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专题八:学生旷课了怎么办

专题八:学生旷课了怎么办

专题八:学生旷课了怎么办
专题八:学生旷课了怎么办

【案例故事】

他又旷课了

“老师,张雷有没有向您请假?他下午没来上课。”

王老师下午第一节前去教室时,班长报告了这一消息。“他没有向我请假,记旷课。”王老师对班长说完这话后心里想:“这个学生刚转来第一天就敢旷课,真够戗。”

回到办公室后,当王老师准备联系张雷的家长时,却发现自己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联系方式。张雷今天上午刚转来,王老师还没来得及统计。另外,学生连转学证明也没交,而上午和他的家长交流时,家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看来,只好等到明天再说了。

第二天早晨,张雷来上课了。第一节课上课前,王老师开始处理张雷旷课的事情。

“你昨天下午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请假?”王老师的询问声调是很严厉的,而且是在教室里公开处理的。他以为,应该给这个新来的学生一个“下马威”,也让全班同学看到他对旷课这种严重违纪行为的态度。

“没干什么,在家看了一下午的电视。我在原来的学校也不请假。”张雷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无所谓。教室里很静,很明显,大家对张雷的话语都感到很吃惊。

“不管你在原来的学校怎么样,你现在是在新的学校。我可以告诉你,你刚来咱们班,学籍还没转来,一旦表现不好,我肯定会向学校反映把你退回到原学校的。”王老师的语调是冷峻的,也表明了对张雷的旷课处理最后会选取什么方式。

“无所谓,对我来说去那里都一样,反正我不想上学。”张雷的话语越来越不像话。

“什么也不用说了,先写一份自我分析书,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吧。另外,回家反省一天。”

“好的。”说完这些,张雷背起书包就走了。

第三天早晨,张雷交上了一份打印很工整的自我分析书。

“尊敬的老师:

您好!此刻,我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向您做出深刻的检讨。以前的检讨,老师们批评我不够深刻,没有触及灵魂深处。为此,我首先重新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条条地对照检查,我严重违反了很多条,真是不对。痛定思痛过后,我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读着这段文字,又加上是打印文稿,王老师马上想到,这份自我分析书会不会是张雷从网上下载的。打上“此刻,我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向您做出深刻的检讨”这句话后,在几秒内“百度”搜索引擎就找到这篇自我分析书的原文。

“看来,我得花点时间和张雷的家长一起分析他的成长情况了。”想到这里,王老师马上向张雷要来他爸爸、妈妈的电话。联系家长的时候,张雷的爸爸说让孩子的妈妈去学校,而张雷的妈妈则说让孩子的爸爸去学校。直到下午,张雷的妈妈才来到学校。王老师自然也把张雷叫到了办公室。

“王老师,这孩子是不是没救了?我真是没脸来学校啊……”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张雷的妈妈边说边流泪。从她的叙述中,王老师知道她和张雷的爸爸早在张雷四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又各自组建了新家庭。法院判决离婚时,张雷判给了爸爸抚养,而实际上是由爷爷奶奶带着。张雷每次出现成长偏差,张雷的爸爸从来不管,爷爷奶奶也管不了,只有他妈妈管。可她妈妈也道出了自己的苦衷,自己有了新家庭,不能多管张雷的成长,否则,现任丈夫不高兴。

“老师,我在班里就自己的旷课行为公开道歉。妈妈您放心吧,我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了。”或许是妈妈的痛苦打动了张雷,当妈妈正在哭着述说时,张雷打断了妈妈的话语,提出了对自己的处理意见。

看到这个结果,王老师非常高兴,他以为这就是理想的处理结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张雷果真没再旷课。而王老师也一直没有去找张雷进一步了解他的具体情况,他以为这个学生要全面转变了。直到一个月后,张雷又一次旷课时,他才开始重新思考处理张雷的旷课行为。在搜集有关张雷的信息时,班干部反映的情况让他有些吃惊:张雷在其他任课老师上课时老是睡觉,不睡觉时就看一些青春类读物,作业绝大部分都是抄的,他已经多次和同学说起自己不想上学了……搜集了更多的信息后,王老师感觉到处理张雷的旷课行为不能再像上一次那样了。

(案例提供者:王立华)

【对话班主任】

他又旷课了

主持人:王宝祥

班主任:隗金枝、邵红英

王宝祥:

这个案例实际是讲学生旷课的事情,讲老师怎么处理学生旷课,就咱们的经验来看旷课这种现象,哪个学校都有。不敢说每个班级都有,大概我们的当老师的,当班主任的都遇到过。从这个案例出发,我们看一看学生旷课的问题。这个学生他是转学过来的,这个学生旷课,我们这个老师在这个处理他的这个旷课的过程当中,他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旷课?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另外,这个老师的处理,咱们觉得有一些什么地方觉得它他处理挺好的?但是也有的地方可能还不够?咱们就这个问题,孩子旷课这件事的处理,咱们从案例出发来发表意见,您先说。

邵红英:

在张雷旷课这个案例中,王老师的做法我觉得有许多地方是值得肯定,像当王老师发现张雷旷课后,能够立即来处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日常工作行为。在处理的过程,他能抓住关键的因素来解决问题,这又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行为工作习惯。在处理问题他能够联合家长,我觉得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后来当张雷再次旷课时,他决定选用新的方式,我觉得这也是理智的。然后王老师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觉得还有细节需要注意。

首先这个张雷转学在案例中说到了,他的证明根本就不齐全,这个问题,我觉得老师在这方面应该多问问,老师把这个工作做细致一些,既然转过来了,那老师首先就应该把他的联系方式,家长的联系方式都应该给记录全,然后再看看孩子为什么转学。我觉得从案例中我感觉到了这个孩子转学,他有家庭的原因,因为他是单亲家庭,他是随着父亲,然而父亲和母亲在他的教育问题上,又互相推诿。虽然跟着父亲,但是每次都母亲来处理问题,然后我想这个张雷既然转学,他还有一些学校的因素,他可能厌学,可能成绩不好,这些在案例中虽然没有体现,但是我觉得要通过分析,还是可以分析出来的,也有他本人的原因。因为厌学,因为在学校中有畏惧的心理,所以他可能有这种旷课的现象,而且在原来的学校他这种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他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觉得王老师在这方面应该把工作加细,这样的话我觉得更好了。

王宝祥:

转学跟旷课本来这是两个概念,有的孩子转学人家可能不旷课,他是原因不一样的。但是这个孩子他的转学跟旷课是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他为什么转学啊?所以得分析一下它的原因。那隗老师您看看,这个孩子他之所以转学,转学旷课他的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

隗金枝:

我觉得张雷这个孩子,他转学的原因就是他在原来的学校经常旷课。所以可能是由于学校的原因,也可能是他自身在原来的学校待不下去了原因,所以他选择了转学。那另外一个,张雷这个孩子,他是来自一个不完整的家庭,而他的父母亲离异了,双方都对他的教育不太关心,所以也造成他又经常旷课的这种现象发生。

王宝祥:

这个孩子涉及到什么呢?涉及到家庭教育缺失了,有的孩子在比如说现在的离异的家庭是不少的,而且这个比例在增加,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都有的。但是如果家长不放弃教育的责任,夫妻双方都对孩子起到应该起的教育作用了,那么效果就会不一样了。案例中这个孩子显然他是单亲家庭了,跟父亲一起过。那么父亲没有很好的起到教育的责任,没有跟学校很好的配合,有的时候又把这个推给母亲。实际上这个母亲也很难了,到了以后也会很为难的,所以我想在这里面我们做班主任的,肯定有一项说任务可能那什么了,就是有一些责任,对于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我们在关注他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他父母双方是否对孩子,担负起了教育的责任,我们把它叫亲职教育,他是不能够放弃这个责任的。有一个说法叫做指导家庭的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家长,我们得让家长明白他应该对孩子负起责任来,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不知道二位老师,在你们的学生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案例,就是说离异家庭,但是孩子发展的比较好,你们可以简单地说说,对于我们班主任老师以及家长肯定会有好处。或者说也是这种情况,由于离异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这种教育关注不够,这个孩子就出现了其他的问题。在你们的教育经验里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

隗金枝:

在我的教育经验当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在他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离异,他是跟着他的母亲生活,但是他的父亲一直不断还能够回来看望他,关心他,甚至他父亲在出国的三年当中还不断给他写信鼓励他,关心他的生活,所以尽管他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但是他并因此失去一份父爱,或者是失去一份母爱,所以他还是非常正常的、幸福的生活着。最后他顺利的考上了重点高中,而且最后他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现在也在美国留学。

王宝祥:

这个孩子整个发展挺好的?

隗金枝:

对。

王宝祥:

您讲的这个案例就挺好,我觉得现在这个离婚率增加,这个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增加,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人父母,不管你是离异没离异都不要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的责任。而且应该比你们没有离异的时候,更加关注,这样对孩子才有好处。最近放了一个电视剧《家有儿女》,我觉得这个电视剧很多人都很爱看,我觉得编的很好,他在这个问题上是解决的比较好的。

隗金枝:

非常的人性化。

王宝祥:

那咱们是不是再分析一下,这个孩子他旷课这是一个原因,他还没有别的原因造成他旷课,转学的?您觉得呢?

邵红英:

我想他可能还有厌学的心理在那儿,因为他厌学,学习跟不上,所以他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没有兴趣,他的成绩肯定不高,这样在集体里面,尤其是那些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他就觉得是非常没有面子,然后他就又可能出现那种旷课的现象。那现象就加剧了他成绩的再次降低,这样渐渐地他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但是这个孩子本质不坏,为什么旷课他又回来了,他并没有长期的旷课,他第二天就回来了。所以我觉得他对学校还有一种渴望,他渴望学校给他一种亲情,一种温暖,再此我就觉得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多向这种孩子献出爱心,可以采取班干部帮助,来感化他们,温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那种温暖,使他们能够在学校的这种兴趣,这样也有助于他今后身心的发展。

王宝祥:

这个孩子他转学到这儿又旷课,他自己说原来就旷课,咱们想一想原来的学校有没有责任?隗老师您觉得呢?

隗金枝:

我觉得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他应该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那个积极的评价,作为这个孩子

我想他可能在学校里面,他的成绩肯定差,老师和同学们可能对他有一种歧视,而在家里面父母对他都不太管教,所以他也缺乏来自家庭的温暖,所以我想他因为得不到的来自各方面的积极的评价,所以他会兴趣转移,转移到校外的一些事务上去,所以他会产生这种旷课的现象。

王宝祥:

一个孩子他有两个情感环境,一个是家庭,一个就是学校的班级,或者叫做两个情感场,那么用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曾经说过的话,说一个家庭对孩子失去情感拉力的话,这个孩子有可能走邪路。后来我跟这个老师说,如果班级再对孩子失去情感的拉力的话,这个孩子百分之九十要走邪路了,因为你两个地方都不能满足情感需要,人是特别需要情感因素的,然后他就到外面去找,一旦到外面找的话就很可能走邪路了。那么,我们还可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就是他从原来的学校转到这儿来了,这个老师发现他旷课了,这个老师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再这样的话,我还把你转回去,退回去。我不知道两位老师对这个有什么看法?邵老师您说说?

邵红英:

我觉得这个观点我不太同意,学校之间也不能互相推诿,就像我们的父母对孩子具有教育责任一样,既然孩子来到这个学校,来到你的班级的,作为班主任就应该全身心的去教育他,去想方设法的去把他教育好,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的职责,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基本的素质。

王宝祥:

隗老师你有什么看法?

隗金枝:

我觉得作为一个班主任,对于这个孩子采取了这样的态度,说如果你表现不好的话,我就还把你退回到原来的这个学校去了,我觉得这首先是他的一种教育责任心的问题,一个孩子来到了你的班,他就是你的学生,那你立刻有应该负起来责任来,调查他转学的目的,调查他以前在校的这种表现,然后相应的去采取措施,比如说他因为家长没有负起责任的这个关系,那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去联系他的监护人,比如说他是缺乏这种班集体的这种温暖,那么我们应该安排班干部或者是和他比较合得来的,当然他是新转来的学生,我们可以调查一下他的性格,或者他容易跟哪些性格的同学交往,那么我们会安排一些这样的同学跟他交往,利用班级的力量,他在家里面得不到的亲情,我们利用班级的力量先把他拉住。

王宝祥:

我非常同意你们二位的意见,班主任老师教师作为这个从教育良心出发,从教育责任出发,从教育法规出发,都应该怎么样呢?把这样的学生留住,想办法给他创造条件,让他能够得到发展,让他得到转变。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这样的现象从你们耳闻目睹的经历当中,就是有的老师觉得这个孩子太影响我的班级情况跟工作了,就让他赶快转走,去别的班或者别的学校,有没有这样的学校对于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孩子,那么能转走最好就转走的,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隗老师有没有呢?

隗金枝:

听说过,有的老师班里面的学校比如说打架了,长期给班里面惹事,所以他觉得这个学生在班里面再待下去对他的班级影响太大了,所以就对那个学生说如果你转学走的话,你这次就不给你安排这个处分了,其他在利用另一种方法逼迫这位学生转走,我觉得作为老师,作为学校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王宝祥:

这个做法也不对,实际是违规的违法的,小学有这种情况吗?

邵红英:

小学现在也存在,但是没有中学那么明显,据我所知道的,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是从兄弟学校转过来的,他在那个学校是心理发育有一点不正常,然后老师教他觉得非常困难,他也是经常跟老师发生矛盾,那这个时候家长就提出申请要转学,家长就选择了我们学校,因为我们的学校也是区里面是比较有名气的,尤其是在关注学困生,关注希望生这些方面还是不错的。后来就把这个孩子转到我们的学校,在我们的学校当时学籍还留在兄弟学校,他人在我们的学校,经过半年多的调教,我们这个老师也是相当不错的,他过来以后就把他所有的记录都给查询清楚了,然后对是因材施教,后来半个学期以后,这个孩子进步很大,现在家长是非常高兴。所以就觉得教育学生是你老师的职责,既然孩子转给你了,那你就应该尽全力把孩子教育好,而且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教育好的。

王宝祥:

我还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初中笑话,班上40多个学生到快中考的时候就不到30个了,后来我问是怎么回事呢?说其他的学生都是提前毕业了,仔细一想是学校为了这个升学率,这个分母小了以后,他的升学率百分比不就大了,那么这个做法实际上我们觉得也是违反法规的,实际上还不是孩子旷课,是学校授意班主任采取这样的措施,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学习的权力,而且还剥夺他们参与中考的权力,这就更不应该了,当然这个是个别的现象。

那么,今天讨论这个话题,我觉得二位老师都说的非常好。旷课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么遇到的旷课的现象,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仔细调查,分析。到底这个孩子因是什么原因他旷课了,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他的旷课问题。那么不要像这个案例的老师还要给退回去,那是不要的。应该尽力地把学生留住,特别是二位老师讲的我特别同意,要把集体这种温暖送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在这个集体里面他是很幸福的。

隗金枝:

他是有价值的。

王宝祥:

有价值的。这就需要班主任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做工作。这个话题我们就讨论到这儿了。

【对话专家】

他又旷课了

主持人:王宝祥

专家:陆士桢、乔志宏、刘淑兰

王宝祥:

各位老师,我们现在进入班主任的每一天这个模块的下一个专题的讨论,逃学旷课。参加讨论的几位专家,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刘淑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管理学专家。陆士桢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教学学专家。乔志宏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家。谢谢各位来参加讨论。

这个案例大家也都看了。旷课和逃学是一个教育领域的普通现象。当然这每个班可能个别现象。可是这个问题如果是处理不好。就会特别影响这种班级的发展,对一个学校的校风都会有影响。所以我想咱们一起来讨论这个旷课,逃学的问题。陆老师对这个问题您先从教育的角度,德育的角度您先说一说。

陆士桢:

旷课应该说它不是特别大面积的发生在学生当中。但是它确实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着学校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说个别孩子逃学,自始至终都存在的。那说普通的就是,引起逃学比如说厌学这样的想法很多学生也都有。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造成逃学的这种现象的原因确实非常复杂。比如说有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差,学习压力大,等等自身的问题。那么有的学校教育当中,比如说对学生的有一些错误或者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置不良或者说粗暴的态度,造成学生脱离学校。

那么,还有一方面比如说社会上,比如说不良文化的影响,包括不良青少年团伙的诱惑,都会可能造成一个孩子的逃学。所以从教育上来讲,我们说这个逃学的学生自身来讲,他存在很多的危险性,比如说他很可能走入社会被社会不良的团伙妥协,甚至违法犯罪这都是有可能的。

那对学校来讲,我们从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讲,学生逃学首先违背了《义务教学教育法》、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于说你学校没有有效的保护未成年的就学的这种权力,那么一般如果有一个学生逃学,对其他的孩子的心理说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问题确实因为比较复杂,处置起来也比较困难,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有的时候是班主任无法彻底解决的,但是无可置疑的是班主任一定是处置逃学问题的第一线,他最直接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就非常能够考验一个班主任的,他本身的教育观念,考验他的教育能力,考验他实际的教育水平。那我觉得这个本案例最大的问题,就是把逃学这么复杂的问题,班主任把他解决。

逃学我觉得两个必须要坚持的,第一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逃学的现象是普遍的。但

是原因一定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于一个老师来讲,你就是真正能够去深入了解一个学生的情况,能够找到打开他心扉那把所锁,才可能彻底解决他的问题,这是我觉得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就是要长期的跟踪,这个东西不是一下你今天拽到学校了,这不是根本的问题,你拽过来他过两天又跑了,你甚至有人看着他都不行。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有时候你觉得逃学的学生,离家出走的孩子一定是坏孩子,有时候也不一定。有时候是因为有很复杂的原因,他就逃跑了。我就见过一个案例,逃跑了逃跑回来以后,同学都不觉得他是坏孩子,他在班里面吹嘘他逃跑经历的时候,大家呱呱的给他鼓掌。可能就是对这样的情况,你要非常长期的,真正能力解决他切实的问题,才能扭转他这个逃学的行为,其实有一些孩子逃学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了。他遇到一些小事,他就跑了。就像这样的,你如果不能够长期的跟踪,你解决了他一时的问题,他可能以后这种现象还会出现。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对班主任来讲是一个很严重的考验。

王宝祥:

我特别同意您说这个,就是说有时候班主任不见得能解决,独立难支。因为这个有时候会涉及到家长。

陆士桢:

对。

王宝祥:

涉及到社会影响,还涉及到学校。其实有这种情况有的孩子他的旷课逃学,是跟学校有关系。有的甚至是跟班主任也有关系,有一些班主任讨论就提出这个问题了。您刚才提出来他要有这种教育责任感,教育的良心,他要把这些孩子让他不逃学,逃学的孩子想办法团结在班级里头。而有的班主任不是这样的,他有的是甩包袱,学校甩包袱,他有这样的问题。当然这个是要引起班主任重视,学校要重视的。我想这个逃学,旷课也好他可能有想法,有心理方面的原因。这就要乔老师您给分析了。

乔志宏:

逃学这个行为他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是学生外在的表现。针对这样一个外在的表现,我们要对他进行一些帮助。不能只盯在这个逃学的行为上,而是应该更关注他内在的逃学原因。就像这个案例里面,我们也看到了,后面他不逃学了。但是他睡觉他干别的,因此你看逃学习惯消失了,但是问题解决了吗?没有。所以我同意刚才陆老师刚才讲的,一定要对每个人孩子的个案分析,所以在这个旷课、逃学的问题,班主任老师要做的首先要分析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那在这里面肯定的是老师还是很关心这个孩子,还是负责任的,他不是说像有一些老师简单地把他推出去算了,或者交给家长,你们管吧,我管不了了。他还是期望能够改变他,这是需要肯定的。

那么针对他的做法,我觉得有两点是需要的。第一点你要认识逃学旷课的这个行为,逃学这个行为内在的原因可能是非常多方面的,那首先第一个可能的原因他对学习没兴趣,学习这个活动本身无法吸引他,数学、语文、物理课哪个课程他都觉得没意思,或者觉得枯燥或觉得很困难,那这些可能会导致他会学习活动没有任何兴趣。如果学习之外,有一些活动让他更感兴趣,那就很显然,它内在的动力就校外了,就不是校内了。这是一种情况。

那么,学习活动本身是一种可能的原因。另外一种原因,这个学校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因素,导致他不想来的,比如说有没有孩子老欺负他,或者有的班主任或老师老是瞧不上他,老挤兑他。甚至还有一些,比如说像他恐惧的或者焦虑的其他因素,在这个校园环境里面。比如说看门的那个老头很凶,你只要稍微迟到一点点,或者还没有迟到有可能骂你一顿,比如说类似的。学校里面校园环境其他的原因,也可能带来他对学校的有恐惧感,或者说不愿去了。因此对旷课,逃学这个问题应该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原因,一定要做个别的分析去了解。像这个老师这样的,我觉得在他还不了解这个学生所有的背景情况之下的时候,他就认为这个孩子不尊重纪律,他把维护纪律比看得教育孩子更重要,他认为纪律是最重要的,你转来你第一天下午你就敢旷课了。那其实对于转学的学生,不论是坏学生就是我们所有引号的“差学生”、“坏学生”,还是说一个成长转校的学生,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都有困难的,或者马上就面临一些难题,那在这个时候他有一些退缩行为,他不上学这是正常的现象。当然这个孩子他也有其他的原因了。

但是一般的来讲,老师对这个刚转来的孩子,首先你应该抱着接纳的,帮助他的心态,而不是说你有这样的行为我马上认为你是有意要破坏纪律。所以这一点作为一个执法者,管理者的角色意识大于了、超过了他作为一个教育着的意识。我觉得这点是老师需要反思的。因此他旷课的行为这个认识是第一点的,老师需要去注意的。

那么,第二点对于旷课这个行为的改变,我觉得首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对学习的兴趣,毕竟在学校里面主题的活动是学习活动。所以能够建立起来他对这个学习活动的一个动力,这个是内在的根本。而不是强迫坐在这儿,你把家长找来,然后要求这个学生认错,然后妈妈也很难堪,通过这样的一些方法都是外在的强迫,都不是他发自内心的改变。因此,增加学习的乐趣,增加校园生活的吸引力,是改变学生旷课、逃学的基本点,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是最重要的。要他认识到,这个事对他来讲更有意义,也更有乐趣,更有价值,这是重点。那么,具体的做法我觉得老师需要跟这个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让这个孩子喜欢这个老师,相信这个老师是为他好。然后能相信老师说的话,而不是对你所说我都一概排斥。班主任就是学生和校园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桥梁和渠道,这个渠道是通畅的,有效的,这个孩子回归校园的动力就会增加好多。但是如果这个渠道本身是对他来讲是排斥的,是批判性的,那就会非常困难。所以我觉得班主任老师应该建立他和这个孩子信任关系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的维持纪律上。

王宝祥:

乔老师讲得非常好。就是说要增加班级的吸引力,学校的吸引力。从学校角度应该做这方面的工作,当然原因很复杂了,社会的原因我们也研究,社会是什么原因,家长原因我们也要研究。比如说这个里面的孩子家长有责任,他这个孩子为什么旷课,他是一个单亲家庭,他这个家庭教育缺失,而是严重缺失。两个人互相推诿的,所以要针对的不同的原因去解决,两个原因大家说了太复杂了。那当班主任对旷课、逃学的管理起来太难了。但是俗话说了,办法总比问题多。刘老师,我还请您讲一讲。

刘淑兰:

我觉得现在在教育阶段当中,学生不到校、逃课逃学的现象,其实在世界范围当中都有一

点增加的趋势,因为义务教育根本的目的就是我们强调让受教育者,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要得到一定的程度的发展,这每一个就是保证每一个学生。因此这就成为一个共同解决关注的一个课题,这个是从义务教育整个阶段,它应该从政策从各个方面来关注的问题,但是具体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像刚才这个陆老师讲的,它是很少的一种现象,是个别的现象,因此我认为这样的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带有个体性。那么通常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刚才乔老师都谈到了,要解决必须首先来诊断原因,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他到底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刚才我们都说了,其实现在原因很复杂,又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影响,比如说社会有读书无用论,那也可能会影响孩子。比如说网瘾的问题,那么还有一些学校问题,比如说伙伴之间的关系,我就是受同学欺负那就可以讨厌学校了,也可以不愿意到学校了,学习上困难厌学,学习不下去,这都是原因。还有一种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他讨厌这个老师,这个老师老冷淡他,或者说冷落他等等各种各样的情况。

陆士桢:

包括学校的处置孩子不公平,孩子生气不上学了。

刘淑兰:

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且每一个学生背后的原因绝不是一个单一的原因。他一定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原因,因此我自己觉得对待学生,每一个学生这样的一个情况,一定先要调查原因,先来诊断原因的。然后必须有针对性的来做这样的一个东西,因为他是个别的现象,所以我自己觉得这是我们的处理这个问题的这样一个基本的路径,思考的路径。

那我觉得这个案例当中的老师还是很好的,对于新转来的学生他不到校,马上就关注了这样的问题。那么我觉得他是对学生很负责任的,同时也接着按照他的分析,采取了一些措施,一警告,告诉全般同学这个问题不好。第二找家长,首先考虑到家长,他也查了一些资料,家长找来以后还让他写检查,那么他就回到学校来。但是回来学校,像乔老师说的他又不好好上课了。那说明这个孩子不愿意到学校,不喜欢学校生活,他有他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家庭的原因,也可能是学习上困难的原因,也有可能到新环境不适应的多种原因。因此针对这些原因,就有针对性的来采取一些措施。我觉得可能这样一些问题可能会解决节好一点。

另外我觉得案例当中,老师做的这个事情是有一点过于急躁了,发现问题很简单采取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而不是综合的把情况调查清楚以后,因为他是转学来的,我觉得从资料的入手,文档的查阅,家庭的了解,然后掌握这种情况。因为这种情况那么复杂,不是您批评一下,教育说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想首先要了解这样的一个情况,多方面的了解有针对性的。

另外一个我们前面也讲了,这样的问题虽然在班里是个别的现象。但是它的成因一定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老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利用多种资源,家长配合,社会配合,学校的这样一个支持政策上这样一个支持,包括自己的这样一个指导,我觉得几种资源综合利用,我想这个问题才可以逐渐得到解决,包括对个别学生。所以我想这些方面老师能够稍微考虑的全面一点,来采取措施,我想可能更有效。

陆士桢:

我补充一点。就是说如果是一般的班主任工作当中,方法和技能很重要,我觉得在逃学旷课的问题上,这个观念特别重要。特别是要首先确立一个儿童的权力的观念,让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这是一个受教育公平的这样一个基本的观念,如果我们从保护这个孩子落实到他的权力,维护他权益这样一个角度出发,那么你这个观念就可以促使你不把他推出去,就是像刚才讲的,我是维持我们班的纪律,我得让这个孩子来,不是简单的解决问题,而是真正要为每一个孩子落实他学习的权力,这个我觉得特别重要,你有这种观念,才能驱使你,就像刘老师说一开始你就得深入地去了解这个背景,这个孩子的情况。然后一点一滴的,长期坚持,最终找到解决他的问题的方法。像这个表面上来看,因为这个逃学是特别复杂,它涉及的面特别广,有的是好孩子在逃学,有的孩子逃学是已经走到边缘的,那么处置起来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觉得这跟一般的班主任比,我觉得观念和责任感就尤为重要。

王宝祥:

好,这几位专家讲的非常好。我听的时候我想到了几个词,第一观念,这个观念是最重要的,你要解决这个观念问题。第二原因,要分析原因,这个分析原因的结果就是要诊断,诊断清楚。然后是措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动多种资源,我想各位老师一定把专家说的话,好好的琢磨琢磨,在咱们实际的工作中去运用。

现在咱们还是请专家,用最简单的话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这次我们从刘老师开始。

刘淑兰:

我觉得从班级管理,班主任对于个别的逃学学生,那么首先要诊断他这样一个行为背景的原因,然后再采取有针对的性的措施,可能会更好一些。

陆士桢:

解决逃课学生或者逃学学生的问题,其实你面对不光是这个学生的本身,可能还有他背后的家长,还有社会,有制度上的问题,也可能有思想观念上的方式方法的问题,而同时跟你共同作战的其实也是有家长,有社会,有所有的,还包括同学。我觉得真正在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张开双臂,拥抱每一个孩子。

王宝祥:

太好了。乔老师。

乔志宏:

对于有这样行为问题的学生,用爱心和责任心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另外一点在这儿说说很容易,真正要做起来其实非常难的,因此我为这个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心学生,去教育学生班主任也表示敬意。

王宝祥:

好。非常感谢各位专家,谢谢你们参加讨论。

【综合评析】

此案例中呈现的学生旷课行为是中小学常见的不良行为,是学生成长障碍中最具危害性的问题之一。因其成因复杂、危害性大,因此班主任处理起来难度颇大。“弄不好”,会让班主任处于“劳民伤财”却“一事无成”的境地,惹来家长的怨言不说,更有甚者,可能因为处理严重失误,会被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批评或处分。

一、如何认识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王老师发现了学生张雷的旷课行为后立即处理”是值得肯定的日常工作行为。王老师进教室后和班干部一起核实后,确定张雷旷课了,接着就开始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工作习惯。班主任工作的推进,非常需要这种即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像旷课这样的严重违纪行为必须及时地处理,否则容易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后果,既影响当事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在群体中留下“后遗症”。

王老师“想”消除张雷的旷课行为在班级的负面影响是对的。旷课的负面影响大于迟到等违纪行为的影响,可能使学生对学校教育产生失望情绪,也会导致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班主任工作权威的漠视。班主任如果不及时处理,就给学生一种“管理不严格”的错觉。王老师在第二天张雷返校后就着手处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这种不良影响。这种工作意识非常可贵,也值得肯定。

王老师向张雷明确如果继续旷课的后果是必要的。因为经常旷课被原来的学校劝退,一般的学生到了新的学校会有新的表现,想重新开始自己的学校生活。但是张雷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常规反映,而是又开始旷课了。王老师特别指出如果对他的帮助不起作用的话,也将面临“被退回原学校”的局面。这实际上是在提示张雷,他的成长机会的难得,他的转变需要老师的帮助,但自己的积极努力也才是最重要的。让张雷明确自己目前的行为的后果,靠外在的强势力量唤醒他的转变意识。

需要讨论的是,这样的“吓唬”,是王老师的教育策略,还是真想这样做。从后来的教育行为看,更大的可能是一种教育策略。

长期以来,在学校内部的班级之间,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对某些“难教生”推诿教育责任的现象是存在的。“难教生”确实给教育者带来诸多的麻烦,需要花费太多的教育精力,而且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然而,从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者的教育良心来看,“推”是不应该的。

王老师在处理的过程中,关注一些关键信息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比如,当他发现了张雷写的“自我分析书”有抄袭或从网络下载的可能时,立即到网上搜索验证。像张雷旷课这样的复杂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而抓取关键性因素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是完成类似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王老师的这一良好的工作习惯值得其他班主任借鉴学习。

王老师联合家长的力量来处理张雷的旷课行为是理想的选择。当王老师意识到张雷的旷课行为比较严重时,决定联合家长的力量来处理这一问题,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力量的整合,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的教育转化时空。家长的到来,不仅了解了更多的情况,也出现了新的教育契机。

当王老师发现张雷又一次出现旷课行为时,决定用新的方式来处理也是理智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一些学生因此表现出的独特的成长问题也是有个性化内涵的。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当一种策略、一条途径走不通时,就要选取新的策略和途径。这一点,王老师为其他班主任做出了好的表率。

二、王老师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王老师发现了张雷旷课后应该立即和家长取得联系,尽管“转学证没交”,“家长未提供联系方式”,但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查到张雷是从哪一所学校转来的,通过该学校的办公电话就可以查到张雷原先的班主任的电话,进而得到张雷家长的联系方式。然而王老师没有这样做。不把张雷的旷课行为及时地通知家长,如果张雷在校外出现了意外情况,学校和王老师都会惹上更多的麻烦。

王老师在教室里公开处理张雷的旷课行为时,其语气选择没有考虑到容易引发他和张雷的冲突。在激化了师生矛盾后再去处理张雷的旷课行为,张雷不信任老师了,在对立情绪中沟通,可能得来错误的信息多,于是就很难找到科学的切入点了。既然张雷到新的学校后第一天就敢旷课,这说明该生对王老师的权威作用并不怎么重视,他也不担心自己会受到学校的处分。如果想到这一点,王老师就不宜选择那样的处理方式。

王老师决不应该采取再让张雷回家反省的处理方式。张雷本来就对学校不感兴趣,再采取令其回家反省的处理方式,更是一种“不去学校”的负面强化,增加他对学校的反感。王老师面对张雷时,处理他旷课的起点应该是增强他对学校的兴趣。而且,在没有确定张雷的旷课原因时就急于做出处理决定,是非常盲目的。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让学生回家反省,是一种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的行为,这是万万不能做的。

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王老师没有意识到张雷答应不再旷课的许诺的不稳定性。张雷的妈妈向老师哭诉自己的不容易,肯定不是第一次了,张雷也应该早已听到过,为什么单单这一次他受到触动?家庭破裂,张雷是受害者,所以不看好自己的前途,走一步算一步,但他的品质并不坏,他也想做好。可能是因为转到新的学校后,张雷依旧像以前一样旷课,她的妈妈伤心透顶,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些绝望。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再次听到妈妈受到的伤害,他便被触动了。张雷的这种态度转变,缺少内在的根据,有可能仅仅因为同情妈妈,所以,就具有不稳定性。一旦离开那个特殊的情境,张雷的这种转变行为不一定能持续很长时间。隐含的问题是,王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当张雷短时间之内不再旷课时,王老师也就没有进一步确定新的解决策略,来巩固张雷的行为,甚至连张雷近期的基本表现都没有去进一步的分析,致使张雷刚刚出现的转变趋势又在短时间之内消失了。

王老师还可以从原来的学校和班主任处以及张雷本人了解更多的情况,研究其发展的轨迹,使工作做得更有针对性。

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班主任处理旷课问题需要多角度思考,需要从每一个旷课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经常旷课的学生,是一把多锈的锁,切切不能简单化的处理。

【拓展案例】

让她在学校有事干

没转来之前,关于丽丽的转学原因各位班主任已知晓:因为经常旷课被学校劝退。因此,当学校往班级里安插她的时候,各位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就这样,丽丽和她妈妈在学生处被“凉”了一上午。快要放学时,王老师考虑再三后决定接收她。在众位班主任的惊异目光中,王老师领走了丽丽。

“王老师,别人都不要我,你怎么敢要?你不怕我和你对抗?我可是会经常旷课的。”初次见面,丽丽的话就让王老师领教了她的“厉害”。

“你胡说什么,好好和老师说话。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丽丽的妈妈因为生气而大声的呵斥丽丽。

“你能管得了我?管不了就别再说废话啦。”“你想气死我……”伴随着母女俩的争吵,王老师把丽丽送进了教室并安排好了座位。

“王老师,上课允许不允许吃瓜子?不允许吃的话我下午就不来上课了。”当王老师准备离开教室时,丽丽又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话题。

“不允许吃。如果有正常原因,可以不来上课,但得请假。”王老师干脆地说。“你有胆量今天下午敢不来?”王老师看着丽丽心里想。

下午,丽丽真的没有来上课。这让王老师“大跌眼镜”。王老师也意识到,对丽丽的旷课行为的确不能等闲视之——从丽丽今天的表现来看,原来的学校采取劝退的方式对待她,也确实有他们的苦衷;另外,王老师也想到,对这个孩子来说,想主动帮助她的老师不多了,“弄不好”,自己将是最后一个。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王老师便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丽丽。

经过论证后,王老师选择的第一个工作着力点是和丽丽沟通,先把她旷课的原因找出来,这是确定转变策略的基础。王老师以书面形式和丽丽交流,他认为这样更隐秘,便于丽丽接受。在沟通了一个星期后,王老师赢得了丽丽的信任,丽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来了。王老师把丽丽旷课的原因精心地整理后,一条一条地呈现在表格中,便于丽丽清晰地认识自己。

在经过一系列的沟通后,丽丽开始有了转变的意识。紧接着,王老师决定先让丽丽对某一科的学习感兴趣,靠这一点先把她留在学校。在浏览了各科近期的单元检测成绩并和丽丽分析后,王老师发现丽丽的英语成绩不错,而且对英语学习也比较感兴趣。于是,王老师又开始了和丽丽的沟通,并以一个表格为载体进行。比如,在界定丽丽的学习现状时,王老师设计了《丽丽的英语学习优势的开发》。完成现状界定后,王老师和丽丽确定了转变目标和转变策略,并在实践中逐步落实。

在转变过程中,王老师还和其他任课通报了丽丽的

情况,并请他们给丽丽留有转变的余地,比如,哪怕丽丽在

其他学科的课上学英语,各位任课老师也要暂开绿灯。另外,

王老师还让丽丽担任了英语课代表,丽丽来学校后可做的事

情更多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丽丽的英语学习水平与原来

相比大有改变。在一次单元检测中考到了91分。这时候,

丽丽在学校有“正经事”可干了,开始对学校有好感了。

时间不长之后,丽丽不仅不旷课了,而且成了班里很勤

奋的学生之一,尽管还没有非常大的进步。

(案例提供者:王立华)

【相关文献】

英国:政府不惜动用罚款利器对待学生旷课

10年来,英国政府已经投入了近10亿英镑来应对学生旷课问题。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纵容孩子旷课的父母处以罚款;派专人到校外巡逻,寻找那些上课时间在外闲逛的学生;采用更加严格的方法考核学生的缺勤行为;采取电子签到系统;向缺席学生的家长发送手机短信,等等。

在2007年1月至4月间,纵容孩子旷课的英国父母一共接到了4616张罚款单;11023起学生旷课事件被定为紧急处理事件;为了解决学生长期旷课问题,政府共与家长签订了4508份“养育契约”,保证孩子按时到校上课。

英国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官员凯文?布伦南指出,新的考核学生缺勤的方法变得比以前更加严格,对造成学生缺课的各类原因的统计数据也为地方当局提供了重要参考。布伦南说:“大概有占学生总数2%的人是缺勤的‘常客’,其旷课时间大概占去所有学生旷课总天数的一半多。常常旷课的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时面临失业的危险更大,其失业的比例比按时上课的学生要高得多。现在随意缺勤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数人的注意,我们应该尽力减少学生整体的缺课数量。学校与学生家长要加强合作,二者之间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孩子一日

不到校上课,不管是出于正当理由,还是得到父母的私自许可,这一天算是白白浪费掉了。”

中小学生旷课行为处理的基本原则

长效性原则。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行为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救心工程”,需要班主任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不能太性急。

主体性原则。班主任指导学生提高认识,使他们自己有所觉察和省悟。一旦学生自己认识了、觉醒了,他们就会自觉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主动来校上课。

舒缓性原则。班主任帮助学生时,尽量不要限定他们什么时间到校,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要真正从思想认识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能让学生逃避问题。当然,班主任也不能回避实质性的问题,要寻找途径帮助学生解决旷课行为。

研究性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当代中小学生的旷课的心理特征、表现及形成原因尽管有所变化,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班主任应增强科研意识,以科学研究的态度不断地总结、实践,不断地提高对学生旷课行为矫治的科学性、艺术性。

中小学生旷课的外部原因

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学生因升级与留级、换班或转学时、新入学、升学等学习环境的变迁引发了生活的重大变化,这很容易使学生遭遇到由于不适应带来的痛苦、失望、挫折和打击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教师的帮助不到位,学生对学校和老师就有一种失望情绪。再比如,由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单调、枯燥,缺乏艺术性,学校和课程、课堂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而教师对个别暂时不适应的学生又漠视、歧视,乃至乱施惩罚,也容易把学生“推到”学校外面去。

社会颓废文化的负面影响。当前,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恶搞”“价值观模糊”“缺乏诚信体制”等社会颓废文化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面对这些负面影响,多数成人能够自觉抵制,但是分辨能力不高的中小学生不一定能积极主动地抵制;相反,因为这些颓废文化能暂时满足学生的感官刺激需要却被中小学生接受。

家庭支持体系的残缺。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不良的家庭环境、畸形的家庭关系、父母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性格缺陷等等,都容易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正常情感的培养,这些不良人格因子都为学生将来的旷课“埋下了伏笔”。

中小学生旷课的主观原因

价值观体系的不健全导致旷课行为的产生。无论是“品德不良型”“学习不适应型”

“人际关系不适应型”“有意拒绝型”,还是“混合型”的暂时落后学生,他们都缺乏“自我能动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能自觉排除来自环境的干扰,不能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于是,他们便采取消极的旷课行为来逃避学习困难。

不良人格特征为旷课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保障”。不良人格特征会影响到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灵活度和平衡度,使他们的知觉、记忆、思维功能受到阻碍乃至被压抑,导致他们从事紧张的智力活动时注意力极易分散,反应迟钝,学习效率下降,产生讨厌学习、害怕上学的行为。于是,旷课的可能性就有了。

低自尊的心理水平加速了学生旷课行为的产生。低水平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导致学生讨厌学习,甚至产生旷课、逃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人际敏感、敌对、强迫、焦虑等心理状态,极易导致学生的厌学的情绪的产生。另外,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思维的速度和敏捷性、精确性和灵活性,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正常发展。致使学生课堂上不能积极思考,作业、考试错误百出,学业成绩不良。如果他们经常或一直处于失败的心理体验中,就会产生不良的自我意识,这种低自尊的心理水平会进一步加重其厌学的情绪,进而导致旷课行为的发生。

中小学生旷课行为的矫治策略

策略一:确定影响源

由于厌学心理是导致学生旷课、逃学等不良行为的直接因素,因此,要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的行为,首先就要确定导致学生厌学的各种影响因素,使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教师对部分学生的歧视、来自家庭的不良影响、社会风气及传媒中消极因素的不良暗示、不良友伴群体的消极影响等等,这些都是要努力消除的负面因素。

策略二:咨询防范

要建立旷课学生的成长档案,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保证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还要将厌学的学生作为教育帮扶、心理咨询的重点对象,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厌学的原因,指导学生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予以“积极强化”,建立学业自信,避免出现旷课行为。

策略三:个别辅导

对于那些由于某种原因而对学校产生恐惧、厌恶心理,对学习生活冷漠、毫无兴趣,乃至有旷课行为的学生,要由班主任、家长,尤其是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给以及时、系统的行为矫治。

策略四:家校联动

旷课虽然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挫折,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的反应,但旷课的症状往往是从家庭里反映出来。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很大,如果家长不配合,只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为此,学校可以通过给家长写信、举办家庭教育咨询等活动,使家长科学地了解孩子,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样,帮助学生克服和矫治旷课、逃学行为必然要求教师间相互合作,师生间关系融洽,使学校具有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环境。

学校应承担的查找旷课学生下落的法规责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因此,学生旷课时,学校要及时通知家长,及时查找学生下落,降低旷课对当事学生的伤害性,乃至避免悲剧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