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02《话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章

02《话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章

02《话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章
02《话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章

《话说东北老工业基地》

作者:冯连旗高月泽

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注:免费使用,引用请注明作者】

《话说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二章、建设大东北,难忘那一代创业者的功绩

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尽管包括着东北各种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但这只是一些客观条件。而外因不过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促使变化的根本原因。

东北之所以成为新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这种历史的辉煌,其动因在哪里呢?

恩格斯说过: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究竟是哪些力量对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有所贡献”呢?

综观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的过程,不难看出,这里面倾注着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群众,从社会到部队,从国内到国际,方方面面所付出的心血,所做出的贡献。

那么,就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追寻着奉献者的足迹,探求铸成这辉煌历史的内动力吧。

★功勋者之首,那些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先逝者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形成,首先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那些先辈们。他们为东北工业基地建成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毛泽东作为国家元首,在建国初期日理万机的百忙中,时刻关注着东北的建设和发展。50年代,他曾两次到东北视察工作。

第一次是在去苏联访问回国时的1950年。

这次去苏联访问,毛泽东除了同斯大林商谈中苏关系的许多重大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向斯大林提出让苏联援助中国经济建设问题。他同斯大林谈了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问题,让苏联派专家来中国进行具体指导问题。毛泽东还亲自到苏联的一些大工厂作了考察参观。这次成功访苏,毛泽东带回了与斯大林签定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第一批确定的苏联援助中国的50个重点建设项目。毛主席的脑子里装满了对新中国建设的憧憬。

2月27日下午2时,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行乘坐的专列到达哈尔

滨。当天下午,毛主席和周总理就不顾疲劳,到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厂视察。他们同欢迎的工人们一一热情握手,并详细询问了工厂的情况。毛主席说:“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你们这个工厂是哈尔滨最大的工厂,你们应该给全国工厂做出榜样。”

毛主席视察车辆厂后,又在省市领导陪同下驱车观看在哈尔滨的市容,并登上哈尔滨国际旅行社的五楼平台,冒着凛冽的寒风,俯瞰了哈尔滨全城。他一再强调,要把哈尔滨这个消费城市,改造成为工业生产的百万人口的城市。

解放初期,为了发展哈尔滨的工业生产,市委领导曾邀请上海的民族资本家吴羹梅来哈尔滨建厂。毛主席对此很感兴趣,要求市委领导要把这件事办好。

当天晚上,当地领导请毛主席为他们题词。毛主席很高兴地答应了。他认真地想了想,挥笔为当时的松江省委题了三幅题词,分别是:“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

“学习”

“奋斗”

接着,毛主席为哈尔滨市委题了“发展生产”的题词;为正在召开的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了“学习马列主义”的题词;还为《松江日报》题写了报头。

省市领导还想让毛主席多题写一些字,毛主席笑着说:“能把这些做到就很好了。”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后,又到了沈阳。

(应该增加的内容:到哈尔滨后又到长春。在长春,毛泽东乘坐在轿车里朝外张望,但见不到人,就问:“为什么街上一个人也看不到啊?”

这位领导说:“现在正在吃中饭。”

毛泽东打趣地说:“吃饭?老百姓行动这么一致,比军队还整齐啊!”

后来,毛泽东知道是为了他来搞了戒严,就批评说:“你们在说假话,告戒严,不让老百姓出来,这样太脱离群众了。”

在沈阳,高岗请毛泽东、周恩来和同行的越南胡志明吃饭,毛泽东见饭菜过于丰盛,脸马上沉下来,他只是礼节性的让胡志明多吃,自己象征性地喝了几口葡萄酒就放下筷子。

饭后,毛泽东在会议厅批评说:“同志们,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我们一层一层仿效下去,这么吃起来,在人民群众中将会有什么影响?你们应当重温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第二天,毛泽东在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又把昨天吃饭的事提出来,说:“我们的基层组织是贯彻中央精神的,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内。”毛泽东吸了口烟继续说:“这次,我和恩来等同志路过东北,主要想了解一下东北的工作情况,了解东北地方工作生产情况,但发现浪费太大。我在哈尔滨提过不要大吃大喝,到沈阳一看比哈尔滨还厉害。我和恩来不是为了吃喝,搞那么丰盛干什么?中央三令五申,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艰苦奋斗,你们应该做表率嘛!”

毛泽东的情绪有点激愤:“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想当李自成啊!”)(见《纵横》2005年第4期,黄禹康:《毛泽东首次访苏轶闻》;转见《新华文摘》2005年13期)

3月3日,毛主席在沈阳同东北大区的领导人见面,在东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就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讲了话。结合这次出访的感受,畅谈了对东北地区的期望。毛主席非常有针对性的对大家说:

“我们参观了苏联一些地方,使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建设历史。他们现在的工厂有很大规模,我们看到这些工厂,好象小孩子看到了大人一样,因为我们的工业水平很低。但是,他们的历史鼓舞了我们。我们参观了列宁格勒、莫斯科、西伯利亚的几个工厂,我们又看到了那些已经发展起来的农庄,问了这些工厂农庄发展起来的历史。他们现有的许多大工厂在十月革命时很小或者还没有。汽车工厂、飞机工厂在十月革命时只能搞修理,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不能造汽车,不能造飞机。过了若干年后可以造一些,但造的数目也很少,他们那时比欧洲小国丹麦造的还少,而现在一个工厂能造出几万辆汽车。这一历史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这就是说,我们现在可以从极小的修理汽车、修理飞机的工厂,发展到制造汽车、制造飞机的大工厂。其他方面,将来我们的发展也是很大的。现在没有的,将来我们可以制造出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经验,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经验。”

他特别指出:

“现在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经济建设过程,东北条件比全国较好,把敌人赶走了,土地改革完结了,已经转入到经济建设,我深信同志们在东北局领导下……是会比全国其他地方进步快的。东北是全国的工业基地,希望你们搞好这个工业基地,给全国出机器,给全国出专家。我们现在从关内搞一批知识分子来,以使将来给全国训练专家。”

建立一个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新中国,这是毛泽东几十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毛主席的这个讲话,把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重大而光荣的任务提到全党的面前,更提到了东北全体党政军民的面前。

毛主席第二次到东北是在1958年。

这年的2月1日至11日召开了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一次推动国民经济新跃进的动员大会。当时的形势和气氛把毛泽东的对憧憬中国美好未来的情绪推向了极度兴奋的状态,也使他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形势更加关注。

会议刚结束,毛泽东就急着想到东北走一走。毛主席认为,1950年那次到东北,因为是从苏联回来途中,不能真正算去,只能算路过。这次一定要好好地看一看。为了争取时间,他还一改到各地总是乘火车,不愿坐飞机的习惯。2月12日,他登上了去东北的飞机。

他到的第一站是沈阳。一下飞机,就不顾疲劳直接来到沈阳黎明机械厂与职工见面。

毛主席在34车间登上了正在组装的飞机,仔细观看了飞机的内

部构造,听取了车间主任穆恒言关于飞机性能和工作原理的介绍。

他在总装车间的光荣榜前看了车间先进人物的事迹,嘱咐大家要把干部下放劳动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后机车间,毛主席紧紧握着工人师傅沾满油污的双手,关切地问大家车间的暖气热不热。他亲手掂着工人们使用的风钻,体贴地说:“再轻一点就好了。”希望工人用自己的智慧不断改善生产条件。

当晚,他同辽宁省委书记、鞍山市委书记等人谈了话,详细了解了辽宁和鞍山的经济建设情况。

第二天上午,毛主席又视察了沈阳松陵飞机制造厂、沈阳小型开关厂。紧接着,毛主席又不顾疲劳到沈阳郊区视察了高坎农业社。

高坎镇位于沈阳市区东部,毗邻抚顺。高坎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中共沈阳市委于1952年1月21日建立起的沈阳市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它是由村民张振发联合村内7个常年互助组、125个农民创办的。当年张振发即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后来三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上午8点30分,毛主席乘坐的汽车来到高坎镇。他一下汽车就直奔到群众中间。他拉着生产队长赵文泉亲切地询问着社里的车、马畜力情况,边问边向马棚走去。毛主席看到膘肥体壮的马匹,瞅一瞅饲养员王灵肖,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毛主席又打听了全生产队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多少男劳力、多少女劳力,赵文泉一一做了回答。毛主席又问:“有多少旱田、多少水田?打了几眼电井?今年能完成多少水浇地?”

毛主席又饶有兴趣地要赵文泉带路,去参观正在施工的电井工地。

毛主席来到了电井旁,问:“你们为什么要打电井呀?打多深,能浇多少地?你们的电力在哪里呢?”赵文泉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望着已经架好的高压线架子点点头,幽默地说:“好,你们干吧!你们的水利化已经加上电气化喽!”

离开高坎,毛主席兴致仍然很高,又风尘仆仆地到抚顺参观了西露天矿和抚顺铝厂等企业。

在抚顺视察期间,他说:“抚顺是以燃料为主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煤的埋藏量大,质量很好,油的产量在逐年增加,煤中含有很多油的成分,要研究如何把煤中由的成分提炼出来,综合利用,综合利用,在这方面要很好地研究。”“煤的综合治理大有前途。”“搞综合治理,中央支持你们搞,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他还针对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煤自燃的隐患,嘱咐大家:“要抓紧灭火,不要使资源烧掉。”

在视察中,毛泽东详细询问了工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对在第一线为社会主义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工人群众进行慰问。他还指出,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发动群。群众发动起来了,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13日下午,毛泽东从沈阳飞到长春。当天下午,就到长春汽车厂的铸工车间和总装车间参观。然后在住地与吉林省委书记等人谈话。

14日上午,再次与吉林省、长春市的负责同志谈话,并参观了长春电影制片厂。下午,毛主席返回北京。

在处理日常工作中,毛主席也总是十分注意东北地区工业建设动态。

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十分关心中国第一个最大的钢铁企业鞍山钢铁公司的建设。1949年7月,鞍钢第一炼钢厂克服重重困难恢复生产。在复工典礼仪式上,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李富春代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向鞍钢送上了一面“为工业中国而奋斗”的锦旗,以表示祝贺。

1951年,鞍钢开展了以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为中心的全面建设。这年的12月13日,李富春副总理写报告给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请求动员全国有关方面的力量帮助鞍钢建设这3大项目。毛主席看到报告后,很快批示:“完全同意,应大力组织实行。”

1952年12月12日,鞍钢职工向毛主席写信报告他们创造生产新记录的喜讯。毛主席看到后非常高兴,14日就给他们回了信。信上说:

“我很高兴地读了你们12月2日的来信。祝贺你们在平炉炼钢生产上的最新成就。你们以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之下,创造了超过资本主义各国水平的炼钢时间和炉底面积利用系数的新记录。这不仅是你们的光荣,而且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件大事。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完成1953年度炼好优质钢的新任务而奋斗!”

1953年底,鞍钢的三大建设工程胜利竣工,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12月 24 日再次亲笔写信致鞍钢:

“鞍钢无缝钢管厂、鞍山大型轧钢厂和鞍山第七号炼铁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

我向参加这三项工程的全体职工、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和帮助鞍山建设事业的全体苏联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感谢。我国人民现正团结一致,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你们的英勇劳动就是对于这一目标的重大贡献。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发挥你们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更大的成就。”

1960年3月,彭真同志给鞍山市委打电话,要求总结鞍钢的经验,向中央报告。鞍山市委和鞍钢党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于3月12日报送辽宁省委和中共中央。这个报告总结了鞍钢的经验,充分反映了鞍钢工人阶级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性,毛主席看了很感兴趣,于3月22日作了批示,指出,鞍钢市委的这个报告很好,使人看了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点也愿意看。因为这个报告提出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毛主席强调在鞍钢经验中,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人相结合),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1952年9月17日,阜新发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及1号锅炉比原计划提前一个半月安装完毕,阜新发电厂工程队写信给毛主席报告这个消息。毛主席收到此信后,立即于9月21日回信:

“高岗同志转阜新发电厂工程队全体职工同志:9月17日电悉。

庆祝你们在透平发电机安装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望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发扬积极性,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毛主席很关心东北的军事工业和军事教育。1953年9月,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创办,毛主席代表军委写了《训词》。为了加强学院的政治建设,毛主席还指出:“保持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这在你们学院,是和全军一样,必须充分领会和一刻也不可忘记的。”

1954年6月,黑龙江省的一家军工企业成功试制了一种新产品,写信向毛主席报喜。毛主席于10月25日给这个厂的全体职工回信说:“这对建设我们的国防工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希望全厂职工继续努力,进一步掌握技术和提高质量,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1958年5月3日,毛泽东看到丹东农业机械厂工人自力更生试制出我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的调查报告,高兴地在报告上批写了一句著名的论点:“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毛泽东对东北工业基地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总是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鼓励。

鞍钢老英雄孟泰曾8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对孟泰说:“一个劳动模范首先要起三大作用,就是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通过你们的作用把大家都带动起来。”

鞍钢机械总厂的青年工人王崇伦是个技术能手,他通过刻苦钻研,

改进的生产工具,使工作效率提高了6到10倍,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在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王崇伦作为人大代表在会上发了言。他发言后,毛泽东主席亲切地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好啊!你们干得不错,你为国家作出了很好的贡献。你回去,要带动大家学技术,搞革新,为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多作贡献。”

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1955年参加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毛主席接见她时说:“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党的好女儿”赵桂兰,群众新技术协作活动的技术小组带头人马恒昌等等模范人物都曾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周恩来总理对东北地区的重点工程建设十分重视,曾多次到东北各地进行视察。1953年,他就两次到鞍钢进行视察。这年12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为鞍钢竣工的三大工程题词:“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钢炉的开工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中的重大胜利。”

1956年4月16日到18日,周总理再次来到鞍钢。17日,他在鞍山市和鞍钢负责干部会议上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这次到鞍钢是借题看鞍钢。因为国家要增加生产,首先要增加原材料,主要是钢材和水泥。中央最近算了一个大帐,算来算去还是不能平衡,钢材差20到30万吨……今天不是你们要求见我,而是我要求见你们。就是

要求你们增产20到30万吨钢材。”

为此,他在鞍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详细地了解了鞍钢广大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在8号高炉视察时,他鼓励职工们说:“我们中国人是有聪明才智的,肯钻研,刻苦耐劳,你们工厂领导得有个雄心壮志,努力掌握新技术,还要学中有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天,周总理又来到抚顺钢厂,他在视察中提出抚顺钢厂要多炼钢,炼好钢,继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革命贡献力量。

为了支援长春一汽发展自己的汽车制造,1958年10月9日,周恩来向一汽送来一辆法国雷诺牌小轿车,希望他们以此作为样本,尽快生产出自己的轿车。

1959年12月,周总理到哈尔滨参加东北3 省协作区会议,他于24日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为了加速建设我们国家,就要加快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尖端的国防力量,培养出包括理论人才在内的大量的建设人才,加强党的团结。

1962年6月18日,周恩来总理到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和哈尔滨伟建厂视察。他对工人们说:“中国人要有志气,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19日,周总理又视察了哈尔滨电机厂。20日,视察了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器厂和齐齐哈尔钢厂。在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参观时,周总理针对当时苏联背信弃义对工厂生产造成的困难,鼓励大家说:“要争口气,要靠自己的力量,要扬眉吐气!”他乘上敞蓬汽车沿着厂区大道同全厂职工见面,使大家深受鼓舞。

1962年6月19日,周恩来视察了哈尔滨电机厂。一年后周总理又陪同外宾来该厂参观,并出席了三大动力厂职工欢迎朝鲜贵宾大会。他一再要求大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希望大家为国家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1966年5月,周恩来陪同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参观了大庆和哈尔滨伟建厂、哈尔滨东安机械厂。

周总理还3次到大庆视察,到了29个基础单位,同几万名职工家属亲切见面,鼓励大家要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建设好大庆油田

1955年11月,刘少奇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一起来到鞍钢。他们深入到炼纲厂等第一线与广大职工交谈。在无缝钢管厂工地上,听说鞍钢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到军工生产和农业生产上,刘少奇同志说:“了不起!了不起!”他还说,国家经济发展很快,工业农业、交通、文教都发展了。希望你们搞快一点,多做贡献。

邓小平同志说;“你们不要骄傲,不要踏步,还要发展。”“你们多搞一点,不单是多一点钢的问题,对全国也是个鼓舞。全国人民看着鞍钢啊!”

1961年7月18日,刘少奇同志来了黑龙江省视察。19日,他视察了哈尔滨锅炉厂和哈尔滨汽轮机厂。

20日,刘少奇开始了对的大小兴岭林区的16个林业局为期3周时间的实地考察。当晚到伊春市,第二天正赶上下雨,刘少奇同志不

顾大家的劝阻,坚持按冒雨按计划上山。在凉水林场,他徒步在泥泞的山路上行走两里多路,看到浩瀚的天然红松林非常高兴地对大家说:“多好的林子啊,要好好地管,多给国家提供木材。全国都要像这样绿化起来。”

离开伊春后,他又奔赴东京城和大兴安岭的牙克石林业局所属的根河、伊图里河、图里河等林业局视察。他强调,林业部门要把采育结合的思想明确地树立起来,这是森林更新的求,是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拿木头,另一方面要采取采取措施有利于幼树生长,使幼尽快成材,做到青山常在。如果光拿木头不栽树,长此下去,我们的森林覆盖面积就会一天天减少,甚至后继是否有林都将成为大问题。要明确你们的任务,一是生产,一是更新。在育林的问题上,要采取天然和人工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8月7日,刘少奇又在齐齐哈尔视察了北满钢厂和第一重型机器厂。他对工人们说,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暂时的困难。中国的工业发展,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靠自力更生,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来承担。共产党员历来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的,现在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在返回哈尔滨的途中,他又视察了大庆油田。他充分肯定了大庆工人阶级的艰苦创业精神,并嘱咐油田领导:“对那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一心扑在油田的先进模范人物要爱护他们,注意解决他们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这些功臣,领导不关心谁关心?”

朱德同志特别强调东北工业基地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就说过:“东北的钢铁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计划也比较完整,我们首先要把东北的钢铁工业建设起来,发展东北也是为了全国。东北发展了,出了钢铁,出了机器,全国各地就可以向它订货,这样其他地区就可以渐渐地发展起来。”“我们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一定要拿出全部精力从事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工作。”

50年代,朱德先后到过东北的鞍钢、本钢、沈阳第一机床厂、阜新海州露天矿、抚顺铝厂、抚顺西露天矿等许多厂矿视察。

1951年,朱德视察抚顺石油一厂、三厂时大家说:“我国现在的石油还是缺少的,要千方百计增产节约,搞好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他还欣然为两个厂题词:

“发展人造石油工业,为巩固国防而奋斗”;

“工友同志们:为了巩固国防,努力发展人造石油工业“。

1952年9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到黑龙江省视察。在哈尔滨伟建设机械厂,他对大家说,我们过去吃过不少工业落后、技术落后的苦头,现在条件好了,一定要抓紧时间把产品搞上去。你们有什么困难提出来,要钱给钱,要人可以从外地抽调。在佳木斯木材综合加工厂,他勉励工人和干部“要用你们的辛勤劳动支援抗美援朝和国家经济建设”。在牡丹江北方工具厂,他留下了“努力工作,完成任务,支援前线”的题词。9月6日,朱德视察了牡丹江桦林橡胶厂,他在题词中勉励大家:“努力工作,提高质量,减低成本,争取超额完成任务。”

1953年9月12日,朱德视察了大连港。第二天又视察了金县友谊农场。23日,他来到鞍钢,在视察过程中朱德为鞍钢工人题词:“鞍钢全体职工同志们,你们站在国家建设最光荣的岗位上,要在劳动中发挥自己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不断地努力学习原苏联专家同志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为建设中国第一个强大的钢铁基地,为准备帮助第二个第三个钢铁基地的建设而努力。”

1956年6月,朱德委员长在东北视察期间,出席了中共沈阳市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和抚顺市首届党代表会,并在会上讲了话。还先后视察了沈阳一一二厂、四一○厂、三○一厂、抚顺石油一厂、挖掘机厂、西露天矿等单位。并为四一○厂题词:“为国防现代化而努力”。

1957年4月27日,朱德到一汽视察。参观了铸工、发动机、总装车间。他说:“经过几年的努力,你们出了汽车,全国人民都很高兴,很感谢你们。现在全国正需要汽车,大家要努力增产节约。”

他回到北京后,还把他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时人家送给他的SKD型小轿车送给一汽。设计处的同志们高兴地说:这是朱老总对一汽发展轿车送来的样本。

1959年5月28日到6月6日,朱德、董必武等视察锦西石油五厂和锦西化工厂、抚顺三○一厂、大伙房水库、本溪钢铁公司、本溪矿物局、鞍山钢铁公司等单位。朱德看了这几个单位的生产成果非常高兴,欣然题词:“综合利用原煤,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并为大伙房水库即兴赋诗:“大伙房建成水库,源自长白山流出。抚顺工矿区人民,子孙万代享幸福。”

1964年7月17日,朱德委员长偕夫人康克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等牡丹江视察时召集当地领导开座谈会。他强调,我们是七亿人口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把马列主义坚持到底。要在人民中间进行政治教育,要把接班人搞好。在谈到发展地方工业问题时,朱德同志强调,要搞好工农结合,工业要支援农业。有些设备、技术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要注意更新改造。但不能再搞万能工厂,过去吃过亏,特别是机械加工工业。1964年7月19日,朱德委员长偕夫人康克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等到佳木斯造纸厂视察。7月30日,又视察了哈尔滨汽轮机厂,31日,视察了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哈尔滨龙江电工厂。在龙江电工厂,他写下了“依靠群众,革新技术,精益求精,巩固国防”的题词。

邓小平继1955年随刘少奇同志视察鞍钢后,1958年9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又来到鞍钢视察。他说,像鞍钢这样的大企业,不仅应在数量方面完成任务,而且应在技术革命方面创造出新东西来。为此,必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大闹技术革命。25日到29日,他又视察了辽宁省盖平县的太阳升公社、抚顺西露天矿、抚顺石油一厂和锦西化工厂等单位,并为锦西化工厂题词:“要做社会主义建设跃进的先进工人”。他在抚顺铝厂视察时指出,抚顺铝厂要发挥母厂的作用,支援全国铝工业及有色金属工业建设。

27日,邓小平在省委党员干部大会上说,东北对全国所担负的

任务很重,辽宁在东北是第一。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担子每年都不轻,很可能一年比一年重。因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用全国力量把你们这个地方建设起来。你们应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以后的长远建设里,起到比其它地区要大得多的作用。应该干得很出色,应当出很多好经验。这是义务,责无旁贷。不管工业、农业,辽宁都应该比别的地方更好。

1961年7月,邓小平再次来辽宁,并就鞍钢问题指示说,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把钢产量搞上去。鞍钢不保,八大品种不增加,一切都上不去。所以,保鞍钢是个战略问题,能早上去一天都好。他在对辽宁国营工业企业工作进行调研时指出,要恢复名牌产品,搞名牌货应该有竞争力。要把名牌产品、名牌手工业品、工艺品都恢复起来,先恢复后发展。实践证明,恢复和大力发展名牌新产品,对辽宁工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64年6月26日,邓小平在李富春、薄一波等领导陪同下来辽宁视察,专门听取了沈阳市关于机械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协作情况的汇报。当汇报到专业化协作规划执行情况时,邓小平说,工厂的设备更新要用新的精密设备。要那些老设备干啥!沈阳的改造要由国家经委、计委组织进行,这里的机械工业占全国的1/4,辽宁的机械占东北的60%以上,辽宁的机械又在沈阳,沈阳的机械搞好了,全国就有希望了;沈阳抓好了,全国就有基础了。要打破省、市、中央的界限,这样搞才能都提高。

1958年9月19日,邓小平到一汽视察。他仔细听取了厂领导的

汇报,对一汽“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大稿技术革新”的做法,他感到很有推广价值。结合鞍钢“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的经验,他即席切磋,把这些经验概括成七个字,即“两参、一改、三结合”。这七个字,成为当时指导社会主义企业的一项重要方针。

1964年7月10日,邓小平再次视察了一汽,他非常关注一汽生产的每一点进步,以特有的幽默和求实精神详细询问:“这几年厂里有什么变化?越野车的产量有多少?‘红旗’轿车还是不是敲出来的?今年解放牌的产量多大?明年能生产多少?”他的考察对一汽的工作是一次极大的促进。

1960年5月10日,邓小平与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李先念,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等再次到东北,先后视察了到哈尔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等单位。邓小平同志还先后3次到大庆进行视察,作出了许多中肯的重要指示。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关心和支持,对东北党政军民各界人士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和鼓舞,是东北工业基地建设的强大动力,也为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不可忘却的情怀,来自中央政府和祖国各地的支持

在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东北给予极大关怀的同时,中央政府对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的重视与关注起到了关键作用。

工业设计史第二章第1节中国手工艺设计(DOC)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手工艺设计 中国的手工艺设计源远流长,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极其光辉夺目的艺术作品,并在整个人类设计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建筑、园林、陶瓷、家具、染 织等设计,不仅对日本、东南亚各国,而且对西方近代设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手工艺设计的发展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以下按时间顺序,并选择不同时代中有代表性的一类手工艺产品进行介绍,以期描绘出中国手工艺设计发展的轮廓。 1.陶器 陶器的发明是氏族社会形成后的一项重要成就。在这之前,人类只能对自然材料进行加工,并只改变外在形状。而制陶,则是通过火的应用,使泥土改变其内在 性质。这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是人类发明史上重要的一页。陶器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生活用具,而且也加强了定居的稳定性。制陶是一种专门技术,应根据不同用途对原料进行加工。一般要选取细腻的黄土,淘去杂质,如需高温火烧, 则要掺入沙子,以防燥裂。制作陶器最早是用手捏制,对于较大的器物,则搓成 泥条,再盘筑成器形,后来又逐渐发展成转轮成形。在仰韶文化时期即有初级形式的陶轮出现,其结构简单,转动很慢,一般称为慢轮。当时陶器的成形、修坯 甚至某些纹饰的制作,就是借助于这种慢轮进行的。 农业和定居生活的发展,谷物的贮藏和饮水的搬运,都需要新兴的容器,陶器这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新的功能要求。但一开始,人们并没有找到一种新的形式来反映新材料、新技术的特点。早期的陶器在造型上显然是模仿其他材料做成的常见器物,如篮子、葫芦和皮袋的形状,在装饰上也留有模仿的痕迹,如席纹、绳纹的广泛使用。后来才逐渐发展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器皿。 陶器表面加工有多种方法:压模,即用平滑的石头在陶坯上压模使之光滑;施加陶衣,进而加以彩绘;压印,用特制工具在陶坯上压出绳纹或条纹,既使陶壁坚实,也使压纹成为一种装饰,增加美观。此外还有堆贴和刻划等多种加工方式。 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技术已发展到了很高水平,能制作出非常优美的彩陶。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彩陶多用手 工捏制,然后打磨绘色,再入窑烧制。彩陶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反映了先民的 艺术创造力。 在陕西半坡遗址中有各种适应不同功能要求的陶器,如水器、饮食器、储盛器及炊器等,这些器皿的造型已初步标准化,其中以卷唇圜底盆最为典型。这种陶盆造型简洁优美,而又非常实用,与现代的盆器很相似。卷唇的边缘既可增加强度,也方便了使用,隆起的圜底则使盆能在土坑中放置平稳。这种陶盆通常饰有鱼形花纹,是半坡彩陶最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这种纹样起先使用写实手法,后逐渐演化为鱼体的分割组合,使其抽象化、几何化和程式化,形成了横式的直边三角和线纹组成的装饰图案特点。 彩陶中另一类常见的陶器是用于汲水和存水的小口尖底瓶(图2-1)。其所以为尖底,是由于这种瓶是固定于土坑中使用的。瓶的两耳位置适当,可用绳系住,

【工作方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工作方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工作方案 新桥小学“传承国学经典,诵扬革命先烈”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工作方案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在全区小学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为响应区教育局纪念清明节的批示,我们新桥小学特此举办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为切实做好有关工作,确保比赛活动圆满成功,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活动名称 新桥小学XX年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二、活动时间 比赛时间:XX年4月3日下午2:00 三、地点 新桥小学前楼小广场 四、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献给清明节的歌 五、活动内容 1、参赛对象:新桥小学中高年级小学生。 2、比赛分组:比赛分一、二、三年级三个组

3、比赛内容从《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经典古诗等国学经典书目中自选。 4、比赛形式: 1、以个人诵读为基本形式,鼓励编排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参加展示活动; 2、以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参加展示活动,人数为10―30人,每个节目时间3-5分钟为宜。 六、报名方法 由参赛单位班级报名。 报名时间:4月1-2日。 七、奖项设置 分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两个类别奖励,每个类别按比赛组别奖前三名。 八、活动组织机构 为确保活动取得效果,新桥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组委会。 组委会主任:张现霞顾兴娟续宗学杨西昆 评委成员:王晓宁翟明霞曹春梅曹光泉 陈夫宝李翠苹续宗君 新桥小学“传承国学经典,诵扬革命先烈”国学经典 诵读比赛报名表一

工业设计史

第一章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人类设计活动的三个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1设计的萌芽阶段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 2到了新石器时代,陶瓷的发明标志着手工艺阶段的开始。 3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工业设计阶段。 1851年伦敦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大多数产品极尽装饰之能而近乎夸张。这种功能与形式的分离从而激发了思想家如拉斯金和莫里斯对设计进行探讨,从而拉开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设计改革浪潮的序幕。 19世纪一场名为新艺术的设计运动在欧洲兴起,尽管他们的设计仍是形式主义的,但毕竟 打破了古典传统,为20世纪现代工业设计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1919年包豪斯成立,进一步从理论、实践和教育体制上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综上,工业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为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第二是一战到二战之间,为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阶段,第三个是在二战之后。 明代家具(特色可用四字概括,即简、厚、精、雅) 我国宋时采用桌椅。明代家具有以下几类:1板凳类,有官帽椅,灯挂椅,圆椅,方凳等2几案类3床榻类4台架类5屏坐类。 特点:注意材料质地,多选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不加油漆,充分体现木材的自然纹理与色泽;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 设计特色:1注意意匠美2注意材料美3注意结构美4注意工艺美。 古罗马希腊的设计:最杰出的代表作是克里斯姆斯靠椅(希腊),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雅典卫城和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很长时期希腊建筑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由此形成了相当稳定的做法,称作“柱式”。帕提农神庙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 成就。另一种柱式是爱奥尼克。帕提农神庙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它比例匀称、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笨拙。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 爱奥尼克柱式比较秀美华丽、轻快,具有女性体态轻盈秀美的特征。 欧洲中世纪的设计:欧洲的封建时期被称为中世纪,成就是哥特式教堂(也叫高直式), 是以垂直向上的动势为其设计特点。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设计的杰出代表作。中世纪设计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凤凰镇中心小学寄宿部 2018年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培养锻炼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胆量,学校决定开展以“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主题: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二、主办单位:凤凰镇中心小学寄宿部 三、活动计划: 时间:2018年5月14日上午(暂定) 地点:学校舞台 参与人员:每班选派一支团队参加诵读比赛 四、具体内容: 步骤: 1、14个班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进行诵读; 2、在比赛过程中评委为每班选手打分; 3、统计分数及评出奖项。 参赛要求: 参赛作品:中华国学经典网诵读系列。 参赛形式:形式丰富,具有艺术性。 比赛规则:

1、本次比赛采用限时,时间限为5至7分钟以内。 2、参赛选手要求能脱稿。 3、是否配乐诵读自拟,若需配乐者,自行准备背景音乐并提前上交。 评分标准:比赛评分采取10分制,具体标准: 1、语言要求: (1)要求脱稿诵读。(2分) (2)普通话标准、流利,口齿清晰,吐字清楚。(1分) (3)声音洪亮,节奏优美,朗诵感情丰富。(2分) 2、表达要求: (1)表情自然大方,动作恰当;(2分) (2)诵读的艺术和技巧符合材料要求;(1分) 3、舞台表现: (1)上下场礼仪、仪态大方自然;(1分) (2)服装得体,整体印象良好。(1分) 计分方法: 1、比赛中所有评委同时打分。 2、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终得出的平均分为该选手的得分。 五、评委组成:沈大旭何海锋韦丽婷肖美何甜韦欣平 六、奖励方式: 本次经典诵读比赛将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奖金分别是50元、40元、30元。 ※注意:请各班于13月15日上午第一节课后,将报名表及背景音乐交至

一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内容1.doc

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草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悯农(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通:无)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回乡偶书(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梅花/ 梅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工业设计史 第二章 手工艺设计阶段 概述

第二章手工艺设计阶段概述 距今七八千年前,人类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分工,从采集、渔猎过渡到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这一时期,人类发明了制陶和炼铜的方法,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用人工方法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具也不断被创造出来,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为人类设计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使人类的设计活动日益丰富并走向手工艺设计的新阶段。 手工艺设计阶段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前。在数千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手工艺设计文明,各地区、各民族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设计传统。在设计的各个领域,如建筑、金属制品、陶瓷、家具、装饰、交通工具等方面,都留下了无数的杰作,这些丰富的设计文化正是我们今天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源泉。 手工艺设计阶段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设计的产品大都是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如陶瓷制品、家具以及各种工具,其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一般是以个人或封闭式的小作坊作为生产单位,生产者和设计者往往就是一个,生产者可以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因而生产出的产品具有丰富的个性特征,装饰成为体现设计风格和提高产品身价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与现代批量生产的方法完全不同。二是由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使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非常了解,这就在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建立了一种信任感,使设计者有一种对产品和使用者负责的责任心,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因而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设计反映着时代的思想,它既体现了人民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又体现了社会生产水平和人在自然界所处地位的变迁。由于各国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设计发展轨迹,为此本章将分中国手工艺设计和外国手工艺设计两部分来简述手工艺发展的概况。

工业设计史最后论文

工业设计史 专题论文训练题目:包豪斯的遗产 姓名:姚雪 指导教师:岳威 2015年 5月6

中文摘要 阐述人文社会学的背景对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性,追溯历史,看包豪斯的跌宕起伏,包豪斯的核心价值探索了一条怎样的设计之路?包豪斯的遗产有哪些?关键词:包豪斯,核心思想,艺术与技术统一,文化遗产

目录 第1章包豪斯是什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包豪斯核心观念形成的背景 (1) 2.1德意志民族文化的积蓄 (1) 2.2现代设计艺术思想的积蓄 (2) 第3章包豪斯核心观念的完善 (2) 第4章包豪斯的老师们 (3) 第5章包豪斯为什么长盛不衰 (4) 参考文献 (5)

第一章包豪斯是什么? 简单地说,包豪斯是一所设计学校,成立于一战后的德国,全称为“国立包豪斯”(德文Das Staatliches Bauhaus),“bau”是德语“bauchen”的简写,“建造”的意思,“haus”是德语房屋的意思,Bauhaus是造房子的意思。 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4月1日,到1933年1月30日迫于纳粹的压力关闭,共存了14年。 第二章包豪斯核心观念形成的背景 2.1.德意志民族文化的积蓄 19世纪末的德国在孕育着德意志文化的同时也作为包豪斯的积蓄期在发展着,所以两者都在相互影响着,对于德国人而言,“文化”和“修养”就是如影随形的一对概念,就像中国观念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就为德意志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正因为德国对文化以及艺术的重视,才使得建筑艺术和设计艺术成为了与其他殖民主义国家相抗衡的重要文化形式,也成为德意志文化复兴的一部分。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才会出现身为建筑师的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他才有机会向魏玛的威廉.恩斯特大公阐述自己的理想。并且得到支持,在设计的历史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并且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2现代设计艺术思想的积蓄 首先,19世纪上半叶,德国落后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很多,机遇发展的德国想要以机器生产为手段,进行大量的工业生产的大工业生产。然而粗制滥造,且技术上更无法与英国相抗衡,因此形成了艺术家脱逃的局面,正式在这种情况下,包豪斯提出艺术家、手工艺人与建筑师相结合。想要在机械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唯一希望。 之后在19世纪后期,德国看到英国手工艺运动的结果,使德国知道否定大工业机械生产本身就是在背离工业革命,并且不可能解决机械生产中艺术与技术的不协调的问题。所以他们认识到必须以机械生产的方式制造出各方面都不亚于手工艺术的产品。 第三,彼得.贝伦斯从画家、设计师转为建筑师,从中获得很多经验,他也试图效仿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然而,在1903年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校长的一年里,他明白了机器对于现代设计的重要性,从而倡导传统工艺与机械生产的重新协调。这使他的学生也成为了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日后重要的伙伴。 第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利时设计家与设计伦理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第一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纯艺术。他认为机械如果能够运用得当,可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正路学区幼儿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学区特开展以“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二、活动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之精神,丰富师生精神文化世界,培育博学、多思的深厚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4、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

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活动内容: 1、参赛对象:以校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2、诵读内容:《老子》、《周易》、《黄帝内经》、《黄帝四经》、《大学》、《中庸》、《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篇目。 3、比赛形式:以个人诵读、朗诵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每个节目时间3-8分钟为宜。 4、比赛时间:2016年4月19日 5、比赛地点:兔窝小学 四、评比奖励办法: 1、邀请学区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学校选派学生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不记名打分。 2、分设幼儿组和小学组,根据比赛情况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以总分累加排名。分别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3、如一等奖有并列,取消下一等奖项。 4、学区将对获一等、二等、三等奖个人颁发奖状。 五、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致词 (二)诵读展示 (三)评奖 (四)领导讲话 (五)颁奖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章节重点笔记(精华8页)

工业设计史绪论 一、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手工艺设计阶段 二、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1 、第一个时期(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2、第二个时期(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 3、第三个时期(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与机械化生产密切相关。 三、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 折衷主义欧美各国1820—1900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 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1890—1910 吉马德,戈地 维也纳分离派奥地利1897—1933 霍夫曼 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 风格派荷兰1917—1931 里特维尔德 构成派苏联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 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格罗披乌斯 艺术装饰风格法国1925—1935 流线型风格美国1935—1945 罗维,盖茨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1930—1950 阿尔托 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 商业性设计美国1945—1960 厄尔 有机现代主义美国意大利斯堪1945—1960 沙里宁,尼佐里 理性主义欧洲美国日本1960— 高技术风格欧洲,日本1960—1980 波普风格英国1960—1970 后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65—文丘里,索特萨斯 解构主义欧美各国1980—盖里,屈米 绿色设计欧美各国1970— 四、 1、产生: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2、工业设计产生的条件:现代化大工业的批量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 3、作用:工业设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 4、历史的传承:传统的设计风格被作为某种特定文化的符号,不断影响到工业设计。 五、人类设计活动的三个阶段: ①设计的萌芽阶段——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 ②手工艺设计阶段——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 ③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工业设计阶段。 六、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 美国著名设计师拉瑟尔·赖特于1956年应邀去我国台湾省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地区的工业设计运动。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大陆开始受到重视。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篇: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第一章设计的萌芽阶段 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 特征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在设计概念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最初的工具——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以后渐渐学会了拣选石块、打制石器,作为敲、砸、刮、割的工具。 一、旧石器时代 人类早期使用的石器一般是打制成形的,较为粗糙,通常称打制石器时代为“旧石器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在劳动中进一步改进了石器的制作,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制成石斧、石刀、石锛、石铲、石凿等各种工具,并加以磨光,使其工整锋利,还要钻孔用以装柄或穿绳,以提高实用价值。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之为“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制作石器时,在石材选料上十分注意硬度、形状、纹理的选择,以符合不同的使用和加工要求。将实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磨制石器:石料选定后,先打制成石器的雏形,然后把刃部或整个表面放在砺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这就成了磨制石器。三、生存设计 1、需求增加:一旦最基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其他的需求也就会不断出现。 2、需求发生变化:原有的需求也会以一种比先前的方式更先进的形式来得到满足。 3、舒适生活欲望的产生:随着温饱的解决和危险的消失,更为舒适的生活欲望就会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这样,人类设计的功能发生变化:由保障生存发展到了使生活更有意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便由设计的萌芽阶段走向了手工艺设计阶段。 第二章手工艺设计阶段 一、手工艺设计阶段的特点: 1、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局限,设计的产品大都是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如陶瓷制品、家具以及各种工具,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劳动。 2、由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非常了解,所以设计者和使用者彼此非常信任,设计者对产品和使用者负责,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因而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第一节中国手工艺设计 中国的建筑、园林、陶瓷、家具、染织等设计,不仅对日本、东南亚各国,而且对西方近代设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陶器——新石器时代 制陶,是通过火的应用,使泥土改变其内在性质。 制陶——一般要选取细腻的黄土,淘去杂质,掺入沙子进行高温火烧,以防燥裂。制作陶器最早是用手捏制,对于较大的器物,则搓成泥条,再盘筑成形,后来又逐渐发展成转轮成形。在仰韶文化时期——陶轮出现,其结构简单,转动很慢,一般称为慢轮。当时陶器的成形、修坯甚至某些纹饰的制作,就是慢轮成形。 早期的陶器模仿其他材料做成的器物,如篮子、葫芦和皮袋的形状,在装饰上也留有模仿的痕迹,如席纹、绳纹。 陶器表面加工有多种方法: (1)压模,即用平滑的石头在陶坯上压模使之光滑; (2)施加陶衣,进而加以彩绘; (3)压印,用特制工具在陶坯上压出绳纹或条纹,既使陶壁坚实,也使压纹成为一种装饰,增加美观。此外还有堆贴和刻划等多种加工方式。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陶器。 “黑陶文化”:在新石器晚期,我国的彩陶工艺逐渐没落,在黄河下游兴起了另一种文化,它以出现较多的黑色陶器为特征,称“黑陶文化”,因它最早出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也称“龙山文化”。因黑色含铁,使陶器硬度提高,更坚实耐用。 有的陶器器体很薄,只有0.1或0.2cm,内外皆黑,有“蛋壳陶”之称,是黑陶工艺中的精品。 黑陶工艺的特点:1、黑:乌黑如漆的色彩;2、薄:器壁很薄;3、光:具有平滑的光泽;4、纽:指造型上具有鼻、耳、盖纽及足、把手等适于使用的各种饰件和功能等。 二、青铜器 青铜:是指在红铜中加锡、铅等冶炼成的一种合金。天然铜色红,称为红铜;加入锡铅后,颜色灰青,称为青铜。 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起先人们炼出的是纯铜,后来用铜和锡制成合金青铜。金属工具和用品的出现,使设计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早期青铜器大都是直接仿自陶器,体壁较薄,多为平底,足做成锥柱状,以后又逐渐演变。 1、熔铸法。熔铸法制作青铜器首先要制范,有了范,人们便可以铸造出形式和尺寸完全一样的规范化产品,如兵器、铸币等。 早期的制范法为陶范法,根据泥模制成内范,浇注后得到与泥模一样的制品。 2、到了战国时期,失蜡法。 三、漆器(汉代) 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汉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壶、钫、樽、盂、卮、杯、盘等饮食器皿,奁、盒等化妆用具,几、案、屏风等家具,种类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另外漆器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等,并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铜器。汉墓出土还有漆棺、漆碗、漆奁、漆盘、漆案、漆耳杯等,均为木胎,大部为红里黑外,并在黑漆上绘红色或赭色花纹。汉代漆器的造型比战国更丰富,从实用出发,如漆奁、漆盘、漆案考虑使用的方便,放置的容积以及图案纹样的多样统一,装饰花纹形象抽象化,使人见到的是线的动感。汉代漆器是实用和美观结合的工艺品典范。 四、瓷器“宋瓷” 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五、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大致有以下几大类:一为椅凳类,有官帽椅、灯挂椅、圈椅、方凳等;二为几案类;三为床榻类;四为台架类;五为屏座类。 明代家具的特色: 1、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

第二章约束与受力图 练习(1)

2015年下期《机械基础》期末试题第 1 页 共 3 页 云阳职业教育中心机械学部2015年下期 2013级高技班《约束和受力图》考点强化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约束中只知约束反力的作用线而指向不定的约束是( )。 A. 柔体约束 B.光滑接触面约束 C.链杆约束 D.圆柱铰链约束 2.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10KN 与20KN ,其合力大小不可能的是( )。 A. 10KN B. 18KN C.25KN D.32KN 3. 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 B.主动力 C.反作用力 D.约束力 4. 下列约束中,其约束力未知量个数是两个的是________。 A. 柔绳 B.光滑接触面 C. 链杆 D.固定铰链 5.下图中(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 N N F F 和 B. W F N 和 C. 'N F W 和 D. 以上都不对 6.柱子插入杯型基础后,在柱脚与杯口之间填以沥青麻丝,基础允许柱子产生微小的转动,但不允许柱子上下、左右移动。因此这种约束可看成( )。 A.光滑接触面约束 B.可动铰支座 C.固定铰支座 D.固定端支座 7.下列约束中只能限制物体沿着光滑面的公法线并指向光滑面的运动的约束是( )。 A.链杆约束 B.圆柱铰链约束 C.光滑接触面约束 D.固定端支座 8.二力杆是指( )。 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直杆 B.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平衡的杆件 C.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杆 D.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中间不受力的杆 9.力学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称为( )。 A.平衡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剪力 D.力偶 10.图题14中,两绳索之间的夹角( )时,两绳索受力最小。 A.300 B.450 C.600 D.1350 (题14图) 11. 如图所示,求分力F1、F2的合力,( )图正确。 12. 约束力一定垂直于支承面,且指向被约束物体的约束是_____。 A. 活动铰链约束 B. 柔性约束 C. 链杆 D.光滑面约束 13. 以下约束中,约束力的作用线不能确定的是_____。 A.链杆 B.柔性约束 C.光滑面约束 D. 固定铰链约束 二、判断题 1、如图1所示,B 点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指向C 点。( )

工业设计史 第三章第3节 18世纪的设计风格

第三章第三节 18世纪的设计风格 18世纪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矛盾的。工业革命后,新的材料、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传统的设计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新的设计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混乱是难免的。 由于传统的风格和形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定型、成熟,当人们改用全然不同的材料进行商品生产时,还不熟悉新的可能性,起初总是要借鉴甚至模仿习见的传统形式。这就在旧形式和风格与新的材料和技术之间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从18世纪下半叶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 图3-1 新古典主义绘画 由于受到建筑风格的影响,复古思潮统治着18世纪下半叶的设计活动,这期间比较流行的是新古典和浪漫主义。它们的出现,主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有政治上的需要,他们之所以要利用历史式样,是企图从古代文化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用借来的语言导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18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式风格和洛可可式风格盛行一时,其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的镶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厌恶。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1750年,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在欧洲引起了研究古典艺术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古典艺术质量远远超过巴洛克式风格和洛可可式风格,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多少也有些差异,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新古典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式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图3-2所示是一种法国座钟,即采用了古典柱式,整体形态简洁利落。

第二章约束与受力图 练习(1)

云阳职业教育中心机械学部2015年下期 2013级高技班《约束和受力图》考点强化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约束中只知约束反力的作用线而指向不定的约束是( )。 A. 柔体约束 B.光滑接触面约束 C.链杆约束 D.圆柱铰链约束 2.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10KN 与20KN ,其合力大小不可能的是( )。 A. 10KN B. 18KN 3. 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 B.主动力 C.反作用力 D.约束力 4. 下列约束中,其约束力未知量个数是两个的是________。 A. 柔绳 B.光滑接触面 C. 链杆 D.固定铰链 5.下图中(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 N N F F 和 B. W F N 和 C. 'N F W 和 D. 以上都不对 6.柱子插入杯型基础后,在柱脚与杯口之间填以沥青麻丝,基础允许柱子产生微小的转动,但不允许柱子上下、左右移动。因此这种约束可看成( )。 A.光滑接触面约束 B.可动铰支座 C.固定铰支座 D.固定端支座 7.下列约束中只能限制物体沿着光滑面的公法线并指向光滑面的运动的约束是( )。 A.链杆约束 B.圆柱铰链约束 C.光滑接触面约束 D.固定端支座 8.二力杆是指( )。 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直杆 B.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平衡的杆件 C.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杆 D.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中间不受力的杆 9.力学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称为( )。 A.平衡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剪力 D.力偶 10.图题14中,两绳索之间的夹角( )时,两绳索受力最小。 (题14图) 11. 如图所示,求分力F1、F2的合力,( )图正确。 12. 约束力一定垂直于支承面,且指向被约束物体的约束是_____。 A. 活动铰链约束 B. 柔性约束 C. 链杆 D.光滑面约束 13. 以下约束中,约束力的作用线不能确定的是_____。 A.链杆 B.柔性约束 C.光滑面约束 D. 固定铰链约束 二、判断题 1、如图1所示,B 点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指向C 点。( )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南柳中心小学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校特开展以“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二、活动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之精神,丰富师生精神文化世界,培育博学、多思的深厚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4、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活动内容: 1、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2、诵读内容:《弟子规》第一至第二章为必背章节,其他为加分章节。 3、比赛形式:以集体诵读、朗诵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对诵、小组朗诵、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一、比赛主题: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比赛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 三、比赛时间:XX年11月18日(第11周星期一) 四、比赛地点:各班教室 五、比赛对象:3—5年级全体学生 六、参赛要求 1.以班为单位参赛,要求全班学生参加,着装统一,整齐大方。 2.比赛内容由各班自行从《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书中去挑选,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尽量配乐。比赛形式由各班自行安排。 七、评奖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班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分年级设奖。 三年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 四年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 五年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 八、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九、人员安排 评委:黄勇桂建明周群意杨辉宇朱丽华邓英姿 胡新兰罗彪肖丽华陈敏何恒嘉周碧华 统分:李致富 摄影:袁娟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章节重点笔记(精华)

工业设计史绪论 一、工业革命前得设计 设计得萌芽阶段 手工艺设计阶段 二、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1 、第一个时期(1750—1914年得工业设计)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就是工业设计得酝酿与探索阶段。 2、第二个时期(1915—1939年得工业设计)在一战与二战之间,这就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得时期。 3、第三个时期(1940年至当代得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工业设计就是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得,与机械化生产密切相关。 三、工业设计发展中得流派与组织 折衷主义欧美各国1820—1900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 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1890—1910吉马德,戈地 维也纳分离派奥地利1897—1933 霍夫曼 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 风格派荷兰1917—1931 里特维尔德 构成派苏联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 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格罗披乌斯 艺术装饰风格法国1925—1935 流线型风格美国1935—1945 罗维,盖茨 斯堪得纳维亚风格斯堪得纳维亚1930—1950 阿尔托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 商业性设计美国1945—1960 厄尔 有机现代主义美国意大利斯堪1945—1960 沙里宁,尼佐里 理性主义欧洲美国日本1960— 高技术风格欧洲,日本1960—1980 波普风格英国1960—1970 后现代主义欧美各国1965—文丘里,索特萨斯 解构主义欧美各国1980—盖里,屈米 绿色设计欧美各国1970— 四、 1、产生: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确立。 2、工业设计产生得条件:现代化大工业得批量生产与激烈得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就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得产品。 3、作用:工业设计就是商品经济得产物,它具有刺激消费得作用。 4、历史得传承:传统得设计风格被作为某种特定文化得符号,不断影响到工业设计。 五、人类设计活动得三个阶段: ①设计得萌芽阶段——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得目得性与一定程度得标准化。 ②手工艺设计阶段——新石器时期,陶器得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得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得开端。 ③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工业设计阶段。 六、工业设计在中国得发展 美国著名设计师拉瑟尔·赖特于1956年应邀去我国台湾省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湾地区得工业设计运动。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大陆开始受到重视。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工业设计在我国得发展。 第一章设计得萌芽阶段 设计得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 特征就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在设计概念得产生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得作用。 人类最初得工具——天然得石块或棍棒;以后渐渐学会了拣选石块、打制石器,作为敲、砸、刮、割得工具。一、旧石器时代 人类早期使用得石器一般就是打制成形得,较为粗糙,通常称打制石器时代为“旧石器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 随着历史得发展,人类在劳动中进一步改进了石器得制作,把经过选择得石头打制成石斧、石刀、石锛、石铲、石凿等各种工具,并加以磨光,使其工整锋利,还要钻孔用以装柄或穿绳,以提高实用价值。这种磨制石器得时代,称之为“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得人们在制作石器时,在石材选料上十分注意硬度、形状、纹理得选择,以符合不同得使用与加工要求。将实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与精神功能得双重作用,就是人类设计活动得一个基本特点。 磨制石器:石料选定后,先打制成石器得雏形,然后把刃部或整个表面放在砺石上加水与沙子磨光。这就成了磨制石器。 三、生存设计 1、需求增加:一旦最基本得需求得到了满足,其她得需求也就会不断出现。 2、需求发生变化:原有得需求也会以一种比先前得方式更先进得形式来得到满足。 3、舒适生活欲望得产生:随着温饱得解决与危险得消失,更为舒适得生活欲望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一种情感上得需求。这样,人类设计得功能发生变化:由保障生存发展到了使生活更有意义。随着社会生产力得发展,人类便由设计得萌芽阶段走向了手工艺设计阶段。 第二章手工艺设计阶段 一、手工艺设计阶段得特点: 1、由于生活方式与生产力水平得局限,设计得产品大都就是功能较简单得生活用品,如陶瓷制品、家具以及各种工具,生产方式主要就是手工劳动。 2、由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非常了解,所以设计者与使用者彼此非常信任,设计者对产品与使用者负责,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得不同需要,因而产生了众多优秀得设计作品。 第一节中国手工艺设计 中国得建筑、园林、陶瓷、家具、染织等设计,不仅对日本、东南亚各国,而且对西方近代设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陶器——新石器时代 制陶,就是通过火得应用,使泥土改变其内在性质。 制陶——一般要选取细腻得黄土,淘去杂质,掺入沙子进行高温火烧,以防燥裂。制作陶器最早就是用手捏制,对于较大得器物,则搓成泥条,再盘筑成形,后来又逐渐发展成转轮成形。在仰韶文化时期——陶轮出现,其结构简单,转动很慢,一般称为慢轮。当时陶器得成形、修坯甚至某些纹饰得制作,就就是慢轮成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