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三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书本练习题

初三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书本练习题

初三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书本练习题
初三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书本练习题

初三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练习题

一、统计图

1、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下图给出了两种品牌酒的价格变化情况,哪一种酒的价格增长较快这个图象给你的感觉一致吗为什么图象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为了较为直观地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3、如图所示,反映了某市居民1991年和2011年在饮食、教育、医疗及其他方面消费之间的比例状况.根据该图,王明同学认为1991年的饮食消费比2011年的多,你认为他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4、下图反映了我国1999年全国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出版印张数条形统计图后,观察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999年全国图书、杂志和报纸印张数统计图

50

150250350450550650750图书

杂志

报纸

单位:亿印张

(1)直观地看这个条形统计图,1999年哪种出版物总印张数最多哪种出版物总印张数最少最多的是最少的几倍

(2)实际上,最多的大约是最少的几倍图中所表示出来的直观情况与此相符吗

(3)这个图为什么会给人造成这样的感觉

(4)为了更直观、清楚地反映实际情况,上图应怎样的改动

二、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数)

1、学校快餐店有2元、3元、4元三种价格的饭菜供师生选择(每人限购一份),下图是某月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该校师生购买饭菜费用的平均费用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什么

2、小波学习小组于2006年10月调查了某城市部分居民的家庭人口数,并绘出了下面的扇形统计图。求部分居民家庭人口数的众数和

平均数。

3、某厂生产A、B、C三种型号的电视机,2002年这三种型号电视机的销售额依次为10亿元、2亿元、3亿元,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2003年该厂决定降低电视机的销售价格,A、B、C三种型号的电视机分别降价10%,30%,20%,因此,该厂宣称其产品平均降价20%,你认为该厂的说法正确吗如果不正确,你认为怎样表述才比较准确

4.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1),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后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卷,凭卷可以在该商场继续购物。如果顾客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卷10

元.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卷,你认为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划算

5.(1)将上题的图改成图2的转盘,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卷。与图4-11的转盘相比,哪个转盘对顾客更合算如果改用图3的转盘呢

(2)不用实验的方法,你能求出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购物卷金额的平均数吗

6、在转盘游戏的活动中,小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上面的扇形统计图,则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购物券金额的平均数是多少

三、概率

1、从一幅扑克牌中任取一张,是梅花的概率为,从一幅扑克牌中任取一张,是梅花或者K的概率为

2.300名小学生,250名初中生,200名高

中生中任意选取一名联欢会节目主持人,这

个主持人恰好是初中生的概率为 .

3.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两次,出现点数和为2的概率为,点数和为12的概率为

4.用图两个转盘进行“配紫色”游戏,配成紫色的概率是.5.连续掷硬币两次,其中两次结果相同的概率为,两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6、两道单选题都含有A、B、C、D四个选项,瞎猜这两道题,恰好全部猜对的概率是

7.一个人的生日是星期天的概率为.一个人的生日是星期六或星期天的概率为

,两个人的生日都是星期日的概率为,两个人的生日是一周中同一天的概率为.

8.小明和小强进行掷骰子游戏,他们规定同时掷两枚骰子.若出现的点数之和为2的倍数时,小明得1分;若出现点数之和为3或5的倍数时,小强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如果你认为不公平,如何修改得分规则才能使该游戏对双方公平

9、甲、乙两人各自投掷一个普通的正方体骰子,游戏规则是:把两个骰子掷得的点数相乘,如果积为奇数,那么甲得1分;如果积为偶数,那么乙得2分.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说说理由;如果不公平,请你修改游戏规则,使该游戏公平.

10、小王和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同一个转盘进行“配紫色”游戏,游戏规则如下:连续转动两次转盘.如果两次转出的颜色相同或配成紫色(若其中一次转盘转出蓝色,另一次转出红色,则配成紫色),则小王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如果指针恰

好指在分割线上,那么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

向一种颜色为止)

(1)请你通过列表法分别求出小王和小明获胜的概率.

(2)你认为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若不公平,请修改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佛山历年考题(概率与统计)

1.(2013?佛山)在1,2,3,4四个数字中随机选两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两位数,则组成的两位数大于40的概率是.

2.(2013年佛山市)在一次考试中,从全体参加考试的1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的答题卷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某个单项选择题答题情况如下表(没有多选和不选):

(1)根据统计表画出扇形统计图;

要求:画图前先求角;画图可借助任何工具,其中一个角的作图

用尺规作图(保留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统计图中标注角度.

第23题图

(2)如果这个选择题满分是3分,正确的

选项是C,则估计全体学生该题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3、(2012?佛山)甲、乙两名射击选手各自射击十组,按射击的时间顺序把每组射中靶的环数值记录如下表:

选手

组数

12345678910

甲98908798999191969896

乙85918997969798969898

(1)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分析表:

平均数众数中位

方差极差

(2) 如

果要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择一个参加比赛,应选哪一个为什么

4、(2012?佛山)用如图所示的三等分的圆盘转两次做“配紫色(红色+蓝色)”游戏,配出紫色的概率用公式m

n

P

计算. 请问:m 和n 分别是多少m 和n 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5、(2011?佛山)某生数学科课堂表现为90分、平时作业为92分、期末考试为85分,若这三项成绩分别按30%、30%、40%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则该生数学科总评成绩

96

12

是 分

6、(2011?佛山)某市2010年的用电情况如下图1:

(1)

求商业用电量与工业用电量之比是多少

(2)

请在图2上作出更加直观、清楚反映用电比例情况的条形图;

7、(2011?佛山)现在初中课本里所学习的概率计算问题只有以下类型:

第一类是可以列举有限个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概率计算问题(一步试验直接列举,两步以上的试验可以借助树状图或表格列举),比如掷一枚均匀硬币的试验;

第二类是用试验或者模拟试验的数据计算频率,

并用频率估计概

率的概率计算问题,比如掷图钉的试验;

解决概率计算问题,可以直接利用模型,也可以转化后再利用模型;

请解决以下问题

(1)如图,类似课本的一个寻宝游戏,若宝物随机藏在某一块砖下(图中每一块砖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则

宝物藏在阴影砖下的概率是多少

(2)在1~9中随机选取3个整数,若以这3个整数为边

长构成三角形的情况如下表: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估计构成钝角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精确到百分位)

8、(2010?佛山)掷一枚均匀的,前5次朝上的点数恰好是1~5,

在第6次朝上的点数()

A、一定是6

B、一定不是6

C、是6 的可能性大小大于是1~5的任意一个数的可能性

D、是6 的可能性大小等于是1~5的任意一个数的可能性

9、(2010?佛山)研究“掷一枚图钉,针尖朝上”的概率,两个小

组用同一枚图钉做实验进行比较,他们得到如下的数据:

(1)请你估计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所得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哪一个小组的结果更准确为什么

10.(2009?佛山)假设你班有男生24名,女生26名,班主任要从班

里任选

..一名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则你被选中的概率是( )

A.12

25 B.13

25

C.1

2

D.1

50

11.(2009?佛山)在学习掷硬币的概率时,老师说:“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

2

”,小明做了下列三个模拟实验来验证.

①取一枚新硬币,在桌面上进行抛掷,计算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②把一个质地均匀的圆形转盘平均分成偶数份,并依次

标上奇数和偶数,转动转盘,计算指针落在奇数区域的

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③将一个圆形纸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纸板正中间放一个圆锥(如右图),从圆锥的正上方往下撒米粒,计算其中一半纸板上的米粒数与纸板上总米粒数的比值

上面的实验中,不.科学的有( )

A.0个B.1个C.2个D.3个12.(2009?佛山)某文具店销售供学生使用的甲、乙、丙三种品牌的科学计算器,共销售180台,其中甲种品牌科学计算器销售45台.请根据相关信息,补全各品牌科学计算器销售台数的条形图和

扇形图.

13.(2008?佛山)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为了解一种灯泡的使用寿命,宜采用普查的方法

B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若存在,可以不唯一

C .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偏离程度

D .对于简单随机样本,可以用样本的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方差 14.(2008?佛山) “明天下雨的概率为80%”这句话指的是( ). A. 明天一定下雨 B. 明天80%的地区下雨,20%的地区不下雨

C. 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是80%

D. 明天80%

的时间下雨,

9甲

计算器品

各品牌科学计算

20%的时间不下雨

15.(2008?佛山)在盒子里放有三张分别写有整式1

a+、2

a+、2的卡片,从中随机抽取两张卡片,把两张卡片上的整式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则能组成分式的概率是( ).

A. 1

3 B.

2

3 C.

1

6 D.

3

4

16.(2008?佛山)在研究抛掷分别标有1、2、3、4、5、6的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连续抛掷三次骰子,正面朝上的点数是三个连续整数的概率有多大假设下表是几位同学抛掷骰子的实验数据:

学编号

抛掷情况

12345678抛掷次数100150200250300350400450

正面朝上的点

数是

1012202225333641

三个连续整数

的次数

请你根据这些数据估计上面问题的答案大约是 . 17.(2008?佛山)某地为了解当地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就“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问题随机调查了300名中

小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的一部分如图(其中分组情况见下表):

(1) B (2) (3) 组别 范围(小

时)

A

5.0

B

15.0<≤t

C

5.11<≤t

D

5.1≥t

人数

180

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

统计图

计其中达到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的人数

约有多少

18.(2007?佛山)某班准备同时在A B

,两地开展数学活动,每位

同学由抽签确定去其中一个地方,则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恰好有

两位同学抽到去B 地的概率是.

19.(2007?佛山)下面的统计图表是2006年佛山市某三间高中共

4145人参加广州市模拟考、佛山市模拟考、全国统一高考的数学学

科考试成绩情况:

2006年广模、佛模、高考部分学生数学各分数段人数变化统计图(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式子 a≥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如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因被开方数中含有4是可开得尽方的因数,又如 , ,..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而 , ,5 , 都是最简二次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如 , , 就是同类二次根式,因为 2 , 3 ,它们与的被开方数均为2。 4.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则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如与 ,a+ 与a- , - 与 + ,互为有理化因式。 二次根式的性质: 1. a≥0是一个非负数, 即≥0; 2.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再平方仍得这个数,即: 2aa≥0; 3.某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某数的绝对值,即 |a| 4.非负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即 ? (a ≥0,b≥0)。 5.非负数的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即 (a≥0,b0)。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 二次根式的乘法 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即(≥0,≥0)。

说明:(1)法则中、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要注意它们的取值范围,、都是非负数; (2)(≥0,≥0)可以推广为(≥0,≥0); (≥0,≥0,≥0,≥0)。 (3)等式(≥0,≥0)也可以倒过来使用,即(≥0,≥0)。也称“积的算术平方根”。它与二次根式的乘法结合,可以对一些二次根式进行化简。2. 二次根式的除法 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即(≥0,>0)。 说明:(1)法则中、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要注意它们的取值范围,≥0,在分母中,因此>0; (2)(≥0,>0)可以推广为(≥0,>0,≠0); (3)等式(≥0,>0)也可以倒过来使用,即(≥0,>0)。也称“商的算术平方根”。它与二根式的除法结合,可以对一些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3. 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方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1. 同类二次根式? 注:判断几个二次根式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关键是先把二次根式准确地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观察它们的被开方数是否相同。? (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类似,系数相加减,二次根号及被开方数不变。? 2. 二次根式的加减? (1)二次根式的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同类二次根式分别合并。?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首先是化简,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相当于同类项。? 一般地,二次根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目录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 第一章有理数(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4)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5)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6)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6)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 第七章三角形(9)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3) 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4)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4) 第十二章轴对称(15) 第十三章实数(16)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17)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18)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19) 第十六章分式(19)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20)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21) 第十九章四边形(22)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3) 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24)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4)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根式(25) 第二十三章旋转(26) 第二十四章圆(27)

第二十五章概率(28) 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30)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30) 第二十七章相似(32)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33)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34) 1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人教版初三数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初三数学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 ≠0时,ax 2 +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 b 、 c ; 其中a 、 b,、c 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当ax 2+bx+c=0 (a ≠0)时,Δ=b 2 -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下等价命题: Δ>0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无实根;Δ≥0 <=>有两个实根(等或不等).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当ax 2 +bx+c=0 (a ≠0) 时,如Δ≥0,有下列公式: .a c x x a b x x )2(a 2a c 4b b x ) 1(212122 ,1= -=+-±-=, ; ※ 5.当ax 2 +bx+c=0 (a ≠0) 时,有以下等价命题: (以下等价关系要求会用公式a c x x a b x x 2121=-=+,;Δ=b 2 -4ac 分析,不要求背记) (1)两根互为相反数?a b -= 0且Δ≥0?b = 0且Δ≥0; (2)两根互为倒数?a c =1且Δ≥0?a = c 且Δ≥0; (3)只有一个零根?a c = 0且a b -≠0?c = 0且b ≠0; (4)有两个零根 ?a c = 0且a b -= 0?c = 0且b=0; (5)至少有一个零根 ?a c =0?c=0; (6)两根异号 ?a c <0 ?a 、c 异号; (7)两根异号,正根绝对值大于负根绝对值?a c <0且a b ->0?a 、c 异号且a 、b 异号; (8)两根异号,负根绝对值大于正根绝对值?a c <0且a b -<0?a 、c 异号且a 、b 同号; (9)有两个正根 ?a c >0,a b ->0且Δ≥0?a 、c 同号, a 、b 异号且Δ≥0; (10)有两个负根 ?a c >0,a b -<0且Δ≥0?a 、c 同号, a 、b 同号且Δ≥0. 6.求根法因式分解二次三项式公式:注意:当Δ< 0时,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 ax 2 +bx+c=a(x-x 1)(x-x 2) 或 ax 2 +bx+c=??? ? ?? ----???? ? ?-+--a 2ac 4b b x a 2ac 4b b x a 22. 7.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 x 2 -(x 1+x 2)x + x 1x 2 = 0. 注意:所求出方程的系数应化为整数. 8.平均增长率问题--------应用题的类型题之一 (设增长率为x ): (1) 第一年为 a ,第二年为a(1+x) , 第三年为a(1+x)2 . (2)常利用以下相等关系列方程: 第三年=第三年 或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总和. 9.分式方程的解法: . 0)1(≠),值(或原方程的每个分母验增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公分母 两边同乘最简 去分母法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总复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 结总复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数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数学学业考试命题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不同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正常表现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业考试要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 数学学业考试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学业考试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加强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使试题的解答过程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数学学业考试应以《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四大学习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为依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体验和基本思想。 1.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了解数的意义,理解数和代数运算的算理和算法,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 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够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 正确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结合实际需要有效地表达数据特征,会根据数据结果做合理的预测;了解概率的涵义,能够借助概率模型或通过设计活动解释事件发生的概率。 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当考查学生能否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和从事数学规律的探究活动。 2.关注“数学活动过程” 包括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也包括能否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否使用恰当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数学的思考过程。 3.关注“数学思考”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87881

初三知识整理 全套教科书包含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九年级上册包括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包含以下章节: 第21章二次根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 第25 章概率初步 本册书内容分析如下: 第21章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1)是一个非负数; (2)≥0); (3) (a≥0).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a≥0,b≥0), (a≥0,b>0),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目录 一、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图形的认识初步 二、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5、相交线与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5、分式

四、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五、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1、一元二次方程 22、二次函数 23、旋转 24、圆 25、概率 六、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26、反比例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29、投影与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 0()0(0) 0(a a a a a a 或???<-≥=)0a (a )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017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017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一.有理数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为整数且,(≠p q p p q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 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0()0(0)0(a a a a a a 或???<-≥=)0()0(a a a a a 或???≤->=)0()0(a a a a a ;

3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为奇数个时乘积为负,负因数为偶数个时乘积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结构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1、有理数(正数与负数) 2、数轴 6、有理数的概念3、相反数 4、绝对值 5、有理数从大到小的比较 7、有理数的加法、加法运算律 17、有理数8、有理数的减法 9、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0、有理数的乘法、乘法运算律 16、有理数的运算11、有理数的除法、倒数 12、有理数的乘方 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1、代数式14、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22、列代数式15、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3、代数式的值18、单项式 27、整式的加减20、整式的概念19、多项式 24、合并同类项 25、去括号与添括号 26、整式的加减法 28、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29、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 198 32、一元一次方程30、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初3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3、代入(消元)法 中3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4、加减(消元)法 数193 36、相关概念及性质 学数39、二元一次方程组37、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举例 与38、一元方程组的应用40、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代45、一元一次不等式43、一元一次不等式41、不等式的解集 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2、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46、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 47、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51、整式的乘法4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49、多项式的乘法 56、整式的乘除50、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 5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55、整式的除法5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54、同底数幂的除法 57、提取公因式法 61、方法58、运用公式法 63、因式分解59、分组分解法 62、意义60、其他分解法66、含字母系数的一元 65、分式的乘除法——64、分式的乘除运算一次方程 72、分式69、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67、分式方程解法、 70、分式的意义和性质增根 71、分式的加减法68、分式方程的应用 75、数的开方73、平方根与立方根 74、实数 86、二次根式的意义76、最简二次根式 79、二次根式的乘除法77、二次根式的除法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0()0(0)0(a a a a a a 或???<-≥=)0a (a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为奇数个时乘积为负,负因数为偶数个时乘积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知识整理 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 )规定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 全套教科书包含了课程标准(实验稿 用"四个领域的内容 综合应 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 系与综合 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九年级上册包括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五章内容 学习内容涉及到了《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 包含以下章节: 第21章二次根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 第25章概率初步 本册书内容分析如下: 第21章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 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 探索它的性质 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 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1)是一个非负数; (2)≥0); (3)(a≥0).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 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 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 性 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 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a≥0 b≥0) (a≥0 b>0)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 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

在本节中 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 例如 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 又如 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 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 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 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 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 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 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的方程 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的方程 由平方根的概念 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 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的方程 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的方程 引出配方法 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 在例题中 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 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了"公式法"以后 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 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的解法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 1、计算 a x 2+bx+c=0(a ≠0) 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2、应用题 第22章 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三种形式。 一般式 y=ax 2 +bx+c(a ≠0) 顶点式 2()y a x h k =-+ 2 24()24b ac b y a x a a -=-+ 交点式 12()()y a x x x x =--

2、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 对称轴:2b x a =- 顶点坐标:2 4(,)24b ac b a a -- 与y 轴交点坐标(0,c ) 3、增减性: 当a>0时,对称轴左边,y 随x 增大而减小;对称轴右边,y 随x 增大而增大 当a<0时,对称轴左边,y 随x 增大而增大;对称轴右边,y 随x 增大而减小 4、二次函数的对称性 当横坐标为x 1, x 2 其对应的纵坐标相等那么对称轴12 2 x x x += 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抛物线y=ax 2 +bx+c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x 1, x 2 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0(a ≠0)的根。 抛物线y=ax 2 +bx+c ,当y=0时,抛物线便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0 24b 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二次函数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 24b 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二次函数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 24b 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不等的实根,二次函数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 第23章 旋转(以题带点) 旋转、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中心对称图形 错误!未指定书签。中心对称的性质: y x O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①框架正整数(1, 2, 3) 整数0 有理数负整数(-1,-2) 正分数(1/2 ,1/3 ,0.3) 分数 负分数(-1/2, ,1/3 ,-0.3) ②相反数:两数相加为0 ;0的相反数为0 绝对值:0的绝对值为0 倒数:两数相乘为1;1的倒数为1;0没有倒数 ③正负数比较大小-8/21 -3/7 ;-(-0.3)│-1/3│ ④计算ab=ba abc=a(bc) a(b+c)=ab+ac 有乘方:先乘法——再乘除——后加减;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 ⑤科学记数法a*10n (a大于或等于1&小于10)235000 000 ⑥近似数(四舍五入) 0.00356(精确到0.0001)566.1235(精确到个位) 3.8963 (精确到0.01)0.0571(精确到千分位) 0.00356(精确到万分位) 1.8935 (精确到0.001) 61.235 (精确到个位)0.0571(精确到0.1) 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 B 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 C 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 D 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 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 -27与(-2)7 B -32与(-3)2 C -3×23与-32×2 D ―(―3)2与―(―2)3 3、在-5,-9,-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12 B -9 C -0.01 D -5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 A 0 B -1 C 1 D 0或1 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 8 B 7 C 6 D 5 6、计算:(-2)100+(-2)101的是()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在一个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ax2+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时,应满足(a≠0)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其解为x=± m.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平方的逆运算.通常用根号表示其运算结果. 2、配方法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配方的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1.转化: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系数化1: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3.移项: 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侧 4.配方: 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变形: 将等号左边的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形式 6.开方:左右同时开平方 7.求解:整理即可得到原方程的根 3、公式法 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0时,把各项系数a, b, 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把另一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让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所得到的根,就是原方程的两个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继续和发展 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来讲,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非常相似的,由于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是一次,因此这类问题大部分都可通过算术方法来解决.如果未知数出现二次,用算术方法就很困难了,正由于未知数是二次的,所以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面积问题,经过两次增长的平均增长率问题,数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如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因被开方数中含有4是可开 得尽方的因数,又如,,..........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而,,5 , 都是最简二次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 次根式。如, , 就是同类二次根式,因为=2 ,=3 ,它们与的被开方数均为 2。 4.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则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 理化因式。如与,a+ 与a- ,- 与+ ,互为有理化因式。 二次根式的性质: 1. (a≥0)是一个非负数, 即≥0; 2.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再平方仍得这个数,即:( )2=a(a≥0); 3.某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某数的绝对值,即=|a|= 4.非负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即= 2(a≥0,b≥0)。 5.非负数的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即= (a≥0,b>0)。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 二次根式的乘法 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即(≥0,≥0)。 说明:(1)法则中、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要注意它们的取值范围,、都是非负数; (2)(≥0,≥0)可以推广为(≥0,≥0); (≥0,≥0,≥0,≥0)。 (3)等式(≥0,≥0)也可以倒过来使用,即(≥0,≥0)。也称“积的算术平方根”。它与二次根式的乘法结合,可以对一些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2. 二次根式的除法 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即(≥0,>0)。 说明:(1)法则中、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要注意它们的取值范围,≥0,在分母中, 因此>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1)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1)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6)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6) 第二十七章相似 (6) 27.1 图形的相似 (6) 27.2 相似三角形 (7) 27.3 位似 (8)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9) 28.1 锐角三角函数 (9) 28.2 解直角三角形 (10)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12) 29.1 投影 (12) 29.2 三视图 (12)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1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 一般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般式

y=ax∧2;+bx+c(a≠0,a、b、c为常数),顶点坐标为(-b/2a,-(4ac-b ∧2)/4a) ; 顶点式 y=a(x+m)∧2+k(a≠0,a、m、k为常数)或y=a(x-h)∧2+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m,k)对称轴为x=-m,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2的图像相同,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交点式 y=a(x-x1)(x-x2)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1,0)和 B(x2,0)的抛物线] ; 重要概念: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a的绝对值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a 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牛顿插值公式(已知三点求函数解析式) y=(y3(x-x1)(x-x2))/((x3-x1)(x3-x2)+(y2(x-x1)(x-x3))/((x2-x1)(x2-x3)+(y1(x-x2)(x-x3))/((x1-x2)(x1-x3) 。由此可引导出交点式的系数 a=y1/(x1*x2) (y1为截距) 求根公式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求根公式 x是自变量,y是x的二次函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 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q (1)凡能写成(p, q为整数且p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 p 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 正整数 零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 负分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 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a (a (a 0) 0) a 0 (a 0) 或 a a (a 0)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a (a0)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 大,负数永远比0 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6.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 没有倒数;若a≠0,那么a 的倒数是1 a ; 若ab=1 a、b 互为倒数;若ab=-1 a、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 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 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即a 无意义.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n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 n 或(a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超级经典,全面,吐血推荐)

— 初三数学知识点汇总(超级经典)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知识网络图表? ] ?习题练习? 1. 2)x > 2. 0=,求x 、y 的值。 3..已知0b > ,化简 4. a b == a 、 b 表示为多少 5. 6. = x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7.当x=_____时 3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 (0,a b a b ≥a b ab =(a a a b =

8.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4 25x - 9.计算21)+ 【 (2).2 2 -- 10.等式:x y -= :________ 1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12.下列各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 C. 13.3x =-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2x ≥ B.3x ≤ C.23x ≤≤ D.23x << \ 14.计算÷ 结果是:( ) A. C. 15.数5的整数部分是x, 小数部分是y, 则x-2y 的值是( ) A.1 B.1-1 D.1-- 16.已知 a b = =( ) A.5 B.6 C.3 D.4 17.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8.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1a - — 1 2

19. 0= }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 ?习题练习? > 1.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①2 0ax bx c ++=,②2 560k k ++=,31 042 x x --=,④22 (3)20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______(只填序号) 12c x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