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纳米金棒-MUC1适配体复合物的构建及其靶向识别研究

纳米金棒-MUC1适配体复合物的构建及其靶向识别研究

目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v)

前言 (9)

1.1肺癌危害及诊治现状 (9)

1.2纳米金棒特性及靶向应用前景 (9)

1.2.1 生物相容性 (10)

1.2.2 表面修饰和功能化 (10)

1.2.3 金纳米棒靶向性 (11)

1.2.4 表面等离子共振 (13)

1.2.5 光热转换效应 (13)

1.3MUC1适配体作为主动靶向分子 (13)

1.4纳米金棒-适配体靶向复合物的应用 (14)

1.5本研究概述 (15)

1.5.1 研究设计思路 (15)

1.5.2 本研究创新点 (15)

1.5.3 技术路线 (15)

2实验材料与方法 (15)

2.1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15)

2.1.1细胞株 (15)

2.1.2主要试剂 (16)

2.1.3.主要试剂配方 (17)

2.1.4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17)

2.2实验方法 (18)

2.2.1 纳米金棒的制备及性质 (18)

2.2.2 MUC1适配子的选择与合成 (20)

2.2.3 纳米金棒与MUC1核酸适配子的制备 (20)

2.2.4 A549/HepG2细胞培养 (22)

2.2.5结合靶向复合物细胞表面荧光检测 (23)

2.2.6 近红外光对结合AuNRs/MUC1-aptamer细胞的靶向杀伤 (24)

2.3统计学分析 (26)

3.实验结果 (26)

3.1纳米金棒特征 (26)

3.2巯基化的MUC1适配体S2.2的合成及质谱检测 (27)

3.3纳米金棒与MUC1核酸适配体的制备 (27)

3.4结合靶向复合物细胞表面荧光检测 (28)

3.5新型靶向复合物对靶细胞的靶向杀伤 (29)

4.讨论 (32)

参考文献 (36)

常用英文缩略词表 (44)

已发表综述 (44)

纳米金应用于肺癌靶向诊疗的研究进展 (4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5)

致谢 (56)

纳米金棒-MUC1适配体复合物的构建及其靶向识别研究

中文摘要

【研究背景】

肺癌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常见肿瘤之首。大部分肺癌患者因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已进展至晚期,传统放疗、化疗等手段治疗效果不佳,新兴的靶向药物及免疫调定点阻滞剂在肺癌患者治疗中表现出持续获益,但均存在其局限性,在肺癌的诊断及治疗领域要有新的突破需寻求新的靶向治疗策略。纳米金棒(AuNRs)具有独特的生物相容性、表面修饰和功能化、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PR)、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光热转换效应等理化及生物性质,在肿瘤诊断和治疗领域展示出巨大应用前景,通常将表面修饰的AuNRs结合靶向分子构建具有主动靶向功能的AuNRs复合载体广泛应用于分子成像、靶向载药、放疗增敏、光热治疗等肿瘤诊断及治疗领域。核酸适配体是一种通过指数级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从随机单链核酸序列库中逐层筛选扩增出的能特异性与靶标结合的小片段DNA或RNA,与传统抗体相比,具有高亲和性、免疫原性弱、易于大规模合成、易于体外修饰、易于穿透肿瘤组织等性质,成为理想的靶标分子。黏蛋白-1(Mucin-1, MUC1)是一种分布在呼吸道、腺体导管、胃肠道等上皮细胞表面的高度糖基化黏蛋白,研究已表明它与肿瘤的发生、肿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迁移等过程密切相关,发生癌变时在细胞表面异常高表达,且暴露其核心肽上的相关抗原表位,使其成为一种广谱靶标分子。为充分发挥AuNRs和核酸适配子的高效性,可考虑通过SELEX技术筛选出能与肺癌细胞表面

高表达的MUC1蛋白具有高度亲和性的MUC1适配体(MUC1-aptamer),并将MUC1适配体与表面修饰的AuNRs连接构建一种新的具有主动靶向功能的复合物,应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领域的研究,探究肺癌细胞对这种复合物的摄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靶向药物运载、在人体组织投射窗口予近红外激光照射等相关的靶向杀伤研究,以期为肺癌的新型靶向诊疗平台提供理论基础,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目的】

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