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50-外科---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50-外科---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50-外科---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50-外科---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住院患者。

一、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脾心痛。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编码:K85)。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①《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②《急性胰腺炎》(张肇达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①美国胰腺病协会(APA)2012年修订的《急性胰腺炎分级和分类系统》;②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组2014年发布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常见证候:

腑实热结证

肝胆湿热证

肝郁化火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

2.发病72小时以内入院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4.慢性胰腺炎引起的急性发作,创伤性胰腺炎、胰腺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淀粉酶、脂肪酶;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气分析、胸片、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CEA、CA-199、AFP、铁蛋白)、腹部CT、腹部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EUS)、电子胃镜、腹部平片、胃肠道钡餐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汤剂、中成药

(1)腑实热结证: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2)肝胆湿热证: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3)肝郁化火证:疏肝解郁,通腑泻火。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4.西药治疗

5.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腹痛腹胀等主要症状改善。

2.腹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肠鸣恢复。

3.血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恢复。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病情进一步加重,疾病由轻症急性胰腺炎转化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时,需要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3.对于怀疑或已经证实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在治疗中病情恶化者,需行鼻胆管引流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 ,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编码:K8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项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项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IO编码: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ZY/T001.9-94),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 风寒痹阻证 - 血瘀气滞证 痰湿阻络证 肝肾不足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TCD编码:BGS000、lCD—10编码: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二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 (2)血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乙肝、丙肝、艾滋、梅毒。 (4)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抗“0”、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等。 (八)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2.推拿疗法 3.颈椎牵引疗法

脾破裂临床路径

脾破裂临床路径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脾破裂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脾破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破裂(ICD-10:) 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1.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外伤史。 2.左上腹疼痛,可伴有内出血表现(脾被膜下或中央型破裂,内出血表现可不明显)。 3.腹部B超或CT扫描可有阳性发现。 4.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脾破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急诊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B超或腹部CT; (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尿淀粉酶。 (2)头颅CT。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16年全年病历质控检查总结

2016年全年医疗质量总结 一、运行病历: 2016年全院各病区共抽查运行病历1109份,对其书写质量评价汇总情况如下: 2、(一)、入院记录部分:1、病人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2、个别主诉与现病史不符合; 3、个别病历遗漏输血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4、个别病历入院书写、打印不及时; 5、查体描述某些体征不具体、不准确,如遗漏手术瘢痕描述等; 6、上级医师审核签字不及时、病人确认病史不及时。 (二)、病程记录:1、首次病程记录:1)部分病史特点不精练,与入院记录基本雷同,未进行归纳、总结;2)有错别字,漏字现象,3)个别病历首次病程诊断依据不充分,个别病历缺鉴别诊断。4)遗漏诊断: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达高血压标准,未诊断。 2、病程记录:1)首次查房记录部分病历无鉴别诊断,2)部分病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粘贴痕迹明显,未体现查房医师水平。3)部分病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无鉴别诊断。4)病例打印不及时,签字不及时。 (三)、其它:1、医患沟通、自动离院、自动出院等记录签字不及时;2、首次医患沟通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4、个别手术病历手术记录不及时,手术记录主刀医师签字不及时;5、个别手术病历手术记录打印不及时;6、术后访视记录缺乏真实性;7、个别医嘱有涂改,个别科室手写医嘱字迹潦草,不能辨认。 二、归档病案 2016年全院出院归档病案5316份。共抽查危重、重大手术病历

及普通病历1608份,抽查率30.2%。甲级病历1536份,乙级病历70份,返修2份,无丙级病历,甲级率95.5%,本年度归档病历质量控制总体较好。综合汇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科别抽查病历 数甲级甲级 率 乙级丙级返修 针灸康复科229 223 96.9% 6 0 0 外科313 290 92.5% 21 0 2 儿科245 241 98.3% 4 0 0 内科226 221 97.7% 5 0 0 妇产科255 249 96.4% 6 0 0 骨伤科340 312 91.7% 28 0 0 合计1608 1536 95.5% 70 0 2 全院病历书写普遍存在共性的问题: 1、病历首页存在缺项、漏项,填写不标准;少数病历字迹潦草,个别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者等相关信息未填写。 2、主诉与现病史不符;主诉不够简练,现病史描述有缺陷,如缺疾病演变过程、缺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 3、个别病历遗漏药物过敏史、输血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史等。 4、首次病程记录粘贴过多入院记录,重点不突出、不简练;部分病程粘贴过多,存在重复粘贴。 5、手术病历,在记录方面缺陷比较多,如:术前小结中无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记录缺术后的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手术评估表填写不全,重大治疗措施(手术)前无沟通记录,未交待术后标本去向,个别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精编版

国家卫计委临床路径及其病种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CP)是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护理、康复、检测等所制定的一个最适当的,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照护计划。是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又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参与,使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医疗工具。 临床路径的定义 临床路径是指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等多个相关学科研究者针对某个 ICD对应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 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以规范医 疗服务行为、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路径病种: 卫生部于2009年末出台22个专业112个临床路径病种,随后于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推出临床路径病种,截止2013年2月一共345个临床路径病种。 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肺血栓栓塞症 2.社区获得性肺炎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支气管扩张症 5.支气管哮喘 6.自发性气胸 7.肺脓肿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9.结核性胸膜炎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慢性支气管炎 12.特发性肺纤维化 13.胸膜间皮瘤 14.原发性支气管肿瘤 15.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肝硬化腹水 2.轻症急性胰腺炎 3.胆总管结石 4.胃十二指肠溃疡 5.大肠息肉

6.反流食管炎 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 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 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 10.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 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 12.上消化道出血 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三、神经内科14个临床路径病种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出血 3.吉兰—巴雷综合征 4.多发性硬化 5.癫痫 6.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肌萎缩侧索硬化 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颈动脉狭窄 12.颅内静脉窦血栓 13.视神经脊髓炎 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8.房性心动过速 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1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 12.主动脉夹层(内科) 13.肾血管性高血压 14.心房颤动介入治疗 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

17年电大外科护理学形考任务1全部标准答案

17年电大外科护理学形考任务1 护理研究中的伦理原则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公正原则 B. 有益原则 C. 优先原则 D. 尊重人的尊严

E. 知情同意 反馈 正确答案是:有益原则, 公正原则, 知情同意, 尊重人的尊严题目2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属于护理研究内容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

B. 应用、验证护理理论的研究 C. 评价某种新药的治疗效果 D. 探讨社区慢性病人群的管理模式 E. 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反馈 正确答案是: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 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应 用、验证护理理论的研究, 探讨社区慢性病人群的管理模式 题目3 标记题目 题干

关于护理研究的特点,描述恰当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研究中易涉及伦理问题 B. 多数测量指标具有主观性 C. 测量指标具有不稳定性 D. 大多数以人为研究对象 E. 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 反馈 正确答案是:大多数以人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 测量指标具 有不稳定性, 研究中易涉及伦理问题, 多数测量指标具有主观性 题目4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属于违反有益原则的做法是() 选择一项: A. 采用强制、利诱等手段使研究对象参与研究 B. 剥夺对照组本该享有的措施 C. 优先对待社会地位较高的研究对象 D. 不向研究对象讲明研究可能带来的风险 E. 在研究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录音或录像

反馈 正确答案是:剥夺对照组本该享有的措施题目5 标记题目 题干 科学研究具有下列特征()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主观能动性 B. 普遍性

项痹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颈椎病,是中年人的多发病,以颈肩臂痛、上肢无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有的尚有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二、诊断依据 1.1.中医诊断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

(1)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脊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外所致的上肢疼痛疾患。 (2)体征: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X线片显示颈椎变直者向后成角 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CT可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MRI对颈椎病特别是对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帮助最大。 三、辨证分型 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畏风寒。舌淡红,苔淡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型: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型:头痛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

脾破裂临床路径

脾破裂临床路径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脾破裂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脾破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破裂(ICD-10:) 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1.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外伤史。 2.左上腹疼痛,可伴有内出血表现(脾被膜下或中央型破裂,内出血表现可不明显)。 3.腹部B超或CT扫描可有阳性发现。 4.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脾破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急诊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B超或腹部CT; (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尿淀粉酶。 (2)头颅CT。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全病历质控检查总结

2016 年全年医疗质量总结 一、运行病历: 2016 年全院各病区共抽查运行病历 1109 份,对其书写质量评价汇总情况如下: 2 、(一)、入院记录部分: 1、病人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 2、个别主诉与现病史不符合; 3、个别病历遗漏输血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4、个别病历入院书写、打印不及时; 5、查体描述某些体征不具体、不准确,如遗漏手术瘢痕描述等; 6、上级医师审核签字不及时、病人确认病史不及时。 (二)、病程记录: 1、首次病程记录: 1)部分病史特点不精练,与入院记录基本雷同,未进行归纳、总结;2)有错别字,漏字现象, 3)个别病历首次病程诊断依据不充分,个别病历缺鉴别诊断。4)遗 漏诊断: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达高血压规范,未诊断。 2、病程记录: 1)首次查房记录部分病历无鉴别诊断, 2)部分病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粘贴痕迹明显,未体现查房医师水平。 3)部分病 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无鉴别诊断。 4)病例打印不及时,签字不及时。 (三)、其它: 1、医患沟通、自动离院、自动出院等记录签字不及时; 2、首次医患沟通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4、个别手术病历手术记录不及时,手术记录主刀医师签字不及时; 5、个别

手术病历手术记录打印不及时; 6、术后访视记录缺乏真实性; 7、个别医嘱有涂改,个别科室手写医嘱字迹潦草,不能辨认。 二、归档病案 2016 年全院出院归档病案 5316 份。共抽查危重、重大手术病历及普通病历 1608份,抽查率 30.2%。甲级病历 1536份,乙级病历70 份,返修 2 份,无丙级病历,甲级率 95.5%,本年度归档病历质量控制总体较好。综合汇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全院病历书写普遍存在共性的问题: 1、病历首页存在缺项、漏项,填写不规范;少数病历字迹潦草,个别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者等相关信息未填写。 2、主诉与现病史不符;主诉不够简练,现病史描述有缺陷,如缺疾病演变过程、缺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 3、个别病历遗漏药物过敏史、输血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史等。

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版) 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K85.001/K85.101 /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临床表现: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病情轻者可无黄疸)。 2.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 3.辅助检查: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学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内科治疗: (1)监护、禁食、胃肠减压;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 (3)药物治疗: 抑酸及粘膜保护治疗、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胰酶抑制剂;无感染征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谨慎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2.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内镜治疗。 3.小肠营养管治疗: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小肠营养管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5.001/K85.101/K85.201

自考外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外科护理学(二) 试卷 (课程代码03203)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の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の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の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の,请将其选出。 1.属於休克晚期の临床表现是 A.手足湿冷、表情淡漠 B.脉搏增快、精神紧张

C.尿量开始减少,呼吸过快 D.四肢厥冷、皮肤瘀斑 2.烧伤後接受补液治疗病人体液补足の表现是 A.每小时尿量为20ml B.脉搏140次/分 C.神志由淡漠转为清楚 D.中心静脉压为2cmI-120 3.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後病人可能发生の最危急の并发症是 A.窒息 B.喉返神经损伤 C.手足抽搐 D.甲状腺危象 4.关於乳腺癌术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描述正确の是 A.术後24h後开始活动手指 B.术後第4天开始活动肘部 C.术後第5天活动肩部 D.术後第6天开始全范围关节活动5.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禁食、胃肠减压の主要目の是 A.便於计算出入量 B.让胃肠道能够自我修复 C.减少胃肠道内容物流入腹腔 D.便於随时手术 6.女性,42岁,因绞窄性肠梗阻入院,支持此诊断の体征是 A.腹部轻度压痛 B.腹中部条索状团块

脾破裂临床路径

脾破裂临床路径

————————————————————————————————作者: ————————————————————————————————日期:

脾破裂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脾破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破裂(ICD-10:D73.5/S36.0) 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ICD-9-CM-3:41.43/41.5/41.9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7版)。 1.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外伤史。 2.左上腹疼痛,可伴有内出血表现(脾被膜下或中央型破裂,内出血表现可不明显)。 3.腹部B超或CT扫描可有阳性发现。 4.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八年制《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

出版社出版,第7版)。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73.5/S36.0脾破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急诊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B超或腹部CT; (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尿淀粉酶。 (2)头颅CT。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护理常规

腹痛(急性胰腺炎) 腹痛(急性胰腺炎)是因六淫外感、内外损伤,火、食、石类痹阻,气滞血瘀或气血亏虚所致,以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腹痛,可参照本病护理。 【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证脘腹胀痛或窜痛,嗳气频作或干呕,甚或便秘,得矢气痛减,或寒热往来。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2、脾胃实热证腹满痛拒按,痛如刀割,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或燥结、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高热或兼寒战。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3、蛔虫上扰证持续性腹痛伴陈发性钻顶样痛,痛时汗出肢冷,通后如常,多有吐蛔、有白斑。舌红苔白或微黄而腻,脉弦紧或弦细。 4、肝胆湿热证胁腹剧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身重倦怠,胸闷心烦,口干、口渴而饮不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做好口腔护理。 2、病情观察 (1)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肛门排气、排便等,做好护理记录。

(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面色、生命体征等变化及伴随症状,并详细记录。 (3)若出现休克、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左腰肋部肿胀、上腹部肿块、黄疸或脐周及两侧腰部蓝棕色瘀斑等,应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并做好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3、情志护理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4、饮食护理 (1)禁食,进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2)可以进食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忌食油腻、辛辣的食物,戒烟酒。 (3)肝郁气滞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或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马铃薯、红薯、南瓜等,多食萝卜,橙子等,以理气消胀。 (4)肝胆湿热证,多饮清凉饮料,如各种果汁,多食蔬菜。 5、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准确给药。 (2)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或胃管注入。 (3)腹痛未明确诊断时,禁用或慎用麻醉、镇痛药。 6、临床辨证(症)护理 (1)高热都绝对卧床休息,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密切

内科临床路径

目录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1)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5)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5)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7)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 (10) 一、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0) 二、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表单 (12)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 (14) 一、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4) 二、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表单 (17)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20) 一、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20) 二、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表单 (23)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26) 第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ICD-10:I26.001/I26.901) (26) 二、肺血栓栓塞症(低危、中低危)临床路径表单 (28) 三、肺血栓栓塞症(中高危、高危)临床路径表单 (31) 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33) 一、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3)

二、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36)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39)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9)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42) 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 (44) 一、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4) 二、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47)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49) 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9) 二、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51) 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55) 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55) 二、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表单 (57)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60) 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60) 二、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表单 (63) 肝脓肿临床路径 (66) 一、肝脓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66) 二、临床路径表单 (68) 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73) 一、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73) 二、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75)

脾破裂

脾破裂临床路径 一、脾破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脾破裂(ICD-10:D73.5/S36.0) 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ICD-9-CM-3: 41.43/41.5/41.9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 1.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外伤史。 2.左上腹疼痛,可伴有内出血表现(脾被膜下或中央型破裂,内出血表现可不明显)。 3.腹部B超或CT扫描可有阳性发现。 4.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可能有阳性发现。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脾破裂修补、部分脾切除及脾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73.5/S36.0脾破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Ⅲ、Ⅳ级脾破裂即刻手术,术前准备最长2天 1.急诊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及交叉配合试验、备血(据出血量定备血量)、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腹部B超和/或腹部CT; (4)胸片、心电图(休克时可行床边心电图,必要时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胸片检查)。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2.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尿淀粉酶,头颅CT、胸部CT等。

慢性光化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慢性光化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2版) (1)持久性皮炎或湿疹样皮损,可伴浸润性丘疹和斑块。皮疹主要累及曝光区,也可扩展至非曝光区,偶呈红皮病; (2)覆盖区皮肤进行最小红斑量测定,患者对UVB异常敏感,也常对UVA 甚或可见光敏感。光激发试验和光斑贴试验可阳性; (3)组织病理无特异性,类似于慢性湿疹和(或)假性淋巴瘤。 (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外科学》(陈红风主编,唐汉钧、艾儒棣主审,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2版)及《中医皮肤性病学》(杨志波、范瑞强、邓丙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出版)日晒疮部分。 热毒炽盛证:日光暴晒后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等,自觉刺痛、灼热、瘙痒,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湿毒蕴结证:日光暴晒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等多形性损害,自觉瘙痒、刺痛,伴身热,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小便短赤等;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 血虚风燥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损为黯红色斑、斑丘疹、斑块、鳞屑,色素沉着,粗糙肥厚,剧痒难忍;伴口干咽燥,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气滞血瘀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损为黯红色斑、斑丘疹、斑块,色素沉着,粗糙肥厚,瘙痒明显;伴口苦、心烦易怒、失眠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底脉络迂曲紫暗,舌苔薄,脉弦或涩。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物组成: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石膏、竹叶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二)诊断依据 1、西医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消化病学》(北京科技出版社) (1)主要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休克,水、电解质紊乱。 (2)体征:体温升高、中上腹压痛,可向背腰部及肩部放射,呈束带状,水肿型上腹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肌紧张,部分患者有反跳痛。出血坏死型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血生化、白细胞介素-6 (4)辅助检查:B超及CT检查。 2、中医诊断依据:该病多辨为"血证之吐血、便血",常见辨证侯型如下: 1)、寒邪内积痛势急暴,喜温怕冷,大便溏薄,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润,脉沉紧。 2)、脾阳不振腹痛缠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大便溏薄,神疲怯冷,苔薄白脉沉细。 3)、饮食停滞脘腹胀满,痛处拒按,恶食,嗳腐吞酸,或腹痛欲泄,泄后痛减,苔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西医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实用消化病学》(北京科技出版社) ①一般治疗:平卧位休息、头侧位,吸氧、禁食、烦躁着可予镇静剂,加强护理,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观察呕吐及黑便情况,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②补充血容量: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立即配血。配血过程中,可先输葡萄糖盐水,开始输液宜快,遇血源缺乏,可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暂时代替输血,但24小时内右旋糖酐不宜超过1000ml。 紧急输血指征:a、患者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b、收缩压小于90mmHg 或较基础压下降25%;c、血红蛋白低于70g/L。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注意输入新鲜血,且输血量适中,以免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再出血,或诱发肝性脑病。 ③止血措施:药物止血:奥曲肽、垂体后叶素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劈裂大出血者;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用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者; 局部止血:口服冰盐水、去甲肾上腺素等: 内镜下止血 ④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2、中医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吐血: ①胃热壅滞型,治则为清热泻火,化瘀止血,方剂首选: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黄芩12g 黄连12g 大黄10g 代赭石12g 竹茹6g 旋复花12g 水煎服,日一剂 针刺或埋线治疗:中脘足三里梁丘内关内庭 ②肝火犯胃型,治则为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方剂首选:龙胆泻肝汤 藕节12g 茜草12g 竹茹12g 白茅根12g 旋复花12g 旱莲草10g

2017年4月《外科护理学(二)》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7年4月《外科护理学(二)》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反映病人存在营养不良的评估指标是 A、体重较标准体重低10% B、血清白蛋白38g/L C、转铁蛋白1.6g/L D、肌酐/身高指数为9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转铁蛋白<2.0g/L为营养不良的指标;体重较标准体重低15%提示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正常值>35g/L;肌酐/身高指数<90%为营养不良。 2、测得某患者右心房压力为1mmHg,提示该患者可能存在 A、血容量不足 B、血容量过多 C、右心功能不全 D、左心功能不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右心房压力正常值为1~10 mmHg,低于正常值为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3、乳腺癌病人局部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是 A.粘连 B.肿物压迫 C.并发炎症 D.癌肿侵及Cooper韧带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乳腺癌癌肿侵及Cooper韧带局部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 4、诊断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方法是 A.纤维内镜检查 B.超声内镜检查 C.X线钡餐检查 D.CT检查 A B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纤维内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方法。 5、老年病人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最可能的原因是 A.肠粘连 B.肠套叠 C.嵌顿性腹外疝 D.肠道肿瘤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老年病人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最可能的原因是肠道肿瘤。 6、肠梗阻术后并发肠瘘常发生在术后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肠瘘常发生在术后1周。 7、急腹症病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腹痛 B、腹胀 C、发热 D、呕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急腹症病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 8、可用于结肠癌普查的检查是 A、大便潜血试验 B、乙状结肠镜 C、X线钡剂灌肠 D、CEA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便潜血试验可用于结肠癌普查。 9、关于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描述正确的是 A、为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标准术式 B、用于胰头癌有远端转移的病人

项痹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 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颈椎病,是中年人的多发病,以颈肩臂痛、上肢无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有的尚有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二、诊断依据 1.1.中医诊断 (1) 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 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 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 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 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

(1) 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脊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外所致的上肢疼痛疾患。 (2) 体征: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X线片显示颈椎变直者向后成角 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CT可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MRI对颈椎病特别是对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帮助最大。 三、辨证分型 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 颈部僵硬,活动不利,畏风寒。舌淡红,苔淡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型: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型:头痛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

脾心痛中医诊疗方案2

脾心痛(急性胰腺炎重症Ⅰ型)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07版》。 ①主要症状:脘腹胀满疼痛、心烦喜呕; ②次要症状:寒热往来、口干渴、尿短赤; ③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洪数或弦滑。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指南2007年版》。 重症急性胰腺炎无器官功能障碍者 ①症状: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 ②体征:上腹部压痛、和/或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脐周或肋下瘀斑; ③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水平升高3倍,CT或MR有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表现,同时有胰周广泛渗出、和/或胰腺坏死等改变; ④APACHE II评分在8分以上,Balthazar CT分级在D级或E级,Ranson’s标准大于3项。 (二)疾病分期 1.初期:自发病至一周左右。 2.进展期:发病后1周左右至2周。 3.恢复期:发病后2周左右至3周。 (三)证候诊断 1.结胸里实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漠漠不欲饮,心烦喜呕等与痞满燥实坚。 2.热毒炽盛证:脘腹胀满、腹胀拒按,高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宁,肌肤发斑,舌绛苔黄,脉数。 3.气阴两虚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结胸里实证 治法:通里攻下、理气开郁、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 ①清胰陷胸汤加减。柴胡、黄芩、枳实、厚朴、牡丹皮、延胡索、川楝子、生大黄、芒硝、甘遂末等。首煎200ml口服或胃管注入,二煎400ml灌肠,3~4次/日。依照病情随证

重症胰腺炎临床路径

潼南县人民医院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临床路径标 准及住院流程 (1)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症胰腺炎(二)诊断依据。 (2)临床发作特点: (一)腹痛 腹痛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持续时间较长,如有渗出液扩散人腹腔内可致全腹痛。但有少数病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可无腹痛或仅有轻微腹痛,对于这种无痛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特别警惕,很容易漏诊。 (二)黄疸 如黄疸呈进行性加重,又不能以急性胆管炎等胆道疾病来解释时,应考虑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三)休克 重症急性胰腺炎常有程度不同的低血压或休克,休克既可逐渐出现,也可突然发生,甚至在夜间发生胰源性猝死,或突然发生休克而死亡。部分病人可有心律不齐、心肌损害、心力衰竭等。 (四)高热 在急性胰腺炎感染期,由于胰腺组织坏死,加之并发感染或形成胰腺脓肿,病人多有寒战、高热,进而演变为败血症或霉菌感染。 (五)呼吸异常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可有呼吸加快,但无明显痛苦,胸部体征不多,易被忽视。如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六)神志改变 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并发胰性脑病,表现为反应迟钝、谵妄,甚至昏迷。 (七)消化道出血 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并发呕血或便血。上消化道出血多由于急性胃黏膜病变或胃黏膜下多发性脓肿所致;下消化道出血多为胰腺坏死穿透横结肠所致。 (八)腹水 合并腹水者几乎全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腹水呈血性或脓性,腹水中的淀粉酶常升高。 (九)皮肤黏膜出血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液可呈高凝状态,皮肤黏膜有出血倾向,并常有血栓形成和局部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十)脐周及腰部皮肤表现

部分病人的脐周或腰部皮肤可出现蓝紫色斑,提示腹腔内有出血坏死及血性腹水。脐周出现蓝紫色斑者称为Cullen征,腰部皮肤出现蓝紫色斑者则称为Grey-Tumer征。 (十一)血、尿淀粉酶 一般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尿淀粉酶均升高,若在升高的基础上又突然明显降低,则提示预后不良。此外,尚有10%的病人在整个病程中血清淀粉酶始终正常。当病情严重程度与淀粉酶升高幅度不成正比时,应给予重视并采取相应处理。 (十二)血清正铁血红蛋白( MHA) 当腹腔内有游离血液存在时,MHA可呈现阳性,这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但应注意的是,坏死性出血性肠炎、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阻塞时也可以出现MHA阳性,应注意加以鉴别。 (十三)腹部X线平片 如有十二指肠或小肠节段性扩张或右侧横结肠段充气梗阻,常提示有腹膜炎及肠麻痹的存在。前者称为警哨肠曲征,后者称为结肠切割征,多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关。 (十四)B超 B超检查可发现胰腺明显肿大、边缘模糊、不规则、回声增强、不均匀等异常,胰腺中还可有小片状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 (十五)CT CT检查是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准确率可达70%~80%,可显示胰腺和胰腺后的图像。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见肾周围区消失、网膜囊 和网膜脂肪变性、密度增厚、胸腔积液、腹水等病变。 (3)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一)、液体复苏: 发病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存在液体不足。①在血液动力学监 测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早期达到复苏目标;②中心静脉压(CVP)8~ 12mmHg;③平均动脉压>65mmHg;④尿量>0.5ml/kg.h;⑤中心静脉或混合 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0.70。若CVP达8~12mmHg,监测ScvO2<0.70, 则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输注浓缩红细胞比容到达0.30以上。若ScvO2仍然 低于0.70,则给予多巴酚丁胺以达到复苏目标;⑥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指 征是如果出现严重威胁生命的低血压,在积极液体复苏的同时,早期开始 应用升压药;否则是经过积极的液体复苏,而平均动脉压仍然低于60mmHg 才用升压药。升压药首选去甲肾上腺素。 (二)、解痉镇痛 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的腹痛可使胰腺分泌增加,加重肝胰壶腹括约肌痉 挛,使业已存在的胰管或胆管内高压进一步升高。剧烈的腹痛还可引起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