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四年级上册品德

四年级上册品德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计划

学校化马湾中心小学

学科四年级《思品与社会》

任课教师邓太安

2008年9月1 日

一、使用的教材:

泰山版义教六年制四年级上册

二、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2、学生学习水平分析

⑴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或等级统计

⑵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的分析(指上、中、下不同群体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智力、能力、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基础及缺陷,做到心中有学生,尤其是要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一年来,我校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进步很快。但学生的自学能力力较差,自主探究的习惯未能养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足够的上进心和进取心,不够主动学习,相信经过这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帮全体的学生并取得进步。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

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四、学期教学总目标(含知识、能力、技能、思想品质等方面)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能增强自身安全意识

4、知道学校的的组织结构,学会尊重老师的劳动。

5、感受在集体中与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与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6、要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立志将来为家乡做贡献。

7、了解春节的各种风俗

五、教学具体措施(指本学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研究的主要课题(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提出重点的课题,并说明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含观摩课、公开课、经验介绍等。

如何提高思品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益

目标:1、提供一节乡优质课,争取一节区公开课。

2、撰写2篇教学论文

措施:1、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

2、多向名家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3、勤于反思,善于反思。

七、教学进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