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题附答案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题附答案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题附答案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题附答案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应

用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题附

答案

1、四年级三班34个同学合影。定价是33元,给4张相片。另外再加印是每张2.3元。全班每人要一张,一共需付多少钱?平均每张相片多少钱?

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千米,用了6小时。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80千米。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

3、小华家距学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小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

4、84千克黄豆可榨12千克油,照这样计算,如

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5、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38.7米,

第二、三段长 41.6米,第一、三段长39.7

米.求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6、三筐苹果共重110.5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出18.6千克,从第二筐取出23.5千克,从第三筐取出20.4千克,则三筐所剩的苹果重量相同,原来三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7.小明和小华都是早上7:30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小明每分钟走120米,小华每分钟走80米,小明到达学校5分钟后发现忘了钢笔,就回家拿钢笔,7:55分和小华在路上相遇。从学校到家多远?

8、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由于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什么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9、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40元、60元两种。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票房收入是15000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票售出的都是整十数。)

10、一次,小明从山里运来了一筐山梨,他把小刚和小强找来,对他们说:“我把这筐梨先分给你们一些,剩下的便是我的。”于是,他把山梨的一半给了小刚,然后又给小刚加了1个。接着,他又把剩下的给了小强一半,也同样给小强加了1个,最后剩下5个山梨,他自己留下了。一共有多少个山梨?

11、甲、乙、丙三艘船共运货9400箱,甲船比乙船多运300箱,丙船比乙船少运200箱。求三艘船各运多少箱货?

1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13、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

14、把1296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15、某县举行长跑比赛,运动员跑到离起点3千米处要返回到起点。领先的运动员每分钟跑310米,最后的运动员每分钟跑290米。起跑后多少分钟这两个运动员相遇?相遇时离返回点有多少米?

参考解法

1、定价款+加印款=共付款共付款÷学生数=每张照片款33+2.3×(34-4)= 共付款÷34=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120×[580-80×6)÷(120-80)]=

3、跑步的速度×跑步的时间=跑步的路程

150×[(2300-80×20)÷(150-80)]=

4、每榨1千克豆油所需豆子×豆油的千克数=所需黄豆数

(84÷12)×120=所需黄豆数

5、绳子的总长 - 第一、二段 = 第三段绳子的长

(38.7+41.6+39.7)÷2-38.7=第三段绳子的长

同理可求其它两段的长。

6、相同后的重量+18.6千克=第一筐的重量

(110.5-18.6-23.5-20.4)÷3+18.6=第一筐的重量同理可求其它两筐的重量

7、小明和小华走的路程和÷2=从学校到家的路程

[80×(7:55-7:30)+120×(7:55-7:30-00:05)]= 从学校到家的路程

8、剩余的路程÷剩余的时间=剩余路程的骑行速度

(3-1)÷[(3÷15)-(1÷10)]= 剩余路程的骑行速度

9、1.可先假设60元的100个座位全卖完则40元的要卖(15000-100×60)元。即9000元。

9000÷40=225 商不是整10。

2.60元的100个座位卖出90个,则40元的要卖(15000-90×60)元。即9600元。

9600÷40=240商是整10

所以:60元的卖出90张,40元的卖出240张。10、小明梨的个数+小强梨的个数+小刚梨的个数=梨的总数

5+(5+2)+(5+5+2+2)=梨的总数

11、乙船的运货量+300=甲船的运货量

乙船的运货量-200=丙船的运货量

(9400-300+200)÷3 +300=甲船的运货量

乙船的运货量-200=丙船的运货量

12、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的一半 - 1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80+20)÷2-1=第一小组的人数

13、把奖金总数重新分配:(按三等奖分配)

一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奖金总数÷三等奖的个数=三等奖的奖金

三等奖的奖金×2×2=一等奖的奖金

[(308÷2÷2)×(2×2×2+2×2+2)]÷(1×2×2+2×2+3)= 三等奖的奖金

三等奖的奖金×2×2=一等奖的奖金

14、甲数=2个丙数+2。乙数=2个丙数-2。丁数=2个丙数×2。1296÷(2个丙数+2+2个丙数-2+一个丙数+2个丙数×2)

=丙数

即:1296÷(2+2+1+4)=丙数

甲数=2个丙数+2 =……同理可求……。

15、起、始点的距离 - 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相遇点离返回点的距离。

起、始点的距离3千米。

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290×最后运动员所用时间。

最后运动员所用时间( 3000+3000)÷(310+290)

即:3000-290×[( 3000+3000)÷(310+290)]

=3000-290×10

=3000-2900

=100(米)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21世紀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需要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感悟。 标签: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激发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思维是心理学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是人们一直热切关注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21世纪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现代社会把数学形象的喻为“思维的体操”,可见现代社会把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提高到了相当高的地位。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一门以论证方式建立的学科。数学与思维紧密联系,数学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需要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感悟。 1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好奇心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实现,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将学生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2 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活动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数学的教学过程正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教学情境导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数学课的导入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不拘一格,大胆尝试,像生活实例、实物、故事、动手操作、游戏等都可作为导入用的问题情境。一个成功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时教师要注意几个点: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有的放矢;问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3.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关注的是数学课程目标,它包括:数学素养、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中提高思维能力的措施 清水县白沙乡中心小学王兴国 摘要:在近几年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构成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分析和判断面临的问题至关重要。其重点应当是正确判断,准确推理。 关键词: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优化比较,引导思维认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矗”,正确思维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在教学中,引导运用这一方法,就能使一些表面实异的概念或研究对象条分缕析,思维和认识必然清晰有序。 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既有智慧的火花,也有错误的泥沙,教师应当随时捕捉这一信息,巧妙地引导学生的认识,加以对比,在教师的引导比较中,让学生从表面上的“同”或“错”中悟出实质的“异”或“对”来。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生学会了解辩证思维的方法-----比较。 二、设立机会,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之外,还应当让学生明白,

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主要措施应当是:首先思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在不断的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知识结构,其次教师要努力引导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思维度,让学生积极思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 比如:画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既规则又美观的圆呢?你们可以想一想,说一说。有些学生不一会就概括出画圆的方法。我按照学生总结出的画圆的方法在黑板上迅速画出一个标准的圆。这时,学生个个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我见时机成熟,急忙请学生再一次画圆。通过我的巡视和学生的互相检查,第二次画圆没有一个学生出错。然后我又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归纳总结画圆的方法,把刚才的思路进行了梳理,又在交流中内化知识和获得方法。光讲不行,还要让学生有实践纠正的机会,于是我又给了学生再一次画圆的机会,这样一来,不明白的也充分理解了方法,而且印象特别深刻。只有这样,在理角画圆的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图形的形成过程大大地开启学生的智慧,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迈入知识的殿堂。 三、教师出错、学生质疑,引导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板书时也可以故意出现错误,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在探究乘法分配律时,学生顺利完成了基础练习,接下来我随手出了一道练习(660+60)÷6,目的是想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题目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思维的活跃性 在教学过程中,上课伊始就利用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主动探索所学内容,促进思维的活跃性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内容,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趣味性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思考,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快速理解数学概念,并通过做数学练习题目对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小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小松鼠和小白兔约好了第二天一起玩耍,并说好7时在森林的小河边见面。第二天早上,小松鼠7时准时到了河边,可它等啊等,直等到太阳落山了小白兔才来。小松鼠气愤地对小白兔说:“你真是一个不守时的家伙,我在河边等了你一整天。”小白兔小声地辩解:“对不起啊,我以为是晚上7时。”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意识到用12时计时法有时会对所说的时间造成误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引出24时计时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设计探究活动,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随着掌握知识的增加,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在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思

考动力,让他们在反复思考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问题: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我们要怎么办呢?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掌握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公式,知道要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需要测量出操场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利用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开展分层教学,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同,有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快,有的学生则很难理解所学的知识。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开展分层教学,把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分成一组,规定为A组;学习进度中等的学生分成一组,规定为B组;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分成一组,规定为C组。分好组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个组布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他们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中完成学习内容。随着掌握的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思维也成梯度式发展。在布置以后的学习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增加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通过分层学习取得有效的进步。例如,在教学“画角”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在布置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A组学生用两个小棒任意摆一个角,然后用量角器测量所摆角的度数,并用量角器画出角。让B组学生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掌握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并画出给出度数的角。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让C组学生用量角器画出规定度数的锐角,掌握了画角的方法后,再学习画钝角。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够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摘要]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思维教育、素质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所以在各个领域的社会实践与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借鉴和应用数学思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如何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各种科学技术、生产建设、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思维教育、素质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多方式、多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发和调动学生去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概括及间接的反映。在数学中,“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的本质规律,因此,数学思维就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进行概括性认识的过程。 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直接影响着该活动的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能力是一切智能活动的核心。它与其他的一些能力,如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紧密联系的。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实际上是以思维能力为中心,诸能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数学思维能力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数学思维对培养人的思维的严密性以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严谨。数学使人严谨,但数学并不使人呆板。一方面,严谨的证明训练了人的思维,使人能细心周密,而这些素质又指导人们去思考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使人养成周密稳重的习惯,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严谨并不意味着不苟言笑。经常性地思考能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使人更加聪慧、更具灵性、更加幽默生动,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更强。 2.求实。数学中的演绎推理能保证数学知识的高度的明晰性和确定性,能促使人们求真务实,不吹毛求疵,不骄傲炫耀,脚踏实地,不浮不躁。 3.韧性。学习和研究数学是一个艰难的探索性的前进过程,倘若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那是很难将数学学习进行到底的。所以数学使人具有韧性,这一思维将使人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挑战困难,并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 4.想象、灵感与创造。要学好数学,还需要想象力。想象力能引领人们突破现状,开创新的学习、研究局面。这样的思维对于开拓一个人的思维面,提高创新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使人逐步具备善于思考与想象,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可见,数学思维对人的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各个领域的社会实践与各个学科的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思维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也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我个人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看法。 一、要合理调节自己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愉快、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因为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情感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首先教师要把课堂当成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 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到学生中去,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老师,同时也会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去思考他所喜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性的循环发展。 二、注意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余地 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余地,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看学生一下子想不出来就急着帮学生说出答案,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机会。我国小学的教学形式绝大多数是班级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多数都是教师讲得多,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较少,比较被动,他们的思维不能充分开放,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不够,不容易达到预定的要求,思维能力的提高就比较慢。所以,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思考。这也是与“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相对立的。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把教学过程都设计成问题,单纯的一问一答,这样的做法仍然是由教师牵着走,我们所说的启发式是指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余地,在可能的范围内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抽象概括。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通过训练,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提供的启发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应用题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例3、例4及相应的练习。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解决这类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我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选择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教学中,讨论主要围绕“谁与谁比”、“怎样比”等问题进行,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比的方法,再结合讨论用学具摆一摆,使他们在摆的过程中感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实际上就是用大数去和小数比,把大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小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数多的,多的部分是几就是大数比小数多几。无论是算还是摆,都要特别重视学生对“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等问题的思考,并根据这些问题去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 3、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体验与同伴交流获得成功的喜悦,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并掌握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学生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鼓掌的游戏,好吗? 师:请听一听,王老师是怎么拍的?拍了几下?(教师有节奏地拍4下)。小朋友学老师的样子,拍6下。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学习数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思维数学思维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前提条件。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纬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那么,教师怎样通过明理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此谈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维。 大教育家赞科夫说:“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这是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思维和兴趣这两者结合起来,将会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如何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有利于发现新事物和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积极探索创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兴趣,调动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呢? 1、利用演示、操作。演示可把图由静变动,能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起到直观的效果;操作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又增强了思维能力。 2、保护好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所发生的新异事物感到惊奇,引发疑问,进行探究的心理倾问,它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点燃思维的火花。 3、克服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教师讲、问牵着学生听、答的教学现象。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在活动探究中发挥创造性,进行自主的建构。 4、考虑到学生现有心理水平,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为学生创造一定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教学时通过谈话、设问、提问、实

浅谈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10-17T14:35:55.9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11月下供稿作者:赵立芳 [导读] 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原有知识不断同化新知识的过程。 赵立芳河北省宁晋县耿庄桥学区05555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就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的过程,进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温故知新——启动思维 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原有知识不断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越是丰富和牢固,他的迁移能力就越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越容易。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的引入环节,教师应该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原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再在此基础上引出新课题、新内容,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避免学生在思维启动上有“突兀”之感。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归纳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都是通过割补、拼合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这样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然后教师启发学生:“今天我们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大家能否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得出?”这样,通过温故知新,学生就能启动有效的思维投入到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去。又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首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把其中的一题改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等)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讨论能不能直接相加减。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很自然地开动起来,很快想到了通分这一解决方法。 二、发挥联想——展开思维 所谓联想,就是由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想到对其它一些事物的认识的一种思维活动和心理过程。一个人联想越丰富,他的思维能力就越强,思维的展开领域就越广。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诱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活动,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展开。 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比与除法、分数有密切的联系,那么比有没有与除法基本性质、分数基本性质相类似的性质呢?”可以在学生的联想活动过程中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又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让学生展开联想:“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用割补法凑成已学会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那么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同样能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来推导吗? ”在学生展开猜测、联想过程中适时引出“拼成长方形”来进行推导公式,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思维也就越加活跃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联想,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质疑问难——深入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于学生的个性、生活环境不同,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层次和素质的高低也不同。因此,在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反映出掌握快慢和理解程度深浅的不同,必然表现出个性倾向性。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层次发展,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假设和疑问,共同来寻找问题的最佳理解和解决方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数长方体棱的条数,一学生却端坐不动,数也不数就很快回答出是12条。教师感到纳闷,就问他是怎样想的。他说:“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每个长方形有4条边,所以共有24条边,而每两条边可组成一条棱,所以24÷2就得出12条棱了。”这分明是创造性思维在闪光,教师给予了肯定评价。在他的激励下,学生们又想出了好几种方法。 四、总结延伸——升华思维 教材中的数学知识都是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地编排的,学生在知识系统方面也要这样由浅到深、由低到高逐步构建起来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适时有意识地对某个知识点或单元、系统的知识进行总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使思维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成为下一个新思维牢固而有效的新起点。 例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这三种分数除法类型后,教师应适时让学生比较观察三种类型的相同点,从而总结出“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为带分数的除法埋下伏笔。又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后,教师应及时联系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来进行对比,进而总结出:①相同点是单位“1”,是已知的,都是用乘法计算的;②不同点一种是问题对应分率已知,一种是问题对应分率未知,从而让学生明白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由简单分数乘法在应用题中发展而来的,实质是一样的。 总之,“思维是发生在人脑中的信息变换”,思维能力则是智力的核心,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我们教师主要的目标与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温故知新、发挥联想、质疑问难、拓展延伸等方式,让学生启动思维、展开思维、深入思维、升华思维。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汇总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 一、写算式,并解答 1、树上飞走了5只小鸟,还剩3只小鸟,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 2、书架上有12本书,借走了7本,还有几本? 3、有16个同学拍球,其中男同学有10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4、水果店上午卖出10箱苹果,下午卖出7箱苹果,一天一共卖出多少箱苹果? 5、草地上有白兔5只,又跑来6只,一共有多少只? 二、给下面各题补上条件或问题,再进行计算。 1、兴趣小组有16名学生,其中男生有9名,? 2、小胖买了11只汽球,飞走了5只,? 3、鱼缸里有红金鱼6条,,红金鱼和花金鱼一共有几条? 4、王大妈养了8只小鸡,3只母鸡,? 5、小巧做了16朵纸花,,小巧和小亚两人相差多少朵? 三、选择条件或问题、再进行计算。

1、树上有15只鸟,先飞走了7只,又飞来了2只,? (1)现在有几只?(2)还剩几只? 2、车上有9个儿童,又上来了一些,现在有14个,? (1)还剩几个?(2)上来了几个? 3、小明要做19个五角星,,小明已经做了几个五角星? (1)做了6个,(2)还剩下6个没做, 四、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小玲家养了14只小兔,小玲给每只小兔喂一只萝卜,喂到最后还缺5只萝卜,小玲家一共有几只萝卜? 2、草地上白兔有8只,黑兔和白兔同样多,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3、商店有彩色电视机14台,黑白电视机8台,黑白电视机再添上几台就和彩色电视机同样多? 五、拓展 小亚准备买4元钱的铅笔和10元钱的蜡笔,她带了15元钱,够不够,如果不够还缺多少元?如果够了还剩多少元?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二) 1、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16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 2、小青两次画了9个,第一次画了5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18个,苹果有9个,梨子有多少个? 4、学校要把20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10箱,还要送几箱?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中学数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米文德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中心小学校618100) 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题,”“一人计算,全班注视”,发现错误,立即更正或“对口令”,老师说前半句乘法口诀,全班同学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诀,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速算比赛,如: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的数量,比完成规定习题所需时间,使全班学生人人都能正确迅速地思考问题。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

一年级上数学应用题、数积木、趣味奥数

一、数学应用题100道 1.小白兔拔了5根萝卜,小黑兔拔了7根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了4根,问: (1)小黑兔比小灰兔少拔了几根? 答: (2)它们一共拔了几根萝卜? 答: 2.商店里有27本书,第一天卖了12本,第二天卖了5本,两天卖了几本书?现在还有几本书? 答: 3.车上原有21个小朋友,现在有13个,下车了几个小朋友? 答: 4.停车场先开走15辆车,又开走9辆车,一共开走几辆车? 答: 5.爸爸和妈妈带小巧去看电影,一张成人票10元,成人票是儿童票的一倍,爸爸要付多少钱? 答: 6.民民要买一本书和一支毛笔,书要3元,毛笔要5元,妈妈给他10元钱,够吗? 答: 7.妈妈买来一些糖,小丁丁吃了一半后,兰兰吃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6粒糖,妈妈买来了几粒糖? 答: 8.小朋友排队,从前面数起,小胖排在第6个,他后面还有9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答: 9.车上原有12个小朋友,现在有26个,上车了几个小朋友? 答: 10.老师带小朋友去动物园,男孩有13个,女孩有15个,老师一共要买几张票? 答: 11.猫妈妈钓来一些鱼,小白猫吃了4条后,把剩下的一半给了小黑猫,小黑猫吃了2条后,把剩下一半给了小花猫,还有四条鱼,猫妈妈钓来几条鱼?

答: 12.小红和青青各吃了8块饼干,现在还有6块饼干,原来有几块饼干? 答: 13.小巧要买6支笔,一支笔要3元钱,她一共要付多少钱? 答: 14.树上有25只鸟,飞走7只,又飞来4只,树上现在有几只鸟?答: 15.阿姨有19包糖,给了明明和强强各6包后,还有几包? 答: 16.小芳有13颗星,小兰给了小芳5颗后,和小芳一样多,小兰有几颗星? 答: 17.飞走12只鸟,飞来9只鸟,树上原来有18只鸟,现在有几只鸟?答: 18.王芳有26本书,借给小美6本,又借给小刚7本,她一共借掉几本书? 答: 19.运来15辆车,运走8辆车,商店里现在有18,原来有几辆车?答: 20.一根绳子长24米,把它对折后长几米? 答: 21.水果店上午卖出桔子36箱,下午卖出27,一天共卖出多少箱? 答: 22蓝蓝、玲玲、小胖每人做了15朵红花,他们一共做了几朵红花? 答: 23. 小亚带30去玩,大风车10元,小火车8元,他还剩多少钱? 答: 24. 学校送给一(1)班48只气球,还剩52只,原来学校有几只气球? 答: 25. 苹果26个,梨18个,桔子50个,苹果、梨和桔子一共有几个? 答: 26.小亚要做60道口算题,还剩18题没有完成,小亚已经做完几题? 答: 27.爸爸买了2根和路雪8元,买了3根伊利雪糕6元,他付给营业员20元,找回多少元? 答: 28. 图书室有漫画60本,借出25本,还剩多少本? 答: 29. 小巧做了27道口算,还剩18道没有做。小巧一共要做多少道口算? 答: 30. 停车场上有35辆车,开走8辆,又开走7辆,一共开走几辆?

小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最新版】

小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低段学生有序思维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基础,对于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之一。可以借助阅读有针对性的数学绘本,通过亲子共读、全班共读、家校合作绘本表演、学校绘本展演、形成可推广的针对性数学绘本阅读目录等培养学生数学有序思维;借助一系列活动,如课堂教学活动、课间小游戏活动、学校活动、家校活动、假期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有序思维;策略 郭思乐教授指出:“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潜在目的,这首先是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遵从逻辑规则和不断创造新的精神产品的特征。数学学习获得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人的发展影响最大。”[1]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今天,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2]。其实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们的实际生活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教材在呈现相应的数学内容与思想方法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3]因此学生

思维能力的发展,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思维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低段学生在数学思考方面提出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3]这一明确的目标,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有序思维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基础。低段学生由于心理年龄发展和已有认知水平的特点,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重,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路是无序的,他们只想操作,而缺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有序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有序思维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有灵性而持久地生长。 一、阅读数学绘本培养学生的数学有序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VaslySukhomlynsky)说过:“让小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低段学生的识字量较少,对直观形象的彩色东西更感兴趣。数学绘本是图文并茂的,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儿童主要是通过图像思考的,我们给了儿童自由阅读的空间,就有可能让他始终选择喜欢的绘本来学习,从而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笔者从激发儿童兴趣和已有认知水平出发,借助有针对性的数学绘本培养学生的数学有序思维。(一)亲子共读、全班共读数学绘本。学生借助有针对性的数学绘本,以亲子阅读的形式,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②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③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④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学生数学思维受阻的原因 根据我们课题组的研究以及参考有关资料,分析学生思维受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法差异造成衔接不当。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的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培养,但在各年级段的教学中教者仍然存在着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教材因素导致数学知识点脱节。据调查,38.5%的教师只对本年级段的教材深入钻研,38.5%的教师对上、下年级 段的教材所要教的内容了解,15.4%的教师对小学阶段各个年级段的知识点了解。 ②教学方法的差异。有48.07%的学生认为数学课大部分由老师讲解,小部分由 学生练习,认为重视学生讨论与合作的仅占9.2%。这表明学生讨论与合作的这 一学习方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没有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③节奏变化。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低年级远比不上中、高年级,因而在讲解中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