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新国际分工

论新国际分工

论新国际分工
论新国际分工

领域:国际经济学

国际分工理论述评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关联的方式,此前,世界经济主要是靠“贸易全球化”联系的,以后则主要是靠“生产全球化联系”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国际分工呈现出新的特征:第一: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主导的;第二,出现了新的生产现象——产品内分工,也就是跨国公司“生产谱”的全球分解。传统国际分工理论不能全面的解释新的国际分工现象,需要发展新的国际分工理论。新理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第一,为重新解释当代国际贸易数据提供理论基础;第二,为应对企业内贸易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形成的冲击提出解决方案;第三,探讨如何弥补“国家间管理体系”的缺陷,避免国内企业利用产品内分工、企业内贸易独占利润。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since the 1950‘s has changed the world

economy links from ―trade globalization‖to ―production globalization‖, which is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erms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s characterized by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production network of MNEs and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namely the deconstruction of productive spectrum.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s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cannot explain all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 new theory is needed to

be created of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themes should include the new explanation of

the temporary trade data, the shock of inter- firm trade to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the allocation of firm profit in intra-nation government system.

1、引言

“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1960,V ol 47,P304)。国际分工是世界秩序的基础。一个国家在经济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1975,V ol 1,P68)。

分工理论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经济学文献开始关注“分工”这一概念始于17世纪晚期(比如Petty, 1671)(Marcelle Corsi, 1991)。从18世纪开始,特别是亚当·斯密论证“分工几乎是经济进步的唯一因素”(斯密,1776)之后,直到19世纪末,分工问题在经济理论著作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Babbage(1832)、马克思(1867,《资本论》)、Mill(1848)的著作中)。但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分工问题不再是经济研究的主题,被资源配置问题取代了。这与马歇尔(1920)倡导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有关(杨小凯、

黄有光,1999),马歇尔用规模经济概念替代了专业化经济概念,这使得经济学的焦点从生产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问题)变成了要素、产品数量与价格的相互影响(资源配置问题)0。尽管随后就有Young(1928)指出马歇尔这样替代是个错误0,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经济增长问题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研究对象后,分工问题重新开始受到重视。50年代的两篇文献对这一回归起到了很大作用。一篇是Houthakker(1956),一篇是Stigler(1951)。前者唤起人们分清斯密的分工经济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的区别。该文指出,斯密的分工经济是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更一般的概念:即使没有事前的比较优势,如果当事人关于专业化选择的决策不同,也有可能因为分工经济产生事后生产力的差别;后者延续Young(1928)的研究0,部分区分出了专业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的不同0。尽管50年代以来分工理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我们的分析表明,由于新国际分工是一个纷繁复杂、动态变化的过程,诸多层面的相关问题还没有进入理论的视野,现有的理论范式还不能全面的、系统的解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国际分工。对国际分工理论,特别是这50多年的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及相关研究进行抽象、归纳、总结,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深刻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将把世界经济带入一个怎样的发展状况呢?近来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论非常激烈。新自由主义学派(neo-liberalism)认为全球化过程中资本的无限制流动和自由贸易将导致价格下降、消费增长,使全世界趋向现代化、繁荣和自由(弗里德曼·米尔顿,1988;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1982);中心-外围论、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全球化进程中资本的积累是一个非常不平衡的过程,由此会不断地产生并深化世界生产的中心区、外围区、半外围区的不平等结构(霍普金斯,华勒斯坦,2002;伊曼纽尔,1990,1999);国家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全球化使得政府失灵的总成本将会超过那些政府试图干预的市场失灵的总成本,国家主权将会削弱,世界将会进入一种新的政治秩序,类似于中世纪的无政府时代(non-state-centred medieval period),而由于市场和国家的价值取向无法彻底调和,国家影响经济的能力也将整体削弱(Weimer and Viniy,1992;Kobrin,1999;Ohmae,1991);此外,激进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既具有向心力也具有离心力,它集中并整合资本……但同时抛弃它不需要的工业、人群,甚至国家”,“全球化的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负面作用是巨大的,……包括,社会的两极分化;公民社会的破坏,特别是家庭和社会联系的打破;罪恶和贫困的剧增;经济繁荣和增长的锐减;环境的破坏;政治的动荡,等等”(Roger Burbach,Orlando Nunez,Boris Kagarlitsky,1997,PP15-21)。到底哪一种观点会更切合实际?这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理论切入点来考察世界经济、经

0Marcelle Corsi(1991)指出的另一个原因是现代均衡分析的兴起,这一分析无法将分工的动态特征(dynamic feature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纳入其中。

0Young(1928)指出,许多递增报酬是由专业化和分工引起的,而并不是马歇尔误认为的规模经济引起的。

0Young(1928)的分工概念由三部分组成:个人专业化水平(individual‘s specialization)、生产链迂回经济(economies of roundaboutness )以及每条生产链中的产品多样化经济(economies of the variety of goods)。(这里,迂回经济被定义为迂回生产链条增长会使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现象。迂回生产链条是指相联接的两个产品之间的投入产出依赖关系,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上下游两个产业之间为一个环节,而这种环节的数目则被称为生产的迂回程度。)

0从讨论企业内部生产力进入讨论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生产力时,Stigler未能继续区别专业

化经济和规模经济,又与Young(1928)的研究发生分歧。

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国际分工”是一个好的理论视角。正如若不以工厂内部分工为根据就无法说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不以部门和行业分工为依据就无法说明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基础的商品交换关系和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样(张宇,柳欣,2005),如果不以国家之间的分工为根据,就不能对世界经济的融合(全球化)、分化以及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做出科学的解释。

第二,有助于新国际分工格局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国际分工格局调整:19世纪上半叶英国经济起飞超越荷兰成为世界第一;20世纪上半叶美国经济起飞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20世纪后期日本经济起飞超越美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这三次分工格局大调整给原处于分工领袖地位的国家带来的共同教训是:国际分工地位并没有一种自我强化机制,如果国家经济管理职能不能及时进行“前瞻性的调整”(比如预见到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做出职能调整),仅靠国内企业的努力是不能巩固国际分工地位的,因为单个企业的理性的选择常常导致远期非理性、集体(行业)非理性,这种非理性将导致整个行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下降(Brezis, Krugman and Tsiddon, 1993)。新技术革命正在塑造着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并将从根本上改造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不同国家的相互关系和地位正在重新调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个人福利之间的关系正在改变。在这场深刻的变化过程中,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中国具有怎样的比较优势?中国面临怎样的国际经济挑战?中国国内经济面临什么样的新矛盾?中国应该制定怎样的赶超战略?进而中国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应该进行哪些前瞻性的调整?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2、传统国际分工理论范式评述

在进行理论述评之前,先简要阐述国际分工的历史沿革。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表现。15世纪至今,国际贸易的内容发生了三次显著的变化,因而国际分工可分为三个阶段。15世纪-19世纪初叶,国际贸易可以概括为“白银-农产品贸易型”的;19世纪初叶-20世纪50年代,国际贸易可以概括为“农产品、原材料-工业品贸易型”的;20世纪50年代至今,国际贸易可以概括为“工业品-工业品贸易型”的。由此,从国际贸易内容来看,国际分工可分为三大阶段:15世纪-19世纪初叶,农业内国际分工;19世纪初叶-20世纪50年代,农业-工业国际分工;20世纪50年代至今,工业内国际分工0。更准确的说,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可以概括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主导的产品内分工,这是一个跨国公司不断将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内部化,企业内分工/企业机制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其生产网络将全球各地知识生产不断卷入国际分工,并不断扩展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生产可能性前沿(PPF)的过程0。我们将这一阶段的分工称为“新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理论可以分为五类:世界体系视角、市场视角、国家视角、企业视角、个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世界体系视角”即是指,在分析国际分工格局时,把世界生产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考察,旨在发现这一体系结构的变化规

0这一划分与李斯特的国家发展“五阶段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

工商业时期,李斯特,1841,Ch15)基本一致。

0具体分析和论证参见张苏的博士论文(张苏,2005b)

律;“市场视角”即是指,分析国际分工的逻辑起点是,存在跨越国界的“自由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绝对成本差异、比较成本差异、资源禀赋差异、要素禀赋差异带来的分工好处,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国家视角”即是指,分析国际分工时,核心概念是“国家利益”,基本内容是如果利用国家主权影响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程度以及策略;“企业视角”即是指,重点考察“企业内分工”、“企业机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个人视角”即是指,分工的理论即初始个人偏好、禀赋,个人分工决策,以及个人分工决策相互作用形成的均衡结果。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一个综合视角的分工理论,不属于五类理论范式的任何一类。在评论上述五类理论范式并构建新的分析框架时,我们引用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观点。上述五类分工理论对新国际分工现象的解释各不相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1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伊曼纽尔,1990,1999)把握了当前国际生产体系结构变化的一些规律,比如世界体系三级结构(核心-半外围-外围)的动态变化规律,但这一理论分析的核心概念是“不平等交换”和“剥削”,忽视了新国际分工为外围国家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客观评论国际分工应该依照三个要求:第一,更全面地了解国际分工之前各个国家的背景;第二,更深刻地理解国际分工进程中新的事实:如果背景使得新的事实必然是不平等的,要考察造成这一事实的规则是不是合乎所有参与方的利益;第三,更动态地观察国际分工:要回答,新的事实是不是有助于制订新的规则,在新的规则下结果更为平等。我们利用新国际分工的案例对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的国际分工观点进行考察时发现,(1)新国际分工规则实质上是一系列合作条款,由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共同制订,它在本质上可以是“良性”的:在不平等是一种必然结果时,这些条款合乎每一方的利益;(2)一系列良性条款的执行有可能改变各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对比,使得下一轮合作条款的执行有利于结果更为平等。新的国际分工一方面为政府制订最优公共政策了提供了激励,另一方面促进了在制订公共政策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讨价还价(张苏,2005a)。

2.2市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市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魁奈,1979;萨伊,1963;斯密,1776;李嘉图,1817;Heckscher,1919;Ohlin,1933;Samuelson,1971;Ian Steedman,1979;Dixit,1981;Js Metcalfe and I. Steedman,1981;Dixit and Stiglitz,1977;Krugman,1995;Helpman,1986)对解释新的国际分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比如,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一个国家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资源禀赋、要素禀赋、收入分配状况、经济规模对于该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具有一定影响,等等。但这一理论范畴忽视了马克思关于分工的一个重要洞察:分工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是社会分工,一是企业内分工;社会分工由市场机制主导,企业内分工由企业机制主导。也就是说,市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只考察了社会分工,没有重视企业内分工。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际分工主要体现为一种社会分工:市场机制诱导各国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各国企业通过世界市场交换产品。由此,各国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是通过世界市场联系起来的,世界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着各国企业的生产以及全球资源配置,当然,由于并不存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资源配置过程要受到主权国家的一定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分工则主要体现为一种企业内分工:多种因素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崛起,一方面,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扩张使得“社会

内部的自由的、似乎是偶然的、不能控制的和听凭商品生产者的任意行动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1979,V ol 47,P356-357)开始转化为“工厂(企业:作者注)内部的系统的、有计划的、有规则的、在资本的指挥下进行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1979,V ol 47,P356-357);另一方面,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使得通过世界市场进行的企业产品交换转化为通过“企业内贸易”进行的生产品交换。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高达全球贸易额的1/3强(UNCTAD,2004),就是有力的证据。由此看来,市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更适合于解释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国际分工;要解释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国际分工,需要重点考察“企业内分工”。

2.3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李斯特,1841)在新国际分工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拉美地区案例”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20世纪70-80年代,拉美国家借债发展本国工业,全面实施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导致80-90年代相继爆发两次严重的债务危机,陷入长达10余年的通货暴涨、债务重压的经济困难,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使拉美国家求助于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80年的世界银行“结构调整贷款”(SAL)项目0;1985年的美国“贝克计划”0;1989年的美国“布雷迪计划”0;199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0,特别是华盛顿共识,使拉美国家走上了“快速私有化、自由化,政府作用最小化”之路(Stiglitz,2002,p14)。比如,“华盛顿共识”系统地提出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10条政策主张,其中有6条是削弱政府在国家经济中的干预作用:(1)利率自由化;(2)竞争性汇率;(3)贸易自由化;(4)取消外国直接投资进入本国市场的各种壁垒;(5)私有化。国有企业部门实现私有化;(6)放松管制(Williamson,2004)0。这些条款导致的结果并不好,先是“飞燕式”金融资本(国际游资)从拉美卷走了巨额财富。接着是外国直接投资者无拘无束地“抽取”财富,跨国公司作为参与私有化的主力从中掠夺了大量国内资源。再后来就是外国资本逐渐控制了拉美的经济发展主导权,政府调控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下降,国家丧失经济主权的领域越来越多,这些都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林光彬,2005)0。1998-

0这个贷款的内容就是迫使借款国接受按新自由主义教条改造本国经济的十分苛刻的条件,包括:撤销外资的限制和利润转移的限制,减少政府的公开开销和医疗、教育及其他社会服务,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农村和社区公有财产的私有化、市场化,货币贬值,以及生活必需品的涨价(林光彬,2005)。

01985年,美国提出“贝克计划”,要求拉美债务国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进一步开放资本和股票市场;放松投资限制,为本国和外国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实行贸易自由化等,并以此作为进行债务谈判的条件(林光彬,2005)。

0“布雷迪计划”首次同意对拉美债务国所欠的债务本金给予减免,但作为条件,要求债务国进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改革(林光彬,2005)。

0所谓“华盛顿共识”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位于华盛顿的三大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财政部)的经济学家——所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张(林光彬,2005)。

0《华盛顿共识》的另外4个政策主张是:(1)财政纪律。预算赤字应该被严格控制,直至国家不必用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2)调整公共支出优先次序。支出应该从那些政治敏感领域撤出,重新配置到那些经济收益较高且潜在地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3)税收改革。税收改革包括扩大税基和降低边际税率,其目的是增强激励,提高收入水平的平等性。(4)产权保护。

0最为典型的是阿根廷。梅内姆政府(1989-1999)上台后,在1989年通过《国家改革法》和《经济紧急状态法》,规定对国有大型企业进行以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造,推行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阿根廷的私有化纲领是经济更广泛开放的一整套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其目的是想通过私有化使阿根廷成为吸引外国资本的一个热点。梅内姆鼓吹新自由主义和最彻底的私有化,把自由化作为压倒一切的信条。为了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阿根廷几乎放弃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控。阿根廷私有化先从竞争性制造业起步。开始受到民族主义者和事业工人的抗议,政府对大规模出卖国有企业有所顾忌。后来随着跨国公司接管一个又一个行

2003年又成了拉美地区“失去的六年”,这里的重要原因可以总结为:“结构调整贷款”项目、“贝克计划”、“布雷迪计划”、“华盛顿共识”使得拉美国家国内资源、企业、个人在没有任何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卷入了国际分工,使得拉美国家社会分工、企业内分工转向了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路径。这说明,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的“国家引导分工”、“国家框架下的分工比国际分工更安全”、“分阶段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思想”对于促进国内社会福利、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拉美国家近来纷纷摒弃“华盛顿共识”,转向“圣地亚哥共识”(1998年4月,由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提出,重要主张包括:提高国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使每个社会个人都能从改革中受益),正是基于这一认识0。不过,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容易被推到极至,忽视资源、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不考虑“分工可能受到国家市场规模的限制”,将社会分工、企业内分工束缚在国内(拉美国家20世纪70-80年代“失去的十年”就是一个教训),这是新的分析框架需要注意的问题。

2.4企业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企业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Hymer,1960;Vernon,1966;小岛清,1987;Buckley and Casson,1976,1988;Porter,1980,1990;冼国明,1994;Dunning,1981)认识到了“企业内分工”/“企业机制”对于解释新国际分工的相对重要性。但这一理论(即使是Dunning的“折衷”理论)没有对企业行为与新国际分工关系给出全面的、系统的说明,也没有对新国际分工的核心问题“企业内贸易”模式进行全面的总结,进而提出有效的规避措施。更重要的是,这一理论范式由于片面强调“企业内分工/企业机制”,忽视了“世界体系”、“市场”、“国家”、“个人”范畴仍然在国际分工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5个人分工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个人分工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杨小凯、黄有光,1999;Yang, Xiaokai, 1991,1996;Sachs, Yang and Zhang, 2001;Cheng, W., Sachs, J. and Yang, X ,2000;张定胜,2000)由一个理论框架内在一致的解释了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机制:个人技术、偏好、禀赋初始分布→个人分工决策:生产效率/交易费用的权衡→个人分工决策相互作用形成的均衡结果:交易效率的改进导致自给自足向国内分工、国际分工的演进(伴随着自给自足向部分分工、完全分工的跃迁)。该理论论证,在这一逻辑过程中,个人从分工得到的好处及人均真实收入是上升的0。这一结论与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新国际分工这一现象是相吻合的。但在这一逻辑线条中,个人的国家属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在“国家间体系”的世界格局下,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相当独立的分工单位,由

业,不断向阿根廷施压开放更多的领域,阿根廷逐步丧失自主性受制于人,外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保持稳定也不得不屈从外部压力,否则外资不满而撤走就会引起经济动荡。但是,这些资本大多数是国际热钱,是投机资本,为以后的经济危机埋下了祸根(林光彬,2005)。

02004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5.7%,为1980年来最高增速。世界银行2004年6日发表的《2005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预计,2005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速将比去年有所放慢,但仍可达到至少 4.3%(世界银行,2004)。世界银行对于拉美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是“全球对该地区出口产品需求强劲、高初级产品价格和低国际利率”。我们认为,由“华盛顿共识”到“圣地亚哥共识”的

转向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为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可忽略。

0这得到了Sen(1998)的检验。

此,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分工好处的分配,就很可能受到国家主权的干预。这是杨小凯等人作为新自由主义者所没有重视的。

3、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

自从Frobel(1978)的著名论文《新的国际分工》发表以来,很多学者开

始讨论新的国际分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1 Frobel(1978,1980)的“新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扩展

Frobel(1978)在《新的国际分工》一文中,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与此前旧的国际分工进行了比较。作者通过对德国纺织与服装业的全球区位演变的分析论述道,此前形成的极少数工业化国家从事工业生产,其他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则为前者提供原材料,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打破,跨国公司将一批批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开始从工业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欠发达国家由此涌现出越来越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关联的生产部门。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贸易”转向“生产”。

Frobel(1978,1980)认为,新国际分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1)技术进步使得距离和地理位置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减少了;(2)技术进步、企业组织的改进使得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基本的简单步骤,受教育很少的人也可以很快学会。(3)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Henrik(1982)在《国际分工的改变》一文中论述的新国际分工与Frobel比较接近。但他揭示出了资本-生产关系在国际分工中的改变。他选择1973/74年的石油危机作为国际分工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传统的分工国际占主导地位,基本特征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用制造品换取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材料;之后,体现为第三世界国家用制造品换取西方工业国家的资本品。这种改变显然也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扩展的结果。D. C. Perrons (1981),Lestie Sklair (1985),Mustapha K. Al Sayyid (1998)定义的“新国际分工”与Henrik基本形同,也是从资本-生产-商品的关系来论述国际分工的新特点的0。

3. 2 Grossman and Hart (1986)的“新国际分工”:国际垂直一体化

在题为《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所有权的优势》这篇著名的论文中,Grossman and Hart (1986)并没有明确指出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但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看到,他们对于垂直一体化的所有权优势提供了准确的预见,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采用这种分工方式,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模式。80年代晚期后,跨国公司采取垂直一体化方式的FDI开始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1990-1995年,采用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的FDI每年增长了20%,而1996-2000年间,则每年增长了40%(UNCTAD,2002)。

3.3 Luthje(2002)的“新国际分工”:“订单制造”(或者“外包”)

Luthje把订单制造(contract manufacturing,简称CM)称为网络时代的新国际分工。Luthje对订单制造的定义是:大型公司把部分(或全部)零件设0他们在标题中都使用了“新国际分工”字样,标题分别是:《新国际分工中的爱尔兰》、《自由加工区、发展与新国际分工》、《新国际分工与埃及》。

计、程序工艺、装配设备、后勤、营销渠道、仓储、售后服务等等环节用合同的方式外包给其他企业,产品和服务贴发包公司的品牌,承包企业则一般没有品牌。订单制造是IT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亮点,每年达到20-25%的增长率。根据Technology Forecasters的计算,2000年全球的订单制造达到了880亿美元(Luthje,2002)。而IT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CM从“美国模式”(Sturgeon,1997)变成了全球的大规模生产模式(Luthje ,2002)。CM不限于IT行业,通讯行业、汽车行业、空间技术等行业都有(Luthje,2002)。

订单制造导致了专门从事订单制造企业(简称CM企业)的产生。10年前CM企业几乎无人知晓,现在最大的订单制造企业年收入达到了200亿美元(Luthje,2002)。(IT行业)订单市场很快开始集中到五家企业:Solectron,Flextronics,SCI,Celestica以及Jabil Circuits(都起源于北美)。即使是业内人士也不太熟悉这些企业名字,因为它们在生产时不在任何产品上注明自己企业名字。《洛杉矶时报》把这些企业称为“隐藏制造”企业(stealth manufacturing)。这些CM企业逐渐汇成了新型的CM产业。0

大型公司下订单的方式大致有三种:(1)将生产线全部承包/出售给订单制造企业,比如IBM,TI,Siemens ICM、高通公司等公司。IBM2002年将硬盘业务卖给日立公司,将PC制造业务卖给Sanmina-SCI公司,2004年12月,又将全球的台式和笔记本电脑的全部业务(研发、采购、制造和销售)都出售给中国联想集团。美国高通公司早在2000年12月就宣布将移动电话制造分公司出售给日本的京瓷公司,最早脱离了制造环节。(2)将部分产品委托给订单制造企业生产,比如NEC、Sony、东芝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诺基亚。NEC在2001年度售出的笔记本电脑中,约有80%由台湾公司制造,索尼公司将20%的笔记本电脑、东芝公司将14%左右的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外包给了台湾厂商(张远鹏,2003)。(3)将关键组件承包给订单制造企业生产,自己作为最终产品大规模组装者存在,比如Dell,Compaq,Hp,CSD等公司;(4)对订单制造企业给出技术定义0,任其生产,比如Cisco,3Com等公司(Luthje,2002)。

订单制造业开始扮演行业的“基础设施”角色。订单企业成为了跨国分工网络的载体0。

3.4 卢锋(2004)的“新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对福特制、丰田制分工模式的替代

卢锋认为,分工首先是企业内分工,以始于20世纪初的福特制为代表。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生产方式是:从大湖附近矿山运来煤炭和矿石,全部过程,包括热处理(heating)、制模(modeling)、铣削(milling)、冲压(stamping)、焊接(welding)、抛光(buffing)、喷漆(painting)、总装(assembling)等数百种工艺,都在底特律的Rouge工厂完成(Downs ,1999)。Krugman 形象地说,rouge 工

0Sturgeon(1999)认为,IBM公司1981年进入PC市场是CM产业诞生的标志。1981年,IBM将关键组件微处理器(mirroprocessor)和操作系统(oprating system )下订单给当时不知名的Intel和Microsoft

生产。

0这里的技术定义不同于技术标准。给出技术标准是指给出统一的生产程序,比如Solectron公司利用Baldridge证书(Baldridge Certification)作为促使全球每一个工厂生产程序整齐划一的工具。技术定义是指对将要生产的技术的使用功能做出描述,实现这些功能就可以,而不管怎样生产出这项技术。

0“订单制造”与Antràs and Helpman(2004)论述的“外包”(outsourcing)指代的是同一件事,前者是对受包单位而言的,后者是对发包单位而言的。

厂一头吃进的是煤和矿,另一头吐出的轿车(Krugman,1995)。其次是企业间分工,以20世纪80年代风行世界的丰田制为代表。以丰田汽车为例:这是一种多层次生产方式(multi-layered production system)(Shread ,1983),总公司只进行最终组装和基本原材料供应;数以百计的企业在第一层:次级组装,大部件生产(如大型框架体);数以千计的企业在第二层:单个部件生产(如螺丝);数以万计的企业在第三层:工程性服务(如热处理等)(工序也有交叉)。次后就是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ion specialization),以产品为对象的分工——以工序、区段为对象的分工体系(分散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这开辟了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为发达国家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了方便;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契入点。这正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的细密化。

产品内分工在中国的表现是,1980-2002年,中国加工贸易年均增长27%,是世界贸易增长的4倍,是中国非加工贸易的2倍——而这只能从产品内分工的兴起找到原因(卢锋,2004)。

3.5 Francis (2004)的“更新的国际分工”:随资源禀赋变化的国际分工

在《全球化与“更新的”国际分工》一文中,Francis描述了比Frobel (1978,1980)的“新”国际分工“更新”的国际分工。他认为,Frobel的新国际分工理论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的动态发展,因而认为新国际分工的根本特征是中心国家集聚高技术生产,外围国家集聚低技术生产,而且外围国家越来越被逼到外围。可是,Francis认为,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虎(新加坡、香港、南韩、台湾)的崛起否定了Frobel的观点。

Francis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了巨大的增长。他援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来说明这一点。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在校生达到3,540万,超过了发达国家的3,370万。其中技术类在校大学生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发达国家(700万/580万)。技术类大学生在多为发展中国家的亚洲分布的最多,达到460万(其中中国120万,印度100万),而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北美分别只有270万、200万。多为发展中国家的拉美的技术类大学生也达到了140万(UNESCO ,2003)。发展中国家这种资源禀赋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按照Riddell(1996)的研究,一个国家有没有绝对数量的技术人力资源,对于这个国家能否参与基于知识的经济活动具有关键的意义。发展中国家技术类人力资源的增长将影响跨国公司的生产分布决策,使发展中国家卷入新的国际分工。事实证明了这一点。Lall (2000)的研究表明,亚洲、拉美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出口中、高等技术的产品,比如车辆、电讯设备、医学产品、高精度光学产品。80年代至90年代,这些国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出口年增长7%,研发投入较少的低、中技术出口年增长9.3-9.7%;而研发投入高、更新很快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年增长达到13.1%。尽管发达国家的增长模式也是如此,可是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更快。Berman and Machin (2000)也发现了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分工中的“技术提升”(skill upgrading)现象。

Francis还从商品出口、服务出口、货币流动、人力资源流动的角度考察得出,在“更新的”国际分工中,亚洲四虎(香港、南韩、新加坡、台湾)、四小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中国、印度、土耳其将成为“更有前途”的国际分工中的关键角色。

3.6 Gary Gereffi(1998)等人的“新国际分工”:基于“全球商品链”的

国际分工

Gary(1998)将“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s)定义为:一系列企业围绕着一种最终产品而建立起来的劳动和生产过程的组织间网络(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这一网络将居民、企业、国家融合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新的企业不断通过整合到这种全球商品链参与国际分工,使得全球商品链条越来越庞大,其作用开始超越国家政府之间的经济交往作用。基于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与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有所不同。通过一个例子说明。看看Gary Gereffi and Mei-lin Pan(1994),Gary Gereffi, Miguel Korzeniewicz, and Roberto Korzeniewicz, 1994,Xiangming Chen(1998)在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服装产业体现出的新国际分工:台湾人从美国以及欧洲的服装设计商那里争取到订单;可是他们不生产,他们将订单带到大陆,与大陆厂家合作生产;他们也不出全部的资金,而是到金融市场发达的香港融资,将香港金融部门也整合进来。这个分工体系相对原来有了很大的改变:美欧的服装设计商不用再面对一线工人,把生产交给了具有管理才能的台湾人,也不用再筹措资金,由台湾人自己融资;台湾企业也不用再进行价值增值很低的服装,而是转向增值更高的服装机械设备;香港的资金也由此找到出路;而大陆的手工劳动也得以参与国际分工。由此可见,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相对于基于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带来了更复杂的经济关系变化。

3.7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2000)的“新国际分工”:基于跨国公司关系网络的国际分工

他们这样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国际分工的基本内涵:“首先新国际分工是一种关系网络体系的全球化发展,包括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企业间、企业内部,部门间、部门内部,区域间、区域内部,国家间、国家内部的以及企业、部门、区域和国家相互之间形成的以生产为主导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制度等不同范畴内部及相互交叉的互动网络体系。其次,跨国公司(企业)是新国际分工的主角,推动跨国公司促进新国际分工格局的动力是市场需求、契约转让、生产一体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素构成和生产组织的改革,新国际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再次,新国际分工的全球格局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发达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的差异;以及分工中区域分工优势的升级转换规律。最后,新国际分工促使企业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因而企业、地方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地方、国家在新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各种利益的需要而激烈地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竞争,竞争成为新国际分工的基本机制”(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2000,P114)。

3.8 冼国民(1994)的“新国际分工”:市场价格引导的国际分工演变为跨国公司引导的国际分工

冼国民(1994)认为,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各国企业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世界市场进行产品交换。因此,各国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是通过世界市场联系起来的。世界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着各国企业的生产以及资源配置。在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时,各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将随之改变。这个过程是通过世界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调节的,价格机制将调节生产区位的转移,使生产过程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与地区。就这个意义来说,国际分工和一国国内的社会内部分工是颇为相似的,即分工是通过无意识的、分散的和竞争

的市场机制进行协调的。不过,国际分工具有更多的地域分工的特点。主权国家对于要素流动的限制,对本国工业和市场的保护以及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存在,价格机制对国际分工的调节受到一定的限制。跨国公司的成长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及其协调机制。随着传统国际分工部分被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所替代,世界市场机制就被跨国公司的层级管理制所替代。“看得见的手”因此替代了“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各国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调节资源在各国企业之间的配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使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转型:在由盲目的市场机制协调的国际分工中,出现了由跨国公司内部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予以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这样,当代国际分工就成为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包括其它传统类型国际分工的混合结构。

3.9 Do Duc Dinh(1993)的“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性质从“剥削”转向“经济互补”

Do Duc Dinh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尽管18、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证明了不仅个人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分工,国家之间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殖民的时代的阴影,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很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因为害怕“资本主义的剥削”以及受“自立发展”思想的影响,低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机会,拒绝参与国际分工(Do Duc Dinh,1993)。在《互补性――国际分工的新趋势》这本书中,Do Duc Dinh论述,殖民地时代的国际分工是以“剥削”为特征的,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是以“经济互补”(economic complementarily)为特征的:国际分工同样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国外要素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国内国外要素的组合实现经济、社会的更高效率(Do Duc Dinh,1993,P.95)。

3.10 Woo(1994)的“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从为国家服务演变为跨国公司服务

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后工业化》中,Woo从市场功能/企业功能对比这一角度来研究新旧国际分工的对比。他引用了Goldstein(1976)提出的这一命题:企业内交换是一种后市场经济机制(post-market economic system),对市场机制具有某种替代作用,不过前者只能平衡企业内经济,不具备后者平衡整个社会经济的功能。Woo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企业内交换”已经超过了国际贸易的一半这一事实出发,认为,近来跨国公司的快速成长使得企业内交换逐渐将(分支企业所在国的)市场平衡社会经济的功能弱化了,国际分工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新的国际分工比旧的国际分工相比减少了传统剥削增加了经济互补作用,但这是以扭曲所在国的市场功能为代价的。Woo认为,跨国公司力量的来源是对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具有控制力,这使得它们与当地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强,最终将发展为当地政府与其说是参与国际分工,不如说是参与跨国公司的企业内分工。

对上述文献的综合分析

我们注意到,几乎所有研究报告都论述了新的国际分工与跨国公司有关。盎德深咨询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的一篇工作论文形象地称跨国公司为“全球网络人”(global networkers)(R.Ogulin,2002),这提示我们,新的国际分工可能是一种基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分工,而不同的学者看到了网络的不同的部分,从而汇报了不同的国际分工。我们利用这些研究报告中出现的核心概念绘制出了一个有关跨国公司的网络,上述十项研究均可以纳入这一网络,

我们利用这一网络来解释上述文献中出现的所有“新的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贸易,通过自己的“国际贸易网络”吸收廉价的自然资源以及推销自己的产品来增加企业利润;而6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就开始在第三世界大量复制生产体系,从“国内生产”转向“国际生产”,通过“生产网络”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降低成本(以及当地销售)来增加企业价值。这正是Frobel(1978,1980)看到的“新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在其他地方复制生产系统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不要对这个生产系统拥有所有权。如果需要,就是“垂直一体化”,如果不需要,就是

“外包”。当生产地即可以是国内又可以是国外时,就可以有四种选择。国内垂直一体化、国外垂直一体化、国内外包、国外外包。跨国公司到底选择哪种分工模式,要看哪种模式有利于增长企业利润。这四种分工模式构成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如果跨国公司选择拥有所有权的国外生产,就是从国内生产转向“国际垂直一体化”,这正是Grossman and Hart (1986)的理论预见的“新国际分工”。如果选择没有所有权控制的国外生产,就是从国内生产转向“国际外包”,这正是Luthje(2002)看到的“新国际分工”。这里我们看到,“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马克思、恩格斯,1960,vol 3,P25 )

跨国公司建立起全球生产网络后,就会谋求生产网络的细密化,以便在全球捕获更多的利润增长点。理论上,从企业内分工→企业间分工→产品内分工这个分工细化的路径可能产生分工经济,于是跨国公司开始大量采用产品内分工,这正是卢锋(2004)看到的“新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又可能采取四种分工模式:国内、国外垂直一体化,国内、国际外包。可见后四种分工模式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框架)。

上述三种研究都是只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某个单一视角进行观察,因而掌握到的是新国际分工局部的性质。

Gary Gereffi(1998)和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2000)的研究视角更大一些。Gary Gereffi(1998)定义的“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将观察视角从跨国公司一个特定的价值链扩展到跨国公司的商品网络,发现了新国际分工更多的性质。比如观察到生产网络对于其他企业、国家、地区的分工的整合性。但他们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跨国公司对于这一网络的主动构建性,也没有对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予以足够的重视。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2000)比Gary Gereffi(1998)更加重视跨国公司在新国际分工的主动性,可是“跨国公司关系网络”这样的定义过于抽象和宽泛。

上述四种研究基本上是静态的分析,Francis(2004)用动态的眼光考察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变化。理性的跨国公司必然随着“当地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全球生产网络,以便动态地最大化企业价值。Francis (2004)看到的原来的附属企业在国际分工链中地位的上升可以看成是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的上升。这很可能是跨国公司生产决策的结果:把更高的工序给资源条件更好的企业,选择资源条件更次一些的企业替代它的位置。当然,还可能是附属企业主动采用了新的技术框架,发生了分工地位的跃迁。

上述五种研究更加重视的是新国际分工的“现象”,而冼国民(1994)的研究更加重视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分工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社会分工和企业分工。社会分工受市场机制的引导,企业分工受管理机制的引导(冼国民,1994)。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组织者时,社会分工的显性地位就被企业分工取代了,这势必带来世界经济联系的深刻变化。只不过,冼国民(1994)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更进一步的分析跨国公司的具体生产活动,可以发现新国际分工更加生动的性质。在下面的研究我们看到,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交易的商品,相对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即是卢锋(2004)论述的“企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

上述五种研究都是实证的,Do Duc Dinh(1993)、Woo(1994)的研究是规范的,用一种价值标准来判断新国际分工的“好”或者“坏”。

上述分析提示我们,“新国际分工”可以概括为“基于‘跨国公司的全球

生产网络’的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每一部分都由分工链(或者国际分工或者国内分工)组成,它将世界各地的个人、企业、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各种资源整合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形成一个基于分工网络的共同利益(张苏,2005b)。总结起来,新国际分工“新”在:

第一:新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主导的;

第二,导致了新的生产现象——产品内分工:从“产品在一个民族经济中完成制造的过程”(Hobsbawm,1979,P313)逐渐转变到“不再有民族的产品或技术,民族工业,乃至民族经济”(Reich,1991,P3)。

但以上研究还没有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国际分工引发的诸多重要现实进行理论研究,参见下文的分析。

4、新国际分工引发的新问题:丞待研究的领域

4.1 为重新解读国际贸易数据提供理论依据

产品内分工(新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得国际经济关系变得复杂起来。这应该引起理论界的重视。

先回顾一下历史。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美贸易顺差很大,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1985年提出“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升值,一年半内日元升值近40%,导致日本经济陷入“日元升值性衰退”。日本企业想到的办法是利用产品内国际分工来化解这一矛盾。80年代日本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大举迁往中国:但产品生产工序被分割,高端技术、高附加值的部分留在国内,低端技术、低附加值的部分移到中国,也就是实行产品内分工策略。日本母公司将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企业内出口的方式转到在中国的子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将进行低附加值组装加工,然后出口到美国。这样日美贸易开始走向平衡,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隐藏起来了:绕到中国再出口到美国的方式(第三国出口)使得海关统计上中国出口对美国贸易大增,事实上是日本产品通过曲折的方式来占领美国市场0。2004年日本对华出口约为2000年的2.4倍,而进口则约为1.7倍,结果日本对华贸易逆差由2001年的最高点快速缩小了1万亿日元。据日本财务省2005年1月26日发表的2004年贸易统计(快报),中日进出口总额增加17.9%,达22.2万亿日元,超过了日美贸易总额20.48万亿日元(增幅1.1%)(刘军红,2005)。这些数据暗示出日本-中国-美国贸易的微妙关系。90年代后期日美贸易顺差连年下降,日本贸易摩擦迅速降温,结果导致1999年后,美国政府当局很少直接要求日元升值。特别是2001年布什上任后,美国几乎不再对日本政府提出任何“改善经贸关系的要求”。可是含金量不太高的中国贸易数据却在2002年前后引发过“中国威胁论”,也在2004年引发世界性的“中国吞噬世界资源、扰乱世界价格秩序”的“新版中国威胁论”。

历史又在重演。美国最近把对华贸易逆差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一些国会议员以此为借口,要求对所有中国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美国当局把矛盾的焦点引开了,事实上可能“产品内国际分工”是贸易顺差/逆差的根本!这里的理论是非常简单的:比如A、B两国最初贸易平衡;A国跨国公司在A、B两

0例如,2004年日本车在美国市场份额超过30%,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销售额连年超过福特稳居第二(刘军红,2005)。

国实行产品内分工,分别完成X、Y两部分工序,X是高端价值部分,Y是低端组装部分。A国出口X到B国,B出口X+Y(作为一个产品)到A国,A 再将X+Y出售世界各地。这样一来,海关统计出来的数据是,从事低端生产的B国比A国出口量还多,看似是B国打破了贸易平衡,实则主要由A国跨国公司的产品内分工引起,而且利益的大部分仍然在A国。

尽管如此,这一很容易实证的理论并没有被用来讨论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主流媒体关于贸易数据的解读还完全是按照传统分工、贸易理论进行的。比如,《人民日报》2005年07月21日的一篇题为《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第一版)的报道中,引述的一个数据是“上半年贸易顺差396亿美元”。这是一个“好”的数据吗?事实上美国正是因为这个数据对中国提出无理要求。应该如何解读这一数据呢?必须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进行。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而机电产品大多是按照“产品内国际分工”生产出来的,其基本特征是,机电产品的价值高端部分几乎都安排在国外进行,由此中国从出口中获得的利益是很好的。石庆伟(2002)的研究表明,机电产品分工生产后,中国得到的利润不到10%。所以,中国出口额要先乘以10%(比如说)再参与贸易摩擦讨论。

产品内分工还没有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式,而这是准确解读当前国际贸易数据的有力武器,需要理论界引起足够的重视。

4.2企业内贸易引发的问题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跨国界交易,简称企业内贸易。企业内贸易不必然是由国际分工引起的(尽管是原因之一),贸易型跨国公司也可以进行企业内贸易。但新的国际分工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内贸易。第一,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间的产品内分工不仅使得企业内贸易成为一种需要,而且成为一种减少企业成本、提高利润、规避风险的重要有效手段(下面总结的前六种“企业内贸易模式”是一个说明)。第二,企业内贸易发生的必备条件是存在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构成的网络系统,而新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伴生现象是跨国公司网络系统覆盖面越来越广,这说明,新的国际分工情况下企业内贸易会越来越频繁。由此,企业内贸易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与新国际分工有重要关系。

企业内贸易为跨国公司带来了诸多好处。第一,企业内贸易将部分国际市场内部化,减少了生产和贸易风险;第二,促进了跨国公司对全球资源的整合;第三,可以利用转移价格获取高额利润(武海峰,张晓微,2001)。但是,企业内贸易也对国家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企业内贸易与国家税收问题

东道国政府一般根据公司的利润额来计算应课征的税额,跨国公司就可以利用转移价格来提高高税率国家(地区)子公司的成本,将其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地区)的子公司中去,从而减少跨国公司向所在各主权国家政府缴纳的总税额。

A国跨国公司通过国际市场将产品出售到B国和C国。新的国际分工条件下该跨国公司到B国、C国寻求生产优势,分别建立分厂。实施的是产品内分工:母公司生产X部件,B、C两国的子公司都生产Y部件。如果所得税税率比较的顺序是B国>A国>C国。跨国公司就采用低的转移价格出售商品和提供

劳务给C国的子公司,以高的转移价格向B国的子公司出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这样,处于高税率的B国的子公司因成本较高而无盈利,处于低税率的C国(比本国A国还低)的子公司则因成本较低而有很高利润,这样,通过企业内贸易利润从高税率国家向低税率国家的公司转移,公司就可以少缴纳所得税。Francis(1999)汇报,一个驻美国的外国公司1998年曾经以171美元一支的价格,从本企业内部进口牙刷,而以13美元一个的价格,向属于同一企业系统的其他分支企业出口导弹,以此逃避所得税(转引自周永,2002),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的会计总署的研究表明,67%的外国公司,每年在美国进行着数千亿美元的生产和交易活动,却没有交纳一分钱的所得税。在联合国贸发会议最近的一次调查中,被调查的84%的发展中国家认为,跨国公司明显地在利用转移价格来转移收入,以实现逃税的目的(UNCTAD,1999)。

(2)企业内贸易与关税问题

典型的情况是利用产品内分工对关税同盟区的一个国家建立分厂,而后获得整个关税同盟区的关税减免。

现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之间、东盟各国之间等,盟约中具体规定了相互给予关税优惠的条文。如欧洲经济共同体规定:如果商品是在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以外生产,由一成员国运往另一成员国,须缴纳关税;但如果该商品的价值的一半以上是在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家内增值的,则可以在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运销,免于税负。这就可能存在如下的企业内贸易情况:假设B国、C国在关税同盟区,A国跨国公司要将产品出售到C国,如果产品由(X+Y)两个部件组成,就要对X+Y全部课以关税。现在该跨国公司实施产品内分工战略,将Y部件移到关税同盟区的B国生产,运用企业内贸易的方式将部件X以很低的价格出售给在B国的子公司,以便少缴纳从价关税0。B国的子公司生产Y并组装X+Y,增值额可能超过商品总价值的一半,这样出口到C国将会获得免征关税。

(3)企业内贸易与市场倾销

A国跨国公司为了通过倾销占领B国市场,又避免国际市场的惩罚,可能考虑到B国建立子公司,进行产品内分工比如本国生产X部件,B国子公司生产Y部件。B国为维护本国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常常制定最低价格限制。这时母公司可考虑给子公司供应低廉的原材料、机物料、零配件以及各种服务等来降低子公司的成本,使子公司得以用相应的低价销售,在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击败对手,从而控制并占有当地市场。当东道国政府力图限制跨国公司以高价出售商品时,母公司则又可运用高转移价格策略(包括收取更多的管理费、服务费、佣金等),提高子公司的帐面成本,从而使子公司得以用相应的高价来销售商品。这是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逃避东道国价格控制经常采用的方法(周永,2002)。

(4)企业内贸易与资本市场(股票/债券)

近来跨国公司要求东道国开放资本市场的呼声很高。我们来看企业内贸易带来的各种隐患。

即使A国跨国公司本来只通过国际市场向B国出售产品,一旦B国开放资本市场,该跨国公司可能考虑到B国建立子公司,但仍然实行产品内分工,母公司生产X部件,子公司生产Y部件。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融资需要高的资信水平,而这是可以通过企业内贸易简易达到的:母公司调低X的价格即可使

0不过这里有一个所得税与关税的权衡问题,少缴进口税就可能多缴所得税。

子公司显示出较高的利润率水平。

高的利润可能要课高的所得税,高利润还可能面临严格的外汇管制,很难汇到母公司,这时企业内贸易又可能起作用,参见下面的分析。

(5)企业内贸易与外汇管制/利润转移

东道国对汇出利润都有比较严格的管制。这样跨国公司可能采用到百慕大等等免税区建立子公司(一般就是空壳公司)、利用企业内贸易转移利润的做

法。

为避开B国的外汇管制,跨国公司可能考虑到百慕大等免税区、低税区、特税区建立一个虚拟子公司:母公司先以低的价格将产品部件(X)出售给“百慕大子公司”――并不需要实物销售,只是帐面记录;然后“百慕大子公司”要高价将产品部件Y出售到B国子公司――也只是帐面记录;(货物仍然直接由A国运往B国)这样,母公司因低价出售商品而无盈利,B国的子公司亦因高价购进而无盈利,利润集中转移到百慕大免税区的虚拟子公司。这里的好处是跨国公司既躲开了本国、他国的所得税课税,又避开了B国汇出利润时的外汇管制。

这一贸易模式显然也可以用来逃税。

上述五种企业内贸易模式都会极大的冲击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政府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4.3 国际投资管理问题

产品内分工和企业内贸易导致了这样一种可能:在“国家间管理体系”下,企业可以不用交税而独立占有企业利润。上面描述的第五种企业内贸易模式就是一个抽象说明。现在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数据来说明这一点。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39 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60%。其中亚洲地区投资覆盖率最高,80%以上的国家中有中国直接投资企业,而在非洲、欧洲、北美、拉美、大洋洲,分别有73%、61%、50%、49%、35%的国家接受了中国的投资。从境外企业的国别( 地区)分布来看,香港、美国、日本、德国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41%;其中香港为21%。

但这些数据没有描述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地域特征。看看资金的地域特征。下图是截至2003 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前二十位的国家地区:

数据来源:商务部,2005,P11。数据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前二十位的国家地区:截至2003 年

我们看到,截至2003 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中,投资到香港、开曼群岛0、英属维尔京群岛0三地的资金(288.54亿美元)占到中国总投资净额的86.91%。这三地政府管理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1)低税、免税: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允许外国企业注册税务豁免公司(Exempted Company)0,除了少量的年度牌照费,不需申报或缴纳任何税项。香港无关税,所得税税率属全球最低之列,税制简单而可预知。本地及外国公司需缴交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亦很低,只有17.5%(香港政府投资网,2005),这低于27%的国际平均水平(朱啸波,2005)。扣除各项税务减免及资产折旧后,实质所缴的税款更低。香港没有资本利得税,对股息及利息亦无预扣税或社会保障扣款。此外,个人所得税税率亦很低,香港只对个人在港或来自香港的工资收入征收16%个人所得税。香港没有销售税或增值税。由于税基窄,加上税率非常低,香港的税务负担比

0开曼群岛(Grand Cayman):1503年哥伦布发现该群岛。1670年根据《马德里斯科条约》,开曼群

岛归英国统治,但在1959年前的280年间,群岛实际上为当时的英国殖民地牙买加的属地,由牙买加

总督全权管辖。1962年牙买加独立后,群岛才单独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由英女王任命的总督行使管

辖权。金融服务和旅游业是开曼群岛的两大经济支柱。

0英属维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由西班牙人于1493年所发现,在1666年被英国征服纳入殖民地管辖前,由荷兰人开发。位于加勒比海,距波多黎各东部约八十公里。英属维尔京群岛系英国皇家殖民地,直接由英国伦敦政府管辖,除了有一位代表英国的总督外,群岛拥有独立自主权且议会完全由岛民组成,根据1967年当地宪法重新拟定后,当地政府享有相当大之自主权,赋与当地总督及议会之行政及管理权力。法律根据英国法律制度订定。1985年,政府开始对想在该岛设立公司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境外公司注册服务。

0开曼群岛还允许豁免公司还可申请一张“20年有效的免除证书”,更进一步保证其无须缴税的地位。

几乎所有经济体系要低很多。(2)无外汇管制。三地均无外汇限制,对向外及外来的投资无限制0。(3)经济活动“身份、国籍无关化”:这四个地区都对其他国家/地区普遍存在的企业、个人经济活动可能受到“个人身份”、“国籍”的影响减少了很多。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国际商业公司法》、开曼群岛的《保密关系维护法》都规定:董事数据绝对保密,董事的详细资料不须接受公众查阅,政府为各企业提供私隐保护,不需要公布受益人身份0,股东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而且没有国籍上的限制,岛上企业在世界各地均可开立银行账户。开曼群岛的境外公司的股东可发行不记名股票0。香港也规定:“企业或个别行业的拥有权无国籍限制”。此外这些地方的一个重要共同点是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金融环境,这里我们不讨论。

这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与“企业内贸易模式”有很大的相关性。一个直接的联想是,这三地为跨国公司、企业利用“企业内贸易”逃税/避开外汇管制/转移利润/市场倾销/利用国外资本市场提供了方便0。企业内贸易一般属于公司内部行为,几乎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包括政府)。这里我们利用张苏(2005)讲述的“企业内贸易模式”进行推论。第一个推论式的证据是三地“贸易类公司”、“离岸公司/国际商业公司”(off-shore company/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anies,IBCs)居多。香港政府2004年对外来投资的统计表明,在港的外国企业总部以及子公司中,从事“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业”的占到了一半0;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注册的绝大多数为离岸公司/国际商业公司:实际业务仍在母国进行,只是通过注册的机构在账簿上进行境内和境外交易,以求享受该地区的税收优惠。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组织(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统计,2001年末,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国际商业公司总数就达到了470029家,其中仅2001年一年就新注册50234家(转引自贺春临,2004)0。这些贸易型的母/子公司就有可能用企业内贸易的方式向母国或者其他国家母/子低价或者高价出售材料、设备、产品的方式转移利润、躲避税收、控制市场价格。尽管这只是推测,这种方式对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是相当有诱惑力的,加之国家难以管理,企业极有可能利用。第二个推论式的证据是三地具有转移利润、增值利润的极好条件。比如,可能存

0但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不可在当地从事任何投资交易。

0尽管2001年开曼政府颁布了新规定,要求所有公司向注册代理披露公司主要负责人、成员、受益人和授权人的信息,但这些信息被视为商业机密,受管辖,任何人如果披露该信息或试图获取该信息或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了该信息,将触犯刑律。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尽管公司必须提供幕后股东的数据给政府,但政府

保护这些数据的私密性。

0在2000年6月26日经合组织发布的《认定和消除有害税收行为的进程》的压力下,英属维尔京群岛修

改了股票无记名制度,无记名股票必须由托管机构集中保管,公司必须把最终受益人的资料提供给官方。如果政府认为某个公司或账户涉嫌洗黑钱,当地最高法院发出搜查令后,离岸公司的资料必须公开。

0不谈近来媒体暴露的“洗钱”行为。

0外国企业总部(2004年统计):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业(590个,占总数52%)商用服务业(247个)运输及有关服务业(89个)金融及银行业(69个)制造业(67个)建造业、建筑及土木工程业(31个)电讯业(14个)保险业(13个)地产业(9个)食肆及酒店业(8个);外国子公司(2004年统计):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业(1 355,也占总数52%)商用服务业(554)金融及银行业(228)运输及有关服务业(158)制造业(82)建造业、建筑及土木工程业(72)保险业(62)电讯业(45)食肆及酒店业(17)地产业(15)(香港政府投资网,2005)。

0这三地的商业信息保密不对外,有多少企业与中国有关不能准确获知。据香港殷诚国际公司(Insinger & Beaufort)统计,截至2003年初,50多万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企业中,大约近20万家与中国企业有关注((转引自贺春临,2004)。

在这样的故事:中国企业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注册离岸公司→离岸公司用企业内贸易的方式将利润转移到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利用这些利润到香港投资增值(由于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无外汇、投资管制)。数据很好的“拟合”了这个故事: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流,而这两个地区也是对香港投资的主流:至2003年香港接受的外来投资存量中,英属维尔京群岛(1202亿美元)、百慕大(328亿美元)0、开曼群岛(68亿美元)三个地区投来的资金(1598亿美元)占到总外来投资存量(3805亿美元)的42%(若加上中国投来的资金(990亿美元0),占到68%)(香港政府投资网,2005)。另一个数据是,外来投资在香港主要从事“投资控股、地产及各项商用服务”活动:至2003年,香港接受的外来投资存量中,占所有经济活动的55.6%(2116亿美元/3805亿美元)。这是一个方便的增值转移利润的方式0。这里的“转移→投资”两次辗转可以使得资金在三地允许经济活动“身份、国籍无关化”的保护下完全失去中国特征,这样对于躲开政府追查是很好的隐蔽手段。第三个推论式的证据与“企业内贸易与资本市场模式”有关。中国政府对中资企业直接海外上市控制严格(比如净资产、融资总额、上市当年税后利润下限要求、取得中国证监会“中国法律无异议函”、“内地注册企业海外上市所筹资金必须全部调回内地”)。在香港、百慕大、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却没有这样的问题。百慕大、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是纳斯达克股市上市公司的合法注册地;香港创业板也将百慕大、开曼群岛属于合法注册地0;百慕大、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对在本地注册的离岸公司资金转移几乎没有任何外汇管制,对公司资金投向、运用的要求也极为宽松。这就存在利用企业内贸易“曲线海外上市”的可能:在百慕大、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离岸公司,企业内贸易转移资产到这些离岸公司,子公司到香港或者海外上市,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存放离岸公司。这个推论也是有数据拟合的:截至2003年9月初,香港股市上市公司合计1019家,其中在百慕大和开曼群岛注册者分别为455家、276家,合计731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71.7%;全部在中国大陆、香港以外注册的上市公司市值总额3208.97亿美元,占香港股市市值总额6374.25亿美元的50.3%,其中除了4家公司之外,都是在百慕大和开曼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截至2003年初,香港67家红筹上市公司中,20多家注册在百慕大、开曼。中国国内企业比如,新浪、网易、金蝶、联通、华晨中国(1114)、神州数码(0861)、TCL国际(1070)、华润置地(1109)等也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百幕大注册了子公司(贺春临,2004)。

0百慕大群岛(The Bermuda Island):英国属地,位于纽约东南方1,247公里的大西洋中,大约300个岛屿所组成,其中大约有20个岛屿有人居住。境内商业活动主要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银行、保险、基金等

服务。百慕大群岛同样具有上面总结的三个特征。

0香港按照2003年市值计算的外来投资存量,大陆按照原始值计算,所以大陆和香港两地公布的数据不同(246.3/990亿美元)。为保持一直应引用原始值累计数。其他国家到香港的投资(按2003年市值计算)还有:荷兰(329)、日本(183亿美元)、新加坡(75亿美元)、美国(24.1亿美元)英国(6.2亿美元)巴拿马(3.5亿美元)、其它( 29.3亿美元)(香港政府投资网,2005)。

0当然其它经济活动也可能用来增值利润的。其它经济活动的外来投资存量是: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525亿美元)、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533亿美元)、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140亿美元)、运输及有关服务(89亿美元)、通讯(58亿美元)、制造业(83亿美元)、保险(91亿美元)、

食肆及酒店(37亿美元)、建造(37亿美元)、其它活动(96亿美元)(香港政府投资网,2005)。

0除香港外,在百慕大注册的公司还可以在卢森堡,都柏林,温哥华申请挂牌上市。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定位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 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 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 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 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 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 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 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 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 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 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 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 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 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 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 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 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 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第2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章国际分工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两种形式——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分析两种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和区别: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被认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李嘉图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并以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所有产品的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另一国成本相对更低,它们之间仍然可以进行分工与贸易。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在不利中选择不利较小的产品进行生产与出口;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则可以选择优势更大的产品生产与出口,两国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李嘉图理论的发展和补充,他们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该理论把李嘉图单一的劳动要素分析,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这一理论强调,一国应该利用国际分工机制,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最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今天学术界所讨论的比较优势理论,基本上是以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为蓝本的。 相同点与不同点何在? 2.关于比较优势原理对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的争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以及主要缺陷。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国内外理论界的认识分歧较大,我国近年来两种对立观点的论战一直在持续。 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误导,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会陷入停滞的比较利益陷阱(洪银兴,1997、王允贵,200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选择与其要素禀赋即比较优势相符合的产业与技术结构,才能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从而使其经济收敛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违背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与技术结构,则会使企业丧失自生能力(林毅夫,2002、林毅夫、李永军,2003)。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原理在中国的现实应用,使中国成为名列世界前五位的出口贸易大国。但是,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竞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学习目的: 1.掌握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一些基本概念。 2.熟悉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优缺点。 3.了解各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4.了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基础知识。 5.了解当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发展的最新特点。 学习重点: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和里昂惕夫反论 3.保护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国际贸易特点,揭示国际贸易规律和展望其发展趋势的理论知识基础。 一、自由贸易理论 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第二阶段,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第三阶段,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第四阶段,是里昂惕夫反论所引起的对要素禀赋学说的扩展。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其代表作是《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这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1817年,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成本论的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进行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三)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要素比例说又叫要素禀赋说,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在《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中阐述这一学说。 三个主要结论: 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

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

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

中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经1208-1 20121366 兰威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还未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还没有国际分工,只是以自身资源和资本发展着生产,发展缓慢。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加入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从那时便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产。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而后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我国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地位一直较低,所处产品环节增值能力不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大多处于生产与组装的环节。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参加国际分工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摈弃了以往错误的发展战略,重新认识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现状。基于当时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价格廉价,资本较为稀缺的现状,我国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开始参与国际分工。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将国际分工从之前的绝对成本差异推广到比较成本差异,国家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实行“两理想却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贸易原则,这种方法可以使参与国际分工不同环节的国家同时享受到国际分工的带来的好处,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在生产技术上却较为落后,就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等初级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从此之后,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开始逐渐拥有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国际分工中有了自己的地位。 二、我国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现状和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正是通过比较优势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使中国经

济得到飞速发展。利用丰富的劳动资源,稀缺的资本,以及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我国通过大力吸引外资进入,使得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但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体系中,我国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参与国际分工,无法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所以我国依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大多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切入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一定得位置。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的确也是我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最大优势所在。廉价的劳动力吸引成本驱动型的外商到我国投资,还能直接承接外国贸易伙伴的加工环节,在海外转移劳动力环节赚取利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也造就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层次较低的状况。我国的制造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家电、服装、纺织品、鞋帽、箱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是非核心部件的组装,即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我国的经济要想持续性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必然的。但生产出口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贸易模式势必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向高薪技术产业转移,这样对我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有不利的影响。 产品的加工处理在整个产品生产链的处于最低端的环节,消耗的自然资源非常巨大,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深。资源的高消耗和低价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导致我国当前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以高资源消耗,不顾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总额为27511亿元,占GDP的13.9%,这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3.9%是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为代价换取的。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4%,如果扣除资源环境损失,2005年我国资源环境生态损失大于经济增长量。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资撤离中国的速度开始加快。有调查数据表明,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中国的制造成本逐

关于国际分工的了解

关于国际分工的了解

关于国际分工的了解?(发展阶段) wto 相应机构。 重商主义的发展(三个阶段)81页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描述的是什么学说?31页,自然禀赋学说的内容了解。 理解‘fbt贸易壁垒协议’的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150页。第一节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进出口贸易(Import and Export Trade)或输出入贸易。 两者的区别 注:和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有何不同?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与服务的贸易活动。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进商品与服务用于国内(或地区内)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全部贸易活动。“复出口”(Re-export Trade),“复进口”(Re-import Trade) “净出口”(Net Export),“净进口”(Net Import) 货物贸易(Commodity Trade)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

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是指服务商品的进出口,它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报酬的。 国际服务贸易通常又分为要素服务贸易(Factor Service Trade)和非要素服务贸易(Non-Factor Service Trade) 要素服务贸易是一国向他国提供劳动、资本、技术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服务,而从国外得到报酬的活动。 非要素服务贸易是指提供严格符合“服务”定义的服务而获取外汇收入的交易,如国际运输、旅游、教育、卫星发射、咨询、会计等等。贸易值(Value of Trade),又称贸易额。(如何计算?) 国际贸易值=?国际贸易量 贸易量如何确定?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贸易顺差(A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贸易盈余 贸易逆差(An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贸易赤字。 收支的比较?是否顺差就比逆差好 一种是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凡是进入该国境界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 Import) 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约9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个统计标准。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国际贸易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2、净进口: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量小于进口量 净出口: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3、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4、总贸易:总进口加上总出口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 主要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 专门贸易: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就是一国的专门贸易额。专门贸易额只包括那些进口是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出口是由该国生产和制造的商品,主要反应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起的作用。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 中的比重来表示。 7、国际贸易值: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 的贸易总金额,也称国际贸易额。 8、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 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是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与国内贸易有什么区别?国际贸易量的计算 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 3) 2、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1)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 差额 2)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好事。巨额顺差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调控能力。 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 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使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来表示。相对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它就是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各有优劣。集中有利于信息的交流、扩大出口国商品在进口国的影响,但无论对进口还是出口而言,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都会使该国容易受制于人,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境地。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分散则可以降低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风险、避免进出口厂商之间恶性竞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仍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的原则。加入wto 之后,中国现实的选择是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转向投资、创新驱动阶段,“入世”与经济全球化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短中期内,中国不具备成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研发活动与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提升制造能力而展开,以避免盲目性。 【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 【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瑞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李嘉图在阐述比较成本学说时,运用了“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简单的国际贸易模型。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进入国际贸易的产品:布和酒。在劳动和资本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生产成本(劳动耗费量)和技术条件既定时,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布要耗费10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布只需耗费90小时劳动量;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酒需耗费120小时劳动量,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酒只需耗费80小时劳动量。在布和酒的生产上,英国的单位产品成本显然都高于葡萄牙,但是,在布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雅的1.1倍,酒的成本上英国的生产成本是葡萄牙的1.5倍。于是,英国在布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比在酒的生产成本方面的劣势要小,换言之,英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在布生产方面,因为在英国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100:120,即少生产1单位酒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出1.2单位布。葡萄牙虽然两种商品成本都低于英国,但在布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为英国的90%,在酒的生产中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仅为英国的67%,葡萄牙的比较成本优势在酒的生产方面。在葡萄牙国内,布和酒的生产成本比例是90:80,即少生产l单位布的节余劳动可以用来生产9/8单位的酒。 如果英葡两国实行国际分工,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英国生产布,葡萄牙生产酒,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在实行按照比较成本优势的国际分工前,英国国内市场上需要以1.2单位布换1单位酒,葡萄牙国内市场要用1单位布换8/9单位酒。实行国际分工后,若按1:1的比例交换(这一比例在1:1.2和1:8/9之间,若比例定在1:1.2或1:8/9,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只能对葡萄牙或英国一方有利),英国现在用10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可换到需本国120小时劳动生产的酒。而葡萄牙则用80小时生产的酒换到需耗费本国90小时劳动生产的布。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使双方都节约了劳动,得到利益。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到了本世纪20-30年代,它受到了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奥林的挑战,他们反对李嘉图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学说,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出了所谓“生产要素比例—生产要素密度原理”,即著名的“赫克歇尔—奥林定理”。 早在1919年,赫克歇尔在题为“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这片论文中,就提出了上述“定理”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概念(如区域和次区域)。1933年,赫克歇尔的弟子奥林用英文写作和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该书列为“哈佛经济研究丛书”),在他的老师的理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 奥林认为,两个区域在孤立状态时所存在着的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出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或相对稀缺件)的差异决定的。按照他的看法,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有两方面的缺陷:—是由劳动量决定生产成本,不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和资本)的作用及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地租和利息)对商品生产成本的影响;二是只强调供给方面的因素,忽视了需求变化的重要影响。奥林继承了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出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具体地说,价格是由供求的四项基本因素决定的:①消费者的欲望;②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情况(它通过影响收入从而影响需求);③生产要素的供给;④生产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即生产要素的物质特性在各地都是一样的(例如,各国种植小麦均需土地,劣等地的农产品产量较低),所以第④项因素可以置而不论。第①项因素和第②项因素

第三章 国际分工

第三章国际分工 考点精析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二)作用 1 .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2 . 国际分工促进国内分工的发展。 3 . 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 4 .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16~18世纪中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以及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该阶段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 1 . 机器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资基础。 2 . 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 3 . 世界市场上出现大宗商品。 (三)形成阶段 这一段包括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加强,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其特点主要有: 1 . 进入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扩大。 2 . 发达国家间出现部门分工。 3 . 亚、非、拉美国家垂直型分工加深。 4 . 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的。 三、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一)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1 . 世界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2 .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3 . 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 4 . 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二)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1 . 垂直型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 2 . 水平型 水平型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班级:经济一班 姓名:李秋熠 学号:201221080110 指导老师:周建仁

关于国际分工问题的思考 --------跨国公司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摘要: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华跨国公司一方面给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途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也加剧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不高的问题。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中国 一、跨国公司及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跨国公司是在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基础上,伴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本输出等逐步产生和发展的。按照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跨国公司可定义为:企业或公司自觉地参与国际经济和国际市场,利用本国或国外资金、技术、管理,在国外设立两个以上的子公司,进行跨国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且国外子公司经营额占公司总营业额25%以上的企业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与演进,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促使一国内的生产体系向国际扩张,生产要素在国

际间的流动使各国逐渐建立起分工合作体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与广化。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构建公司网络体系,将国际分工内部化为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分工,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国际分工的深化。同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张又把世界各国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广化。 二、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总额占GDP的比率大幅上升。中国产业外向化发展特征日益显著,并且凭借劳动力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低端加工与组装性生 产环节的重要基地。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占全球贸易份额增至11.1%,比2011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举世共睹。无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还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净进口和净出口 2.出口部门与进口竞争部门 3.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4.要素服务贸易与非要素服务贸易 5.三国间贸易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7.垂直型分工与水平型分工 8.要素分工 9.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10.国际价值 11.绝对成本与绝对利益 12.比较成本 13.要素密集度 14.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15.技术差距论 16.国家竞争优势 17.商品交易所 18.加工贸易 19.补偿贸易 20.调拨价格 21.贸易条件

22.国际需求方程式 23.贫困化增长 24.自由贸易政策 25.保护贸易政策 26.幼稚工业 27.新贸易保护主义 28.战略性贸易政策 29.竞争政策 30.限制性商业惯例 31.倾销与反倾销 32.有效保护率 33.技术性贸易壁垒 34.最惠国待遇 35.国民待遇 36.国际直接投资 37.边际产业 38.经济一体化 39.外贸依赖度 40.进口收入弹性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 中与分散? 3.什么是国际分工?当代国际分工有什么新特点? 4.试阐述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联系。 5.什么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这种利益源自何处? 6.试述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并谈谈一国如何创造条件,利用国际 贸易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7.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什 么贡献? 8.试评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9.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比较成本理论作了哪 些发展? 10.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西方经济学家对此作了哪些解释? 11.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对生产要素的内容作了作了哪些扩展?其意 义何在? 12.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3.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14.什么是公司内贸易?公司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何在? 15.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哪些因素决定?比较 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如何?

马克思国际分工

第三章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把握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诸因素,了解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和学说。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节主要讲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一)分工与交换、市场的关系 1、什么是分工:分工是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社会分工是整个社会内部创造使用价值的各种有用劳动发展起来的多支分工体系。分工包括三个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 一般分工,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各个产业内部,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等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通常所说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即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等的分工。 特殊分工,是指产业内部的进一步分工(细分),如:工业内部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分工,重工业内部冶炼与机器制造业的分工等等,同样,轻工业内部纺织业与食品加工业的分工等等。 个别分工,是指工厂内部的分工,即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分工,这是把整个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局部劳动,并使其独立化为不同劳动者的专门职能。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即各个国家(地区)对具有某种优势的物质生产部门实行专业化生产。国际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扩大和继续。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向纵深和广阔方面发展时就形成国际分工。 2、什么是交换 所谓交换,就是生产和由生产所决定的分配为一方,消费为另一方的媒介要素。 3、什么是市场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 4、分工和交换、市场的关系 ①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和市场的基础,没有分工,就没有商品生产,就没有商品交换,也就没有市场。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以及市场的规模、发育程度等等都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取决于分工的发展水平。(从人类社会三次分工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 ②商品交换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市场的规模对于分工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会反过来推动分工的深入发展,通过交换和市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从而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Ch2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一个例子表2-1 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酒的绝对成本差异单位:单位劳动p32 2.1.1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1776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封闭经济条件下 ?开放经济条件下 英国减少1单位酒的生产节省120单位的劳动,节省的120单位的劳动生产毛呢120/70=1.71单位 英国1.71单位的毛呢出口到葡萄牙,葡可以节省1.71*110=188.1单位的劳动 葡用节省的188.1单位的劳动生产酒,产量为188.1/80=2.35单位 只要葡用x∈(1,2.35)单位的酒交换英1.71单位的毛呢,贸易就会产生 ?绝对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进分工和交换,使每个国家都获得最大利益。 ?绝对优势理论只解释了∧∨或∨∧的情况,对于∧∧或∨∨的情况没能给出解释 如表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酒的绝对成本差异单位:单位劳动 大卫·李嘉图1817 《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 ?封闭经济条件下 ?开放经济条件下 即使一国两个部门的生产成本都比对方国家高,但是存在相对成本更高的部门 英国放弃1单位酒的生产,节省120单位劳动,节约的120单位劳动生产毛呢120/70=1.71单位 英国1.71单位的毛呢出口到葡萄牙,葡可以节约劳动1.71*60=102.6单位 葡用102.6单位的劳动生产酒,酒产量102.6/80=1.28单位 只要葡用x∈(1,1.28)单位的酒交换英1.71单位的毛呢,贸易就会产生 ?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有利或不利的程度有所不同,该国就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的产品参加国际贸易,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的情况,也解释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