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探索

发表时间:2016-05-31T15:00:50.3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5月总第242期作者:高颖[导读]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路小学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路小学730010 摘要: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课深入挖掘音乐歌曲的德育因素,揭示音乐情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从而受到陶冶,受到影响,受到启发,受到鼓舞,最终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学

习、爱劳动,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以音乐背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在教《卖报歌》时,我首先介绍这首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挂图、配合音响,讲述旧中国上海报童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揭露旧社会民不聊生、腐败黑暗的现实。通过这首歌的学唱,激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强烈热爱,对反动、黑暗腐败的旧中国无比憎恨的感情,学生们表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小树立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再如:在教唱教材中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我先让学生通过听演唱,看演出,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接着简单介绍京剧在我国的影响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唱这首歌曲,将学生引入老北京,使学生体会出歌曲表现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他们的民族文化底蕴,鼓励他们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而献身。

二、渲染情景,激励学生热爱生活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美的动人的民族音乐旋律,使学生感到存在于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大量的音乐财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作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再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如《国歌》是一首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它鲜明的节奏和号角式的音调及催人奋进的音符,塑造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音乐形象。过去它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爱国志士,奔赴抗日前线。而今,又以新的姿态与活力鼓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扣人心弦地讲述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并结合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教材的曲目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来选择的。用反映学校学生精神面貌和健康生活的歌曲,及适合学生歌唱的我国民族和部分外国优秀歌曲作为基本教材,以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作为补充教材。这些歌曲以其特殊的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健康向上的歌词内涵使学生受到教育,学生在反复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过程中,唤起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中不断地将艺术作品化为自身的内动力,把以往教师单调的思想品德教育融于音乐教育之中,寓教于乐,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启着学生的心灵。例如教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边听音乐,教师边讲述孩童在美丽的山林中与顽皮的杜鹃相互欢乐嬉戏玩耍,充满童趣的情景。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让学生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感染那连绵不绝的快乐,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得到了培养。

四、结合课外艺术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的重要途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都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里特征。借助这一特征,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可以充分结合他们热衷于表现自己才艺的心理,在校内组织小合唱团队、舞蹈队,使学生懂得,只有协调一致、团结协作,才能唱出统一和谐的音调,才能使演唱、演奏得以成功。因此,我们组织舞蹈队,排练了以反映儿童思想、学习生活为内容的多种表演形式的小节目,使学生在排练演出过程中受到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音乐第二课堂能满足学生好动、求乐、爱美的要求,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如鼓乐队、合唱队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例如,在鼓乐队的训练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并经常通过对比,提高鉴赏力;通过练习,获得美的声音;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使学生知道,美的声音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使学生的集体主义也得到了培养。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汇编)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鲁勋 学生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法律、法规常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德育人 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者如何去育人。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我认为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德育人,才能做好德育工作。 (一)、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运用文明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为孩子竖起榜样,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言行影响孩子们的身心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为人师表是教师在平时展现在学生面前所留下的良好形象,如:看道操场上的塑料袋、食品袋、碎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为学生整理学习用品;天热时问一声热不热,天冷是问一声冷不冷。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品德熏陶。 (二)、用爱心进行爱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核心内涵是一个“爱”字,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

懂得爱,教育学生会爱。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把自己作为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让学生在离开家庭和父母时,在教师面前体现出父爱和母爱,即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其家境如何,也不管学生是聪明的还是迟滞的,教师要把自己诚挚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家庭困难的、父母离异的、孤儿、学习差的学生更需要爱。我是在德育处工作的,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班主任送到德育处的学生,多数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孤儿、学习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压抑感和失落感,对这些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因人制宜。在他们面前处处体现出母爱和父爱。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前途和理想教育。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的心灵,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二、抓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机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新学期开始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好起点,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德育教育。 新学期一开始,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新鲜感受,加之内心潜藏的自尊心的催化作用,这时总是暗暗提醒自己要干出个新样子来。教师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和鼓励他们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倍增学生的进取心。因此,我们德育处十分注意新学期开始的第一早会。在这个早会上,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爱家乡教育。激起同学们的自信心,然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单位: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 作者:高静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教育的前沿阵地,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文明礼貌、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我,作为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工作16年的音乐教师,并担任了12年大队辅导员,我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对学生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一门艺术教育。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德育渗透在歌曲教学中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例如:我在教学生演唱《国歌》时,首先对国歌的时代背景作详细的介绍,着重向学生介绍在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占据了我国大片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国着名诗人田汉和音乐家聂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敌人的无比愤恨之情,在极其危险的时刻写下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后来的国歌,这首歌曲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当这首歌曲流传开以后,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爱国主义内涵和巨大的鼓舞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演唱实践时,特别注意要求学生把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结合切身体会,谈谈在现阶段我们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我们热爱祖国作新中国的主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很好的表现国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

小学音乐论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当作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班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班级德育工作,班主任在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学校必须依靠班主任才能实施德育目标。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如何做好本班的德育工作呢? 首先,班主任必须提高自已思想品德素质,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具有示范的功能,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未成熟的年龄阶段,模仿是其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班主任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做到事事是 楷模。 其次,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实施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明确的班级德育目标 班级德育目标是根据国家、学校德育目标而制定的对学生在德育方面所要达到的质量规范的设想或规定,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功能。德育目标的确立不仅影响到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方法的设定、德育过程的实施,而且也直接决定了德育的实际效果。班主任在制定德育目标前必须掌握班级学生思想情况,既要有班级目标和班级学生个体发展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制定的目标要具有层次性,符合班级的实际,切忌好高骛远。切忌无目标的德育教育,“背上背一把小锄头,水来才开沟”是搞不好德育教育的。实践证明,没有德育目标的班级,是班风班纪最差的班级;没有德育目标的班级,该班的学生缺乏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也是学校的后进班级。 二、选取的内容要贴切 在德育教育中,德育活动材料的选取是德育教育的重点。我认为应以德育《读本》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利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世界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观点教育、纪律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在选材上应遵循“小、近、实”的原则。即选题要贴近身边发生的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所学知识。做到大小、远近、知行的统一。例如,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要先从爱护自家的一草一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做起;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首先要教育他爱自己、爱家、爱班级、爱学校,最后才能上升为爱国,使学生的思想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得以升华。总之,在德育教育中,不论是由班主任组织还是班主任指导、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所选题材必须有教育意义。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在科技和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人们在关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仅要使孩子们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生存能力,更得具备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人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情感素质是个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是情商而非智商。可见,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从人类灵魂中迸发的思想火花。当人们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时,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就可以从心灵深处得到美的启迪,例如,每当雄壮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每位中国人都会为之振奋,因为是战斗的号角.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乐曲,表达着亿万人民的心声,鼓舞着人民的斗志。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陶冶儿童新高尚的情操方面产生着巨大的渗透力与内化力。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最主要的因材施教。其次是利用有效的手段去实施。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利用教材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针对少年儿童所表现的一些不良倾向,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

一、充满情趣的音乐教学过程 音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得力工具。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因为音乐是一种宣泄感性的艺术,同时,具有独特的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和演唱的情感美,都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他可以深刻的作用于人的意志,有效的发挥德育的作用。要想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仅靠有限的音乐课来实施是不够的,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将德育全面渗透进去,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熏陶感染下,更多更好的得到美誉的教养,使他们通过音乐感受到祖国的可爱,人民的伟大。要想通过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深刻的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这种音乐美感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侵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革命理想、陶冶道德情操、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渗透,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性格为目的。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音乐这门课程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

(完整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本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坚持正面教育,寓教于乐。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单纯的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太理解那些道理,另一方面是讲多了他们会感到厌烦,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到讲故事,肯定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即孩子的好奇心理,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懂得道理。如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 二、联系实际,寓教于实践活动中。 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可以结合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道理,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让学们明白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 三、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

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因为,表扬是为了让学生们都向那位受到表扬的同学学习,也是寓批评于表扬中,达到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效果。 五、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 平时对于班里少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上表现不积极,听课不专心的学生,要与家长及时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发现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并采用“奖星制”,让他们享受进步的快乐。经过我的努力,以及家长的帮助,这些问题孩子有了一定进步。 四、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小学生模仿性很强,老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每位老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老师必须自己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老师就要带头礼貌用语;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老师就要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让昆曲走进音乐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091944977.html, 让昆曲走进音乐课堂 作者:朱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9年第19期 摘要: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曲圣”魏良辅,曾坚持十年足不出户,潜心研究出新的“水磨调”。被他的 精神和故事所感染,近年来,良辅中学开展了以“魏良辅与昆曲”为主题的一系列昆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目前,良辅中学音乐课堂引入了昆曲教学,学生沉浸在戏曲艺术的海洋之中,“良辅精神”也逐渐扎根在学子心中。 关键词:昆曲;音乐课堂;创新;激发;传扬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24-1 我校遵从新课标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积极挖掘家乡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家乡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我们得知在中国昆曲史上堪称谜一般人物的“曲圣魏良辅”居住在当时南戏北曲十分活跃的太仓南码头(现太仓市南郊镇)后,学校立马组织师生围绕“寻找魏良辅”和昆曲文化开始寻根之旅,开展了研究、学习、参观等一系列活动。在追寻过程中,师生逐步领悟到了良辅成功改革昆曲的精神之所在,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其核心就是勤研、合作、创新,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昆曲的内涵中,用传统文化精髓提升个人艺术修养,将良辅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学校也因此改名“太仓市良辅中学”,全校师生都沉浸在如此浓厚的艺术氛围中。 一、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为了让学生关注昆曲、欣赏昆曲、热爱昆曲,学校特邀请苏州大学潜心研究昆曲的博士生导师周秦教授来校为全校师生做讲座,此外,我们还开展校外地方昆曲表演社的艺人们进校园活动,邀请昆曲学校专业的戏曲演员走进课堂或开展讲座,让学生能结合大量的经验进行再学习,让学生体验昆曲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在音乐课堂上渗透昆曲教育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我将其修改成昆曲的“念、唱、做、演”四步,并和学生一起表演。 第一步:念白,昆曲念白本身具有鲜明苏州地方韵味的戏曲特色,其念词最大的特点就要求我们的学生用苏州方言“中州韵”来诵读歌词,苏州话素有“吴侬软语”之美称。讲究声美、韵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小学音乐渗透德育计划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首歌(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一、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正面教育。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四年级音乐课本中,教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可把介绍作者(聂耳)的生平,时代背

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聂耳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何种原因促进他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激励自己勇敢战斗的。还可以借助影片资料让学生观看《风云儿女》,使学生感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1、叙述故事情境法。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导叙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

在平时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平时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它是人由自然向社会人过渡的主要时期,是学习掌握社会规范的基本阶段,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老师是道德教育的主导人,我当老师多年,现在就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育和引导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谈几点体会。 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不符。这方面包括:目前道德标准高深的理论远离了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抽象的内容影响了青少年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青少年多样化的发展,道德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 二是道德教育的过程与青少年的主体不符。包括传统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主要不是从青少年出发,而是把青少年作为被塑造的客体,这样造成与目前青少年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 三是道德教育的形式与社会及青少年的现实不符。目前学校主要是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忽视德育过程中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 四是道德教育结果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目前道德价值标准存在虚化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行为已完全社会化,使学生在道德能力上面临多种挑战,在道德认识上都知道那么做,但道德行为却做不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对初入学的学生及时进行德育教育: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即使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他们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公平、公正地去对待他们。还要做到熟悉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切切实实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不是很好,心理素质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更应该时刻关心他们,用“爱”来打开他们的心房,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促使他们进步。同时,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还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二、集体主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由于现在的孩子集体意识较为淡薄,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别人合作及欣赏别人的精神,为此对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今天社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重视人本身的建设和个性发展,将集体发展的诉求与个人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恰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和条件。陶行知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事实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指向。学生主体意识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来实现的。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对集体的事情主动参与意识、主人翁的意识,注重让学生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积极为集体出力,让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主动关心集体的事情,关心集体的活动,如:开展品德好差生“结对子”、“一帮一”等活动,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带动品德行为不良学生的转变;还可以定期召开一些主题班队会,要求学生共同讨论“班会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自己参与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产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善于调动大家为集体出主意,为集体出力,为集体的问题分忧,另外,要让集体的每个成员都负有适于他们的具体责任,这样就能够进而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与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友爱、活泼和谐的集体中分不开的,从小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并可以较好的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以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并大力加强学生课余活动主阵地的建设。

让游戏走进音乐课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落实,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运用游戏进行音乐教学的方法,并总结了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的注意事项,以期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课堂音乐游戏 一、设计音乐游戏的方法 1.识谱游戏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识谱是学习音乐的难点。如何让枯燥的识谱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是每位音乐教师努力的方向。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笔者发现,在游戏中教学识谱,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如在“小音符找朋友”这个游戏中,笔者把写有音符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让他们围成圈,然后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只有准确唱出朋友头饰上的音符,两人才能结为好朋友。在这样的音乐游戏中,学生能轻松、准确地唱出同学头饰上的音符,从而更好地认识乐谱。 2.节奏游戏教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如在《哈里??》的节奏训练中,笔者让学生模仿火车“咔嚓、咔嚓”、汽车“嘀、嘀、嘀”的节奏,划船时人们“嗨……哟……嗨”的吆喝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联想到歌曲节奏,最后把这些声音、动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有趣味性的节奏练习。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整首歌曲的节奏。 3.听音游戏教学 小学低段学生不理解音高的概念,而练耳又是音乐课的重要内容,如果在练耳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枯燥地听音,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游戏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把音阶比喻成“小猪爬楼梯”,把跳跃音程比喻成“小兔子在蹦蹦跳跳”等。这些比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抽象的内容易于理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听音的记忆。 4.音乐记忆游戏教学 音乐记忆游戏教学是训练学生记忆和分辨节奏及旋律的能力。如在教学《粉刷匠》时,笔者先开展随意贴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节奏把1、3、5贴进音乐小屋,然后引导学生掌握53 53| 53 1|的旋律,最后让全班学生围成圆圈踏步走,由笔者弹奏《粉刷匠》的旋律,学生自己听辨记忆,当听到53 53| 53 1|的音乐时,学生就做靠拢动作。通过反复练习,就能提高学生对节奏及旋律的把握,提升学生的记忆和分辨能力。 5.创作游戏教学 创作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逻辑性,并促使发挥创作能力,把机械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完歌曲《拍皮球》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除了围成大圆圈来表现歌曲之外,还可以怎么表现?”于是,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曲,使用不同的玩法来拍皮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作才能。 二、设计音乐游戏的注意事项 1.音乐游戏教学要有音乐性 音乐游戏只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关注游戏,而要从中获得知识。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必须科学合理、灵活自如地设计音乐游戏。 2.音乐游戏教学要有目的性 在设计音乐游戏时,教师要明确游戏的目的和意义。如果一节课设计了太多质量不高的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 发表时间:2018-11-23T10:00:00.4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1期作者:邵芬[导读] 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课堂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育人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学415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之一的艺术教育,日益显示出它的独特作用和特殊意义。音乐是情感艺术,其独特性在于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课堂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育人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让德育走进孩子心中,用音乐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并将德育渗透到音乐课中,让他们既学会了唱歌,又学会了做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音乐教育熏陶感染渗透德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其独特性在于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而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课堂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育人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作为音乐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故事导入,渗透德育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为了激起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并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我通过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使学生既学会了新歌,又受到了教育。如《好孩子要诚实》是一首直接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的少儿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先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做一个好孩子诚实是很重要的,然后再来学习这首歌曲。《好孩子要诚实》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即孩子和小花猫的对话,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内心活动,使学生们在进行学唱歌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切分节奏与小猫叫声“喵、喵”及“妙、妙”巧妙结合很有童趣,同时,把歌曲推向高潮,给人以回味。当我说到这个故事被编成了一首歌曲,同学们想不想学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想学”,因为这个故事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认识到做一个好孩子,诚实是很重要的,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中,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新歌的兴趣增强了,而且很快学会了歌曲。 二、图画导入,渗透德育 运用图画或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视觉看到优美的图画,同时伴以优美的旋律,得到美的熏陶,受到思想教育。《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教材最合适不过了。教唱前,教师出示中国国旗并提问:这是什么?生回答:国旗。老师讲解:国旗上面的图案是由五颗星组成,五颗星象征的含义——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紧接着教师再问:你经常在哪儿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听到这儿,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学校里每当到了星期一的早晨,都要升国旗,奏国歌,有的说每天晚上7:00的《新闻联播》时能看到国旗,还有的说当我国运动员夺冠时,升国旗,奏国歌……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出了《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一边用录音机范唱歌曲,一边让学生闭眼体会,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明白了国旗代表祖国的尊严,体会到了国旗的神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种下了爱国旗、爱祖国的种子。 三、儿歌导入,渗透教育 儿歌,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字形式,它以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优势,赢得广大学生的喜爱。用儿歌教学法组织教学,好处很多:一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具有情趣、形象生动、直观,三是易读易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我选择了上新课说儿歌这一形式。如在教《走路》前,我先把歌词编成一首儿歌:学生跟着我,念得既符合歌曲节奏,又能够把歌词拟人化描绘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小兔子的活泼可爱、小鸭子的滑稽走路动作、慢腾腾的乌龟、走路很轻的小花猫,教师读的时候再配上动物夸张的动作表演,为学新歌做好了良好的铺垫。通过《走路》这课儿歌的学习,学生既知道了各种动物走路的姿势,又喜爱上了这些小动物,从小养成了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人与大自然应和谐发展的理念熏陶。 四、旋律导入,渗透德育 旋律是歌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优美的旋律不但可以启发人们无穷的遐想,更可以让孩子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在音乐中受到美的熏陶。其实,旋律是无比神奇的,优美的旋律令人心旷神怡,叹息“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激进的旋律使人奋发进取,“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生命的火花”,悲伤的旋律又令“江州司马湿青山”。例如,在教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长城谣》时,我先让学生听一听旋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从旋律中听到了什么?他们的回答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教师出示多媒体歌单,学生们一边听着旋律,一边朗读歌词,不仅很快学会了歌曲,而且体会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起反抗的精神,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所以,在音乐课上,旋律导入法,也能渗透德育教育。 五、创设舞台,渗透德育 为了让孩子们把学习的专长发挥出来,我们立足学校,面向社会,积极创设舞台,以表演为手段,促进学生的进步。音乐老师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竞赛、评选活动,成绩优良的给予奖励。如在“六一”儿童节、元旦汇演,安排演出活动。再者,班级举行汇报演出等。这些活动,不但展示了学生的艺术才华,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望,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使他们知道如何孝敬父母,长大了知道报效祖国。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得对:“只有唯一的方法可以打动人心,就是向他们显示自己首先被打动。”学校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德育渗透到各门学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传播者,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决定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在平时,我们要认真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当教师苦,当班主任更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之无穷之乐,乐中之无穷之趣,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得到的。明代学者章溢早就说过:“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我常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我整天都围着学生转,从催促早读到检查放完学卫生,还要找人谈心……忙死了!”是的,如此披星戴月的确比一般任课教师辛苦,但这何尝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呢?与学生朝夕相伴之迹,师生感情就更为深厚; 与学生促膝谈心之时,师生心灵便更加贴近。下头是我们班的一个德育教学案例,期望与大家共享。 案例:记得是2016年我担任了三年级班的班主任,在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讲,我期望从今日开始,我们能够成为能够共享欢乐,共担忧愁的朋友。”掌声响起。我之后说:“当今社会,网络走进普通人们的生活,很多学生也上网。在我们的交流中,同学们的往往不敢说真心话,所以我公布我的qq号码和电子信箱地址,欢迎大家随时随地给我发‘伊妹儿’,或者在qq上留言”。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qq上的小喇叭在不断的闪,原先很多学生都申请加我为好友,我很开心,并一一经过,过一段时间后,我的qq上已经有24个学生,哈…..有些还是我教的其他班的学生。在qq上我和学生能够开心的聊天,因为在qq上我不是教师的主角,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和他们聊天。谈班里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发表自我的看法; 谈生活,和他们一齐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网络; 谈梦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异常是快会考的这段时间,更重要。 令我最意外的是我班的王,一个被所有教师认为是无药可救的学生。最奇怪的是第一个加我qq的就是他,在qq的聊天中,我慢慢发觉他其实很聪明,很有想法,可是逆反心理十分重。他也很乐意说自我的过去,也明白自我的不足,明白自我的错误,所以他很想去改变,可是现实中,他感到很辛苦……在网络上我适时的帮他分析,并且给与引导和鼓励。虽然成果不是很大,可是此刻他有什么心事都会和我谈。还有一次,记得4月12号午时去看考场,那天晚上在qq上,他说了一件很惊讶的是事情给我听,就是我们学校的几个学生想和其他学校的学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音乐教育是整个教育中的基本形式之一,而德育更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音乐作品鉴赏中渗透德育 音乐鉴赏是以聆听的方式或者以多媒体等手段为载体来对音乐进行领悟,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并得到精神上的审美。高中音乐教学是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作品中蕴含了真、善、美,将这些因素成功地传达给学生,能打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音乐不会像文字那样具体地将故事情节与人物内心活动表达出来,它具有非语意性的特点,音乐作品鉴赏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学生心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例如,在欣赏《祖国颂》时,教师首先要将作者创作的背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歌词,然后再进行欣赏。欣赏完之后,教师要对《祖国颂》的曲式、旋律进行一定的分析,让学生用心体会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到广大人民建设祖国的兴奋心情,从而产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此时,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看看新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情感,这是一种正能

量的形成。因此,鉴赏《祖国颂》的同时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音乐知识、技能运用中渗透德育 高中音乐知识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掌握音乐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进行德育渗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例如,在声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主观上认为声部高不可攀,并出现了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要鼓励这些学生敢于挑战困难,树立信心、耐心与恒心。具体演唱的过程中可以先慢后快,先分后合,先易后难。学生一旦成功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演唱上尽量统一,保持统一的节奏,并很好地控制自己呼吸。学生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声部,体会合唱效果是否良好、是否和谐、是否优美,出现问题的地方大家要一起面对,一起克服,最大限度地保障合唱变化中的统一。在这种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能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 1.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基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榜样对他们的成长一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歌手韩红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还资助、收养了不少孤儿,韩红演唱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主题曲《感动中国》,让很多人从内心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高中学生非常喜爱的周杰伦,其作品《听妈

让古诗词走进音乐课堂

让古诗词走进音乐课堂 古代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它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让学生吟唱古诗文中的传世佳作,可以使学生在吟唱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而中华民族更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传承中华文明也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理念。以音乐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使“古诗音乐化”,这不仅能够实现教导学生学习古诗的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在古诗吟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一、创设情境潜移默化 音乐,不同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如绘画、摄影、雕塑等“空间艺术”那样,可以整体欣赏,也可以局部临摹。音乐是“时间艺术”,是看不到,摸不着,而又能最直接感染人的心灵的东西。它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最直接、最玄妙、最淋漓尽致的手段。但任何的音乐作品,都通过教师的言语表达来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再创造的过程。而千百年来一直闪烁着夺目光辉的诗词,以她简洁、凝炼、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化提炼,成为千古传唱,至今仍使人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我们精心挑选了十首风格多样的歌曲,包括《咏鹅》、《春晓》、《游子吟》、《静夜思》、《明日歌》、《村居》、《满江红》、《清明》、《江南》、《悯农》。课间及放学时间利用校内广播播放古诗词歌曲,利用学校电子铃声播放古诗词歌曲,使歌曲充满校园每个角落,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在营造校园学唱氛围的同时,使师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学唱歌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古诗词歌曲教学。 二、身势游戏激发兴趣 在古诗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然后在此基础上划出正确的停顿标记。一般来说,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按照这样的节奏进行声势训练,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一节课之前或中间,选一些声势训练让学生做,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子就会高起来,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当古诗词歌曲进入音乐课堂后,对节奏的把握就可以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以《锄禾》为例,音乐课本中就有如下的二声部节奏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用拍手跺脚的身势来练习伴奏。学生会感觉非常的快乐和兴奋! 同样的,除了节奏的变化,还可以进行速度变化,力度变化。如:让学生左手匀速的拍,右手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右手上下直线拍,便会感觉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还要记得按节奏念古诗词。这说明各自独立活动,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锻炼,也使学生们懂得双手活动平衡的练习,在音乐中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每一次小小的改变都可以把

相关主题