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巧借阅读教学提升语文素养

巧借阅读教学提升语文素养

巧借阅读教学提升语文素养
巧借阅读教学提升语文素养

巧借阅读教学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郭晶晶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7年第6期

在大家的普遍意识中,语文素养好的人,一般都是从小就阅览、欣赏古今中外的名著,受

其优秀文化的影响、熏陶,在这种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情操,培养了优秀的品质。何谓语

文素养?在《新课标》中,这样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

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

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

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

文素养包含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很多。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从教学工作着手,有效地培

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谈以下几点个人之见:

一、走进文本,深人解读,让学生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

灵的震撼更是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

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要把学生带进教材,深入解读文本,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

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

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

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倡导组织

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

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又如:教学古诗《石灰吟》,课前准备

好几块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脸盆,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生石灰放进脸盆,亲眼目睹生石灰的变化

过程。学生对坚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腾,翻滚,最终踪影皆无,只留下清白一片的变化过程惊

叹不已。可想而知,此时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牺牲的品格,清清白白

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

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二、走出文本,拓展阅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中的几

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文本,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要上好学校开设的阅读课。在阅读课上,我们以教材配套的课外阅

读读物为载体,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思考”。例如要

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用“△”标出优美词语,用“~~~”划出优美句子,并写出简单的阅读心得。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读书

我快乐。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搜集,延伸文本,丰富学生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每一节

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完《虎门销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