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稻谷深加工现状及展望

稻谷深加工现状及展望

稻谷深加工现状及展望
稻谷深加工现状及展望

稻谷深加工现状及展望

一、前言

稻谷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稳定性最好、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2010年我国稻谷总产量约为1.99亿吨,预计到2020年稻谷产量为2.07亿吨。稻米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居民从稻米中摄取60%~70%的热量。200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了“稻米就是生命”的口号,希望通过发展稻米种植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消除贫困和维持社会稳定。到2015年世界人均大米消耗量预计为67公斤,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耗量预计为80公斤。2020年世界大米需求量将增加32%,即增加1.22亿吨,大米总产量将达到约5亿吨。

稻谷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粮食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稻谷加工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朝阳产业,它与人类一同永存。无论未来的科学技术如何先进,都不可能取消稻谷加工业,而只能是促进其提高和发展。

将稻谷加工为大米为初加工;在完成初加工的基础上对半成品(糙米)或成品(大米)进行进一步加工,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生产,即为深加工。通过深加工,一方面可以提高稻谷的利用率,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提高大米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满足城乡居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不应提“精深加工”。“精加工”易产生误解,导致生产厂家过分追求产品的“精、细、白”,不仅使稻谷中营养素流失,而且也浪费粮食资源。这与时下提倡“全谷物食品”的精神是违背的。

二、稻谷深加工主要途径

㈠加工营养强化米

大米虽是中国人的膳食和营养基础,但其存在某些营养缺陷。如:蛋白质含量较低、缺乏賴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缺少VC、VD、VA;所含的矿物质(磷、铁等)不易被人体吸收等。营养强化米是采取一定的加工工艺使成品米营养加强而制成的米。生產方法主要有內持法、外加法。

内持法是借助保存大米自身某一部分营养素达到强化目的的。蒸谷米就是以内持

法生产的一种营养强化米。它是通过稻谷的水热处理(浸泡、汽蒸、干燥),使糙米皮层部分营养素渗透到胚乳内,碾制而成的。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出饭率高、耐储存。加工过程中,如将米胚保留在80%以上,即为又一种营养强化米—留肧米。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镁和锌等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高。

外加法是添加各种营养强化剂达到强化目的,又有浸吸法、涂膜法、造粒法之分。产品一般以2%比例加入普通大米中混匀,再蒸煮食用。

㈡生产发芽糙米

糙米经精选、清洗、消毒、培养(发芽)、杀菌、干燥等工序制成的芽长0.5mm~1.0mm的糙米。富含γ- 氨基丁酸,具有改善脑血流通、降低血压、缓解动脉硬化、改善和活化肾肝功能等多种功能。食用品质接近大米,营养成分优于大米。

糙米先发芽再碾白,保留大部分米胚,可以生产留胚发芽米。营养价值高于普通大米,制成的米饭口感接近普通大米。

㈢制作米制食品

米制食品是指以大米或碎米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主要分以下二类: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如:方便米饭、米粉(米线)、八宝粥、粽子等;以大米粉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如:汤圆、年糕、米糕等。

方便米饭亦称加工米饭,它是工业化生产的米饭。食用前只需短时、简单料理即可。米饭形态、色泽、口感、营养成分与家庭炊制的新鲜米饭基本一致。有复水型与非复水型两种。前者食用时需加开水浸泡,如α化米饭,后者食用时无需加水,微波加热或汽蒸即可,如:保鲜米饭、冷冻米饭、罐装米饭等。米粉(米线)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粉碎或磨浆、蒸料、挤丝等工序制成的细条状的米制品。在我国南方的粤、桂、闽、湘等地称为米粉,在云、贵、川等地称为米线。米粉在米制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特点是质地柔韧、晶莹透明、口感滑爽,有多种食法。

㈣制取米淀粉

大米(碎米)经浸泡、粉碎、筛分、蛋白分离、洗涤、精制、干燥等工序后,便制得米淀粉。米淀粉颗粒呈多角形,粒径约为3μm~8μm,是谷物淀粉颗粒中最小的一种。主要用作食品生产的辅料,也用于印染用糊料和配制化妆品。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将陈米、早籼米转化为抗性淀粉、微孔淀粉、淀粉基脂肪代用品等。

抗性淀粉是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所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物的总称。具有与膳食纤维相似的特性,对肠道疾病有防治作用;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本身几乎不含热量,能增加脂质排泄,具有减肥作用。添加在面包、馒头、米饭、面条、饼干、糕点和一些休闲食品中,其口感、风味、色泽及加工特性优于传统膳食纤维。

微孔淀粉是将天然淀粉经过酶解处理后,形成的一种蜂窝状多孔性淀粉载体。由于其表面具有很多伸向淀粉粒中的小孔,因而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作功能性物质(如药剂、香料、色素、保健物质)的吸附载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和食品等工业。

淀粉基脂肪代用品可以取代脂肪,是变性淀粉的一种。配制成22%浓度的溶液就变成胶体,可以替代焙烤食品、冷甜食、蛋黄酱、沙司、色拉调味料、肉制品等食品中所用的脂肪,替代率为50%~75%,产热量只有脂肪的1/9。

㈤提取米蛋白

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合理,符合WHO/ FAO 推荐的理想模式。与其他谷物蛋白相比较,赖氨酸含量较高。生物价高,营养价值可与鸡蛋、牛乳相媲美。制备方法有溶剂提取、酶法提取、碱法提取、物理分离和复合提取等。产品主要有大米浓缩蛋白和大米分离蛋白。具有高营养、低过敏性、风味温和、不会引起肠胃胀气的特性。

三、稻谷深加工现状

㈠水平稳步提高,产业链得到延伸

稻谷加工企业重视产品升级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稻谷的深加工,使产业链得到延伸,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不仅生产传统米制品(米粥、米发糕、粽子、汤圆、糍巴、年糕等),而且生产、开发其他产品。

2010年我国米粉(米线)产量为55.4万吨,比2009年增加了13.4万吨,增幅32%,已成为米制食品中发展最快的品种。

我国开发的即食沙河粉、排米粉、波纹米粉、自熟式米粉等产品也已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2009年9家米粉企业在经历金融风暴下仍维持了15亿的产值。

2004年11月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建成了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年产18万吨蒸谷米厂,并顺利投产。填补了我国蒸谷米生产及出口的空白,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

黑龙江北大荒食品公司引进方便米饭生产线11条,生产近30种米制方便系列产品,年产4500吨α化米饭,成为我国绿色方便米饭示范基地,用大米制作的米点心、米果,年产量万吨左右。

㈡技术与装备不断更新

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建成的蒸谷米厂,在顺利运行的同时,对原来的稻谷水热处理技术进行了改进,采用变压分级浸泡、双温变速干燥、通风缓苏等新方法,生产效率比国外敞开式提高1.5倍,实现热能自给,成本较国外下降20%,每年节煤3.7万吨和减排二氧化硫2800吨,出米率提高18%以上(达71%)。

由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等单位研制的MNPL65低温留胚米机,采用了与一般碾米机完全不同的碾白室结构,使碾米温升低、增碎少、电耗低、留胚率高。同样的碾白精度所需碾磨道数少,节省了占地面积,简化了工艺流程。经过1~2道碾白后,精度达到国标二级大米要求。加工籼型留肧米时,产品含碎6.8%,留胚率85%,糠粉10%,米温23~25℃,整精米率89%,电耗17.2 kW?h/t糙米。该机于2010年11月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同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粮食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即建成投产世界上第一条保鲜米粉生产线,年产3000万包。

广州市健力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KRIA-35型即食沙河粉生产线”项目,开发出同步吊盖、特氟隆(Teflon)新材料防粘连、喷雾加湿、自动变距、低温吊挂快速老化(不用含油防粘剂)、粉块自动压型、垂直运行吊盒干燥和PLC同步自动控制等新技术,开发出即食沙河粉连续自动生产线,日产量达到17~20万包(50~60克/包),产量与同类生产线相比提高了40%,成套工艺与装备已在国内外推广,推进了我国米粉(线)工业化生产的发展。

㈢工业化产品产量极小,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我国稻谷深加工水平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总体而言还比较低。产品品种未能形成多元化、专用化、系列化,还不能为食品、保健、医药、化工等领域提供各种高附加值配料。突出表现在:工业化产品产量极小,

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以方便米饭、方便米粉为例。方便米饭经过近十年发展,仍处在自然增长状态,品牌都是区域性,例如:上海的“乐惠”、郑州的“三全”、西南的“得益”、东北的“香香仔”等,市场集中度低,未形成竞争性格局。我国13亿人口中有7亿以大米为主食,全国年平均口粮消费大米1.19亿吨。对于习惯米食的消费者而言,方便米饭、方便米线比方便面更具吸引力。但是,方便米饭所占市场的份额却很少。目前我国一线城市人均消费量仅为0.08盒,日本1999年全国人均消费量就达到约10盒(2.1公斤)。方便米粉市场容量约300亿元人民币,但现阶段还不足5%,可见市场占有率之低。

四、展望与建议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对粮油消费需求在总量上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的趋势。预计2015年我国大陆人口将达到13.69亿,城镇人口将达到7.05亿,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1.5%左右。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劳动将更为社会化,意味着粮食加工产品需求将增加,工业化生产的方便化的主食品、粮食再制品的需求量将提高。这就为稻谷深加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我国粮油工业2010-2020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方便米饭、米粉(米线)、汤圆、粽子等米制工业化食品,到2015年,使我国工业化米制食品占大米总量的比例由2009年的10%左右提高到20%以上;……重点支持日产50吨以上发芽糙米、留胚米、营养强化米等新型米制品加工设备”,这就为稻谷深加工的发展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

为了加快我国稻谷深加工前进的步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广大同仁探讨。

1.努力增加产品品种,积极开发、生产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米制食品

随着我国各地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将日益提高,使得食品(包括主食品)的安全和营养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与保证粮食供应同等重要的根本问题。我国既要满足13.5亿左右人口丰衣足食的需求,同时还需要解决全社会的营养、保健和医疗问题。

目前,我国稻谷深加工产品品种很少,为适应社会的发展,稻谷深加工产品应向多样化(家用、餐厅用和食品企业用等)、专用化(生产各种米制食品的专用米)、功能化(低血糖指数米饭等功能性米制食品)、营养化(营养素含量

显著高于普通大米的富营养产品)等方向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米制主食品,加快其工业化生产的进程。

2.大力开发信息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生产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稻谷深加工机械装备〔造粒机、留肧米机及米粉(米线)工业化生产装备等〕应向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设备的信息化,有利于优化设备的运行,实时掌握生产动态。设备的智能化,将使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这些都是发展稻谷深加工的关键。

3.积极采用高新技术

当前,高新技术在稻谷深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还较为落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生物技术、挤压技术、微波技术、速冻技术等开发适合本国传统的米制食品。如:日本开发的快速热风干燥方便米饭、膨化干燥后的膨化米、冷冻干燥米饭以及超高压无菌包装米饭、加压微波加热杀菌盒装米饭等,从节能、降耗、环保出发,国外对大米粉的湿法粉碎、干法粉碎以及半湿法粉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日本、美国等国采取酶法、气流固态化技术对大米淀粉和蛋白进行分离的研究与开发,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4.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粮油知识,提高产品认知度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22%的人口,在我国粮食供给长期处在紧平衡的条件下,教育人们珍惜并合理利用有限的粮食资源意义重大。建议在网站、报刊杂志和科技周、世界粮食日等媒体及各种活动中组织专家对科学用粮等专题展开科普宣传,引导人们营养、健康、安全地消费粮食,纠正(精米、精面、精炼油)越精越好、越白越好等错误观念,提高消费者对稻谷深加工产品(营养强化米、留肧米、发芽糙米及方便米方便米粉等)的认知度,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5.大力开展职工教育和培训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逐步开展上岗培训、上岗资格考核认定等工作,提高稻谷深加工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第一线操作人员的素质,对于保证企业良好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最近,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在国家粮食局指导下,组织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按“国家职业标准”的规范要求,完成了“制米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培训教程的编写工作,并即将出版。据悉,下一步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无疑,这将有力推动稻谷深加工业的前进步伐!

热处理工业炉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处理工业炉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批地+贷款)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二〇年五月 咨询师:高建

目录

专家答疑: 一、可研报告定义: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 1. 用于向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行政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规定,我国对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两种批复方式,其中核准项目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备案项目一般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对某些项目仍旧保留行政审批权,投资主体仍需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用于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国的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以及其他境内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接受项

建筑业用钢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业用钢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在 15 亿平方米以上,农村及其他个人建房约30 亿平方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安居工程的实施,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每年在 16 亿平方米以上,农村及其他个人住宅建设每年在60 亿平方米以上,宾馆、饭店、写字楼、商店及其他公用建设等每年约 2 亿平方米左右,工业厂房及其他建筑约 6 亿平方米左右。与此同时,新建筑物装修的工程量急剧增加,老建筑物翻新周期明显缩短,装修材料也向豪华、实用方向发展。我国建筑装饰投资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已从20 世纪80 年代的 2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40%-50% ,增长势头相当强劲。 我国建筑业用钢现状 我国建筑用钢的主要用户是民用房施工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和工业厂房。民用房地产施工单位是建筑用钢的最大用户,其用钢量约占建筑钢材总消费量的6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一般为国有大型企业,其用钢量占总消费量的20%,工业厂房也是建筑用钢重要消费客户,其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15%左右。 从建筑用钢的发展历史来看,1980 年以前,我国采取限制用钢政策,房屋建筑以砖混 结构为主,辅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倡以其他材料代替钢材,尽量节约用钢;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期,采取合理用钢政策,大量建筑、尤其是大量公共建筑,采用现浇混 凝土楼板,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工程的整体质量;90年代后期到现在,建筑用钢的品种和数量均有较大提高,采取鼓励合理用钢的政策,限制建造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建筑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建筑用钢是我国钢材消费的最主要行业之一,年产量和消费量一般占钢材总产量和消费 量的比重在 55%左右。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基础设施规模较大, 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用钢材的需求量较大。据统计,2004 年我国建筑用钢材总消费量 15180 万吨,占钢材总消费量的55%。从品种结构看,以螺纹钢筋与线材为主,其中螺纹钢筋消费量6500 万吨,占建筑用钢的43%,线材消费量 4350 万吨,占建筑用钢的 29%,薄板消费量1800 万吨,占建筑用钢的12% 。 从建筑用钢的供需情况来看,由于建筑用钢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见效快等特点, 因此建筑用钢已成为近年国有中小型钢铁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主要建设项目。同时,由于近两年来国内建筑用钢需求量增长迅速,导致建筑用钢的需求量增长较快,许多民间资本纷纷进 入建筑钢材领域,国内建筑用钢生产能力增长迅速,现在国内的建筑用钢材已经处于供过于 求的局面,螺纹钢筋价格已从2004 年初的平均3600 元 /吨降至现在的2900 元 /吨,降价幅度较大,多数企业已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建筑用中厚板、热轧薄板产品近期国内生产量较大,价格跌幅较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期已召开关于降产、保价、稳定市场的座谈会。另 外,由于建筑用钢属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销售半径较小,产品基本不考虑进 出口,立足于国内生产,国内消费。

灌浆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模板

灌浆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灌浆工法作为防渗补强加固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灌浆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灌浆材料的种类及其使用性能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对今后浆材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灌浆灌浆材料 注浆法出现于19世纪初,注浆工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多称灌浆法。采用灌浆技术以解决土建工程的有关技术难题,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浆液注入到地层中去的方式是该工法的关键。随着注浆技术的广泛应用,注浆材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注浆材料从最早的石灰和黏土、水泥,发展到今天的水泥--水玻璃浆液、各种化学浆液。而注浆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又反过来推动了注浆工法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的应用。通常说的注浆材料是指浆液中的主剂。注浆材料必须是能固化的材料。习惯上把注浆原材料分为粒状材料和化学材料两个系统。而浆液是同主剂、固化剂,以及溶剂、助剂经混合后所配成的液体,分为溶液型和悬浊液型两大类。 1 灌浆材料的种类及其特点 1.1 溶液型浆材 溶液型浆材又叫化学浆材,可分为水玻璃类、木质素类灌浆材料、丙烯酰胺类灌浆材料、丙烯酸盐类灌浆材料、聚氨酯类灌浆材料、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甲基丙烯酸酯类灌浆材料、脲醛树脂类、其它类化学灌浆材料。1.1.1 水玻璃类灌浆材料 水玻璃(硅酸钠)是化学灌浆中最早使用的一种材料,水玻璃类浆液是由水玻璃溶液和相应的胶凝剂组成。其无机胶凝剂有氯化钙、铝酸钠、氟硅酸、磷酸、草酸、硫酸铝、混合钠剂等,有机胶凝剂有醋酸、酸性有机盐、有机酸酯、醛类(乙二醛类)、聚乙烯醇等。二氧化碳亦可与水玻璃溶液在被灌体内生成硅酸凝胶。 灌浆用水玻璃模数在2.4~3.4之间为宜,水玻璃溶液的浓度在35~45°Be'为宜。 水玻璃类浆材主要特点及性能: (1) 胶凝时间从瞬间~24小时不等; (2) 固砂体强度可达6MPa; (3) 粘度从1.2~200×10-3Pa·s; (4) 可灌性好,渗透系数可达10-5~10-6cm/s,可灌入 0.1mm以上的土层。 (5) 毒副作用小,造价低。 1.1.2 木质素类浆液 木质素类浆液由纸浆废液、胶凝剂和促凝剂等组成。木质素类浆液包括铬木素和硫木素浆液两种。铬木素浆液的固化剂是重铬酸钠。但重铬酸钠毒性大,难以大规模使用。硫木素浆液是在铬木素浆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采用过硫酸铵完全代替重铬酸钠,使之成为低毒、无毒木质素浆液,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注浆材料。

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从2010年至2013年先后对47家企业进行了51次能源审计。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采取了现场测试、现状核查、调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为推动各单位能效提升,我们对各企业的普遍存在的节能潜力和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整理,将陆续刊登工业炉、工业锅炉、电机、热力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供各企业参考。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陈操史建东 摘要:工业炉窑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并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工业加热 设备,工业炉窑常统称为“工业炉”。本文对集团公司工业炉情况进行了统 计整理和评价,列示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分析了燃气炉、电加热炉使 用中存在的问题,计算了节能潜力和采取节能技术产生的节能量与节能效 益。 主题词:工业炉节能潜力节能效益 1.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 1.1 数量及分布情况 通过数据核查,47家共有各类工业炉窑2082台,按照供热方式分为燃气工业炉和电阻工业炉两大类,其中40m3/h以上燃气工业炉454台,30kW以上电阻工业炉1628台,广泛分布于装甲车辆、火炮、机械加工、箭弹等多种生产领域,少量分布于火炸药、火工药剂、光电等生产领域。 按炉型结构分:台车炉、室(箱)式炉、井式炉、推杆炉、步进炉、

悬挂炉、辊底炉、环形炉、干燥炉、烘干室等十多个种类,按用途主要分为:热处理、锻造加热、熔炼、喷涂烘干四大类。其中热处理炉和加热炉是工业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行业工业炉总比例的55.10%和18.13%。 1.2 能源消耗情况 集团公司工业炉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天然气和电为主。根据企业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54台燃气工业炉2012年累计消耗天然气8312.14万立方米,折10.09万吨标煤;1628台电阻工业炉合计加热功率30.32万千瓦,负荷率约70%,理论年消耗电量63672万千瓦时,折7.83万吨标煤。工业炉窑年能源消耗合计17.92万吨标煤,是集团公司各企业消耗能源的主要设备。 1.3 整体性评价 目前,集团公司针对工业炉窑展开的节能工作已经起步,部分企业能够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积极进行炉窑节能改造,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如:北重集团、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辽沈集团、江麓集团等一批企业成功的在大批燃气工业炉上应用了蓄热式燃烧和全温段换向技术,烟气排放温度低于150℃,烟气余热得到了高效回收,节能效果显著。以辽沈集团为例,采用EPC模式对3台天然气锻造加热炉进行了蓄热式燃烧改造,锻件平均单耗下降了60%以上。 但多数企业目前对工业炉窑的节能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国内炉窑的技术发展状况和新技术缺乏前瞻性研究和长远规划,缺少相应技术储备,工业炉窑整体结构老旧,普遍存在两低一高现象(余热回收率低、热效率低、能耗高),节能状况不容乐观。

成都农副产品深加工可行性分析报告

成都农副产品深加工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 农副产品是由农业所生产带来的副产品,一般农副产品是自产自销, 没品牌,但是近几年人们消费意识的增强,诸多农副产品生产者对意识到 品牌的重要性,致力于为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树立品牌。 该农副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0938.8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542.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3%;流动资金1396.42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2.77%。 达产年营业收入12230.00万元,总成本费用9389.62万元,税金及附 加193.91万元,利润总额2840.38万元,利税总额3426.07万元,税后净 利润2130.2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95.7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5.97%,投资利税率31.32%,投资回报率19.47%,全部投资回收期6.63年,提供就业职位235个。 本报告是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或报告编制人员实地调查获取的素材撰写,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要求,依照“科学、客观”的原则,以国内外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前提,大量 收集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前沿技术等重要信息,全面预测其发展趋势;按 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具体要求,主要从技术、经济、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及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充分 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 科学预测,从而提出投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

因此,该报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为项目决策及审批提供科学依据的综合性 分析报告。 农副产品是由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副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 业产品,分为粮食、经济作物、竹木材、工业用油及漆胶、禽畜产品、蚕 茧蚕丝、干鲜果、干鲜菜及调味品、药材、土副产品、水产品等若干大类,每个大类又分若干小类。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背景分析、市场研究、投资 方案、选址评价、土建工程说明、工艺分析、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项 目职业安全管理规划、投资风险分析、项目节能情况分析、项目进度方案、投资方案说明、经济效益可行性、项目综合结论等。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 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

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XX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 20XX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

中国电弧炉炼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题 中国电弧炉炼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电弧炉炼钢技术的现状,并在阐述中国近年电弧炉炼钢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弧炉炼钢发展要注意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弧炉,不锈钢,产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Chinese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technologies and expounded China's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and problems, based on the proposed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steelmaking problems and trends. Key Words:EAF,steel,present status,development trends 0 引言 电弧炉(electric arc furnace)利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熔炼矿石和金属的电炉。气体放电形成电弧时能量很集中,弧区温度在3000℃以上。对于熔炼金属,电弧炉比其他炼钢炉工艺灵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杂质,炉温容易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适于优质合金钢的熔炼。 通过金属电极或非金属电极产生电弧加热的工业炉叫做电弧炉。电弧炉按电弧形式可分为三相电弧炉、自耗电弧炉、单相电弧炉和电阻电弧炉等类型。电弧炼钢炉的

高铁用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高铁用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陈静波 2010-12-1

高速铁路是指 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 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 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 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 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 时250公里以上 的铁路系统。

世界高铁发展状况 ?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于1964年成功运营,最高时速300公里。 ?目前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共14,000余公里高速铁路投入运营。 中国40% 日本17%法国12% 德国9% 其他22% 世界高铁运营里程分布图

日本新干线 法国TGV 德国ICE 京津城际高铁

我国高速铁路现状2010.08.18 来源:人民网 目前,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920公里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其中: ?新建时速25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4044营业公里 ?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2876营业公里 ?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 ?全国铁路每天开行高速列车1000列左右,平均上座率达到101.7%。高速铁路为广大旅客创造了美好生活

中国大陆目前已开通的高铁线路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通车 2009年4月1日,石太客运专线通车 2009年9月28日温福、甬台温铁路通车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建成通车 2010年1月28日,郑西高铁相继建成通车 2010年4月26日,福厦高铁通车 2010 年5月1日,成灌高铁通车 2010年7月1日,沪宁高铁通车 2010年9月20日,昌九城际高铁通车 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通车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课程名称:金属基复合材料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日期:2010/12/26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摘要: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优良的阻尼减震性能,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理想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镁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基体合金和常用的增强相。着重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力学以及阻尼性能,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基体镁合金;颗粒增强体;性能 1.前言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疲劳、热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主要有长纤维、短纤维、颗粒和晶须等,其中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微观组织均匀、材料性能各向同性且可以采用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进行二次加工等优点,已经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正在向工业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发展。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基体有铝、镁钛、铜和铁等,其中铝基复合材料发展最快;由于镁的密度更低(1.74 g/cm3),仅为铝的2/3,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而且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等性能,镁基复合材料正成为继铝基之后的又一具有竞争力的轻金属基复合材料。镁基复合材料因其密度小,且比镁合金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受到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及电子等高技术领域的重视.自20世纪8O年代至现在,镁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与连续纤维增强、非连续(短纤维、晶须等)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力学性能呈各向同性、制备工艺简单、增强体价格低廉、易近终成型、易机械加工等特点,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商业生产的镁基复合材料。 2.制备方法 2.1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是把微细纯净的镁合金粉末和增颗粒均匀混合后在模具中冷压,然后在真空中将合体加热至合金两相区进行热压,最后加工成型得复合材料的方法。粉末冶金的特点:可控制增颗粒的体积分数,增强体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制备温度较低,一般不会发生过量的界面反应。该法工艺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不易制备形状复杂的零件。 2.2熔体浸渗法 包括压力浸渗、无压浸渗和负压浸渗。压力浸渗是先将增强颗粒做成预制件,加入液态镁合金后加压使熔融的镁合金浸渗到预制件中,制成复合材料采用高压浸渗,可克服增强颗粒与基体的不润湿情况,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弥补。无压浸渗是指熔的镁合金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不施加任何压力对增强颗粒预制件进行浸渗。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但预制件的制备费用较高,因此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增强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是无压浸渗技术的关键。负压浸渗是通过预制件造成真空的负压环境使熔融的镁合金渗入到预制件中。由负压浸渗制备的SiC/Mg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依托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215户,比年净增11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较年年均增长1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5%;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58.9亿元,较年年均增长21.7%,占全市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的34%。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张。随着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培育和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张加快,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81户,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37.7%,实现销售收入201.5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77.8%,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 (三)产业聚集初步显现。以园区为载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李记酱菜、吉香居食品、味聚特为龙头,年加工达85万吨的蔬菜加工集群;以蒙牛、新希望、菊乐为龙头,日加工鲜奶能力达1400吨的乳制品加工集群;以金锣、玉泉、碧海为龙头,年加工达220万头的生猪加工集群;以西龙纸业、丰华纸业为龙头,年加工竹浆达20万吨的竹浆加工集群;以通威、新希望、永祥、丰美为龙头的饲料加工集群;以爱心木业、申宇木业为龙头的竹木加工集群。 (四)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充分发挥各区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初步布局形成了以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为主的粮油、果蔬加工业;以东坡区、仁寿县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洪雅县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彭山县为主的饲料加工业;以洪雅县为主的茶加工业;以洪雅县、彭山县、青神县为主的中药业;以东坡区、丹棱县、洪雅县、青神县为主的竹木加工业等特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布的《国家计委关于组织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公告》,通过100多个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商性能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核心产业。“十一五”期间又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趋势预计,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新材料产业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随着对外开放和与全球业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一批新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1.新一代钢铁结构材料 迄今为止,钢铁结构材料依然是国民经济各支柱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撑材料和应用范围最宽、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其生产和应用过程对全球资源、能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去年为例: 2007年生产钢材46719.3万吨,比去年增长16.2%。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年生产冷轧薄宽钢带1740.27万吨,同比增长31.8%;冷轧薄板1563.83万吨,同比增长25.2%;镀层板(带)1754.58万吨,同比增长37.9%;涂层板(带)317.21万吨,同比增长36.1%;电工钢板(带)415.57万吨。同比增长23.5%。以上5个品种钢材合计生产5791.487吨,比上年增长31.28%,高于钢材生产总量增幅8.59个百分点。全年生产不锈钢720.6万吨,比上年增加190.6万吨,增长35.96%,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世界一流工艺装备的生产量达到7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全行业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体系,形成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全行业在高效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新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装备技术集成、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步。 2007年宝钢试制成功X120管线钢,实现电镀锌机组全面无铬化生产,年产150万吨生铁的COREX3000熔融还原工艺装置投产;鞍钢继续完善冷连轧自主集成成套工艺技术,开发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相关企业投入使用;武钢新一代取向硅钢、高效电机硅钢的研发和装备技术集成,高强度桥梁钢生产技术提高;太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不锈钢生产基地;攀钢转炉铁水提钒和半钢炼钢连续工业性试生产成品钒渣等均取得了工艺技术的新突破。 2007年在研发和扩大生产市场需求的短缺产品方面,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托普物联网对它的定义是: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是专门为农业温室、农业环境控制、气象观测开发生产的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光照、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托普物联网研制的温室控制系统可根据温室植物生长要求,自动控制开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1、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温室作为一种为农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环境的农业设旌,可看成是一个半独立于自然界大气候的半封闭式的人工生态环境,它可以避开外界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善或创造更佳的环境气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近百年来,温室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控制和管理技术不断得以提高,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更使温室环境控制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温室发展大致经历了手动一机械一分散电控系统一多功能集中电子控制台一微机综合控制”这几个发展阶段,传统的温室控制方法,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采用这些方式,要模拟复杂气候环境中作物所处的局部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对各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控制也很困难。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界面图 80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日新月异的进步和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及对温室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微机为核心的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在欧美和日本获得长足的发展,并迈入网络化智能化阶段。国外现代化温室的内部设施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并形成了~定的标准。温室内的各环境因子大多由计算机集中控制,因此检测传感器也较为齐全,如温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度,C02浓度,营养液浓度等,由传感器的检测基本上可以实现对各个执行机构的自动控制,如无级调节的天窗通风系统,湿帘与风扇配套的降温系统,可以自动收放的遮阴幕或寒冷纱,由热水锅炉或热风机组成的加温系统,可定时喷灌或滴灌的灌溉系统以及二氧化碳施肥系统,有些还配有屋面玻璃冲洗系统,机器人自动收获系统,以及适用于温室作业的农业机械等。计算机对这些系统的控制已不是简单的,独立的,静态的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而是基于环境模型上的监督控制,以及基于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控制,此系统可以为温室管理者提供包括作物种植的经济分析,病虫害防治,温室在内的管理与决策系统信息。世界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英国等大力发展集约化的温室产业,已经研制成功对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气体交换,滴灌,营养液循环等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现代化高科技温室,甚至于育苗,移栽,清洗,包装等也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

耐候钢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耐候钢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科前沿》文献综述 题目:耐候钢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评阅教师: 2012年 4 月 5号

耐候钢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摘要:钢的腐蚀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其中大气腐蚀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腐蚀损失的一半,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据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统计,每年由于钢结构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 4%。目前,全 世界每年因钢结构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数千亿美元以上,因此,为了解决钢在大气中容易腐蚀的问题,人们研制开发了耐候钢。 关键词:耐候钢合金元素发展技术革新展望 1 前言 耐候钢是指通过添加少量合金元素,使其在大气中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低合金高强度钢。耐候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为普通碳素钢的2~ 8 倍,并且使用 时间愈长,耐蚀作用愈突出。耐候钢除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外, 还具有优良的力学、焊接等使用性能, 广泛用于铁道车辆、桥梁和集装箱。 2 发展概况 国外发展现状 从20 世纪初至今, 美、德、英、日各国对耐候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早在1900 年,欧美科学家就发现铜可以改善钢在大气中的耐蚀性能。1916 年, 美国实验和材料学会( ASTM) 开始了大气腐蚀研究。C. P. Larrabee 等进行了大气腐蚀的数据积累工作,总结腐蚀规律, 探讨了腐蚀机理。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的U. S. Steel 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了耐腐蚀高强度含铜低合金钢——Corten 钢, 在20 世纪60 年代不涂漆直接用于建筑和桥梁, 其中最普遍应用的是高磷、铜+ 铬、镍的Corten A 系列钢和以铬、锰、铜合金化为主的Corten B 系列钢[1]。这种耐候钢在欧洲、日本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 国外已将耐候钢逐渐作为普通钢种广泛使用, 并且在钢种开发、使用及设计施工方面也进行了详细规定。 我国发展现状 我国耐候钢的发展较晚。1960年前后, 武钢利用其铁矿中含铜, 首先在国内进行了含铜耐候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20 世纪60 年代, 我国开始进行耐候钢的研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亮点,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和后劲的重要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粮油、纺织服装、畜牧水产、蔬菜、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5家,其中过2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已形成以鲁花为代表的花生油、以万宝为代表的菜籽油、以中利杰为代表的豆油等三大油脂加工系列,基本形成“万宝”、“鲁花”、“正大”、“希望”、“大头菜”、“柳编”、“丰年食品”、“小龙虾”八大品牌。20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品牌农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远销港、澳、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2010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138亿元,我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中心和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联合命名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并先后荣获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和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称号。 在打造百亿农副产品产业集群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优化产业布局,倾力培植农副产品产业增长带。一是制定规划。从农产品生产、种植、收购、内外贸易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引导。二是合理布局。在农产品种植上,引龙头,建基地,调板块,扩规模,延伸产业链,目前,全区已形成优质水稻、优质马铃薯、优质棉花、优质小麦、优质油菜等六大板块基地。充分利用襄阳鲁花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伙牌工业园形成了以襄阳鲁花为龙头的襄北食用油加工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我国杂粮深加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杂粮资源现状 我国杂粮种类繁多,是世界上重要的杂粮主产国之一。谷子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糜子和黍稷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高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八位和第六位;蚕豆占世界生产量的二分之一;绿豆、小豆占世界生产量的三分之一;燕麦、豇豆和小扁豆是主产国,因此我国有“小杂粮王国”之称。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杂粮年种植面积约900万公顷,生产总量在2000万吨以上。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面积约为350.8万公顷,占3.8%;谷子、高粱

面积约240万公顷,占2.3%;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面积约为320万公顷,占2.6%。杂粮总产约197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产量约为766万吨,占 1.6%;谷子、高粱产量约为720万吨,占1.5%;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产量约为486万吨,占1.1%。 我国杂粮分布很广,各省市区都有不同规模杂粮的种植面积。如谷子分布在23个省区;高粱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大麦分布在24个省区;荞麦主要分布在12个省;燕麦分布在16个省;蚕豆主要分布在23个省;绿豆和红豆在24个省有种植。杂粮虽种植分散,但是多数仍分布在生产条件较差和贫困的地区,以西北、西南为主。我国杂粮面积在35万公顷以上的有11个省区,在70万公顷以上的有内蒙古、山西、云南等省。 杂粮营养丰富并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如莜麦中蛋白质、脂肪、矿物质总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居谷物之首,特别是所含的β-葡聚糖在所有谷物中含量最高,β-葡聚糖对于维持血糖平衡和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具有明显的效果;荞麦种子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荞麦面粉的蛋白质的含量很高,约为10%~15% ,荞麦中的黄酮类物质—芦丁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也有独特的功效;小豆是制作各种糕点馅和风味食品的原料,具有活血,消肿,解毒等多种药用价值;绿豆富含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清凉解毒,止泻利尿,滋补强身的作用;薏苡仁中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含量较高外,还含有薏苡素、薏苡酯等功能性成分。 因此,因地制宜的开展杂粮加工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来控制和操纵食品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分,将会使杂粮加工更加符合现代食品要求,为杂粮食品发展提供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我国杂粮资源深加工的利用现状 (一)杂粮深加工的主要形式 目前的杂粮加工可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原粮或经过简单分选、包装的初级加工品;二是传统风味小吃;三是方便食品;四是以高粱、大麦等杂粮为原料的酿造食品。杂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杂粮加工是把杂粮按其用途分别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的生产过程。加工程度浅、层次少、产品与原料相比,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变化小的加工过程可称为初加工;加工程度深、层次多,经过若干道加工工序,原料的理化特性发生较大变化,营养成分分割很细,并按需要进行重新搭配,这种多层次的加工过程称为深加工。通过深加工可使杂粮产品实现增值。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杂粮加工制品的质量与等级标准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应地加工工艺与设备也需更新。现在我国杂粮深加工产品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1、杂粮饮品 包括普通型饮料和发酵型饮料。如富含黄酮物质的荞麦功能饮料、大麦茶、大麦咖啡、绿豆汁、薏苡仁保健饮料、燕麦乳、小米奶饮料等;而辅以牛奶、蔗糖,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荞麦酸奶、小米酸奶、薏苡仁酸奶则属于发酵型饮料。 2、黄酮类物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拔毒生肌、降糖、降脂等生物功效,并可吸收紫外线。自荞麦中提取的类黄酮作为医药原料和添加剂用于制作中成药、营养保健食品、护肤霜、防辐射面膏、淋浴液、生物类黄酮胶囊、生物类黄酮牙膏等制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此外,生物类黄酮物质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来抑制油脂酸败且无毒副作用。 3、植物油 荞麦胚芽经洗涤、脱水干燥、压榨后可制得荞麦油。荞麦油中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多且不饱和脂肪酸多为反式脂肪酸,易进行脂肪酸代谢。薏苡仁经提取后得到的薏苡仁油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肌体免疫,降低因化疗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的功效,其营养保健功能已得到公认。利用超声波超声强化提取薏苡仁油,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薏苡仁油脂肪进行萃取分离,发现其含有较多的油酸和亚油酸。 4、蛋白提取物 荞麦种子经碾磨、碱提、浓缩、中和、杀菌、干燥制得的荞麦蛋白萃取物有较强的胆固醇抑制作用。国外对荞麦蛋白质的利用主要是将其作为产品的配料,以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增加营养价值。

金属的材料地地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金属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最不可或缺的材料,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本篇论文主要论述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应用,并且展望金属材料在未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金属材料、镁合金、铝合金、稀土、汽车 引言 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一、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4、金属材料按生产成型工艺又分为铸造金属、变形金属、喷射成形金属,以及粉末冶金材料。铸造金属通过铸造工艺成型,主要有铸钢、铸铁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变形金属通过压力加工如锻造、轧制、冲压等成型,其化学成分与相应的铸造金属略有不同。喷射成形金属是通过喷射成形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组织性能的零件和毛坯。 二、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种。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耐用腐蚀性、抗氧化性),力学性能也叫机械性能。 材料的工艺性能指材料适应冷、热加工方法的能力。 三、应用现状: 金属材料的发展已从纯金属、纯合金中摆脱出来。随着材料设计、工艺技术及使用性能试验的进步,传统的金属材料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的高性能金属材料不断开发出来。如快速冷凝非晶和微晶材料、高比强和高比模的铝锂合金、有序金属间化合物及机械合金化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定向凝固柱晶和单晶合金等高温结构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形状记忆合金、钕铁硼永磁合金、贮氢合金等新型功能金属材料,已分别在航空航天、能源、机电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镁及镁合金

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0-2026年)

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附报告目录) 1、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的经营模式现状 当前在工业加热炉窑领域采用的节能方法和技术主要有:炉衬材料轻型化,其典型代表就是“全纤维炉”;蓄热式工业炉,是在热流的下游着手进行余热回收;红外涂料技术,其根本弱点是涂层的老化,发射率衰减;此外,还有以突起物来增加炉膛面积;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的方法提高控制精度,但对炉子热效率的提高并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如何在整合已有的节能技术单独或集成使用,进一步大幅度节能,是资源形势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中国工业炉窑节能环保服务的发展是根据下游行业需求发展而来,其主要技术发展是与市场和科技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并和国际环保工业同步,目前正通过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朝着大型化、环保型、节能型、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向发展。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0-2026年)》 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首先,20世纪1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开始关注能源节约问题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以工业窑炉、发电锅炉、各种电动机等为代表的通用能源转换设备的消耗能源是构成世界总能耗的主要部分,此时世界上一些工业化国家,采取了以工业炉窑技术技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举的节能措施;其次,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在推广已有的工业炉窑节能措施的基础上,主要增加了减排以及能源循环利用措施;最后,21世纪初至今,循环经济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国家行为。循环经

济是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将清洁生产、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回收利用、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最大特点是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循环利用。 随着各企业工艺逐步优化,控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耐火保温材料和常规技术的采用,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为工业企业充分利用低热值燃料和提供余热回收相关环保设备和解决方案,目前行业主要是以提供技术、提供节能减排系统解决方案和配套方案的环保设备的三种经营模式。工业炉窑节能减排系统解决方案依托于核心技术,以自身生产节能环保设备为辅,通过设备运营发挥核心技术的节能减排优势,为工业企业提供节能环保综合技术服务。当前融合核心技术自身生产设备为客户提供工业炉窑节能减排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较少,行业内仅有少数优势企业具有提供节能减排综合服务的能力。 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是根据高能耗、重污染行业工业炉窑的特点,提供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和核心设备,最终达到工业炉窑清洁生产、降低能耗、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工业炉窑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量大面广。我国大部分工业窑炉在炉型结构、燃烧系统、余热利用、绝热材料、热工检测、自控、微机应用及环保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而且我国工业炉窑容量大部分偏小,造成能源浪费,同时环境污染严重。 2、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方向 (1)经济转型促进工业炉窑节能环保服务行业的发展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我国从九五计划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加入WTO 后,中国经济正飞速地迈向国际化。在国际化竞争和较量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将出现一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体制相结合的经济转型模式。 这种经济转型模式不仅是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还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力度逐步增强,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从粗放式、高能源消耗式向能源集约式转变,对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炉窑节能环保行业发展步伐 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仍很突出,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日益强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我国工业炉窑普遍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