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解读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解读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解读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解读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

一、今译、解读

1、古者民泽处复穴1,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蛰蚊虻。圣人乃作为之2,筑土构木3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伯余4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5,木钩6而樵,抱甀7而汲,民劳而利薄;后世为之耒耜耰8鉏,斧柯而樵,桔槔9而汲,民逸而利多焉。古者大川名谷10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11。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12,乃为靻蹻13而超千里,肩荷负儋之勤也,而作为之楺轮建舆14,驾马服牛,民以致远而不劳;为鸷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而作为之铸金锻铁,以为兵刃,猛兽不能为害。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备,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淮南子·汜论》)

【今译】

古时先民就泽处穴居栖身,冬天则不胜霜雪雾露,夏天则不胜暑蛰蚊虻。圣贤之始筑土构木搭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寒暑风雨,百姓们从此安居下来。自伯余之初制作衣裳。緂麻索缕,手经指挂,织成网罗状的衣服;后世人们又采用织布机进行纺织,以便利其功用,从而使人们得以掩形御寒。古人剡耜来耕作,磨蜃除田秽,用木镰砍柴,抱甀汲水,劳民而利薄;后人制造耒耜耰鉏,斫斧砍樵,制作桔槔汲水,逸民而利多。古时大川名谷冲绝道路,往来不通便,于是先人窬木方版建造航舟。先民远地运转货物,徒步千里,肩荷背挑十分辛苦,而楺轮建车驯牛驾驭,人们从此致远而不疲劳;为了防止没有禁御的鸷禽猛兽伤害人类,人们铸金锻铁打造兵器,从此不再被猛兽侵害了。故而人类往往是因为面临困难而求其便利,被困难束缚而制造设备,人尽其能,去其所害,为其所利。

【解读】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本篇选自《卷十三汜论训》。

1、设计造物是人类战胜自然、不断创造的结果;

由“泽处复穴”到“筑土构木以为宫室”,由“摩蜃而耨”到“耒耜耰鉏”等等,说明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是一个不断认识自然、战胜自然的实践过程。比如篇中“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古人“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这一结论在篇中“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备,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作了很好的回答。

2、直接体现设计造物的实用性、功能性特征;

篇中描绘了建筑、丝织、服装、工具、车船、兵器等设计形态的发生及其循序渐进的进化过程。由于古人生存境遇的现实性,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改善生活就必须体现造物“有用性”即功能性特点。比如“筑土构木”是为了“以蔽风雨,以避寒暑”,“驾马服牛”是为了“致远而不劳”。达到“去其所害,就其所利”的目的。

3、体现了朴素的、唯物的设计造物思想。

篇中关于古典设计形态之发生意义的阐述和界定一开始就与设计的功能机制和效用原理相互渗透,人的需求本质和设计的功用之合理关系清晰可辨,人类设计造物思想直接体现在社会生产实践中。

2、圜者中规1,方者中矩2,立者中县3,衡者中水4。(《周礼·冬官考工记·愚

人》)

【今译】

圆的合乎圆规,方的合乎曲尺,直立的合乎悬绳,横置的与水面平行。

【解读】

《考工记》是我国一部手工艺技术汇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设计制造的

经典性文献。此句说明了“百工”应遵循的职业规范,对手工业生产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造物必然讲究技艺,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百工”技艺体现在对“物”的准确把握之中。另外一方面,就“物”而言也要符合造物的尺度和标准,更好地符合人的需要。本句对于规范行业和准确度量提出了客观的职业标准。

3、百工从事者皆有法1,百工为方以矩2,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3,平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墨子·法仪》)

【今译】

从事“百工”职业均有规则可循,他以尺为方,以规画圆,以绳量直,以悬绳端正,以衡水视为水平,无所谓巧工不巧工,均以此五项为规律。

【解读】

《墨子》在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就有一定成就。其中包括我国最早关于几何学、力学和光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此段论述体现了《墨子》思想的一贯主张,强调“法仪”思想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脉络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而完备的规则系统。在设计文化的范畴中尤其体现出这种深刻的必然性,也反映出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的礼制观念和经验定律。

4、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拱1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2,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仍通作乌头大门3……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唐六典》)

【今译】

王公以下营造堂屋不得使用斗拱与藻井,三品以上官员营造堂屋不得超过五

间九架,厅厦两边的门屋不得超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官员堂屋建造不得超过三间五架,厅厦两头门屋建造不得超过三间五架,而且只可以建乌头大门……另外平民所建造的堂屋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一间两架,仍然不可以进行施彩装饰。

【解读】

此段通过房屋建制的差别论述了尊卑有序的观念与礼制对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要求相结合,将王公庶人的建筑纳入到规范文化的要求中,且随着统治者强化等级制、维护皇权至尊的需求日趋强烈而渐趋明确。所以对屋舍营建进行严格限定也即是规范文化,使建筑成为与社会关系同构又自身有序,实际上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筑化。

5、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主;材有八等1,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第一等,广2九寸,厚六寸。右(上)殿身3九间至十一间则用之。第二等,广八寸二分五厘,厚五寸五分。右(上)殿身五间至七间则用之。第三等,广七寸五分,厚五寸。右(上)殿三间至五间或堂七间则用之。第四等,广七寸二分,厚四寸八分。右(上)殿三间,厅堂大五间则用之。第五等,广六寸六分,厚四寸四分。右(上)殿小三间,厅堂大三间则用之。第六等,广六寸,厚四寸。右(上)亭榭或小厅堂则用之。第七等,广五寸二分五厘,厚三寸五分。右(上)小殿或亭榭等用之。第八等,广四寸五分,厚三寸。右(上)小殿藻井或小亭榭施铺作多则用之。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份,以十份为其厚。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4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份,以为制度焉。(《营造法式》)

【今译】

凡是建造房屋均以材为主制;材分为八等,视房屋大小适材运用。一等材,高9寸,厚6寸。用于9间或11间大殿。二等材,高8.25寸,厚5.5寸。用于5间或7间大殿。三等材,高7.5寸,厚5寸。用于3间或5间殿,7间厅堂。四等材,高7.2寸,厚4.8寸。用于3间殿,5间厅堂。五等材,高6.6寸,厚4.4寸。

用于3间殿,3间厅堂。六等材,高6寸,厚4寸。用于亭榭或小厅堂。七等材,高5.25寸,厚3.5寸。用于小殿或亭榭。八等材,高4.5寸,厚3寸。大多用于小殿藻井或小亭榭。以上均以材为高度,分为十五份,以十份为厚度。凡是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都是以所用材之份,并以此定为制度了。

【解读】

此段详述了古代营造房屋的建制,比如大木作结构的一切大小、比例等“皆以所用材之份,以为制度焉。”除了用“分”为衡量标准外,又用“材”的本身之广(即高15分)和栔广(即高6分)作为衡量单位。于古人而言,房屋本身是有系统的和极其合理的,即使是最大体的分类,最久远的惯例也表现出了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则,并藉此证明了古代人文思想本质的有理性和内在统一性。

6“临水红霞”即桃花庵,在长春桥西。野树成林,溪毛碍桨,茅屋三四间在松楸中,其旁厝1屋鳞次,植桃树数百株,半藏2于丹楼翠阁,倏隐倏见。前有屿,上结茅亭,额曰“螺亭”。亭南有板桥接入穆如亭,亭北砌石为阶,坊表插天,额曰“临水红霞”。折南为桃花庵,大门三楹,门内大殿三楹,殿后飞霞楼三楹,楼左为见悟堂,堂后小楼又三楹,为僧舍,庵之檀越柴宾臣延江宁僧道存居之。楼右小廊开圆门,门外穿太湖入厅事,复三楹,额曰“千树红霞”,庵中呼之为红霞厅。迤东曲廊数折,两亭浮水,小桥通之。再东曰桐轩,右为舫屋。又过桥入东为枕流亭。穿曲廊,得小室,曰“临流映壑”。室外无限烟水,而平冈又云起矣。平冈为谷“平冈秋望”之遗阜3,北郊土厚,任其自然增累成冈,间载磅礴大石。石隙小路横出,冈硗(qiāo)4中断,盘行萦曲,继以木栈,倚石排空,周环而上。溪河绕其下,愈绕愈曲。岸上多梅树,花时如雪,故庵后名“平冈艳雪”。(《扬州画舫录》卷二·草河录下)

【今译】

“临水红霞”即桃花庵,在长春桥西。这里野树成林,溪毛碍桨,松楸中有三四间茅屋,其旁厝屋鳞次,植有数百株桃树,桃花庵就半藏在丹楼翠阁之中,倏隐倏现。庵前有一岛屿,上面建有一茅亭,额上写着“螺亭”。亭南边有一板桥,连接穆如亭,亭北面砌石为阶,坊表插天,额名“临水红霞”。折南边就是桃花庵,大门、门内大殿、殿后飞霞楼均有三对楹联,飞霞楼左边为见悟堂,堂后小楼又有三对楹联,是一僧舍,庵的檀越是僧道柴宾臣延江宁曾经居住的地方。楼右面小廊开有一圆门,门外映穿太湖至厅内,又有三对楹联,额名为“千树红霞”,庵中称为红霞厅。东面曲廊逶迤数折,两亭浮水之上有小桥通连。再往东叫桐轩,右边为舫屋。又过桥进入东边即为枕流亭。穿过曲廊,可见一小屋,名曰“临流映壑”。室外无限烟水,而平冈又云雾弥漫。平冈是古时“平冈秋望”遗留下来的小山阜,北郊土厚,任其自然增累成山冈,其间载有磅礴大石。石隙里有小路横出,冈硗中断,盘行萦曲,并继以木栈,倚石排空,周环而上。溪河环绕其下,愈绕愈曲。岸上多种植有梅树,花时如雪,庵后“平冈艳雪”因此得名。

【解读】

《扬州画舫录》是李斗所著的清代笔记集,共十八卷。本段选自卷二·草河录下。本段通过“白描”手法基本上把桃花庵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描绘出来了。段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造园手法常常是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的价值取向。首先体现在园林建筑的命名上,如“临水红霞”、“千树红霞”、“临流映壑”等充满了诗情画意,将现实美景与诗话体验相互印证。

不仅如此,为了营造良好的庭园文化,园内又大量使用楹联匾额,可见,中国古代园林一开始就十分注重文化品味。其次,造园也尊崇“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原则。巧妙地运用自然地形、植物、流水等,通过借景、移景和四季景色变化等手法营造自然天成的造园观。

7、贱有实,敬无用1,则人可刑也2。故贱粟米而敬珠玉,好礼乐而贱事

业3,本之始也4。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玉者,阳之阴也,故胜水5。

其化如神6。故天子臧珠玉,诸侯臧金石,大夫蓄狗马,百姓臧布帛7。不然,

则强者能守之,智者能牧之,贱所贵而贵所贱8。不然,鳏寡独老不与得焉。

《管子·侈靡篇》

【今译】

轻贱粟米,珍视珠玉,那么就可以使人们服从管教了。所以轻贱粟米而珍视珠玉,重视礼乐制度而轻视生产事业,是发展农业的开始。珠生于水属水,水能克火。玉生于山属土,土能克水。(此两者都是借用阴阳五行的生克之说,强调的珠玉的作用)。这些珠玉都是变化如神。故天子储藏珠玉,诸侯储藏金石,大夫蓄养狗马,百姓储藏布帛。不然的话,则强者能占有这些(物资),智者能操纵这些(物资),使贱的价格上涨,贵的价格降低。不然,鳏寡独老不得生计了。

【解读】

《管子》和儒家、道家不同,主张国家要积极参加干预和调节人民的经济生活,对于分配的思想,则主张平衡财富,抑制垄断、鼓励奢侈,促进就业,积累储蓄。这段即反映了管子上述思想。但是管子所主张的“奢靡”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他并没有离开以农业为主的“务本”,也不是主张君主过分奢侈。这种鼓励消费增加就业的思想对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另外,本段又强调了官与民对待储物的态度,指出人们消费的现实原则,反对智者利用市场操控人民的生活,体现了管子关注民生的人文情怀。

8、简主谓左右:“车席泰美1。夫冠虽贱,头必戴之;屨虽贵,足必履之。今车席如此太美,吾将何屨以履之?夫美下而耗上,妨义之本2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篇)

【今译】

赵简子对身边左右的人说:“车上垫的席子太美了。帽子虽然低廉,但必

定戴在头上;鞋子虽然很贵,也被踩在脚下。现在车席那么美,我将怎样穿着什么鞋子才能踩踏呢?上面的席子太美而又被鞋子踩踏,有害事物产生的根源啊。”

【解读】

韩非子的文艺观是强调“实用”,要服务于“法治”的主张。此段“夫美下而耗上,妨义之本也”表达了韩非子“文以害用”的思想主张,用正反两面对比指出有些物品虽然低廉但功能完善,有些物品虽然华贵但没有用处。所以韩非子就此提出“以功用为之的彀”的标准是有现实依据的。

9、(《天工开物》)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1之义。 (2)

业3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天工开物》卷序)

【今译】

《天工开物》分为前后卷,取“贵五谷而贱金玉”(意即重视对生活有用的东西和必需的东西,而看轻那些表面取悦于人却是奢侈无用的东西。)之义。……恳请那些所谓只想取功名的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解读】

《天工开物》写作的目的在这一段中已有明显的交代。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崇尚“坐而论道”,鄙薄劳动生产和科学技术,致使我国明清后期的科学技术呈现落后趋势。《天工开物》首先就明确告知此书对于功名进取没有任何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宋应星重视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实用主义思想。

10、人无贵贱,家无贫富,饮食器皿,皆所必需。“一人之身,百工之所为备。”子舆氏1尝言之矣。至于玩好之物,惟富贵者需之,贫贱之家,其制可以不

问。然而粗用之物,制度果精,入于王侯之家,亦可同乎玩好;宝玉之器,磨砻2不善,传于子孙之手,货之3不值一钱。知精细一理,即知富贵贫贱同一致也。予生也贱,又罹(lí)奇穷,珍物宝玩虽云未尝入手,然经寓目者颇多。每登荣膴之堂,见其辉煌错落者星罗棋列,此心未尝不动,亦未尝随见随动,因其材美而取材以制用者未尽善也。至入寒俭之家,睹彼以柴为扉,以瓮作牖,大有黄虞三代4之风,而又怪其纯用自然,不加区画。如瓮可为牖也,取瓮之碎裂者联之,使大小相错,则同一瓮也,而有哥窑冰裂之纹矣。柴可为扉也,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5,则同一扉也,而农户儒门之别矣。人谓变俗为雅,犹之点铁成金,惟具山林经济者能此,乌可责之一切?予曰:垒雪成狮,伐竹为马,三尺童子皆优为之,岂童子亦抱经济乎?有耳目即有聪明;有心思即有智巧,但苦自画为愚,未尝竭思穷虑以试之耳。(《闲情偶寄》器玩部·制度第一)

【今译】

人不分贵贱,家不论贫富,饮食器皿,皆所必需。“一人之身,百工之所为备。”曾参曾经这样说过。至于玩好之物,只有富贵人家需要,贫贱的家庭,物的形制可以不论。然而粗用之物,形制如果精致,到了王侯之家,也如同玩好;宝玉此类器物,(倘若)磨砻不善,传承给子孙手里,卖掉也不值一分钱。明白了精细的道理,便可以知道富贵贫贱是一致的。我出生也很低贱,又罹难奇穷,珍物宝玩虽然说未尝经过我手,然而我看过的也挺多。每当登荣膴之堂,见到辉煌错落星罗棋列的物品,我未尝不动心,也未尝随见随动,因为材美而取材来制造用的物品也不尽完善。进入寒俭的家里,看见那以木柴为门扉,以瓮作牖,大有黄虞三代之风,可是又觉得纯用自然,不加以区画。假如瓮可以为牖,拿瓮的碎裂片联接起来,使大小相错,那么就如同一瓮了,而且还有哥窑冰裂之纹呢。木柴可以为扉,取柴入画使疏密中空,则同一门扉了,然而农户与儒门是有分别的。人们所谓变俗为雅,犹如点铁成金,只有山林的设计与经营者具备这样的能力,没有一切都可以批评的吧?我认为:堆雪成狮,伐竹为马,三尺孩童都很擅长,难道孩童也是出于经营吗?有耳目即能听见;有心思即有智巧,但苦于作画为愚,未尝竭思穷虑以试之罢了。

【解读】

此段反映了李渔对设计中功用和纹饰之间如何协调的观点。不同的物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存在不同态度。在平民看来,物品的功用满足是第一位的,而在王侯将相看来,则有可能变成了玩好之物。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地分级消费观念上,而是主张设计实践的作用。从末句“有耳目即有聪明;有心思即有智巧,但苦自画为愚,未尝竭思穷虑以试之耳”可以知道,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读书笔记

中西设计艺术学比较的困境

这三次专题讲座正好给了我一个基本构思:中西设计艺术学比较的初步框架应该如何建构?以下是三次专题讲座的基本情况:

1、熊嫕老师从“器以藏礼”[1] 这个主题来探讨中国古代设计制度,分析了中国

设计历史、理论的逻辑安排,在方法上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古代文献寻找研究路径,逐步形成研究逻辑和价值判断。

2、黄厚石老师从阿道夫·卢斯个案研究出发,分析了“装饰即罪恶”的理论来源,

并对西方现代设计的思想历程做了简单回溯。

3、袁熙旸老师梳理了现当代西方设计史著述与学科发展状况,让我们对现当代设

计史著述和学科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我们比较一下三次专题研究,可以明晰地看出,中西方设计艺术学研究的差别,尽管袁老师对西方现当代设计史著述和学科发展做了综述,但是如何看待中西艺术设计学研究的差别,仍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国内外有关中西方美术史、美术理论比较已经有很多论著,比如孔新苗著作《中西方美术比较》(山东画报出版社)、苏利文的《东西方美术交流》(江苏美术出版社)等,相比较而言,在设计艺术方面目前能看到的好像只有倪建林著作《中西设计艺术比较》(重庆大学出版社),倪先生的著作主要从设计史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设计流变和风格演化。对于艺术设计史学的比较,研究领域还显得不够充实。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中西方现代设计史的起点不同。国外现代设计史的开端大都从设计史家尼

古拉斯·佩夫斯纳所确定的范围开始,基本上是从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为起点,这种划分的确能明显地看到一条比较清晰的现代设计史历史脉络,我想跟当时西方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有着直接关联。中国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来的经济基础没有达到西方当时的物质水平,也就是说现代设计赖以生存的物质土壤还发育不够。所以我国的现代设计基本上是从国外输入的,并且具有很强的殖民文化特点。在时间上,我们基本上找不到中西方现代设计的对话平台。不同时代的设计无法做并置式比较。

2、西方现代设计问题主要是围绕“装饰”这一关键词展开的。佩夫斯纳的力

作《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开篇就引用了拉斯金的话说:“装饰是建筑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在他看来,‘哥特式建筑的极大原则就是把建筑装饰起来’”。[2]为什么西方现代设计史会针对装饰这一千百年来就存在的东西进行批判呢?而在我国装饰问题一直都不是设计的主要问题,虽然先秦百家就“文”

“质”之间也进行过争辩,但并没有影响整个大的历史进程。也就是说,设计学所关注的论点不是同一个问题。

3、除了物质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现代设计的哲学或思想基础也有

很大的不同。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基础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形式”与“功能”

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在中国古代,“技”与“道”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即是熊嫕老师提到的“器以藏礼”问题。两者的思维差别必然在设计学的理论上会有很大差异。

综上所述,既然我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主要是一种殖民主义植入式的设计,在构建设计学时就存在理论上的贫乏,难免会产生生搬硬套的研究方法。另外一点非常明显,因为我国现代经历过类似西方的工业革命,现代设计缺乏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无法对现代设计的起点做一个明确的切分,也就是说,我们能称之为“艺术设计”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到开始,熊嫕老师讨论的“中国古代设计制度”命题是否成立?因为在国内,我们很难界定“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之间的差别。而比较起来,黄厚石老师、袁熙旸老师在论述西方现代设计史、设计学理论时就要轻松许多,至少在对待“现代设计艺术”这一

名词时毫不含糊。

那么,中西设计艺术学比较的初步框架应该如何建构?倪建林先生在《中西设计艺术比较》中采用追溯的方式,在时间上全部将自人类诞生以来的造物设计纳入视野,这难免有囫囵吞枣之嫌疑,因为“工艺美术”的概念和“艺术设计”的概念还是有差别的。我想这也是困扰倪先生的一个首要问题。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王荔老师的著作《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该书按照我国历史年代编写,实际上是一部工艺美术思想(甚至包括绘画)编年史。因此要对中西设计艺术学进行比较,就必须先廓清“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这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是目前国内设计界一直争论的焦点。

结语:建构中西设计艺术学比较的框架我个人觉得存在着诸多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讨论:

一、研究方法:中西方艺术设计研究方法各自有一套自足的思路,不能以西方设

计观念代替中国设计思想,它们之间存在着共性也有各自特点。

二、价值标准:判断中西艺术设计的标准也有差异,中国古代是“器以藏礼”“技

以载道”的价值观,而西方是“功能与形式”的价值观。不应该存在简单地把价值判断中西艺术设计归在优劣上。

三、比较范围:如果从“艺术设计”角度比较,就应该在同一范围内展开讨论,

否则,会落入“工艺美术”的范围中而使讨论失去意义。

四、比较结论:比较结论是要理清中西艺术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不同,以及两

者的思维观念之差异。比较结论为两者各自提供价值参考。

既然这是中西方艺术设计存在着不同,比较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要;既然两者之间的存在着概念上的分歧,遗留的比较空间就很空余。但是,问题和困难都将同时并存。这三次讲座为我们分析中西艺术设计构建了一条明晰的道路。

【注释】

[1]“器以藏礼”是熊嫕老师博士论文里探讨中国古代设计制度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见熊嫕课件《中国设计的逻辑》。

[2]《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P1

【参考书目】

[1]《中西设计艺术比较》[M]倪建林著.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

[2]《设计艺术学十讲》[M] 诸葛铠著.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9

[3]《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M] 王荔著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

[4]《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5]《设计史研究》[M]设计与中国设计史研究年会专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12

三、论述题

性者与伪者之合

——文质彬彬的装饰境界

《荀子·礼论》中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所谓“性”与“伪”合,在今天可以理解为材质或造型与装饰的融合。程颐在《周易·程氏传》中说:“物有饰而后能亨,故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有实而加饰,则可以亨矣。”这也表明适度的装饰是需要的。孔子的观点则更为简洁明了,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与质的和谐体现为“文质彬彬”。以上论据表明先秦思想家都十分关注“文”和“质”的关系问题,实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道”与“器”不同看法,具体到装饰上当是外在的单纯与内在的丰富的和谐统一。

1、“技以载道”的道器观

为了更好地阐释“文质彬彬”的意义,我们需要先明白中国古代的道器观,因为这是理解“文质彬彬”的哲学基础。道和器的关系,《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这里面所言的“道”有别于道家的“道”,作为“道”的对应,“器”的本质却是一致的,所以“在《易》里面所表现出来的是道器平等辩证的关系,反映了人类早期的生存状况,它是一种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准下保持着的朴素和平衡。”[1] 随着奴隶制时代的到来,这种平衡关系逐步被打破了,先秦诸子百家意识到了“器”的不加约束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弊病。比如墨子在《节用》中篇就呼吁,“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道家对道器关系问题上持得是重道抑器的态度,

表明道器关系开始出现了转向。他们认为器的发展能给道带来损害,“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可以看出,巧和利同生产盗贼、使国家滋昏联系在一起,因巧生利,促使众人见利忘义,扰乱人心,使人们在追逐利益中损害了自身。所以,技和道在我国古代造物思想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重要命题。

2、“文质彬彬”对道器观的规约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知道,如果对“器”不进行适当规约,必然会滋生“器”的损害,“中国思想的传统恰恰在这种道与器的‘两分’中,拒绝采取‘截分两橛’的态度,一种‘民胞物与’的态度使得中国的思维方式接近与德国哲学家阿多诺所谓的‘辩证哲学’。这样在中国古典文化的视野内,美学自身的矛盾便可能迎刃而解。”[2]我们姑且不讨论中西美学的差异比较,但反映出在道器之间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辩证哲学”,是有规约的。“儒家以人与人的关系的‘仁’作为出发点,来衡量一切‘器’。墨家以‘义’与‘利’做尺度,规定‘器’的范围,摒弃‘无用’的技巧。而道家则强调‘器’的发展会腐蚀人的内心。”[3] 这些观点都告诉人们了人与人造物的对立问题,任其“器”的发展结果导致人被物所奴役。孔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提倡一种在社会理性上去追求造物思想,要求“文”与“质”统一,达到一种“彬彬”的完美状态。

“文质彬彬”的思想实际上与孔子晚年的中庸之道思想是一致的。“中庸”作为孔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也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启发,意思是指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恰到好处”,从而保持同一体的和谐与统一。反观在道器关系上则是“文”与“质”的和谐统一。

3、“文质彬彬”的内涵与装饰境界

“在先秦时代,‘文’作为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至少包含了三种义项,其中每一种义项对后世的设计观念都发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1)‘文者质之饰’。这种将‘文’、‘质’并举的观念在现象层面上导致了重内容、轻形式的美学倾向。(2)‘文者道之显’。这种将‘文’、‘道’并举的观念在本体层面上导致了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美学倾向。(3)‘文者礼之盛’。这种将‘文’、‘礼’并举的观念在功用层面上导致了重政治教化、重社会效果的美学倾向。”[4]这三

种义项体现了“文”与“质”、“文”与“道”、“文”与“礼”的辩证关系,无论哪一对关系偏颇都会产生不协调的结果。因此,孔子一开始就非常注意到如何看待这一矛盾。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一论点表明孔子既强调本质内容,也重视外在的美的形式。简单地说,只有本质内容和外在的美的形式取得协调一致时,体现在设计中的观念就是“文质彬彬”。

但是,历史上装饰设计观念并不都是儒家工艺美学内核一以贯之的思想。先秦思想家们认为,文是一种外加的美饰。因此它对于对象(质)来说其必要性是可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文饰之美既不能带给对象以任何实用价值,同时与对象本身的内涵与意义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样就使得文至少在表面上看来具有了一种奢侈的性质。明清工艺美术的共同特点是繁缛精巧,装饰求满,“千工”“万工”,甚至华丽到极致,这实则仅为“技”的炫耀。从装饰本质的角度而言,装饰走向极端就是矫饰,妄饰,直接后果就是“灭质”。质之不存,其纹饰也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此看来,装饰的境界就是外在的单纯与内在丰富的和谐统一。所谓外在的单纯是指整体纯粹无杂质,没有累赘多余的装饰;内在丰富是指材质自然特色的充分显现。

1、结语

如前文所述,“文质彬彬”是儒家工艺美术的内核,也是基于儒家中庸之道的哲学基础。由于赋予人造物“技以载道”的人文内涵,“技”与“道”似乎就形成了一对天然关系,先秦诸子正是居于这样一种认识,对“技”与“道”提出了许多规约原则,比如“好质而恶饰”、“以文害用”“先质而后文”等等这样的观点。而中国古代历史上“独尊儒术”局面一度盛行,使“文质彬彬”有了现实的政治依据。以儒家“文质彬彬”思想为指导,古代工艺美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强调“文”与“质”相配合的装饰境界。

【注释】

[1]《设计艺术学十讲》[M] 诸葛铠著.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9 P40

[2]《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M] 刘悦笛著.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9 P36

[3]《设计艺术学十讲》[M] 诸葛铠著.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9 P40

[4]《先秦论“文”三重要义》[J]彭亚非著. 载《文史哲》1996.05 P41

【参考书目】

[1]《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4.7

[2]《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M] 刘悦笛著.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9

[3]《设计艺术学十讲》[M] 诸葛铠著.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9

[4]《先秦论“文”三重要义》[J]彭亚非著. 载《文史哲》1996.05

[5]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英)李约瑟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9

[6]《中国工艺美学史》[M]杭间著.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5

[7]《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王荔著.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

《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 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他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而且讲述的井井有条,中间都有很好的衔接,不会读的思维混乱。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讲的东西,除了了解了许多以前从未阅读过的古国盛衰史,同时还了解到了这些国家的军事力量,行政效率以及经济发展,穆斯林的帝国的崛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等。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更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全球通史》之所以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这是因为: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现代 一、我国现代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 二、我国当前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城市环境管理模式不合理,使环境艺术设计产生局限性 城市环境管理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家各司其职,例如 市政管理只管理道路交通,环卫部门只对环境场所进行日常维护。 这是一种纵向的管理方式,但就是这种纵向的管理模式的不合理, 使日常管理与公共环境设计之间很难协调统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 造成了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局限性,造成了城市环境设计的水平低,没有系统性。 2.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与设计中的自然因素不够协调 3.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方法过于单一,没有体现时代性,没有展现地方性风格 我国近几年的时间里,广泛的使用简单化的大草坪设计方法,以及帽子工程等方法,这导致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没有现代艺术 的特色,人们频繁的模仿陈旧的设计观念,使城市中的公共环境艺 术设计,没有地方性,不能体现时代感。 4.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公众的参与 三、我国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问题的对策和相关建议 我国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在不断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界对以上所述的各种问题已经开始关注和重视。一些专家学者指出, 进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对各种有关公共环境的学科进行融合,同

时应该加强建筑设计师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使公共 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能够达到美化社会环境,净化人们视野的作用。 1.通过各方面协调,充分的引导公众参与到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 2.建立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咨询机构 城市艺术设计咨询机构是时代的产物,这是从现代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考虑,以及提高公众居住质量方面考虑 的最终结果,将城市环境艺术的管理与设计进行协调统一,才能够 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环境艺术作品,使所设计的作品成为这 个城市的形象和标志,有效的改善公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3.在设计中充分结合高新科学技术 4.重视地方性文化,采取地方特色的文化设计 每个地方的发展历程不同,所拥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都不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想要在设计作品中充分的表现出这个地方独有的 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就必须再进行设计前,充分地了解这个地方 的历史,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够在设计的作品中充分的、有效的 融合当地的特色,进一步实现自然、文化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参考文献 [1]张伟.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4). [2]郑炜,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 效果,与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相比,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将网络虚拟 技术与现实环境有效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逼真的场景。如何将虚 拟现实技术更好的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是所有设计者需要长期 研究的课题。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 艺术赏析课应充分发挥艺术感性形式的优势,以情切入,以理导引,情理并重,才能引导学生以切实的内心体验参与艺术的感悟,以情感激发理性,促进艺术教育目标的达成。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篇1 试谈《镀金时代》中黑色幽默语言艺术的应用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扭曲的价值观以及人们对于财富的疯狂向往。其中,应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表达方式,让“镀金时代”这个词语成为美国社会的代名词。本文拟对《镀金时代》中黑色幽默语言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深入理解马克?吐温的写作手法。 一、《镀金时代》的创作背景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创作生涯中的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为读者展现是美国经济膨胀时期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镀金时代》完成于1873年,当时南北战争结束,为经济的发展扫平障碍,大量移民聚集到美国,希望可以趁机发笔横财,而当时美国西部的矿产资源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者,整个美国经济实力开始膨

胀,一跃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美国南北战争彻底摧毁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当时的工业生产效率,让美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吐温用诙谐、幽默的表达手法创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镀金时代》。 二、《镀金时代》中蕴含着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 《镀金时代》中,作者应用大量蕴含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来讽刺与鞭笞当时美国社会的掠夺和投机行为,成功的刻画出西部投机者、政府官吏与东部企业家等人物形象,将当时社会的投机取巧、贫富差别、巧取豪夺刻画的入木三分。书中内容描写的是美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阶段,看起是“黄金时代”,实际上人性异化、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单纯,而演变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小算盘。 在《镀金时代》中,郝金斯老爹为了给子女带来巨额财富,期望他们“生活得像王子,受到追求和崇拜,名字在大洋与大洋之间传播”,于是乎大肆买地,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有钱就拥有了一切。小说的主人翁塞勒斯上校一贫如洗,但是内心深处却有很多的发财计划,其中一个计划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销售假的眼药水。一些贪婪的投机者,骗取他人钱财来给自己投资,露丝的父亲正是因为想一夜暴富而屡屡被骗子欺诈。露丝不禁向父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解读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 一、今译、解读 1、古者民泽处复穴1,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蛰蚊虻。圣人乃作为之2,筑土构木3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伯余4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5,木钩6而樵,抱甀7而汲,民劳而利薄;后世为之耒耜耰8鉏,斧柯而樵,桔槔9而汲,民逸而利多焉。古者大川名谷10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11。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12,乃为靻蹻13而超千里,肩荷负儋之勤也,而作为之楺轮建舆14,驾马服牛,民以致远而不劳;为鸷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而作为之铸金锻铁,以为兵刃,猛兽不能为害。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备,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淮南子·汜论》) 【今译】 古时先民就泽处穴居栖身,冬天则不胜霜雪雾露,夏天则不胜暑蛰蚊虻。圣贤之始筑土构木搭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寒暑风雨,百姓们从此安居下来。自伯余之初制作衣裳。緂麻索缕,手经指挂,织成网罗状的衣服;后世人们又采用织布机进行纺织,以便利其功用,从而使人们得以掩形御寒。古人剡耜来耕作,磨蜃除田秽,用木镰砍柴,抱甀汲水,劳民而利薄;后人制造耒耜耰鉏,斫斧砍樵,制作桔槔汲水,逸民而利多。古时大川名谷冲绝道路,往来不通便,于是先人窬木方版建造航舟。先民远地运转货物,徒步千里,肩荷背挑十分辛苦,而楺轮建车驯牛驾驭,人们从此致远而不疲劳;为了防止没有禁御的鸷禽猛兽伤害人类,人们铸金锻铁打造兵器,从此不再被猛兽侵害了。故而人类往往是因为面临困难而求其便利,被困难束缚而制造设备,人尽其能,去其所害,为其所利。 【解读】

全球通史读后感800字5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800字5篇 人类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最终命运,但站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至少可以回瞬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展望我们自己的未来。下面是推荐的全球通史读后感800字,仅供大家借鉴。 全球通史读后感800字(一) 一直都知道读史可修身知史可养德。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

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 超过了以前的总和。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致读者》中写道“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的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 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至于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本书的读者你们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所作所为将是有决定 意义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

环境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范文2篇

环境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范文2篇 环境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范文一:项目教学法中环境艺术设计问题探究 一、项目教学法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以班级授课的形式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综合书本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文化理论知识,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培养具备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传统教学不能满足这类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项目教学法则从实践出发,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设计和实施,教师只负责指导学生,这样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好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也给老师更多的时间从事理论研究。 (二)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项目教学法对其目标的实现有很积极的作用。项目教学法中要求学生选择项目进行信息的采集,独立设计方案,亲自实行方案,并且检验自身工作成果,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是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最大的要求。 二、项目教学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计项目模块。 项目教学法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设计项目模块,首先确定学生分组,按照该组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安排相应的项目模块,一般项目模块要包含地理、气候、建筑构造、人文历史和空间尺度比例等知识的应用。 (二)设计教师指导模块。 项目教学法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设计专业技能模块,项目教学法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项目,在开始项目之前要由教师进行辅导,并且由教师审查学生的设计方案,确认方案的可行性,由教师讲解相关行业法规,帮助学生修改不恰当的细节设计。 (三)设计综合技能模块。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学科,因此最考验的就是学生的综合技能,教师在传授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还要传授学生就业知识和思想教育,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遵守行业法规的综合型人才。 (四)设计项目教学的讲授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检验式讲授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项目,根据所给项目,规划处合理的设计方案,并独立实施方案,最后由老师验收项目成果并且给予相应的评价,并且修正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的不恰当的行为和方法,提出实施方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下一次的实践做准备。 2.综合技能和项目业主的介入式讲授方法。 项目教学法所采取的项目都是真实的项目,由学校和老师联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专业论文

河南工程学院《设计概论》考查课 专业论文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范元泽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设计1243班 专业课程:设计概论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传统园林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已经力不从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已经成为提高环境的第一要素。阐述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内涵精神,并针对如何建设一流的园林城市,提高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探讨。 作为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景观,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景观。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及景观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园林设计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城市景观建设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林设计理念创新。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路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个优美的环境空间,供人们观赏、游憩、娱乐,在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寻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关键字:园林绿化发展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2) 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 2.1理想与想象性 (3) 2.1.1点的运用 (3) 2.1.2线的运用 (3) 2.1.3面的运用 (3)

2.2节奏与韵律 (3) 2.3形式美 (4) 2.4抽象手法的运用 (4) 2.4.1简洁化抽象 (4) 2.4.2几何形抽象 (4) 3园林绿化设计的措施 (4) 3.1坚持“文化建园”的宗旨——构造美的世界 (4) 3.2搞好绿地系统规划——扭转园林绿地安排的随意性 (4) 4.结语 (5) 5.参考文献 (6) 6.评语 (7) 关于园林绿化设计理论的探讨 引言: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及社会责任感。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2 1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 城市园林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论城市的总体还是一个社区,都是由大小的“生态经济文化系统”组成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中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确立生态的主体地位,其次才是文化和经济。因为生态本身不仅具有效益,如制氧、吸尘、降温、防噪音等,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生态美。园林绿化要强调回归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动物、植物的和谐共存。让乔、灌、花、草的形体自然结合,达到生态优化效果。植物造型与园林小品的结合,会创造出优美的艺术氛围。许多植物可以配置出各种特色的园林植物小品,但这种植物造型的园林小品也不能喧宾夺主,它在园林设计中一般只能充当配角。而建设生态园林,可以招来许多鸟儿和其他小动物,显得更有生气。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与厂矿和居民区建筑设计要逐步进行,特别是现在各开发商都在争建绿色生态住宅,其绿化系统的设计要统一进行,不得各行其是。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可采取“农林复合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把城市林业和乡村林业结合起来,加大道路绿化带、网的建设,逐步走向城市园林与大地园林的有机结合。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国外园林绿化经验的借鉴也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地形特点,就地发挥,以植物造型为主,协调搭配。2园林绿化设计内涵精神 2.1理想与想象性 艺术形象不是自然形象的翻版,而是将自然形象理想化,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艺术想象力。绿化装饰就是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赋予了绿化新的语言,沟通了

声乐艺术与作品赏析论文

声乐艺术与作品赏析论文——歌剧《魅影》赏析 学校: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院系:国际商务学院会计系 班级:11级会计十班 学号:1140131363 姓名:张杰 指导教师:张婷婷

歌剧《魅影》赏析 《歌剧魅影》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曲的经典百老汇音乐剧改编自加斯通·勒鲁著《歌剧幽灵》。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任男女主角该剧一成名。至今全球已有16个制作版本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1988年该剧移师百老汇就此与《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猫》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而作为西方四大音乐剧之一的《歌剧魅影》,以其独特的构思,离奇的故事情节,悠扬动听的音乐,绚丽宏伟的舞台背景,华丽动人的舞蹈动作长久征服着一带又一代的观众,经演不衰,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加斯通·勒鲁的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因为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隔壁的包厢,而那幕吊灯突然坠落的戏也着实令气氛紧张刺激到极点,前排观众的惊叫与台上演员的呼声连成一片,在这方面,舞台设

计玛莉亚·布琼森自然功不可没。 该剧描述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在全剧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复出现,罗尔与幽灵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女主角克里斯汀不同的爱情,最后这一主题在管弦乐中浮现,显示了爱情最终战胜了悲剧。 时值1870年,在歌剧院的地下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他动辄以鬼魅之姿制造各种纷乱,赶走他讨厌的歌手,甚至干涉歌剧院的主角人选和剧码安排。幼年丧父的小克莉丝汀·戴伊被吉里夫人带到歌剧院接受舞蹈训练,成为一名芭蕾舞女。当深夜无法入睡时,小克莉丝汀总期盼父亲向她许诺过的音乐天使会出现。同情她的孤独,魅影假扮音乐天使,隔着墙对她说话,安慰她幼小的心灵,并教她歌唱的技巧。就这样九年过去了,年轻貌美的克莉丝汀在魅影的帮助下因偶然机遇凭借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然而,最初发自于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渐转化成为强烈的占有欲。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实际行动,把所有妨碍克莉丝汀歌唱事业的人一一除掉。 半年后,劳尔跟克莉丝汀秘密订婚,魅影突然现身于歌剧院的化装舞会,强迫歌剧院演出他亲手谱作的歌剧《唐璜》,并指名由克莉丝汀担任女主角。心烦意乱的克莉丝汀,半夜奔至父亲坟前哭诉,劳尔则誓言要与魅影周旋到底。 在《唐璜》首演当晚,歌剧院四周布满警察,孰料魅影竟然杀死男主角,亲身改扮上场,与克莉丝汀演对手戏。在戏演到最高潮时,克莉丝汀当众扯下他的面具,魅影羞愧心碎之际动手将克莉丝汀掳至他的地下密室。劳尔追踪至地下,和魅影展开对决,却被他用绳索勒住,魅影藉此要胁克莉丝汀答应求婚。 为了保护爱人劳尔,克莉丝汀毅然倾身,狠狠吻着魅影那张仿佛被地狱诅咒的脸。至此,这场爱情的胜负已定。绝望的魅影送走紧紧相拥的这对恋人,在警察和群众闯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隐去,只留下一张似笑非笑的凄凉面具……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多年以后,克里斯汀去世,已是白发苍苍的劳尔带着拍卖所得的八音盒来到克里斯汀的墓前,正感伤时,突然猛地一怔:克里斯汀的墓前不知何时摆放了一支红玫瑰,上面用黑色的丝带系着一枚戒指,正是当年克里斯汀还给魅影的那一枚,劳尔四处环视,却一无所获 《歌剧魅影》是根据巴黎歌剧院内发生的事件而创作的。《歌剧魅影》大量采用古典音乐背景,又加上音乐剧,在音乐剧中套上歌剧,从而创作出一部音乐剧电影的力作。在这部电影中,舒缓、紧迫、狂躁、激情的音乐不断交替,《歌剧魅影》虽有恐怖惊险的气氛,但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五部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15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曹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豳风》,共160篇;《雅》有《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诗经》共收诗305首。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以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习俗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主要言论)的著作,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孟子》记载孟子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主张以及他的政事活动、个人修养,是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孟子》中的文章富于论辩性。 《庄子》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优秀的先秦散文集。内篇为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其文往往用寓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著作,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汉刘向编定。书中贯穿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表述了荀子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艺等方面的主张。 《韩非子》又称《韩子》,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的著作。书中阐述了韩非以法治国的政治理想。文章阐明观点时尖锐深刻,语言犀利,风格严峻,具有法家文章的特点。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作。原书失传,今存《列子》大约为魏晋人杂采先秦两汉有关典籍附会拼凑而成,大多反映了魏晋时的思想。寓言和神话传说很有文学价值。如“杞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10历史一班王珮1012200025 利用这个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一书,感触颇深。在此写下我的一些感受并整理成读书笔记,由于此书章节甚多,因此选取部分章节进行整理。 第一编史前人类·第一章:人类-食物采集者 地球形成于50亿年前,在40亿年前由无机物自然进化出有机的单细胞生物(争议很大,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根源,很多人说是不可能的,只能理解为上帝创造或外星球带来,有关无机物进化有机物实验室应该也一直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着实验,但还没有成功),然后继续进化从微生物-原始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3亿年前适应陆地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最后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在生物界统治地位已经达到6000万年。在经历了几次恶劣气候-冰河时代的循环之后,在400万年前产生了相对聪明直立行走的原人,又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在大约40000年前(或许更早)在非洲出现了有语言、会使用火和工具的真正意思上的人类。虽说也有一些个别证据试图证明人类是在各个大陆单独起源,但现在主流的观点还是整个人类都起源于非洲。我们以前学习历史时说中国在几十万前年的北京人和元谋人什么的,根据DNA和Y染色体分析,跟我们现代的中国人毫无关系,可以理解为自然进化的原人又自然灭绝了。 从最宏观的角度来看,地球的发展有几大转折点。第一大转折点是生命从非生命物质中进化出来,第一大转折点之后所有生物都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方式来适应生存环境,这也就是后来达尔文所提出的进化论(可惜当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给利用了,孪生出了社会达尔文)。第二大转折就是人类的出现,人类不再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当然也会有一定改变,也就是下面我说的人种的起源,不过改变很小,远达不到物种的改变),而是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现在随着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和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第三大转折的到来,到时候人类不但可以改变环境,同时也能改变自己的基因。 只有人类能改造环境,这一人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这么难定义的词这么简单就说明白了)。人类的文化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和习俗。 已知的旧石器时代成就有:制作丰富的劳动工具和武器;制作利用毒药;对食物的防腐、利用灶和石板加工;利用夹板处理断肢、止血带、绷带、放血疗法、灌肠疗法;分辨星座;航海技术。 与我想象中的艰苦生存在世上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不同,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原始人生活得也相当快乐,以沙漠中的布希曼人为例,成年人平均每周只花15个小时去狩猎和采集食物,其它时间都是幸福的光阴。再看我们现在的生存压力,看看蜗居,看荥阳几千块一平方的房价,看我们高昂的教育医疗成本…… 话说回来,之所以说原始人的快乐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确压力很小,他们不考虑过去,不考虑将来,因循守旧,偶尔有不遵守部落传统的人也会被杀掉,除此之外还是很残酷的,由于这种狩猎和采集效率非常低,所以单位面积能养活的人口就很有限,这样多胞胎一般只留一个,前一个小孩断奶前出生的婴儿也会被杀掉,食物短缺时老人、儿童、身体虚弱的都会被杀掉,加上缺医少药,只有约为10%的人能活过60岁。 由于女人采集的植物并不比男人狩猎得来的食物少,所以女人的地位也并不比男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需要提交的文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需要提交的文件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毕业设计需提交的文件 适用全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1、档案袋2个(凡提交文件是两份的,需分开放置,并在文档封面写明 姓名、学号和放入文件类型); 2、承诺书2份,(教师和学生手签字,时间为2012年10月20日); 3、毕业设计指导书2份(其中指导对象部分需手签字,时间为2013年4 月以前); 4、彩板画册1份(包括封面和封底,不得少于20页); 5、黑白论文模板2份(其中一份需购买学校的毕业论文封面,购买封面 的那份需要教师检查无问题,并签字同意答辩,时间为2013年4月以前); 6、刻盘(毕业设计全部文档,及设计原始文件,包括手绘、3d、cad等 需要做成电子档并“刻盘”与彩板放置在同一文件袋中); 7、毕业设计展板尺寸为60X90cm,每人2个展板,只需提交电子文档, 内容如下:第一展板,效果图两张(手绘和3d均可,园林景观组需是园林平面效果图和园林立面效果图);第二展板,cad设计图纸(cad 图纸平面布置图、立面装饰图2张,园林景观组为平面布置图、立面图2张;cad模板部分需清晰可见标注及文字,线性正确,模板中需标注班级、学号、姓名及指导教师); 8、学生在答辩时需制作答辩ppt(ppt包括所做毕业设计,及简短文字标 注,以图片形式展示,便于答辩教师观看和学生作品展示);

9、以上文件需在4月15日前提交学校,15日后按照学校要求不再受理 答辩事宜,请同学们合理安排好时间。 适用于教师: 1、教师在检查文件时,注意看文件是否齐全; 2、教师在检查学生模板时,注意检查格式和错别字,特别是学校模板部 分; 3、彩板画册封面学生需将自己的作品选一副放在封面做底; 4、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对于不合格学生作品 不予签字; 5、本次答辩为学校安排时间,有没有补答辩,补答辩时间在学校未通知 情况下不予回答。 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 2013年3月18日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我深信,只有高度的文化建设,才能造成现代强盛的民族和国家,对美和艺术的理解, 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美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多接触艺术,包括了解一些艺 术史,经验证明:人们对于美的鉴赏和理解力,是要靠学习才能获得的————是知识之所 赐。 西方艺术往往让人觉得驳杂繁芜,高深莫测,让人不明就里,不知所措。对西方数千年艺术发展概况的解读,体验到西方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略到西方艺术典雅精致的风 格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入艺术的现场,感悟艺术之趣、历史之真,知 性之美。从这本书中,学有所获,常有所思,偶有所悟,其乐融融。 西方美术发展的精神基点,始于与自身的认识上。“美术”一词,在西方指非功利主义 的礼堂艺术,或主要指为纯审美而创作出的有形艺术。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表达思想感情 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方式。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 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希腊。尽览西方美术发展的线索,有过三次高峰时期。第一,古

希腊古罗马时期;第二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19世纪。 对于文艺复兴,在我学这门课以前的记忆里,留下足迹的仅仅是文学作品,远远不知道 美术作品的丰富、无限和逼真。到此刻才了解到艺术的无垠天地。 历史的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中世纪是基督教统 治西方的一千年,人们的思想,生活都受到基督教义的全面渗透和压抑。这个时期的人们缺 乏创造力,缺乏自主思想,只为了上天国而活着,而文艺复兴唤醒了西方人的创造力。文艺 复兴为世界文化史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恩格斯说:“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 革命。”就文艺复兴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只有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繁荣时 代可以和它相提并论。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化,是人类无与伦比的不朽的珍品。而近代先进的 艺术文化,是在文艺复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虽然文艺复兴是一次内容复 杂多变的艺术风潮,但它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典型和共通的原则,方法以及形式。 文艺复兴-----这个人类终于迎来的属于自己的曙光,这个时期的人们尽情地歌颂人, 歌颂人性,歌颂人的美是文艺复兴美学观的主旋律。美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艺术大变革中

视觉传达推荐书单

视觉传达推荐书单 设计艺术理论类: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奚传绩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许平、周博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 《艺术概论》孙美兰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建筑理论》刘先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设计原理》黄厚石、孙海燕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朱铭、奚传绩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建筑批评学郑时龄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樊林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情感化设计》[美] Donald A.Norman;译者: 付秋芳 / 程进三电子工业出版社 《艺术与视知觉》(美)阿恩海姆/ 滕守尧、朱疆源/ 四川人民出版社 《艺术感觉与美育》[美] 史密斯著;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美)W.J.T.米歇尔: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设计延伸类: 《包豪斯道路:历史、遗泽、历史、世界和中国》杭间靳埭强编山东美术出版社《设计之美》作者: (英) 克雷译者: 尹弢山东画报出版社 《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Jeff Johnson 译者: 张一宁,人民邮电出版社 《设计的精神》香港设计中心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设计几何学——关于比例与构成的研究》(美)金伯利·伊拉姆著李乐山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视觉传达设计视觉形态》庞蕾江苏美术出版社 《视觉传达设计视觉图式》曹方,乔爽江苏美术出版社 《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鲁道夫·阿恩海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为隐喻的建筑》(日〕柄谷行人译者应杰中央编译出版社 泛读类: 《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 作者: [美] Robin Williams 译者: 苏金国 / 刘亮人民邮电出版社 《Visual Thinking for Design (Morgan Kaufmann Series in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作者: Colin Ware出版社: Morgan Kaufmann 《十九札——一个北大教授写给学生的信》朱青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大全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研究 ★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汉字构成法对图形设计的启示研究 ★汉字字体设计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风格研究 ★汉字字体图形设计研究 ★民间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房地产广告设计研究 ★公益广告创意设计研究 ★广告设计中的创意策略研究 ★户外广告创意设计研究 ★网络广告设计研究 ★影视广告设计研究 ★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研究 ★商业摄影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商业插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研究★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研究★论环境中的光塑造 ★艺术设计的科学性——材料技术与功能之关系★谈艺术设计中的共性与个性 ★设计作品的思想性研究 ★设计美与艺术美之比较 ★“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再认识 ★当地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 ★浅论广告的整合传播 ★浅论广告的道义 ★浅谈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诉求 ★浅论品牌塑造 ★浅谈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的形象塑造 ★浅论设计中的功能和审美取向 ★新形式新方法在设计中运用的探讨 ★浅谈平面广告中的字体设计 ★试论平面广告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平面广告中的图形 ★浅谈传统商品包装中的继承和创新 ★试论现代标志设计的要点 ★浅谈现代VI设计 ★我眼中的绿色包装设计 ★公益广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效应

★中国结现象剖析——现代设计理念与民族精神的融合 ★设计定位的终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 ★品牌就是效益——VI设计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CI战略的现状研究 ★VI设计与市场经济 ★路牌广告的色彩设计 ★时尚与设计 ★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设计创意之我见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 ★论图形化的标志设计 ★论图形资料库在艺术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 ★试谈广告的信息主题与创意之间的关系 ★试论市场营销学对广告学的影响与意义 ★论广告在消费者购买决策各个阶段中的影响与作用 ★论广告创意的吸引力表现与实效性思考 ★浅谈广告效果的双重性 ★网页设计美学与艺术语言研究 ★网页设计与数字文化研究 ★当代数码媒体艺术特征研究(例:数字艺术设计与创造力,) ★数码媒体艺术的风格流派研究 ★试析传统文化城镇旧城改造中城市环境艺术形象的处理问题 ★试谈我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看法/ ★初探中国传统环境艺术思维设计方法与当代继承发展运用的关系 ★传统公共艺术(雕塑壁画装饰艺术造型等)如何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试析优秀建筑外环境空间的塑造及在当代的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在室内(外)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园林表现技法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运用——(副标题)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室内设计情感的表达 ★论室内设计中的人情味 ★××民居建筑空间美浅析 ★材质语言在现代建筑装饰或室内外设计中的作用 ★(室内或室外)空间意境的创造 ★光影(色彩或其他方面)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力 ★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美 ★现代室内××(灯光色彩)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灯光色彩)语言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空间的古典精神与设计的当代意境 ★餐饮建筑的文化特征分析 ★室内空间色彩运用简析 ★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及现状 ★独立观点的表述——环境空间形式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谈现代的室内设计 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从刚学设计的时候就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项艺术积极程度极高,可以说就像手里的东西爱不释手。不明思意,自然风格就是类似与大自然颜色的风格。 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此外,由于其宗旨和手法的类同,也可把田园风格归入自然风格一类。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此外,也有把70年代反对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如砖墙瓦顶的英国希灵顿市政中心以及耶鲁大学教员俱乐部,室内采用木板和清水砖砌墙壁、传统地方门窗造型及坡屋顶等称为“乡土风格”或“地方风格”,也称“灰色派”。 当前社会是从工业社会逐渐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过渡的时候,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物质功能之外,更注重对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室内设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产生、发展和变换,既是建筑艺术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必将极大地丰富人们与之朝夕相处活动于中。 树叶的静脉、溪水的波纹、随风摇曳的鲜花……这些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景象,人们眼中司空见惯的物件,在善于发现美的设计师眼中却可以变幻出无穷的状态和组合。把自然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不是简单的在室内放置花草,也不是自然纹理材料的堆砌,如何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元素抽象,并且与室内设计完美的融合,设计师们各有各的技巧,的精神生活。 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大众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记得刚画第一次画室内效果图的时候感觉特别复杂,无从下手。后来画多了感觉特别容易,就是感觉设计室内的东西特别费劲。 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对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如何把设计师对于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呈现出来,作为客观的具体方案展现在受众面前,这就涉及到了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表达方式。 环境设计的表达是通过效果图这样一种载体呈现的,效果图是借助设计师的设计思维,

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艺术鉴赏 学校:重庆科技学院 作者: 院系:法政与经贸学院国贸4班 日期:2012、05、08

摘要: 中国古代艺术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特点。它有绘画、雕刻、工艺、建筑等多种艺术类型。例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墓葬俑群,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以及唐宋以来的墓室壁画等等。 这些古代艺术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有涉及到文与气、文与理、文与质、文与性、情与景、情与理、情与性、形与神、形与意,风骨与辞采,法度与自然等一系列的概念和范畴。在此,我选取各个时代的典型作品进行赏析。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彩陶青铜器佛教雕塑壁画 清明上河图美与形 正文: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悠悠长河中,我们华夏祖先们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在学习美术鉴赏中国部分的时候,很是自豪,自豪于我们的艺术文明,钦佩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游弋在艺术的海洋,感觉是一种熏陶。下面根据我在艺术鉴赏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来分别鉴赏一下古代各个阶段的那些我们自豪的艺术。 彩陶 我们都知道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有制作较为精细的石器了,还有那些用动物骨头制作的项链等装饰品。这个时期的文明向前提升一

大截的是彩陶文化。 我翻阅相关的资料,《美源》里一段对彩陶的描述“史前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是仰韶文化的彩陶。它们主要是日常使用的实用器皿,包括盛放物品的盆、罐、壶和饮食用的钵、碗等,制工精致,使用的泥土经过淘洗,故此胎质细腻,入窑焙烧后成品一般呈橙红色。”由此可见,彩陶这种艺术品是很实用的。 对于彩陶,最具代表性的是人面鱼纹彩陶,对于这个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彩陶,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文化和一些风俗习惯。仔细研究这个彩陶,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 青铜器 经过了石器时代,摆脱了奴隶时代,我们正式进入封建社会,开端是夏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最为体现当时的文化文明的是青铜器。当时的青铜器主要是用于战争,祭祀,所以都是国家管理生产。夏商周的君王设置了相关的部门来生产青铜器。 我们都知道,当时的主要以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的司母戊鼎,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优秀设计艺术的背后,有着丰富而耐人寻味的设计思想和观念作为支撑。因此,要理解、学习设计艺术,更需要学习、理解其本源性的设计观和设计思想。本教材主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设计艺术的经典论著,尤以当代的著述为主,每篇均附有作者介绍和导读,相当多的文章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其中所蕴涵的思想光辉将照亮我们学习外国优秀设计的征程,可以为艺术设计爱好者开启又一扇崭新的知识宝库大门。 《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一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的是我国从先秦至20世纪下半叶的有关设计观念、设计理论和设计美学方面的重要文章。第二部分为外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下半叶,有关设计艺术、设计美学和设

计艺术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具有经典性的文献。第三部分选辑了五个世界性文件。 编著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人文素质的目的出发,多方收集资料,编辑并撰写了导读文字。 本书收录的文章都是名家的著名论文和论著节选。可供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师生阅读,并可提供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参考。 对于学艺术的人来说,不论从事什么专业,重视技巧,打好基本功,做到得心应手,是非常必要的,不如此也就做不成艺术。但是学艺者更要全面发展,不能因为磨练技巧而忽略了对艺术的修养。所谓“得心应手”,手上的功夫能够看得见,孰高孰下,一眼便知,可是心中的修养则是看不见的,就像吸收维生素一样,一时难以见效。因此便容易制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学理论没有用,这是一种非常表面的认识。艺术的实践和理论是事物发展的一对关系,二者缺一不可,但它们所走的路有所不同:艺术

实践是通过创作,而创作要表现出个性和特点,可是艺术理论强调共性,共性是由无数个个性归纳出来的,只有抓住共性才能把握住实质,做深入的理解。 在专业教学上有一种“三基本”的提法,即基本技巧、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这是很重要的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也不能割裂。如果说技巧需要磨练,那么理论就需要灵悟,而知识则是宽博。三者的结合有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和融化过程,不是简单的相加。当年鲁迅不承认有“文章作法”,只是强调多读书。艺术理论也不是读一二本书就能奏效的。画要多画,书要多读,知识要广求;同时要在所见、所闻、所读中多联系,多比较,从中“悟”出道理。大道理管着小道理。在专业中有所谓“隔行如隔山”者,主要是指小道理,譬如说艺术的技巧,精通一门不一定样样皆通,不谙其技也就无从动手,但又有所谓“隔行不隔理”者,则是指艺术的大道理,即一些基本的原理,却是互通的。由此看来,学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