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G-003-2010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

设计规范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M C C

版本号:1.0.0

2011-6-24发布2011-6-24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 I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系统架构 (4)

4.1概念 (4)

4.2系统组成 (5)

4.3接口 (5)

4.4承载业务 (5)

5接入方式 (6)

6系统设计 (7)

6.1PON系统设计 (7)

6.2PTN、MSTP/SDH系统设计 (12)

6.3WLAN系统设计 (12)

7网管系统 (14)

7.1网管功能要求 (14)

7.2网管系统设计 (14)

8设备配置及安装要求 (15)

8.1设备配置要求 (15)

8.2安装要求 (16)

9接入光缆设计 (20)

9.1光缆网结构 (20)

9.2光缆引入方式 (21)

9.3主干光缆设计 (22)

9.4配线光缆设计 (24)

9.5入户线缆设计 (25)

9.6缆线敷设及成端 (26)

9.7配线设施设置原则 (29)

9.8配线设施安装要求 (30)

10接入管道设计 (30)

10.1管道路由 (30)

10.2管道容量 (31)

10.3管材选型 (31)

10.4管材弯曲与波长 (32)

10.5管道埋设 (32)

10.6人(手)孔设置 (33)

11系统技术要求 (34)

11.1网络传输性能指标要求 (34)

11.2设备技术性能要求 (36)

12环境与接地要求 (50)

12.1环境要求 (50)

12.2接地要求 (51)

13编制历史 (51)

14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51)

15附录B(PON系统保护方式) (52)

16条文说明 (53)

前言

本标准是为了贯彻中国移动“无线+基站光缆延伸+IP+IMS”的全业务网络发展策略,大力加快建设面向全业务的基础网络设施而制定的。

本标准包括综合接入网络系统架构、接入方式、系统设计、网管系统、设备配置及安装要求、接入光缆设计、接入管道设计、系统技术要求、环境与接地要求等。

本标准是接入网PON部分设计、验收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 QB-G-003-2010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2] QB-G-001-2011 中国移动PON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标准需与《中国移动PON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配套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技﹝2011﹞187号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鹭丁为民马向辰高军诗白立荣李昶杜诗研蒋克天胡勇杨珩李红袁海松方永昌朱晨光徐嫩霞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除基站接入网络之外的其他各种业务的接入网络的工程设计。本标准规定了综合接入网络系统设计、接入管道/光缆线路设计、设备技术要求等,供中国移动各省公司及设计单位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接入网的新建工程和扩建工程,包含了采用PON、PTN、MSTP/SDH、WLAN等技术的接入网络,重点对基于EPON/GPON技术的PON接入网的设计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 GY/T 198-2003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QAM调制器技术要

求和测量方法

[2] YD/T 1099-2005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信息产业部

[3] YD/T 5026-2005 通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信息产业部

[4] YD 5059-2005 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信息产业部

信息产业部

[5] YD/T 5119-2005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点(MSTP)本地

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6] YD/T 1475-2006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

信息产业部

的无源光网络(EPON)

信息产业部

[7] YD/T 1531-2006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方

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8] GB 50373-2006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建设部

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9] YD 5148-2007 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信息产业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10] YD/T 1949-2009 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

网络(GPON)

[11] YD/T 1995-2009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吉比特的无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光网络(GPON)

工业和信息化部[12] YD 5095-2010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

程设计规范

[13] YD 5102-2010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

[14]YD/T 5186-2010 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柜安装设计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

[15] YD/T 5206-2011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待发布)

[16] YD/T 5207-2011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验收规范(待发布)

[17] 移计通[2010]64号中国移动城域网建设方案场景模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18] 信部无[2002]353

号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

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信息产业部

[19] QB-B-009-2010 中国移动城域传送网PTN设备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C Accessing Controller接入控制器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AG Access Gateway综合接入媒体网关

AP Accessing Point接入点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BER Bit Error Ratio比特差错率,误码率

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BTV Broadcast Television广播电视

CATV Community Antenna TV有线电视

CES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电路仿真业务

CN Customer Network用户网络

DDN 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

DSLAM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路接入

复用器

EMS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网元管理系统

EP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FTTB/C Fiber to the Building / Curb光纤到大楼/分线盒

FTTCab Fiber to the Cabinet光纤到交接箱

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家庭用户

FTTO 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

GPON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HGU Home Gateway Unit家庭网关单元

IMA Inverse Multiplexing over ATM反向复用,通过集成多T1、E1来

传递ATM数据流

IAD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

IPTV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网络电视

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LCT Local Craft Terminal本地维护终端

MDU Multi-Dwelling Unit多住户单元

MODF Mai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总配线架

MOS Mean Opinion Score平均意见评分

MSTP 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多业务传输平台

MPLS-TP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Transport Profile多协议标签交换传送面

MTU Multi-Tenant Unit多商户单元

NMI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网络管理接口

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

NNI Network-Network Interface网络-网络接口

OAM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ODF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光配线架

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

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

ONT 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光网络终端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

PD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系列

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

POTS 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传统电话业务

PSQM Perceptual Speech Quality Measurement感知通话质量测试

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

QoS 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RF Radio Frequency射频

SBU Single Business Unit单商户单元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SFU Single Family Unit单住户单元

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PD Surge Protection Device浪涌保护器

SR Service Router业务路由器

STM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s同步传送模块

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分复用

TE Terminal Equipment终端设备

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

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电话

VRRP 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

4.系统架构

4.1概念

4.1.1 综合接入指除基站接入以外的其他所有业务的接入。综合接入网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融合各种有线、无线接入技术,能够提供各种分组型业务和电路型业务接入的能力。

4.1.2 综合接入网全程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或者以光纤作为主干传输媒质、以电缆线或者无线作为用户末端传输媒质。

4.1.3 综合接入网由中国移动提供的安装在端局(可能是基站)的设备和用户端设备以及光缆构成。综合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3个接口定界,即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网管接口(NMI),如图4.1.3所示。

图4.1.3 综合接入网的定界

4.1.4 综合接入网位于城域网最接近用户的一侧,主要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综合接入网在城域网中的位置如图4.1.4所示。

基站集团客户家庭客户

图4.1.4 综合接入网在城域网中的位置

4.1.5 综合接入采用的技术主要有PON、PTN、MSTP/SDH、WLAN等。

4.1.6 综合接入的传输媒介可以采用光纤、对绞电缆、同轴电缆、无线等。

4.2系统组成

4.2.1 综合接入系统由设备和线路两部分组成。

4.2.1.1 设备包括PON、PTN、MSTP/SDH、WLAN等。

4.2.1.2 线路包括光缆、电缆、管道和杆路、配线设施等。

4.2.2 综合接入系统应能根据用户分布和所需业务类型情况,支持不同的拓扑结构,如环型、树形、星型、链型或以上几种类型的混合结构等,并提供对业务的保护倒换能力(可选)。

4.3接口

4.3.1 综合接入网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网管接口(NMI)。

4.3.2 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终端设备(TE)或用户网络(CN)与综合接入网之间的接口。所支持的接口类型主要有以太网接口、E1接口、POTS接口、WLAN无线接口、xDSL接口、CATV RF等。

4.3.3 业务节点接口(SNI)是综合接入网与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所支持的接口类型主要有以太网接口、STM-N接口、E1接口等。

4.3.4 网管接口是综合接入网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应支持SNMP协议。

4.4承载业务

4.4.1 综合接入应具备以下业务的接入能力:分组型业务(如VoIP业务、宽带Internet

接入业务、以太网业务等)和电路型业务(如DDN业务)。应具备话音、数据和视频在同一网络传送的能力。

4.4.2 业务接入能力与用户网络接口、业务节点接口的对应情况如表4.4.2所示。

表4.4.2 业务接入能力与所对应的用户网络接口、业务节点接口

4.4.3 按照用户类型进行分类,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的承载业务还可分为集团客户(互联网专线、虚拟专网等)业务和家庭用户(宽带上网、语音等)业务。其中集团客户业务又分为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和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

5接入方式

5.0.1 工程设计应以用户需求和用户分布情况为基础,结合当地城市建设和通信发展规划,以及业务网的发展情况选用适当的接入方式。

5.0.2 综合接入网应以PON为主,也可根据网络实际情况灵活采用PTN、MSTP/SDH、LAN、WLAN等多种接入技术。

5.0.3 WLAN通常部署在PTN、MSTP/SDH、PON等有线接入网的末端,提供灵活的宽带接入。

5.0.4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接入场景应选择采用以下接入方案:

1 优选方案:通过PTN直接接入城域传送网PTN接入层或汇聚层。

2 可选方案一:通过MSTP/SDH直接接入城域传送网MSTP/SDH接入层或汇聚层。

3 可选方案二: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传送网PTN接入层。

4 可选方案三: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传送网MSTP/SDH 接入层。

5 内网接入方式: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的内网可以由客户自行建设,也可由运营商建设。在两种模式下,末端接入点设备(PTN、MSTP/SDH、以太交换机/协转/光纤收发器等)对各类业务的接入方式如下:

1)语音:通过内网SIP GW+TDM-PBX、IP PBX、SIP AG、SIP Phone直接接入。

2)宽带上网:通过内网路由器/以太交换机/WLAN AP+防火墙接入。

3)VPN 和传输专线:通过内网直接接入,城域网进行配置。

5.0.5 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接入场景应选择采用以下接入方案:

1 优选方案:FTTO 或FTTB+LAN ,PON 采用SBU 或MTU 型ONU 。

2 可选方案一:FTTB+LAN ,PTN+以太交换机+IP-PBX/IAD/SIP-GW/小型AG (可选)。

3 可选方案二:FTTB+xDSL ,PON (MTU )+xDSL_Modem 。

4 可选方案三:FTTB+xDSL ,PTN+IP-DSLAM+AG (可选)+xDSL_Modem 。

5.0.6 家庭客户接入场景应选择采用以下接入方案:

1 优选方案:FTTB+LAN ,PON 采用MDU 型ONU 。

2 可选方案一:FTTB+LAN ,PTN+以太交换机+小型IAD (可选)。

3 可选方案二:FTTH ,PON 采用SFU/HGU 型ONU 。

4 可选方案三:FTTB+xDSL ,PON (MDU )+xDSL_Modem 。

5 可选方案四:FTTB+xDSL ,PTN/+IP-DSLAM+AG (可选)+xDSL_Modem 。

5.0.7 WLAN 接入场景应选择采用以下接入方案:

1 方案一:PON+AP

2 方案二:PON+交换机+AP

3 方案三:PTN+以太交换机+AP

4 方案四:PTN+以太交换机级联/协转(含光纤收发器)+AP

6 系统设计

6.1 PON 系统设计

6.1.1 PON 系统由OLT 、ODN 、ONT/ONU 三部分组成,如图6.1.1所示。

ONT/ONU OLT

图6.1.1 PON 系统组成图

6.1.2 PON 系统的组网应符合下列原则:

6.1.2.1 宽带接入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1)城市用户下行带宽接入能力平均不低于10M bps ;

2)农村用户下行带宽接入能力平均不低于2M bps ;

3)商业楼宇用户接入能力不宜低于100M bps 。

6.1.2.2 应具备话音、数据和视频在同一网络传送的能力。

6.1.2.3 以太网/IP 类业务上联组网应符合以下原则。

1)以太网/IP 类业务宜采用直接上联IP 城域网的BRAS/SR 、经IP 城域骨干网络进入各业务网;当OLT 设备汇聚用户较少、上联链路最大流量小于1Gbps ,可通过汇聚交换机上联BRAS/SR 。

2)不同以太网/IP 类业务上联可共物理链路(基于VLAN 隔离),上联至共同的BRAS/SR ;也可基于物理链路隔离,分别上联至不同的BRAS/SR 。

6.1.2.4 TDM 类业务宜采用n ×E1或STM-1电路由OLT 设备直接上联相关业务网络。

6.1.2.5 PON 系统可通过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 )承载CATV 业务。

6.1.2.6 OLT 设备业务网络侧接口应根据提供业务的需求配置,可配置E1、STM-1、FE/GE/10GE 、CATV 输入接口(1550nm )等接口。

6.1.3 PON 系统的容量测算应符合以下要求。

6.1.3.1 PON 系统的带宽分配应符合下列原则。

1)结合经营策略和业务性质,为不同客户群、不同业务分配相应的带宽;

2)带宽分配应考虑“三网融合”、“共建共享”等因素的承载需求;

3)保证宽综合接入系统内不同性质用户的基本可用带宽;

4)专线接入用户和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要优先保证;

5)对用户的最大可用带宽进行限速;

6)每个PON 系统的测算带宽不能超出PON 系统的可用带宽,且应考虑一定的冗余,合理分配每个PON 系统覆盖的用户数;

7)对于IPTV 组播业务,宜将OLT 设置为组播复制点。

6.1.3.2 单个PON 树可容纳的用户数测算应符合如下要求。

1) BTV 业务组播复制点在ONU 时,按公式6.1.3-1测算。

∑∑==???≤n

1j 1j j j )

i i (渗透率)业务忙时并发比业务所需带宽(业务频道数制式频道带宽制式树可用带宽-单个用户数m i BTV BTV PON (式6.1.3-1)

式中:∑=m

i 1——是对各种标清、高清制式BTV 业务的求和; ∑=n j 1——是对不包含BTV 业务的其他业务项求和。

注——BTV 频道带宽及业务j 所需带宽均需考虑冗余。

2) BTV 业务组播复制点在OLT 或BRAS/SR 时,按公式6.1.3-2测算。

=??≤m

1i i i i 渗透率)业务忙时并发比业务所需带宽(业务树可用带宽

单个用户数PON (式6.1.3-2) 式中:∑=m i 1——是对所有业务求和。

注——业务i 所需带宽需考虑冗余以保证业务安全运行。

6.1.3.3 系统设计时可根据初期业务模型考虑单个PON 树可容纳的用户数,但同时需考虑业务扩展时PON 系统的扩展和演进能力。

6.1.3.4 单个ONU 设备可容纳的用户数应根据单个PON 树接入的ONU 数量和各个ONU 的用户分布情况确定。

6.1.4 PON 的上联带宽的测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6.1.4.1 当OLT 侧不同以太网/IP 类业务共物理链路(基于VLAN 隔离)上联时,上联带宽测算应符合如下要求。

1) 组播复制点在OLT 或ONU 时,OLT 上联带宽按公式6.1.4-1测算。

∑=?m

i BTV BTV OLT 1)

i i (频道数制式频道带宽制式上联带宽=∑=??+n 1j j j j 忙时并发比)

业务用户数业务所需带宽(业务

(式6.1.4-1) 式中:∑=m i 1——是对各种标清、高清制式BTV 业务的求和;

∑=n

j 1——是对不包含BTV 业务的其他以太网/IP 类业务项求和。 2) 组播复制点在BRAS/SR 时,OLT 上联带宽按公式6.1.4-2测算。

忙时并发比业务用户数业务所需带宽(业务上联带宽=∑=??m

i i i i OLT 1 (式6.1.4-2) 式中:∑=m

i 1——是对所有以太网/IP 类业务项求和。

6.1.4.2 当OLT 侧不同以太网/IP 类业务上联基于物理链路隔离时,应分别计算不同业务的上联带宽。

6.1.4.3 OLT 侧TDM 业务上联带宽按公式6.1.4-3测算。

k E N TDM ??∑=1n 1i i 类业务上联带宽= (式6.1.4-3)

式中:N i ——指第i 个TDM 业务用户的E1业务数量;

n ——指OLT 设备所连接的TDM 业务用户总数量;

k ——指E1的封装效率。

6.1.4.4 OLT 上联端口数量按式6.1.4-4计算。

上联链路带宽冗余系数

上联端口可用带宽上联带宽上联端口数?≥OLT OLT (式6.1.4-4) 式中,上联链路带宽冗余系数根据实际业务模型取值(≤1)。

6.1.4.5 OLT 侧CATV 业务采用独立端口(1550nm 光口)上联CATV 网络设备,具体端口配置应符合CATV 业务网络需求。

6.1.5 PON 系统传输距离的测算应符合下列原则。

6.1.5.1 PON 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最坏值计算法,分别计算OLT 的PON 口至ONT/ONU 之

间上行和下行的允许传输距离,取两者中较小值为PON 口至ONT/ONU 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

6.1.5.2 对采用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 )承载CATV 业务的接入系统,应考虑CATV 传输系统S -R 点之间允许最大通道插入损耗对最大传输距离的影响。

6.1.5.3 PON 系统的传输距离(OLT 至ONT/ONU 的传输距离)可按式6.1.5进行测算。

F c c m i 分A M N A l P L β--?--≤

∑=1 (式6.1.5)

式中: P ——OLT 和ONT/ONU 的R/S-S/R 点之间允许最大通道插入损耗(单位:dB )。

∑=m

i 分l 1——OLT 至单个ONT/ONU 链路中所有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不含连接器损耗)之和(单位:dB ),其中l 分是单个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

Mc ——线路维护余量(单位:dB )。

Ac ——单个活动连接器的损耗(单位:dB )。

N ——OLT 至单个ONT/ONU 光链路中的活动连接器的数量(单位:个)。

A F ——光纤线路(含固定接头)衰减系数(单位:dB/km )。

β——OLT 至单个ONT/ONU 之间光链路中存在模场直径不匹配的光纤连接时所引入的附加损耗(单位:dB )。

6.1.6 PON 系统网元的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6.1.6.1 OLT 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设置在现有业务节点,首选靠近汇聚节点或基站集中设置;

2)实际需要时可适当下移、且不宜太靠近用户。

6.1.6.2 ONT/ONU 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FTTH/O 应用,ONT 宜设置在户内/办公室内或有内部局域网的用户网络设备间;

2)对于FTTB/C 应用,ONU 宜采用相对集中设置在建筑物内;

3)对于FTTCab 应用,ONU 宜采用室外机柜,靠近电缆交接箱选择适当位置设置。

6.1.6.3 PON 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OLT 设备的PON 口数量按照ONT/ONU 规模和ODN 组网方案来确定,可适当考虑一定的维护冗余,测算公式如6.1.6:

冗余系数平均光分路数数量+平均光分路数数量口数21ONU ONT PON ≥ (式6.1.6) 2)对提供光链路保护的PON 系统,需增加用于保护的PON 口数量。

3)ONU 的端口配置数量根据ONU 的设置方式、覆盖范围、用户入住率、实装率等因

素进行估算;

4)ONT端口类型和端口数量应根据用户业务需求配置。

6.1.7 PON系统的保护应符合下列原则。

6.1.

7.1 PON系统可根据用户群的服务级别采用不同的保护方式,保护类型参照附录B。

1)对于普通用户,原则上不考虑保护方案,但在系统承载客户较多时,也可采用主干光纤保护;

2)对于重要的用户,可采用主干光纤保护或全保护方式。

6.1.

7.2 OLT上联宜采用冗余链路保护,上联保护可采用如下方式:

1)可通过以太网链路聚集功能实现支路端口的负载分担或主备倒换;

2)在上联网络设备(BRAS/SR等)支持VRRP等保护协议时可采用双归属保护上联,属于链路级别的保护倒换。

6.1.

7.3 OLT设备的关键部件(如主控模块、电源模块等),应冗余备份配置。

6.1.8 PON系统QoS实现、VLAN划分、IP地址规划可参照YD/T 5206-2011《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执行。

6.1.9 ODN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1 ODN网络为OLT的S/R点至ONT/ONU的R/S点之间的网络。

2 ODN网络主要由光缆、光缆接头盒、光分路器、光缆线路终端分配设备(ODF/MODF)、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光纤插座盒或用户智能终端盒等组成。

3 ODN 网络组网应根据用户性质、用户密度的分布情况、地理环境、管道资源、原有光缆的容量以及接入系统建设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结构和配纤方式。

4 对用户数量较多且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宜采用一级分光构成的树形结构;对于用户数量不多且比较分散,即覆盖区域较大的区域可采用二级分光构成的树形结构;对专线用户、重要用户以及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用户线路可采用具有保护的拓扑结构。

5 根据ODN覆盖区域内用户分布情况,可选用树型递减直接配纤方式、树型递减交接配纤方式、树型无递减交接配纤方式或环型无递减交接配纤方式。

6 光分路器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光缆投资、PON口及光分路器端口使用效率、网络的优化和维护、技术升级改造等因素。

7 应结合ODN网络设计和用户规模进行光分路器设置,以满足近期需求为基础,同时兼顾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应适当预留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便于今后扩容。

8 应根据PON系统支持的最大光分路数、可传输距离、带宽规划以及用户的规模和分布密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ODN采用的最大光分路比。

9 光分路器应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宜设置在主干光缆交接箱内;用户较分散的场合可采用二级分光,;不宜采用超过二级以上的分光方式。

10 采用二级分光时,二级光分路器宜设置在靠近用户端的光缆交接箱或分纤箱内;二级分光级联后总的光分路比应不大于PON系统允许的最大光分路比。

11 光分路器宜相对集中设置;在网络建设初期用户规模不大且多个用户共享ONU的情况下,光分路器可适当靠近OLT设置;当用户较密集或采用FTTH模式时,光分路器应靠近用户端设置。

12 活动连接器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活动连接器的数量对系统光功率的影响,尽量减少活动连接器的使用数量。

6.2PTN、MSTP/SDH系统设计

6.2.1 系统的速率、容量应根据客户接入需求和原有系统实用带宽进行选择和配置。6.2.2 网络的拓扑结构应采用点到点方式接入城域传送网末端节点,条件允许时也可结合光缆路由情况采用环形结构。

6.2.3 采用环形结构时,环上节点数量应根据业务量大小、自愈环的种类、地理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

6.2.4 网络保护原则应根据网络结构、业务等级结合具体工程条件确定。

6.2.5 客户接入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用户侧或客户机房内,接入的客户数较多时,客户接入设备应独立设置。

6.2.6 MSTP/SDH中继距离计算按照YD 5095-2010《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

6.2.7 PTN中继距离计算原则

1 10GE PTN系统为衰耗和色散受限系统,按照YD 5095-2010《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方法测算。

2 GE PTN系统为衰耗受限系统,按照YD 5095-2010《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方法测算。

6.3WLAN系统设计

6.3.1 WLAN系统应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进行热点选择,对2G、3G数据业务需求高的地点优先进行WLAN覆盖,分担2G/3G热点数据流量,形成有效网络优势互补。

6.3.2 WLAN网络设计基本指标要求

1 AP辐射功率应符合《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2〕353号)的规定,A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

天线增益<10dBi时:≤100 mW 或≤20 dBm;

天线增益≥10dBi时:≤500 mW 或≤27 dBm。

2 为保证WLAN业务服务和网络运行质量,WLAN覆盖边缘接收电平原则上不低于-75dBm。

3 可接通率:要求在WLAN无线覆盖区内90%的位置,99%的时间内无线网卡可以接入

网络。

4 通信质量:要求覆盖区域误帧率小于5%的区域占总覆盖区域的95%以上。

5 根据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室内天线的发射功率应小于15dBm/载波。

6 WLAN网络在不高于设计并发用户数时,单用户平均上网速率不低于500Kbps。

6.3.3 根据覆盖区域的不同,WLAN系统可以选择使用包括室内AP放装、AP与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室外型AP室外布放等一种或多种方式组合进行覆盖。

6.3.4 室内AP放装方式设计原则

1 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拓展与组合,便于后续扩容改造;

2 AP设备安装位置选择应接近业务需求区域,并应满足便于供电、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

3 AP设备位置应远离大功率电子设备,如: 如微波炉、监视器、电机等;

4 根据业务需求设置AP布放数量,可以利用房间墙壁等的隔离效果,降低单AP发射功率等方式,增加AP数量,缩小单AP覆盖范围,提高网络容量,并注意频率规划及无线信号隔离。

5 若AP露裸于外面,应合理考虑安装AP防盗箱对AP进行防盗保护,防盗箱同样应考虑满足AP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的需要。

6.3.5 与室内分布系统合路方式设计原则

1 分布系统所有无源器件应满足2G/3G/WLAN的合路要求,若原系统器件不支持WLAN 系统频段要求,需进行改造。

2 分布系统的设计应同时满足2G/3G/WLAN各系统的覆盖要求,特别是将WLAN馈入已有分布系统时,应考虑原有分布系统能否满足WLAN覆盖的要求,是否需要进行改造,同时应注意对2G/3G无线覆盖的影响。

3 综合分布系统应做到结构简单,工程实施容易,不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的结构和装修。

4 WLAN与其他无线系统在信源侧进行合路,则合路器隔离度指标需不低于82dB,否则只能采用增加滤波器、接近天线端合路,利用合路器前分布系统的损耗来降低干扰信号电平等方法规避干扰。

5 目标覆盖区域内应避免与室外信号之间过多的切换和干扰、避免对室外AP布局造成过多的调整。

6 应根据链路预算和原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合理选择合路点的安装位置,在满足WLAN 覆盖/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合路节点。

7 一般不考虑在AP和分布系统之间增加干放设备。为避免不同频点AP之间的干扰,不考虑将多个AP合路到一个支路中。

8 若AP露裸于外面,应合理考虑安装AP防盗箱对AP进行防盗保护,防盗箱同样应考虑满足AP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的需要

9 室内分布系统信源AP安装位置应满足便于供电、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

6.3.6 室外布放覆盖方式设计原则

1 应根据覆盖区业务需求和地貌,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

2 天线安装位置需远离大功率电子设备;

3 在选择天线布放位置时应注意规避可能影响无线射频信号传播的障碍物,如金属架、金属屏风等物体;

4 AP安装在室外时,应注意相关设备、线缆等室外设施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水、防雷、防尘、防盗等。

5 应注意AP间的频率规划及无线信号隔离,避免频率干扰。

6 AP安装位置应该选择视野开阔的区域,目标覆盖区域与天线之间尽可能视距环境,覆盖的区域应该尽可能靠近AP的天线。

7网管系统

7.1网管功能要求

7.1.1 网管系统应具备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网管功能。

7.1.2 相应接入技术的网管系统及北向接口功能应分别满足中国移动EPON/GPON、PTN、MSTP/SDH、WLAN集采技术规范书对于相应功能的要求。

7.2网管系统设计

7.2.1 网管系统由网元级管理系统(EMS)、网络级管理系统(NMS)以及本地维护终端(LCT)组成。EMS向上对NMS应提供北向接口;应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与相关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等之间的接口。

7.2.2 一个城域网内新建厂家的OLT工程应新增相应的网管系统;PON系统扩容工程和PTN、MSTP/SDH接入工程中,不同类型的新增网元宜纳入城域网各已有网管系统实现统一管理;WLAN系统设备纳入数据综合网管系统进行管理。

7.2.3 一个城域网内同一厂家相同类型的设备应由一套集中的EMS进行管理。城域网规模较大或网元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情况配置多套网元管理系统分设备或分区域进行管理。

7.2.4 网管系统与被管设备之间的网管信息通道宜采用带内方式,也可采用带内带外相结合的方式。

7.2.5 网管系统应具有网络接入权限控制等功能以保证网络的安全。

8设备配置及安装要求

8.1设备配置要求

8.1.1 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一般原则:

1 设备配置应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兼顾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应充分考虑到用户端设备扩容对系统容量的需求;选用的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在线升级能力;应考虑维护使用的方便。

2 应根据PON系统带宽需求和光功率预算合理选择光接口类型和光功率分路器的光分路比。

3 应根据PTN、MSTP/SDH系统业务需求和光功率预算合理选择SNI接口和UNI接口类型。

4 室外型设备应考虑将配套设备与主设备安装在同一室外机柜内。室内型设备可根据远期发展需要将配套设备分别独立配置,电源系统应按远期发展需要进行配置。

5 维护备件应按照满足日常维护的基本需求配置,原则上应保证设备重要单元盘不缺品种。

8.1.2 PON设备业务承载及接口以符合以下要求:

1 PON系统应具有承载以太网/IP业务、语音业务、TDM业务和CATV业务等的能力。

2 EPON设备的功能及接口要求应满足YD/T 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及中国移动EPON设备集采技术规范书的相关规定。

3 GPON设备的功能及接口要求应满足YD/T 1949-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及中国移动GPON设备集采技术规范书的相关规定。

8.1.3 光分路器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光分路器宜采用全带宽型和均匀分光型的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

2 光分路器端口类型的选用既要考虑方便维护管理的需要,又要考虑减少活动连接点的数量。

3 当光分路器安装点的光缆成端不配置适配器时,宜选用适配器型(含插头和适配器)光分路器。

4 当光分路器安装点的光缆成端配置适配器时,宜选用尾纤型(含插头)光分路器。

5 在需要减少活动连接器数量时,可选择熔接型光分路器。

6 当PON系统不支持CATV业务时,光分路器应至少同时支持1310nm和1490mn两个工作波长;当PON系统支持CATV业务时,光分路器应至少同时支持1310nm、1490mn和1550nm三个工作波长。

7 光分路器应根据ODN设计的最大光分路比、分光方式和保护方式进行选择。

8.1.4 PTN、MSTP/SDH设备业务承载及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1 PTN系统应具有承载CES业务、ATM/IMA业务以及以太网业务等的能力。

2 PTN设备QoS、OAM、保护、同步、管理、控制平面、性能、安全性等功能及接口要求应符合QB-B-009-2010《中国移动城域传送网PTN设备规范》的相关规定。

3 PTN设备应支持10/100Mb/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10GE以太网接口、PDH接口(E1)、STM-N接口、管理及辅助接口等。

4 MSTP/SDH系统应具有承载TDM、ATM、以太网业务等的能力。

5 MSTP/SDH设备应支持以太网透传、以太网二层交换、以太网接口映射到SDH虚容器、以太环网、ATM层处理等功能。

6 MSTP/SDH设备应支持10/100Mb/s以太网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PDH接口(E1)、STM-N接口、ATM接口、定时接口、公务和使用者通路接口、开销通路接口及管理接口等。

8.1.5 WLAN设备业务承载及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1 WLAN系统应具有承载互联网无线宽带接入、虚拟专用网业务(VPN)、多媒体数据业务等的能力。

2 AP设备与WLAN移动终端之间的接口是空中接口,应支持IEEE 802.11b/g或IEEE 802.11a/b/g或 IEEE 802.11n协议。

3 AP设备应支持IEEE802.3 10/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对于11n设备,应支持10/100/1000 Base-T Ethernet自适应接口,应支持操作维护接口。

4 AC设备应支持10/100/10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百兆/千兆以太网光接口。8.2安装要求

8.2.1 设备安装位置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1 局端设备安装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根据覆盖区域、接入用户分布等因素综合确定安装设备的机房,宜优先选择业务汇聚节点机房。

2)可与其他传输设备安装在同一机房,宜根据设备属性安装于相应设备机列。

3)当需要PON系统的OLT下移设置时,OLT设备可安装在基站接入节点、综合业务接入点等条件允许的机房,同时应考虑业务上联的传输系统设备安装位置。

2 当采用FTTB模式时,用户端设备安装位置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避免安装在潮湿、高温、强磁场干扰源的地方。

2)用户端设备宜选择在覆盖用户居中的公共位置、就近安装在接入机房(基站或综合业务接入点)或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机柜内。

3)接入机房内的用户端设备宜安装于综合机柜内。

4)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机柜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楼道、竖井、架空层等合适的公共位置。

3 当采用FTTH模式时,用户端设备宜安装在用户智能终端盒或用户家庭布线系统汇聚点;当入户光缆无条件引入户内时,用户端设备可以安装在楼层的弱电竖井或就近的综

中国XX业务支撑网4A安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网 4A 安全技术规范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QB-W-016-2007

目录 1概述 (7) 1.1范围 (7)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7) 2综述 (8) 2.1背景和现状分析 (8) 2.24A平台建设目标 (9) 2.34A平台管理范围 (10) 34A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11) 44A管理平台功能要求 (14) 4.1帐号管理 (14) 4.1.1帐号管理的范围 (14) 4.1.2帐号管理的内容 (14) 4.1.3主帐号管理 (14) 4.1.4从帐号管理 (15) 4.1.5密码策略管理 (15) 4.2认证管理 (15) 4.2.1认证管理的范围 (16) 4.2.2认证管理的内容 (16) 4.2.3认证服务的管理 (16) 4.2.4认证枢纽的管理 (16) 4.2.5SSO的管理 (17) 4.2.6认证手段 (17) 4.2.7提供多种手段的组合使用 (17) 4.3授权管理 (17) 4.3.1授权管理的范围 (17) 4.3.2授权管理的内容 (18) 4.3.3资源管理 (18) 4.3.4角色管理 (18) 4.3.5资源授权 (19) 4.4审计管理 (20) 4.4.1审计管理范围 (20) 4.4.2审计信息收集与标准化 (21) 4.4.3审计分析 (21) 4.4.4审计预警 (22) 4.54A管理平台的自管理 (23)

4.5.2权限管理 (23) 4.5.3组件管理 (23) 4.5.4运行管理 (23) 4.5.5备份管理 (23) 4.64A管理平台接口管理 (24) 4.6.1帐号管理接口 (24) 4.6.2认证接口 (24) 4.6.3审计接口 (24) 4.6.4外部管理接口 (25) 54A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25) 5.1总体技术框架 (25) 5.2P ORTAL层技术要求 (27) 5.3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1前台应用层技术要求 (27) 5.3.2核心数据库技术要求 (28) 5.3.3后台服务层技术要求 (30) 5.3.4单点登录技术要求 (32) 5.3.5安全审计技术要求 (33) 5.4接口层技术要求 (35) 5.5非功能性技术要求 (35) 5.5.1业务连续性要求 (35) 5.5.2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要求 (38) 5.5.3性能要求 (38) 5.5.4安全性要求 (38) 64A管理平台接口规范 (40) 6.1应用接口技术规范 (40) 6.1.1总体描述 (40) 6.1.2登录类接口(①) (41) 6.1.3认证类接口 (42) 6.1.4帐号/角色接口(④) (43) 6.1.5审计类接口 (48) 6.2系统接口技术规范 (51) 6.2.1总体描述 (51) 6.2.2登录类接口(①) (52) 6.2.3认证类接口 (53) 6.2.4帐号接口(⑤) (55) 6.2.5审计类接口 (59) 6.3外部管理接口技术规范 (61) 7BOSS系统3.0的改造要求 (62)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中国移动集客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 功能需求总册 版

中国移动集客业务IT支撑手段需求规范 ——功能需求总册 (2017版)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 2017年6月

目录

前言 李跃总裁在2016年总经理研讨会上提出“要加快深耕集客市场,进一步 做大收入规模,今年实现集团通信及信息化收入份额的“三分天下有其一”, 并向集客市场收入份额第一的主导运营商努力。” 集客经营已成为驱动收入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要举全集团之力, 着力提升产品、资源和支撑能力,大力持续拓展集客市场,从流程、资源、 质量三方面全力推进以集团客户SLA为中心,政企业务对内一体化支撑、对 外一体化呈现的一站式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为提升集客运维效率,丰富支撑手段,总部汇总梳理了集客业务IT支撑手段功能需求规范,为总部及各省公司集客业务IT支撑手段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指引 1.综述 集客业务IT支撑手段,应满足集客业务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覆盖的管理需求,满足集客业务不同组网方式和业务流程端到端的管理需求,满足面向管理应用和面向生产应用的需求,实现集客业务支撑、网络运维和客户服务的IT 化和流程化。 该总册从整体视角,对集客业务IT支撑的各类功能进行概况描述,包括集客资源相关功能、售前售中流程相关功能、售后保障相关功能、质量管理相关功能、综合呈现一体化支撑相关功能。 分册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根据功能特点和使用对象,对集客资源、售前流程、售中流程、售后保障、质量管理、综合呈现等相关需求以分册形式进行展开描述,主要包括具体功能点、功能描述及实现原理。 2.整体规划 根据2017年网络工作会的部署,集客支撑工作要持续对标主要竞争对手,以流程、资源、质量三条主线为抓手,以支撑手段“全覆盖”为载体,继续进行体系优化和能力提升工作,实现集客业务“开通快、质量好、服务优”的目标。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差不多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得力量,它得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得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进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得进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得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进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得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得协同进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得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进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进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进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得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得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得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得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歪,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得业务进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得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如此中国联通得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得强劲竞争.两者得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得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网络服务支撑规范

集团客户网络服务支撑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深圳分公司 网络维护中心服务支撑室 2009年2月

声明 本文档所有权和解释权归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向第三方公开。 This document is the property of CMCC GD and can be neither reproduced nor disclosed to a third party without a written authorization. 修订历史记录 (A-添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 前言4 1.1 编写目的4 1.2 适用对象4 2 集团客户网络服务支撑工作内容分类4 3 基本要求与一般规范5 3.1 服务支撑人员定义5 3.2 服务支撑人员专业技能要求5 3.3 服务支撑人员仪表方面规范5 3.4 服务支撑人员外勤工作一般规范6 4 集团业务故障处理作业规范7 4.1 处理原则7 4.2 内部故障处理流程7 4.3 客户现场处理规范8 5 服务支撑人员例行维护与作业规范11 5.1 监控经管11 5.2 日常例行现场巡检规范11

1前言 在网络运维集中化的背景下,中国移动广东省公司确立了地市集中化工作转型的重要工作目标:服务下沉、支撑前移。为了建立和健全网络服务支撑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省服务支撑人员的支撑能力,使得服务支撑人员能够为集团客户提供快速技术支撑,提高客户满意度,在“服务下沉、支撑前移”的指导思想下,全省各地市网络维护中心服务支撑室正逐步加强客户拜访工作的力度,与集团客户技术人员形成互动,为全省的集团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1.1编写目的 为指导深圳分公司网络维护中心员工,尤其是服务支撑室及其代维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生产中凡涉及与集团客户交互的如客户拜访、故障抢修、例行维护以及电话邮件等工作,按照如下作业与行为规范如专业术语、礼貌用语、着装指引、施工抢修等方面操作实施。 1.2适用对象 本手册适用对象为深圳移动面向集团客户服务支撑的网络经管与维护人员,以及深圳移动合作单位的代维工作人员。 2集团客户网络服务支撑工作内容分类 按照省公司粤移网维通[2009]61号《关于明确网络服务支撑例行生产工作要求的通知》一文,网维中心服务支撑室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1、售前、售中的网络支撑,其中包括技术方案制定和业务开通。 2、售后业务保障服务,其中包括告警监控、故障和投诉处理、业务分析与质量经管、 例行维护、差异化保障服务、客户服务和拜访、交流和知识共享、手段建设以及资 料经管9个方面。 因此,根据以上工作内容,涉及与集团客户交互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集团客户拜访工作,如技术交流、故障归纳总结、差异化服务等。 2、集团业务维护工作,如例行维护、故障和投诉处理、设备安装与调测等。

移动全业务支撑平台解决方案

移动全业务支撑平台解决方案 广州市道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全业务支撑建设背景 全业务运营,是指同时经营移动、固定、数据网络,全方位开展接入服务、通信业务、增值业务、内容应用的运营模式。其核心是通过现有电信业务的有效整合和融合,开展基于宽带和IP化的FMC,ICT以及相应的增值业务。 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重组以及3G牌照的发放让运营商各自的业务架构和用户群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中国移动正面临来自电信、联通全业务运营的压力。 宽带业务是移动公司全业务竞争时代的关键产品,是加强客户捆绑使用和收入的增长点。2012年将全力推动宽带业务发展,全面提高全业务的竞争力。 2、全业务支撑现状 广东省移动公司在对全业务运营发展的支撑方面,新增了PBOSS系统,用于提升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的宽带业务支撑能力,但省级平台方面对全业务的支撑不够,管理粒度粗,且对业务拓展和售前、售后服务过程基本无管理,地市支撑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3、建设思路 4、移动全业务支撑系统解决方案 移动全业务支撑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的全业务工作台,全面支撑各角色工作,为一线客户经理、网络支撑人员及部门职能人员提供直观的信息共享和全程管控功能。

5、系统总体集成框架 全业务支撑系统包括业务侧部分和网络侧部分。 (如果所在地市没有建设订单中心,也可以由全业务作战地图直接与BOSS对接来实现业务办理) 6、建设价值

7、应用举例:移动(现场)办公支撑 固网与无线业务的不同之处,是需要关注客户的位置,因此客户经理需要长期在外工作。为支撑户外办公,专门抽取常用的功能,形成前台人员专用的客户经理工具包。 如果想了解更多移动全业务平台解决方案的信息,或者需要帮助,欢迎访问广州道一的官方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0711194887.html,),欢迎各界朋友沟通了解。

中国移动管理支撑

一、一些基本概念的了解 谈到南基地的管理支撑系统,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几个概念:管理支撑系统,IT支撑系统。 在电信企业中,IT支撑系统由管理支撑系统(MSS)和业务支撑系统(BSS)、运营支撑系统(OSS)组成,三大系统的畴分工明确。 业务支撑系统(BSS)是对企业对外提供的电信服务业务的支撑,主要包括对采集、计费、账务、结算、市场营销、产品、综合客服、合作伙伴及大客户等业务的管理。 运营支撑系统(OSS)是对电信企业的网络运营业务的支撑,主要包括服务开通、服务保障、工单/故障单调度、网络管理及网络资源管理等。 管理支撑系统(MSS)是对电信企业的企业管理业务的支撑,其支撑的业务围与eTOM中企业管理域(EM)相对应。EM的容涵盖战略与企业规划、企业风险管理、企业效率管理、知识与研发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涉众与外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因此,MSS主要包括企业资源计划、办公自动化、企业门户、统一身份管理以及决策支持等。此外,MSS 还是BSS和OSS等系统的对外展示窗口。 二、管理支撑系统的现状分析: 1.MSS的组成 狭义的MSS包括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工程管理系统、OA系统、电子系统及企业信息门户等。广义的MSS除包含上述系统外,还包括基于BSS、OSS、狭义MSS基础上面向管理需求的数据综合挖掘及分析,如企业级的运营决策支撑系统、企业工单流系统,以及包含网络资源和码号资源在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等。 2.MSS的主要系统介绍 (l)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是建立在信息化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位的管理平台,系统化地实现了企业部资源和企业相关的外部资源的整合,它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以及相应的信息流紧密地集成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共享[l”〕。ERP 系统是一个系统畴概念,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由若干个相关子系统组成。由于ERP 业务领域及其系统支撑领域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复杂性,E即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成熟,成功率较低,这也凸现出系统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2)办公自动化系统 面向管理支撑系统的一种系统需求分析模式及其在ERP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Office Automation)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采用interen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部人员便快捷地处理办公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 (3)企业门户系统 企业门户系统,即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为企业员工提供各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支持办公管理信息的共享、集中展示以及个性化的应用界面。此外,EIP也是BSS 和OSS的对外展示窗口。 (4)统一身份管理系统 统一身份管理系统管理企业支撑系统的接入安全,通过对各系统用户的统一身份管理,

浅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浅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摘要】对移动互联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展望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竞争压力,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出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产业融合、智能终端、电子商务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如果将互联网比作是一场比赛,那么移动互联网就是下半场,而且规则与上半场并不相同。适应新的规则,方可占得先机,生存下来;因循守旧,不适应新规则,就会被淘汰。 目前传统“科技大佬”的根基已动摇,移动互联网给了新厂商更多机会去开辟新市场。以前行业领头羊可以10年、20年不考虑转型,也不用担心被超越。可现在幸福时光越来越短,如果三年中不做出任何变化,就已经开始落后。 一、产业融合竞争正成为互联网的主流。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正是产业融合的首要产物。移动互联网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网络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应用与内容的融合。网络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基础,终端的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保障,移动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必将带来新一轮的业务融合和内容融合,这必然会催生出许多新的应用模式。手机支付、电子阅读、移动商店都成为了新的业务布局点。“我们是搞电信的,但现在正在进入一些新的领域,好多可能并不是传统的电信业。比如手机支付,它是金融业;比如手机音乐,它是娱乐业;还有手机报,是出版业或者媒体传播。”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这样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并非只有互联网企业是弄潮儿,很多传统产业也在创造新的历史,甚至已在引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好案例。出租车行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升级,效率得以提高,对解决“客人打不到车,司机却在路上空驶”的难题有很大的帮助。去年,KPCB 合伙人在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出租车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还提到了一款叫Uber的应用。报告写道:“以前通过排队等着打车,现在通过Uber等服务,只需用手机发一条打车请求,一辆车就会开到你面前。”国内现在也有不少类似的不错应用,比如嘀嘀打车、摇摇租车、易到用车。因为能帮助客人更好地叫到车,同时让出租车司机降低空驶,提高收入,这些应用正在迅速普及。因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不再是单纯的所谓“虚拟经济”,它与实体产业的结合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可以催生出很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未来,这种融合将进一步加速。 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最大领域是电子商务。虽然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网络购物依然迅猛增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网购用户已达2.42亿,同比增长24.8%;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万亿,同比增长64%。同时,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在移动终端购物与支付,来自PC端的流量下降,这也逼迫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加速在移动端的布局。艾瑞报告预测,未来几年,移动购物将高速增长,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主要推力,到2014年,移动购物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大细分行业。未来,除了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医疗、金融等各类传统产业都可以有很好的结合,中国移动互联网只有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才能在可见的未来找到

中国三大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介绍

三大运营商支撑系统介绍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运营支撑系统的代表是CMCCBOSS。2007年,中国移动于杭州举行的业务支撑工作会议对CMCCBOSS的发展变革产生了很大影响。会议中,中国移动创造性地提出业务支撑部门职责从支撑者到使能者的转变,以此配合中国移动从“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的转型。这种居安思危的态度使得CMCCBOSS建设涌现出越来越多热点。与过去重视系统功能的传统思路不同,中国移动开始对运营商自身的研发支持体系进行思考。TDBOSS、BOSS3.0、BASS2.0、BOMC2.0逐渐成为中国移动的主线建设工程,而其NGBOSS的规划也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TDBOSS:出于TD-SCDMA在中国电信行业的独特重要性,TDBOSS也引起系统集成厂商的极大重视。在中国大宗采购TD-SCDMA网络设备的同时,中国移动也通过集采的方式选择集团和七个奥运城市的TDBOSS。亚信、华为、联创、神州数码思特奇、新大陆、HP等系统集成厂商纷纷参与其中。在经过了集采的价格博弈之后,HP顺利承建中国移动集团的TDBOSS,而亚信则承建其他分公司的TD支撑系统。尽管项目金额不足2000万元,但此后,亚信公司正式宣布,中标中国移动首个3GBOSS,这也为其在资本市场赢得了喝彩。 BOSS3.0:BOSS3.0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移动追求稳定发展的主线思路。BOSS3.0没有涉及革命性演变,项目建设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以CRM整合BOSS和客服,完善电子渠道,计费时效性强化。相应的,参与BOSS3.0项目的厂商所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软件的维护和新业务的开发方面。当然,BOSS3.0的建设并不是没有创新的亮点。具体到软件建设模式上,浙江移动、上海移动、江苏移动的改造模式都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这或许将为NGBOSS未来的落地打下了一定基础。在BOSS3.0的硬件集采中,EMC、HDS、HP、IBM、SUN、Fujitsu、华为3COM、Veritas是主要参与的厂商。中国移动在注重控制成本的同时,也在存储虚拟化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这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移动对存储异构的关注。在这种趋势下,未来存储硬件集采的竞争将可能呈现白热化。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业务支撑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

中国移动业务运营业务支撑系统(BOSS)概要设计书 业务管理子系统 版本号: 3.0 密级:机密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联创科技

目录 1.引言................................................................................................................................................................ 3 1.1软件名称........................................................................................................................................ 3 1.2文档说明........................................................................................................................................ 3 1.3文档密级........................................................................................................................................ 3 1.4参考资料........................................................................................................................................ 3 2.总体描述........................................................................................................................................................ 3 2.1功能描述........................................................................................................................................ 3 2.2软件结构........................................................................................................................................ 4 3.模块设计........................................................................................................................................................ 4 3.1资源管理........................................................................................................................................ 4 3.1.1分级管理与权限控制............................................................................................................ 4 3.1.2........................................................................................................................................................ 7 3.1.3号码资源管理........................................................................................................................ 7 3.1.4卡号资源管理.................................................................................................................... 12 3.1.5票据资源管理.................................................................................................................... 22 3.1.6续费卡资源管理................................................................................................................ 22 3.1.7终端配件资源管理............................................................................................................ 31 3.1.8其他资源管理.................................................................................................................... 35 3.2资费管理.................................................................................................................................... 35 3.2.1业务资费管理.................................................................................................................... 35 3.2.2帐务资费管理.................................................................................................................... 37 3.2.3套餐资费管理.................................................................................................................... 43 3.3客户管理.................................................................................................................................... 48 3.3.1潜在客户管理.................................................................................................................... 48 3.3.2客户信用管理.................................................................................................................... 50 3.3.3客户有效期管理................................................................................................................ 67 3.3.4客户欠费管理.................................................................................................................... 70 3.3.5用户积分管理.................................................................................................................... 75 3.4大客户管理................................................................................................................................ 78 3.4.1大客户分类........................................................................................................................ 78 3.4.2大客户资料管理................................................................................................................ 78 3.4.3大客户信用管理................................................................................................................ 82 3.4.4大客户服务........................................................................................................................ 83 3.4.5大客户分析........................................................................................................................ 83 3.5集团用户管理............................................................................................................................ 83 3.5.1集团用户分类.................................................................................................................... 83 3.5.2集团用户资料管理............................................................................................................ 84 3.5.3集团用户信用管理............................................................................................................ 86 3.5.4集团用户资费管理............................................................................................................ 87 3.5.5集团用户服务.................................................................................................................... 88

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18页精选文档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手机软件篇) 更新时间:2012-09-28 来源:中关村在线 第1页:调查背景及报告要点 自苹果iPhone以来,手机应用软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用户购买智能手机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从手机用户使用手机的日常行为来看,除了打电话、发信息等基本通讯功能的使用外,手机上网、手机软件应用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手机用户打发碎片时间、获取资讯、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日常行为。可以说,手机应用软件市场孕育着无限的市场机会。 为了了解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手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特征及倾向,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进行了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2001份,其中手机用户有效问卷为9560份,平板电脑用户有效问卷为2344份。 通过对这些第一手数据的分析,ZDC推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研研究报告》,本报告共包括移动互联网手机用户及移动互联网平板电脑用户两大部分,其中手机部分分为手机终端使用、手机上网、手机软件使用、手机阅读、手机游戏、手机支付六部分。平板电脑部分分为平板电脑终端使用、平板电脑上网、平板电脑阅读、平板电脑游戏四大部分。已经发布的报告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及手机终端使用报

告》、《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手机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及《2012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手机浏览器使用调查报告》。 本篇报告的研究对象为手机软件用户,主要研究其软件使用行为及消费特征。 注:由于调研样本主要来源于ZOL网站,可能会对调研结果产生影响。 报告要点 ·整体来看,参与调查者中,94.3%的手机用户表示在手机上安装了应用软件,可见,手机软件市场蕴藏着广阔的市场机会。 ·整体来看,调查者经常使用的软件数量远远少于安装的软件数量,即调查者的手机软件使用率较低。 ·从手机软件的使用方式来看,调查者中选择在线即联网使用手机软件的比例最高,达到50.5%,其次为选择离线使用多一些的调查者比例,占比三成。 ·整体来看,参与调查者中,曾经下载过游戏类应用软件的用户占比超过七成,达到72.8%,其次为音乐类应用软件下载比例,为66.7%。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调查者,下载比例最高的应用软件均为游戏类。但男性调查者中曾经下载过游戏类应用软件的比例高达73.6%,较女性高12.7%。

中国移动管理支撑

一、一些基本概念的了解 谈到南方基地的管理支撑系统,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几个概念:管理支撑系统,IT支撑系统。 在电信企业中,IT支撑系统由管理支撑系统(MSS)和业务支撑系统(BSS)、运营支撑系统(OSS)组成,三大系统的范畴分工明确。 业务支撑系统(BSS)是对企业对外提供的电信服务业务的支撑,主要包括对采集、计费、账务、结算、市场营销、产品、综合客服、合作伙伴及大客户等业务的管理。 运营支撑系统(OSS)是对电信企业的网络运营业务的支撑,主要包括服务开通、服务保障、工单/故障单调度、网络管理及网络资源管理等。 管理支撑系统(MSS)是对电信企业的企业管理业务的支撑,其支撑的业务范围与eTOM 中企业管理域(EM)相对应。EM的内容涵盖战略与企业规划、企业风险管理、企业效率管理、知识与研发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涉众与外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因此,MSS主要包括企业资源计划、办公自动化、企业门户、统一身份管理以及决策支持等。此外,MSS 还是BSS和OSS等系统的对外展示窗口。 二、管理支撑系统的现状分析: 1.MSS的组成 狭义的MSS包括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工程管理系统、OA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企业信息门户等。广义的MSS除包含上述系统外,还包括基于BSS、OSS、狭义MSS基础上面向管理需求的数据综合挖掘及分析,如企业级的运营决策支撑系统、企业工单流系统,以及包含网络资源和码号资源在内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等。 2.MSS的主要系统介绍 (l)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是建立在信息化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的管理平台,系统化地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相关的外部资源的整合,它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以及相应的信息流紧密地集成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共享[l”〕。ERP系统是一个系统范畴概念,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由若干个相关子系统组成。由于ERP业务领域及其系统支撑领域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复杂性,E即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成熟,成功率较低,这也凸现出系统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2)办公自动化系统 面向管理支撑系统的一种系统需求分析模式及其在ERP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Office Automation)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采用interen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处理办公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 (3)企业门户系统 企业门户系统,即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为企业员工提供各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支持办公管理信息的共享、集中展示以及个性化的应用界面。此外,EIP也是BSS和OSS的对外展示窗口。 (4)统一身份管理系统 统一身份管理系统管理企业支撑系统的接入安全,通过对各系统用户的统一身份管理,实现统一用户账户管理、统一认证管理、统一授权管理以及统一安全审计(简称4A)。 (5)决策支持系统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调查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自1987年中国开办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中国移动通信在络建设与优化、业务开发和拓展、服务质量提高与改善、加快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均有了显著进步。回顾过去,历史记载了中国移动通信12年的光辉历程;纵览今昔,中国移动通信正投身于电信改革的滚滚浪潮中;历望未来,中国移动通信正阔步向世界一流电信运营商迈进。

一、中国移动通信概况 1.中国移动通信的络规模 至1999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超过6000万户,长途和信令覆盖28个省,智能已覆盖东中都12个省,GSm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300多个地市、2000多个县市,24个省市实现了县以上城市覆盖,中部、东部地区覆盖范围达到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GSm900/1800双频建设正在中部、东部一些省会城市加紧进行。 2.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规模 从90年代以来,中国移动通信用

户数年均增长率超过160%。至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3405万户,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其中GSm用户占全球GSm用户总数的七分之一。 3.国际漫游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与48个国家与地区的80家境外运营公司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4.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种类 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中国移动通信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语音信箱、呼叫转移、三方通话、遇忙前转、短消息、低速数据传真、IP电话

接入业务、信息点播、“神州行”预付费卡智能业务等一系列新业务。 5.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服务 目前已速成全球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实时计费,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话单;通过综合业务的建设,使用户实现即买即通;提供1860、1861客服中心查询、多媒体查询、免费打印、划卡查询、人工查询、上查询等服务,方便了用户查询、咨询、申告,贴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大力发展社会代销代办点,方便用户就近购买;与银行等企业合作及通过上交费,广开交费窗口,方便了用户;加强终端维修中心的建设,解决用户修机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