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换热器是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使热量由高温流体传给低温流体,是一种实现物料间热量传递的通用设备,在石油、化工、动力、核能等工业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1]。有数据显示,在当今炼油化工厂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大约占全部设备资金投入的40%,其动力的消耗大约占到总体能量消耗比率的20%~30%[2]。介于换热器的地位如此重要,改善换热器的结构,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对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成本有很大帮助。

在二十世纪的早期,为了满足当时对大型换热设备的工业需要,而开发设计了最初的管壳式换热器[3]。经过近一百年左右的发展,其设计规范标准和生产加工方法都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很好地满足工业实际生产需要。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Bell-Delaware设计方法和Tinker教授的流路分析法[4]。

现代工业常用的换热器,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一种在换热管与壳壁之间的壳程流动,冷、热流体通过换热管束来进行热量的相互交换,从而使冷流体温度升高,热流体温度降低,最终满足工艺过程的需要。在石油炼化等行业中经常使用的管壳式换热器,由于其构造相对简单,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非常完善,适应性较强,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逐渐在市场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5][6]。为了增强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在壳程内部安装形状不同的折流挡板,折流挡板的存在不仅能够对换热管束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对改变壳程流体的流动状态,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折流挡板的形式多种多样,工业中经常使用的管壳式换热器,传统弓形折流板的应用最为普遍,其使用范围也比较广泛。

本文以常用的管壳式换热器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几何模型进行假设简化的条件下,运用CFD软件Fluent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模拟研究的重点在换热管束的排列方式,以及折流板结构参数变化对换热器壳程流体介质流动与传热的影响。在换热器外部尺寸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对换热管束的排列方式,折流板间距和折流板窗口圆缺高度以及折流板厚度等的改变来进行分析。研究得到几种不同换热器结构下壳程流体的速度矢量场云图、压力场云图和温度场云图。并且得到壳程进出口压降、换热系数、换热器性能系数随折流板间距或壳程流速变化的特性曲线。研究分析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流动与传热问题可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对于减少成本投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换热器理论设计研究作参考。

1

1.2换热器简介

1.2.1换热器的分类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上的各种不同需求,出现了材质、工作条件和用途各不相同的换热设备类型,根据作用原理或传热方式不同,可将换热设备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7][8]。

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此种类型换热设备又被称作为混合式换热器,它是利用冷流体与热流体二者之间相互接触,彼此间相互混合进而使热量得以交换的换热器。如冷却器、冷却塔、冷凝器等。此类型换热器单位容积能够提供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比较高、整体设备结构也相对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但使用场合较窄,只有在工艺上允许两种流体相互混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蓄热式换热器,此种类型换热设备又被称为回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通过基质或填料等介质的短暂能量储存,把热量从一种流体传递给另外一种流体。蓄热式换热器单位体积换热面大、制造成本不高、结构较为紧凑,比较适合于两交换介质均为气体的热交换情况。如固定床蓄热式换热器、回转形式的空气预热器等。

3.间壁式换热器,此种类型换热设备又被称为表面式换热器。这种类型换热器通过自身的间壁将进行换热的冷流体与热流体相互隔离开来,两种流体互不接触,相互之间也不干扰,通过间壁将热流体的热量交换给冷流体的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实际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换热设备,它的型式有很多种,如最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4.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此种类型换热设备是将两个间壁式换热器通过在其中不断循环的载热体而彼此连接起来的换热器。由于载热体在低、高温两种换热器间来回循环,将高温流体的热量逐渐传递给低温流体,从而使高温流体温度降低,低温流体温度升高,如热管式换热器等。

1.2.2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中最普遍的一种换热设备,介于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而且其结构型式也很多,管壳式换热器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U型管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9]。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点,那就是都有金属圆形的壳体,壳体内部安装排放整齐的换热管束,所谓的管程就是流体流介质经换热管内的通道,流体介质流经壳体内壁与换热管外壁之间的通道称之为壳程。冷流体与热流体主要通过换热管外壁面来进行热量的交换。

一、U型管式换热器

下图1.1所示为U型管式换热器的通用结构模型。此类换热器结构特点:仅有一块管板。许多U型管束整齐排放组成了换热管束,所有U型换热管的两端全部都安装在一块管板上,换热管能够自由的移动,因此,可以不必考虑热应力对换热器产生的影响,

2

其热补偿能力非常好。制造工艺比较简单,能承受较高的压力,成本较低是U型管式换热器的优点,比较适用于换热管壁与壳壁间温度差较大或者壳程流体易结垢并且需要清洗,但又适合采用其他换热设备的场合。

图1.1U型管式换热器

二、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所谓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就是换热器两端有两块固定管板,管板和壳体用焊接的方法安装在一起。其代表性结构型式如下图1.2所示,此种类型的换热器结构相对简单,当换热器壳体直径相同时,它的换热管排布数量最多,其结构非常紧凑,适应性比较强。换热管束被两固定管板固定支承,使换热器更加稳定,振动幅度较小,任意换热管都可以被清洗,但是壳程很难被拆卸清洁。所以壳程通道适宜走清洁干净、难于结垢的介质。如果换热器壳体与换热管温度或材料自身的线膨胀系数彼此间差距相对较大时,换热器壳体与换热管束之间就会产生一定大小的热应力,因此为了减小热应力的破坏,一般都安装挠性管板和膨胀节等配套元件,但温差热应力只能被降低不能够被完全吸收。所以当温差相差较大时,此种类型换热器将不能适用。

图1.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三、浮头式换热器

下图1.3所示为浮头式换热器常见结构型式,换热器的两个管板仅有一个和壳体固定焊接在一起,另外一个管板可以相对壳体往复的移动,被称作为浮头。此种类型换热器的壳体与换热管束对热应力作用的影响是可变的,因此,当两种流体的温度差相差较大时,温差应力也不会对换热器产生很大破坏。浮头是可以拆卸的,便于换热管的清洁和维护修理。浮头式换热器比较适用于管壁与壳壁之间温度相差较大,流体介质易于结构和腐蚀的情况。

3

4

图1.3浮头式换热器

四、填料函式换热器

下图1.4所示为填料函式换热器的普遍结构型式。此种类型换热器和浮头式换热器

的结构十分相似,换热器的浮头裸露在壳体外侧,浮头和壳体相互接触的表面处用填料函来密封。当流体介质腐蚀性强、温度差相差较大且需要经常更换换热管时,应用填料函式换热器比其他类型换热设备的换热效果强很多。目前工厂中使用的填料函式换热器直径都相对较小,一般直径都小于700mm,在操作压力和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大直径填料函式换热器的使用情况就加更少了。

图1.4填料函式换热器

1.2.3换热器的发展方向

换热器的种类多种多样,但管壳式换热设备在化工、石油化工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介质有腐蚀性或高温场合的作业中更能突显出其优势。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安全可靠性高、能适合多种场合等优点,被最为广泛地应用到各工业领域。最近几年,虽然受到了另一些新类型换热器的挑战,但因此也促进了其本身的发展与进步。当今,换热器正朝着大型化和高参数的情况发展,但管壳式换热器仍为研究重点。全球范围内各国在对提高此种类型换热器性能所展开的分析研究中,最主要的还是强化传热技术,适应高参数与各种有腐蚀物料的耐腐蚀性材料,以及为大型化发展所作的结构改进[10][11]。

能源短缺是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越来越的人已经关注传热技术的发展。为了节约资源和能源,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换热设备,即使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小时,也可以获得大的高效传热表面的热通量。未来几年,应该研制用尽量小的温度差,较小的换热面积来输送相同多热量的换热设备——“高效能换热器”[12]。“高效能换热器”的结构将会较为复杂,需要较为高级的设计与分析技术。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换热器的传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换热器的

5

壳程流体与传热问题方面。

1.3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

1.3.1强化传热原理及途径

在单位时间内,使换热设备在单位传热面积上能够传递的热量尽可能多,被称之为强化传热。强化传热技术能够通过提高热量传递的速率来很好的改善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从而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传递额定热量的目的[13][14]。

强化传热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换热设备传热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子,从而达到使换热设备在单位换热面积基础之上单位时间内能交换更多的热量[15][16]。换热器强化传热的目的主要有:提高其现有的传热能力,增加传热量,使换热器在不增加其他大型设备投入的时也能够很好的完成额定传热目的;尽可能的缩小换热设备的体积,减少传热面面积,从而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减少换热过程中功率的消耗,尽量控制高温元件处的温度,这样可以避免热量浪费并且能够保持换热器稳定长期安全的运行。

实现对换热设备的强化传热,要同时达到上述所有的目的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些目的和实现过程中的条件是相互制约着的,只能达到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不能同时达到。所以我们要明确对换热器强化传热的主要目的,之后通过分析研究,选择一种较为合适的传热方法。

由公式m Q KA t =?可知,要实现换热器的强化传热过程,可以通过增大传热面面积

(A )、增大传热平均温差(m t ?)和提高传热系数(K )值等几种方法来实现。

1.增大传热面面积

增大传热面面积是实现换热器强化传热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延伸表面传热面或采用较小直径换热管二者都可以增大传热面面积。换热管的管径越小,其耐压性能也就越高,在相同的重量下,换热管束的总体表面积则会越大。延伸表面传热面,能够增大传热面面积和提高传热系数K 值,但反过来会引起壳程压降过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17][18]。

2.增大换热平均温度差

实现增大换热平均温度差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方法就是在冷、热流体介质进出口的温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改变换热器内传热面积的分布来影响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度差。可以应用换热网络技术,冷流体和热流体之间最好保持逆流流动等;第二种方法就是尽量使冷流体与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差相差较大以此来增大换热平均温度差[19][20]。但是一般情况下,设计换热器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差已经确定,不可以轻易改变,所以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狭窄。

3.提高换热系数K 值

提高换热器的换热系数K 值来实现换热量的增加,是强化传热的重要一步,当然也

是广大学者研究开发强化传热技术的重点之一。重点是强化换热器壳程与管程的换热面积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如果在换热面积与换热平均温差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公式推导可以看出,要想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性能,只能通过增大换热系数K值来得以实现。

当前,要想增强换热设备的换热性能,实现强化换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达到目的:首先可以改变换热管束的支撑方式,使壳程流体的流动分布更加合理,如改变折流挡板的间距与高度来增强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可以改变换热部件自身外表面的构造形式以及改变对外表面的加工方法,这样可以得到延伸表面和较为粗糙的外表面;可以通过增加内插物,使流体介质自身的绕流更加剧烈;可以把换热管束的内外表面全部都制造成各种不同的形状,这样将同时增强换热管束内部和外部流体介质的湍流流动,从而实现增强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的目的。

对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要整体的衡量,绝不能片面考虑,原因在于提高流体介质的流动速度,增强介质的扰动程度的情况下,一定会伴随着阻力损耗的增加,从而导致换热设备的综合性能下降,因此当选择强化措施时,应该对整个系统的设备构造、工艺过程、动力耗能、制造安装、检修操作维护费用等进行全面衡量,这样可以得到最为经济合理的改进方案。

1.3.2换热器强化传热场协同原理

传统意义上的强化单相对流换热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21]:(1)增加流体扰动的程度;(2)减薄热边界层[22];(3)提高壳体和管壁壁面附近流体介质的速度梯度。通过改变换热管束壁面的几何形状、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值(只考虑流体介质和换热壁面的特征温度差、流体介质的流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等方法,最终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根据强化对流换热“场协同”原理[23][24],对流传热可以被看作为具有内部热源的导热问题,其理论认为换热器的对流换热效果好坏,不只是由流体介质的物理性质、流速、固体壳壁与流体介质的温度差所决定的,流体介质的热流场与流体的速度场二者之间的协同程度也一定要被同时考虑,当流体介质的温度边界条件与流体速度边界条件相同时,二者的协调同步的程度越好,那么换热器自身的换热性能自然也越好。

1.3.3强化传热的方法

以上阐述了换热设备强化传热的原理,运用上述方法对换热器进行强化传热在实际生产中随处可见。由于要同时实现全部传热方法几乎不可能,所以多数情况下只采用其中的一条或几条途径来实现传热目的。目前,有源强化与无源强化是工程上普遍使用的强化换热方法,具体方法分类如表1.1所示[25]。

表1.1强化换热方法的分类

有源

强化

运用特点无缘强化运用特点

机械搅动各种形式的搅拌器处理表面

对传热表面进行机械加工或图层(例

如开槽)

6

传热表面振动用低或高的频率来震动传热表面

(一般用于提高单相流的传热)

粗糙表面

包括从随机的砂砾型粗糙度到不连续

的突起物等许多构造形式所构成的粗

糙表面

流体震动震动范围有1Hz脉动到超音速,

最初用于单相流

扩展表面

包括管内和管外的扩展表面,如管外

翅片

电磁场作用对电介质施加作用,是换热表面

附近产生较大的流体主题混合

扰流元件

包括轧槽管、针肋、螺旋肋、重复肋

和沟槽

射流冲击通过圆形或狭缝型喷嘴直接喷射

到固体表面

涡流装置

在管内插入金属网、扭曲带、静态混

合器、环、盘等元件

虹吸核态或膜状沸腾中,通过换热器

表面小孔将蒸汽吸走,或在单相

流中通过换热表面的小孔将流体

引入

添加物

液流中的添加物、气-固两相流中的固

体颗粒和气泡,以及沸腾系统中的微

量液体添加物

1.4换热器的壳程流场研究

1.4.1换热器壳程流动的实验研究

流体在换热器壳程内流动是非常复杂的,所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观察壳程流体介质流动情况并准确无误的记录流体湍流流动下的数据是相当有难度的,虽然实验所建立的模型一般都不会很大,但其价格昂贵,成本较高。而且受到技术和经济等一系列条件所限,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换热设备壳程流体流动特性的分析成果并不是很多,研究结果也不够深入全面[26][27]。

在1957年,Gupta教授和Katz教授两位学者在由玻璃材质制造而成的换热器中,第一次使用示踪颗粒大致描绘了换热器壳程流动情况。1984年,Berner教授在没有换热管束的有机玻璃换热器壳体内,通过在流体中注入铝示踪球和示踪颗粒的手段观察了流体介质流过折流板时的情形。1993年LE Hasler教授陈述了应用传导感应压力管与神经密度粒子等技术来测量记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管束间流体介质的叉流流速分布与壳程进出口压降值,为以后计算机数值模拟打下了一定基础。1993年,T Pekdemir等人对一个真实大小的有机玻璃材质换热器进行了壳程流体流动与进出口压力降的实验分析研究。本次实验使用直径为0.50mm大小的塑料材质小球作为流动示踪球,并用一千张每秒高转速录像机来记录流体的流动状态,最后使用测压管等测量工具和其他技术手段来测取壳程压力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壳程流体介质的流动阻力大小会随着流体介质的雷诺数的变化而剧烈变化,直边折流板数量的增多等同于雷诺数的提高;流体介质中心地带的压力要大于流体介质逼近换热器壳体附近的压力。1996年D Kral教授等人用实验的手段分析了不同尺寸大小和形状异样的螺旋型折流板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并研究讨论了其在工业上应用的前景。2003年,邓斌与陶文铨教授等人在我国某重点大学的实验室内,对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了冷态实验,研究发现,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压力的分布情况以及壳程进出口压降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比较好,实验所得数值与理论计算数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不超过20%。

由于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较为复杂,实验成本较高,技术条件还有待提高。当前,

7

对换热器壳程流体介质流动的分析大体还处于计算机数值模拟模拟的层次[28],因此,许多换热器数值模拟的分析成果,用实验方法来验证还比较困难,只能查阅相关文献和运用经验值。

1.4.2换热器壳程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的发展

21世纪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了计算传热学(NHT)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进步,对流体介质流动与传热进行数值模拟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分析途径开始被广大学者所熟知,此种研究方法在换热器壳程分析中也非常适用,并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

1974年,国外Spalding和Patankar两位教授首次阐述使用多孔介质模型来对换热设备进行简化处理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29][30]:把换热器壳程的许多部件,例如折流挡板、换热管束等都被看作多孔介质,并且用体积多孔度的思想来代表换热器壳体内部元件所占据的比重。运用分布阻力的思想来处理折流挡板、换热管束等换热器内部元件对换热器自身壳程和管程流体介质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假定换热器内部元件对流体介质的阻碍作用大大超出流体自身所具有的粘性力。因此在后期的计算求解时不考虑流体本身的粘性阻力作用,使求解过程简化。二位教授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要,为后来学者们对换热设备的数值模拟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1982年,Sha. Yang教授应用多孔介质模型对蒸发器结构进行了相关的数值模拟,然后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由于考虑了换热管束间流体流动的特点,在体积多孔度的概念上,又总结出了表面渗透度思想。数值模拟的分析结果与实验所得结果相对比,吻合效果较好[31]。

1999年,王定标教授运用相似理论构建换热器的几何模型,使用8节点和12节点三维单元及其对应的函数,通过有限元的理论对离散格式进行完善,运用算子分裂理论对换热器数值模拟的收敛性进行完善,模型的求解计算设置使用牛顿——拉斐逊的逐步迭代法,最终编制出HEFLOW程序 [32][33]。

黄兴华教授等学者运用多孔介质模型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求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得到换热器壳程内部流体介质流动与传热的特点及其性质。在数值模拟分析中,顾及到换热管束对紊流作用的影响,选则使用修正的-k 模型。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结论对照,二者的数值偏差不大,模拟效果较好[34]。

邓斌等学者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在流体流量数值较低的条件下,分析了其壳程流体介质流动阻力损耗的程度[35],同样运用多孔介质模型[36]、交错网格等技术手段,数值模拟了螺旋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壳程流体介质的流动情况[37] 。数值模拟所得结论和试验所得数据结论基本一致。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应用CFD等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换热设备进行计算模拟分析,得到流体介质在换热设备壳程内速度矢量场、压力场、温度场分布以及壳程换热系数与壳程进出口压降的比值变化曲线,不仅能够很好地分析换热器的传热情8

况,提高换热效果,而且可以弥补在实验室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研究的经济性,因此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换热器壳程流体介质流动与传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4.3换热器壳程流场研究的发展方向

当前,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换热器壳程流场的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所运用的流场模拟软件也多种多样。其中理论较为成熟的PHOENICS分析软件能够较好的计算模拟求解三维层流或者湍流、流体介质的单相流或者多相流、稳态或者瞬态等问题的传热与流动的情形,但其软件本身也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并不是对所有的流动都适用。运用计算机、数学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原理知识来开发实用性更强、计算效果更加准确的换热器壳程流场模拟软件是迫不及待的,其重点应解决如下问题:

1.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模拟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获得换热设备在不同单相换热时,壳程流体介质的速度分布情况、温度渐变的分布以及组分浓度等变化情况,能够计算出换热器壳程各部位的换热系数大小与压降值。

2.运用软件数值模拟,可以获得换热器在特定工况下,当换热效果最优时换热器的结构参数,而不是特定结构下换热器的最好换热性能。

3.当换热设备的壳程有相变时,必须准确描述流体介质的流型,继而由流型来选择模拟所需的模型。可以较为细致的预测换热器壳程各个部分的冷凝率,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和淹没效应等的内部关系,这样可以使冷凝器在设计条件下工作效率提升到最高值。

除此之外,换热设备流体介质的流场参数测量也是值得发展的方面,可以运用仪器对工厂中的设备尤其是对换热器换热管束间流体介质的压降、温度及流体速度等参数进行测量,从而来验证理论模拟的正确性。对换热器的流场参数的测定有以下几点工作要做:

1.研究发展新类型的换热器流场测量仪器如今市场上换热器流场的测量设备价钱非常高,而且使用过程特别繁琐,获得的结果精度也偏低,需要研发出成本较低、能达到较高精度的测量仪器。

2.研究发展新型测量技术当下对单相流场的测量手段有许多,如多谱勒转速测量仪等设备,可是对于两相流场换热管束之间的较多相速冷凝率等的测量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5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以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结构对流体流动和传热影响的设计理论及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流体介质的流动与传热情况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9

(1)对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换热管排布不同,建立四种不同排列的换热器模型,并对其速度矢量场、压力场和温度场特性进行对比分析。

(2)对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流体介质的流动与传热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研究折流板间距变化、折流板窗口高度变化以及折流板厚度变化下壳程流场、温度场、压力场特性,并得出壳程进出口压降、换热系数及换热器性能曲线图。

1.6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换热器分类、结构及发展方向做了简明的阐述,并重点对管壳式换热器作了较为详细介绍。对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的场协同原理和传热方法进行讨论,最后叙述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今后换热器壳程数值模拟的研究方向,总结前人研究经验提出本文研究内容。

10

11

康复护理学-第一章绪论作业

《康复护理学》习题作业 第一章 绪论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 二、填空题 1.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的 和 得到恢复,重建患者的 ,最大限度地恢复其 ,以平等资格 。 2. 康复医学着眼于 ,因而具有 、 、 ,并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 —社会”的医学模式。 3. 指导康复治疗的四大原则是 、 、 、 。 4. WHO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 、 、 。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康复护理的对象,下列 的描述是错误的。 A.躯体残疾者 B.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 C.急性期的病人除外 D.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人 2.下列 不属于全面康复的范畴。 A.心理、脏器及肢体功能 B.家庭功能 C.日常生活能力 D.就业能力 3.康复护理不强调 。 A.“自我护理”和“协同护理” B.“特别护理”和“周到的照顾” C.鼓励家属参与 D.充分发挥伤病残者的潜能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3.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医学: 广义:应用医学科学及其有关技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 狭义:康复医学是以功能为导向,为了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主要应用医学和康复工程的技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的一门医学科学(国际上通 常所指的康复医学)。 2.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 二、填空 1.残存功能、能力、身心平衡、生活自理能力、回归(重返)社会。 2. 整体康复、多学科性、广泛性、社会性。 3. 功能训练、全面康复、融入社会、改善生存质量。 4. 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康复。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四、问答题 1.康复护理学有何新进展? (1)康复概念渗入临床各科护理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是提高残疾者功能独立性,改善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的有效措施。 (2)康复护理是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残疾人,老年病人,慢性病人康复需求量大,但财力有限,康复机构有限,因此,开展社区康复护理势在必行。 (3)重视康复护理的研究工作 (4)加紧培养康复护理人员 (5)建设中国特色的康复护理 2.康复护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下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下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

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图示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 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第1章 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 试述下列各组概念: ⑴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 ⑵数据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 ⑶数据类型、数据操作 ⑷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参考答案: 略 2.试述数据结构研究的3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研究的3个方面分别是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操作)。 3.试述集合、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和图型结构四种常用数据结构的特性。 参考答案: 集合结构:集合中数据元素之间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的特性外,数据元素之间无其它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松散性的。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即若结构非空,则它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终端结点,开始结点没有前趋但有一个后继,终端结点没有后继但有一个前趋,其余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树形结构:树形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即若结构非空,则它有一个称为根的结点,此结点无前驱结点,其余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前驱,所有结点都可以有多个后继。 图形结构:图形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即若结构非空,则在这种数据结构中任何结点都可能有多个前驱和后继。 4.设有数据的逻辑结构的二元组定义形式为B=(D,R),其中D={a1,a2,…,a n}, R={| i=1,2,…,n-1},请画出此逻辑结构对应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 顺序存储结构示意图如下:

0 1 2 … n-2 n-1 链式存储结构示意图如下: … 5.设一个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如图所示,请写出它的二元组定义形式。 图第5题的逻辑结构图 参考答案: 它的二元组定义形式为B=(D,R),其中D={k1,k2,k3,k4,k5,k6,k7,k8,k9}, R=,,,,,,,,, }。 6.设有函数f (n)=3n2-n+4,请证明f (n)=O(n2)。 证明:因为存在c=6,N=1,对所有的n≥N ,0 ≤3n2-n+4≤6×n2都是恒成立的,所以由书P16的定义可得f (n)=O(n2)。 7.请比较下列函数的增长率,并按增长率递增的顺序排列下列函数: (1) 2100 (2) (3/2)n (3) (4/3)n (4) n n (5) n2/3 (6) n3/2 (7) n! (8)n (9) n (10) log2n (11) 1/log2n (12)log2(log2n) (13)nlog2n (14) n log2n 参考答案: 按增长率递增的排列顺序是: 1/log2n< 2100

第1章--绪论--习题(2014版)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学 2、资源的稀缺性 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实证分析 6、规范分析 7、均衡分析8、边际分析9、静态分析 10、比较静态分析11、动态分析12、案例分析 13、经济模型14、内生变量15、外生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A.机会成本B.稀缺性 C.生产什么的问题D.实证经济学 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 A.阳光B.夏威夷的海水 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 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B.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掉 4.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B.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 5.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6.对于“相对于人的需求,物品中是有限的”这个命题,以下表述中( ) 最符合经济学的思考范式。 A.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想获得更多的资源 B.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问题在于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的方案

C.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人的欲望,资源迟早会被消耗光 D.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必须考虑可持续性 *7.经济学中对于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描述,以下()选项是正确的。 A.数量是有限的,资源是稀缺的 B.用来生产产出,属于生产要素的范畴 C.决定这些资源产出的,是相关的技术含量 D.以上选项都正确 知识点:“看不见的手” 8.最早在其理论体系中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人是( )。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C.亚当·斯密D.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9.经济学被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 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D.以上所有的问题 *11.经济学主要涉及()。 A.决定个人收支平衡的各种因素 B.决定公司盈利或亏损的各种因素 C.决定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各种因素 D.决定政府调控经济及其有效性的各种因素 知识点:机会成本 12.机会成本是指()。 A.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要素的价格 B.用来衡量次优选择的成本

护理_学基础第一章绪论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重点难点 重点: 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伟大贡献;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学的主要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难点: 1.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工作方式。 二、考点测试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照顾家中伤病者,形成主要的照顾方式是 A.“自我保护”式 B.家庭式 C.宗教式 D.社会化服务 E.护理社团 2.中世纪护理仅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其原因是 A.生活经验缺乏 B.社会重男轻女 C护士分工不明确 D.护理工作繁重 E.宗教的束缚和影响科学 3.护理专业的诞生是在 A.17世纪中叶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中叶 D.20世纪初期 E.20世纪中叶 4.南丁格尔接受短期的护理训练是在 A.凯塞威尔斯城护士训练班 B.圣托马斯医院护士训练班 C.英国伦敦护士训练班 D.佛罗伦萨护士训练班 E.战地医院护士训练班 5.南丁格尔扭转了英国朝野轻视护理工作的观念,其主要原因是 A.出身名门与上层社会交往密切 B.南丁格尔具有渊博知识 C.克里米亚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工作 D.撰写多篇著作指导护理工作 E.创立了科学的护理制度 6.国际护士节选定为每年的 A.4月12日 B.5月12日 C.5月21日 D.12月5日 E.6月12日 7.国际护士节时间的确定是根据 A.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B.南丁格尔诞辰纪念日 C.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D.宣布南丁格尔奖章的日期 E.南丁格尔逝世纪念日 8.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的护士团最终使士兵的病死率由42%降到

01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人体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 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C.人体细胞的功能 D.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规律 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B.神经细胞、腺细胞、骨细胞 C.神经细胞、肌细胞、软骨细胞 D.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E.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 A.静息电位 B.局部电位 C.阈电位 D.阈强度 E.动作电位 4.组织兴奋性降低时,组织的 A.静息电位减小 B.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C.阈强度减小 D.阈强度增大 E.反应性增大 5.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低于正常 C.高于正常 D.等于正常 E.无法测出 6.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血液 B.细胞内液 C.组织液 D.血浆 E.细胞外液 7.生物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不变 C.细胞外液理化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D.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兴奋 D.正反馈 E.负反馈 9.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A.感受器 B.效应器 C.神经中枢 D.反射弧 E.突触 10.关于反射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反射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E.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11.下列生理活动不属于反射的是 A.风沙入眼引起眼泪 B.闻到食物香味引起唾液分泌 C.天气炎热引起出汗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心跳加快 E.膀胱贮尿过多引起排尿 12.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B.伤害性刺激引起肢体屈曲 C.疼痛引起心跳加快 D.看到酸梅引起唾液分泌 E.膀胱贮尿过多,引起排尿 1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强光照射引起瞳孔缩小 B.叩击股四头肌引起小腿伸直 C.情绪紧张引起心跳加快 D.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E.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 14.维持人体体温相对稳定有赖于 A.条件反射 B.反射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正反馈调节 1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自身调节

第一章绪论作业

第一章绪论 本章是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主要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三节内容。 本章重点: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理论体系。 (3)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关系。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习题 1、名词解释 稀缺、经济物品、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经济模型、边际分析、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存量、流量 2、单项选择题 (1)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更多的生产而消耗光 (3)研究个别居民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4)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规则(机制)实现的 C.政府能决定谁获得多少商品 D.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 (5)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均正确 (6)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B.研究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在竞争中的用途 C.消费者如何获取更多的收入 D.企业获取利润的活动 (7)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绪论及第一章 教育

绪论及第一章教育(自测题)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教育学就是研究,的科学。 2、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以为中心,相应的教学方法是。 3、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和。 前者以__________为学习内容,后者以______为主要内容.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代表, 前者以__________为学习内容,后者以为主要内容。 4、近代教育史上,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之上。 5、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 6、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是。 7、广义的教育包括教育,教育以及教育等教育。 8、教育的功能主要有的功能和的功能。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9、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理论,一是论,二是 论。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10、传统教育模式即是以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11、学校教育产生于社会。我国奴隶社会已有的学校名称为_____________四种。教育内容是 “”,具体是指。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____________,其中以<< >>和<< >>最为影响大。 1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13、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的战略地位,以为重点,抓住 这个中心环节。 14、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作用。 15、对教育有直接决定作用,对教育有最终决定作用。 16、杜威强调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教育和教学原则。 17、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和。 18、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人是。 19、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是:“教育要面向,面向,面 向。” 20、在中国,教育学是泊来品,20世纪初从________(国家)引进的教育思想属于___________(教育家)的 _______________(教育流派)的范畴。

第1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2 一、判断 1、一部机器可以只含有一个机构,也可以由数个机构组成。() 2、机器的传动部分是完成机器预定的动作,通常处于整个传动的终端。() 3、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 4、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 也可以由几个零件组成。() 5、整体式连杆是最小的制造单元,所以它是零件而不是构件。() 6、连杆是一个构件,也是一个零件。() 7、减速器中的轴、齿轮、箱体都是通用零件。() 二、选择 1、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什么 A机构B构件C部件D零件 2、机器与机构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A是否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B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 C各构件间能否产生相对运动D两者没有区 3、下列哪一点是构件概念的正确表述 A构件是机器零件组合而成的。B构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C构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D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4、下列实物中哪一种属于专用零件 A钉B起重吊钩C螺母D键

5、以下不属于机器的工作部分的是 A数控机床的刀架B工业机器人的手臂 C汽车的轮子D空气压缩机 三、填空(每空一分) 1、根据功能一台完整的机器是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的。车床上的主轴属于____________部分。 2、机械中不可拆卸的基本单元称为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的单元体。 3、机械中制造的单元称为____________,运动的单元称为____________,装配的单元称为____________。 4、从____________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工程上统称为____________。 5.机器或机构各部分之间应具有____________运动。机器工作时都能完成有用的____________或实现转换____________。

绪论及第一章 级的工作原理 课程练习题

绪论及第一章级的工作原理 一、问答题: 1.按工作原理、热力过程特性、蒸汽流动方向、新蒸汽参数等对汽轮机进行分类,汽轮机可分为哪些类型?按新蒸汽参数分类时,相应类型汽轮机的新汽压力等级是什么? 2.国产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3.根据国产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说明下列汽轮机的型号提供了汽轮机设备的哪些基本特征? (1)CB25-8.82/0.98/0.118 (2)CC25-8.82/0.98/0.118-1 (3)CB25-8.83/1.47/0.49 (4)N300-16.7/537/537 4.简述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5.蒸汽对动叶片冲动作用原理的特点是什么? 6.蒸汽对动叶片反动作用原理的特点是什么? 7.根据蒸汽在汽轮机内能量转换的特点,如何划分汽轮机级的类型?各种类型级的特点是什么? 8.什么是动叶的速度三角形? 二、名词解释 1.汽轮机的级; 2.反动度;

3.滞止参数; 4.轮周效率; 5.轮轴功率; 6.级的相对内效率; 三、单项选择 1.电厂常用汽轮机属于下列那种类型? A. 离心式 B. 轴流式 C. 辐流式 D. 周流式 2.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主要任务是: A. 将热能转化成电能 B. 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C.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D. 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3.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在喷嘴中膨胀时。 A. 压力下降,速度下降 B. 压力上升,速度下降 C. 压力下降,速度上升 D. 压力上升,速度上升4.级的反动度是: A.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与蒸汽在整个 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 B.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与蒸汽在整个 级的理想焓降之比。 C.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实际焓降与蒸汽在整个 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 D.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实际焓降与蒸汽在整个

01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习题与答案 1. 填空题 (1)计算智能是 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是受到 的启发而设计出的一类算法的 。 (2)计算智能中的优化算法是已知 ,依据一定的判 定规则,通常称为 ,或者称为 ,在某种搜索机制的引导下在解空间寻找 的过程。 解释: 本题考查计算智能的基础知识。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第1章绪论”及其课件。 答案: (1)人工智能,大自然智慧和人类智慧,统称 (2)所有解(解空间),适应度函数,目标函数,最优解 2. 如何理解最优化问题? 解释: 本题考查最优化问题的形式和实质。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第1章绪论”及其课件。 答案: 最优化问题就是在一个给定的变量空间内,依据一定的判定条件,在多个已知解中选择最优解的问题。 最优化问题的一般数学形式为:12min ()[(),(),,()] ()0,0,1,,s.t.()0,0,1,,n m i j F f f f g i p h j q ∈==???==??X R X X X X X X ≤,其中 ()12......m f f f X ,是目标函数,()i g X 和()j h X 是不等式约束条件和等式约束条件。

T 12(,,,)n n x x x =∈X R 为已知解, 12,,......,n x x x 为设计变量。 例如:123 12123min ()x +x 20x ,x ,x 2f X x x x =++≤????≤≤??,1230x x x ===时,即X =(0,0,0),()f X =0为最小值。 X =(0,0,0)为最优解,()f X =0为最优函数值。 3. 简要叙述最优化问题的分类及依据。 解释: 本题考查最优化问题的分类。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第1章绪论”及其课件。 答案: 依据最优化问题要素的不同特点,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对最优化问题进行分类。(1)根据目标的数量,最优化问题可分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和多目标优化问题,多目标优化问题又可分为二、三维多目标优化问题和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2) 根据设计变量是否连续,最优化问题可分为连续变量优化问题和离散变量优化问题;(3)根据是否约束条件,最优化问题可分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和约束优化问题。 4. 简要介绍传统优化方法与计算智能方法的各自特点。 解释: 本题考查传统优化方法与计算智能方法的特点。 具体内容人工请参考课堂视频“第1章绪论”及其课件。 答案: 传统优化方法具有计算简单、优化效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然而,传统优化方法通常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1)单点计算方式大大限制了计算效率的提升。传统优化算法是从一个初始解出发,每次迭代只对一个点进行计算,这种方式难以发挥现代计算机高速计算的性能。

第1章 绪论习题

第1章绪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规定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求等,居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高层次的是() A.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B.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C.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D.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 2. (),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要求从1993年7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实施。 A.1991年11月 B. 1992年11月 C. 1990年9月 D. 1988年9月 3.确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空间范围的基本假设是()。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4. 在会计核算中,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出现,都是源于()基本假设。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5.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及时性 B.可理解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6.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7.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体现的是()。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8.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的是()。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及时性 D.可理解性 9. 对期末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其所体现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10. 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什么是数据结构 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数学模型 数值计算问题数学方程 人口增长预测 应力应变分析 化学反应分析 非数值计算问题数据结构 例一:图书馆的自动书目检索系统 例二:井字格棋---传达命令、一个学院的组织形式 例三:交通灯问题—进行拓扑排序计算工期,或者求最短路径 1.2基本概念和术语 ?是信息的载体,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它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加工处理,也就是说数据 是能有效的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数值性数据 ●非数值性数据 ●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元素由若干数据项(Data Item)组成。数据项是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标识单位。 ●数据元素又称为元素、结点、记录 3、 是具有独立含义的、不可分割的数据最小单位,有时也称作域字段等。 ?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整数数据对象 N = { 0, ±1, ±2, … } 字母字符数据对象 C={ ‘A’, ‘B’, ‘C’, … ‘F’ }又如:例四的表就是一个数据对象 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换句话说数据结构就是指数据元素和数据元素关系的集合,数据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应该包括三各方面: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以及数据的运算集合。 也就是知如何用计算机语言表示节点之间的各种关系

注:在无一起混乱的前提下,把数据的逻辑结构简称为数据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简称为存储结构。 下面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数据结构的这三个方面 ● 数据的逻辑结构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根据数据元素间关系的不同特征,通常有四种基本结构: ? 存在关系,因此我们这门课对于集合不再讨论。 ? 举例:学生名单 ? 举例:学院的组织形式 ? ? 网又叫带权值的图 ?树形结构和网状结构又称为非线性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形式定义: 某一数据对象的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记为: Data_Structure = {D, S} 其中,D 是某一数据对象, S 是该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有限集合。 ●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里的表示方式,又称为“物理结构”。它是依赖于计算机的 ?顺序存储结构——借助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链式存储结构——借助指示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表示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数据运算包括:查找、删除、修改、插入、检索、排序等等。 数据类型的分类:?原子类型:值不可再分解(基本类型) ?结构类型:值可再分解(构造类型) ?例2 在C 语言中 原子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双精度型、空类型、指针、枚举型

文学欣赏(1):绪论及第一章

绪论课 讲课要点:绪论和第一章内容 绪论应讲清两点:1、开设本门课的目的;2、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及讲课方法;第一章应讲清以下内容:第一:文学的涵义——这是进行文学欣赏的基础; 第二:文学欣赏活动性质——文学欣赏是一个审美认识、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给我们以无穷的教益。第三:文学欣赏的过程——我们如何进行文学欣赏教学过程: 绪论—— 本门课的教学体例和开设目的: 文学欣赏课是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总体氛围中产生的一门新课,它不同于以往与中学语文课本面孔雷同的《大学语文》,采取以文学欣赏方法和文学欣赏常识为主线、以名篇欣赏为落脚点,分文体进行教学的模式,重点在于欣赏方法的介绍。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在掌握欣赏方法的基础上,自如地进行文学名著的欣赏,以达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 本门课的主要内容: 文学欣赏方面的内容以教材为主包括五章,共26学时;根据专业的情况及外语教研室的要求,加入写作方面的内容,重点讲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应用文写作概论,二是常用的应用文文体写作,三是毕业论文写作,共8学时。 对学生的要求: 无论是文学欣赏还是应用文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是我们的精神需求,后者可能是我们今后谋求生计的工具,因此应该重视;由于课时非常短,内容很多,课堂上只讲要点,需要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 一、文学活动: 从动态角度分析,文学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既然是艺术创造活动,就要有原料、有创造者、有产品,文学创造的原料就是现实生活,创作者就是作家,产品就是作品,因而这三者构成了一种三角关系,即现实——作家——作品。这就是传统的文学创作三角关系。 但是在这个关系中,只涉及了文学的创作,没有对于作品的评判和反馈因素,所以后来国外的文艺理论家,又创立了“文学的接受理论”,即在以上旧的“三角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读者的因素,构成了新的三角关系:作家——作

绪论及第一章

实用标准文案 绪论 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高分子材料常见的加工设备的基本的一些分类、结构、作用方式和作用原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的问题。 橡胶、塑料和化学纤维都是高分子材料,其成型加工设备有相似之处,有一些设备是通用的,如密炼机、压延机;但也有一些设备有较大的差别,例如挤出机、注射机等。 课程进程安排 绪论2学时 聚合反应器2学时 化纤机械10学时 塑料加工设备8学时 橡胶加工设备6学时 课程复习2学时 答疑2学时共32学时 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概述 高分子材料生产过程所需设备一般可分为两种,传递过程设备(动量、热量、质量传递等物理过程设备)和化学反应过程设备。完成化学反应过程的设备成为聚合反应器。

1、聚合反应器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聚合物反应特点:与一般化学反应不同,聚合反应机理复杂,且随反应进行,系统的粘度急剧上升,因此聚合反应器的设计具有特殊性。 典型的聚合反应器包括: 釜式反应器:多设有搅拌装置,称搅拌釜反应器。它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适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广,既可用于间歇操作,亦可用于连续操作。主要用于乙烯、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腈的聚合,也可用于丁苯橡胶、氯化橡胶和顺丁橡胶的反应。 管式反应器:这种反应器多用于粘度较高的均相反应物料,它属于连续流动反应器,内部物料的流动接近于平推流,返混程度不大。主要通过控制加料速度来控制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也可以按照工艺要求分段控制反应温度。典型的反应体系有:乙烯高压聚合、苯乙烯本体聚合、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等。 特殊反应器: 对于高粘度体系,如本体聚合或缩聚反应聚合后期,反应物体系粘度可达 500-5000 Pa.S, 为此需要特殊反应器。如尼龙的后缩聚反应可采用双螺杆型反应器,聚酯生产中的后缩聚采用的表面更新型反应器。 2、化纤生产设备 化纤设备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和自动化。

绪论与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要点(其中带“★”者应作为要点中的要点来理解和掌握)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本节重点问题: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 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参见教材P2-P4) ①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②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他们的理论继承人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补充)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见教材第一到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见教材第第四、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论(见教材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论(见教材第七章);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教材P4-P11) ①产生时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②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五点)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明朗化,为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创立科学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提供了可能。(参考教材P4—P6第1段) ●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为之提供指导。(参考教材P6第2段---P7第2段) ★●人类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积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须的人类认识发展基础。其中,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十八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十八、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参考教材P8最后一段-P10第2段所讲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需的主观基础(补充) 马、恩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 _为人类解放和幸福而献身的崇高志向和使命感; _坚忍不拔的勤奋探索、刻苦钻研精神; _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思想(批判继承和创新)才能; _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 _丰富的亲身社会革命斗争实践经验。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又叫做“马克思的两大

第1章 绪论 作业答案

第1章绪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下游技术(下游加工过程):是一种技术,即下面加工过程的技术。 人们通常把工业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比作河流:微生物育种技术为上游技术,发酵技术为中游技术,那么产物分离及产品制作即为下游技术。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概念:对于由生物界自然产生的或由微生物菌体发酵的、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酶反应等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源料,经提取分离、加工并精制目的成分,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技术,通常称为下游技术,也称为下游工程或下游加工过程。 2.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清洁产品、清洁能源。 二. 选择 1.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是指(C )。 A、“物质分离” B、“产品加工” C、“物质分离”和“产品加工” 三. 选择题 1 分离是混合的逆过程,是一个熵增加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四. 简答题 1 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应考虑那些因素? 答:某一具体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与下列情况有关: (1)是胞内产物还是胞外产物;(2)原料中产物和主要杂质浓度;(3)产物和主要杂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差异;(4)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5)产品的市场价格;(6)废液的处理方法等。 2 与目的产物混合的杂质主要包括那些成分? 答:与目的产物混合的杂质包括:1.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2.未消耗完毕的原料;3.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化学试剂;4.生产设备材料物质。 第2章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亲和色谱:利用生物物质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或者说是利用了某些生物物质之间特异的亲和力进行选择性分离的一种色谱分离技术。 二填空 1 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平衡分离过程)、(拟平衡分离操作)、(非平衡分离操作)。 2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物性差异(越大),作为分离基础的实际利用价值越大。 3 一般地说,物质间的化学作用与物质间的物理作用力相比,选择性(更强),在高度选择性的精密分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简答题 1 以物理过程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可分为那几种操作过程? 答:以物理学过程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平衡分离过程:建立在相平衡关系上的。利用相的组成差别进行混合物体系的分离。 2.拟平衡(速度差)分离操作:在混合物体系本身所占有的空间之外加一个能引起物质分离的势能场,在它的作用下,形成分离场。 3 .非平衡分离操作:1、2以外均划归其中,利用物质移动速度差和广义的、基于“屏蔽效应”的分离操作。 2 生物高分子特异性结合作用包括那几种可逆结合作用? 答:生物高分子特异性结合作用包括有:1.离子间的相互作用2.氢键结合3.硫水性相互作用4.对金属原子配位5.弱共价键结合 第2章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亲和色谱:利用生物物质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或者说是利用了某些生物物质之间特异的亲和力进行选择性分离的一种色谱分离技术。 二填空 1 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平衡分离过程)、(拟平衡分离操作)、(非平衡分离操作)。 2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物性差异(越大),作为分离基础的实际利用价值越大。 3 一般地说,物质间的化学作用与物质间的物理作用力相比,选择性(更强),在高度选择性的精密分离中占有重要地

第一章 绪论1

北京化工大学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服装服饰设计》 ——主讲教师:陈郁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服装服饰的分类 第三章服装的结构与型 第四章服装制作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男性服装服饰礼仪 第六章女性服装服饰礼仪 第七章儿童服装服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服装服饰的基本概念一、服装服饰起源和相互间的关系(一)服装服饰起源的理论 保护说: 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 适应气候环境(主要是适应 寒冷)或为了身体不受外界伤害,而从长年累月的裸态生活中逐渐进化到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和包裹身体。沙漠居民防晒装束

装饰说: 服装的起因来自于人们 想使自己更富有魅力,想创 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心理冲动。 羞耻说: 人类之所以穿用衣物, 用各种方式来整改身体,是 出自于羞耻心。这种学说从 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篇的亚 当和夏娃的故事可以得到考 证。 刚果妇女臀部装饰的“耐葛比”

性差说 男女两性相互为了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感,把性的特征装饰得特别突出。 护符说 原始人由于自然崇拜和图腾信仰,对醒时的感觉和梦中的幻觉不能正确区分,以致把精神和肉体分离开来,视精神独立于肉体之外而存在。他们相信万物皆有灵,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的是善灵,带来疾病和灾难的是恶灵。为了获得善灵的保护,常将一些视为能起避邪作用的东西带在身上。

二、服装与服饰的关系 服饰从属于服装。服饰的风格、材料、数量的确定取决于服装的风格,使用得当将起到一定的烘托、补充作用。

三、服装服饰设计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地位: 服装服饰设计是从事人物形象设计所必须具备的三大技术基础(化妆基础、发型设计基础、服装服饰设计基础)之一,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用: 服装服饰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物形象设计的要求,运用服装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能够使整体形象设计达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01第一章 绪论-习题与解答

1-1 什么是电力系统,电力网?电力系统运行有那些特点? 1-2 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3 电能质量指标主要指哪三个?各自允许的波动范围是多少? 1-4 根据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一般将符合分成那三类?怎样保证供电? 1-5 变电所有那些类型?其作用是什么? 1-6 举例说明为什么在同一电压等级下,各种电器设备的额定电压不一样? 1-7 根据电压高低电力网分为哪几种类型?配电网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8 试标出图1-17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1-9 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输电电压的确定要考虑那些因素? 1-10什么是接地保护,工作接地? 1-11电力系统中性点有哪集中运行方式?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何? 1-1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消护线圈对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有哪几种?一般采用哪一种?为什么? 1-1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是为什么能继续运行,能否长期运行?

1-1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电力用户的电气装置连接而成的整体,它完成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任务。 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统一体,称为电力网。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1. 电能生产、输送与使用的同时性; 2. 与生产及人们生活的密切相关性; 3. 过渡过程的瞬时性。 1-2 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1. 满足用电需求; 2. 安全可靠地供电; 3. 保证电能质量; 4. 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1-3 电能的质量指标主要是电压、频率和波形。 电压容许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的%5±; 频率的允许偏差为Hz )5.0~2.0(50±; 波形应为正弦波,畸变率要十分小。 1-4 将负荷按重要程度分为三类:一类负荷、二类负荷、三类负荷。 一类负荷——要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电源供电,电源间应能自动切换,以便在任一电源发生故障时,对这类用户的供电不致中断。 二类负荷——需双回线路供电。但当双回线路供电有困难时,允许由一回专用线路供电。 三类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允许较长时间停电,可用单回线路供电,但也不能随意停电。 1-5 变电所类型及其作用: 一、按在电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 1. 升压变电所:将发电机电压变化成35KV 以上各级电压利用高压输电线路把电能送到需要地点,向用户供电。 2. 降压变电所:将输电线路的高电压降低,通过各级配电线路把电能分配给用户。 (1) 枢纽变电所 (2) 中间变电所 (3) 地区变电所 (4) 终端变电所 二、按电压高低划分: 1. 大型变电所 2. 中型变电所 3. 小型变电所 按变电所的结构型式划分: 1. 屋外式变电所 2. 屋内式变电所 3. 地下式变电所 4. 箱式(变电所) 1-6 如图所示,设发电机在而定电压下工作,给电力网AB 供电。由于线路电压损失,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