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海顿小夜曲》音乐鉴赏

《海顿小夜曲》音乐鉴赏

《海顿小夜曲》音乐鉴赏
《海顿小夜曲》音乐鉴赏

音乐赏析

——《海顿小夜曲》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生活需要音乐。

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而独具魅力,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代替的。

欣赏音乐,要通过音响感知较准确地去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得到的音响效果,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得到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对人的影响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产生共鸣。

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感受,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提起音乐,人们首先肯定都会想到音乐圣地维也纳.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便有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涌现.

在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毫无疑问应该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贝多芬是音乐的巨人,当之无愧的“音乐的普罗米修斯”。莫扎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西方音乐史上一个耀眼的瞬间。海顿则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由他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时代。

海顿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他的一生中写了十二部交响乐。而其中《小夜曲》可谓是世界经典曲目,耳熟能祥。

《小夜曲》是一种音乐体裁,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

《海顿小夜曲》系弦乐四重奏曲,原作为《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吉他曲等。这部作品主旋律全部由第一小提琴担任,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演出时,由第一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奏出的主旋律流畅而亲切,充满了欢快的情绪。其他三个声部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用拔弦奏法模仿情歌式小夜曲用吉它伴奏的音响效果。

《海顿小夜曲》色彩明朗、轻快,具有一种典雅质朴的情调,轻松的漫步节奏和娓娓动听的旋律,表现了无忧无虑的境界,在展开的旋律进行中,时而出现极其自然的大跳音程,使曲调更富于生气。

这就是海顿的风格,倾听他的作品总是能够让人轻易的感受到热情、典雅,其中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如同优美的田园诗一样的自然与深厚醇美的浑融意境。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离开人生便无所谓音乐。音乐是情趣的表征,生活就在音乐之中。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就是:“慢慢走,欣赏啊!”

音乐可以包容一切,在熟悉的旋律中听到几分感动,在左耳进右耳出的时候品味那种激情与欲罢不能。我要做的,我想做的:尽我所能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和品味最美妙的音符……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这是课堂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通过介绍通俗歌曲的特点以及我国不同时期通俗歌曲的风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 二、作品欣赏 1.《何日君再来》 2.《外婆的澎湖湾》 3.《小城故事》 4.《黄土高坡》 5.《天堂》 三、探索与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对“通俗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 2.能够充分感受、体验通俗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 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列举、分析、讨论及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具:CAI课件音乐设备电脑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分别用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演唱三首歌曲。 ①《你再不要去做情郎》(选自《费加罗的婚礼》,艺术歌曲,美声唱法) 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民歌,民族唱法) ③《弯弯的月亮》(通俗歌曲,通俗唱法)

2.老师小结导入课题 老师刚才分别用三种唱法演唱了一首艺术歌曲、一首民歌、一首通俗歌曲,不同演唱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同一首歌曲也可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对同学们而言,最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歌曲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揭示课题) 二、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通俗歌曲? 展示:通俗歌曲亦称流行歌曲,主要是指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适合一般市民群众爱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的、便于流传的歌曲。它是与艺术歌曲、民歌相对而言的梦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爱情主题居多;也有描写人生、伦理、叙说理想、生活、抒发思念之情等。 2.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 展示: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练,旋律流畅、口语化较强、易学易唱,流传范围广泛,富于时代性。各个时代的通俗歌曲具有各自的特点,歌曲常使用一个固定的节拍或固定的节奏型等,乐队一般用电声乐队演奏。 三、我国通俗歌曲的几个发展时期 我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 四、感受与体验 导语:我国通俗歌曲从起源到今天的日趋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那么究竟我国各个时期通俗歌曲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所有的通俗歌曲都适合中学生演唱呢?通俗歌曲到底可不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呢?这些正是我想在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几首我国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 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 (1)欣赏《何日君再来》 (2)师总结并简介时代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者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另一方面反动统治者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首歌正是这部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3)当时通俗歌曲的特点:格调低下,情绪消沉,低级庸俗,在唱法上卖弄风情。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在大二课程选修时,我之所以选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原因有四,一是班级里大部分的人都选了这门课;二是觉得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应该会很轻松;三是我本人还是蛮喜欢音乐的;四是自己对于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的好奇。 在上第一节课时,吴勇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还特地说明了民歌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后来又说了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山歌(包括一般山歌、小调三大类,教授了我们《起蓬号子》,《对鸟》,《马灯调》三首浙江民歌。这三首民歌对应的地区分别是象山,温州和宁波。对于《起蓬号子》还特意播放了视频给我们看。还提及了《澧水船夫号子》,这一船工号子。然后还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音阶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西方七声音阶的12356。其中还说起了在后来的课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勇老师以《沧海一声笑》为例,教授了我们通过听音符发现中国音乐和西方国家音乐,日本音乐的区别,十分典型。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告诉我们《沂蒙山小调》并不是小调,而是山歌。在教授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就说了在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近的地区的民歌,我们越是容易体会;而因为地理环境、方言等原因,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远的地区的民歌,越是难以学会。而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就像安徽的《凤阳花鼓》我们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但是四川的《黄杨扁担》,甘肃的《下四川》就让人觉得诘屈聱牙。 至于对吴勇老师的感想和老师需要改善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教授的还不错,每节课吴勇老师都是先示范,领唱,再让我们唱。每节课都在教同学们这一类民歌的音阶的唱法,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对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来说,吴勇老师十分称职,也很到位。但是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氛围都不是很活跃,老师本人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有些无趣和沉闷。对于这个问题,吴勇老师并没有拿出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我在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中国民歌所表达的感情直白,热烈。能让人感受到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高一音乐 中国汉族民歌教案

中国汉族民歌 教学内容: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与色彩区。 教学难点:区分汉族民歌体裁以及不同色彩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音像资料等。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 教学理念: 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 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教师的范唱,结合制作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美。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0分钟)教学导入 体验 比较 体验 同学们,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世界各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 己多姿多彩的音乐,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 哪一个民族人口分布最多?而且分布地区也极为 广阔?(汉族)由于居住地域、文化传统、风俗习 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汉族 民歌。今天我们就来走近汉族民歌。 一、了解什么是民歌 1.请欣赏音乐片段,判断哪几首是属于民歌。 2.欣赏《大地飞歌》《绣荷包》童谣《天黑黑》 《天黑黑》《绣荷包》―――民歌 《大地飞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 3.小结: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 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幻灯 片〉 二.汉族民歌的分类 (一)按题材内容分类 (二)按体裁分类 1.汉族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劳动号子、山 歌、小调〈幻灯片〉 2.欣赏三首歌曲片段,《小河淌水》《无锡景》 《澧水船夫号子》,判断属于哪种体裁 3.总结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幻灯〉 学生欣赏 讨论作答 听赏、体验 讨论、交流 感受民歌与 具有民族风 格的歌曲的 不同,让学生 在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展 开理性思考, 体现自主意 识 培养学生对 艺术的理解 能力,发挥其 (15分钟) 比较 与 探究三、探究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1.对比欣赏 欣赏教师演唱的《马桑树儿搭灯台》和电视剧《血 色浪漫》中信天游视频片段 2.问:同一种体裁的民歌风格为什么会不一样? 3.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形成的原因 与地理环境、语言环境、早期文化、社会背景、 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等等相关 4.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幻灯片〉 西北色彩区 东北色彩区 西南色彩区 江浙色彩区 湘色彩区 客家民歌特区 探究各色彩区的地理、文化、经济与当地民歌的 联系〈幻灯片〉 听赏、体验 学生思考 作答,教师 补充 分组讨论、 交流并归 纳 艺术想像力, 感受山歌歌 词直白朴素、 感情真挚的 美 提升学生理 性思考的能 力 师生互动 理性思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高中音乐鉴赏目录表(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音乐鉴赏目录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欣赏: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 知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 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欣赏:沂蒙山的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 知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 欣赏: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 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鼓乐铿锵》 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 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 第七节《丝竹相和》 欣赏:中花六板(江南丝竹)、娱乐升平(广东音乐) 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 知识:京剧、南梆子、四平调 第九节《现代京剧》 欣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 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现代京剧 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欢迎、巴雅提木卡姆

知识:亚洲音乐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 欣赏:非洲赞歌、鼓舞、门库尔雅、男孩之舞 知识:非洲音乐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 欣赏:鸟儿在歌唱、优雅、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 知识:欧洲音乐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欣赏:告别、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 知识:拉丁美洲音乐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十四节《巴赫》 欣赏:马太爱难曲(第1、72、78分曲) 知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五节《贝多芬》 欣赏: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知识:奏鸣曲式与交响曲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欣赏:魔王、鳟鱼、菩提树 知识: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舒伯特与艺术歌曲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欣赏: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 知识: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肖邦与李斯特 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 欣赏: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 知识: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柏辽兹 第十单元音乐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 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 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荒山之夜 知识:强力集团 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欣赏:海上--从黎民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鼓乐铿锵》教案

《鼓乐铿锵》教案详案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鼓乐铿锵》 (手指屏幕),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播放《鼓韵龙腾》)师:这段音乐带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温柔,停顿一下)你来说还有吗你再说 生: 师:这些感受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生:节奏 师:除了节奏的不同?鼓还能表现哪些音乐要素?(等待一下,师敲鼓作提示) 生:1、力度2、速度3、音色 师:所以鼓在音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鼓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追溯于鼓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古代战场上:传递命令,统一步伐,鼓舞士气;狩猎中:吓兽围猎,传递信息.现代:在什么场景时看到击鼓的场面?(欢庆佳节、开业庆典、水乡龙舟竞渡等可图片展示)鼓已成为人们广泛运用的乐器之一。 鼓的种类也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鼓吗? 生:腰鼓 师:最著名的是?

生:安塞腰鼓 师:还有 生:凤阳花鼓手鼓(问民族)长鼓(新疆)拨浪鼓······ 师:我国这么多地方的鼓,最著名的要数山西绛州大鼓(手指屏幕),绛州大鼓又叫绛州鼓乐(课件),绛州鼓乐被称为中国鼓乐艺术的国之瑰宝,“黄河第一鼓”并被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新授) 1、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绛州鼓乐的代表作《滚核桃》(课件《滚核桃》——描写的是劳动者在核桃丰收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晾晒核桃、核桃滚散开来等一系列场景,并且模拟了晾晒核桃时发出的迥然不同的各种声响,展示了一个生动的劳动场景。 ) ①要让你们用鼓来表现这个场景,你想怎么演奏?(稍停试试)(找两学生上来展示) 让我们欣赏鼓手的表演,听他们在力度、速度上是怎么表现的?(欣赏《滚》第一部分) 师:速度生:越来越快,师:力度生:越来越强 师: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想象到什么样的场景? 生:核桃越来越多,越快,晾晒核桃······滚落开来 师: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老师给个节奏xx xx(慢弱),试试生:··· 师:表现核桃越来越多呢?(加快)再多呢()非常多呢()

尔雅音乐鉴赏2019年度全部整合答案解析(含填空题)

音乐能表现出以下哪一项:()(1.0分) 1.0 分 A、 长相 B、 法律 C、 悲伤 D、 颜色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保持性期待和连贯感要求是因惯性心理引起的()所产生的。(1.0分)1.0 分 A、 期待感 B、 归属感 C、 安全感

新鲜感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一项是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思潮:()(1.0分)1.0 分 A、 演奏家至上 B、 作曲家至上 C、 原样主义 D、 演奏和作曲两个同等重要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 音乐原作指的是( )。(1.0分) 1.0 分 A、 作曲家的曲谱

作曲家本人的演奏 C、 演奏家的演奏 D、 作曲家头脑中的音响效果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人们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对音乐的感知不会发生困难:()(1.0分)1.0 分 A、 距音域敏感区太高、太低 B、 音符差距过于微妙 C、 刺激过强 D、 在音域敏感区内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下列哪一种感性形式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感性的思维:()(1.0分) 1.0 分 A、 思维训练 B、 思维引导 C、 思维培养 D、 思维习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音乐实现描写复杂思想的意图的过程中的环节?( )(1.0分)1.0 分 A、 将相关因素拆分为单个感性特征 B、 用复杂的音符表现 C、 听众寻找线索串起感性特征 D、

听众感知单个感性特征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音乐欣赏中直接影响人的欣赏感受的习惯:()(1.0分)1.0 分 A、 期待习惯 B、 反应习惯 C、 注意习惯 D、 联觉习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音乐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1.0分) 1.0 分 A、 视觉 B、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年级:初中一年级课时:二课时教学内容和目的:介绍中国民歌的种类及音乐风格。 欣赏云南四川两种不同风格的民歌。 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中国民歌的概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崇高思想。 教材分析:《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人们一代代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与完善。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民歌体裁形式大体可归纳为如下表格:(仅列举我国两个地区)放马山歌-民歌体裁-音乐特点-音乐风格--(云南民歌)这是一首流行于云南,反映牧童生活的著名山歌。 -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生动地反映了放马人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歌中的衬词及吆喝声,表现了牧童活跃和欢快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川江船夫号子-民歌体裁-音乐特点-音乐风格--(四川民歌)长江流经四川境内的部分叫川江-劳动号子亦称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

-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等八首号子联缀而成的。 -《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节奏平衡舒展,旋律悠扬动听,是船夫们在平静江面上劳动呼号的民间歌曲。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体裁,种类及分布。 教学难点: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教学方法:利用电教设备进行欣赏后,展开比较讨论。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电视机放像机钢琴。 教学过程:如下图表:启发引入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你们曾经去过云南四川吗?学生:没有教师:好,让我们随着电视画面去进行一次有趣的旅行,听一听上述几个地区当地的民歌。 放录像:出示中国地图。 录像画面-云南地区的风光。 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演唱。 -教师解说-现在我们旅游的第一站是云南地区。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1教学 目标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 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其音色判断能力,了解形成这种风格的 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在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剧烈冲击下,学生极少有机 会也不远主动去接触这类意境深远的传统民间器乐曲,导致学生对于 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逐渐缺失。本堂课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听、说、演等手段,辅以多媒体,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通过参与演奏、 演唱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例在设计上着重让学生认识 两个乐种的音乐风格,了解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重点难点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知识和判断主奏 乐器音色的能力。2、探究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以丝竹 之悦耳,祛案牍之劳形师生探讨“”丝竹“”一词来源,引出“丝竹乐”。 活动2【讲授】一、江南丝竹1、浏览教材52页文字部分,了解 江南丝竹音乐知识。 2、思:聆听《中花六板》,分析其风格。 3、议、评:探究:《老六板》与《中花六板》旋律对比,探究其联系与变化? 4、展、练:师生合作完成乐曲《紫竹调》。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探究、合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江南丝竹乐的认识。】活动3【讲授】二、广东音乐1、检:教师高胡演 奏《步步高》,学生判断是否区别于江南丝竹。 2、展:学生展示搜集的广东音乐基本知识,教师总结。 3、思:简介主奏乐器——高胡 4、思:欣赏《娱乐升平》,分析其 风格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大胆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在比 较中感受、体验、提高并加深认识。】活动4【活动】三、拓展与 探究【检】归纳总结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对比项目流行地区主奏乐器音色特征音乐风格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地区二胡近似人声清新、典雅、柔和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及珠三 角一带高胡明亮高亢华丽、轻快、活泼活动5【测试】四、小组探 讨与总结1.【议】分组探讨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形成原因?【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欣赏课《汉族民歌》教案设计

欣赏课《汉族民歌》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江都市丁沟中学徐静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 【教学模块】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必修)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设计时段】一课时 【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 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 国对家乡情感。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 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了解中国民歌具有鲜 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风格。 教学重点: 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较他们的异同。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汉族南北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思路: 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对欣赏课的理解比较精疏,对教师的依赖特别强,对此,引导启发学生从熟悉的音乐作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再由老师的讲解、分析,比较等方法,结合听、看等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的能力,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 1、用“小舞台”——〈赛歌会〉、〈露一手〉的形式唤醒学生原有的民歌 知识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2、用欣赏与对比分析的方法,运用视听、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讨论 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汉族南北民 歌的风格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内容: 1、江苏民歌《茉莉花》 2、河北民歌《茉莉花》 3、陕北民歌《赶牲灵》 4、江浙民歌《采茶舞曲》 5、江都民歌《拔根芦柴花》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前音乐,播放《春江花都》mtv,(大屏幕展示) 〔设计意图〕 营造课堂气氛,家乡的一草一木,勤劳勇敢的人民,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新课导入 师:这段音乐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它描绘了什么地方的风土人情? 生:优美、清新。我们的家乡扬州江都。 师:我们的家乡人美、水美、风光秀丽,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其悠悠水韵,韵出了灿烂的文化, 也韵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民歌赛歌会〉〉的表演形式,师生共同演唱一组扬州民歌。(唱民歌的前两句)《杨柳青》《拔根芦柴花》、《茉莉花》、《杨柳青》、《撒趟撩在外》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民歌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参与,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师:这些歌曲真是非常好听,因为民歌能表情达意, 它能反映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不同的地理环境、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就会形成不同风 格特点的民歌。(展示中国地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各地不同的地 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绚丽多姿,丰富多彩; 汉族的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极为广阔,通过他们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他 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文化。今天,老师就领着同学们随着汉 族民歌的旋律,遨游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的海洋。 ●探索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一] 听赏江苏、河北民歌《茉莉花》 师:在西方有一位著名的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曾在他的歌剧作品《图兰朵》中,应用了中国民歌的曲调,为他的歌剧增添了东方的音乐 色彩。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感染了中国和世界,堪称是音乐的精品、 同学能说出是哪一个地区的民歌? 生:我们家乡的民歌,江苏民歌《茉莉花》 ▲学生随琴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配以江南水乡的画面:思考音乐有怎样的音乐特点?(展示中国地图)

高中音乐鉴赏试题和答案

音乐鉴赏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民间音乐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 1.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着人民的生活。下列关于民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地方风格相互交融。 ②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 ③花儿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山歌。 ④信天游多采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唱。 ⑤《上去高山望平川》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是一首长调歌曲。 ⑥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④⑤⑥ 2.“春风裁剪万千花,花艳香闻百姓家。家有后园恩赏月,月羞何敢对奇葩。”这首《咏春》诗非常有特点:前后顶接,蝉联而下,循环反复,流畅回环。它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下列哪首民歌的音乐创作方法相似( ) A.《对鸟》 B.《森吉德玛》 C.《孟姜女》 D.《孟姜女哭长城》 3.广东音乐是我国丝竹乐中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一个乐种。下列关于广东音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音乐风格多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 B.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 C.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是高胡和扬琴。 D.代表曲目《中花六板》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 4.“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20世纪80年代,着名作曲家解承强创作的那首《信天游》在全国刮起一股强劲的“西北风”。歌中所唱到“带走我的情”的信天游有可能是以下哪首奏歌曲()A.《上去高山望平川》 B.《沂蒙山小调》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六节《xx与xx》教学设计 xxxxxx中学xx 一、设计思想 基于音乐教学是一种美学的欣赏的教育理念,以高中学生为对象基础,通过对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这一中国20世纪初音乐教育运动的背景、来源、意义、艺术特征的感受、介绍以及风格的剖析,达到对学堂乐歌这一独特的音乐艺术分支的了解、包容、欣赏,特别是对学堂乐歌风格与内涵本质的感受把握,理解学堂乐歌的发展与它的积极内涵。 本课程教学设计以学堂乐歌为主题,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多种方法为教学手段,以经典的学堂乐歌代表歌曲作为音乐欣赏范例,侧重音乐的时代背景与学堂乐歌文化融合的角度理解体会学堂乐歌的魅力,为音乐艺术教学提供一个特别的视野。教学过程以直观感受原则、启发性原则为基本指导,同时又以历史的文化的角度与内涵、风格、本质的挖掘诱导及学堂乐歌的发展与积极意义的把握为主线,让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感受学堂乐歌,进而认识、了解我国近代早期专业音乐创作的一些情况、学会一种理解欣赏的路途。 本课遵循以下的设计特色: 1、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学堂乐歌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是一节比较枯燥而难以接受的课,从歌词、曲调、思想内涵等都与现今学生传唱的歌曲相距甚远,因此,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欣赏的情境,产生想听、爱听学堂乐歌的愿望,是老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课前,我首先播放一首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校园歌曲《同桌的你》,揭示上课的主题――校园歌曲,然后通过范唱教师自己学生时代的校园歌曲,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共鸣,紧接着借助这个情境,揭示课题《百年前的校园歌曲》,让学生循着百年前的歌声,把日历一页往回翻。 2、对比感知,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随时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突出知识的特点。如《两只老虎》和《国民革命军军歌》的对比演唱和欣赏,体会学堂乐歌选曲填词的特点;两个版本《祖国歌》【歌词不同、节拍不同,但曲调都是采用当时在全国流传的脍炙人口的传统乐曲《老六板》】的对比欣赏,感受学堂乐歌一曲多填的特点等,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区别和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听唱结合,体会特点 高中音乐欣赏课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聆听的境地,慢慢会失去他们主动欣赏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中我始终注意让学生动口唱,来提高学生主动欣赏、参与课堂的程度,通过听与唱相结合,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交流,感受音乐的内在情感,体验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强大的震撼力。 4、动静结合,表现参与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既有安静的聆听和思考,又有热烈的讨论积极的参与,使他们在思考和讨论中掌握知识,在活动中加以运用和巩固。在本课的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学堂乐歌选曲填词的特点后,我有重点地安排了“唱唱填填”活动,我给学生提供王维的诗《山居秋瞑》,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旋律为诗配歌;然后一起演绎用王维的诗《山居秋瞑》唱《送别》的曲调。这样不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兴趣。 二、教材分析 《沈心工与李叔同》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将此节的授课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 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式学堂教育代替了私塾教育。

八年级音乐《中国民歌》教案1 人音版

《中国民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民歌的类别,了解并体验各类民歌的风格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会唱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喜爱和学习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各民族民歌的感情,让他们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 教学难点:如何区分中国民歌类型以及各类民歌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录音机,电子琴,黑板,多媒体,音像资料等。 教学方法: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 教学思路与程序: 总体思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生共同学习民歌的分类──学生活动展示自我。 教学过程 :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在学生还没有进入教室的时候,就开始用录音机播放学生都很熟悉的河北民歌《小放牛》。(学生听着歌曲《小放牛》的音乐走进教室,会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就走进中国民歌的氛围中)。 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民歌和整理的民歌资料,缩短学生与本课的距离,融洽师生的关系。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 2.熟悉课本,了解内容 提问:什么是民歌?民歌的特点及分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本。然后播放几首学生比较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片段,如《打夯号子》《放马山歌》《小白菜》。让学生辨别、区分。师生在搜集的文字资料中,找出答案,共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民歌的分类和特点。总结出: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头传唱,不断加工而成的集体创作。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短小,生动,淳朴。具有即兴性, 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一般我们按体裁把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3.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1)首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让学生分组做出抬重物的样子,老师喊“一二”,然后学生就一起和“三”。使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并体会:号子的形式一般就是“一领众合”,当然还有“众人领众人合”。教师补充:号子一般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四种。它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劳动号子是人们随着劳动节奏喊的一种口号,它具有协调紧张的劳动节奏,驱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然后师生共同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中的《上滩号子》。 (2)播放电影《刘三姐》中对山歌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山歌的产生环境和山歌的形式。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总结: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动时,为了抒发感情而唱的歌。它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人们,由于交通不便,相互见面十分不易,于是在两山之间遥遥相望的人,用歌声传递信息和情意。除此之外,山歌

最新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 1 2 3 【设计理念】: 4 1、本课内容是以中学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兴国山歌》为基5 础而创设的一节课。 6 2、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教学、教学过程、板书设计7 五个方面设计而成的。重在培养学生对民歌的认识与了解。 8 【教材分析】: 9 根据本册中《兴国山歌》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我所创设的《中国民歌》属于10 欣赏、赏析的领域,即通过欣赏、聆听、实践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的民间音乐。 11 让处于八年级阶段的学生深刻的了解中国民歌的要义。 12 【教学目标】: 13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聆听、概念认知、赏析几个环节来感受和辨别中国14 民歌的三个要义,即小调、山歌、号子。并能通过拓展练习来体会和辨别中国15 民歌的三要义,培养学生细心搜集并发掘民歌的能力。 16 2、过程与方法:因为音乐是非物质文化,只能以口头、多媒体或文本记录,17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口头演唱,PPT图片渲染,概念定义,还有歌谱的18 展示,并要求学生自身模仿,聆听和实践性的劳作(劳动号子)来感受认识民19 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歌的热爱, 20 21 从生活中体验中国民歌。

【学情分析】: 22 23 突出重难点,针对八年级阶段学生的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与学相 24 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学生主动探究,来体验学习过程,发挥自主 探究的意识。师生间相互配合体会民歌的美,发展学生的细心发掘能力与创编25 26 能力。 27 【教学重难点】:了解民歌三要义,山歌、号子、小调。提升学生对民歌的兴 28 趣,积极地拓展视听并辨别和感受民歌的三要义。 29 【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音乐课件 3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31 32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班的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都听过唱过33 很多歌,那请同学们帮老师听听这首歌,它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PPT)生:(民歌) 34 35 回答正确。那你们了解民歌吗? 36 我国伟大音乐家冼星——曾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通过他这句话我们可见中国民歌的艺术价值有多高。民 37 38 歌,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民歌。 二、学习新课 39 40 (一)、民歌 41 什么是民歌呢?民歌又有什么体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民 42 歌。 民歌是指民间的歌,人民的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即兴创 43 44 编,口头传唱而形成的。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

音乐鉴赏尔雅周海宏课后练习答案

音乐鉴赏的误区 1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是因为音乐不具有:()A、视觉性B、语义性C、表达性D、标准性正确答案: B 2 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A、语义性B、视觉性C、非视觉性D、美学性正确答案: C 3 中国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中基本以下列哪一项为核心:()A、音乐解说B、音乐感知C、音乐内化D、音乐创作正确答案: A 4 欣赏音乐是指能够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形式解说音乐。()正确答案:× 5 听不懂音乐不一定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音乐细胞和音乐修养。()正确答案:√ 音乐的艺术本质 1 《音乐通论》是下列哪一位音乐大家的著作:()A、廖辅叔B、莫扎特C、廖尚果D、萨利埃里正确答案: C 2 下列那哪部作品是青主先生的音乐专著:() A、《乐话》 B、《大江东去》 C、《我住长江头》 D、《清歌集》正确答案:A 3 音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A、视觉B、语言C、听觉D、情绪正确答案: D 4 音乐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正确答案:× 5 音乐可以细腻、微妙、直接、及时地表达人类情感。()正确答案:√ 音乐审美的基本观念 1 体验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方式是:()A、认真聆听音乐B、参照解说体会音乐C、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D、学好理论知识正确答案: C 2 哪一种方式可以描摹人类情绪的变化:()A、文学B、语言C、音乐D、美术正确答案:C 3 《鲍列罗舞曲》是哪位作曲家的著作:()A、拉威尔B、亨德尔C、巴赫D、莫扎特正确答案: A 4音乐可以表现出人类多种多样的情绪。()正确答案:√ 5 真正听懂音乐欣赏音乐就要首先放弃理解的负担。()正确答案:√ 声音的联觉属性 1 我们之所以能够听懂音乐是依靠下列哪种方式:()A、听觉B、视觉C、联觉通感D、解说正确答案: C 2 声音的哪个属性不能引起我们的联觉:()A、音高与音强B、速度与节奏C、发音速度 D、音长与音短正确答案:D 3 以下对联觉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联觉是一种习惯和本能B、联觉是一种理性行为 C、联觉无法控制 D、联觉反映无处不在正确答案:B 4 联觉不能通过理性来控制和支配。()正确答案:√ 5 联觉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和熏陶所形成的一种能力()正确答案:× 联觉分析方法(一) 1 通过联觉感知,下列哪一项不是德彪西的《海》所描述的景象:()A、微波涟漪B、暗流涌动C、波涛汹涌D、水波荡漾正确答案: C 2 紧张度最低的乐器是下列哪一种:()A、长笛B、短笛C、小提琴D、长号正确答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设计理念】: 1、本课内容是以中学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兴国山歌》为基础而创设的一节课。 2、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教学、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设计而成的。重在培养学生对民歌的认识与了解。【教材分析】: 根据本册中《兴国山歌》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我所创设的《中国民歌》属于欣赏、赏析的领域,即通过欣赏、聆听、实践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的民间音乐。让处于八年级阶段的学生深刻的了解中国民歌的要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聆听、概念认知、赏析几个环节来感受和 辨别中国民歌的三个要义,即小调、山歌、号子。并能通过拓展练习来体会和辨别中国民歌的三要义,培养学生细心搜集并发掘民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因为音乐是非物质文化,只能以口头、多媒体或文 本记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口头演唱,PPT图片渲染,概念定义,还有歌谱的展示,并要求学生自身模仿,聆听和实践性的劳作(劳动号子)来感受认识民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歌 的热爱,从生活中体验中国民歌。.

【学情分析】: 突出重难点,针对八年级阶段学生的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学生主动探究,来体验学习过程,发挥自主探究的意识。师生间相互配合体会民歌的美,发展学生的细心发掘能力与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民歌三要义,山歌、号子、小调。提升学生对 民歌的兴趣,积极地拓展视听并辨别和感受民歌的三要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班的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都听过唱过很多歌,那请同学们帮老师听听这首歌,它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PPT) 生:(民歌) 回答正确。那你们了解民歌吗? 我国伟大音乐家冼星——曾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通过他这句话我们可见中国民歌的艺术价值有多高。民歌,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民歌。 二、学习新课 (一)、民歌 什么是民歌呢?民歌又有什么体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中国民歌赏析总结 班级:12楼宇姓名:季梦寒学号:123030911 在大二课程选修时,我之所以选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原因有四,一是班级里大部分的人都选了这门课;二是觉得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应该会很轻松;三是我本人还是蛮喜欢音乐的;四是自己对于风格迥异的中国民歌的好奇。 在上第一节课时,吴勇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歌的概念,中国民歌: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还特地说明了民歌的几个特征。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4、我国有不计其数的、各具特色的民歌。5、民歌是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后来又说了中国民歌的分类,分为:号子、山歌(包括一般山歌、小调三大类,教授了我们《起蓬号子》,《对鸟》,《马灯调》三首浙江民歌。这三首民歌对应的地区分别是象山,温州和宁波。对于《起蓬号子》还特意播放了视频给我们看。还提及了《澧水船夫号子》,这一船工号子。然后还告诉我们中国音乐的音阶只有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西方七声音阶的12356。其中还说起了在后来的课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勇老师以《沧海一声笑》为例,教授了我们通过听音符发现中国音乐和西方国家音乐,日本音乐的区别,十分典型。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告诉我们《沂蒙山小调》并不是小调,而是山歌。在教授不同地区的民歌时,就说了在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近的地区的民歌,我们越是容易体会;而因为地理环境、方言等原因,离我们浙江地区越远的地区的民歌,越是难以学会。而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就像安徽的《凤阳花鼓》我们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但是四川的《黄杨扁担》,甘肃的《下四川》就让人觉得诘屈聱牙。 至于对吴勇老师的感想和老师需要改善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教授的还不错,每节课吴勇老师都是先示范,领唱,再让我们唱。每节课都在教同学们这一类民歌的音阶的唱法,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对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来说,吴勇老师十分称职,也很到位。但是这门课的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氛围都不是很活跃,老师本人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有些无趣和沉闷。对于这个问题,吴勇老师并没有拿出有效措施。 总而言之,我在中国民歌赏析这门课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中国民歌所表达的感情直白,热烈。能让人感受到民歌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歌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因而优美动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音乐鉴赏尔雅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哪一位作曲家倾向于将听众的理解限制在自己的意图范围内:()1.0 分A、 柴可夫斯基 B、 科萨科夫 C、 理查·斯特劳斯 D、 贝多芬 正确答案:C 2《UAXUCTUM》的作者歇尔西是下列哪一国家伟大的作曲家:()1.0 分 A、 法国 B、 芬兰 C、 意大利 D、 奥地利 正确答案:C 3下列哪种情景不是《莫斯科河上的黎明》所描述的:()1.0 分 A、 昏暗 B、 宁静 C、 曙光 D、 紧张 正确答案:D 4下面哪一项不可以用高音来表现:()1.0 分 A、 凉爽 B、 亮色 C、 真丝 D、 羊绒 正确答案:D 5下列哪一项是音乐音响的基本属性:()1.0 分 A、 语义性

视觉性 C、 非视觉性 D、 美学性 正确答案:C 6音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与人类情感产生共鸣:()1.0 分 A、 视觉 B、 语言 C、 听觉 D、 情绪 正确答案:D 7下列哪一项是构成乐感的主要因素:()1.0 分 A、 听觉 B、 联觉 C、 天赋 D、 习惯 正确答案:B 8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思潮是下列哪一项:()1.0 分A、 演奏家至上 B、 作曲家至上 C、 原样主义 D、 演奏和作曲两个同等重要 正确答案:A 9《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1.0 分 A、 拉赫玛尼诺夫 B、 贝多芬 C、 格什温

西贝柳斯 正确答案:C 10由于下列哪一项因素使得我们在演奏“激情型”乐句时必须拿下“制高点”:()1.0 分A、 惯性因素 B、 规律因素 C、 客观因素 D、 主观感受因素 正确答案:A 11音乐欣赏中直接影响人的欣赏感受的习惯不包括下列哪一项:()1.0 分 A、 期待习惯 B、 反应习惯 C、 联觉习惯 D、 注意习惯 正确答案:D 12音乐能否引起明确的内容理解取决于:()1.0 分 A、 良好的听觉 B、 良好的理解能力 C、 良好的乐感 D、 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 正确答案:D 13下列哪一位演奏家所作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作品53号》的结构式最为严谨的:()1.0 分 A、 Rubinstein B、 Lhevinne C、 Horowitz D、 Cortot 正确答案: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