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农村学生的作文空间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农村学生的作文空间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农村学生的作文空间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农村学生的作文空间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农村学生的作文空间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聚贤小学唐群英

[摘要]农村孩子较单纯,见闻感受相对城市孩子要窄些,对于作文常常感到吃力,缺乏激情,往往敷衍了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的写作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遗憾的是它却常被忽视。结合教学实际,目前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农村学生的作文空间。具体可从“直观欣赏”、“收集新闻”、“广泛阅读”等方面具体实施。

[关键词]作文空间信息技术

我一直从事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经历了教材、学校设备设施、考试的一系列变化。学生的写作训练在农村学校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老大难问题,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一件无可奈何的事。

农村孩子较单纯,淳朴,往往羡慕、向往城市生活,见闻感受的东西相对城市的孩子来说要窄一些。所以拓宽农村孩子的视野,开阔他们的作文空间,是我作文教学的重要方向,引导学生真正的写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

一、直观欣赏,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来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常常是害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在习作指导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何其重要!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曾经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里下手,着中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分以下三步教学:

1、看一看: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颜色有什么

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大千世界,水果品种繁多,我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各种水果、不同季节的水果让学生欣赏,拓宽学生的视野。

2、闻一闻、尝一尝: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利用现有的水果让学

生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味道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摸一摸:课堂上,引导学生摸一摸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说说有什么感受或发现,从而使

学生加深对这种水果的了解。

通过这些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水果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吃法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

二、收集新闻,积累写作素材,锻炼写作技巧

我常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新闻,一方面可以很快的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大事,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新闻用语的准确,并能用在自己的写作当中。我还鼓励学生积极的写作通讯稿,把身边发生的新闻写下来,在学校广播站播报。学生写通讯稿,不仅可以及时地报道校园及周围的新人新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笔及写作技巧。另外,

写好一篇通讯稿,要求了学生去敏锐地观察事物,及时地把握生活中的新信息,并使之反馈出来。还加深了学生对各篇文章的理解,密切了语文教学与作文的关系,促进了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广泛阅读,积累语言,丰富想象

作文教学要着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可以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及多媒体教室,让学生不仅可以在书上阅读,还可在网络上阅读,以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当然,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是还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储备量。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全面了解,作文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常感到无从着手。因此,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教会学生积累词、句、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通过这些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定然会收到显著的效果。学生作文的思维和心情宽松多了,作文的内容丰富多了,作文的构思巧妙多了,作文的真情实感也多了。

拓展学习空间 促进学生发展

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发展” 空间是哲学术语,特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广义地理解,学习空间既指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一种外部环境;又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容纳度,一种内部环境。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指出:真正的“学习”,不能只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最大限度的拓展学习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充分的学习空间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自由广阔的空间中,学生才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一、优化学习环境,拓展学生心理空间。 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认识、主动发现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的成功与否,首先在于学生对某一活动的心理容纳程度,即是否乐意参与这一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要实现各自角色的转变。只有对学生的尊重、平等的交往,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心理的认同,这种心理认同的结果是心理自由,有了心理自由,学生就不会产生逃避的需要,学生才会愿意敞开心怀,展开真诚的交流。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开放学生的学习心态,彰显学生个性。真正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思想和意愿的机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面对每一节课、每一个孩子。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回答得圆满时,用恳切的语言伴以赞许的目光:“真棒!真爱动脑筋!”对有创意的回答更是面带笑容用响亮的语言加以肯定:“你真聪明,这个想法好,老师欣赏你!”……当有的学生不敢发言时,我就鼓励他们:“只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说错也没关系,敢说就说明你已有进步。”对于答错的孩子,我并不急于判断,而是面对别的孩子:“你们还的别的想法?谁愿意交流一下?”经常指导激励,现在我们班90%以上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争取机会。 3、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夸美纽斯说:“教学应当燃起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善于积极引导,不断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索性且有新异感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火花。 例如,圆的周长一课教学中,我依次出示:(1)用铁丝围成的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剪、折再量);(2)圆形纸片的周长如何测量?(不能剪、折,在直尺上转动一周);(3)圆形游泳池的周长怎样测量?(不能转动,用卷尺测量);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一一解答,学生已面露得意之色。这时教师出示一根短绳,一端拴有小球,甩动另一端,(4)这个小球甩动形成的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学生面面相觑,哑口无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在充分体现《指导纲要》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给合我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面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意识层面、技术层面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二、学生基本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高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键盘指法的操作,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掌握水平的参差不齐,对键盘指法的掌握还不能完全应用于实际,这学期加强引导学生做到?即学即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15课,分别是:指挥窗口、装扮桌面、键盘一家、接触上排键、体验下排键、键盘指法练习、感受双符号键、大小写字母巧输入、多样的输入法、拼音输入法、词语输入速度快、连词成句变化多、串句成文巧修饰、编辑科普短文、制作宣传海报。分为三个单元即Windows小秘密、键盘小能手和计算机小作家操作方面的内容。 2、教材特点。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5)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6)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桌面与?窗口?并学会整理?桌面?; 2、学会启动应用程序(软件); 3、懂得建立文件和建立文件夹,学会移动单个文件和多个文件的方法; 4、掌握对文件的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 5、学会分类存放文件,删除不用的文件,会用不同的方式查看文件等操作。 6、掌握SHIFT键的使用、学习操作小键盘; 7、了解标点符号在键盘中的分布,掌握中英文标点的切换和指法的操作。 8、学会字母、数字、符号的键盘综合应用。 9、懂得用记事本输入一句话、一则日记; 10、学会记事本的文章修改方法,删除、替换、复制、剪切、粘贴、选定的操作; 11、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完整word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一、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 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小学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中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72课时,适宜在三、四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各36课时,适宜在五、六年级开设。初中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36课时,适合在七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各36课时,适合在八、九年级开设,也可以在七年级开始开设。基础模块是各地各校必须完成的内容,拓展模块是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开设的内容。不同学段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小学阶段以体验为主,强调借助积木式编程工具,通过对对象、模块、控制、执行等概念及作用的直观操作体验,感受编程思想;初中阶段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将实际问题解决与算法思想形成联结;而高

拓展训练方案-中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方案

拓展训练方案-中学生素质拓展训练 方案 600学生拓展训练方案 09:00 -- 09:30 进场仪式:统一到达笑翻天拓展乐园停车场集中,由各车导游领取门票派到每车队员手上,以车为单位集中进入笑翻天红色大舞台前集中,从舞台左侧开始,依次是1号车、2号车、3号车****** X号车,每车按1 路纵队面向舞台列队站好。 09:30 -- 09:45 开营仪式 学校领导讲话,笑翻天拓展教官介绍当天活动的安排、安全注意事项及活

动纪律等,进行分队:每个车为1个大队,共X大队。 09:45 -- 10:00 组建团队、破冰 进行拓展分队,选队长,取队名,确定新队的队歌和口号。选用2-3个团队热身游戏,目的让队员之间增进了解,消除隔阂,逐步增进队员的团队意识。为拓展活动作前期准备。 10:00 -- 12:00上午拓展科目: 1、盲人方阵 整个团队队员在被蒙住双眼的前提下将1-2条打绳子摆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型,团队成员均匀分布在正方形的周围。充分体现团队队员之间的默契,学会用心沟通,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量化,用流程来推动执行者的工作,让执行者通过该流程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事事靠领导来推动。 2、无轨电车 以小组为挑战对象,各级人员通过

“同穿一双鞋”,感悟合作精神。要求顺向、逆向和顺、逆向交替三轮大比拼决定胜负。成功需要全体成员齐心协力、脚步一致的向前奋进,此项目使各级员工充分体验到竞争环境下主动沟通和掌握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3、珠行万里 各小组所有队员一字排开,手持接力棒,在保证圆珠不掉落的情况下从教练指定的位置把圆珠转送到达终点。要求全体人员有良好的心态和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才能顺利完成。让全体队员明白,当遇到难以完成的任务时,需要大家积极参与、相互配合,不怕失败、迎难而上、勇于挑战的精神才能完成。 4、突出重围---攀壁 参与人员站立于悬空的钢丝上,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状态,障碍物重重的包围圈后须徒手攀登5米高的斜壁上。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队员的紧密配合,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成功的关键。 5、木桩桥---天罗地网

拓展科学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科学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要求科学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可在科学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是就本论本,只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不愿意拓展科学教学的空间,把学生束缚在课本之中,学生很难把学到的知识和身边的生活以及广阔的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更谈不上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对科学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有了一些经验与体会。 一、充分借助学校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学校资源包括实物资源与信息资源两种,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恰当设置学生学习科学的具体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以及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1. 开放实物资源,引领学生自行探究 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够真正地进行下去,就要开放学校实物教学资源,而学校里的科学教室和相应的实验仪器是学生进行探究的最佳场所和工具,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创造出必要的条件,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各种探究实验。学生学习科学最感兴趣的是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特别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自行设计的实验,所以,在完成预定的科学实验任务后,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仪器并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

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地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既锻炼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激发了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借助信息资源,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料 在科学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有些问题教师也很难给出一个清楚的解释,但越是这样的问题学生就越感兴趣。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宇宙》一章时,不少学生对月球的相关问题,星空中都有一些什么物质,有无生命体存在等产生了疑惑,这个时候,仅凭课本的介绍和教师的讲解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就需要引领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收集相关信息,满足学生的求知期待,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引领学生走向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对于科学学习而言,大自然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从中探知出许许多多未知的东西。因此,教师不能把学生束缚在学校内、课本中,仅仅凭教师的讲解和实验室的探究进行教学,要大胆地引领学生走出学校,融入大自然的怀抱。比如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中的蚯蚓、蚂蚁等内容时,由于学生对蚯蚓、蚂蚁都非常熟悉,不少学生都玩过蚯蚓、蚂蚁,这个时候再把学生局限在教室中,把课本知识和大自然分开,那么学生生活中已经具备的经验与知识就会白白浪费。此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走向花坛、菜地、柴草堆、乱石堆、墙角的土壤中,去搜寻蚯蚓的足迹,仔细研究蚯蚓的身体构造与生活习性;可让学生带上一些馒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一: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电脑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 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搞好教改工作。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学习《信息素养论》、《教育与科研》《新课程标准》等内容,提高教改意识,认识教改意义。积极探讨、交流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努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能力。 (2)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3)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

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最全面的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拥有一些转学生,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这些转学生之前从没有用过电脑,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而其他的学生呢?已经会查找游戏,有的时候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更高学历的学习,学电脑技术、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 动如:政治理论学习等。

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课外拓展素材苏科版精编版

第 2 课认识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现代的计算机面对用户的不再是简单的、由电子线路组成的机器,而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1. 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主要有主机箱、键盘和显示器;从逻辑功能上看,可以分为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一般地又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简称CPU。判断一台计算机的性能主要看两个指标,第一是CPU的型号与主频,第二是总线类型。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 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的类型和品种很多,从类型上来说,它们都是以CPU来分 类的,CPU芯片在主板上是可以插拔的。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 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1) CPU CPU是计算机的运算控制中心,是计算机中集成度最高、最贵重的一块芯片。它是由几千?几千万 个晶体管组成的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所有数据的加工处理都是在CPU中完成的。CPU 还负责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2)存储器 ①内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简称为内存,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要处理的信息和数据,都必须先存入内存,才能由 CPU取出进行处理。 内存一般可以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 充当内存的集成电路芯片是做在一小条印刷电路板上的,称为内存条。内存条可以很方便地插在主 板上,其容量有128MB 256MB 512MB 1GB等。在选择内存条时,要考虑容量稍大一些的,但不要插满槽口,为今后的升级及内存的扩充留有余地。 ②外部存储器

GIS读书报读书报告: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告

读书报告: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 引言:最近有幸拜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的文章《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感觉颇受教益。李德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等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代表成果:高精度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SPOT卫星像片解析处理;数学形态学及其在测量数据库中的应用;面向对象的GIS理论与技术;影像理解及像片自动解译以及多媒体通信等。地球空间信息科学(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Geomatics)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并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用于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球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技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以“3S”技术为代表,包括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新兴学科。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领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的基础。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中阐述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所谓“数字地球”,可以理解为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要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对地球的多分辨率、三维描述,通俗地说就是虚拟地球。 内容概述:叙述了地球空间信息学和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形成、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以及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分析了两者的相互关系,提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地球的基本建设,发展数字地球为传统测绘行业带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的挑战。 1 地球空间信息学 1.1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形成 空间定位技术、航空和航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间的渗透,逐渐形成了地球空间信息的集成化技术系统。近二三十年来,这些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有了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快速及时和连续不断地获得有关地球表层及其环境的大量几何与物理信息,形成地球空间数据流和信息流,从而促成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产生。 1.2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基础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理论框架的核心是地球空间信息机理。地球空间信息机理作为形成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理论支撑,通过对地球圈层间信息传输过程与物理机制的研究,揭示地球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空间信息的基准、标准、时空变化、认知、不确定性、解译与反演、表达与可视化等基础理论问题。 1.3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技术体系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是指贯穿地球空间信息采集、处理、管理、

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

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 明阳天下国际培训集团 一、目的意义 通过野外素质拓展训练磨练学生的意志力,打破心理极限,挑战自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目标意识和谋略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融洽各学校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 参训个人的收益 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进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调适身心状态,不浮躁,不颓废,更好地面对工作与生活的挑战;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欣赏别人,学会关心他人。 参训团队的收益 进一步明确和认同组织目标,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树立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挖掘员工的内在能量,使之聚合并在工作中全部释放出来,形成从容有序的团队运作风格。 二、活动优势 加强少儿的信念教育。

挖掘潜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打破课堂说教式的教育方式,采用体验式教育。 在轻松的游戏项目中领悟人生的道理,塑造完美人格。 活动可循环操作,具有很强的可传承性。 活动参与面广,能让更多的同学体验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活动项目限制较少,所需材料简单(活动经费相对较少),可操作性强。 三、方案内容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单位分组进行第一轮素质拓展。经过培养逐渐产生一些优秀的队员,组成一个优秀的代表队,并为其建制命名。由他们负责素质拓展的传承。 第二阶段:代表队为单位进行第二轮高要求的素质拓展,最终产生前三名代表队,在这三个代表队中选择有教练潜质的人组成素质拓展教练团,并为其建制命名。教练团在学校传承素质拓展,丰富素质拓展的项目。 培训计划范例 1、介绍拓展训练的概念。 2、破冰游戏:项目:人椅(5分钟)。

拓展延伸语文课堂学习空间

拓展延伸语文课堂学习空间 发表时间:2012-05-04T09:54:19.4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6月总第100期供稿作者:何少凤[导读]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材料,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动地、个性化去解读。 何少凤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5378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这一论述,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便是实现这一标准的真正体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呢? 一、有机处理教材资源,开拓学习思路。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材料,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动地、个性化去解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的过程,让教材形象活生生地立起来。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要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的分析,变读书、答问的单调形式为课堂上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如讨论、表演、展示、欣赏、评价等。教学过程中可针对课文内容,把一些知识形成过程的典型材料设计为探究性问题。这些材料,可以是课文情节等关键处的联结点,可以是字词的删除、改换、比较,可以是文章精彩部分的咀嚼、内容微瑕的辨正。这样教材资源得到有机处理,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探究性兴趣得到激发,较好地开拓了学习思路。如学习《变色龙》课文时,不布置学生预习,直接对故事的开端和结局进行分析,把发展和高潮设为空白,让学生掩卷沉思,悬念读书,进行多层次、哲理性动态思考,这样小说主人公对事物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必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强烈的反差空白区,学生必然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行探索思考。而后学生阅读原文。这样既使学生豁然开朗,又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表明,这样的处理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对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究,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利用校本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学校生活中可开发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校园处处皆教材”。但是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关注书本,忽视人本,强调独立,缺乏合作。而新课程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留心处处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因此关注体验学校生活是学习积累的捷径。学校老师应当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鼓励学生设计、解读校园环境资源。正因为身处学校,因而活动开展倒显得便利,有老师随时指导,有资料就近可查,不用车马劳顿,学生实践参与的时间机会大大增加,何乐而不为呢?比如学校一些建筑物上刻有“育英楼”、“敬业楼”、“格致楼”等文字,可让学生探究一下它们有怎样的含义。如是新造建筑,可让学生来个建筑物命名比赛:楼房应取什么名字?有什么含义?怎样使楼名和学校特色结合起来?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艺术特色学校,学生在命名时想到了用“星海楼”、“多芬楼”这些音乐家的名字来命名,全校师生拍手叫好。有学生甚至设想,把教学楼四周的草坪设计成五线谱形状,让校歌一目了然,耳濡目染。这样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程度广,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又比如,每所学校校园内都有些花草树木,有紫藤,有腊梅,有丁香,有桂花等等,学生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据此何不在学生中开展一个给植物挂牌的综合实践活动呢?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资料,写要点,给植物挂牌,写上植物名及有关知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定会更加了解深化书本知识,有效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进爱护一草一木的情感。再比如我校开设了扎染、园艺、编织等多门校本课程,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学生中开展了“品一品我的手艺”的活动,让学生实践展示自己的手艺,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手艺,议一议评价别人的手艺。学生很是投入,表现不俗。在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活了,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三、适时开展实践活动,积累学习源泉。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如今语文学习呈开放态势,社会化语文活动将成为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道标语、广告以及人际交流等。学生可以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街头演绎生活语文,可以到群众中体味语文用途。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可供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如笔者在教学《死海不死》时注意到课文的科学性、趣味性的特点,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我是一个导游”的活动,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死海。学生查旅游手册资料,穿导游标志服装,记课本死海知识信息,解死海不死奥秘,以此为蓝本的“我是一个导游”演出节目在市文艺会演中还得了大奖。实践证明,这样的实践活动,能诱导学生把多学科知识渗透到语文学习之中,巩固课文内容,不断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学生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幻想,敢于提出大胆的想象和假设,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创造愿望。因而如能将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甚至大胆勾画解决引起开放性、前瞻性、实效性的社会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死海不死》时,让学习设计拯救死海的方案;学习《向沙漠进军》时,让学生设计培育防护林的方案。笔者在教学《大自然警号长鸣》一文时,适时点拨:全镇民用自来水均来自镇北的北麻漾,调查分析北麻漾的水质怎样?污染原因?应采取哪些措施?问题一出,学生踏麻漾实情,析水质情况,访当地群众,走政府部门……学生为生活用水的污染而焦急万分,为人们意识的麻木淡薄而叹息,为工厂业主破坏环境、污染水质的举止而愤恨。一篇篇调查研究报告写了出来,尽管有些不甚准确,言辞过于偏激,但都是学生自己探究的成果,也更加深切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的实践活动,积累了学习源泉,达到了活学语文、学活语文的目的。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汇报.doc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汇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强调从多角度看学生,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更好更高的发展,因此本学期开展了以下活动: (1)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尽量向学生提供多动手,多实践,多操作的机会,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开展各种技能性比赛、擂台赛,评出“电脑小画家”“打字小高手”“电子报设计小专家”“网络通”等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干挑战,这样充分引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丰富学生的电脑知识,拓展其学习的途径和空间,让学生以互联网为媒介,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制作个人主页,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和个人博客,向学生提供科普网站,少儿网站,电脑知识网站的网址,让学生正确上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知识面,使学生成为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现代化的人,迈开了成功的一步。 (3)走出教室,走向实践,在六一期间开展了“我的节日我做主”的数码大行动,使学生充分利用数码设备,当一回小记者,在节庆期间采集同学们欢庆六一的场景,并将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网页发布在互联网,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培训基地的功能,让学生在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是无处不在。 (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挖掘和

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积极组织全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一年一度的计算机才艺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济市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在这次活动中共收到学生100多件学生电脑作品,我优中选优选了15件作品,并加班加点指导学生修改制作,在上报的15件作品中,有件作品分别获济宁市二等奖和三等奖,这次活动中邹城市高中、初中、小学总共才有20件作品获奖,而我们学校就占件,成绩的取得是对学生的最大鼓励,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对电脑作品制作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展示了才华,体验了成功。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忙碌着其它工作,学校文字材料的录入打印,老师们的课件设计制作,微机室机器的维护维修等工作。特别是每年的庆六一活动,是我们学校最隆重的事,全校的师生都为此而忙碌着。今年的庆六一活动任务繁重既开展素质教育博览会,又搞庆六一联欢活动。在准备这两项活动中,我为此多次加班加点,政教处、教导处、妇委会、教研部的文字材料的输入打印,展板的设计制作等。对于学校安排的工作,我从来不叫苦叫累,而且保质保量的做好每一件工作。 这学期参加各学科优质课比赛的教师比较多,在我自己也参加信息技术优质课的同时,我还帮助其它老师设计制作课件,还有一些论文等材料的输入打印,只要是能够给老师们帮上忙的,我都是尽力去做。 工作虽然辛苦忙碌,却快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

关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探究

关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探究 发表时间:2019-07-08T16:25:43.1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井妍 [导读] 现代社会当中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都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完善,如何将其与地球空间技术结合起来,也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课题。 齐齐哈尔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摘要:现代社会当中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都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完善,如何将其与地球空间技术结合起来,也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地球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集成前提说明了一些技术处理要点,希望可以让更多人对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地球空间信息技术;通信技术;集成;分析 在进入了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因而信息的利用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这些问题来说,如何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尤其是和地球信息空间技术加以整合,成为了行业内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结合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对技术进行整合,更好地提高技术的泛用性,让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条件分析 随着信息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可以说实现通信技术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也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但是其需要以一定的技术水平作为基础,同时也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作为支撑。举例来说,当前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运行是离不开包括空间定位、遥感技术的支持的,同时三维定位技术也是可行的重要基础条件,在这些技术较为完善的背景之下才能保证地球空间技术的标准化。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在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举例来说,光纤技术逐渐替代了宽带技术,同时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也给信息带来了足够的安全性,这也将会成为通信技术和其他技术走向融合的重要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电网在能源传输能力上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也给集成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空间,可以说结合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之间的融合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逐渐发现了地球空间信息传递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集成化发展的可行性。尤其在进入到全新历史发展时期过后,社会成员对信息传递时效以及保真性要求水平的提升,逐渐成为技术人员项目研究较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在目前国内通信研究的工作领域之中,大部分技术人员一致认可将3S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应用到空间信息传递的实践流程之内。在各种遥感定位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以及新型通信技术手段的应用,已经进入到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之上。通过技术应用模式与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相贴合的设定方式,力求能够更好的发挥两种技术相互集成的应用优势。但由于受到工作人员经验累积尚浅,国家财政支持力度薄弱的限制,在实际集成应用的过程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凸显的矛盾以及弊端问题。 三、提升技术应用效率的方式与方法 (一)构建数字城市 在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实际推行管理的开发过程之中,人们能够直观认知城市的构造,以及城市发展的核心精神。城市生活环境的构建与社会公众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学习活动的开设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关联。因此,技术人员如果想要实现通信技术与地球空间信息传递技术之间的集成化发展,就要将数字城市的构建纳入到发展规划的组织构架之内。在目前国内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之内,有关数字城市的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三种。①平面图纸绘制的存在形式,在平面图纸构架模式内各种信息内容的传递,主要以数字文本的形式存在。 ②电子图纸绘制的存在形式,这是在导航定位电子地图技术规模化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指定城市区域之中的风景画面,均通过二维数字化信息站点的设定得以构造。③在二维电子地图绘制方式基础之上进一步产生,三维信息技术立体成像的构建模式。三维立体成像能够将城市信息通过更加生动的传递给广大社会成员。相比传统电子地图绘制的工作模式,三维空间信息传递方式的应用,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信息。相信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历程之中,三维空间信息传递以及通信技术的集成化发展,将被更多人广泛应用到交通、服务以及旅游行业之中,为社会经济的提升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 (二)实现智能交通管控模式 逐步实现交通管控智能化发展的管理模式,也是数字城市构建环节内较为经典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之中交通运输网络的构建逐年复杂,交通堵塞现象的高频率发生,已经成为影响市民工作学习效率的阻碍性因素之一。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现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之间的集成化发展,实现对管辖区域交通运行信息的实时传递。通过通信定位以及空间信息遥感信息传递模式的结合应用,技术人员能够在虚拟计算机网络的数据空间之中构建更加优良的交通运行模式。在两种技术集成化运行管理的工作模式之下,不仅城市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保障。 (三)新型技术在广播发射领域中的应用 两种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发展,将在国内广播发射领域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地球空间信息传递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融合,技术人员能够构建时效性、多层次化分的新型功能系统。在新型功能系统的帮助下,广播信息传递的播放时间、传递范围以及项目工程预算的精准度等,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优化。两种信息技术手段的集成化发展,能够为广播传递事业成熟发展前景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推助力量。通过信息安全防护网络的构建,工作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广播资源传递的审查工作。通过对指定广播播出信息的提前验收,能够更好的保障广播电台工作秩序的优良发展。但需要技术人员尤为注意的是,通过实现两种通信处理技术集成化的发展模式,提升广播信息传递领域的工作效率,需要技术人员在模式构架环节内更好的考量广播传播领域中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气候特征。只有实现集成化构架方案的因地制宜,才能更好的保障广播项目研发的可行性。 四、总结 其实概括起来,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实际上脱胎于传统的卫星通信技术以及遥感技术,和传统的信息手段相比,其优势相当明显,也已经成为了新世纪信息技术发展当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分支。将通信技术和地球空间信息之间进行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利用质量,同

适合小学生的素质拓展活动游戏锦集

适合小学生地素质拓展游戏有哪些呢? 搜捕游戏: 两个学生蒙着眼围着圆圈走,一个当警察,另外地一个当坏蛋小偷,警察和小偷同时围着圆圈蒙着眼走,警察去抓小偷,抓到了就胜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数字游戏: 老师说“ ”和任意一个数字,同学们就迅速跑动起来按照老师说地数字跟其他地同学组成与这个数字人数相同地小组.组好后就围成圈坐下来.没有组好地同学就去数数组好地圈得人数对不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延伸游戏:把学生用水果单词分组,然后老师说“ ” 和任意一个单词,代表该单词地学生必须组在一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大风吹: 准备用具:椅子 游戏玩法:参加游戏地孩子们围成圈,,把学生用水果单词分组,当老师说出一个水果名称时,这一水果名称地小组地学生要起来互换位置.然后当小鬼地学生要趁机抢位置坐下,没有抢到位置地同学要继续当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注意事项:当老师念两个水果地名字时,这两个水果地学生都要起来换位置,或者当我念“”时,全体换位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颜色游戏: 全班学生问老师“什么颜色?”,然后老师就说一个颜色,同学们就去找该颜色地东西然后触摸它.(也可以规定用身体地哪个部位来触摸增加趣味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字母歌曲游戏: 游戏玩法:唱字母歌,每次省掉一个或者两个字母,然后同学们猜省掉地字母 丢东西游戏: 游戏玩法:全班围成一个圈,先决定有谁开始先丢,把东西丢在一个人地身后,被丢地人立即拿起东西去追丢地人,追到就拍他(她)一下,丢地人要尽力绕一圈跑到被丢地人地位子上坐下.输地人就做丢东西地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支持前线: 全班同学问老师“ ?” .,老师就回答说:“ , ”,同学们就搜集东西.(指定地东西可以是教室里地物品或文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肢体写字:一个同学用肢体写字母,其他人猜 将错就错: () 学生坐在原位,注视着教师. 教师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他可以突然停在一个学生面前,用手指着自己地鼻子说:(有意讲错) 那个学生也将错就错,指着自己地眼睛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如果学生讲错了,就让他代替教师,再同样地做一遍. () 变化:教师可以手拿一些文具,指着钢笔说:.学生则指着自己地铅笔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作用:巩固单词,操练句型. 泡泡糖 主持人召集若干人上台,人数最好是奇数,当大家准备好时,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要回应“粘什么”,主持人随机想到身体地某个部位,台上地人就要两人一组互相接触主持人说地部位.比如,主持人说左脚心,那么台上地人就要两人一组把左脚心相接触.而没有找到同伴地人被淘汰出局.当台上地人数剩下偶数时,主持人要充当人在其中,使队伍始终保持奇数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