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名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3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4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5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6.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7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是指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

8《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天赋人权B.皇权至上C.君权神授D.天人合一

9 .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兵家⑤阴阳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10.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11 右图画面中,释迦牟尼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

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

人正在辩经论道。假如此图出现在两宋时期,反映了思

想界新现象是

A.辩论儒、释、道谁先发现世界的本源

B.儒、释、道三教合一形成新儒学—理学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佛教取代儒学成为中国统治思想的主流

12.“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学说

14.《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在

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5.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

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6.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7.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民主科学D.重农抑商

18.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9.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 )

A. 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C. 知识即美德,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D. 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20.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相比,苏格拉底的“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这一观点在哲学上的意义是()

A.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对“自我”的发现

C.对绝对权威的否认 D.对人类自身的关切

21.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两者

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22、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B 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C 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D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23、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话反映出( )

A 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可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B 三项伟大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C 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D 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24、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以后的航天事业做了很大贡献,你知道他的成就主要在哪些领域( )

A 天文和数学

B 数学和水利

C 历法和建筑

D 天文和历法

25、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郭守敬的《授时历》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6、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

A 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 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

C 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D 领先西方的时间最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

27、《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对研究西周社会状况最具史料价值的部分是

A风 B雅 C颂 D风雅

2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

A 陈子昂

B 孟浩然

C 杜甫

D 杜牧

29、同属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作品反映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两人( )

A 阶级立场不同

B 政治倾向不同

C 性格不同

D 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30、下列诗篇未反映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思想的是 ( )

A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一一白居易

B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一一陆游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一杜甫

D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一王维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22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8分)

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分)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2分)

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32、(18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3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6分)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31、【解析】第1问回答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从材料一中可以概括出: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根据所学知识: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第2问要求回答朱熹和王守仁达到“贯通明理”的不同途径,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根据相关知识,可以知晓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两者区别:主观唯心主义相信个人意念决定物质存在;客观唯心主义相信有所谓的神灵决定物质存在。)教材中如康德、庄子、心学等思想观点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老子、黑格尔、理学、柏拉图等思想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第3问要求回答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应是经世致用。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经世致用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

答案提示(1)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4分);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2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2分)

(2)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经世致用。(4分)

派别: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主观唯心主义。(2分)

(3)主张:经世致用。(2分)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6分)

32、(1)娱乐演艺场所。(3分)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6分)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6分)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3分)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31、【解析】第1问回答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从材料一中可以概括出: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根据所学知识: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第2问要求回答朱熹和王守仁达到“贯通明理”的不同途径,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根据相关知识,可以知晓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两者区别:主观唯心主义相信个人意念决定物质存在;客观唯心主义相信有所谓的神灵决定物质存在。)教材中如康德、庄子、心学等思想观点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老子、黑格尔、理学、柏拉图等思想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第3问要求回答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应是经世致用。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经世致用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

答案提示(1)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4分);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2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2分)

(2)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经世致用。(4分)

派别: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主观唯心主义。(2分)

(3)主张:经世致用。(2分)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6分)

32、(1)娱乐演艺场所。(3分)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6分)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6分)

(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