄海高程,控制点坐标及高程详见表3

控制点性质一览表表3

二、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一)区域气象

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域属于亚热带潮湿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时间短。年评价降雨量一般为1450mm,最大2000.7mm,最小1157.0mm,降雨多集中在4-8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1195.3mm。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4.5℃。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27.90℃。区内立体气候明显。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主要是暴雨。多发生在3-7月份。

(二)场地地形、地貌

据区域资料,拟建工程场地原为山坡,最高标高为207.56m,最低标高为177.44m,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现场地经机械挖掘填埋整平形成目前场地(东面已基本整平,西面为山沟未完全整平),场地内钻孔孔口标高在181.9-198.1m之间,相对高差为16.2m。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原始地貌类型属山麓斜坡堆积地貌。

(三)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该场地在区域构造地质条件上主要受雪峰山构造运动影响明显,该场区处在雪峰与武陵山脉隆起带西段中间凹地地段。

根据钻探结果与周边地质调查,该场地在本次勘察钻孔控制范围及深度内,未发现岩层有大的破碎带和大的褶皱现象。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该场地内未发现大断层通过。根据资料记载溆浦县在近百年未发生过大的破坏性地质构造运动。综合上述情况分析认为该场地地质构造条件较简单,场地属于相对稳定地段。

(四)场地岩土层的构成与特征

通过本次勘察,综合区域资料,查明拟建场地分布岩土层有:素填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等,按其工程特性及指标,共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①(Q ml)(①为地层编号,下同):杂色,稍湿,松散,成分主要以粉质粘土和全风化粉砂岩为主,其中含有约10%-20%的砾石、红砂岩岩块、细砂、建筑垃圾和有机物等,为新近机械堆填,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全场地广泛分布,钻探揭露层厚为 4.1-19.6米。层底标高为173.1-182.9米。

(2)粉质粘土②((Q el)(②为地层编号,下同):黄色,可塑状,由泥质粉砂岩风化形成,含约30%-40%的细砂,含少量角砾,粒径0.3-5.0cm,刀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与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其顶部0.0-0.4米为耕植土,含植物根系。该层全场地广泛分布,钻探揭露层厚为2.3-8.5米。层底标高为167.5-178.0米。

(3)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③(K)(③为地层编号,下同):红褐色,泥砂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取芯不易,岩石风化呈砂土状、块状和碎块状,岩石极软,岩块用手折易断,遇水易软化崩解,失水易干裂。该层全场地广泛分布,钻探揭露层厚为1.5-8.1米。层底标高为162.9-175.8米。

(4)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K)(④为地层编号,下同):红褐色,泥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较破碎,岩芯呈短柱状,岩石较软,岩块用手不易折断,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干裂,岩石质量指标较差,RQD=50-60%。该层为场地内下伏基岩,全场地分布。钻探揭露层厚为3.50-11.8米。层顶标高为162.9-175.8。

(五)地震效应

1、抗震设防基本参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Ⅵ度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区为第一组。抗震一般地段。可按标准设防。

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

根据钻孔实测单孔剪切波速测试结果(详见附件5),结合岩土层性状及当地经验,从拟建建筑设计地坪标高开始计算覆盖层厚度与等效剪切波速。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3和表4.1.6综合判定,该场地覆盖层等效剪切波速值为

V=143.00m/s,拟建场地类别为Ⅲ类。

se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详见下表4。

表4

3、液化判别

拟建场地位于抗震设防6度区,本次勘察在场区内未发现可液化地层存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无需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无须进行液化判别。

4、建筑物抗震地段划分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判定拟建建筑物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

(六)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场地地势较高,根据钻孔24小时后简易水位观测,未发现稳定

水位。同时经现场踏勘查明场地四周无明显污染源,地表无天然泉和溪水流经过。

(七)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和本次勘察,在场地钻孔控制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滑坡、泥石流、危岩与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工程地质作用。

(八)特殊性岩土

本次勘察范围内特殊性岩土主要为素填土①,素填土①在本次勘察场地内分布不均匀,主要由粉质性土和全风化粉砂岩组成,含少量砾石、块石、细砂和建筑垃圾等,属新近回填,稍湿,松散,未完成自重固结。层厚4.1~19.60m。

三、岩土参数统计

(一)岩土参数统计方法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4.2.2条,对各岩土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综合现场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按场地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层位分别统计。

(1)计算平均值(φm)标准差(σ? )及变异系数(δ)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φm —岩土参数的平均值;σ?—岩土参数的标准差;

δ—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φi—岩土参数的实测值;

n —岩土参数的统计数量。

(2)计算标准值(φk),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γs—统计修正系数,式中的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

(3)采用正负三倍标准差法剔除粗差数据。当离差满足下式时,视为粗差数据,可舍弃带有粗差的数据后,然后重新统计。如求得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过高,就检查原因,必要时应考虑重新划分统计单元。

式中 d —离差,d=φi-φm;ζ—系数,取3。

(二)原位测试统计

(1)为确定场内素填土的均匀性及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0次,现场粉质粘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见表5。

素填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一览表表5

(2)为确定场内粉质粘土的均匀性及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9次,现场粉质粘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见表6。

粉质粘土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一览表表6

(3)为确定场地内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均匀性及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共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2.70m/9孔,现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见表7(见附件)。

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7

(三)室内试验参数统计

(1)为确定场地内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共采取原状土试样8件,进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室内试验成果见表8。

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成果统计表表8

(2)为确定场地内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力学性质,共采取岩样6组做岩石的抗压试验,试验成果见表9。

岩石单轴不饱和抗压强度成果统计一览表表9

(四)岩土参数建议值

根据本次室内试验及现场原位测试结果,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及其它相关规范规程,结合地区工程经验,推荐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抗压强度f rk、压缩模量Es(或变形模量Eo)、抗剪强度等见表10。

各岩土层主要力学指标推荐表表10

四、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一)场地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据区域地质资料和钻孔揭露情况,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构造及新构造运动迹象,其构造稳定性和重力稳定性良好。也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是相对稳定的。适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场地。

(二)地基均匀性评价

按地坪标高整平后:素填土①厚度为4.1-19.6m,填土性质和厚度差异性大,分布不均匀;粉质粘土②厚度为2.3-8.5m,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分布不均;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③厚度为1.5-8.1m,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变化较大;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厚度大,场地内均有分布,岩体较破碎,力学性质好,基岩面起伏变化小,地层较连续,分布较均匀。场地地基土不均匀。

(三)特殊性岩土评价

本次勘察范围内特殊性岩土主要为素填土①,主要由粉质粘土和全风化粉砂岩组成,含少量砾石,块石、细砂和建筑垃圾等,属新近回填,稍湿,松散,未完成自重固结,全场地内广泛分布;素填土①稳定性差,在自重固结过程中易产生地面沉降和开裂,应采取强夯或固结灌浆处理措施。同时开挖后易产生坍塌和失稳,将不利于场地基坑工程的顺利施工,基坑开挖时必须对素填土①进行有效的支护。

(四)场地环境水和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的有关规定,拟建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评价标准,场地钻孔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水,场地周围300米范围内未发现有污染物及其他污染源,故不考虑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根据场地土易溶盐分析结果综合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五)场地地基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1、素填土①:稍湿,松散,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在场地内连续分布,稳定性差,不宜选择该层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2、粉质粘土②:黄色,可塑状。属中压缩性土。建议承载力特征值

f ak=180kP a。该层在场地内连续分布,厚度变化大,不宜选择该层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3、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③:岩芯破碎,呈块状和碎块状,软岩。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 ak=450kP a。该层在场地内连续分布,强度较高,可选择该层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桩基础持力层。

4、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岩芯较破碎,呈柱状和短柱状。建议承载

力特征值f ak=3000kP a。该层在场地内连续分布,为场地下伏基岩,可选择该层作为拟建建筑物桩基础持力层。

(六)基础类型及持力层选择

根据拟建场地地基岩土分布特征,结合拟建场地设计±0.00标高及拟建工程特点基础类型及持力层选择分析如下:

由于拟建场地内上部填土层较厚,拟建建筑不宜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宜采用桩基础,选择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③或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④作为桩基础持力层。桩型可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或人工挖孔灌注桩。

各岩土层有关桩基础技术参数见表11。

各岩土层有关桩基础技术参数推荐表表11

注:1、素填土①:松散,未完成自重固结,负摩阻力系数ξn为0.35;

2、采用上表数值时,人工挖孔桩应进行桩底载荷试验;钻(冲)孔深必须达到设计深度要求,沉渣厚度小于5cm。

3、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 sik与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 pk,可分别取2倍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 sia与桩端阻力特征值q pa值。

(七)成桩可能性分析

根据基桩的施工工艺、施工环境、施工经验等,结合拟建场地地基岩土性质及其分布特征,拟选桩型的成桩可能性分析如下:

边坡勘察报告

. . . . .. . *************************办公楼边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 **************

. . . . .. . ***********************************办公楼 边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工程负责: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总工程师: 单位长: 勘察单位:******************************* 提交日期:****************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一)、任务由来 (1) (二)、勘察目的 (3) (三)、勘察依据 (4) (四)、勘察手段与完成工作量 (4)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6) (一)、气象、水文 (6) (二)、地形、地貌 (7) (三)、地层岩性 (7)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9) (五)、工程地质条件 (10) (六)、水文地质条件 (11)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2) 第三章、场地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2) 第四章、边坡稳定性分析 (14) (一)、地质破坏类型 (14) (二)、现状分析 (15) (三)、理论计算法 (17) 第五章、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27) 第六章、边坡稳定性治理措施 (28)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29)

附图: 1、勘探点位置平面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钻孔柱状图 4、静力触探曲线图 5、固结试验e~p分层曲线 6、三轴试验曲线 7、直接剪切曲线 附表: 1、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表 2、静探试验成果表 3、标贯试验成果表 4、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

一、前言 1.1拟建工程概况 我院受********村委会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她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涉及A5~A10、A12、A14和B1~B4安顿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本。建筑物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 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1-1 1.2.勘察级别 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3.1条与条文阐明第3.1.1

条有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级别综合划分如下: 勘察级别划分表 表1-2 1.3勘察任务、目和规定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勘察重要目与任务是: 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不良地质现象; 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构造特性、分布规律; 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 基本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状况; 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当性,对拟建物基本方案选取提出 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本设计方案岩土参数。 1.4 勘察根据 本工程勘察重要根据如下文献和现行规范进行: ⑴业主提供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 ⑵准则《工程建设原则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某些)》; 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局部修订条文; 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桥梁勘察报告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随着鄂尔多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成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继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原工业发展中总量小、增长粗放、发展缓慢、污染严重、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以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集群,开创工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位于东胜区罕台镇境内,场地内地势较为平缓,略呈缓坡状起伏。距康巴什新区9km,东距210国道0.7km,南距青春山50万伏变电站2.8km,西至补洞沟河沿,北至打坝渠,面积约为25km2。本次实施的基础设施包括产业区内道路、场平、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排污及处理、排水(雨水)、通信、弱电、绿化等项目。拟建桥梁位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内,为该工程的子项之一。四座桥梁横跨区内唯一季节性雨水冲沟——补洞沟,连接补洞沟两岸待建道路。 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经济贸易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项目补洞沟桥梁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勘察分两个阶段进行。初步勘察野外工作开

始于2007年11月14日,结束于2007年12月4日,历时21天,对拟建补洞沟1桥、2桥、3桥及4桥进行初步岩土工程勘察

;2008年3月6日,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对本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补洞沟4桥由于桥位更改,不在本次详细勘察任务之列,故我院对补洞沟1~3号桥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为保证成果资料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满足设计部门的使用要求与方便,我院综合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成果,编制本报告书。 1.2勘察目的与任务 根据拟建工程方案设计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拟建场地为Ⅱ类,拟建桥梁为中桥;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拟建主要构(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按详细勘察要求进行,其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基基础设计及工程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依据相应规范要求,结合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及拟建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勘察工作的具体任务为:(1)调查了解拟建桥位场地的地形地貌与环境地质条件,详细查明拟建场地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以及对工程安全和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防治或整治措施的建议。

边坡勘察报告

一、前言 (一)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受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建设管理中心委托,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对“红星工业园”边坡进行工程勘察。 其目的要求是对边坡稳定性做出分析评价,为边坡治理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提出边坡治理设计方案和监测方案建议。 主要任务是: 1、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 2、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值; 3、提供地震设防烈度和地震动参数; 4、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与建议。 (二)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 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是: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三)边坡概况 红星工业园边坡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南

侧,北临东北大街西线。边坡长600m,高5~26m,坡角62~80°。边坡开挖形态呈弧形,表面极不规则,伴有崩塌、滑塌现象。 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勘察方法及工作质量评述 1、测量 本次测量的控制点由建设方提供。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施测点位,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施测孔口高程。坐标系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黄海高程系。BM点设在GP1上H=38.836m。测量成果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探槽及取样 探槽由人工开挖,开挖长度和深度均符合地质编录要求并有效的揭示了地层情况。 在探槽内粉质粘土部位现场环刀采取原状土样。边坡地质调查期间,在坡角及坡肩采取岩样,以上工作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现场原位测试 现场原位测试工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进行,由我院物探工程处对粉质粘土、碎石土、中风化板岩分别进行土体现场直剪试验和岩体直剪试验。测试过程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成果真实可靠。 4、室内试验 对本次勘察取岩土样进行有关物理力学试验,试验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试验成果真实可靠。

地质勘察任务书

地质勘察任务书标准模板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目录 1、项目概况 (3) 1.1工程名称 (3) 1.2工程地址 (3) 1.3建设单位 (3) 1.4项目概况 (3) 1.5勘察范围 (3) 1.6勘察阶段 (3) 1.7勘察周期 (3) 2、勘察阶段划分与选取 (4) 2.1勘察阶段划分表 (4) 2.2勘察阶段选取原则 (5) 3、各阶段地质勘察基本要求 (6) 3.1、初步勘察基本要求 (6) 3.2详细勘察基本要求 (6) 3.3施工勘察基本要求 (7) 4、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8) 4.1、勘察依据 (8) 4.2地勘方案编制要求 (8) 4.3勘探钻点的布置要求 (9) 4.4、钻探作业要求 (11) 5、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13) 5.1、资料整理 (13) 5.2、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13) 5.3地质勘察报审查要点一览表 (14)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1、项目概况 1.1工程名称 根据工程实际名称填写 1.2工程地址 根据工程实际地址填写 1.3建设单位 据实填写,必须与本项目开发公司名称一致 1.4项目概况 简述总体项目位置 应附图:总体项目城市位置图;宗地区域位置图、项目总图 1.5勘察范围 简述勘察范围;建设场地范围中若需修建大体量构筑物(如大型生化池)、泳池、重要管井等,应纳入勘察范围。 应附图:项目勘察范围图 1.6勘察阶段 简述勘察阶段划分 1.7勘察周期 简述勘察周期,从发出勘察外业进场通知书开始计算日期 2、勘察阶段划分与选取 2.1勘察阶段划分表

1)用地面积200亩以上小区或复杂场地应分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阶段进行勘 察; 2)单体建筑或200亩以下的住宅小区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3)特殊复杂地质条件(如喀斯特地貌)或采用大直径桩(桩径不小于1m)的项 目,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进行施工勘察; 4)当项目存在超限边坡或深基坑时,为满足初设报审或基坑施工要求,建议直 接进行详细勘察或局部详细勘察。 5)本场地区域内有可以参考的《地质勘察报告》时,可跳过初勘步骤,直接进 行详细勘察,本场地无可参考《地质勘察报告》时,应进行初步勘察。初步勘察阶段应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对建筑总图布置提出建议。

高边坡工程勘察模板

K65+820高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前言 1.1工程概况 K65+820高边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坡仓乡刘岗村境内,设计为一段整体式高边坡工程方案,路线走向方位角约284°,该里程处横断面最大切坡深度约29.5m。 1.2勘察方法及完成度工作量 工程地质详勘采用了钻探、物探、工程地质调绘相结合的方法,以进一步查明该高边坡设计方案及边坡工程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岩土体结构类型、自然边坡稳定性和挖方边坡的稳定性,为高边坡设计和方案比选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根据设计要求,在高边坡区布置钻孔1个;工程地质调绘采用1:2000地形图为底图,重点对不良地质体和地层分界线及构造展开调查和测绘,并绘制工程地质平面图。报告编制中利用初勘钻孔1个。勘察日期为2010年5月17日~5月19日,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 完成实物工作量表 1.3工程地质详勘质量控制 本次勘察从外业施工到内业资料整理,均以现行公路行业相关规范、《荣成-乌海高速公路河北徐水至涞源(翼晋界)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和设计要求为依据进行质量管理;管理程序上贯彻执行中交二公院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QHSEMS301-2008版)的各项规定;勘察质量经项目部自检、公司组织检查和院总工办验收合格,勘察满足施工段设计阶段技术要求。 二、工程地质条件 高边坡所在地区勘察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充分,降水基本适宜,但季节分布不均,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全年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晴朗寒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区内气温以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随海拔高度而有所变化,一般海拔高程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3-0.6°,沿线各地气温有所变化,其中,极端气温以徐水最高,可达42.1°,涞源最低为38.3°;最低气温为易县山区,为零下23.1°。年平均降雨量为620 mm 年。 2.2地形地貌 高边坡区属构造剥蚀低山重丘陵地貌,拟建高边坡位于山体斜坡下部。山体自然坡度较陡,坡度角30~40°,坡向185~195°。地面标高顶约361.1m,洼地内约304.5m,相对高差约57m。坡面植被较少,主要为灌木,洼地为旱地。 2.3地层岩性 根据勘察资料,高边坡通过的山体地段覆盖层较薄,钻孔钻探未揭露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分布较不连续;基岩零星裸露地表,为震旦纪下

边坡勘察报告

院长:胡孟卿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目录 1绪言 (1) 1.1工程概况 (1) 1.2勘察目的与要求 (1) 1.3边坡安全等级 (2) 1.4边坡工程勘察等级 (2) 2勘察工作 (2) 2.1工作依据 (2) 2.2工作量布置的原则 (3) 2.3勘探方法 (3) 2.4室内试验 (5) 2.5完成工作量 (5) 3自然地理概况 (7) 3.1交通位置 (7) 3.2区域地形、地貌 (7) 3.3气象、水文 (7) 4区域地质概况 (8) 4.1地层岩性 (8) 4.2地质构造与地震 (10) 4.3水文地质条件 (10) 5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 (12) 5.1地形地貌 (12) 5.2地层时代及成因类型 (13) 5.3边坡岩土构成及岩性特征 (13)

5.4勘察区地质构造特征 (14) 5.5勘察区水文地质特征 (15) 6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 (15) 6.1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原则 (15) 6.2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分析与选用 (15) 6.3边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 (16) 6.4边坡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16) 7场地岩土综合分析评价 (17) 7.1天然地基土承载力评价 (17) 7.2岩土的腐蚀性 (18) 8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9) 8.1边坡稳定性宏观分析 (19) 8.2边坡稳定性计算 (23) 8.3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28) 9 边坡治理工程措施建议 (28) 10 结论与建议 (29) 10.1结论 (29) 10.2建议 (30) 附图: 工程地质平面图No.01 工程地质剖面图No.02~03 钻孔柱状图No.04~06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内容 要依据。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原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表编制程序岩土分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测试、现场地质编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

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与实验资料的盾、图表间的盾、文图间的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置图。 (2)对照原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

四川雅安名山边坡勘察完整报告

四川雅安名山边坡勘察完整报告

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主干路网建设工程—名兴草大道(南段)K2+060~K2+280段南侧边坡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目录 1 前言 ................................................................................................................................................. - 5 -1.1 工程概况.................................................................................................................................................. - 5 - 1.2 勘察目的与任务...................................................................................................................................... - 5 - 2 勘察方案及工作量 ......................................................................................................................... - 2 -2.1勘察方案布置原则................................................................................................................................... - 2 - 2.2 工作量布置.............................................................................................................................................. - 2 - 3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 - 2 -3.1 地理位置.................................................................................................................................................. - 2 - 3.2 气象特征.................................................................................................................................................. - 3 - 4 区域地质概况 ................................................................................................................................. - 3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 4 -5.1 地形地貌.................................................................................................................................................. - 4 -5.2 地层岩性.................................................................................................................................................. - 4 -5.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5 -5.4环境土腐蚀性评价................................................................................................................................... - 7 -5.4 水文地质条件.......................................................................................................................................... - 7 -5.5 环境水腐蚀性评价.................................................................................................................................. - 7 -5.6场地地震效应........................................................................................................................................... - 7 - 5.7 不良地质.................................................................................................................................................. - 8 - 6 边坡的基本特征 ............................................................................................................................. - 8 -6.1 规模与范围.............................................................................................................................................. - 8 - 6.2 边坡特征.................................................................................................................................................. - 9 - 6.3 边坡变形特征........................................................................................................................................ - 10 - 7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 12 -7.1 场地区域稳定性评价........................................................................................................................... - 12 - 7.2 边坡稳定性评价.................................................................................................................................... - 12 - 7.2.1 计算工况......................................................................................................................................... - 12 - 7.2.2 边坡整体稳定性评价................................................................................................................... - 12 - 7.2.2.1 弱变形区边坡稳定性评价.......................................................................................................... - 12 - 7.2.2.2 强变形区边坡稳定性评价.......................................................................................................... - 14 - 7.3边坡支护评价 ........................................................................................................................................ - 17 - 8 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 - 18 - 8.1 施工验槽及施工勘察 ......................................................................................................................... - 18 - 9 结论与建议 .................................................................................................................................... - 18 -附录 1、图例………………………………………………………………1张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 3、工程地质剖面图……………………………………………………5张 4、土样、岩样测试报告…………………………………………… 1份

土质边坡勘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土质边坡勘察报告 篇一:一个经典的边坡勘察报告--文字部分 xxxx道路及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XX); 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序言 1.1任务依据、工程概况 我院受xxxx委托,对拟建的xxxx道路及边坡工程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该道路位于xxxx,起讫里程桩号为K0+000~K0+572.507,全长572.507m。其中:K0+240~K0+400段道路东南侧为坡高3~15米的边坡。本项目由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勘察质量评述 勘察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槽探及边坡编录、照相、室内岩土试验等手段进行勘察。钻探采用xY-1钻机1台,采用全站仪定位,用水准仪测量高程。各项勘察工作的质量评述如下:

1、勘察孔定位 勘察孔根据控制点用全钻仪实地放样。勘察孔施工结束后复测孔位和标高。2、钻探 本次钻探采用xY-1型工程钻机,单层合金钻具,泥浆护壁钻进,按回次进行编录,钻进中按有关规定进行取样和原位测试。钻孔结束前由现场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终孔。 3、地质调查测绘 主要收集、调查线路两侧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不良地质现象等。重点是对边坡剖面进行实地编录,量测地层和结构面的产状,厚度、分布特征并进行照相。 4、取样 粘性土、粉土、粉砂采用上提活阀式取土器,用连续压入法取样。土样取出后及时进行密封,在运输到实验室过程中采取了防晒、防震措施。 5、重(2)型动力触探 采用重型圆锥形探头,锤重63.5kg,重锤落距76.5cm,记录贯入10cm的锤击数(n63.5)。动探用于碎石土中和全、强风化基岩中。 6、室内试验 对外业采集的土样、岩样严格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试

勘察报告的内容

1、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矛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位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理力学统计表等。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勘察报告(详细勘察)资料

目录 1 前言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 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 (2) 1.3 勘察工作概述 (3) 1.3.1勘探点布置与终孔原则 (3) 1.3.2勘察方法 (3) 1.3.3完成工作量 (4) 1.3.4 勘察依据 (5)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 2.1 自然气侯及水文 (5) 2.2 地形、地貌 (6) 2.2.1 地形 (6) 2.2.2 地貌 (6) 2.3 岩土层及工程特性 (6) 2.3.1第四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基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地下水 (6) 2.5岩土电阻率测试 (10) 2.6 区域地质情况 (10) 2.7 不良地质作用 (10) 3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10) 3.1 各岩土层(体)工程分析评价 (11) 3.1.1 各岩土层(体)工程性质 (11) 3.1.2 各岩土层(体)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 (11) 3.2场地地震效应 (12) 3.2.1 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 (12) 3.2.2 场地土类别及建筑场地类别 (12) 3.2.3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12)

3.3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2) 3.4 地下水及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 (13) 4 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分析与建议 (13) 4.1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与建议 (13) 4.2基坑开挖方案分析与建议 (15) 5 结论与建议 (15) 附图表部分 综合图例 (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 工程地质剖面图 (15) 钻孔柱状图 (8) 勘探点一览表 (4) 分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1)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表 (1) 电阻率测试成果表 (3) 波速测试报告 (1) 勘察委托任务书 (1)

边坡勘察文字报告

一、绪言 麻阳县光荣院边坡位于麻阳县县城的西北方的22#县道旁,距县城西北面约有2公里,由于2016年3~4月连续降雨,诱发麻阳县光荣院内北部土体边坡局部开裂、变形,边坡已经发生了局部滑移,以致边坡顶部路面上出现裂缝。裂缝最长38m,宽7cm,并在边坡中上部位置见到多条小裂缝。现在整个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严重威胁边坡上光荣院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目前气候在强降雨的时期,边坡有可能继续发生局部和整体滑动。一旦发生,将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及通行安全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需对该边坡段进行论证、治理。现该边坡段长度40m,长宽25m,高15m,边坡东西走向,向北倾斜,坡度在35~47°之间。 受麻阳县光荣院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边坡工程的勘察任务,依照相关规范及勘察任务书要求(见附件),我院于2016年4月20日-2016年4月26日完成了该项目野外勘察工作。勘察合同书中对资料编写无特殊要求。 1.1、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 1.1.1、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 根据勘察任务书的要求(见附件),结合国家有关勘察规范及设计要求,本次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的目的与任务、要求主要为: 1、勘察目的:保障拟建建筑建成后的安全运营,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勘察任务:本次勘察任务是为了解本拟建工程地基中的岩土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能变化情况,主要由建设单位和设计方提出勘察平面范围。 3、根据勘察任务书的要求(见附件),结合国家有关勘察规范及设计要求,勘察要求为:

1)查明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边坡类别和可能的破坏形式。 2)边坡勘察孔深度应穿过滑动面并进入稳定层2-5m。 3)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 4)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的建议。 5)对需进行抗震设防的边坡应根据区划提供设防烈度或地震参数。 6)提出边坡整治设计,施工注意事项的建议。 7)对所勘查的边坡工程是否存在滑坡(或潜在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开挖或构筑的适宜性作出结论。 8)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力学属性和与临空面的关系,是否存在外倾结构面。 9)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各岩土技术参数。 1.1.2、勘察依据 (1)《勘察任务书》;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5)《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 (6)《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等。 1.2、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 工程概况 肥乡区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全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879万m3,人均占有量为191m3,是全国人均水平的9%,属极度资源型缺水地区。 邯郸市肥乡区景观水系及路网工程PPP项目水系引水工程计划在利用已建的东风渠程寨泵站和已铺设的直径米以上管道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管道铺设延伸,将东风渠的黄河水引入城区、引入水系。以补充岳城水库引水不足,高标准解决肥乡城区水系水源问题,彻底打造肥乡区主城区和团结渠景观水系,完善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美丽肥乡、富裕肥乡、宜居肥乡。 本次工程拟建在原管道南侧布置新管道,东段位于原管道DN1000mm变DN800mm上游,在原管道上开设三通,并在原管道分叉后和新铺管道首部安装控制阀门。新铺管线位于五排支渠道北坡坡顶下方,管道铺设至民有二干渠城南堡节制闸下游,以便利用城南堡节制闸控制民有渠回水长度,减少水量损失。本次工程管道0+000-1+640段埋深,桩号1+640-8+778段埋深,采用材质为DN1000mm球墨铸铁管,施工方法为明挖施工法。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我院承担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勘察目的 为本次工程提供地质资料,本次勘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查明管线沿线的地层结构,岩土性质。

(2)查明管道沿线场地内是否有不良的地质现象。 (3)查明地下水状况,承压水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水头压力,环境水的腐蚀性。 (4)提供管道地基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并提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建议值。 (5)查明场地是否有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地层提出治理措施。 (6)提供地基变形参数。 (7)提出地基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 (8)对管道地基进行合理的工程地质评价。 (9)针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对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工作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物特征及场地的地质特征,本次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为: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2)《水利水电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 (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4)《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 (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2013)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7)《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勘察报告(定稿)

1. 前言 由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新建的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松垭加油加气站位于绵阳市松垭镇,绵盐路南西侧,场地附近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受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委托,承担了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松垭加油加气站场地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根据收集得到的设计资料,拟建建筑物由站房、油罐区、加油棚、压缩机房组成,各建筑物工程特征详见表1。站房和油罐区场地整平标高为446.95,±0.00标高为447.00;加油棚和压缩机房场地整平标高为446.80,±0.00标高为447.00。 主要建筑物工程特征表表1 2. 勘察工作 2.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及技术标准 2.1.1本次勘察目的:为各建筑物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提供岩土技术依据。 2.1.2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图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 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及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是、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 出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场地的地层结构、岩土组成、厚度、坡度、埋藏深度等变化情况,评价地基岩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性。对基础方案进行论证,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应论证其可行性,并提出处理方案建议。 4、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 5、查明场区地下水情况,评价其对建筑物的修建与使用的影响程度,并对水和土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2.1.3本次详勘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008年6月确认继续有效) 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此外,甲方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总体设计图等设计文件属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依据。 2.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中3.1节的规定:拟建筑物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