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平胃散近十年临床应用概述课稿

平胃散近十年临床应用概述课稿

平胃散近十年临床应用概述课稿
平胃散近十年临床应用概述课稿

平胃散近十年临床应用概述

平胃散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燥湿和胃的代表方剂,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作用。原方用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气短,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后世医家谨守病机,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使原方的应用广泛延伸,涉及内、外、妇、儿科等疾病,常收显著疗效。兹将近10年来平胃散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p>1.<p>内科疾病 1.1胃炎<p>陆氏[1]用平胃散加减辨证治疗慢性胃炎10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54例,肥厚性胃炎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1例,萎缩性胃炎25例),慢性胃炎,多由肝郁脾虚,气机不利,气滞湿阻而成,治疗以通为要。以平胃散(陈皮,厚朴,苍术,甘草)为基本方。肝气犯胃型加香附、郁金、柴胡;肝胃郁热型加丹皮、山栀、川连,吴茱萸;脾胃阴虚型减川朴,加沙参、麦冬、炒白芍;脾胃虚寒型,加黄花,干姜,半夏,瓦楞子,茯苓;瘀血阻络型加当归、川芎、阿胶(烊化),失笑散(包);饮食停滞型加山楂、神曲、莱菔子、木香、砂仁(后下);寒邪客胃型加生姜,香附,高良姜。结果痊愈30例,显效25例,好转4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3%。<p>赵氏[2]治疗慢性胃炎用平胃散加延胡索、川楝子、黄连,鸡内金。肝胃气滞型加柴胡、青皮、佛手等;胃热炽盛加黄芩、蒲公英、大黄等;脾胃虚寒加桂枝、草豆蔻、砂仁等;胃阴亏虚型加沙参、麦门冬、白芍等,其它如兼瘀阻胃络加

白及、三七;胃络溃破加乌贼骨、白及、大贝;食滞胃脘加焦山楂、炒麦芽、神曲;寒邪犯胃加良姜、香附;气血不足加党参、茯苓等。对照组予维酶素片、猴菇菌片、胃得宁胶丸、黄连素片。胃镜复查表明治疗组80例痊愈57例,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40例治愈14例,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朱氏等[3]认为湿瘀与慢性胃炎发病密切相关,故治疗用平胃散加丹参、三七、白芍、枳壳。胃脘胀闷疼痛,嗳气、返酸,舌苔厚腻,食积明显者,加麦芽、神曲、山楂;胃脘剌痛,痛势剧烈,舌质紫暗,瘀血明显者,加延胡索、五灵脂;胃脘隐痛,嘈杂不适、食入不化,舌红少津,偏于胃阴虚者加沙参、麦冬;呕吐恶心者加藿香、生姜、半夏;吐酸、心烦者加海螵蛸、瓦楞子、黄连。对照组70例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给予呋喃唑酮,胃舒平,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呋喃唑酮,胃酶合剂。结果中药组75例痊愈58例,好转12例。对照组治愈29例,好转21例。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都具有显著意义(P 0.01)。<p>刘氏等[4]将平胃散加减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因肝气郁滞,湿热中阻,胃失和降而致的慢性胃炎70例,处方:柴胡,白芍药,川芎,陈皮,枳壳,甘草,香附,苍术,厚朴。气滞腹胀加木香、郁金、延胡索;血瘀痛甚加丹参、延胡索、五灵脂;湿滞满闷加藿香、砂仁;食少纳差加山楂、山药、神曲;胃热泛酸加瓦楞子、海螵蛸、栀子、黄连;恶心呕吐加干姜、竹茹;便秘加瓜蒌、大黄、槟榔;泄泻加山药、扁豆;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加大黄、黄连、蒲公英。同时设对照组66例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70例中显效45例,有效19例,

无效6例,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显效35例,总有效率72.72%。<p>林氏[5]认为慢性胃炎多由长期情志不和,饮食不节以及寒热湿浊诸邪损伤脾胃所致,湿、滞、积是其特点。故用楂曲平胃散加减治疗:焦山楂、神曲、苍术、佛手柑、姜半夏、制厚朴、陈皮、甘草、炒枳壳、蒲公英、炒谷麦芽。胃痛甚者加延胡索、杭白芍;痞闷腹胀、嗳气甚者加苏梗、木香;口苦心烦者加川连、焦山栀;泛酸加海螵蛸、炒刺猬皮;恶心呕吐者加干姜、竹茹;大便不畅者加全括蒌、花槟榔。对照组36例用胃炎干糖浆,雷尼替丁胶丸。服药二个月后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40例,无效7例;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7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李氏等[6]用柴胡平胃散加味治疗54例慢性胃炎,其中合并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十二指肠炎13例,返流性食道炎5例。处方:柴胡、黄芩(炒)、苏条参、法夏、苍术、厚朴(炒)、陈皮、神曲、麦芽、鸡内金。若肝郁胁痛者加佛手、郁金、延胡索;郁热甚而口干苦,易怒烦躁者加栀子、夏枯草、龙胆草;腹胀较甚者加枳壳、木香;呕恶嗳气者加竹茹、代赭石、吴萸、公丁、沉香、苏梗;便秘者加大黄;大便不畅者加炮姜。治疗后显效占70.4%,好转占24.1%<p>王氏[7]用平胃散加味治疗萎缩性胃炎4例,浅表性胃炎27例,胆汁返流性胃炎者8例。治愈14例,显效20例,好转6例。处方:苍术、厚朴、半夏、甘草、蒲公英、竹茹、枳壳、白芍。热甚者加山栀、黄芩;肝郁气滞者加川楝子、柴胡、香附;痛甚或者加元胡;暑湿较甚者加藿香、佩兰、滑石;嗳气频作者加生赭石,便秘者加大黄;泛酸者加乌贼骨、瓦楞子;

纳呆者加炒山楂、神曲、麦芽。<p>文氏[8]以香砂平胃散(木香、砂仁、陈皮、厚朴、炙甘草)治疗36例慢性胃炎显效。脾虚湿重加山药、扁豆;气滞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血瘀选加赤芍、丹参;热重酌加银花藤、连翘、黄连;虚寒酌加干姜、吴芋;偏于嗳气泛酸加瓦楞子、左金丸等。<p>沈氏[9]据浅表性胃炎病机为寒凝气滞、不通则痛。故运用良附平胃散加味(高良姜、香附、苍术、川朴、陈皮、紫苏、吴茱萸、甘草)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发作者50例,慢性胃炎合并消化道溃疡者35例,浅表性胃炎者81例。肝气横逆甚者,合四逆散、乌药、木香;痛甚者,合金铃子散;嗳气泛水者,加代赭石、沉香、半夏、砂仁;寒象明显者,加桂枝;夹热者,加川连、蒲公英;湿甚舌苔白腻者,加藿香、砂蔻仁;食滞纳差,加焦三仙;醋心泛酸者,加川连、瓦楞子、乌贼骨、大贝;黑便者,良姜改炮姜,加失笑散、白及、三七。结果无效12例,总有效率93%。<p>刘氏[10]治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予平胃散加半夏、茯苓、白蔻、黄连、蒲公英、苡仁、黄芪、党参、白芍。结果治愈98例,显效30例,总有效率97.1%。<p>朱氏等[11]以芩连平胃散加减(黄连、黄芩、炒白术、川厚朴、陈皮、甘草、仙鹤草。痛剧加木香、元胡、陈香橼、徐长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2例。口苦加蒲公英、土贝母;纳呆加鸡内金、谷芽、麦芽;泛酸明显者加煅瓦楞子、乌贼骨;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结果显效70.7%,总有效率为93.9%。<p>李氏[12]在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基础上加味治疗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口苦,舌苔黄者加山栀,黄连;食冷后腹胀加重,大

便稀溏者加良姜,肉桂、吴萸;呕吐加半夏、生姜;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烦躁易怒,伴两肋胀痛者加柴胡、香附、白芍;久痛加元胡、蒲黄、五灵脂;口中粘腻不爽者加藿香、佩兰叶;口中气味污秽,不思饮食者加鸡内金、麦芽、神曲。平均治疗天数为25天,临床治愈57例,显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6%。<p>吴氏等[13]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脾失健运,湿热中阻,胃失和降。其病多实证或虚中夹实。在用平胃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300例中,单纯CAG751例;CAG伴肠上皮化生病例690例,其中重度肠化35例,中度肠化201例,轻度肠化454例;CAG伴不典型增生481例;CAG既伴有肠上皮化生又有不典型增生的病例378例;检测出幽门螺杆菌(HP)阳性1100例。处方:黄连、苍术、厚朴、青陈皮、半夏、茯苓、木香、香附、枳壳、藿香、佩兰、蒲公英、鸡内金、甘草。嗳气加代赭石、旋覆花,口干口苦口粘加山栀,舌苔黄腻加干姜、草果,大便不爽或干结加炒槟榔、莱菔子,便溏加砂仁、炒薏苡仁,伴不典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加白花蛇舌草、丹参、莪术、生薏仁、水蛭、生山楂。1个月为1个疗程,6个疗程内,痊愈460例,显效1611例,有效138例,无效91例,总有效率为96.04%。<p>李氏等[14]辨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为痰湿内阻,气滞血瘀,予平胃散加茯苓、半夏、木香、香附、乌梅、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丹参、莪术、白芍、焦三仙。腹痛明显加元胡、白芍;泛酸剧者加海螵蛸、吴茱萸、黄连;便秘加焦槟榔;便溏加薏苡仁。治后经内窥镜及病理检查,前后无变化者12例,总有效率93.6%。<p>叶氏[15]运用四逆散合平胃散

加味(炙柴胡、白芍、枳壳、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收效甚佳。若嗳气甚者加佛手,沉香,代赭石;呕吐者加半夏;泛酸者加黄连,吴茱萸,乌贼骨;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p>杨氏[16]用本方治因脾失运化,寒湿内浸所致急性胃炎,兼感外邪加藿香、防风、紫苏叶、桂枝;胃痛、胃胀加枳壳、白芍、延胡索、大腹皮;寒湿偏重加白豆蔻、佩兰、砂仁;舌苔黄腻、口苦咽干加黄连、黄芩、白花蛇舌草;纳呆、厌食加鸡内金、山楂、谷芽。结果76例急性胃炎患者治愈53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p>1.2功能性消化不良<p>谌氏[17]以平胃散加白术、川黄连治疗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对照组中70例口服吗叮啉,伴有泛酸者加服雷尼替丁。1个疗程(4周)后中药组治愈22例,显效2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8%)。<p>吴氏[18]应用平胃散加藿香、法夏治疗湿邪内盛,脾胃虚弱,运化失常造成的外科手术后消化功能障碍68例,其中胃肠道手术32例(胃手术2例,结、直肠手术8例,阑尾手术22例),非胃肠道手术36例(胆道手术16例,脾手术6例,前列腺手术14例)。伤食加焦山楂、炒谷、麦芽;脾虚加党参、白术、黄芪;小便短赤加茯苓、泽泻;便秘加火麻仁、大黄。结果显效4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6.76%。<p>刘氏[19]治疗甲硝唑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用平胃散加法夏、木香、砂仁、白芍、枳实、柴胡、吴茱萸、黄连、党参。治疗3周后65例患者治愈43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p>陈氏等[20]用平胃散加川黄连、白术治疗功能

性消化不良40例,其中反流型3例,运动障碍型21例,溃疡型6例,复合型10例。在所设对照组40例中,反流型4例,运动障碍型20例,溃疡型5例,复合型11例。对照组口服吗叮啉,伴引泛酸者加服雷尼替丁。4周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p>1.3胃、十二指肠溃疡<p>赵氏等[21]治疗80例十二指肠溃疡,用平胃散加炒灵脂、吴茱萸、榔片、延胡索。对照组75例口服甲氰咪胍。服药4周后中药组治愈21例,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1.01)。<p>王氏[22]将平胃散加蒲公英合雷尼替丁治疗脾胃湿热型胃溃疡与单用雷尼替丁组进行对照。治疗8周后治疗组56例治愈42例,显效9例,好转3例。对照组治愈13例,总有效率84.38%。两者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p>1.4结肠炎<p>张氏等[23]认为结肠炎发病肝郁乘脾为本,湿热阻滞为标,血瘀是其局部的病理变化。用四逆平胃散加减(柴胡、枳壳、芍药、苍术、厚朴、木香、白术、黄连、三七、三颗针、生大黄、甘草)治疗结肠炎139例,总有效率达88.24%。湿热内蕴加蒲公英、白头翁;饮食积滞加鸡内金、槟榔、莱菔子;脾肾阳虚去黄连、三颗针,加黄芪、补骨脂、巴戟天、淮山药。同时设对照组予氟哌酸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对改变粘膜充血、水肿、血管影模糊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1.5过敏性胃肠炎综合征<p>袁氏[24]运用平胃散原方治疗过敏性胃肠炎综合征29例,有效率为72.4%。<p>1.6腹泻<p>尹氏[25]认为湿邪为脾虚泄泻的病因病理产

物,治疗应调、补、清、涩互佐,尤应重健脾温阳。处方:厚朴、陈皮、白术、茯苓、罂粟壳、吴茱萸、桂枝、泽泻、木香、生地黄、莱菔子、大腹皮、山药、鸡内金、车前子。热者加黄芩、赤芍,寒甚加肉桂。结果56例治愈50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p>王氏[26]辨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属虚实夹杂,脾虚与湿阻并存,治用加味平胃散扶正祛邪。处方:炒党参、茯苓、炒白术、炒薏苡仁、山药、白扁豆、厚朴、陈皮、炒谷芽、炒麦芽。服药30剂后43例治愈21例,显效18例,无效4例。<p>1.7习惯性便秘<p>明氏[27]认为习惯性便秘为湿阻脾胃、传导失常,方用平胃散加熟大黄、火麻仁、杏仁、当归、丹参。气虚下陷加黄芪、柴胡、升麻;血虚明显加何首乌、白芍;阴液不足加玄参、麦冬、生地;腹胀甚加枳实;阳虚加肉苁蓉。结果收到显著疗效。<p>1.8脂肪肝<p>贾氏[28]将平胃散加味治疗脂肪肝属气血瘀滞,痰瘀互结者疗效显著。处方:苍白术、厚朴、莱菔子、陈皮、丹参、泽泻、生黄芪、生蒲黄、山楂。肝区痛加枳实、郁金、玄胡索,恶心呕吐加竹茹、生姜,肝阴虚加女贞子、山萸肉。<p>1.9糖尿病胃轻瘫<p>白氏[29]运用平胃散加半夏、竹茹治疗脾胃虚弱,湿滞中焦型糖尿病胃轻瘫57例。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湿盛者加滑石,车前子(包煎);气滞者加郁金,炒莱菔子;血瘀者加丹参,赤芍。结果显效25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1.23%。<p>1.10脑血管病眩晕<p>李氏等[30]用平胃散合二陈汤治疗脑血管病眩晕50例,认为此病为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互阻而致中焦气机紊乱,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

阴不降,浊邪上犯清窍。予平胃散合二陈汤。伴恶心欲吐,加代赭石、竹茹和胃降逆止呕;伴脘闷、纳呆、腹胀者加白蔻仁、砂仁等;若痰浊郁而化热,痰火上犯清窍,苔黄腻、脉弦滑者,加黄连、黄芩。对照组给予钙离子拮抗剂盐酸氟桂嗪。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p>1.11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p>杨氏等[31]以平胃散治疗2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狼疮性肾炎1例),辨证为脾失健运、湿浊中阻。水肿加猪苓、泽泻、茯苓;脘腹胀满加大腹皮、广木香、草果仁、草蔻仁;恶心加藿香、砂仁。治疗后完全缓解22例,好转3例。<p>1.12餐后心绞痛<p>孙氏[32]用平胃散加味合西药常规治疗餐后心绞痛12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9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7例;心绞痛程度分级属Ⅰ级12例,Ⅱ级54例,Ⅲ级42例,Ⅳ级12例。处方:苍术、黄芪、厚朴、枳实、陈皮、砂仁、郁金、丹参、焦三仙、炙甘草。结果无效6例,总有效率95.0%。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具显著性(P 0.01)。<p>2.<p>外科疾病2.1肠梗阻<p>黎氏[33]用楂曲平胃散合红霉素治疗13例慢性假性肠梗阻,巨结肠症加郁李仁、火麻仁、莱菔子。6例胃轻瘫患者服药24~48h后,所有症状改善,5例巨大结肠儿童症状和体征消失,2例粘液性水肿患者,服药后50小时梗阻症状解除。总有效率100%。<p>3.<p>妇科疾病3.1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p>李氏[34]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60例,病机为流产后败血未净,百脉空虚,寒湿之邪乘虚而入,与血搏结于胞中,阻滞气机,影响冲任,血

不归经。方用平胃散加大黄、茜草、葱白、旋复花、桂枝。感染邪毒者加蒲公英、败酱草;胞宫虚寒者加炮姜、蒲黄、五灵脂;阴虚血热者加藕节、旱莲草、丹皮;血虚者加阿胶、当归;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等;药物流产不全者加水蛭、土元。于药物流产后第4天开始服,每日1剂,3天为1疗程。服药后1周内阴道出血停止,宫腔内残留组织等排出干净者40例,服药后10天内阴道出血停止,宫腔内残留组织等排出干净者10例,服药后10天内阴道仍出血,需做清宫术者10例。<p>3.2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p>于氏[35]选取110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患者,方用平胃散加当归、川牛膝、芒硝、益母草、马齿苋、黄芪。经治疗后7天内血止者30例,8~10天者65例,11~15天者12例,15天者3例,经量多者4例,量中者44例,量少者62例。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3.3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李氏[36]认为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NV)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及术后使用抗生素等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常所致,予平胃散加木香、半夏、黄芩、枳壳、香附、茯苓、牛膝。同时设对照组胃复安肌注。空白组生理盐水肌注。术后8-24h内PONV发生率中药组、对照组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4.<p>儿科疾病 4.1小儿厌食<p>李氏等[37]以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78例收到显著疗效。处方:青皮、陈皮、川朴、佛手、炒山楂、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甘草。苔厚腻者,加苍术、佩兰叶;脘腹疼痛者,加白芍药、柴胡;便溏次数多者,加炮姜、广木香;大便干者,加知母、郁李仁;

食积化热、咽蛾红肿者,加连翘、射干;胃阴不足、口渴烦躁、舌苔花剥者,去川朴,加川石斛、天花粉。<p>4.2小儿腹泻<p>柏氏[38]据婴幼儿腹泻病机为脾失健运,湿胜则泄。先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胃散。结果治疗组63例中显效4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对照组60例总有效率为71.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张氏等[39]对小儿脾虚腹泻辨为脾胃虚弱,肠道和脾胃机能低下。治予平胃散加白术、人参、黄芪、茯苓。结果痊愈6例,显效3例,好转1例。<p>4.3小儿腹痛<p>毛氏[40]治疗气滞不通所致小儿再发性腹痛66例。采用香砂平胃散(厚朴、陈皮、香附、砂仁、山楂、神曲、麦芽、白芍、甘草、白术、佛手)。若大便不通或泻下不畅者加槟榔,炒莱菔子;腹胀甚者加莪术;脾气虚弱者配合党参、怀山药;胃阴亏虚者加沙参,麦冬。66例治疗后缓解34例,改善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7%。<p>荣氏[41]辨小儿功能性腹痛为脘腹中寒,乳食凝滞,蛔虫所扰。方用平胃散加茯苓、炒白术、白芍、木香、枳壳、砂仁、干姜。兼有蛔虫激惹症状者加乌梅,槟榔;舌苔黄腻者去干姜,加大黄,槟榔;喜暖者加香附,延胡索;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槟榔。结果39例腹痛消失,有效12例,无效5例。<p>4.4小儿呕吐<p>田氏[42]认为气滞食阻,胃气上逆而致小儿梗阻性呕吐,方用平胃散加枳实,连翘,焦山楂,炒麦芽,槟榔,半夏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伤津者加天麦冬、生地、玉竹;虚寒者加党参、白术、炒山药、炮姜,去连翘;大便清冷者重用干姜,

另加附子。<p>5.<p>其它疾病<p>李氏[43]治疗脾胃虚寒水湿内停所致胃下垂30例。服用平胃散加山药、内金、砂仁、葛根、附片、干姜。疗程结束后X线钡餐检查胃下极回升至髂嵴连线以上7例,胃下极上升3cm以上11例,上升1cm以上者10例,前无变化及自行停诊者2例,总有效率93.33%。疗程30~50天。<p>靳氏[44]治疗抗菌素引起的32例黑苔,辨证为湿阻胃脾,气机失调。以平胃散为基本方,兼口粘腻不爽加藿香、佩兰;若兼恶心欲吐加半夏、竹茹;若兼口苦加栀子、黄芩;若兼胃脘痛加木香、元胡。治疗3~6天黑苔转薄白,诸症消失29例,6天后黑苔转淡黄,诸症减轻3例。<p>梁氏[45]治疗因脾运不健,湿从内生所致寒湿困脾型口腻症60例,方用平胃散加藿香、佩兰、苡仁,茯苓、白术、白豆蔻(后下)。兼夹食滞加麦芽、山楂;兼有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结果治愈38例,好转19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5%。<p>张氏等[46]用平胃散加味治脾虚湿阻型口腔扁平苔癣,效果显著。处方:藿香梗、佩兰梗、淮山药、云茯苓、砂仁、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局部粘膜充血糜烂者加川连、银花藤;伴有胃脘不适,泛恶纳呆加杭白芍、徐长卿、竹茹、焦楂曲;大便溏薄者加焦白术。<p>潘氏[47]据湿热咳嗽病机为湿热蕴于脾胃,酿生痰热,上犯于肺,肺失肃降,气逆而作咳。方用平胃散加葛花、黄连。痰黄者加黄芩,鱼腥草;夜咳者加折前;咽痒者加僵蚕、防风;口苦者加鸡骨草,竹茹;尿黄者加茵陈。经3疗程(4天为1疗程)治疗,咳嗽,咳痰症状消失者42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p>谭氏[48]用平胃散加制半夏、白

术、茯苓治疗成人多唾症50例(痰湿困脾、脾虚湿阻、脾肾两虚等证型)。虚胖头晕加天麻;食少头昏加党参;口苦、口臭加黄连;久病体虚,腰膝酸软加黄芪、党参、肉桂、熟附子。结果治愈2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6例。<p>王氏等[49]在平胃散基础上加减治疗56例因湿所致大便不成形。治愈50例,好转6例,全部病例随访3年,无一复发。处方:厚朴、陈皮、白术、茯苓、罂粟壳、吴茱萸、桂枝、泽泻、木香、生地黄、莱菔子、大腹皮、山药、鸡内金、车前子。有热者加黄芩、赤芍药;寒甚者加肉桂。<p>季氏等[50]治疗湿阻脾胃之消渴病20例,方用平胃散加杏仁、通草、白蔻仁、生苡米、半夏、五倍子、竹叶。结果临床缓解6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p>陈氏等[51]用疏肝平胃散调节晚期癌症肝性胃肠功能不全46例,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平胃散:麦谷芽、山楂、茯苓、枳壳、鸡内金、甘草、白芍、元胡、木香、半夏、陈皮、莱服子、苍术、厚朴。大便干结加大黄、元明粉、虎杖;黄疸、口苦加绵茵陈、土茯苓;小便短赤加白茅根、金钱草。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服药2周后治疗组46例中,痊愈13例,好转26例,无效6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84.78%;对照组40例痊愈6例,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明显好于常规西药对照组(P 0.05)。<p>韩氏[52]以平胃散加钩藤、天麻治疗11例特发性震颤,取得良好疗效。失眠多梦者加合欢皮,琥珀末(冲服);烦躁易怒者加栀子、淡豆豉;体虚气弱者加太子参、生黄芪。<p>结语<p>综上所述,平胃散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且治疗范围日益扩大。该

方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详审病机、灵活化裁运用,对多种病症均可收到良好效果。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已报道的病例中,个案报道较多,大样本少,在药理、药效方面报道较少,以及缺少严格对照(有些只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科研设计欠严谨、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今后应规范、系统、全面的深入研究,系统探讨,不断总结,充分发掘潜力,以便拓展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li><li>谢谢!好贴!

中医中级

1.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3.肺在体合皮 4,肾在体合骨 5.方剂中散剂的特点 6.荆芥的功效,解表,透疹消疮 7.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 8.平胃散功效 9.藿香的功效——开窍 10,小柴胡汤发热特点寒热往来 11。大柴胡汤证特点 12.子病及母的是心病及肝 13.巴豆的用量 2.补充中内第一门 1.燥湿相济的是:脾胃 2..女子五七:面始焦... 3.惯心脉行气血:宗气 4.標疾滑利:卫气 5.精的功能: 6.足少阴走行:下肢内后 7.足少阳:中线 8.风:行痹 9.......选疬气 10.气消:悲 11.虚实变化:邪正盛衰 12.真热假寒:寒因寒用 13.寒者热之 14.肺在体合:皮 15.肾在体合:骨 16.子病及母:心病及肝. 17.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 18.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19.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20.寒湿历节;乌 21.黄芪桂枝五物汤重用:? 22.湿热并重黄疸 23.湿重于热黄疸 24.血分证特点 25.湿热并重阻中焦:连扑饮 26.署湿弥漫三焦:三石汤 27.普济...的症候特点: 28.小建中汤: 29.苦: 30.先煎:牡蛎

31.后下:钩藤 32.荆芥的功效,解表,透疹消疮 33.防风... 34.牛旁子性: 35.青黛 36.血虚有寒月经过多不可用:牡丹皮 37.利水,健脾,排脓:意以人? 38帮助阳引火归原:肉桂 39.地榆 40.化淤止血:五灵脂 41.破血痛经,区域止痛:红花 42.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瓜 43.西洋三和党三共有:生津 44.当归: 45.白芍 46.巴豆的用量:0.1-0.3 47.方剂中散剂的特点 48.小青龙汤 49.大黄牡丹汤君药: 50.小柴胡汤发热特点:寒热往来 51.大柴胡 52.血分证症候: 53.平胃散功效 54.自汗盗汗:牡蛎三 55.无熟地的:归脾汤 56.血府汤功用 57.复原汤功用 3.中医第一门基础知识:补充 1、麦门冬与炙甘草汤都有的药物 2、定喘汤含有的药物 3、川芎茶调散含有药物 4、防己黄芪汤主治证没有的是,发热 5、小陷胸汤辛开苦降的是: 6、活血祛瘀,疏肝通络的是:复原活血汤 7、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血府逐瘀汤 8、自汗,盗汗:牡蛎散 9、参苓白术散主治证 10、龙胆泻肝汤中用酒炙的药物 11、普济消毒饮火郁发之的药:升麻、柴胡 12、大柴胡汤主治证:心下痞满 13、小柴胡汤热型 14、麻杏石甘汤主治证: 15、小青龙汤主治: 16紫苏子功效:

中兽药。促食,消食平胃散

开胃宝(饲料厂专用)(消食平胃散)消食开胃,强力促食。 增强肠道功能,提高消化率。 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主要成分】槟榔、山楂、苍术、陈皮、厚朴、甘草。 1、山楂和厚朴具有消除胀气、健脾胃、调气血、调节胃肠道消化功能。 2、甘草和陈皮具有促进消化、开胃、止咳平喘、调节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3、苍术有祛风除湿散寒、燥湿健脾、明目的功效。 【性状】本品为浅黄色的粉末;气香,味微甜。 【产品功效】 1、强力促进食欲,提高畜禽采食量。 2、促进动物胃肠液的分泌,提高消化率,有效调节胃肠道消化功能。 3、提高肠道黏膜的生长速度和完善肠道粘膜的修复,平衡消化道菌群,增强肠道功能 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 4、提高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减少应激反应。 【产品特点】 1、本品原材料均采用地道中药材,原料与成品均严格按照兽药GMP质量要求进行检测,确保质量优越。 2、本品利用现代中药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兽医经验,采用多种名贵中药精心调配的现代中兽药。 3、采用了先进的现代中药细胞破壁技术,促使药物有效成分更好的被机体利用,增加饲料报酬。 4、采用超微粉碎技术使产品流畅性和分散性极佳,与其他饲料原料更容易混匀。 5、本品由多种中草药组成,不含任何抗生素和违禁药品,符合生产绿色饲料及绿色畜产品的要求,可在动物生长全程使用。 6、无耐药性、无残留、无停药期,有利于开发新的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 7、纯中药制作,使饲料更具商品性,提高质量档次,为厂家及用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8、本品能掩盖饲料中异味,改善适口性。 9、本品能受饲料加工产生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不失其自然功效。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模拟题(6)--中域医考整理

A型题: 1.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A A. 湿滞脾胃 B. 湿热中阻 C. 外寒内湿 D. 脾虚湿运 E. 湿热下注 2.平胃散的功用是:D A.行气化湿,和胃止呕 B. 化湿和胃,理气健脾 C. 燥湿运脾,和中益气 D.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E. 以上都不是 3.平胃散中苍术的作用是:A A. 燥湿健脾 B. 化湿理气 C. 燥湿消满 D. 燥湿祛风 E. 利湿化浊 4.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是:B A. 藿香正气散 B. 平胃散

C. 香砂六君子汤 D. 厚朴温中汤 E. 三仁汤 5.患者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臥,舌苔白腻而厚,脉缓,宜选用:E A. 藿香正气散 B. 保和丸 C. 枳实导滞丸 D. 健脾丸 E. 平胃散 6.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两方共有的药物是:D A. 苍术、白术、甘草 B. 厚朴、陈皮、藿香 C. 白术、茯苓、甘草 D. 陈皮、厚朴、甘草 E. 苍术、厚朴、甘草 7.平胃散涉及的脏腑是:C A. 肝脾 B. 脾肾 C. 脾胃 D. 肺脾 E. 肠胃

8.藿香正气散中具有表里同治,升清降浊作用的药物是:D A. 紫苏 B. 白芷 C. 桔梗 D. 藿香 E. 半夏 9.藿香正气散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E A.半夏 B. 白术 C. 厚朴 D. 甘草 E. 藿香 10.茵陈蒿汤适用于下列何型黄疸:B A.湿重于热 B.热重于湿 C.湿热俱重 D.湿热俱轻 E.外感表证,湿热内郁 11.辛温辛凉合用,主治暑湿夹寒,“形似伤寒”之证的方剂是:A A.加味香薷散 B.新加香薷饮 C.银翘散

D.藿香正气散 E.以上都有不是 12.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口渴,https://www.sodocs.net/doc/0916847550.html,二便不利,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A A.茵陈蒿汤 B.三仁汤 C.蒿芩清胆汤 D.五苓散 E.甘露消毒丹 13.茵陈蒿汤证的病机是:C A. 湿热下注 B. 湿热外感 C. 湿热郁蒸 D. 湿热流注 E. 湿热中阻 14.茵陈蒿汤用大黄的作用是:B A.泻热攻积,导积滞下行 B.泻热逐瘀,导瘀热下行 C.清热泻火,导火热下行 D.活血祛瘀,导蓄血下行 E.泻下攻积,清热解毒 15.茵陈蒿汤的组成是:A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祛湿剂(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祛湿剂 1、苇茎汤和大黄牡丹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桃仁 B.通草 C.芦根 D.大黄 E.薏苡仁 2、苇茎汤和三仁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桃仁 B.通草 C.芦根 D.大黄 E.薏苡仁 3、八正散和甘露消毒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 A.车前子 B.甘草 C.山栀 D.通草 E.滑石

4、八正散和茵陈蒿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的是 A.车前子 B.甘草 C.山栀 D.通草 E.滑石 5、小蓟饮子与龙胆泻肝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木通泽泻 B.生地当归 C.滑石竹叶 D.竹叶山栀 E.滑石车前子 6、小蓟饮子与三仁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木通泽泻 B.生地当归 C.滑石竹叶 D.竹叶山栀 E.滑石车前子

7、猪苓汤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猪苓 B.泽泻 C.茯苓 D.阿胶 E.白术 8、五苓散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猪苓 B.泽泻 C.茯苓 D.阿胶 E.白术 9、九味羌活汤中配伍苍术的主要用意是 A.燥湿运脾 B.健脾助运 C.补气健脾 D.渗湿健脾 E.发汗祛湿 10、平胃散中配伍苍术的主要用意是

A.燥湿运脾 B.健脾助运 C.补气健脾 D.渗湿健脾 E.发汗祛湿 11、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的作用是 A.补脾肺气,固表止汗 B.补气升阳,利水消肿 C.益卫固表,托疮生肌 D.补气生津,益卫固表 E.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12、玉屏风散中黄芪的作用是 A.补脾肺气,固表止汗 B.补气升阳,利水消肿 C.益卫固表,托疮生肌 D.补气生津,益卫固表 E.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13、厚朴温中汤的主治证候是 A.脾胃虚寒证

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

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 吴金莲,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40年。擅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头痛、中风后遗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已改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甲亢、月经失调、妇科炎症、皮肤病等,尤其是相关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丰富。曾作为国家医疗队专家组成员派驻俄罗斯从事医疗工作,深受俄方赞誉。 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基本局限于胃部黏膜层,因此严格地讲应称之为“慢性胃黏膜炎”或“胃黏膜病”。医学界把慢性胃炎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胃炎又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及肥厚性3种。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和饱胀。与溃疡病相反,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可能因容受舒张功能障碍(编者注:当咀嚼与吞咽食物时,由于食团对咽和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反射地引起胃賁门舒张,使食团进入胃中,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底、胃体部肌肉发生一定程度的舒张,即容受性舒张),进食虽不多但觉过饱。患者常诉“胃弱”或“胃软”。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腹部疼痛加重。这些症状用抗酸药及解痉药不易缓解。多数患者诉食欲不振。出血也是慢性胃炎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合并糜烂时,可以有反复少量出血,亦可因失治转为大出血。急诊胃镜检查提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急慢性胃炎占20%~40%。出血以黑便为多见,一般持续3~4天后自动止血。 笔者在消化内科工作期间,曾采用平胃散加减治疗该病,有较好效果。在临床上,慢性胃炎一般分为五型,即:肝郁气滞型、胃阴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和淤血阻滞型。平胃散一般是针对脾胃湿热型,效果为佳。 方组:平胃散出自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此方由苍

主治医师 (中医外科学)-祛湿剂(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医外科学)-祛湿剂 1、苇茎汤和大黄牡丹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桃仁 B.通草 C.芦根 D.大黄 E.薏苡仁 2、苇茎汤和三仁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桃仁 B.通草 C.芦根 D.大黄 E.薏苡仁 3、八正散和甘露消毒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 A.车前子 B.甘草 C.山栀 D.通草 E.滑石

4、八正散和茵陈蒿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的是 A.车前子 B.甘草 C.山栀 D.通草 E.滑石 5、小蓟饮子与龙胆泻肝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木通泽泻 B.生地当归 C.滑石竹叶 D.竹叶山栀 E.滑石车前子 6、小蓟饮子与三仁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木通泽泻 B.生地当归 C.滑石竹叶 D.竹叶山栀 E.滑石车前子

7、猪苓汤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猪苓 B.泽泻 C.茯苓 D.阿胶 E.白术 8、五苓散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猪苓 B.泽泻 C.茯苓 D.阿胶 E.白术 9、九味羌活汤中配伍苍术的主要用意是 A.燥湿运脾 B.健脾助运 C.补气健脾 D.渗湿健脾 E.发汗祛湿 10、平胃散中配伍苍术的主要用意是

A.燥湿运脾 B.健脾助运 C.补气健脾 D.渗湿健脾 E.发汗祛湿 11、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的作用是 A.补脾肺气,固表止汗 B.补气升阳,利水消肿 C.益卫固表,托疮生肌 D.补气生津,益卫固表 E.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12、玉屏风散中黄芪的作用是 A.补脾肺气,固表止汗 B.补气升阳,利水消肿 C.益卫固表,托疮生肌 D.补气生津,益卫固表 E.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13、厚朴温中汤的主治证候是 A.脾胃虚寒证

平胃散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平胃散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平胃散和二陈汤均为中医方剂,分别由几种中药材混合而成,平胃散功能主治燥湿益胃,二陈汤功能主治化痰理气,平胃散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二陈汤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等湿痰类疾病。那么平胃散和二陈汤分别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一、平胃散与二陈汤的组成 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用治湿滞脾胃证。表现为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腻无味,恶心嗳气。苔白厚腻。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治湿痰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脘痞闷,恶心、头眩心悸。苔白腻。 简言之,二陈汤里有半夏燥湿化痰,是以健脾化痰以治痰为主的方剂。平胃散里有苍术、厚朴燥湿行气以治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为主的方剂。

二、平胃散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1、平胃散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配伍特点:综合全方,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燥湿以健脾,行气以祛湿,使湿去脾健,气机调畅,脾胃自和。 运用: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2、二陈汤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

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配伍特点:综合本方,结构严谨,散收相合,标本兼顾,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运用: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平胃散和二陈汤均可以适用于慢性胃炎,但两者也有区别,平胃散主要运用于胃病的治疗,二陈汤则适用于湿痰类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等等。平胃散和二陈汤均是燥湿的中药材,对于机体的去湿有着重要作用,机体有湿气的朋友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

中医执业医师试题库100道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试题库100道及答案 101 痹证的主要病理为( ) A.素体阴虚,阴血无以濡养筋络 B.素体阳虚,阳气不得布达周身 C.气血为病邪闭阻,运行不畅 D.素体气虚,无力推动气血运行 E.湿邪兼夹风寒,闭阻筋络 正确答案:C 102 下列哪一项不是积与聚鉴别点( ) A.积属血,聚属气 B.积属脏病,聚属腑病 C.积的病程长,聚的病程短 D.积为固定不移,聚为聚散无常 E.积的病位在大腹,聚的病位在小腹 正确答案:E 103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 ) A.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B.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 C.降低其执业等级 D.变更其工作岗位

E.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正确答案:B 104 痰浊阻滞痉证宜选( ) A.羌活胜湿汤 B.葛根汤 C.瓜萎桂枝汤 D.增液承气汤 E.导痰汤 正确答案:E 105 中医学女性生殖轴的概念是( ) A.脑一肾一天癸一胞宫 B.天癸一冲任一气血一胞宫 C.肾一天癸一气血一胞宫 D.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 E.天癸一肾一冲任一胞宫 正确答案:D 106 医务人员相互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医务人员彼此独立 B.医务人员彼此信任 C.医务人员彼此照顾 D.医务人员服从院长 E.护士高度尊重医生

107 赵某,女,27岁,产后7天,突然高热寒战,伴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多,色紫暗如败酱,气臭秽,心烦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最佳选方为( ) A.保阴煎 B.补中益气汤 C.生化汤 D.大黄牡丹汤 E.解毒活血汤 正确答案:E 108 应考虑为陈旧性肛裂的是( ) A.大便带血,肛门疼痛 B.大便滴鲜血,无肿物脱出 C.大便滴鲜血,有肿物脱出 D.大便带血,血色暗红 E.一般不出血,有物脱出肛外 正确答案:A 109 肉豆蔻的功效是( ) A.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B.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C.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D.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E.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咳

《方剂学》Z1-7作业答案

北京中医大远程教育学院方剂学Z1~7 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治疗因阴血亏失于濡养,阳气虚失于宣通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治宜选用: [1分] A.炙甘草汤 2. 组成药物中含有生地黄的汤剂是: [1分]B.炙甘草汤 3.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1分]A.肝火犯胃 4. 患者某,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治宜选用: [1分 B.防己黄芪汤 5.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1分]E.人参黄芩半夏大枣 6.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 [1分]A.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7. 二陈汤组成药物中不含: [1分]A.白术 8.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1分]B.陈皮当归 9. 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 [1分]D.川芎茶调散 10. 服桂枝汤后,需“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 [1分]E.助汗以祛外邪 11. 温经汤与生化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1分]A.当归川芎 12. 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除酸枣仁和甘草外, 其余是: [1分]B.川芎知母茯苓 13. 一贯煎组成药物除枸杞子、川楝子、麦冬外,还有: [1分]E.沙参当归生地 14. 百合固金汤的功用是: [1分]A.滋肾保肺,止咳化痰 15. 下列方剂中以一味当归为君药的是: [1分]B.生化汤 16. 银翘散的功用是: [1分]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17. 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是: [1分]D.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18. 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 [1分]E.温剂清剂 19. 下列方剂除( )外,组成药物中皆有当归、川芎: [1分]B.归脾汤 20.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方剂是: [1分]B.四逆散 21. 吴鞠通所称“辛凉重剂”是指: [1分]B.白虎汤 22. 服用十枣汤宜: [1分]E.平旦服 23. 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治宜选用:[1分]E.实脾散 24. 我国最早阐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 [1分]B.黄帝内经 25.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1分]C.黄芪白术 26. 温中去寒的方剂是: [1分]B.理中丸 27. 败毒散的功用是: [1分]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28. 劳倦内伤,气弱血虚,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者,治宜选用: [1分] A.当归补血汤 29. 竹叶石膏汤中半夏与麦冬的配伍用量比例是: [1分]E.1:2 30. 三仁汤的功用是: [1分]A.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2 1.完带汤所治带下证的性质是: [1分]B.脾虚肝郁,湿浊下注 2. 参苓白术散所治带下证的性质是: [1分] D.脾虚夹湿 3. 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C.以上都不是 4. 大建中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A.川椒干姜人参饴糖 A.四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白头翁汤 5. 外感表热未解,邪热入里,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舌红,脉数者,治宜选用: [1分]B.葛根芩连汤

方剂简答题+论述题

4 方剂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绪论总结+43个方剂组成 1、龙胆泻肝汤主治何证?方中配伍当归、生地黄的意义何在? 本方主治肝胆实火上扰之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肝经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肝主藏血,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之品,再耗其阴,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标本兼顾。 2、桂枝汤与玉屏风散均可治表虚自汗,其功用主治有何区别? 桂枝汤所治疗之自汗是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导致,而玉屏风散所治疗之自汗乃因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导致。 故桂枝汤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治,玉屏风散功专益气固表,兼以祛风取效。 3、简述小蓟饮子的主治证及配伍特点。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配伍特点:止血之中寓以化瘀,使血止而不留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使利水而不伤正。 4、祛痰剂一般分几类?请于每一类中至少举出一首代表方剂。 (1)燥湿化痰,二陈汤(或温胆汤、茯苓丸) (2)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或小陷胸汤) (3)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 (4)温化寒痰,苓甘无味姜辛汤(或三子养亲汤) (5)熄风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或定痫丸) 5、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均用人参、炙甘草,其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二方所用人参、炙甘草的意义并不相同。 小柴胡汤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用人参、炙甘草是益气健脾,一则扶正以助祛邪,二则实里而防邪入 半夏泻心汤原治疗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而入,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方用人参、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补其虚。 6、逍遥散与一贯煎同治疗肝郁胁痛,其有何区别? 逍遥散所治疗以情志不遂而肝气郁滞,引起胁痛,且以肝逆而乘脾,兼现神疲食少,故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治 一贯煎所治则以肝阴不足,气郁生热,而导致胁痛,且以郁热不散而犯胃,兼现吞酸吐苦,故以滋养肝肾,疏泄肝气立法。 7、固涩剂常分为几类?请于每一类中至少举出一首代表方剂。 固涩剂一般分为5类。 固表止汗,牡蛎散; 敛肺止咳,九仙散; 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或四神丸; 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或桑螵蛸散; 固崩止带,固冲汤或固经丸、完带汤。 8、简述黄芪在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防己黄芪汤中的配伍意义。 补阳还五汤主治气虚血瘀之证,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补血汤主治血虚发热证,方中重用黄芪,一则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意;二则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使气旺血生防己黄芪汤主治正虚表气不固之风水、风湿,方中用

第十五章 祛湿剂 习题

第十五章祛湿剂习题 一、填空题 1.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类方剂,统称为祛湿剂。 2、祛湿剂属八法中之_______法。 3.祛湿剂中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_______。 4.祛湿剂多由_______或_______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5.平胃散以_______为君,其作用为_______。 6.平胃散是治疗_______证的基础方,其辨证要点为_______,_______。 7.藿香正气散中配伍桔梗,取其宣肺利膈,既益_______,又助_______。 8.茵陈蒿汤的功用是_______。 9.临床应用茵陈蒿汤的辨证要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八正散与导赤散共有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 11.甘露消毒丹主治证的病机是_______,_______。 12.连朴饮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当归拈痛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 14.当归拈痛汤中配伍益气养血滋阴之品,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5.二妙散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 16.五苓散以_______为君,作用为_______。 17.猪苓汤五药合方,其功用以_______为主,_______为辅。 18.防已黄芪汤主_______证。 19.苓桂术甘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 20.真武汤主治证的病机为_______,_______。 21.实脾散主治_______。 22.萆蘚分清散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主治_______之膏淋、白浊。 23.羌活胜湿汤重用_______,_______为君,作用为_______,_______。 24.独活寄生汤中能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当归拈痛汤与独活寄生汤均可治疗痹证,但后者的病机应属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一)A1型题 1.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2.平胃散中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的药物是() A.厚朴 B.苍术 C.陈皮 D.茯苓 E.半夏 3.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是() A.藿香正气散

平胃散

第一节化湿和胃 化湿和胃剂,适用于湿浊内阻,脾胃失和所致的脘腹痞满,暧气吞酸,呕吐泄泻,食少体倦等症。常以苦温燥湿与芳香化湿药如苍术、藿香、厚朴、白豆蔻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 平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15克)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各 9克)甘草锉,炒,三十两(6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克),以水一盏,入姜二片,干枣两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暧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 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主方。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脾为湿困,则运化失司,进而阻碍气机,而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甚则胃气上逆,发为呕哕噫气。湿性重滞,湿多则身重嗜卧,甚则下注而为泄泻。治宜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法。方中以苍术为君,以其味苦性温而燥,最善燥湿,兼以健脾,能使湿去而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脾气之转输,湿邪之运化,皆赖于气之运行,况湿邪阻碍气机,气滞则湿郁,故方中臣以厚朴,本品辛苦性温,非但 善能行气消满,且有芳香苦燥之性,行气而兼祛湿,与苍术相伍,燥湿以健脾,行气以化湿,湿 化气行则脾得运化。佐以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使以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煎加姜枣,其调和脾胃之功益佳。综合全方,重在燥湿运脾,兼能行气除满,使 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气健运,胃得和降,则诸症自除。 [运用] 1.本方性偏苦燥,最善燥湿行气。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证治要点。阴虚气滞,脾虚胃弱者,不宜应用。 2.此为湿滞脾胃的基础方,若证属湿热者,宜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证属寒湿者,宜 加干姜`草豆蔻以温化寒湿;湿盛泄泻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 3.可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附方] 柴平汤(《景岳全书》)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陈皮厚朴苍术(各6克) 加姜枣煎服。功用:和解少阳,祛湿和胃。主治: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儒。 柴平汤即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主治湿疟。湿疟为病,乃素多痰湿,复感外邪,湿痰阻于少阳所致。张景岳说:“凡疟疾初作,必多寒热,大抵皆属少阳经病”。用本方和解少阳之邪,燥湿化痰和胃,而治湿疟。 [文献摘要] 《医方考》:“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此方主之。此湿土太过之证, 经日敦阜是也。苍术味甘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厚朴味温而苦,温则益脾,苦则燥湿,故 二物可以平敦阜之土。陈皮能泄气,甘草能健脾,气泄则无湿郁之患,脾强则有制湿之能,一补一泄,又用药之则也。是方也,惟湿上太过者能用之,若脾土不足及老弱。阴虚之人,皆非所宜也。” [方歌]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 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主治医师 (中医全科学)-祛湿剂(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医全科学)-祛湿剂 1、苇茎汤和三仁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桃仁 B.通草 C.芦根 D.大黄 E.薏苡仁 2、苇茎汤和大黄牡丹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桃仁 B.通草 C.芦根 D.大黄 E.薏苡仁 3、八正散和甘露消毒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有 A.车前子 B.甘草 C.山栀 D.通草 E.滑石

4、八正散和茵陈蒿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的是 A.车前子 B.甘草 C.山栀 D.通草 E.滑石 5、小蓟饮子与龙胆泻肝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木通泽泻 B.生地当归 C.滑石竹叶 D.竹叶山栀 E.滑石车前子 6、小蓟饮子与三仁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木通泽泻 B.生地当归 C.滑石竹叶 D.竹叶山栀 E.滑石车前子

7、猪苓汤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猪苓 B.泽泻 C.茯苓 D.阿胶 E.白术 8、五苓散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猪苓 B.泽泻 C.茯苓 D.阿胶 E.白术 9、九味羌活汤中配伍苍术的主要用意是 A.燥湿运脾 B.健脾助运 C.补气健脾 D.渗湿健脾 E.发汗祛湿 10、平胃散中配伍苍术的主要用意是

A.燥湿运脾 B.健脾助运 C.补气健脾 D.渗湿健脾 E.发汗祛湿 11、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的作用是 A.补脾肺气,固表止汗 B.补气升阳,利水消肿 C.益卫固表,托疮生肌 D.补气生津,益卫固表 E.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12、玉屏风散中黄芪的作用是 A.补脾肺气,固表止汗 B.补气升阳,利水消肿 C.益卫固表,托疮生肌 D.补气生津,益卫固表 E.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13、厚朴温中汤的主治证候是 A.脾胃虚寒证

参苓白术散合平胃散促进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00例观察

参苓白术散合平胃散促进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0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参苓白术散合平胃散对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参苓白术散合平胃散中药汤剂,对照组50例不用药物。观察术后患者胃肠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合平胃散能有效的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标签:参苓白术散合平胃散;手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 妇科腹部手术后常因麻醉,手术操作等的刺激,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出现肛门不排气、腹胀、腹痛、纳呆、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若不采用任何方法,肛门排气时间常在术后72h左右[1]。传统的西医方法是不处理或予新斯的明,开塞露等药物刺激胃肠功能恢复,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中药在改善术后胃肠功能,提前恢复食欲,预防术后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我科收治的经腹手术的住院患者,共100例,为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的收治的患者。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3岁,手术方式均为经腹手术,麻醉方式为持硬外麻、全麻。全部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纳呆、舌苔厚腻(白或黄)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中医辨证为脾虚湿阻。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1.2方法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常规给予禁食、水,予以抗感染、补液等对症处理。 1.2.1治疗组以参苓白术散合平胃散治疗处方:党参30g、茯苓10g、白术15g、白扁豆15g、陈皮15g、山药15g、薏苡仁24g、苍术10g、厚朴10g、建曲10g、莱菔子6g、甘草5g。腹胀甚者加枳壳,莱菔子,青皮;湿热甚者加蒲公英;便秘者加制大黄,桃仁;舌苔厚腻加藿香,佩兰。中药汤剂由我院中药配剂室熬制,每袋150ml,1袋/次,3次/d。 1.2.2对照组予以观察自然恢复,嘱可以少量饮水。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见表1。 3 结论 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在手术后患者的康复作用中起到重要的

方剂学复习题

方剂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主治外感风寒夹湿的方剂是【 C 】A镇肝熄风汤B川芎茶调散C九味羌活汤D止痉散 2.主治风寒表虚有汗的方剂是【 D 】A麻黄汤B桑菊饮C败毒散D桂枝汤 3.和解少阳的代表方是【 A 】A小柴胡汤B大柴胡汤C四逆散D逍遥散 4.逍遥散的主治证【 A 】A肝郁血虚证B阳郁厥逆证C伤寒少阳证D热入血室 5.能够治疗三焦热盛证的方是【 A 】A黄连解毒汤B白头翁汤C龙胆泻肝汤D三仁汤 6.大承气汤的煎服方法不正确的是【 D 】A 先煎枳实、厚朴 B 先煎大黄C芒硝冲服D后下大黄 7.能治疗蓄水证的方【 A 】A五苓散B真武汤C参苓白术散D玉屏风散 8.治法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的方剂【 C 】A五苓散B苓桂朮甘汤C三仁汤D平胃散 9.治疗湿热阳黄,首选【 B 】 A 平胃散B茵陈蒿汤C龙胆泻肝汤D白头翁汤 10.旋覆代赭汤中用量最重的药是【 C 】A旋覆花B代赭石C生姜D半夏 11.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的常用方是【 D 】A小建中汤B温脾汤C理中丸D吴茱萸汤 12.越鞠丸所治“六郁”证不包括【 C 】A湿郁B火郁C寒郁D痰郁 13.主治梅核气的方是【 B 】A越鞠丸B半夏厚朴汤C保和丸D旋覆代赭汤 14. 连翘在保和丸中的作用是【 D 】 A.清热解毒 B.辛凉透表 C.透热转气 D.清热散结

15.妇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者,治宜首选【 D 】A血府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生化汤D桂枝茯苓丸 16.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方剂是【 C 】A半夏白术天麻汤B二陈汤C温胆汤D小青龙汤 17.症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者,治宜首选【 B 】A二陈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平胃散D镇肝熄风汤 18.汗出恶风,体虚易感冒,选用【 D 】A四君子汤B补中益气汤C桂枝汤D玉屏风散 19.治疗寒闭神昏的代表方【 B 】A安宫牛黄丸B苏合香丸C紫苏丹D至宝丹 20.朱砂安神丸主治证的病机是【 C 】A阴血不足,肝阳上亢B心阴不足,虚火上炎 C心火亢盛,阴血不足D肾阴不足,心肾不交 21.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功效的方剂是【 D 】A败毒散B桂枝汤C银翘散D桑菊饮 22.四逆散主治四肢厥逆的病机是【 C 】A肾阳衰微,阴寒内盛 B热结于里,热深厥深 C气机阻滞,阳郁不布 D心肾阳衰,阴寒内盛 23.能够治疗三焦热盛证的方是【 A 】A黄连解毒汤B白头翁汤C龙胆泻肝汤D三仁汤 24.治疗蓄水证的方是【 A 】A五苓散B桃核承气汤C大承气汤D真武汤 25.白虎汤的功效是【 A 】A清热生津B清热解毒C泻下通腑D凉血化瘀 26.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D 】A 1﹕2 B 2﹕1 C 3﹕2 D 1﹕1 27.治疗方法上体现了“釜底抽薪”的方剂是【 A 】A大承气汤B清营汤C四君子汤D龙胆泻肝汤 28.以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而厚,宜首选【 B 】A四逆散B平胃散C逍遥散D三仁汤

2010年方剂学考试题

2010年方剂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是,作者是。 3.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的著作是。 。 5.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是刘涓子鬼遗方。 6. 《千金要方》的作者是,收方 5300 首。 7. 首开本草附列医方先例的本草著作是。 8. 宋代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的方书是。 9.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 10. 我国现存的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是,载方首。13.治法是指导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的主要手段。 、、、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 15. “八法”是指八种治法。 16.“七方”包括。 三、药方组成 麻黄汤桂枝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桂枝汤治太阳风, 杏仁甘草四般施,芍药甘草姜枣同。 九味姜活汤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桂姜辛夏草从 九味羌活防风苍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辛芷芎草芩地黄。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苑,白前桔草荆陈研,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 大承气汤攻下热结(黄芒朴实) 小承气汤轻下热结(黄朴实)

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黄硝草) 大黄牡丹汤 大黄丹皮二仁硝,急性阑尾不开刀。 温脾汤 温脾汤中黄硝草,参附干姜当归好。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 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十枣汤 攻遂水饮十枣汤,大戟甘遂芫花猛。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逍遥散 疏肝健脾补血逍遥散,柴苓术草当归芍。 痛泻药方 痛泻药方用陈皮,二白防风共成剂。 白虎汤 白虎汤十大证,石膏母草粳米养。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 ?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 ?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龙胆泻肝汤 龙胆栀酒伴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左金丸 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熟能医,再加芍药名城几,专治泄痢痛在脐清胃散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清胃火,能治牙痛与牙宣。玉女煎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养 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龋衄宜煎尝。 六一散 滑石甘草暑湿 六君子汤 参苓术草四君子,益气健脾气虚宜。 参苓白术散 四君子和两白仁吃桔梗莲,益气健脾渗湿它付钱。

刘渡舟用平胃散

刘渡舟用平胃散 平胃散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以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等证。方后并注曰:“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可见《局方》创平胃散,不但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之证,也作为和胃消食的常服保健药。因此,后世医家对此方推崇倍至,它已经成为治疗脾胃病的祖方,很多和胃之方均由此方化裁而来。 刘渡舟教授治疗胃病喜用此方,认为使用本方,当着眼于湿、食二证。胃属阳明,其气为燥,当燥不燥而为湿伤,则胃不和,可见心下痞满、嗳气呃逆、胃脘胀痛、饮食不化、舌苔白厚腻之证。平胃者,削平胃中食滞,祛除胃中湿邪之义。湿邪得去,脾胃健运,则饮食自消。故本方具有健脾和胃,祛湿消食之功。临床用于湿邪伤胃、饮食不化之证,则相得益彰。刘老临床应用本方,以舌苔厚腻为指征,并经常合用不同方剂治疗各种疾病。如胃为湿伤,郁而化热,心下痞满,口舌生疮者,则用本方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心下痞满而兼见口苦舌红,胁胀脉弦者,则接轨小柴胡汤疏利肝胆气机。它如肝病、肾病以及各种内伤外感疾病,凡有胃部症状而因于湿邪、食滞为患者,均 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用本方,湿祛胃开,饮食得进,则病体易于恢复。现将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简介如下。 1 平胃散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方:大黄、黄连。(一方有黄芩)治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之热痞证。具有泻热消痞的作用。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治疗湿滞脾

《方剂学》

越鞠丸中行气解郁的药是?香附 五苓散中桂枝的功用是?温阳化气 主治喑痱证的代表方剂是:地黄饮子 炙甘草汤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 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功用的方剂是:归脾汤 补气升阳的代表方是:补气益气汤 十枣汤中大枣的功用为缓和药性 麦门冬汤的功用是?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温脾汤的主治证为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 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泄火解毒 二陈汤的君药是?半夏 具有"阴中求阳"配伍特点的方剂是:肾气丸 当归四逆汤主治证候为手足厥寒,腰腿疼痛 下列何项体现了乌梅丸的配伍特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下列何项不是平胃散的功用?止痛 四逆汤主治证候为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患者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舌苔厚腻,脉滑,治宜用。保和丸 白虎汤的功用是清热生津 患者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治宜用。茵陈蒿汤 银翘散出自于温病条辩 镇肝息风汤中配伍茵陈、麦芽、川楝子的意义是清泄肝热;疏肝理气 越鞠丸的组成是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包括当归、白芍、大枣、桂枝 温脾汤的药物组成含有大黄;干姜;附子 主治咳喘的方剂有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清燥救肺汤;麻杏石甘汤 肾气丸的主治有小便不利;小便反多;脚气;转胞;少腹拘急 银翘散和桑菊饮共有的药物是连翘;桔梗;甘草;薄荷 主治胁痛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逍遥散;四逆散;复元活血汤 逍遥散既是调肝健脾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对 恶汉发热,无汉而喘,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宜用小青龙汤治疗。错 八珍汤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合方而成。对 归脾汤可以治疗出血病证。对 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为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对 血府逐瘀汤的功用是活血祛於,行气止痛。对 四君子汤与理中丸的组成均含有人参、茯苓、甘草。错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吐酸吞水,苔白,脉弦,属小柴胡汤之主治。错 麻子仁丸润下通便,但组成内有小承气汤所含有的全部药物。对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组成内均有人参、半参、甘草、生姜、大枣。错 辛凉平剂为桑菊饮,辛凉轻剂为银翘散。错 补中益气汤中黄芪的配伍作用是补气生血。错 外感风邪,无论是有汗还是无汉,均可用桂枝汤治疗。错 旋覆代赭汤中以旋覆花、代赭石并用为君,取代下气消痰涏,降逆除噫气之功。错

方剂学17次作业

A型题 《方剂学Z》第1次作业 1.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方剂是:B.四逆散 2.下列方剂中以一味当归为君药的是:B.生化汤 3.组成药物中含有生地黄的汤剂是:B.炙甘草汤 4.温中去寒的方剂是:B.理中丸 5.三仁汤的功用是:A.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6.我国最早阐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B.黄帝内经 7.银翘散的功用是: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8.百合固金汤的功用是:A.滋肾保肺,止咳化痰 9.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A.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10.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均含有的药物是:E.人参黄芩半夏大枣 11.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C.黄芪白术 12.吴鞠通所称“辛凉重剂”是指:B.白虎汤 13.患者某,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治宜选用:B.防己黄芪汤 14.下列方剂除( )外,组成药物中皆有当归、川芎:B.归脾汤 15.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治宜选用:E.实脾散 16.服用十枣汤宜:E.平旦服 17.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 D.川芎茶调散 18.服桂枝汤后,需“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E.助汗以祛外邪 19.温经汤与生化汤均含有的药物是:A.当归川芎 20.劳倦内伤,气弱血虚,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者,治宜选用:A.当归补血汤 21.败毒散的功用是: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22.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除酸枣仁和甘草外, 其余是:B.川芎知母茯苓 23.二陈汤组成药物中不含:A.白术 24.一贯煎组成药物除枸杞子、川楝子、麦冬外,还有:E.沙参当归生地 25.治疗因阴血亏失于濡养,阳气虚失于宣通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治宜选用:A.炙甘草汤 26.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A.肝火犯胃 27.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B.陈皮当归 28.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E.温剂清剂 29.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是:D.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30.竹叶石膏汤中半夏与麦冬的配伍用量比例是:E.1:2 《方剂学Z》第2次作业 1.腹痛下痢,大便脓血,赤白相间,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E.芍药汤 2.下列哪项不是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1分] A.当归芍药五味子 3.羚角钩藤汤证的病机是:[1分] A.肝经热盛,热极动风 4.首次依据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原理的方书是:[1分] E.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5.四逆散所治四肢厥逆的病机是:[1分] A.血虚寒客经脉B.过汗亡阳C.以上都不是D.传经寒邪,深陷于里E.肾阳衰微,阴寒内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