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九单元溶液练习题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九单元溶液练习题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九单元溶液练习题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九单元溶液练习题

第九单元溶液

(建议完成时间:50分钟分值:6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017云南)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泥土

C. 植物油

D. 面粉

2. (2017广州)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

B. 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 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3. (2017聊城改编)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 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 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4. (2018原创)下列清洗方法中,属于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用汽油清洗油污

D. 用盐酸清除试管内壁附着的碳酸钙

5. (2017兰州)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第5题图

A. 生石灰和水

B. 铁粉和稀盐酸

C. 硝酸铵和水

D. 纯碱和稀盐酸

6. (2017杭州)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10 ℃时,27.7 g硫酸镁和72.3 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 50 ℃时,100 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 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7. (2017昆明)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B.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将甲溶液从t2℃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第7题图第8题图

8. (2017雅礼教育集团模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9. (2017重庆A)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 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 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 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10. (2017日照)在实验室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用于制作“叶脉书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B. 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C.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增大NaOH的溶解度

D. 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 (2017广东)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第11题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______g NaCl,需加水________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 g加水稀释到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第12题图

12. (2017南雅下学期一模) 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M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13. (2017陕西)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

(2)60 ℃时,按图示操作:

第13题图

A中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_g。(3)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加热蒸发10 g水后,再恢复到50 ℃,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14. (2017上海节选)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第14题图

①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②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________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

③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

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15. (2017呼和浩特)t2℃时,将甲、乙各80 g分别放到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15题图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

(2)M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 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 两溶液质量甲<乙

c. 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 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训练

(建议完成时间:30分钟分值:2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2017哈尔滨)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t1℃时,向50 g水中加入甲可得80 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 g

C.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1题图

2. (2017桂林)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b物质为易溶物质

B. 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 温度升高,c物质溶解度减小

D. 50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第2题图第3题图

3. (2017湘潭)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点表示t1℃时a和c的溶解度均为20 g

B. 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C. 从a和c的混合溶液中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 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4. (2017成都)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0 ℃时,

B. 40 ℃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 4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 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 g

D. 60 ℃时降温到20 ℃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5. (2017苏州)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9.0%

D. 将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第5题图第6题图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6. (2017兰州)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

(2)t2℃时,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3)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7. (2017娄底)分析处理图表信息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第7题图

请仔细阅读图表后回答下列问题:

(1)A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填“NaCl”或“KNO3”)

(2)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将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A________B。(填“<”、“>”或“=”)

答案

1. A

2. C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A正确;乙醇易溶于水,与水混合时,可形成乙醇溶液,B正确;未指明温度和溶质,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C不正确;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较多的可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电流作用下做定向移动,可以导电,D正确。

3. D

4. B

5.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左低右高,说明所选两种物质相遇会放热或有气体生成。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铁粉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纯碱和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

6. C 【解析】根据表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在10~70 ℃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70~9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错误;10 ℃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为 2

7.7 g,即1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硫酸镁27.7 g,而72.3 g水不能完全溶解27.7 g硫酸镁,B错误;70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时,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因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反而减小, D错误。

7. D 【解析】据图分析,甲在t2℃时的溶解度为50 g,A错误;根据溶解度变化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错误;将甲溶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但在未指明溶液是否饱和的情况下无法判断是否有晶体析出,C错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的计算公式S

S+100 g

×100%(S为溶解度),可知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

8. A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此时a、c两种物质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A错误;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B正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大,C正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D 正确。

9. D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Y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Y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据此可知:X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Y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A错误;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B错误;根据b曲线可知,X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没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t3℃时,X的溶解度小于Y的溶解度,此时X、Y 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为X<Y,溶剂质量关系为X>Y,D正确。

10. B 【解析】

分)

【解析】(1)配制50 g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15%=7.5 g,需水的质量为50 g-7.5 g=42.5 g。(2)称量7.5 g氯化钠时,指针偏右,说明右盘砝码重,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3)设加水稀释后的溶液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有10 g×15%=x×5%,解得x=30 g。

12. (4分)(1)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均为60 g(2分) (2)B>A>C(2分)

【解析】(1)t2℃时,A、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M,该点的含义是t2℃时A、C的溶解度相等,均为60 g。(2)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A、B有晶体析出,得到t2℃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等于t2℃时该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没有晶体析出,得到t2℃时C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等于t3℃时C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t2℃时B的溶解度>t2℃时A的溶解度>t3℃时C的溶解度,可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 >C。

13. (8分)(1)硝酸钾(或KNO3)(2分) (2)不饱和(2分) 167.6(2分) (3)大于(2分) 【解析】(1)通过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比较,可以得到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2)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0 g,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钾,A是不饱和溶液。再加入40 g 氯化钠,6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3g,即只溶解了37.3 g,B溶液的质量是100 g+40 g+37.3 g=177.3 g。再降温至20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析出晶体为40 g-31.6 g=8.4 g,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析出晶体为40 g-36 g=4 g,所以C溶液的总质量为31.6 g+36 g+100 g=167.6 g。(3)5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0 g,饱和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3.7 g,溶液质量为100 g-3.7 g=96.3 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5 g,饱和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8.55 g,溶液质量为100 g-8.55 g=91.45 g。也可以这样理解,5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氯化钠析出溶质的质量小于硝酸钾,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氯化钠大于硝酸钾。

14. (8分)①36.0(2分) ②易溶于水(2分) 过滤(2分) ③ac(2分)

【解析】①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表可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②提纯含少量泥沙的氯化钠是利用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的性质;操作Ⅲ是将氯化钠溶液和泥沙分离的操作,该操作是过滤。③蒸发是通过加热将水变成水蒸气而除去,a正确;蒸发时不需温度计,b错误;搅拌可使蒸发皿内物质受热均匀,防止食盐飞溅,c正确;加热时无需移动蒸发皿,使其受热均匀的操作是用玻璃棒搅拌,d错误。

15. (8分)(1)a(2分) (2)t1℃,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65 g(2分) (3)甲物质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2分) (4)abd(2分)

【解析】(1)t2℃时,甲、乙各80 g放入100 g水中,甲无剩余,乙有剩余,说明t2℃时甲的溶解度较大,故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a。(3)t2℃时,100 g水最多溶解90 g甲,在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 g甲物质,全部溶解,说明甲物质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增大,故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溶液温度又降低到t2℃,会有5 g甲析出。(4)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溶液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故溶液质量减小,得到t1℃时的饱和溶液,a正确;乙溶液成为t1℃的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故甲溶液质量小于乙,b正确;由图可知,降温后甲为饱和溶液,而乙降温后溶质

质量分数不变,仍然等于t2℃时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图中可以看出t2℃时乙的溶解度小

于t1℃时甲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溶解度

溶解度+100 g

×100%,可以得出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d正确;t2℃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小于乙,在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均不变,所以t1℃时,溶剂质量仍为甲小于乙,c错误。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计算

1. D 【解析】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都会析出晶体,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A正确;t1℃时,向50 g水中加入甲可得80 g饱和溶液,说明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0 g甲,则该温度下100 g水中溶解60 g甲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都为60 g,B正确;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乙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C正确;无法判断降温前甲、乙两种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则无法判断降温后所得溶液是否属于饱和溶液,也就无法比较降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D错误。

2. B 【解析】溶解度在10 g以上的属于易溶物质,由图像可知,b物质在20 ℃时,溶解度大于20 g,A正确;未指明温度,不能直接比较a、c两物质的溶解度,B错误;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C正确;在50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D正确。

3. B 【解析】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0 g

50 g+100 g

×100%≈33.3%。因为33%>30%,所以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不是饱和溶液。B 错误。

4. C 【解析】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少单位,A错误;40 ℃时,KCl饱和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g

100 g+40 g

×100%≈28.6%,B错误;4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 NH4Cl最多能溶解45.8 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5.8 g,C正确;60 ℃时降温到20 ℃时,未说明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故无法判断出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D错误。

5. C 【解析】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因此,不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比较,A错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所以,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B错误;依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 g,在此温度下,若将35 g硝酸钾加入到50 g水中,则不能完全溶解,溶液达饱和,因此该温

度下,硝酸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100 g+溶解度

×100%=

63.9 g

100 g+63.9 g

×100%≈39%,

C正确;将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其溶解度会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其溶液质量分数仍等于20 ℃时硝酸钾能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错误。

6. (8分)(1)<(2分) (2)62.5(2分) (3)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2分)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2分)

【解析】(1)从图像可以看出在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2)在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 g,即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25 g甲,故该温度下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12.5 g甲,所得溶液质量为62.5 g。(3)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选择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等方法。(4)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则提纯甲物质可采用降温

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7. (6分)(1)KNO3(2分) (2)在t1℃时,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分) (3)<(2分) 【解析】(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图中A表示的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2)P点是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表示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t2℃时等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KNO3>NaCl,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所得溶液的质量:KNO3<NaCl。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汇总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单质:金刚石、石墨、炭黑:C 汞、水银:Hg 硫、硫磺:S 2、氧化物: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氧化钙、生石灰:CaO 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份:Fe2O3 3、酸:盐酸:HCl的水溶液碳酸(汽水):H2CO3 4、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2 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5、盐:碳酸钠、苏打、纯碱(不是碱,是盐):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2(有毒) 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2CO3 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6、有机物:甲烷、CNG、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乙醇、酒精:C2H5OH 葡萄糖:C6H12O6甲醇:CH3OH 有毒、致失明、死亡 乙酸、醋酸(16.6℃冰醋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 4、铁、镁为银白色 (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Fe(OH) 3为红褐色 4、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胆矾)、氢氧化铜 ▲硫:淡黄色▲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绿色 5、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高锰酸钾 溶液为紫红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6、沉淀( 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 ;白色↓:其余碱。 7、(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三、物质的某些性质和用途(用于判断物质) 1、单质:①N2:空气中含量最多、焊接金属作保护气,填充灯泡和食品包装袋、液氮作医疗冷冻麻醉剂 ②O2: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食物腐败、金属生锈 ③H2:最轻的气体、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④碳:金刚石:划玻璃;石墨:电极、润滑剂;活性炭(吸附性):除异味、除色素、防毒面具 ⑤P: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发令枪、烟幕弹 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条件 ⑥S:制火药、火柴、鞭炮⑦Mg:作照明弹 2、氧化物:①H2O:生命必须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最常用的溶剂,遇到硫酸铜变蓝 ②CO:煤气的主要成份、作燃料、冶炼金属、有毒 ③CO2:引起温室效应。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舞台烟幕 ④SO2:引起酸雨,硫磺燃烧或放鞭炮、点燃火柴时产生的气体 ⑤NO2: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⑥P2O5:白磷或红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能吸水,可作干燥剂 ⑦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3、酸:①碳酸:制碳酸饮料(汽水、雪碧等) ②盐酸:金属除锈、除水垢、胃液中助消化、

中考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归纳

中考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归纳 第一部分 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5、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升温。 (2)加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4.化学实验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 (二)测量液体体积的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易潮解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四)酒精灯 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1/4。 (五)夹持仪器的用具:铁夹.试管夹 铁夹和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手要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预防试管滑落。 (六)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有些液体药品放在滴瓶中);白磷要存放在水中,防止自燃。 (2)药品的取用的注意点: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取用药品的“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七)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插入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使它插入。 (2)在玻璃管上连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八)给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人。 (九)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汇总 1(十堰)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 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 元素的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 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 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Al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

2(哈尔滨)右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F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 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 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 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 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C、E、F物质的化学式 A C E F 。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解析】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A是Fe,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CaCO3。B由两种元素组成,既能与铁反应,又能与CaCO3反应,则B是HCl,CaCO3 E,B→E,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C是盐,B是酸,则E是CO2,D是Ca(OH)2,F是C 。(1)A是Fe,C是CaCO3,E是CO2,F是C。(2)HCl 与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 l===CaCl2+H2O+CO2↑。(3)Fe +2HCl== FeCl2+H2↑,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是浅绿色,所以过量Fe的粉末与HCl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减少不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性质中有“能”“可以”“容易”等字眼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及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及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及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及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及结论→反思及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及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选择合适的量程:所测液体不能超过量程,也不能比量程太小为宜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 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 (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作者:————————————————————————————————日期: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衡 一、考点、热点回顾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 氢氧化钠NaOH、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 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3、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等 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 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 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 二、典型例题 1.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初中化学推断题等知识点

初中化学推断题等知识点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 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 淡黄色固体:硫磺 6.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 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 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 黄绿色气体:氯气 19.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 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 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 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 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 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 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 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的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C6H12O6 O 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干燥剂 2CO+O2点燃 2CO2 pH试纸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填:C6H12O6;碳 (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 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故填:干燥剂;2CO+O2 点燃 2CO2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故填:pH试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物质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B是二氧化碳,D为常用食品干燥剂,E为稀硫酸,G是黑色固体粉末,F溶液呈浅绿色,H溶液呈蓝色。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广州中考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1):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是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实际应用为________。 (3)J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________合金中________含有金属(填“一定”、“可能”或“不”)。 【答案】Na2CO3 CO2 3CO+Fe2O3高温 2Fe+3CO2高炉炼铁在沙漠地区缺水一定 【解析】 【分析】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则A为碳酸氢钠;A加热可分解产生可通电分解的C,则C为水;B、D分别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且经高温可以转化,则H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I是红棕色固体,则I为氧化铁,J为铁。代入验证,推断合理。 【详解】 (1)B是碳酸钠,D是二氧化碳,故填:Na2CO3、CO2。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高温 2Fe+3CO2,其实际应用为高炉炼铁。故填: 3CO+Fe2O3高温 2Fe+3CO2,高炉炼铁。 (3)铁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在沙漠地区缺水,合金为某些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熔合而成的混合物。故填:在沙漠地区缺水、一定。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较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 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⑶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⑶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⑷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⑸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⑹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一、基础过关[练习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生石灰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 4.用H2O2制取氧气: 5.镁条与盐酸反应: 6.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7.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8.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9.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0.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 1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14.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1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 1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 17.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9.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0.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2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22.用硫酸除去铁锈: 23.天然气燃烧: 24。煅烧石灰石: [练习2]写出常见的五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练习3]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mA + nB = aM + b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m与n的比一定等于a与b的比 B. 若M是单质、N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M和N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M和N中一种是盐,一种是水,则A和B中一种是酸,一种是碱 [练习4]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其中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写出化合物A、B的化学式:。 [练习5]根据下表回答: (1) Zn(OH)2的溶解性。 (2)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填化学式,下同)。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 (3)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 (4)完成硫酸和表中的一种可溶性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习6](1)铝和二氧化锰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造金属锰,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 ,()反应(2)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皮肤上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会出现黑色痕迹,很难洗去,这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生成一种金属、一种红棕色气体(NO2)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

初三化学推断题知识点

中考化学备考-物质推断题的“推断起点” (一)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物质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4.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5.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甲烷。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常见的液态氧化物是水。 7.最硬的天然物质是金刚石。 8.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与最易着火的非金属单质均是指白磷。 9.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味气体是氧气。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 11.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金属是汞,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12.在初中化学里,有剧毒、能跟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13.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是指氨气。 14.遇可溶性碱(如NaOH 、KOH 、熟石灰等)能产生氨气的是含有+4NH 的 化合物如硫酸铵、氯化铵等。 15.能与盐酸等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是含有23CO 或-3HCO 的化合物 (如碳酸钠、碳酸氢钠)。 16.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17. 溶解于水有吸热现象的物质是硝酸铵,溶解于水有放热现象的物质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 18.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以致使水沸腾,利用这些热量,可以将鸡蛋煮熟的物质是生石灰。 19.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20.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缺铁会引起贫血;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21.造成酸雨的气体:煤燃烧时会排放出SO2、NO2。 22.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的是氢气。 23.“西气东输”的气体是甲烷。“工业的粮食”是煤,“工业的血液”是石油。 (二)具有特征结构的粒子 1.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与核内不含有中子的原子均是指氢原子。 2.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有氢H、铝Al等原子。 (三)具有特殊颜色的重要物质 1.黑色物质:铁粉、C、CuO、MnO2、Fe3O4 2.红色物质:Fe2O3、Cu。 3.黄色的物质:S、Au 4.浅绿色物质:FeCl2、FeSO4以及含有Fe2+的溶液。 5.黄色物质:FeCl3、Fe2(SO4)3以及含有Fe3+的溶液。 6.蓝色物质:Cu(OH)2、CuSO4以及含有Cu2+的溶液。 7.紫黑色物质:I2、KMnO4晶体。 (四)不同物质燃烧时的特殊现象 1.木炭、蜡烛在纯净氧气中燃烧,均发出白光。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3.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硫、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均产生淡蓝色火焰。 5.一氧化碳、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均产生蓝色火焰。 6.磷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五)不同物质的特殊用途 1.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2.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灭火、气体肥料; 干冰可做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 3.一氧化碳:气体燃料、冶炼金属 4.盐酸:金属除锈、人的胃液里含有的一种可帮助消化的酸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1、物质颜色 红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 橙色:Br2的溶液; 黄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浓HNO3; 绿色:Fe2+(aq)、绿矾、铜绿、浓CuCl2、Cu+浓HNO3; 蓝色:Cu2+(aq)、胆矾、Cu(OH)2; 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 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 2、物质状态 液态单质:Br2、Hg; 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 气态单质:H2、N2、O2、F2、Cl2等; 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等。 3、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 (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练习框图式附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练习 姓名班级 1.A、B、C、D、E四种物质分别依次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已知B为红棕色固体,C 为一种挥发性酸,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 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短线“一”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 箭头“→”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 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C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转化为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A-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其中D中只含两种元素,A常用作生产肥皂等工业原料之一,“→”表示转化关系,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试推断: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 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 1/ 10

初三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

初三化学推断题常用知识点考点、热点回顾 一、固体的颜色 二、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三、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一般常称为铜锈或铜绿 四、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五、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六、5、淡黄色固体:硫磺 七、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八、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九、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十、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十一、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三、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四、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铜离子) 五、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亚铁离子) 六、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铁离子) 七、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八、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九、三、气体的颜色 十、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十一、18、黄绿色气体:氯气

十二、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十三、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十四、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十五、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十六、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十七、四、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十八、(一)质量增加的 十九、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二十、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二十一、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十二、(二)质量减少的 二十三、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二十四、五、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二十五、气体的检验 二十六、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二十七、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二十八、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二十九、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三十、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中考必背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WORD 格式整理 ..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 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 0永不变;酸 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元素和根的元素和根常见的元素和根元素和根常见的名称的符号化合价的名称的符号化合价钾K+1氯Cl-1 +1 +5 +7钠Na+1溴Br-1 银Ag+1氧O-2 钙Ca+2硫S-2 +4 +6镁Mg+2碳C+2 +4钡Ba+2硅Si+4铜Cu+1 +2氮N-3 +2 +3 +4 +5铁Fe+2 +3磷P-3 +3 +5铝Al+3氢氧根OH-1 锰Mn+2 +4 +6 +7硝酸根NO3-1 锌Zn+2硫酸根SO-2 4 氢H+1碳酸根CO-2 3 氟F-1铵根NH4+1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非金属单质: 氢气碳氮气氧气磷硫氯气 H2C N2O2P S Cl 2 (2)金属单质 钠镁铝钾钙铁锌铜钡钨汞 Na Mg Al K Ca Fe Zn Cu Ba W Hg (3)常见的氧化物 物质名称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化钠二氧化氮二氧化硅化学式H2 O CO CO2P2O5Na2O NO2SiO2 物质名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氧化镁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亚铁化学式SO SO NO MgO CuO Cu O FeO 232 物质名称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银二氧化锰 化学式Fe O Fe O Al O Ag O MnO 23342322

初三化学推断题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练习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 2、Fe3O4 2、红色固体:Cu、Fe2O3 (赤铁矿)、红磷 3、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 CuSO4溶液Cu(NO3)2溶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FeCl2溶液,FeSO4溶液; 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FeCl3溶液 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4、不溶水,不溶酸的沉淀AgCl、BaSO4 5、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 6、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SO2、NH3 7、有毒物质:气体:CO 二、物质的组成 (1)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 ①H2O2和H2O ②CO2和CO ③KMnO4和K2MnO4④Fe2O3和Fe3O4在中考中尤其容易考查有关H2O2和H2O, CO2和CO的推断题。 (2)某些物质中含有同一元素 ①H2O2、H2O、O2(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②C、CO、CO2、CaCO3 Na2CO3 【CH4C2H5OH】

(都含有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③CaCO3、CaO、Ca(OH)2、CaCl2(都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④NaOH、Na2CO3、NaHCO3、NaCl 3.特征反应 (1)O2的特征反应:能使的带火星木条复燃。 (2)CO2的特征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H2O的特征反应:能使无水CuSO4从白色变为蓝色,可用来检验水。 (4)能使CuO由黑变红的物质:C、H2、CO。 (5)在空气中燃烧有H2O、CO2生成的物质:CH4、C2H5OH、C6H12O6(人体内缓慢氧化)。(6)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7)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8)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俗称:碳铵) 4.反应条件 (1)高温:高温煅烧CaCO3;C和CuO高温反应;CO和Fe2O3高温反应。 (2)通电:通电分解H2O。 (3)催化剂:H2O2的分解、 KClO3的分解。催化剂是MnO2 (4)点燃:点燃条件很容易确定反应物之一是O2,加热条件的反应较多,无典型特征,不易准确确定具体物质。 5.物质的用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