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2》,第三学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48学时,3学分,两学期合计96学时,6学分,四学期合计192学时,12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

际情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8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8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保持和发扬传统教学方式的精髓,使教学活动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性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学生将来自身发展需要。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在课时不增加的情况下,除完成常规的教学内容,还应系统穿插讲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级听说、高级阅读、高级写作、高级翻译(笔译和口译)、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报刊选读、英美国家概况、商务英语、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英语口语与演讲、英汉互译、学术英语、职业英语、地方行业英语等拓展知识内容。同时,充分利用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达到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英语水平与能力要求。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体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大学入学时英语已达到较好水平的学生,也是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选择的要求。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语言单项技能描述如下:

(二)《大学英语1、2》课程教学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所划分的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在第一、二学期开设《大学英语1、2》公共基础课程,属必修课,每学期48学时,3学分,全年96学时,6学分。

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包括一本招生、二本招生,二本招生又包括普通本科、国际班、A级版、艺术班、专升本等,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教学。在第一、二学期,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三)《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旨在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体现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特征,其课程教学要求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

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四)《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包括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等。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

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讨论和探索为主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如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问题解决法、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互动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力量,建立大学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如QQ、微信、朋友圈、O2O平台等)及课程群,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和学习,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学环节依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讲授、讨论、答疑、习题、考试、课外教学、第二课堂、线上线下互动及其它灵活形式(如情景对话、听力复述、看图说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面试、采访、公众演讲等),贯穿于听、说、读、写、译各个教学环节。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学评估要

求做到全面、客观、科学、准确。

非英语专业班级的教学评估以综合评估为主,包括形成性评估(平时考查成绩)和终结性评估(期末考试成绩)两种:平时考查成绩原则上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等,具体形式包括平时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随堂测验、课外活动、线上线下互动等,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终结性评估原则上占总成绩的70%,是指期末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可采用口试、笔试相结合的形式,主、客观题型并重,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检测并重,以检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总体效果。考试内容应当围绕当学期学习内容为主,既要有基础知识题型,又要有综合、提高性的题型。

积极鼓励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第三学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笔试、口试),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在第四学期参加六级考试(笔试、口试)。条件许可时,鼓励非英语专业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学生在第二学期参加四级考试,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在第三学期参加六级考试。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考试,如:剑桥商务英语考试(BEC)、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雅思(IELTS)、托福(TOEFL)及英语导游资格证等。

七、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非英语专业班级的大学英语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教学时数为每学期48学时,3学分,四学期总计192学时,12学分。课内外学

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3。

除了完成规定课时内的大学英语精读、听力、阅读、语法、翻译、写作等基本教学任务外,还要在课堂上有计划、系统地穿插讲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级听说、高级阅读、高级写作、高级翻译(笔译和口译)、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报刊选读、英美国家概况、商务英语、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英语口语与演讲、英汉互译、学术英语、职业英语、地方行业英语等拓展知识内容或开设相关选修课,以期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与通用技能,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

教学环节依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讲授、讨论、答疑、习题、考试、课外教学、第二课堂、线上线下互动及其它灵活形式(如情景对话、听力复述、看图说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面试、采访、公众演讲等),贯穿于听、说、读、写、译各个教学环节。

八、学时分配

非英语专业班级的大学英语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教学时数为每学期48学时,3学分,四学期总计192学时,12学分。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3。

在规定的课时内,除了完成大学英语精读、听力、阅读、语法、翻译、写作等基本教学任务外,还要在课堂上有计划地、系统地穿插讲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级听说、高级阅读、高级写作、高级翻译(笔译和口译)、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报刊选读、英美国家概况、商务英语、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英语口语与演讲、英汉互译、学术英语、职业英语、地方行业英语等拓展知识内容或开设相关选修

课,以期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与通用技能,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

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班级水平差异来确定教学内容和进度,但要注意合理性、恰当性和渐进性,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类选用不同层次的、近年出版的国家级、省部级大学英语教材。

在第一学期,主要完成《大学英语1》课程内容,同时着手进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与技能。此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或第二课堂讲授高级听说、高级写作和英美国家概况,旨在提高学生听说、写作能力,同时了解英美国家概况,为第二学期学习打好基础。

在第二学期,主要完成《大学英语2》课程内容,同时进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训练,继续提高学生语言水平与技能。条件许可时,鼓励非英语专业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学生在第二学期参加四级考试。此外,还可在课堂教学中或第二课堂讲授高级听说、高级阅读,以提高学生听说、阅读能力。在学生对英美国家概况了解的基础上,可以讲授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知识,了解语言和文化关系,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如何恰当使用语言。

在第三学期,主要完成《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内容,熟悉英语国家文化,以及中英文化的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本学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讲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训练、英语口语与

演讲、英语报刊选读等拓展知识,由基础知识技能教学转向跨文化英语教学。

在第四学期,主要完成《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同时,为扩大学生阅读面,了解本专业国际时讯和动态,可以讲授英汉互译、专业英语、科技文献阅读等拓展内容,为学生以后专业学术交流、专业课程论文及毕业论文写作等奠定基础。

九、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1]应惠兰等.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ISBN 978-7-5135-1830-7/

978-7-5135-1979-3/978-7-5135-2032-4/978-7-5135-2033-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三版.

[2]何莲珍等.新编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学生用书)(1-4册).

ISBN

978-7-5135-1788-1/978-7-5135-2013-3/978-7-5135-2035-5/978-7-5135-203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三版.

[3]李荫华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ISBN 978-7-5446-3135-8/978-7-5446-3136-5/978-7-5446-3137-2/978-7-5446-3138-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

[4]虞苏美等. 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学生用书)(1-4册).ISBN 978-7-5446-3224-9/978-7-5446-3225-6/978-7-5446-3226-3/978 -7-5446-3227-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

[5]Leo Jones.大学英语基础口语教程(学生用书)(1-2册).ISBN 978-7-5446-2455-8/978-7-5446-2446-6.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6]邓海.大学英语口语教程 978-7-04-035312-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7]邓海.大学英语口语教程 978-7-04-035311-2.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8]文秋芳.跨文化口语教程.ISBN978-7-5600-5102-4(02).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9]王恩铭. 英美文化基础教程.ISBN 978-7-5446-3377-2.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10]刘小燕.跨文化交际教程.ISBN 978-7-0404-3844-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第一版.

[11]季佩英,范烨.学术英语(综合教程).ISBN 978-7-5135-3136-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12]季佩英,张颖主.学术英语(社科). ISBN978-7-5135-1711-9.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13]蔡基刚.学术英语(理工). ISBN 978-7-5600-8527-2.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14]杨惠中.学术英语视听说(第一册)(学生用书). ISBN978-7-5446-3918-7.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15]杨惠中.学术英语视听说(第二册)(学生用书). ISBN978-7-5446-3920-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

[16]胡璐.大学英语写作.ISBN 978-7-5675-0211-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17],,. 英语演讲教程. ISBN 978-7-3090-7452-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18],. 英汉互译教程.ISBN 978-7-3011-5341-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二)教学参考书

[1]应惠兰等.新编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教师用书)(1-4册). ISBN

978-7-5135-2110-9/978-7-5135-2311-0/978-7-5135-2523-7/978-7-5135-2483-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三版.

[2]何莲珍等.新编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教师用书)(1-4册). ISBN

978-7-5135-2051-5/978-7-5135-2295-3/978-7-5135-2515-2/978-7-5135-2571-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三版.

[3]李荫华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师用书)(1-4册). ISBN

978-7-5446-3204-1/978-7-5446-3205-8/978-7-5446-3207-2/978 -7-5446-3208-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

[4]虞苏美等.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教师用书)(1-4册). ISBN

978-7-5446-3230-0/978-7-5446-3231-7/978-7-5446-3232-4/978 -7-5446-3233-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

[5]Leo Jones.大学英语基础口语教程(教师用书)(1-2册). ISBN 978-7-5446-2456-5/ 978-7-5446-2448-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6]编.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北京:,2014年,第一版.

[7]何高大,仇如慧.大学英语语法教程. ISB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